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29700000025

第25章 泰伯第八 “公天下”的社会行为规范(2)

【说明】本节是孔子对曾子所有谈话的总结。“仁、义、礼、智、信”来自于哪里?来自于什么?孔子认为华夏文化中所含的“仁、义、礼、智、信”首先来自于从商末周初发源于民间的《诗经》。《诗经》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活、生产劳动情感的发挥,其包含了文学、艺术、生活、生产、哲学、天文、地理、宗教的情感和知识,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但是,光“兴于诗”还是不行的,要“立于礼”,就是说,要立足于社会行为规范,要有一定的典章制度的约束,还要有礼貌礼节的仪态,才能最后“成于乐”。乐是什么?就是“安居乐业”的“乐”。这个“乐”就是人类所孜孜不倦追求的最高目的。人类自从有了思维以后,就开始思索,如何才能让自己身体的感观能获得最大的愉悦。于是,食物、衣物、房屋、车辆舟船等被相继发明出来。然后这些东西就越来越精细,越来越符合人们的需要,越来越使人们离不开。而获得更好的东西,即可以满足人们身心的愉悦;于是人们的欲求心就越来越强,以至于到现在,再高明的科学技术也满足不了人们的欲望。而欲望(包含着贪求、贪婪、渴望、热望、贪恋、恐惧、挫折感、自负、烦恼、愤怒、焦虑以及寻求欲、获得欲、享受欲、贮藏欲、消费欲等)得不到满足,人们就产生了痛苦,因而快乐就越来越少了。除了极少数人似乎能得到满足外——不论是狂喜的满足还是恬静的满足——人们都不会突然中止自己的欲求,好了还要想好,然而大部分人的欲望都是得不到满足的。虽然有些有短暂片刻的满足,但那只是瞬间的满足,转瞬间即象泡沫一样消逝在广大的欲海中,人们又开始新的欲望的渴求,有了新的期盼,希望拥有未来的意向。因此人们就越来越痛苦。所以孔子在这里说“成于乐”,乃是希望人们能从《诗经》中学到一些古代劳动人民返璞归真的思想,能立足于普遍的社会行为规范,也就是说,该是自己得到的或能够得到的,才去欲求,那样才能得到满足;不该自己得到的或不能得到的,就不要去欲求,否则是不能得到满足,反而得到痛苦。然后,成就自己的快乐;也就是说,要彻底消灭人的欲望是不可能的,最起码人类要欲求食物与空气,使自己能得以生存。那么,人们就应该满足于既得的或容易满足的目标,树立起“仁、义、礼、智、信”的信念,使自己身心的愉悦能够保持得长久一些,人的这一生也就是快乐的了。

9.遵照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来满足各自的需要

【原文】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译文】孔子说:“民众可以使他们遵从、遵照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不可以使他们知道是为什么。”

【说明】为什么“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如果将这些道理或是理论讲给一般的民众听,他们听不懂,也不想听懂。他们有他们作为人的普遍的欲望,即“食、色,性也”的人之本性。既然人人都有各自的本性,即食物、空气、情爱的需要,那么就劝说他们遵从、遵照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来满足他们各自的需要,也就行了。因此,不应该让一般的民众知道得更多,因为知道得越多,他们渴求的欲望就越大;欲望越大就越不容易满足,于是就会越痛苦。也不可以使他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因为,天为什么、地为什么、人为什么这样那样,谁都解释不清楚,如果人人都去追求这些为什么,那么就会陷于空想、妄想中而不能自拔,也就会越痛苦。所以,遵从、遵照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来满足各人自己的欲望,不要去欲求那大的、洋的、不可知的、不可达到的目标,人也就能快乐了。万物都有一个发展过程,人类也不例外。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必然有一个愚昧阶段,人类不可能从一诞生起就是聪明的、有智慧的。虽然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了,但我们并不能认为我们现在就已经走过了这个愚昧阶段。相比于大自然的奥秘来说,现代科学技术还很幼稚,远远没有了解大自然和人类自身的奥秘,怎么能说我们很有智慧呢?只不过与其它动物相比,人类的智慧确实是要高一些。然而某些动物的某种智慧比人类要高,我们还没有弄懂它们,又怎么能认为我们比它们聪明呢?而人类想要摆脱和超越这个愚昧的阶段,并不是短时期就可以办到的。相比于地球历史来说,人类有史以来的这五千年,只是一霎间。如果以地球历史比喻为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话,人类这五千年历史只是一分钟。所以,在绝大部分人们还处在愚昧阶段的时候,就不能提倡以智慧来治理国家和人民。作人要有智慧,作一个统治者更要有智慧。而人民之所以难以治理,就在于有很多所谓的智慧。所以,以智慧来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祸害;因为这个所谓的智慧,相比于宇宙大自然的智慧来说,仍然是愚昧的。所以,用愚昧的智慧来治理国家和人民,必定也是愚昧的,是有害的。而不以智慧来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福气。圣人之不敢有所作为,是因为完全懂得了万物的道路和规律的崎岖与曲折和多变化,是因为懂得了万物彼此相依而不可贸然调节的道理,所以他们不是以明白的道理对待人民,而是让人民自然愚昧。而人类却不可能永远愚昧下去,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类通过劳动,自自然然的终究要走过愚昧的智慧这个阶段,从而才能真正拥有智慧。

