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07100000010

第10章 《颜氏家训》:中国式家教的典范(1)

周作人最喜欢读古人家训这一类的东西,因为一个人做文章,要时刻注意,这是给自己的子女去看去做的,这样写出来的无论平和或激烈,那才算得上诚实,说话负责任。

“虎妈”。“狼爸”。中国的家教真是五花八门。家教的道路千万条,教好了子女才是硬道理。南北朝家教高手,颜之推先生,七卷家训,卷卷有名,二十篇文字,篇篇有声。现在读来,仍然不失为中国式家教的好范本。

壹、夜晚发现清晨的错误

孩子们啊,咱家的教风向来是非常严格的。我九岁以前的事现在还历历在目。

我跟随两位兄长读书,早晚都要侍奉父母。说话要谨慎,声音要平和,举止要端正,神色要平和,总原则就是,恭敬有礼,待人大方。不瞒你们说,我去见父母,压力山大,就像朝见尊严的君王一样。而我的父母,对待我们的态度也是极其的有度,优雅勉励,谆谆善诱,鼓励我们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引导我们延伸自己的爱好特长。

不幸的是,九岁的时候,我父母去世了,是兄长抚养教育了我。兄长毕竟不是父母,虽极尽辛劳,仁爱有加,但威严缺少,于是导致我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气。

自以为读书甚好,又受社会的影响,欲望于是放纵,言语于是轻率,还流里流气,不修边幅。到了十八九岁,在外人眼里,我已经算比较优秀了,但仍然有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二十岁以后,大的过错较少发生,但还经常口是心非,常常是夜晚才发现清晨的错误,今日才悔恨昨日犯下的过失。因此,到现在,我还不断感叹,教育真是非常重要啊。

所以,我写的这些训条,其实都是我自己亲身的体会和教训,希望你们以及你们的子孙,能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借鉴。

以我的经验而言,教育子女的原则有三方面要重视。

第一,从小教育,终身教育。

人是一定要教育的,不教就不知,从小教育的道理大家都懂。古时候的圣王,他们都有“胎教”的做法,怀孕三个月,就要单独另住。眼睛不能邪视,耳朵不能乱听,听音乐吃美味,都要按照礼义加以节制,这都是为了给未来的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啊。孩子还在幼儿时,就要给他们讲孝、仁、礼、义,引导他们学习,这都是因为孩子还小,脑子里什么都没有,要将这些好的善的东西灌输进去。

大家想一想,等子女骄横傲慢的习气已经养成后再去制止,为时就已晚了,即使把子女鞭抽、棍打至死,也难以树立起父母的威信。对子女的愤怒与日俱增,招来的却是子女的怨恨,等到子女长大成人时,注定会做出伤风败俗的事情。

孔夫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讲的就是这样的道理吧。

因为人非圣人,在工作和学习中肯定要犯错误的,因此,终身教育也是个很重要的话题。不要以为你们长大成人了,就翅膀硬了,就什么事情都会做对了。我给你们举两个简单的例子吧。一个是大司马王僧辩的故事。他四十岁的时候,已经是一个统率三千人的将军了,但稍有不合意的言行,他的老母亲仍然会用棍棒教训他。正是因为有母亲这样的督导,他才会功成名就。另一个是梁元帝时的一位学士,很有才华,但自小就受到父亲宠爱,他若有一句话说得有道理,他父亲便广为宣传,恨不得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一年到头都赞不绝口;但若有一件事做错了,他父亲便千方百计替他遮掩粉饰,希望他自己能悄悄改正。这个学士成年后,他的所作所为大家就可想而知了,最后因为说话不检点,得罪了将官,被人杀死,把他的肠子抽出来,血涂在战鼓上!

忽然想起孟子那位伟大的妈妈来。老人家三迁的故事就不说了。即便,孟子如此有成就,长大后也离不开母亲的教育。

《韩诗外传》卷九有这样的文字: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白其母,曰:

“妇无礼,请去之。”母曰:“何也?”曰:“踞。”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之。”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礼》不云呼?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独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无礼也,非妇无礼也。”于是孟子自责,不敢去妇。

看来,古人比我们要有礼节。人在室内,外边来人,不敲门就直接推门闯入,这在古代被认作是不懂礼貌的行为。孟子想要离婚,他的理由是老婆没礼貌,这里的“踞”,大概是张开两腿坐在床边的意思。这个坐相,对孟子来说,真是太没有教养了!这样没教养的老婆不离婚干什么?然而,孟老妈明察秋毫,你如何看见的?孟子不打自招,原来是他自己没礼貌,进屋不先打招呼,推门而入,看到老婆坐相不端正就认为无礼。想想看,谁还没有个里外有别嘛!

