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68700000022

第22章 重拾(1)

人类的第一印象总是让他们自己吃尽苦头,可他们总还是不遗余力地标榜自己的直觉。林宇并没有标榜自己的意思,但是他的第一直觉也错了--原本以为轿车会开往喧闹的城市,结果它却平稳而又优雅地绕着西北郊外环城线向南开,以此来表达对林宇妄自猜测的嘲讽。环城线上汽车稀少得很,这方便行驶在上面的所有生物撒欢地奔,所以路旁就有一些光着膀子晒得黝黑的小青年运着篮球狂跑,夕阳的金光镶在他们身体覆盖的那一层汗衣上闪闪发亮。

陈伯一直板着个脸,比他的不满显露得更多的是他的心事重重。林宇感觉到他对自己似乎存有很大的偏见,但他又不能做什么,想打破一下尴尬却不知道说什么好,再者,他自己也乐于沉默不语。

这一条环城线并不是依傍城市而建的,它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环城线--完全把城市包在里面,也就是说他左边是城市的边缘,右边完全是河流或者农田,干干脆脆完全不像那些模棱两可的环城线路非要在外围再建好几圈的屋房,它的内侧是一条树木栽成的隔离带,隔离带那边又是一条顺着城市的轨迹而动的公路,它就是城市的皮--我们前面所说的模棱两可就是指这类的。陈伯开的车所行驶的公路像是城市的外套。我们在这里介绍一下这条环城线路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不合时宜的工程对交通运输并没有什么大的裨益,除了农作物运输,农村人搭车以及有人悠闲地无聊愿意坐七八个小时的环城公交去看海之外很少有人开车从这条道上走。西界城市是一个比橄榄球扁很多的城市,它南北短,东西长,绕半圈就是三个小时,所以,西界城的环城线路东西自治各有公交跑自己的半圈,当然了,这对那些看海的人完全没影响。对了,环城线的公交并不是绕城半圈就完事了,东西两边的公交到了南门口的时候都会出城再奔驰四个多小时,终点站是海关站,说到海关,那里确实是有海的。笔者交代这些自然是有用的,一来这条线路对第二卷非常重要,二来我们可以了解到这条路是多么的空荡,行使到一公里才会碰到一辆车或者一个人,所以这里就成为一些赛车极限运动爱好者的理想跑道。提到这,他们就来了。

两旁的常青树木郁郁葱葱,刷着白色漆的高大路灯在这些浓厚的绿色中高傲得挺立着。路边偶尔会矗立着高大的公益广告牌,还有一些浅蓝色的指示牌。只能说--标准的赛车跑道。

“什么声音?”空气中好像有蚊子叫。

“待会儿就知道了。”陈伯严肃地握紧方向盘,身体不自觉地往上挪了挪,比之前警惕不少。他竟然听清了林宇小声地嘀咕。远处的拐弯口突然飞出几辆敞篷跑车。领先的一红一白几乎离地飞起来。擦肩而过时,那些车上的男女向这边做鬼脸,鬼叫狼嚎了一番,林宇转过头看时,那几辆车已经飞远了,可是恶心的笑声尖叫声却还完整地定格在空气里,冬天晚日的万丈金光晃得林宇睁不开眼,他眯着眼睛转过头来坐好。

陈伯依旧板着脸,似乎在为刚才回答了林宇的问话而沮丧,林宇也依旧沉默不语。谁都不愿打破这样的僵局。

“我不跟你多说什么,既然木已成舟做了郑家的少爷,我就没资格管你,不要做伤害老爷的事就行,这是我对你唯一的忠告。”他冷冰冰地抛出这句话,这让林宇心里寒意陡增,起初他们因为那一场事故相见的时候,陈伯还是一位超有魅力的和气老者,现在完全变了模样,林宇心里惴惴不安,开始责怪自己轻易做的决定,他甚至开始反思自己不纯的动机,竭力控制不让动机归类到伤害郑叔的范围之内。

