但是,魏文侯的死对吴起却是一个打击,文侯的儿子魏武侯即位后就不像他父亲那样英名,吴起任西河的守将,威信很高,还曾以五万兵力对抗秦国数十万的兵力,非常了不得。魏国选相,很多人都看好吴起,可是最后却任命田文(非孟尝君田文)为相。吴起感到相当郁闷,他对田文说了自己的伟大功绩,,带兵勇猛的作战,使敌国不敢侵犯,训练士兵有素,为国家做了很大的贡献,抱着一线希望,希望田文能将这个升官发财的机会让给他。田文哪里肯,他知道这些都比不过人家,但是却说道:“现在国君年少,国家没有稳定,全国忧虑,大臣没有亲附,百姓还不信赖,在这个时候,咱俩谁更适合做国相呢?是由你来任相合适呢?还是由我来任相合适呢?”吴起沉默了很久,自己也认为不应该当国相他的心变冷了,他很失望,自己做牛做马好不容易想坐坐办公室,却换来这一个结果。,他也认为自己不应该当国相,于是就说道:“确实应该由你来任相。”田文毫不客气地说:“这就是我职位比你高的原因”。不过,吴起总算没有干傻事,径自走开。
在田文死后,公叔任相,他妻子是魏国的公主,他公叔对吴起非常畏忌,便想害吴起。他让魏武侯把公主许配给吴起,而自己则先请到了吴起,。公叔故意让妻子欺辱自己,让吴起误认为魏国的公主都十分蛮狠,而吴起果真上了当。原来魏国的公主都是母老虎啊,这还了得,要是我娶了这样的女人,后半辈子就完蛋了!
所以,他认为魏国的公主十分霸道,当魏武侯要赐婚的时候,他没有同意,。魏武侯就因此而怀疑吴起当然了,魏武侯也不是素质多高的人,他觉得自己很没有面子,也认为吴起生有异心,自然会对他怨恨猜忌。吴起也很识趣,他发现魏武侯对自己不信任,自己要是在这样下去,一身抱负无处发挥不说,更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于是他脚底一抹油,逃到了楚国。可见吴起这人打仗还行,但玩权术就不是对手了,不过说实话,面对数十万大军他也不怕,还怕这政治漩涡?一来可能是他没想过这其中的阴险,二来也真是不适合,政治可是不流血的战争,是不用流血,吃人都不吐骨头。
楚悼王听说吴起很厉害,吴起一到楚国就被任为相国。他训练士兵,发展国力,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诸侯各国仿佛又看到了一个强大的楚国,害怕是自然的,动手就更别提了。楚国的贵族看吴起这么吃香,早就想谋害吴起,加上吴起做的许多事情都触犯了他们的利益,所以,在楚悼王死后,公族责成和大臣叛乱而攻击吴起,吴起跑到楚悼王的尸体旁边,希望令作乱者能有所顾忌。但追杀吴起的楚贵族不但射杀了吴起,还将箭射到了悼王的身上,一代千古留名的天才将领就这样被乱箭射死,真是可惜。
可见吴起做的事情都是为了国家和君王,并不会为了贵族的利益而委曲求全,要是国家多了几个这样的臣子,号令天下也不是那么艰难了。
4险些被灭掉的秦国
诸侯会盟
众所周知,在混乱的战国时代,秦国最终笑到了最后,统一了中国,可是这样强大的帝国曾经却险些被灭国,到底是谁有这么雄厚的实力,能险些灭掉秦国呢?
