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18700000015

第15章 终生坎坷的作家——巴尔扎克(1)

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着名作家。1799年5月20日,他生于巴黎以南的杜尔城,17岁进入大学,20岁开始文学创作,第一部作品《克伦威尔》完全失败,以后连续以笔名发表十多篇作品,仍未引起反响。他勤笔苦耕、毫不退缩。1829年《朱安党人》长篇小说问世,在极端贫困中拼搏的巴尔扎克终于名声大噪。年底发表《婚姻生理学》,第三年又发表《驴皮记》,他立即成为法国当时最负有盛名的作家之一。成名之后,他依然刻苦耕耘,每日伏案10小时以上,常常连续工作18小时。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他共创作91部小说,《高老头》《人间喜剧》《贝姨》《邦斯舅舅》《欧也妮·葛朗台》《农民》《幻灭》《夏倍尔上校》等作品,在世界上有广泛的影响。

1850年8月21日的巴黎,天低云暗,细雨蒙蒙。在通往拉雪兹神甫公墓的大道上,缓缓地行进着为巴尔扎克送葬的队伍。成百上千的巴黎市民站立在大道两旁,默默地向这位伟大的作家致哀。

巴尔扎克的灵柩上,覆盖着黑色的布幔,4位当代名人拉着柩衣上的飘带。他们是第共和国内务部长巴洛什、评论家圣·勃夫、作家大仲马和维克多·雨果。

起灵前,自称“文艺大臣”的巴洛什故作悲伤地说:“这可是一位风流人物。”

“不,”雨果反驳道:“这是一位天才!”

雨果语气哽咽,在葬礼上发表了动人肺腑的悼词:

“在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最伟大的一个;在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最优秀的一个……巴尔扎克的全部作品仅仅构成了一部书:一部生动的、闪光的、深刻的书。在这部书中,有着我们这个时代惊心动魄的全部生活……不管他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赞同也罢、不赞同也罢,这样一部奇特巨着的作者,在他还不知道的时候,加入了革命作家的行列……可叹啊!这个坚强的、永不停止奋斗的哲学家、思想家、诗人、天才作家。在我们中间,他过着风风雨雨的生活,遭逢了任何时代一切伟人都遭逢过的恶斗和不幸。如今,他走了。他走出了纷扰和痛苦。就在这同时,他走进了永恒的、光荣的殿堂……”

是的,如果说每一个伟大人物的一生中都会遇到过坎坷和不幸,那么,巴尔扎克则是他们中间最为坎坷、最为不幸的一个。因为他终生都充满着坎坷和不幸。

1799年5月20日上午11时,巴尔扎克诞生在法国的杜尔城。

巴尔扎克的祖上是姓巴尔萨的农民世家,他的父亲伯纳尔·弗朗奈瓦,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儿子,兄弟11个,他老大。当时,他不甘穷困,20岁时离开家乡,混迹京城,不久便挤进军队中油水和外快最多的军需处任职,后来又进入一家银行工作。30年后,他当上了巴黎丹尼尔·杜麦银行的首席秘书。这个一文不名的农家子弟,经过不断奋斗进取,终于成为“上流社会”中备受尊敬的公民。51岁那年,他娶了杜麦银行的要员、财界新贵郎比叶的女儿——安娜·沙洛特·洛尔。洛尔当时只有19岁,她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相当的文学修养,为人聪明伶俐,同丈夫一样,也是一个醉心于地位和财富的女子。她出身于典型的小资产阶级家庭,心胸狭窄,贪财如命,为人冷酷无情。自从巴尔扎克出生起,从她那里就没有得到过母亲的温情。

巴尔扎克一生下来,还没有满月,就被送给一个宪兵的妻子去喂养。他在那家一直待到4岁。虽然自己的家里房子宽敞,但只有星期天,他才被允许回家一次。巴尔扎克生了病,母亲也很少到床边看望他一下,也没有听到她一句温柔的话。每当星期天在家,巴尔扎克想扑过去拥抱自己的母亲时,往往会遭到严厉的训斥。巴尔扎克好像并不是她生的,好像在这个家庭里是一个多余的孩子。巴尔扎克7岁时,就被送到旺多姆的一个寄宿学校去就读。那时,资产阶级革命虽然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但在这些教会学校里,却仍然采用中世纪的教育方式。环境肮脏而闭塞,制度古板而严格,教师冷漠而残酷,学习内容单调而乏味,与其说是一个学校,倒不如说是一座监狱。从入学的那天起,两三百个学生必须服从严格的纪律。假期是没有的,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家长们才允许前来看望自己的孩子。即使这样,巴尔扎克的母亲也常常不到学校来,好像这里并没有她的儿子。冬天,别的母亲给自己的孩子送来了过冬的衣服和手套,而巴尔扎克往往手指被冻僵,两脚长满冻疮,艰难地熬过一个个严寒的冬天。

