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65100000005

第5章 华夏文明追溯卷(3)

文人都是轻狂的,杜甫自然也从没有想过妻子是否同自己有着一样值得高兴的理由。欣喜若狂的他连平时最舍不得翻折的书本都草草收拾干净。即便没钱又能怎样,哪怕是落得穷开心,也是必要的。饮酒纵歌,人生快活的事情也不过如此。如果春光大好,或许还可以从巴峡一路穿行到巫峡,从襄阳直抵旧都洛阳城。

至此,纵然一生飘零,也终算是落叶归根了。

杜甫一直在说自己的喜悦,却只口未提在这场胜仗之前,自己曾历尽多少苦难。安史之乱给这个朝廷带来的灾难是致命性的,即便有着享誉海内外的名声,杜甫也只能沦为万千落难者中的一员。人们在流亡的时节,才会想起安定生活中那些微不足道的幸福。杜甫盼望的哪里是国家统一民族安定,他和普通的大众没有丝毫区别,只要能给自己一个家,一座可以被称之为家的房子,纵然房子只是代名词,也好过此刻的窘态。

这一场胜仗,让他看到的是希望,是在自己已经被黄土埋了半截身子后所剩下的唯一希冀。

此时,他的心早已沿着黄河水,一路漂流而走了!

杜甫生于河南巩县,洛阳城收复了,他的家乡自然也即将迎来黎明的曙光。杜甫一生坎坷,直到44岁才被任命为河西尉,后改为右卫率府曹参军。然而,他历尽数十载求得的功名却并没有享受多长时间,安史之乱使长安城成了最危险的地方,杜甫从此也开始了流亡生涯。

自小生于奉儒守官的家庭中,立功立言是深植在他脑子中的烙印。从他这一世往上细数十三代世祖,那便是西晋大将、著名学者杜预。在族谱中,杜家从来不缺少功名簿上的候选。因而,杜甫自小便是按着功名仕途的路子培养的,只可惜,到头来他只空得了一肚子墨水,却没有任何华丽的外表可以用来装饰门楣。

在逃亡期间,杜甫还曾被叛军抓为俘虏,后又侥幸逃脱。之后在凤翔被肃宗任命为左拾遗,但时隔不久就因为直言敢谏而被贬。终因看不惯世风日下的官场,自己干脆辞去了朝廷俸禄,把人生的最后几年交给了漂泊不定的岁月。在杜甫59岁的冬天,死神在从潭州去往岳阳的一条航船上,死死扼住了他的咽喉。

此时,杜甫根本想不到自己的人生已经所剩无几,更想不到被寄予厚望的朝廷最终会让他身名俱裂。

这,大概就是现实!

感慨家乡的不只有杜甫一人,中唐诗人刘皂恰好也和杜甫有着类似的际遇。刘皂曾客居太原数十年,他虽没有如杜甫般飘零的人生,但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境况讲起来也足够悲伤。若是遇到团圆佳节,遍寻四野,竟找不到和自己口音相近的人,此时的凄凉岂是可以言表的?

刘皂的境遇更有些可怜,独居太原本就已经很是凄惶,谁曾料到后来竟不得不北渡桑干河远赴塞外。之前是有家不能回,当下却成了背离家乡远去,回乡的日子更没有了定期。

桑干河成了刘皂寄予全部感情的地方,一离开了这里,就等于彻底离开了中原大地,从此若再想要回还,便是难上加难了。于是,他写下了一首七言绝句,以慰思乡之情。

旅次朔方

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诗人写到,自己在太原住了十多年,但每日每夜心中念着的却都是故乡咸阳城。现如今更是没有来由地要横渡桑干河,自己这个外乡人却要把别人的家乡当成是自己的故乡。回头眺望又能怎么样呢,除了徒给自己增加感伤之外,起不到丝毫慰藉。

然而,诗人并没有明说是基于什么样的原因而让自己客居异地。不说,不等于人不知。生在尘世间,或为功名或为利禄,诗人此番大迁徙自然也摆脱不了这二者的束缚。只是可怜天底下竟有多少人,一手抓着欲念不放,另一面却偏偏还要诉不尽人间情苦。