事实是,他没说服自己。

他们两人都不再说话,林宇把头靠在车窗上,呆呆地看着外面变化的风景。

两个多小时后,他们到了南门,林宇在西界生活这么久却从来没有到过这里。西界城的南城门主干道直插城市中心城区,就如同凯旋门面对着香榭丽舍大街一样,只是这是主干道的尽头,一般没人喜欢尽头的东西,因为尽头那边的虚无总让人受不了。说到这古城墙,当年满清入关,鳌拜还在这前头枭了几万人的脑袋,当然是以“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崇高口号做的这项伟大工程。城墙的历史却要比满清那时候还要悠久,不知道可以上溯到什么时候去了,战火连年,它却得以保存,但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时候它也差点因为那种罪恶的拆迁运动和京城那些城墙牌坊一样灰飞烟灭,幸好的是拆了东西北三面,要拆这第四面的时候好像是废土没地儿扔了也就作罢了,事实上是哪位心急如焚的大建筑家倾尽家财护住了它的命,只不过那人又在十几年后的那场大革命里自杀了,似乎并没有人记住他,当然了,没有被记住的还有和他一样的千百万人。如今的南城门依旧严肃地趴在地上,面色凝重,灰黑色的墙砖上有着风刮雨蚀残留的痕迹,夏季墙缝里会长满翠绿的野草,有的冒出来老长,狗尾巴在风里飘摇着。

车从城墙的嘴里钻进去后,外面一下子开阔起来,是广袤的原野,绿油油稀疏的麦苗在风中缓缓摇摆,极目远望是无数座矗立着的山峰(也可以称为小坳子),它们平均高七八十米,最矮的只有十几米,散落在麦田远处的平原上,从远处看,一个紧挨着一个,走近一看才发现它们之间原来还隔着大大小小的湖泊,河流,农田,树林。有些山一毛不剩,有些山层林尽染。光秃秃的山裸露着土黄色的岩石,长满树木的山坳远观上去就像染着绿色红色头发的小青年,在和那些腐朽的秃头老教授叫板。走一千米公路最起码要绕二十个弯,还不能开快,因为乍一看总以为前面没有路了,就像车子朝着一座高大的小山峦直撞过去,等到快撞上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公路在山峰前往左绕了进去,再一拐,从山峦边擦了过去,然后开到了它的身后,之后的路又是重复如此,两边伫立着数万座小山坳,看上去庄重肃穆,置身于其中,抛弃一切尘世,就好像一个朝圣者在大雷音寺里接受佛祖点化,周围站着数万头陀,让人屏息凝神,不敢逾矩以发一言。太阳开始西垂了,金黄的光芒在林宇的身后爱抚着这个世界,无数的山峦都笼罩在这一片金光之中,静默安详,和静态的光芒组成一幅绝妙的静景,山峰顶上的树林里会突然窜出一群鸟来,鸟鸣啁啾,在渐渐变红的天空里游荡啼鸣,自然在这一瞬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永恒。阳光趴在林宇身上,他感到脸上一丝暖意,凄苦的灵魂竟然松弛下来--他睡着了--头靠着车窗,睡着了。

车在出城门两个多小时后驶上路边一座极其高大广阔的山,它是这数万座山峦之主,海拔一千多米,这可是净身高,因为再往南开车两个多小时就是海平面。轿车沿着平缓的盘山公路往上缓慢地折叠爬,开到阴面(这里是以落日为准的)的时候一下子变得昏暗,再转到阳面的时候,车里的人若是没有睡着,可以看到夕阳红彤彤的大身姿在看不到的西界城上空沉下去。山间公路旁的杉树柏树密密麻麻地排着,盛的盛,秃的秃,再往里就是浓密到看不见里面境况的树林,往右是悬崖,不小心撞坏护栏掉下去自然是车毁人亡。清晨金色的晨光是生机,傍晚的金光却是萧条的丧钟,任谁瞥到这没有生气的昏黄,心里都会疼痛起来,灵魂在空荡,无声的丧钟声在里面回响。昏黄剥蚀所有生命迹象的颜色,只剩下随之而来漆黑沉重的黑夜。

再又不知道过了多久之后,林宇被陈伯叫醒了,他揉着眼睛。

“到了。”陈伯刚停好车,随即开门下来,又帮林宇开了车门。此时的夜色已经弥漫开来,车窗外都是一片迷蒙。周围的树木都只能隐约看到黑森森的轮廓。林宇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手足无措地下了车,他站在院子里,头顶是压迫性的深蓝。不远处是一个雄伟精致的小别墅,面前是一个水池,中间的一个陶制塑像正在喷水,但他看不清具体的形貌,黑夜笼罩了一切,却让陌生感迅速包裹了他,嘲笑他,最后击溃他,他的脚往后退了一步,只需要一个有勇气的转身,他肯定可以立刻奔逃出大铁门。

