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是一种作直刺用的兵器,要保证其强度以免弯折,而不需要砍击器的韧性,据中国科学院分析越王勾践剑使用了合理的含锡成分,保持了剑的强度和延伸性。而且越王勾践青铜剑因剑的各个部位的作用不同,铜和锡的比例也不一样。剑脊含铜较多,能使剑韧性好,不容易折断;而刃部含锡高,硬度大,使剑非常锋利。但不同成分的配比在同一剑上又是怎样铸成的呢?
专家们考证后认为是采用了复合金属工艺,即两次浇铸使之复合成一体。这种复合金属工艺,世界上其他国家是到近代才开始使用的。
两千多年以前的越国人是如何掌握和使用这种技术的,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谜。
越王勾践青铜剑深埋地下2400多年为何不生锈?根据现代科学测定,剑的表面大部分地方含有不同程度的硫,硫化铜可以防锈。因此,有的专家认为当时人们已掌握了运用硫化铜进行表面防锈处理的先进工艺,这是这柄剑之所以千年不锈的根本原因。但另一种看法认为,越王勾践青铜剑千年不锈的真正原因在于特殊的密封条件,并且浸泡于酸、碱适度的中性水中。专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孰是孰非,是一个难解之谜。
中国古代的针灸
大约2500年前的一个早上,虢国的太子遽然倒下,一命呜呼。虢国沉浸在悲哀之中,全国都在为太子准备丧事。一个叫扁鹊的游方郎中,路过虢国,听到太子的死讯后,详细询问了太子发病经过和死去时间,就请人报告国君,说自己可以救活太子。扁鹊到了宫中,细心地为太子切脉,又周到而仔细地对死者作了观察,判断说:太子脉搏紊乱,所以静如死亡,只是暂时“尸厥”(休克或假死)。扁鹊在太子头顶、胸部和四肢的一些部位进行针刺,不一会儿,太子就苏醒过来。扁鹊又给太子服药,并在两肋下热敷。又过了一些时候,太子竟然坐起来了。虢国太子死而复生,还目睹了自己的葬礼,成为当时人人传诵的话题,扁鹊的高明医术也顿时传遍天下。
山东微山湖两城山曾出土四块东汉时期的针灸画像石。石的一端有一个鸟身人,它的对面是依次跪坐的病人。鸟身人一手为患者切脉,另一手正持针准备刺穴;病人肘部和左手上已经扎了数针。有人认为这个鸟身人就是扁鹊。由于对他的崇拜,后人把他神化了。画像石的内容可能是神化了的扁鹊针灸行医图。
神秘的针灸医术起源于何时呢?根据一个传说,针刺的效能,起初是因为一名猎人冷不防鼻梁上中了一箭,久久不愈的头病却霍然痊愈而发现的。果真如此,这种医术的起源似乎可追溯到石器时代,因为许多不同地方,都发现用来戳皮肤的尖锐石制工具。
秦汉时期针灸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自古以来,南方即为针法盛行之地。1993年春,在四川省绵阳市永兴镇双包山发掘的2号西汉木椁大墓后室中,出土了一件髹有黑色重漆的小型木质人形,其上有红色漆线的针灸经脉循行径路,但无文字及经穴位置标记。这些遍布于全身的经脉循行径路,在漆黑的木色烘托下格外清晰分明。这是迄今为止不仅在中国,也是在世界上所发现最早的标有经脉流注的木质人体模型。此墓建于汉文帝与景帝时期。针灸木人出土地位于涪江之畔。涪江即汉代的涪水。据《后汉书》记载,在这里曾产生过三代师传的著名针灸家涪翁及其弟子程高,再传弟子郭玉。郭玉在东汉初任职太医丞,史书曾记载他受汉和帝之命为贵人治病“一针即瘥”的故事。至于涪翁,不仅针术高明,医德超群,而且还撰有专门的《阵经》与《诊脉法》等书。这件类似教学模具的针灸漆木人出土在涪江之畔就不足为怪了。马王堆3号墓出土帛书《经脉》中论述了人体内十一经脉的循行、主病和灸法的古灸经,是有关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脉学的古文献。《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的宝典,是春秋战国及西汉时期不少古代医家的宝贵经验总结。书中介绍九种不同的针,因用途不同,九针可分大针、长针、毫针、圆针、锋针等类型,长度由约3厘米到24厘米。书中还为人体表面的365个穴道命名,全按适于医治哪些病痛和疾病方式编列。至于制针所用的各种不同原料,书中指出金针虽然价格昂贵,但医治某些疾病格外有效,因其具有刺激身体的功能,而银针则有显著的镇静作用。河北汉代中山王刘胜墓出土有4根金针、5根银针,有的残破不能识别针型,能识别的有金质毫针、锋针和银质圆针。