在外漂亮的人,多半都是被此种心绪困扰一生,直到自己老在了异乡,亦或者到了乡音未改鬓毛衰的年纪,才会恍然大悟。

是早是迟,是喜是悔,人人各自具有答案,却并不见得人人都是正解。

这个世道上,有人在感慨自己,有人在感慨他人。自己站在桥上看风景,却不知或许正有人在某处倚窗,把别看风景的人当作了自己的风景。

盛唐诗人薛奇童在旅行过程中经过云州一带时,恰遇秋风瑟瑟,不禁想起了北魏时期此地的烟云浮华。再看当下,这里已然成为边塞,由华贵繁荣转变为金戈铁马,闻者不禁感慨颇多,于是写下了这首《云中行》:

云中小儿吹金管,向晚因风一川满。

塞北云高心已悲,城南木落肠堪断。

忆昔魏家都此方,凉风观前朝百王。

千门晓映山川色,双阙遥连日月光。

举杯称寿永相保,日夕歌钟彻清昊。

将军汗马百战场,天子射兽五原草。

寂寞金舆去不归,陵上黄尘满路飞。

河边不语伤流水,川上含情叹落晖。

此时独立无所见,日暮寒风吹客衣。

一切都是由那少年的铜管声勾起的,音乐往往有着通感的作用。古有伯牙遇子期,云中小儿的金管纵然无法与高山流水的绝唱作比,却也能惹出游子不少泪珠。北方的秋天,云淡风轻,边塞的瑟瑟秋景更让人心情惆怅。

那曾经是一个繁华的年代。楼阁林立,各国使者往来不绝,宫门和山川相映成趣,人工和鬼斧相得益彰,大有同日月共辉的妙处。然而,盛况只是徒具其表,纵然人们举杯高声贺长寿,也只能够用酒精来麻痹自己神经。歌声唱得越是欢快,在后人听来就越觉得凄凉。将军拼死换来的一国安危,最终只是为君王提供了一片狩猎的乐园。现如今,故地犹在,却只剩陵墓上的黄土千百年来从没有因人事的更迭而变了性情。

眼前流水潺潺,独坐河边,诗人不禁有些伤怀。夕阳西下,暮色沉沉,寂野辽阔,夜风微寒,这一切景象似乎都说明了人力的微薄。和大自然比起来,人们竟像是毫不知趣的玩具一般,自乱朝政、自毁太平,最后再落得独自涕零。

不论是前朝往世,还是今生喜愁;不论是家国情怀,亦或者微情小调,终逃不过兴亡更迭的宿命。或悲或喜,都只是因物而变,却往往会因这些而迷了自我,徒剩下一具行走的躯壳,一步步迈向注定的终结。

就像是黄河水一样,尽管曾经波涛汹涌,却终是要复归大海,消遁了所有行迹。

入海前的绝唱

再气势磅礴的河流,也都是要流进大海的。

好在黄河在入海之前,还有一座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相媲美的鹳雀楼可以让游人感受到历史文化的氛围,以证明黄河水历经千难万险,走到了这里,是终要把所有的历史都看做浮华烟云的。

鹳雀楼为北周蒲州守将宇文护修建,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这只有四层格局的楼阁,却有着别一般的情调:

第一层,称之为“千古绝唱”,单单从地面到天花板就达15.7米的高度,红绒地毯铺地,明三暗六的结构别具一格。只是原先的木质结果毁于战火中,当今的游人再也寻觅不到当初历史的踪影了;

第二层,唤作“源远流长”,因与第一层相通,故使登者觉得空间错落,恍若隔世。此层与名字极为相衬,其展示的全为人类留下来的灿烂历史文化;

到了第三层,就完全摆脱了前两层的文化概念。这层中所有的图案全都是手绘,但真正惊人之处却在于,只有登上第三层之后才能够极目远眺一览千里黄河水的壮阔。只见滔滔黄河在眼前从北向南,后又由西向东,在此地做了一个气势磅礴的转弯。夕阳余晖与之相互映衬,更显出滚滚波涛的诡谲和雄奇威武。

鹳雀楼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多喜登临此地而吟诗作赋。其西傍长安、东临洛阳,一时间竟也成为一觞一咏畅叙幽情的佳地。

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一时间流传最为广泛的名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中的意思很简单,单从字面看似乎更无它意。

当夕阳依傍着西山渐渐落去时,黄河水也滚滚地向着大海流去。但若是想要能够把千里风光都看尽,那就只有更上一层高楼了。

王之涣写了这首诗的时候,只有35岁。但此时的他已经经历过一场当官、被诬陷、罢官的黑暗之旅,因而在尚不到而立之年的年岁中,王之涣就过起了千里访友的浪人生活。

人不轻狂枉少年。但历尽磨难之后,依旧会对生活抱有希望的人,却并不算多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中说的不只是鹳雀楼的奇景,更是诗人不满于现状而要积极进取的情结。毕竟,35岁不算是个大年纪,等在王之涣人生后面的事情,是好是坏,依旧还是个未知。