巴尔扎克在旺多姆学校里,学习成绩并不太好。他讨厌那些枯燥无味的学习内容。他常常“左手托腮,臂肘搁在书桌上,眺望着院子里高大的菩提树和天空中的云彩,在教室里消磨时光”。而且时不时地在课堂上责难神父。

有一次,神父哈拜尔先生刚刚主持过领圣体活动,巴尔扎克走到神父面前,双手高擎,冷不防开口问道:“神父,既然世界万物都是上帝创造的,那么天下这么多的罪恶,是否也是上帝造出来的?”

一刹那,满堂皆惊。神父无言以对,瞠目结舌,一怒之下,关了巴尔扎克两天禁闭。

教会学校对学生的体罚是十分严酷的。巴尔扎克由于被公认为是最不虔诚、最不用功、时常敢对上帝不恭的学生,因此,他是学生中挨打最凶的一个。他常常被责罚,没完没了地被罚做作业,时常遭到禁闭。他常常“被拴在课桌旁,挨着鞭笞”。

6年以后,巴尔扎克回到自己的家里。原先那个胖乎乎、红脸蛋的孩子不见了,他变成了一个形容枯槁、高度紧张、有着一双惊慌失措的大眼睛的少年。他像一个遭受过恐怖惊骇的人那样回到家里。但家里的一切,包括父母,对他是那样陌生。姐姐后来描写他当时的情景时说:“他犹如一个梦游者,呆痴痴地摸索着走路,有人问他话,他几乎听不见,只是恍恍惚惚地这儿望望、那儿望望。”这往往会引起母亲对他的严厉呵斥。

学校的严酷教育,母亲的冷漠无情,给童年的巴尔扎克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使他幼小的心灵受到了终生难以愈合的创伤。多少年以后,巴尔扎克回忆起这段生活,曾忿忿地对人说道:“我从来就不曾有过母亲,从来也不知道什么叫母爱。”“我经历了人的命运中所遭受的最为可怕的童年”。

伟人常常是在逆境、困境的磨难中成长起来的,学校的那些威严的教师,他们根本没有觉察到这个“偷懒”的学生,早已被智慧的力量带到那令人窒息的教室之外的王国去了。他忍受着教师的辱骂和鞭打,敷衍着课堂上令人讨厌的学业,而同时,他在书籍的王国里找到了无穷的乐趣。通过一位老师的帮助,他获得了在图书馆里借书的权利。哲学、历史、文学、神学……凡是能看到的书,他全都不放过。几年时间,巴尔扎克几乎把这个不大的图书馆里的藏书读了个遍。据旺多姆学校老校工和校长的回忆,巴尔扎克在校读书时,每个星期总要被罚上三四天的禁闭,在几百名学生中,堪称冠军。因为巴尔扎克生性活泼、思想解放,很难与教会学校迂腐沉闷的空气合拍。这倒也为巴尔扎克提供了一个幽静的读书室。他每次被罚蹲禁闭,别的不带,只带书。在那里,他丢开自己十分头痛的算术题,潜心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哲学、文学、历史等方面的书籍。有时,禁闭室成了几个志同道合的孩子们秘密集会、探讨“异端邪说”的碰头地点。为了防止学监的突然袭击,他们故意把胡桃壳扔在小黑屋附近的路上。一有动静,他们便赶紧装出写作业的样子,掩人耳目。为了应付繁重的作业,巴尔扎克别出心裁,发明了一种特别的鹅毛笔,写起作业来又快又省劲。

巴尔扎克凭着自己执着的性格、过人的智慧,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奋斗,在书的海洋中遨游。他厚实的学识基础,就在这样漫无边际的广泛的涉猎中不知不觉地奠定下来了。