孟子的例子我认为非常恰当,它能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终身教育非常重要;二是家教和礼节无处不在。

前两天,我在《南方周末》上读到北野先生的一篇微叙事《和田》,文章大意是这样的:1985年的秋天,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部的于田县英巴格乡,作者看到一位97岁的白胡须老翁,在他家门前的无花果树下很伤心,作者就问:是谁惹您如此伤心呢?老人停止抽泣说:没有人惹我伤心,是我惹了我妈妈伤心,她刚刚打了我一顿,因为今天早上我偷吃了她藏在屋顶的蜂蜜。作者请求拜见老人的母亲。花白的头发上还扎着小辫子,113岁的世纪母亲,看到儿子领回了客人,很高兴,一边为客人煮茶,一边还不断诉说:我的这个巴郎子,从小就不听话,现在如果不打他,将来长大就管不住了!

这样温暖而又幽默的情景,如果没有具体的时间地点,都要让人怀疑。然而,抛开所有情节外的因素,单就教育讲,真的是终身教育的活生生案例。

第二,父母与子女之间要讲严肃,而不可以太轻率;要有爱,但不可以太简慢。

说实话,过分亲昵不是什么好事情。《礼记》中说,绝大多数有身份的读书人,他们父子间都是分室而居的,长辈身体不好,晚辈照料;长辈平时起床后,晚辈来收拾料理,这都是礼节。

第三,喜爱自己的孩子,但要做到公平。

一个孩子无所谓,但几个孩子,就会有公平问题。不是有这样的话吗?只要有两个人在,就会有政治问题,教育孩子也是这样。孩子之间的公平如果处理不好,也会出大事情的。共段叔的死,其实是他母亲过分溺爱造成的,赵王如意被毒杀,其实也是他父亲刘邦促成的。

承接前面的主要话题,夜晚发现清晨的错误。我以为,颜先生只不过是作了强调而已,荀子的“吾日三省”老早就成为至理名言了。然而,要将这样的话语化为实际的行动,却不知道有多难。

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在强调内省、自省,为的是少犯错误。整个西方的启蒙思想精髓,也可以归纳为康德的一句话:人的职责是勇敢地使用自己的理性。

不过,有许多人的思维逻辑是:一边认真地自省,一边仍然屡犯,此谓现代人的虚心接受、屡教不改也!

贰、君子必慎交游焉

交友这个话题似乎又是老生常谈。

一般的观点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再打个形象一点的比方是,和善良的人住在一起,就如同进入满是芷草、兰花的屋子,时间久了,自已也会变得芳香四溢;反过来说,如果和恶人住在一起,就如同进入卖鲍鱼的店铺,时间一久自然就会腥臭。

看来,古人的生活条件比我们好,我们现在以能吃到鲍鱼为荣,因为贵啊。而那个时候,鲍鱼是一种用盐渍过的鱼,有一种很浓的腥臭味。我的鲍姓师弟,常常向人介绍鲍鱼的鲍,如果和他说了这个鲍鱼的鲍,他恐怕要郁闷了。

扯远了。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友呢?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友呢?

圣人一定是可以做朋友的,但是,圣人太少了。少到什么程度?一千年出一位圣人,还近得像从早到晚之间,五百年出一位贤人,还密得像肩碰肩。这个意思是说,圣贤不是随便就会产生的,那也就是说,我们一般人是不太可能碰得到可以给我们人生以明确指导的圣贤的。所以,就大多数人来说,只要善良就可以做朋友了。善良是一切的基础,善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杠杆(荀子的观点正好相反),一个人善了,纵然没有多大的本事,也是可以交结的。

正因为圣贤少,所以我们不能把眼睛只盯着圣贤,那只是立在晴空中的标杆。

所以,我们必须从脚下的实际做起,从身边做起,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可以学习的实实在在的榜样。

而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观点:从小在一起长大的人,尽管他已经成了贤士哲人,但是往往轻慢他,缺少礼貌和尊敬。最典型的要数孔夫子了,你看,他因为住在东边,鲁国当地人,他的老乡们,并不敬重他,只称他为“东家丘”,你们说孔子很有本事,我们怎么没有见识到呢?孔夫子不就是住在我们村东边的那个姓孔名丘的半老头吗?周游列国时,子路找不着大部队了,于是问了田间正在劳作的老人:你看见我的老师了吗?就是那个很有名的孔丘先生?老人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你的老师是谁啊!