但最起码,现实给不了我们改变的时候,我们还因着自己的梦想而对未来充满了希冀。

后来流传的一段小插曲,正是对当时朝廷的讽刺。据说,王之涣的这首诗一时间流传颇广,连女皇武则天都啧啧称赞,非要问诗的作者是谁。唐朝是个以诗取士的年代,大臣李峤眼见此等上佳机遇,便信口胡诌说是自己的好友朱佐日所作。武则天一时高兴,立即将朱佐日召上朝廷,赏彩绸百匹,并加官进爵以示圣上对人才的恩宠。

只是真正的作者王之涣却因人生不得意而穷困潦倒,虽有后人打抱不平,可谁又能解决得了他当下的困境呢?

更上一层楼,这只能成为王之涣心中永远的伤痛。徒留下一份希冀,让腐败的朝野当成了笑话。

再往前走,黄河水终于来到了渤海湾的入海口。只是到了这里,黄河水当初的浩浩荡荡之态已经消失殆尽,只留下一片泥泞不堪的沼泽地和浅滩,荒凉不堪地晒在民众面前,像是一个毫无尊严的乞丐恬不知耻地向人揭露自己的伤疤一样,不但没招来丝毫怜爱,反倒惹了一身嫌弃。

从高山峻岭中走来,穿过黄土高原和开阔的大平原,黄河水到底还是走到了命运的终结。尽管入海口泥泞不堪,但却丝毫掩饰不住黄河水滚滚向前的气魄。要死,也得死得壮烈。更何况,奔流到海只是一个轮回,只是一场注定的劫数。既然是唯一的结局,那又何苦非要悲伤呢?坦然相对,远比凄凄惨惨要壮阔许多。

诗人独孤及曾写下一首五言诗来描述黄河入海时的场景。独孤及幼时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他7岁就开始学习《诗经》,后又读遍五经,自此立下了“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的志向。独孤及自小写文章的时候,看重道义而并不注重技巧的冶炼。因而在他的诗中,处处体现出的是对现实的反讽,其用意却在立法诫世、褒贤贬恶、不徒以词采取胜。

有志者,事竟成。独孤及终于在20岁时榜上高中,被授予华阴尉一职。

安史之乱后,独孤及不得不和当时的大多数人一样逃亡江南避难。后在唐代宗时期,又先后出任了多个官职,并对当下的政治提出极为有力的改革措施。晚年逝世于常州刺史任上,也算是鞠躬尽瘁的典范。

独孤及当时写就的那首五言诗题名为《观海》:

北登渤澥岛,回首秦东门。谁尸造物功,凿此天池源。

澒洞吞百谷,周流无四垠。廓然混茫际,望见天地根。

白日自中吐,扶桑如可扪。超遥蓬莱峰,想像金台存。

秦帝昔经此,登临冀飞翻。扬旌百神会,望日群山奔。

徐福竟何成,羡门徒空言。唯见石桥足,千年潮水痕。

诗文开篇就毫不吝啬地对黄河入海时的壮阔大加赞赏。一句是谁施展的造物之功,便问住了所有巧夺天工的人造之物。似乎仅凭黄河入海时的气魄,就能够回溯到天地万物的发源之时。人人都说,由小看到老,却不知由老回望小也是别有不同的风味。如果连太阳都能够从水中托起,那还有什么是大自然不能够做到的呢?

明着写景,暗里却说出了自己的一腔豪情。幼年成长时的阴影对独孤及影响颇深,孤儿寡母的日子必定不好过,面对邻里的欺诈和学童的盛气凌人,独孤及所能选择的路只有两条,站起来亦或者是倒下去。尽管艰难,但他选择了第一条,因而在面对黄河水历尽波折而奔流到海的时候,他想到的更多是自己一生的坎坷,只有相信一直走下去就能抵达大海,才不会被途中的任何一个转弯阻挡了脚步。

独孤及还引用了一个典故:当年秦始皇来到此处,望着飘缈的海岛以求登仙之梦。于是,始皇帝树立起召集天神聚会的旗帜,希望他们能用仙法帮助自己移走群山的阻隔。事后,徐福被派往仙岛去寻觅长生不死之物,只是满载童男童女作为献祭品的船只再也没有回来。留给始皇帝的只有门徒献上的一派空言,以及依旧滚滚自我的黄河水,丝毫不为世人的俗情所动。