1813年,巴尔扎克结束了“精神监狱”——旺多姆学校的学习,进入杜尔中学。在这所中学里,他仍然没有成为优等生。一个班35个学生,他的拉丁文考了第32名。

第年春天,拿破仑逊位,哥萨克骑兵的铁蹄践踏在巴黎的花岗岩石路面上。整个欧洲腐朽的封建势力纠集在一起,向大革命后的法兰西扑来。法国社会在急风暴雨中动荡着。这一年冬天,巴尔扎克的父亲奉命调任巴黎第一师的军需官。一家人随之来到巴黎,巴尔扎克进入勒皮特尔中学。人们常说,只有认识巴黎,才能了解法国。在巴黎的天地中,巴尔扎克贪婪地吸收着各方面的知识,密切地观察着贵族与资产阶级兴衰嬗替的过程。这里的人物、环境、社会生活,给巴尔扎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成为他后来作品的主要素材。

1816年11月4日,巴尔扎克进入大学,成为一名法律系学生。这种选择,多出自他父母的打算。因为当时的巴黎,财产大量流动,金钱统治着社会的一切,当律师或公证员最为实惠,是最易发财的行当。同时,他的母亲要求他为家里挣钱,不必做一个正正经经的学生,白天偶尔在大学里听听课,晚上再读读法律大全,就可以了。在母亲的迫使下,巴尔扎克一个小时也不能浪费,一文钱也不敢乱花。他一面在大学读书,一面到麦尔维叶办的律师事务所去当书记员,“干些苦差事”。

两年之后,巴尔扎克获得学士学位。这样,他就可以充当一位合格的公证员了。优越的社会地位、令人尊敬的职业在等待着他。但是,巴尔扎克从小就爱上了阅读和写作。几年来,他一直对哲学和文学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为此,他常常到图书馆博览群书,到巴黎大学旁听文学和哲学课。在公证所里,巴尔扎克活泼好动,一向多嘴多舌,形象的文学语言和尖刻的讽刺挖苦,常常使人哭笑不得,搅得事务所里不得安宁。公证所的负责人麦维尔叶经常抱怨说:“巴尔扎克一到,就等于我这里少了3个干活的学徒。”终于有一天,麦维尔叶忍无可忍,派人给巴尔扎克送去一张纸条,上边写道:“鉴于今日事情甚多,巴尔扎克先生不必再到这里上班来了!”

巴尔扎克对此不以为然,他笑着把纸条扔进纸篓,拿起笔记本,到索尔本学院听课去了。

突然有一天,巴尔扎克大声地向众人宣布:我讨厌、憎恨目前所从事的工作,我决不当律师,不当法官,不当公家的任何职务。我要当一名作家!当一个“文坛的国王”!

那么,这种选择最初给他带来的究竟是什么?

年轻气盛的巴尔扎克放弃财运亨通的职业不干,发誓要当“文坛的国王”,使他的父母惊得目瞪口呆。莫非是他疯了!作家,摇笔杆、爬格子的文人,有谁瞧得起?再说,稿子卖不出去,收入没有保障,靠什么生活?简直是胡来,不行!

母亲告诉他:“人要写作,必须先填饱肚子。因此,挣钱是第一位的!有了钱就可以出人头地。”

巴尔扎克反驳道:“雨果、维尼、拉马丁也都是靠笔杆子出人头地的。”

“不要忘了,人家都是腰缠万贯的贵族子弟,可你呢,难道让父母养活你一辈子?”

恰值那时,巴尔扎克的父亲原来8000法郎的高薪被减成一份菲薄的年金,而且又被诈去了一大笔钱,家境每况愈下。但是,父母的反对,家境的贫困,都没能动摇他从事文学事业的决心。他发誓:义无反顾,决不回头!

没有办法,父母只好让步,但告诉他,两年作为创作试验期,如无成绩,立刻再回到事务所去。在此期间,每月父母供给他最低的生活费。

1819年夏天,巴尔扎克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不过,这位未来遐迩闻名的大作家的“摇篮”,不是宽敞舒适的创作间,更不是优美清新的山村和海滨幽静的别墅,而是巴黎最穷困的圣安东郊区莱特居耶尔街9号5层楼上的一间阁楼。它咫尺见方,简陋寒酸,夏天热气腾腾,冬天寒风嗖嗖。为了交付房租、买书和写作,他尽量节省开支。他不花钱买水,每天早晨匆匆跑到附近广场的水池边,撩起几把冷水抹一把脸了事。为省掉洗衣服的开支,同时也为了经久耐穿,他用暗颜色的绒布做衬衣。为了节省时间,巴尔扎克每三四天才下一次楼,每次下楼,他总是急匆匆地到附近商店买几块面包、蜡烛之类的东西,然后又赶紧返回,潜心写作。