我们是不能怪孔子的乡邻及那鄙视子路的老人的,他们所表达的人才观,恰恰非常普遍,就是:人才基本是别处的好,即便是和尚,也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我们对于外地人才,往往凭着一点风传的名声,也不去考证,人云亦云,伸长脖子,踮起脚尖,如饥似渴,朝思暮盼,作望眼欲穿状,其实都是为了替自己脸上贴金。

还有一个事情必须说一下,就是我们如何对待古人。如果从古人那里学到了有用的东西,一定要注明是哪里学来的,这也是一种交友。比如,你陆春祥写的这一组读典笔记,一定是先认真仔细研读了古人原著,从而引发了自已的一些感悟,但一定要注明出处,这并不是你的原创,你只是站在古人的肩膀上作一下了望状,仅此而已。

可是,我们很多人往往不这样,他们会把别人的一个建议、一种美德,说成是自己的。有些有名有权有势的,有时还会组织专门班子,雇佣些人,让他们为自己干活,什么“名人传记”,什么“我的故事”,都是枪手所为,但他们毫不知耻。

因为枪手的无名,因为枪手的卑微,所以,枪手的一切功绩只能归于那些不知耻者。打个比方说,偷窃人家的金银财宝,必定要受到刑法的处置,但偷窃人家的功劳而据为己有,却很安全。他们的理由是,我已经支付了你的劳动成本,谁让我这么有名呢?

如果把注明出处叫做感恩,那么,将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叫什么呢?我一下还想不出妥帖的说法。

无论宏观还是微观,交友都事关自身的成败。

我看过许多的反腐新闻,倒下的官员除了大部分有情人这个特点外,好像还有一个特点也非常明显,那就是老板朋友多。老板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名词,他也是辛辛苦苦自己干出来的,是财富的象征。但资本的原始积累中,确实有许多肮脏的东西存在。其中之一,就是不择手段地交友。老板们手段不择,可就害苦了一些官员,虽然也是自作自受,但是,赖昌星们的“就怕领导没爱好”确实可怕,杀伤力也极强。官员往往说,我和谁谁关系很铁,天知地知的事,只有你知我知。可是,往往不可靠。一个我认识的厅官,马上退下来了,因为老板朋友而事发,他在廉政教育片里,痛哭流涕,这个不该,那个不该,忏悔的镜头,真是让人同情,和我所有看到的,他在台上严肃而尊敬的形象迥然。

因此,即便是一些领导干部,对交友也是噤若寒蝉。有一种参加饭局的提问法可以充分证明这种紧张程度:请我吃饭?啊,我先问一下,在什么地方?都有哪些人参加呢?这个哪些人参加至关重要,也就是说,我是否参加,取决于你请的哪些人,这也可以叫做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因为我是科级处级厅级,还要分出正科正处正厅,否则就不对等。这个提问法,其实还有另外的话外音:我们是不能随随便便和别人一起吃饭的,即便是老板,也要分大中小,知名和无名,否则——这已经是交友之外的另外话题了。

最有趣的现象是,幼儿园的孩子们经过三四年的学习,要毕业了,于是互相赠物留念,还带着家长一起请老师的客,还要将各种奖项制作成精美的简历,去报考著名的小学。而那些著名幼儿园的老师个个都很牛逼,什么事都能搞定,因为有家长啊,父母亲不行,找爷爷奶奶,方便得很。

于是,我就经常对我儿子陆地同学说:你们以后的资源太强大了,单就同学来说,至少要比我们多了这么多幼儿园的同学。因为我没有上过幼儿园,于是很羡慕!

叁、不勤学则一辈子受辱

不管什么时代,人生在世,都要有所专长的。

农民则商议耕稼,商人则讨论贸易,工匠则关注器械,武夫则练习弓马,文士则要讲究读书。从另一个角度说,父兄你不可能永远依靠,家乡也不可能永远保有,一朝流离,没人保佑,只有依靠自己了。谚语说得好: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技还是容易学习的,三五年,只要不是太笨,养家糊口基本还能做得到。技都有这么可贵,更不要说读书了。朝代更替,变化无常,那些不学无术的贵族子弟都成了百无一用的蠢材,而那些有学问、有技术的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凭自己的本事安居乐业。

所以,你们如果不效仿古人勤奋好学的榜样,就像盖着被子蒙头睡大觉,什么也不知道!而学习的好处真是太多了,打个比方,学习好比种树:春天赏玩花朵,秋天收获果实;讲说讨论文章,就好比是春天的花朵;修身利行,就好比秋天收获果实。

因此,勤学的第一要义是,只要是一个行业里出类拔萃的,都是我们学习的对象。

不管是务农的、做工的、经商的、当仆人的,还是钓鱼的、杀猪的、喂牛的、牧羊的,都有显达而贤明的先辈。如果以这样的态度去博学寻求,成就事业的机率就会大大增加了!