他开始往后退第二步。

“林宇!”这声呼喊叫醒了他。林宇抬头看到别墅门前有一个人站在那里,那是一个熟悉的身影。

“过来呀!”他又喊道。

周围只有水声。林宇依旧一动不动。他大脑此刻狂乱地搅动着,开始后悔自己盲目的举动,开始寻思陈伯的忠告,开始谴责自己怀有不纯动机利用这个心地善良的男人。他想退了,腿正要迈开的时候,一只坚实的手抓住了他的右手腕。林宇一惊,郑叔已经站在他的面前。他满面春风,“来,跟我进去。”我们的小主人公茫然地跟着--他被郑叔紧紧地抓着手腕。或许是郑叔身影的瘦弱无力,或许是郑叔步伐的蹒跚飘摇,林宇竟然鼻子一酸蹦出几滴眼泪来,但他立即用手抹掉了,幸好没人看到。

这是一栋简朴素雅的别墅,像极了郑叔的心性。走上台阶,跨进两扇棕黄色木质大门,林宇被郑叔带进屋里,一下子暴露在光亮里之后,他就显得更加局促。郑叔可不管这些,他径直把林宇拉到大厅里的沙发上坐下,林宇低着头,并不答话。我们要申明一点的是他并不是羞怯,而是正在自己与自己思想的战斗中沉溺着。

“陈伯,把林宇的东西放到二楼去,叫徐妈把林宇的晚餐拿来。”陈伯刚停好车进来,接着又按吩咐去做郑叔交代的事去了,“怎么不说话?”郑叔笑着,他坐在林宇对面,把刚送来的晚报翻了一页又推回到原地。

“郑叔。”

当听到林宇叫郑叔的时候,每个人的反应都不一样,郑叔当即打了个冷战,他心里明显有些失落。陈伯正提着林宇的行李上楼,听到这句话时,在楼梯上站住了脚,严肃地对坐在远处的林宇训斥到:“你叫什么?”他最近脾气出奇的暴躁。

“先上去吧。”郑叔摆摆手,陈伯哼哧一声,楼梯上传来愤怒的踩木台阶的“咚咚”声。“是郑叔,没错!”陈伯的那一声训斥让氛围变得有些尴尬,连郑叔自己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庆幸的是,一辆餐车“咚咚”地推过来,打破了尴尬的局面。

“少爷吃饭吧。”这是一个清脆如风铃般的声音。林宇不自觉抬头,面前竟然是一位仙女。他目瞪口呆,手足无措,徐妈原来这么年轻,看似十七八岁,林宇一下子面红耳赤。

“徐妈好。”林宇舌头打架,支支吾吾。那姑娘扑哧一声笑了。这时候,她的身后突然窜出一个矮胖的咧着大嘴笑着的红色面膛的妇女。

“是谁在叫我啊!”

林宇脸红到脖子根。

“先吃饭吧。”郑叔把饭菜端到茶几上,林宇的目光却跟随着那个美若天仙的姑娘走了。直到郑叔笑着拿筷子敲了敲他的脑袋,饥肠辘辘的他才缓过神来,狼吞虎咽地吃饭。郑叔并不吃饭,他凝神地望着林宇,眼眶突然湿润了。

在这里笔者认为有必要先插一些必需的杂七杂八的背景。

同类推荐
  • 从珞珈山到旧金山

    从珞珈山到旧金山

    本书写的是一位母亲和她的双胞胎女儿在中美奋斗的传奇人生,真实记录了胡智、胡慧及母亲在反右、“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期间同共和国一道走过的那些苦难岁月;真实记录了跨两代人、近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我相信书中“罗湖桥上父女泪”一幕会让所有读者动容);真实记录了胡智、胡慧同时经历知青(土插队)、留学(洋插队)的艰辛历程。
  • 狄小杰侦探社2