生活是艰苦的。但最使巴尔扎克痛苦的并不是贫困,而是迟迟决定不了他究竟写什么。他时而构思一部长篇,时而又写几行诗句,时而拟定悲剧的提纲,时而又想在喜剧上显显身手……同时,他还拼命地阅读伏尔泰等前辈们的杰作,希望从中得到启发,汲取营养。巴尔扎克在痛苦地探索着,在走着任何一位作家所未走过的艰苦之路。

终于,他决定写一部悲剧《克伦威尔》。从此,他没有白天,没有黑夜,没有娱乐,没有音乐,总是写呀,写呀,一刻也不肯休息。每天夜间,一支蜡烛插在一只空瓶子上,昏暗的烛光照亮着那张破旧的桌面。巴尔扎克俯身下去,奋笔疾书。冬天渐渐来到了。在这间透风的、不生火的阁楼里,他那一向对寒冷敏感的手指就有渐渐麻木而无法写字的危险。然而,狂热的追求驱使他始终不离书桌。他用一条旧毛毯盖住双脚,用一件破绒背心护住胸部,孜孜不倦地写他那篇不朽的悲剧。

同类推荐
  • 倚仗临风听暮蝉:王维

    倚仗临风听暮蝉:王维

    一片诗心,绘成画境,一片画境,酿出禅意。他 那稳藏在墨色里的人生,氤氲着一个传奇而动人的秘 密。他就是——王维。朱丹红编著的《王维(倚仗临 风听暮蝉)(精)》为“大唐才子诗传”系列丛书中的 一本,《王维(倚仗临风听暮蝉)(精)》讲述了大唐才 子王维“才人老去例逃禅”的一生。
  • 大清体制内的改革者曾国藩传

    大清体制内的改革者曾国藩传

    "曾国藩历来是个受争议的人物。他被冠之以“中兴名臣”、“洋务之父”、“理学大师”的称号,但又有人称他为“曾剃头”、“曾屠户”。他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李鸿章的一生,是悲壮的、凄凉的。他虽然以外交能手自负,但没能改变大清国被动外交,割地赔款的局面。最终,他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曾国藩一生毁誉参半,有人称之为千古一完人,而也有人称他为祸国殃民的败类。纵观曾国藩一生,可以说的跌宕起伏波澜壮阔。无论毁誉,曾国藩的一生都值得研究。"
  • 宋子文全传

    宋子文全传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精练的文笔,叙说了历任国民党中央银行总裁、财政部长、商业部长、行政院长等职的宋子文在26年从政理财生涯中的大起大落,多方位地提示了包括宋子文在内的国民党高层人物明争暗斗、尔虞我诈、横征暴、巧取豪夺。
  •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达尔文爱迪生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达尔文爱迪生

    《达尔文爱迪生》对达尔文、爱迪生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瞬间芳华 风流永驻:民国十大名媛才女评传

    瞬间芳华 风流永驻:民国十大名媛才女评传

    精选吕碧城、唐瑛、林徽因等十位民国名媛才女,从其家世、爱情、事业入手,品鉴其才华,评析其思想,讲述其传奇经历,给现代女性以身心灵启迪。透过精彩文字、传奇故事,看民国女神怎样集传统与现代、婉约与时尚为一体,打造独特的人生风景,铸就不朽的传奇。
热门推荐
  • 绝世民工

    绝世民工

    一代抗日名将宋平,血洒疆场,死后英魂不散,附在了一个暴毙的民工身上,从此将军开始了一段不同的都市生活。他本来想过着一个月拿几千块,有烟抽有酒喝的日子,一场意外,他舍命就下了一个美女老总,他发现这一切都是有人在故意安排,到底是谁?看主角如何揭开这一层厚厚的面纱!
  • 庚心

    庚心

    --她喜欢他,可他却喜欢她的好朋友;他喜欢她,可她只把他当作是倾诉的对象;他也喜欢她,可她却只是把他当作哥哥......一个是对她冷漠无情的男人,一个是对她温柔疼爱的男人,一个是对她柔情脉脉的男人。冷漠如他,纵使心中已经慢慢接受她,但他的心中爱的依旧是另一个她;温柔如他,纵使对她温柔如初,但他仍旧不知道是继续?还是放弃?柔情如他,纵使对她柔情似水,但他却一直得不到她的心......谁才是她真正心中所爱?她最后究竟该选择谁?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
  • 叶罗丽精灵梦之冥界双生女