第二要把握的是,勤学也要趁早。早教的好处我就不细说了,幼年时期学习,脑子里就如同刻录机一般。我七岁的时候,背诵过《鲁灵光殿赋》,直到今天,每隔十年温习一次,还不曾遗忘。可是,二十岁以后背诵的经书,如果一个月不去温习,就很容易荒废。要提醒你们的是,我这个学习要趁早,和孔夫子说的,五十岁开始学《易经》,是不矛盾的,因为有许多的经典,艰深难懂,不是什么人都能读得懂的,完全理解它们,还要一定的人生积累,所以,夫子才会说五十读易。再一点要明确,趁早学习,和年纪大了才读书也不矛盾的,有的人是小时家贫,读不起书,不要以为成年了还没有开始学习,就认为学习的时机已过,这是很愚蠢的。我的观点是,只要想学习,什么时候都来得及,举个极端的例子,曾参七十岁才开始学习,他也终于名闻天下。(事实上曾参十七岁才跟孔老师学习,七十岁就死了。不知颜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表达?)因此,幼年学习就像太阳刚升起的光芒;老年学习,就像夜里走路拿着蜡烛,总比闭上眼睛什么也看不见要好。

第三要注意学习的实用性。不是我功利,学习总要有所使用的,否则不学也罢。

同类推荐
  • 诗词鉴赏:烟月不知人事改

    诗词鉴赏:烟月不知人事改

    "本书是第一本将词作鉴赏与词人生平完美结合的读本。全书共分八卷,包括:明日落红应满径,梦里不知身是客,人生自是有情痴,相思已是不曾闲,流光容易把人抛,任是无情也动人,歌尽桃花扇底风,人间有味是清欢"
  • 青春韵语--我秀故我在

    青春韵语--我秀故我在

    本书为散文集。书中分为“悸动的心”“感恩的心”“人间百态”“盛夏的雅典”等版块,真实地记录了作者青春年的梦想,对人生的感悟,对亲情的理解。
  •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西学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西学精粹

    电影、诗歌、国学、西学、美术、文学、音乐、处世。从浩如烟海的这些人文艺术作品中,作者用精炼、经典的标准,以青少年的角度,拣选出‘篇篇美文、幅幅名画、一部部佳作、一首首名曲。集成使人终生受益的5个单册,另以代表中华智慧的诸子百‘家‘孑充满哲理的西方先贤大师名言名篇编辑成《国学精粹》、《西学糟粹》,这既是了解学习人类人文艺术的上佳之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家藏书籍。
  • 饥饿的灵魂

    饥饿的灵魂

    叶向阳编著的《饥饿的灵魂》共分七卷。A卷《我有责任叫醒你》;B卷《风吹斜的诗行》;C卷《你把我送出七月》;D卷《被诗思索的山河》;E卷《大海在一滴水中漫步》;F卷《饥饿的灵魂》;G卷《挽歌》。诗集以近作为主,兼收部分旧作。对历史复调式的思考和对未来赋格式的畅想构成诗集的主题。所收诗作冷峻而又热情;深沉而又高亢。体现出诗人融音乐于诗歌的功力。
  • 不吐槽不快乐:生活就是一场脱口秀

    不吐槽不快乐:生活就是一场脱口秀

    本书内容面极广,所谈论的都是社会的焦点问题或最即时的热门事件:首都房价、中央反腐、公款吃喝、炫富哈韩、精英移民、过度医疗、食品安全、物价飞涨、饭局应酬、有关部门、网络红词……犀利的文字,幽默的吐槽,深邃的思想,难能可贵。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写丑态百出的社会;用最淡然的调侃,说最艰辛的生活。吐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脱口秀不是愤青,而是智者。这是一本有趣味、有思想的书。
热门推荐
  • 天方地圆

    天方地圆

    上皇陡然驾崩,少子西门钦继位。值此神迹渐隐,诸事不明之际,一场西奉皇城的诸侯观礼,直引得四方势力心惊动魄,一段深藏于古战场尘埃之下的历史悄然探出一丝气息。混沌起首,北家二少北辰被卷入漩涡之中,修神无望的他,如何从身不由己的窘迫境地,走上一条我命不由天的强者之路。我欲成仙,造物也慌!南坡出品,敬请欣赏。天方地圆!
  • 爱上你,我认了