虽然《黄帝内经》所载的医疗方法,似由黄帝创意施行,但除了黄帝,中国历代还有许多帝王,对生理学,特别是对神经系统,有浓厚的兴趣。公元1世纪,王莽在医生和御屠协助下,据称曾切开一名敌对者的尸体,用竹签细查人体神经系统。100多年后,宋徽宗雇了一个画家,画出经肢解的一名罪犯的人体器官。徽宗之前,宋仁宗叫工匠打造了一个显示人体整个神经系统的铜人。这个铜人还被用来指导医官院针灸科学生学习和考试。据记载,凡针灸科学生考试,先在铜人体外涂蜡,体内灌水。被考查者按要求向指定的穴位进针,下针准确,则蜡破水出,否则就格格不入,以此来检验学生的成绩。北宋中叶,有一次,宋仁宗因病昏迷,御医束手无策,最后不得不找到一位民间医生来进行针灸。这位民间医生选择脑后一个不为人知的穴位进针,刚一出针,宋仁亲就苏醒过来,睁开双眼,连声称赞:好惺惺!惺惺是高明的意思,所以后来就把这个新穴位叫惺惺穴。在古书中,类似这种创新的例子很多。也不时见到记载针灸可以起死回生,治疗全身麻痹、妇人难产、小儿脐风、腹痛、心口痛、头痛、风湿、五官科等病。
针灸医术的发明,是我国古代人民对世界医学的贡献,其神秘的医术原理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和研究。
陶球的奥秘
远古人类创造的许多灿烂文明,是今人很难破解的,陶球就是其中之一。
广泛分布在我国长江中游地区的一种陶球是原始社会的文化遗存。从发现至今,一直没有人能说清其用途和意义。
这种陶球是用粘土烧制的,因陶土和火候的不同而呈现红褐色或灰色,直径大约2cm—6cm,表面装饰着圆圈纹、螺旋效、细线纹、草叶纹和镂孔,也有表面无纹的,较多的是小点组成的米字形纹样。令人感兴趣的是,陶球中间是空的,里面多含小石子或泥核,摇动起来有声。
这些精心制作的陶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说它是玩具,它并不和儿童的随葬品放在一起,而在废弃的房址附近、成年人的墓穴中,窖穴和灰坑里也有发现;说它是装饰品,它又没有可供穿绳系带的孔洞,不宜佩戴在身上;说它是弹丸之类的猎具,它又不如实心陶球或石球那样坚固实用,无需中空;说它是占卜或祭祀用的器具,据考古发掘的实际情况看也不可能,因为在一个墓葬密集的墓地中,有许多墓都随葬这种陶球,在一个氏族村落中,不可能同时有这么多巫师存在,而且,大量陶球都是在墓葬之处被随便遗弃的,很难和受到敬畏崇拜的原始宗教联系起来;还有人推测,这种陶球可能是当时人们的娱乐工具,但这种陶球摇动起来发出的声音又比较微小,放在嘴上也吹不出什么声调,因此也难服人。
由于无法说清陶球的用途,考古工作者只能如实地记载其数量、形状等,而无法做更多的说明。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陶球存在于氏族社会晚期,并为长江中游地区所独有,在同一时代的其他氏族部落中没有发现,而且进入文明时代,就迅速消失了。陶球的真正用途,有待人们进一步考证。
中国古代悬葬
中国古代奇特的悬葬令后人百思不得其解。古人的智慧往往让现代人叹羡。
关于悬葬,在民间,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少年得到一个神谕,说是他只要在家闭门百日,就能当上皇帝。
如果在此期间打开大门,则前功尽弃。少年听了大喜,决定耐心等待登基坐殿。好不容易捱到第九十九天,突然他家大门不知被谁打开,同时后园一阵“噼啪”震响。少年大吃一惊,猛然一看,只见竹林里的竹子一节节绽开了,从竹节里跳出一个个人来,穿袍带甲,全副武装。可惜有身无腿,全都落地而死。原来,这都是辅佐少年当皇帝的文武大臣!皇帝梦破灭了,家里仆人只得将这些未成人的躯体装在棺木里。少年又气又怒,飞起脚来,猛踢这些棺木,“噌,噌,噌”,这些棺木竟一个接一个地全都腾空而起,眼看着挂在门前河对岸的岩壁上了!——这就是“悬棺”。
传说毕竟是传说,真实情况怎样呢?