    叶罗丽精灵梦之冥界双生女

    我是羽菲莹,冥界公主,我姐姐羽希莹是冥界之王,我去人界玩,没想到就这么踏入了一场战争中,齐娜,你还是过去的你吗……
  • 英魂之巅

    英魂之巅

    一个英魂的世界,在近卫与天灾战斗时,三世轮回的奥丁回来拯救近卫了,高智商的达芬奇,无畏的凯撒,还有拔山傲帝,战斗还在进行中……
  •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丛书:教你制作日常电子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丛书:教你制作日常电子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丛书:教你制作日常电子(最新版)》是一本自然科学类读物,系统的介绍了有关生物标本创意制作等方面内容,并附有具体的操作过程和实践步骤。《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丛书:教你制作日常电子(最新版)》不仅能丰富青少年朋友课余生活,提升其动手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其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协调发展,从而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 等待黎明的阳光

    等待黎明的阳光

    黎明因阳光升起而称为黎明,如今阳光却要等待黎明到来。也算是主角的复杂心态吧。既顾及别人是怎么想的,又不愿为此放弃自己的想法。就算真正在无数次向后看着前进,就算是真正到达所谓的终点,也发现一切不过是开始前的准备罢了,但后面的事,谁现在就去想呢?
  • 愿你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愿你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此刻的你正在做什么?在情感的漩涡中,不能自拔,还是被亲朋好友催婚,焦头烂额?或者被工作折磨得痛不欲生,恨不得对着老板说fuck?信用卡过期却忘记还款,电视机终于在被敲了N次之后彻底罢工,好不容易从超市买回来的榴莲回家发现烂了一半,连平时3分钟一趟的地铁也等了半个小时才来……的确,生活很多时候并不总是如人所愿。可难道因为这些就要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狼狈不堪吗?真正懂得生活的女人,脸上始终会带着柔和的微笑。将世俗中种种不堪与险阻,在微笑中稀释、溶解。她知道如何在独自一人时享受一杯红酒,也知道如何为爱人下厨做一碗羹汤,越是懂得生活的女人,越接近朴素的生活真理。
  • 末日之武器精英

    末日之武器精英

    在遥远的魔界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迫使魔族全族逃离魔界,而他们逃离到的地方,就是地球。恶魔们知道地球上有一种生物,他们有着先进的武器装备,而这一切都是来源于那源源不断的电力。所以,恶魔之门让恶魔们灌入了大量的魔力,摧毁了地球上所有的电力,并且让一半的人类变成了丧尸,剩余的人类只能苟延残喘的生活在各种聚居地中。但是,狄峰却在这末世到来之际,获得了来自未来人类的援助,未来的人类援助狄峰,是因为他们当年犯下了严重的错误,迫使人类全族迁离地球。所以他们希望通过穿越时空回到过去的方式,来弥补错误。狄峰就是他们弥补错误的希望,他们给狄峰植入了一个芯片,叫做,完美。
  • 杀手四小姐的复仇计划

    杀手四小姐的复仇计划

    她们,原本生活的幸福,天真的相信人的本性是善良有爱的。当灾难降临的时候,是她们刷新了认识。当母亲被自己最最至亲的人所杀害,从此善良的她们为报杀母之仇而来的充满杀戮的——死亡岛。六年后,她们又回来了。来到了圣光学院,见到了仇人,同时也捕获了真挚的爱情。人生如戏,爱情要珍惜。
  • 家活着

    家活着

    一场车祸夺去江河夫妻的性命。车祸过后留下兄妹四人,江妈临终嘱咐江楠“家不能散!”承担重任的江楠屡屡遭受挫折,且得不到认同,是社会的复杂还是他的无能?江妈死后江茜再也无法工作,与哥哥一起努力的她能否撑起这个家?保研与奔丧,你会怎样选择?江小北选择了回家。读研与留下,你会怎样选择?江小北会否留下?爱玩游戏的江小东,因为父母的离世戒了网瘾,但社会的现实让他明白社会比网络更可怕,他能否在现实的社会中长大?《家·活着》讲述的是兄妹四人在失去父母后的故事,假如我们的父母悄然离去,我们的家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