世人还在追求功名俗利,却只有悠悠黄河水看尽了繁华、遍赏了悲喜,直到入海之时才恍然大悟,再跌宕起伏的人生也抵不过时间的摧残。该来的来,该走的走,生有何喜,死又何哀,或许保持一份不悲不恸之心,才能笑看逍遥人生。

但,倘若如此做,做人的感情又被置于何地呢?安安生生做个人,该哭该笑随性情,不羡鸳鸯不羡仙,不也是另一种超然的境界吗,何苦非要追寻那本不属于自己的幻想!

只得一场春梦了事

在藏民中,流传着一个极具有神话色彩的故事。故事中提到:在远古时期,天上有一只神牛降落到青藏高原上,它的鼻孔中不停地流出两股水来,这就是万里长江的源头。

在华夏的疆域上,在黄河水冲积成的中原大地上,长江似乎总是处于被遗忘的角落。一直到北宋南迁,这里才有了些微人气。但在盛唐,长江注定是会被南蛮之族占为据地的。因而,诗歌与这里无关,文明更和这里产生不了丝毫关联。似乎只有被贬谪的罪人,才能无奈地看着长江水幽幽悲戚到天明。

位居世界第三的长江,从遥远的青藏高原腹地倾泻而下,一路上兼收并蓄,并不比黄河水少多少气魄。

从古至今探寻河源都有一个原则,那就是“河源唯远。”越是遥远,就越是神秘,也就越能抓住人们的向往。诗人张若虚曾作一首《春江花月夜》,以此来赞颂长江上优美祥和而又带有些梦幻意境的夜景。其实,哪里的夜景不都是一样?景随心动,人随物迁,举凡天下之事,皆不过如此。

张若虚是与贺知章齐名的京都才俊,并且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单从这个名号上来看,其写诗的功底就可见一斑。然而士人均有自己被人诟病之处。在张若虚的诗中,六朝柔靡之风随处可见。春花秋月,亦常被用来表述人生无常。文人总是很多感慨,即便是朝升暮落,也别具有一番幽情。这更说明了一个问题,景色无关乎好坏,好坏的其实又只是人心。

但可惜的是,张若虚所做的富有情韵之诗,在滚滚长江东逝水中已经散落大半,徒留在《全唐诗》中的只有两首遗作,而这首《春江花月夜》便是一次千古绝唱。后人在评诗的时候,还为其冠以了“以孤篇压倒全唐”的美誉。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同类推荐
  • 吐哈石油报优秀新闻作品集

    吐哈石油报优秀新闻作品集

    在《吐哈石油报》创刊20周年之际,吐哈石油报社收录从创刊到2010年,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作品,以纪念20年不平凡的历程。从《〈吐哈石油报〉获奖作品集》中,能够管窥吐哈油田开发建设的概貌,全方位、多层次、深刻地见证吐哈油田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取得的辉煌夺目成就。从字里行间,我们也能够领悟和感受到作者、编者在采访、写作、编辑等新闻工作中所蕴含的坚忍不拔、不畏艰苦、呕心沥血、开拓创新、勇于拼搏的精神。
  • 曾经栽下一棵树

    曾经栽下一棵树

    全书收录了作者近10年来在各类报刊发表的散文随笔96篇,共分为红尘了悟、抒情岁月、心动记忆、浮影萍踪四个部分,作品集中展现了作者散文创作的足迹,文笔清新自然,内容深刻隽永。透过平凡小事,参悟人生至理;记录心路历程,激扬火热人生。
  • 学生精品美文:童年的小河边

    学生精品美文:童年的小河边

    生命是一场旅途,从童年出发,我们的视野变得开阔,记忆变得清晰。童年的岁月,或是小河边的欢笑,或是田野里的追赶,或是夏日窗前的冥思,或是菩提树下的顿悟,或是书海中的漫游;所有细节,都是那么纯真、烂漫,回味无穷。终有一天,我们长大了,走远了,旅途两边更多的是异乡的风景。偶尔停驻,不禁感叹时光荏苒,童年那些过往,依然历历在目,不时在脑海深处波浪起伏。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穆时英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穆时英作品集