    爱上你,我认了

    “既然知道是我的人,何时轮到别人来说什么了?”“我是无所谓,长相都不重要,长得好看的不一样是渣男?”“我答应你,有一天我一定会摘下这面具。”“我会陪着你,一直陪着你的。”
  • 丝雨秘境

    丝雨秘境

    秘境每个异满一岁都要参加的穿越试炼故障了。她利用糖来选择,却走向了相反的路。传到异界却发现自己只是一个一岁的婴儿。好吧,这是她本来的年纪,她接受。可为什么她身后会有两个跟屁虫啊!灵异+传说,正式拉开序幕。一个天赋异禀,一个废柴到渣。秘境异类偶遇修罗正太,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嘞?
  • 明朝生存法则

    明朝生存法则

    正统年间,厂卫凶焰渐涨,瓦剌王庭蠢蠢欲动。理工科大三学生王寒,稀里糊涂的被老天爷送回了这个年代,大明这片幽静的湖面,悄然泛起一丝涟漪……————————这大抵是一个理科学霸回到明朝正统六年的故事。(清新文、微腹黑、三观正)
  • 男神把我纯真还来

    男神把我纯真还来

    那一年的秋天,昏厥的我,心疼的你。那一年的春天,逃离的我,发疯的你。那一年的夏天,失忆的我,迷恋你的。那一年的冬天,疼痛的我,焦急的你。一路的磕磕绊绊,有相聚有离别,但是我们携手一起走过。回忆往昔,再看今朝,满是幸福。
  • 三元末劫临世

    三元末劫临世

    自由写手萧遥,在与泥鳅、紫清、夕颜等人结识后开始修行,因为好友的求助开始处理一起清朝末年的冤案引起的厉鬼复仇事件。之后几人开始接手濮水一高案,发觉案情有人私下安排。紧接着发生了府南村僵尸案,几人斩妖除魔消灭了敌人。此时夕颜与紫清的爱情走入正题,两人皆是仙界转世。
  • 监官

    监官

    薛峰本是一个善良的青年,因为一次意外变故,他来到了隋朝。在异朝,他仍然想做一个善良之人,然而,在黑暗和罪恶的社会大染缸中,他无法独善其身。在生与死的搏杀中,他的唯一选择就是比坏人更坏,比恶人更恶。他屡遭伤害,在一次伤害之后,他体内的来自遥远后世的程序被激活……他御突厥、参平叛,亲眼目睹朝廷的尔虞我诈。大业元年,他参加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的运河开发,作为监工,亲身经历开挖大运河的惨烈过程。残酷的现实,程序的改变,导致史上最最疯狂的监官诞生!
  • 废材魔君:神尊大人别过来

    废材魔君:神尊大人别过来

    夜君倾,异能世界的王牌杀手,因某某原因穿越到了日盈大陆人人皆知的司幽国嫡长公主的身体里。不能修炼就算了,可为毛还不能学武,不能炼药,不能炼器,不能炼符,不能契约?!还让不让活了?幸好她有异能,不然可能真活不下去了。不过,这天天跟在她后面叫“君君”的人是谁啊?某人危险的眯起眸子“不认识我,嗯?看来是我很久很久没有好好‘爱’君君了,所以君君才会忘了我。”说完,就把某某床咚了……哎呀,此情节太污,就不写惹(/ω\)
  • 三世归一,黑化

    三世归一,黑化

    片段一:“三生均为善心而亡,含冤而死;三世归一,赐你一世,可否愿意”“我愿意。”片段二:“我为天下,天下弃我;放下天下,为己而活,天下怨我;我该何去何从。”片段三:“善,因此而亡,恶,因此失去一切。为何?我做错了什么,要这样惩罚我。”“善恶之分,在于人心,七情六欲,均不可少,而你,无错,错在于太过极端,善之极,恶之极,你好自为之。”
  • 这里是天堂也是地狱

    这里是天堂也是地狱

    贾铭失恋后堕入了无法自拔的生活,其间偶遇来自日本的留学生秋子,交往中产生了爱情,但家世的原因让他们最终无法结合。期间,贾铭所在的西子软件科技公司的内部两派由于利益发生了争斗,贾铭更是卷入了公司的高层斗争,金钱,女人,权利,民族矛盾,家庭矛盾,爱情,友情交织,结果是生存还是毁灭?跌宕的剧情即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