    狄小杰侦探社2

    神秘的黑暗人究竟是谁?他将操纵怎样的惊天阴谋?狄小杰与艾嘉莎多少次命悬一线?这个城市里,又将发生怎样惊险悬颖的传奇故事……
  • 隋月唐歌

    隋月唐歌

    她本是隋炀帝的爱女,等待父亲从江都回来主持大婚的天家女子,怎料等来的竟是敌人的铁蹄和父亲的死讯。乱世中,即便是公主,也难逃颠沛流离的命运。更离谱的是,她竟然嫁给了害她国破家亡的敌人,堂堂公主被迫沦为妾室……家仇国恨未报,又因他蒙受此等奇耻大辱,可面对他的温柔疼爱,痴心缠绵,她却无法拒绝。这一世,他注定是她的劫……然而,当他沾着亲身兄弟的鲜血,对她说“我答应你的做到了”,她的心竟然痛到极点,可这不正是她想要的结果吗?从大兴宫出嫁,又吊诡般地入住大兴宫。深宫暗斗,联系的是朝堂社稷,又怎能容下故国旧梦的种子?储位争夺,她竭尽全力,却怎能将孩子带出权力的漩涡?
  • 突出重围

    突出重围

    《突出重围》以一场模拟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演习为背景,讲述了一个装备精良、代表中国军队主体力量的满编甲种师在对抗中一而再地败给装备了高科技技术并改革了陈旧军事观念的乙种师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军队在二十世纪末世界军事、政治、经济格局中所面临的严峻的生存挑战,是一部全景式反映中国军队和中国军人在世界政治、军事、经济格局中,在生存挑战和物质诱惑的重重围困中,英勇善战,杀出一条血路的富有英雄气质的忧患激越之作。
  • 城里的田鸡

    城里的田鸡

    一个少年在捉田鸡时与老总的偶遇,少年姓王,老总姓张,本都是固城张王村人,却引出一个颇有传奇色彩的现代“复仇”故事时……
热门推荐
  • 百战称雄

    百战称雄

    一个年轻的车把式,不经意间卷入了农民起义军,被迫或自愿的,一次次进行征战,或为自己,或为国家!
  • 囚鸟之豢养小娇妻

    囚鸟之豢养小娇妻

    那只可爱的小老鼠似乎很讨欧谨的喜欢。小老鼠的爪子很锋利,小尖牙也磨得很白,但是这样一幅未被驯化的样子怎么样也入不了他欧大少爷的眼啊?!可偏偏最诡异的是,欧大少爷竟把她带回去了,而且还亲自招呼?欧大少爷一个冷眼扫过来,“小老鼠。”刚刚还火着的小老鼠立即顺毛。
  • 当铺的陷阱

    当铺的陷阱

    世上有一间当铺,可以典当任何东西,可以是有形的器官,比如手,脚,也可以是无形的东西,比如说时间,爱情。典当出后同样可以换的你想要的任何东西,只是这些都是有期限的,毕竟任何不是你的东西都不会被你无限制的拥有。
  • 爱上你的吻痕

    爱上你的吻痕

    在这个世界,一直有一个流传已久的秘密,那就是吸血鬼。很多人只是听说过,却没有正真见过吸血鬼。一日,女主角(林星逸)因遭后妈的辱骂,一人独自去酒吧喝酒,在神志不清的时候偶遇一名傲娇男子(男主角冷赤),把他强行拉过来陪自己喝酒,却遭到男主角强吻,那是她不堪回首的记忆……
  • 且泣而歌

    且泣而歌

    随手一些经历过的和听说过的故事放在一起,就这样了
  •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法律制度研究.下册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法律制度研究.下册

    本书内容为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法律制度评估方法、步骤和评估实例等,以及甘肃省防治土地退化法规、政策和机构能力建设评价综述。希望能为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行政官员、科研人员以及关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社会公众了解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思想提供有益的参考。
  • 异界之装备强化专家

    异界之装备强化专家

    穿越者已死,有事请烧纸。修魂为主的天魂大陆,已故穿越者的几点灵魂碎片,以及一本位面规则之外的技能书,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风浪呢?看一个普通的平民少年,如何走出一条自由之路。
  • 恶魔校草的专属萌物

    恶魔校草的专属萌物

    安萧雪是一个追星族。安萧雪也是一个十足的花痴。有人打开了她尘封已久的记忆,最初的她,他and他。能否回到最初,回到那份天真无邪的爱。也许大家变了,但他们的爱变了么?
  • Essays on Paul Bourget

    Essays on Paul Bourge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我为蟾酥

    重生之我为蟾酥

    新人,新书,不好,只能说,请原谅。本书一定不会太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