    《穆时英作品集》描素的这些声音,这些脸,这些错杂的街头风景,全是熟极了的。
  • 水房子

    水房子

    其实,作为演练,我在大学就已开始(如果中学地区作文比赛获奖不算的话),那时候,母校有个《三原色》诗刊,一些圆园世纪愿园年代上学的青年人主办,记得有西北师大张子选,张中定等,我记不大清楚,我是诗社的成员之一,都是以文学青年的面目出现的,在师大算是很活跃。后来,毕业了,我偶尔看见书店里有卖《师大校友诗选》的,里面的名字,也有认得几个的,但与我的生活已经很远了。圆园世纪愿园年代后期到圆园世纪怨园年代末,兰州的诗人有一批坚持写作的,像著名的九叶派诗人唐祈先生,他的得意门生我们学校的韩霞(葛根图娅,蒙古族),还有商院的,党校的,兰州师专的等。后来,经济气候变了,人们不再热衷于写诗,走的走了,散的散了。
热门推荐
  • 魔法学院之北上岸花

    魔法学院之北上岸花

    “小恶魔,你究竟是谁?”结城问。“你创造出的人。”蓝回答,她笑得很是邪恶。“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所以我是最了解你的人。”女主与恶魔的伴行,错综复杂的关系,魔法学院的兴亡盛衰,背叛的感情,王国覆灭的原因,长久的阴谋爆发…糅合在一起,究竟会展现怎样的故事呢!
  • 走上名为梦想的死路

    走上名为梦想的死路

    个人第一部作品见谅异世界的人与非人之间的种种关系歧视偏见欺凌伤害仇杀应该没有大概吧【笑】
  • 原神传

    原神传

    火、水、风、土、雷、木构成这个世界的基本元素,从而这个异世界蛋生的元素师也就有了火元素师、水元素师、风元素师、土元素师、雷元素师、木元素师之分了……而区分元素师的修练程度则是看这个元素师全身上下融合了元素达到几分程度……原神?嘿嘿~YY产物……《原神传》将给你带来独具匠新的魔法世界,打破传统魔法观念!打造出别具一格的异世大陆……【此书慢热!可先收藏,养肥了再宰!】【求推!】【求收藏!】【求推!】【求收藏!】【求推!】【求收藏!】
  • 无意谣言促成爱情

    无意谣言促成爱情

    他,是c国冷氏集团的少爷,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少女,然而一个谣言的力量促和了他们的之间的爱情故事。
  • 血葬之恋

    血葬之恋

    她冷酷,她邪魅,她可爱,她妩媚,她火爆,他们是全球公主。他们是家族五少,她们在一起有怎样的故事呢?
  • 入侵三国

    入侵三国

    被无良天尊拐骗到三国进行历练,本以为能左拥貂蝉,右抱甄宓,权倾魏蜀吴,万万没想到由于天尊的失误,原本的三国发生了一点点小变化--三国不是那个三国,我还是那个悲剧的我。
  • 至尊风水道士

    至尊风水道士

    修道者,逆天而行,夺天地之造化,求永生。赵长生,一个小道士,在山上生活多年,学得一身本事,当他一头扎进滚滚红尘的都市里,本想着能大展拳脚,游戏人生,娶得美娇妻,不曾想麻烦一个个接踵而至。
  • 二妙集

    二妙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漫长的感恩之旅

    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漫长的感恩之旅

    亲情如一首永远唱不倦的老歌,古老的曲调中饱含浓浓的真爱;亲情似一杯淡淡的绿茶,虽不浓郁但却散发着淡雅的醇香;亲情似大海里的一叶小舟,于惊涛骇浪中承载着风雨同舟、不离不弃的誓言。拥有亲情,便拥有了世间一切的美好,让这浓浓的爱、悠悠的情化作一缕春风,吹来桃红柳绿,吹开心底似锦的繁花……在最无助的人生路上,亲情是最持久的动力,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和依靠;在最寂寞的情感路上,亲情是最真诚的陪伴,让我们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安慰;在最无奈的十字路口,亲情是最清晰的路标,指引我们成功到达目标。
  • 燃烧的军刀

    燃烧的军刀

    大概是某种来自于外太空的科幻对象,穿越时空改变了我们的历史。一觉醒来发现炎黄子孙再度陷入跟辛丑或者甲午差不多的那样一种黑暗时代。在那种情况下张宇当时是这么说的:“都闪一边,让我来。给我那把军刀,我可以劈出一条路来。”那是一把怎样的军刀?会不会是最牛掰的那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