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类比”反驳对方
一家公司的经理在一次业务谈判中,受到了另一家公司业务员的顶撞。为此,他气冲冲地找到另一家公司的经理,吼道:
“如果你不向我保证,撤消上次那个蛮横无礼的工作人员的职务,那么,显然是没有诚意和我公司达成协议!”这家公司的经理听了微微一笑,说:“经理先生,对于工作人员的态度问题,是批评教育还是撤职处理,完全是我们公司的内部事务,无需向贵公司作什么保证。这就同我们并不要求你们的董事会一定要撤换与我公司工作人员有过冲突的经理的职务,才算是你们具有与我公司达成协议的诚意一样。”
先前怒气冲冲的经理顿时哑口无言。在这里,后一家公司的经理就巧妙地运用了类比的技巧。虽然说这两家公司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有一点却是相似的,即两家公司对工作人员或经理的处理完全是各公司的内部事务,与和对方有没有诚意合作无关。该经理就是抓住了这一相似点作比,从而敬告了对方所提要求的过分和无理,表达了对其态度蛮横的不满。倒转乾坤让对方无计可施
有一次,萧伯纳的脊椎骨出了毛病,需从脚上取一块骨头来补脊椎的缺损。手术做完后,医生想多捞一点手术费,便说:
“萧伯纳先生,这是我们从来没有做过的新手术啊!”
萧伯纳当然听出了医生的言外之意,但向病人收取额外的手术费,显然是不合规定的,萧伯纳不愿意再给医生“塞包”,但又不便明确拒绝,便装傻卖愚地顺着另一层意思说下去:
“这好极了!请问你们打算支付我多少试验费呢?”
医生顿时窘住了,只好讪讪离开。一句原本向萧伯纳索要的语言,顷刻间被萧伯纳倒转乾坤,改造成他是索要的主体了。其奥妙在于,萧伯纳利用了“同因异果”的语言现象,有意从对方提供的原因中推导出与其意图相左的结论:作为从未做过的手术,医生因为其难而得出应多支付报酬的结果,萧伯纳则因为其以自己的身体做实验品而得出向对方索取试验费的结果。原因相同,结果却相反,但都是顺因推导,因而都属于言之有理。萧伯纳正是钻了这个空子,巧妙地回绝了医生的无理要求,体现了高度的语言智慧。仿词套句让对方哭笑不得一位衣冠楚楚的男子在大街上追上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子,说:“喂!小姐,我请你看电影好吗?”一边说一边不怀好意地盯着女子。
“不,谢谢你!”
“喂!”这位男士还是没完没了地纠缠,“你必须搞明白,我可不是那种随便邀请女孩子看电影的男人!”女孩子笑着说:“你也得知道,我也不是随便拒绝任何一位男人邀请的女孩子!”
那位男士顿时语塞,只好停止了自己的无理纠缠。女孩子摆脱男士的语言技巧,就在于仿词套句。在别人对她提出无理要求的情况下,她并没有疾言厉色逼其恼羞成怒,也没有软弱就范让他有机可乘,而是机智地使用了和对方相同的句式,给对方一个适度的打击,在幽默中显示出反击之意,在反击中又表露出轻蔑之情。面对这样的回答,对方稍有自尊的话,自然会狼狈而逃。义正词严 给对方下马威有位姓周的女子,其丈夫是海员,长期不在家,她白天上班,晚上却觉得有点孤独。为了消磨时光,她报了一个晚上开课的外语班,在课堂上,竟然发现了丈夫中学的同学。这位同学与丈夫相处得不错,因此她自然与他亲近起来。这位同学经常会在下课以后还到她家里坐坐,她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谁知,这位同学却暗地里打起了她的主意。一个周末的晚上,他邀请周女士去他宿合喝咖啡。谈了一阵子,又邀请她看录像带。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不堪入目的场面,他挨着她坐下,手搭在了她肩上。周女士这才觉察到他的不良动机。她马上起身,关掉了电视,随后,义正词严地说:
“俗话说‘朋友妻不可欺’,你是我丈夫的朋友,他平时待你那么好,要是我把你今天给我看黄色录像带的事告诉我丈夫,不知道他会对你怎样啊?”这位同学一听,大惊失色,连忙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我错了,你可……可千万别告诉他!”说完,赶紧开门,让周女士回家了。
当你面对一些无理纠缠和要求时,而你又抓住了对方心理顾虑或害怕的事情(比如害怕事情败露,会影响声誉等),这时你就应该义正词严地斥责对方,并以他顾虑和害怕的事情相威胁,给他一个下马威,往往能使对方收回原意,停止无理的要求。略地攻心,让对方主动放弃
一位语文老师,她弟弟因为一场纠纷,被人告上了法庭,而接案的法官恰恰是她昔日的得意门生。一个晚上,这位老师前往学生家,希望他能念在师生的情面上,将手腕往她弟弟这边扳一扳。法官显然有些为难,既不能枉法裁判,又不能得罪恩师。于是,他说:
“老师,我从小学到大学毕业,您一直是我最钦佩的语文老师。”
老师谦虚地说:“哪里哪里,每个老师都有他的长处。”
法官接着说:
“您上课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尤其是上《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那一堂课,至今想起来记忆犹新。”
语文老师很快就进入角色了:“我不仅用嘴在讲,也是用心在讲啊。薛蟠犯了人命案却逍遥法外,反映了封建社会官官相护、狼狈为奸的黑暗现实。”
“是啊,‘护官符’使冯家告了一年的状,竟无人做主,凶犯薛蟠居然逍遥法外……贾雨村徇情枉法,胡乱判案。”法官接着感叹,“记得当年老师您讲授完这一课,告诫学生们,以后谁做了法官,不要做‘糊涂官’,判‘糊涂案’,学生一直以此为座右铭呢。”
这位语文老师本来已设计好了一大套说词,但听到学生的一番话,再也不好意思开口了,自动放弃了不合理的请求。这位法官用的就是“略地攻心”的技巧,先用一句恭维的话,填平了老师的自负,终拒人于无形之中。
这种技巧要求你了解对方的特性和目的,试探对方的心理,然后发动心理攻势,让对方高兴,或反激对方自负等方法,使对方自我否定,放弃不合理的要求,拒人于无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