10.过度的欲望是导致社会混乱的根本原因

【原文】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译文】孔子说:“崇尚勇力而憎恶贫苦,是乱的根源。作人而不懂与人相互亲爱,憎恶得过份,也是乱的根源。”

【说明】私有制的畸形发展使得人们的正常的生存欲望变成了贪求、贪婪、贪恋之贪欲,而为了贪欲的满足,人们就会诉诸武力来进行侵略、掠夺、剥削。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的社会,拥有勇力、武力的人也就等于拥有了权势与财富。而人民受此“好勇疾贫”的影响,贪欲也逐渐增强,也就成了社会混乱的根源。既然人人都在为着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不惜诉诸武力,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会缺少相互亲爱的情感而彼此憎恨,憎恨之过份,则也会因情感问题而导致社会的混乱。社会越混乱,为了人们自己生存的需要,人与人之间也就越缺乏相互亲爱的精神。所以,孔子认为,欲望,尤其是过度的欲望的满足的需要,是导致社会混乱的根本原因。所以他提倡使民不好勇,不疾贫,使民仁而不“疾之已甚”,则社会就不会混乱或不致于太混乱。

11.有才能并不代表有品德

【原文】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馀不足观也已。”

【译文】孔子说:“如果一个人有周公那样的才能和完美,但这些才能和完美使他骄傲奢慢而且吝啬,那么他的其它方面也就不值得看了。”

【说明】除了“好勇疾贫”、“人而不仁”的人外,当然还有好人,还有一些君子。然而,即使有了周公那样的才能和完美,是不是就是一个好人、一个君子了呢?孔子在这里认为,也不尽然。因为才能是才能,有才能并不代表有品德;相反,许多才能越高的人,越不遵从、遵照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因为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并不是针对某一类人、某一种人或某一个人的,它具有全社会的普遍意义,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和民主性。因此,才能越高的人越不愿意受到它的束缚。在《学而》第十五节中,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也就是说,仅仅做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还不行,还要“贫而乐,富而好礼”才行。本节也是这个意思,有周公之才且完美,但如果不骄不奢亦不吝,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君子。这是孔子认为的最高标准,但孔子并不是要求所有的人都达到这个标准。虽如此,我们还是应该按照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尽心尽力往这方面去做,做到尽善尽美。

12.读书学习不是人生的任务,而是责任

【原文】子曰:“三年学,不至於谷,不易得也。”

【译文】孔子说:“读书学习三年,如果不周密周到地想着俸禄的事,是不可多得的人。”