在古代,人们认为人死以后,灵魂不灭,只要保存好尸体,待灵魂再附回人体时,人就可以复活。所以,在我国南方,盛行“悬葬”。
悬葬,就是把人的尸体,放到人迹罕至、鸟兽难到的悬崖绝壁上,装入楠木制成的棺椁里使尸身千百年不腐不朽。
悬葬的形式,大致有四种。
一种是武夷山区的崖葬。武夷山是我国东南一带武夷山脉中的一座名山。山势高大雄伟,古木参天,遮天蔽日。山林中,悬崖突兀,峭壁险峻。在那云雾缭绕的半山崖上,有些天然岩洞,其中就安放着楠木制成的船形的棺木,称为“船棺”。经碳素年代测定,大概距今3450年以前。
第二种是三峡崖葬。浩浩荡荡的长江在四川与湖北交界一带,穿过巫山山脉形成了巫峡、瞿塘峡、西陵峡,即“三峡”。这里水流湍急,悬崖层叠,河谷幽深,是古人进行崖葬的最佳所在。这里的崖葬均在面临江河的高陡崖壁上,最高可达700米左右。崖葬的木棺,有的放在天然洞穴中,有的放在崖壁裂缝里,有的放在岩层凸出的岩墩上,还有的放在人工开凿的“龛穴”里。崖葬的习俗形式也多种多样,除了一人一棺,还有多人一棺的“合葬”及多人同葬一处的“群葬”。对这里棺木及随葬品的碳素年代测定分析,大约是战国时期至东汉时期。
第三种是“人悬棺”。在四川南部地区,秦汉时期被称为“道”,这里的崖葬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悬棺而葬。悬棺由楠木整株大树挖凿而成,不髹不漆,长2米左右。一般都是几具棺木水平放在崖壁的木桩上面,一具木棺放在2—3根木桩上,木桩则钉在人工开凿的岩壁方孔内。
悬棺离地面最高达40多米,最低也在18米以上。
第四种是“幽岩葬”大都在西南苗族人聚居地区。这种葬法,是将木格放入天然溶洞中。这些溶洞又高又深又长,有的长达百米,高达50余米。溶洞中间形成的“大厅”有上百平方米,通风、采光都很好。在这里,几百具木棺垒砌有七八层高,如同小山一样。从棺内随葬的纺织物分析,最早的年代为宋朝。
这些悬葬的棺木,经碳14测定,一般都距今2000年以上或更遥远。
那时,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工具简陋,人们为什么要把死者的棺木放在高不可攀的悬崖之上?这么笨重的必须“小心轻放”的东西,又是怎样安放上去的?
首先,安放悬棺的目的是什么?
经过多方考证和分析,大概有三种说法:
一是“风俗”说。认为悬葬是某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据考证,进行悬葬的有古代大宁河地区的濮人,武夷山区的越人,湘西五溪的蛮人,云南的僚人。他们认为,把死者的棺木放置得越高,表示越尽了孝道。还有的人认为,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有住岩洞的习惯,所以葬尸也在岩洞。还有的民族信奉“水行山处”,所以往往把悬棺置于傍水之高崖。还有的民族死后土葬,过些时日再取出尸骨放在岩穴里。不一而足。
二是“保护”说。据《马可·波罗游记》所述,土僚人死后,用小匣子盛装部分尸首,“携之至高山山腹大洞中悬之,俾人、兽不能侵犯”,这既使死者受到保护,又表达了对死者的尊敬。
三是“祈福”说。认为是一种祈福的方式。据元代的《云南志略》说,土僚人死后,置于千仞巅岩之上,先坠者为吉。也就是说,悬棺放置得越高越好;自然坠落时,落得越快越好。这样,为了子孙后代幸福安康,死者的尸骨就只能越放越高,一个比一个高了。
其次,悬棺是如何安放的?
在古代,只靠人力、畜力,将几百斤甚至几千斤重的楠木棺椁,悬空放置在陡峭的岩壁上,令人难以置信。可是事实上不但放上去了,而且历经千百年保存完好,这简直是个人类奇迹。这个谜团至今难解。
人们以武夷山崖葬进行分析推断,对此有两种说法。
一是“栈道运棺”,是说先修了栈道,再把悬棺运入岩洞。据说,在一些河岸的岩壁缝隙处,发现了一些残存的木料。推断可能是用人畜顺着事先铺设好的栈道运送棺木。这些木料大概是安置之后拆除未尽的遗物。但是,一般悬棺都在绝壁悬崖,即使岩洞外也无缓坡可架设栈道。此说不能令人信服。
二是“悬索下棺”,据《武夷山志》载,“成化间有乡人削竹签,插仙船岩壁,攀引而上”,“树民能猿猱者尝登之,棺不施钉,可开视”。但武夷山诸峰的特点是上粗下细,山腰的洞穴多是朝内斜嵌,吊棺垂直升上去是进不了洞的。
总之,答案都不能令人满意。
不过,古代悬葬作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空建筑杰作,它的工艺水平确实是高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