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的实力很弱,尤其与晋国打了两百多年,一直得不到良好的发展,等三家分晋后,魏国哪也不打,偏偏相中了秦国,而且又是战神吴起亲自操刀,这让秦国十分头疼。
魏国对秦国狂猛地进攻着,曾一度控制了秦国的粮食命脉,要说起这些,都应该算是吴起的功劳,若没有吴起,魏国也未必会将秦国逼到如此的地步。但是在魏武侯时期,吴起去了楚国,在魏惠王时期,魏国的大将就要属庞涓了。
庞涓为人虽然心胸狭窄,容不得他人站在自己的头上,但是他也是非常有才能的将军,在对秦军作战时也连连取得胜利。若说他输给孙膑,就只能说孙膑太过了解他,加上他对外作战很少遇到强敌,心里也更加的骄傲轻敌,输给孙膑只能怪他自己性格方面的原因。
先不说庞涓以后怎么样,在魏惠王即位后,在大梁这个地方召见了诸侯,此时的大梁还不是魏国的都城,不过这里却交通便利,四通八达,魏惠王在这个地方会盟诸侯也是想显示下魏国的实力。
若在以往,诸侯会盟一般都是要结为盟友,共同维护天下和平,可是这一次诸侯的会盟,却是在密谋一件天大的事情——灭掉秦国!这样的大事诸侯怎会不来,可是来是来了,对于盟主一位却没有定论,楚王骄傲自大,想当盟主,可是这里是魏国的地盘,怎容他嚣张,最后的盟主还是魏惠王,这几个国主都各怀鬼胎,对灭秦之心也不够坚定。
齐国和燕国与秦国的土地不相连,即使灭掉秦国对自己也没有好处,这就存在了分歧,六国还没有将秦国灭掉,却已经在为今后做打算,心里都在闹腾着要如何瓜分秦国的土地。这看似可笑,还没有战斗就已经在谋划人家的土地,怎么说呢,这群人也太自信了。不过以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六国要共同灭一个国家,那真是太过容易了,更何况秦国早已被魏国打得不敢还手,将秦人逼到函谷关以西,只剩下一隅之地,虽然那里地势险要,但也抵挡不住千兵万马。
魏惠王这时就试图要调节诸侯之间的利益冲突,他将厉害关系对大家说明:等灭掉秦国,就让楚国献出一部分土地给齐国,让赵国割一部分土地给燕国。看似很简单的问题,不过各诸侯都在心里想了好几遍利害关系,到底值不值得。
齐威王当时就同意下来,虽然楚国给出的土地没有什么利用价值,要么是山林,要么是无人理会的荒弃之地,但是齐威王却认为这些土地可以利用,他心里已经在盘算了,将来攻打楚国时,这一些土地可是提供着相当便利的条件。而楚王认为自己得了个便宜,秦国南面的土地十分富饶,比那些送出去的土地要强很多。燕、赵两国的国君也在心里算着小九九,想着各自的利弊。
当这些都商量完后,各国就开始准备攻打秦国,各诸侯早已迫不及待的等着秦灭亡的一天。这一消息虽然隐秘,但还是被在大梁的秦人听去,回去告诉了秦王。
秦国的反抗
当秦人知道后,不可能坐以待毙,不过在面临这样的危险时,难免会人人自危,还没等秦王发话,百姓就显出骚动不安。一些其他国家的人听闻后都纷纷离去,但是老秦人有一股热血,团结一心,即使拼死也不会让其他国家的军队踏进秦国半寸土地。
秦孝公此时才刚刚即位,作为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他很想做点什么,但面对内忧外患情况,这会儿却也感到力不从心,更何况这一次要面临着灭顶之灾,他肩上的担子仿佛是泰山压顶,让他喘不过气来。
年轻的秦孝公决定任用新人,将那些只拿俸禄却不做事的人都撵回家去,并让他的兄弟为上将军,对军队做出调整,准备迎接六国的攻势。
不过六国的军队却迟迟没有发动,而是在函谷关外驻军,这让秦孝公不知如何是好,他已经做好的战斗的准备,不知这六国在耍什么把戏。
这时,秦国有探子得知有一个商队路过秦国,向西行去。秦孝公得知后,便猜测这些人的动机,想了不久,他想通了,这些人是要去联合西面犬戎族的人,里外夹击,确保万无一失。
这件事还真被他猜中了,六国虽然结盟,但是却各怀鬼胎,谁也不想先出兵,毕竟那是一个国家,匆忙出兵肯定会有很大的损失,到时拿下了秦国,分秦国财产的时候得留着力气跟人家争不是?这六国现在是联盟,可是灭掉了秦国后,说不定会马上倒戈相向。于是赵国决定派出使者,与犬戎联合,共同攻打秦国。到时秦国背腹受敌,就可以轻轻松松地灭掉秦国。
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孝公马上作出了反应,他先派人去西面平定内乱,然后将国库里的所有钱财都用在六国的大臣和君王身上,希望能够瓦解联盟。这样做确实起到了效果,六国只要一天不动兵,秦国就还有希望。
秦军的大部分兵力都去了西面,只留下少数军队在前线,秦孝公在赌,他赌六国不会轻易动兵,这场赌博是在拿一个国家做筹码,不过很幸运的是,他赌赢了。六国的军队迟迟未动,秦军去了西面,迅速的将内乱平定,然后挥师东回。