【说明】现实生活中确实很少有周公那样的人,虽然我们要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但也不能要求人人都能做到。所以孔子在本节补充说了,读书学习三年,如果不周密周到地想着俸禄的事,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就是一个很难得的人才。读书学习是为了什么?在古代的说法是为了获得管理人民的知识,是为了人民的。私有制发展以后,读书学习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技能,掌握更大的权势,收取更大的利益。到现代,读书学习就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在这个社会上。因此,读书学习不是人生的任务,而是责任,为了自己更好生存的责任。关于读书学习,每个时代,每个人的目的都是不一样的,但如果仅仅是为了获得俸禄而读书学习,也就不对了。按孔子的思想,读书学习是为了获得知识,这些知识是属于人民的,因此在获得知识后,学之于民,用之于民,应该将这些知识用到人民所需要的地方。也就是说,知识的延续发展是人类赖以进步的源泉,不应该成为个人的东西,知识不应该私有制。因此,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如果不是想到为了自己的俸禄而读书学习,这样的人虽然是不可多得的,但这样的人却是正确的。

13.不是入了党,喊喊口号就是走向共产主义

【原文】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译文】孔子说:“忠实笃厚而又喜好学习,誓死固守完美的治国作人之道。政局混乱的国家不去,政治混乱的国家不去居住。天下太平就出来担任职务,天下混乱就隐姓埋名。国家的政治清明,而自己却是贫困且下贱,就是耻辱;国家的政治黑暗,而自己却是富裕且贵极人臣,也是耻辱。”

【说明】“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就是一个思想、一个信仰的问题。服从真理,就要笃信,还要好学,就象信仰共产主义一样,除了笃信,必须要学习马克斯列宁主义思想,要啃《资本论》等大部头的哲学社会学文章,不是仅入了党,喊喊口号就是走向共产主义。就象信仰佛教一样,除了笃信,必须要学习佛经中“百善可为,诸恶莫作”的佛教思想,不是仅念念佛就是佛教徒的。所谓“守死善道”,就是学懂了、学透了所信仰的真理,就守住这个真理、这个主义,而“死而后已”。为了这个真理、这个信仰、这个主义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乃至自己。而不是信仰这个真理、这个主义以后,利用这个真理、这个主义带给自己的社会地位,来满足自己的私欲、贪欲。因此,真正地信仰了某个真理、某个主义以后,不是属于这个真理、这个主义的地方,就“危邦不入,乱邦不居”了。比如说,我真正信仰了共产主义,我为什么要到资本主义国家去为他们工作服务呢?他们的一切社会形态都与我所信仰的不同,怎么能去呢?

同类推荐
  • 面对生活,请拈花微笑

    面对生活,请拈花微笑

    《面对生活请拈花微笑》由凉月满天著,作者以亲身经历作经,以贴近生活的哲思为纬,用优美而极富感染力的语言讲述了人生的阴晴雨雪、悲欢离合。《面对生活请拈花微笑》文笔清新,语言凝炼、隽永、沉郁,于平淡中见精彩、于朴素中见真情。可以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审美意识,触动写作灵感,并陶冶思想情操,提升人生品位。
  •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提起唐诗,每个中国人都有一种齿颊生香的感觉。在唐诗里,你会看到秀美的河山,你会闻到清新的花香,你会听到离人的哀怨……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是近两百多年来流传最为广泛,风行海内外的唐诗选本。然而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以“温柔敦厚”的中庸之道来选择诗文,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都没有入选,如《石壕吏》、《卖炭翁》等等。为了惠顾广大读者,我们继承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的精华,又参照多种唐诗编本,精选出了三百首唐诗,编成了这本唐诗大全集。目的在于为中学生、大学生、社会青年以及爱好唐诗的广大读者提供一本普及型读物,为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做出绵薄之力。
  • 中国文化名人谈故乡

    中国文化名人谈故乡

    乡土情谊是一个对培育他的故乡的眷恋之情。这种浓厚情谊的绵绵延续,是凝聚中华民族情感的基础。故乡的野菜,故乡的街道,故乡的小桥流水,故乡的乡亲民俗是每个游子心灵的依托。看看故乡的月光,闻闻故乡的泥土是游子们的愿望。本书汇集了众多文化名人描写故乡、回忆家乡和往事、故人的文章。《谈故乡》集中国现当代作家,包括鲁迅、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朱自清、张爱玲以及张中行、陈从周、余光中、三毛等150余位作家的200多篇思故乡佳作。浓浓的乡情,把人们带回了那个年代,那个地方,令人回味无穷。
  • 在所有的风景里,我最喜欢你(文字版)

    在所有的风景里,我最喜欢你(文字版)

    关于我们,关于这本书:13岁,相识,同一所初中,隔着一道墙,分在两个班。16岁,读了同一所高中。17岁,相恋。那一年,有我无限的勇气进行无数次的表白。在无数次地被拒绝后,经过三个月的不懈努力,平凡男终于成功和小班花在一起了。18岁,我们上了同一所大学。有了一群共同的可靠又可爱的小伙伴。19岁,我们第一次一起旅行。22岁,我们毕业,在各自的领域里奋斗。25岁,我们结婚。然后,我们去度一个很长的蜜月,在世界的风景里,你负责笑,我负责拍,偶尔会用上三脚架自拍我们的招牌动作。以后老了,即使我不在了,也有满满的回忆可以陪着你。这辈子已经拥有了很多,此时我最想要的,是你可以幸福一辈子。
  • 真情处处(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真情处处(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你是我学生又怎样

    你是我学生又怎样

    十八岁的赵水光遇见二十七岁的谈书墨,他说:“我大你九岁又怎样,这有什么不好的呢?所有的快乐我与你分享,所有的苦痛我比你先尝。”于是这个极品男人步步进攻,从高中到大学一路相守。她说:“遇上谈书墨是我一生最大的福气,以后,不再有。”青涩的女生一路成长,迸发出动人的花朵。十八岁的你在做些什么,有没有为青涩的初恋黯然神伤,有没有对前途举棋不定,如果有一双坚定的手,给你力量,有那么一个人给你温暖,毫无保留地去呵护你,未来是不是就会从此不同?
  • 网游之武林外传

    网游之武林外传

    鸟语花香的七侠镇,杀得吐血的抱抱兔,到处找不着的狂暴采花贼。精炼老头碎了节操,五霸岗苦寻黑天虎,不知被大马猴拍死了几次。
  • 人类地球未解之谜

    人类地球未解之谜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未解之谜”。
  • 五虎征西

    五虎征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上来的八公主

    天上来的八公主

    她,无恶不作,火烧天牢,拆毁凌霄殿,砍断蟠桃树,轰炸真君神殿。天庭众神,见之头疼却无可奈何。一不小心被玉帝王母下套,入凡也就罢了,不小心挂在旗杆上任人瞻仰,堂堂天庭八公主被送进警局,还指为神经病……天哪,纠缠千年的记忆袭来,阴谋接踵而至。
  • 南雍州记

    南雍州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之刿痕

    tfboys之刿痕

    一个出身贫苦的女孩,由于同学对她的排挤,转到了重庆读书,从此,便开始了不平凡的经历······
  • 守护甜心之复仇的天庭公主

    守护甜心之复仇的天庭公主

    一次的陷害把亚梦逼到绝境,只有璃茉相信她。之后亚梦在血泊发现了自己的身份,开始了复仇之路
  • 霸气学妹颜倾城

    霸气学妹颜倾城

    充满霸气气场的她,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奋斗,终于成功收到了重点中学的入学通知,很不幸,返校的路上差点被一辆骚包的跑车撞到。她的眸子里充斥着怒火!很好!如此谨慎的她开学第一天却和一个嚣张不羁的茶发少年相约一周后挑战!“我要和你打架!不,我向你挑战!”茶发少年说得竟一脸认真。“你以为我不敢么?这么嚣张,该挫挫锐气让你懂得什么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了!”她不屑的嘲笑。是什么,让她如此生气?一场酸甜苦辣的周旋在泡沫学园拉开序幕!
  • 你好,暖男学霸

    你好,暖男学霸

    自从安静有了个学霸同桌以后,每次考试都及格了,英文单词也能写的出来了,老师提的问题也能对答如流了,同学们都以为学霸交的好,老师也很欣慰,然而事实却是,考试她抄他的,英文单词她抄他的,就连老师提的问题也是她偷偷问他的………咱们学霸卿洛辰同学表示很无奈,咱们的学渣安静同学却越抄越顺手,所谓:学霸在我手,学习那都不是事。且看学渣和学霸,是如何擦出爱情火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