此时六国的君王还在魏国,魏惠王借着打猎的时机向别国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实力,可是这些事情都是在为秦国争得时间,等秦军的主力回来后,秦国就不是那么好攻的了。秦孝公依然继续贿赂各国的权臣,而另一边,他也正在招纳贤臣,商鞅就是在此时来到秦国。
现在的六国联盟已有瓦解的趋势,只要秦孝公再加把力,就可以让其他诸侯撤兵。事实证明,孝公没有令人失望,他果然瓦解了灭秦联盟,而作为盟主的魏惠王哪里会善罢甘休,双方交战几次,秦国避其锋芒,吃的亏也不大。而另一边商鞅力挫群臣,最终让孝公同意变法,秦国躲过一劫,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日后,秦国将是所有敌人的噩梦。
秦国和魏国一直交战着,不过都是小打小闹,并且,随着变法的迅速展开,秦国就像脱胎换骨一般,在与魏军的交战中丝毫不落下风,并连连进兵,将魏军打出西河,并让魏国迁都到大梁,这时就没有诸侯再小看秦国。
45 七雄并立
晋国和齐国本就是强国,春秋那会儿,历史上齐国和晋国首先称霸,并号令各国诸侯,实力之强大,不禁令人感叹。在接下来的发展当中,晋国和齐国依然十分强大,毕竟有个好底子,加上其中不乏出现有作为的君王,图谋发展壮大,延续了先王们的威风。但是由于晋国内部制度的因素,让晋国国君的权力利架空,反倒使得权力落在六卿贵族的手中。
而齐国也遭受了同样的命运,大权旁落在田氏的手中,最终这两个国家都不免江山易主。不过晋国却分成了三个国家,在三家分晋后,赵、魏、韩被封为诸侯,正式成立了国家,虽然同属三晋,但是相互之间也难免会交战,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才是永远不变的。而齐国却完全被田氏夺取过来,若大的齐国没有被分裂,这也保留了它今后成为一个强国的基础。
三晋在立国之初,只有魏国发展强大起来,而赵国和韩国却是很弱小的,这也同他们的国君有很大的关系,赵国曾一度被中山国这样的中小型国家欺负,可见当初的赵国在军事实力以及土地等方面都不乐观。韩国的地理位置很不好,南面是虎视眈眈的楚国,北面有魏、赵,东面还有齐鲁宋等国家,而西面就是秦国,当然在战国初期的秦国还没有多大威胁。
而齐国在改换君主的过程当中,也出现了一些困难,毕竟姜氏在齐国扎根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田氏才过来多久。为了巩固政权,田氏做了许多努力,由于齐威王的出色领导,让齐国的实力逐渐超过魏国,在中原小有霸业。
关于战国七雄的说法,我想这和战国中后期有莫大的关联,当时的宋国、中山国以及曾强盛一时的越国,都在战国前期出现过,他们也一度影响到整个国际形势的走向,但却没有在纷争的时代存活到最后,没有经历整个战国时期。另一部分因素也是这些国家相对来说较小,不能被称为“雄”。
其实秦国在整个春秋时代都没有什么大作为,在晋文公死后,秦国与晋国发生斗争,不过双方互有胜负,秦国也没有讨到好处,后来秦国干脆把战场迁到西面的犬戎部落,这样做唯一的好处就是让秦国建立一个稳定的后方,不与中原国家论得失。西蜀的地势十分好,攻守都占优势,可以说秦国后来能够称霸天下,与秦国的地理优势也有很大的关系。
在战国初期,秦国被魏国打的焦头烂额,如果魏国能够一鼓作气,将秦国消灭,那么秦国很可能会在战国七雄当中除名。不过历史没有“如果”,已经发生的事情就是事实,不容人们去质疑。关于秦国的崛起,商鞅无疑是第一功臣,他的变法令秦国脱胎换骨,很快就强盛起来,以函谷关的作为瞭望台,密切监视着中原各国的一举一动。
楚国在春秋时期一直都和晋国过不去,两家也经常打架,楚国北上的主要障碍就是晋国,只要把晋国打败,就可以进主中原,可是晋国这样的强国怎能轻易就被打败。双方打的难解难分,谁都没捞到什么好处,顶多就是得到更多小国的依附。
楚国地大物博,但是很多地方都不能利用,人口也不是很多,在冷兵器时代,人口是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非常受重视的,加上楚国地处偏远,中原各国都将其当做蛮夷之邦,这无疑让楚国在其他诸侯的眼里大打折扣。不过楚国还是凭借着自身的努力,跻身到诸侯之中,虽自己称王,不过与其他诸侯还是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进入战国后,七雄并立,相互之间要么征伐,要么结为盟友,在国与国之间,都是以利益为前提的,没有永远不变的盟友,也没有永远不变的敌人,只有不变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