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12000000030

第30章 旁人眼中的段祺瑞(5)

中国参战问题,是府院争执的第二次大风波。中国参战问题,首先发表主张的是梁启超。梁曾周游各国,对于各国的国情形势,比较明了。当时梁已经看准了德奥集团没有战胜的希望,所以毅然发表此种主张。中国宣布参战,协约国战胜后只是体面上好一些,国际地位及外交权利,稍微可以提高或顺利一些。至于较大的利益,是得不到的,因为事实上,中国无力花费大量金钱,派遣大批军队到国外去作战。反过来看,中国若不参战会怎么样呢?中国当时是半殖民地,为世界列强所看不起的国家,然始终维持中立,协约国战胜后,亦不至于把中国当敌人看待,不过体面上差一些。对于各种外交问题,说话的根据差一些。总而言之:参战与否,并不是国家存亡的根本问题。而是私见私利之争,都不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表现在黎段争端上,段这方面,以为若实行参战,战事结束后,他就可以获得协约国的同情,他的武力统一政策就容易贯彻,关于借款练兵诸问题,就容易解决。袁世凯死后,事实上他已经成了北洋军阀的领袖,若再得到世界列强的援助,他这一派在国内就根深蒂固了,就可以恢复袁世凯时代军政两界的旧势力。黎派的心理恨不得立刻将段派打倒,北洋军阀即时消灭,参战案若成功,段及北洋军阀的寿命又得到巩固和延长。所以黎幕诸人,暗中勾结了部分国会议员,极力破坏参战案。参战案竟演变成为军人与国会议员之争。段派的后面是一大批北洋军人,黎派后面是一大批国会议员。靳云鹏、徐树铮二人,恐怕参战案被参众两院否决,于是铤而走险,竟电召各省军事领袖,包括督军、护军使等,齐集北京,威胁国会,非通过参战案不可,此举即谓之督军团也。当时除督军团外,又有曲同丰、孙照泽等所倡导之公民团,其举动较督军团更无意识。

黎幕诸凶,见事已危急,索性一不作二不休,嗾使各阁员辞职,使段祺瑞成了光杆总理。然后借口内阁无人,由元洪下令将段免职,督军团到此地步,势成骑虎。首由倪嗣冲、杨善德宣布独立,与中央政府脱离关系,各省督军纷纷效尤,黎元洪反成了光杆总统。督军团并威逼元洪解散国会,黎幕诸凶,心中虽已着慌,然仍使出无赖的行径,想出以合肥人制合肥人,以北洋派制北洋派的办法。竟撺掇黎元洪任命李经羲为国务总理,电召张勋入京。

结果,李经羲组阁不成,黎元洪下令解散了国会。张勋到京上演了复辟一幕丑剧。

自此以后,南北对峙的局面益形尖锐,而南与南战,北与北战,造成分割抗拒的局势,所谓英雄造时势论者,却万料不到混世虫能造出什么样的时势来!如若专就民五政潮而言,其曲直是非,则黎元洪、段祺瑞、徐树铮、丁佛言、孙洪伊五人当祸之首、罪之魁或不谬也。

(刘星楠述李云汉整理)

险遭不测始末

在袁世凯准备称帝前后,我正在四川、湖南等地。道路传闻,段祺瑞因为反对帝制,曾经遇刺,幸而未中。我的朋友中,有许多安徽合肥人,更有很多是段祺瑞的旧部,但究竟刺客是谁,行刺的经过如何,言者人殊,都是一些捕风捉影的谣传,不足置信。因此,这件事情,在我的心里始终是个疑团。民国8年(1919年),我曾来京述职,偶然遇见段祺瑞的三弟段祺勋,我们平时都称他为段三爷。在闲谈中,我顺便提出这个疑问,段祺勋很神秘地说:“事或有之,但我也不清楚,不敢说。”这样,这个疑团便一直存在我的心中,没有得到解决。

民国9年8月,我重来北京,就任将军府参军,认识了一个将军府的中校副官名叫曹树桐,山东长清县人。他是段祺瑞在威海卫教书时的学生,这一年已经60多岁了。当袁世凯准备称帝时,段祺瑞任陆军总长,曹树桐担任陆军部的卫队营长。在段祺瑞称病家居的那一个阶段,仍由他担负保护段祺瑞的责任,他和段祺瑞的关系,当然非泛泛可比。我在1923年任将军府事务厅长时,有一天,和他谈起段祺瑞遇刺这个疑团,凑巧曹树桐这天兴致很高,他笑吟吟地向我说:“厅长,今天你老幸亏问到我,要问别人,谁也弄不清这件事。好在今天咱们闲着没事,就让我把它详详细细说给你老听吧,也免得你老闷在心里是块病。”下面就是曹树桐说的话。

在段先生闭门谢客的时候,什么人也不见。王聘老(王士珍),您知道吧,那同段先生不是一年半年的交情。这一天,聘老去了,张夫人(段的继室张佩蘅)也不让见。王聘老不听这套,说:“我就是看看芝泉(段的字)的病,没有旁的意思。”说罢,硬闯了进去,可是没有说几句话,就出来了。

本来段先生就不见客,赶上那时候发生了一件惊人的事。袁乃宽,您知道吧,是老袁的本家,又是北洋的总军需,和袁项城的关系别提多厚了。袁乃宽有个儿子,叫做袁英,不安分。不知道他从哪儿弄了个炸弹藏在花盆里,要炸袁项城。事机不密,被人家发觉了。这一来北京城里就对刺客戒严,防备得非常严密。段先生因为反对帝制,跟袁项城的关系越来越僵,自然也怕有人暗下毒手。大家都知道袁项城的手辣,什么宋教仁、赵秉钧都死得不明不白,更不能不多加防备。那时我带着队伍,负责保卫段先生。张夫人再三向我说:“曹大哥……”她为什么称我曹大哥呢,是指着她孩子称呼的,“俺们可都靠着你了。”我当时把胸脯一拍说:“师母,你老放心吧。有我在这儿,谁也不能让他们进来。总长是我的老师,我得负责保护他。”

这时宅子外边由我来保护,轻易没有人走进内宅里去。只有一个人是例外,那就是小罗。小罗,厅长也该认识,就是罗凤阁。罗半斤的少爷,您总知道,他管张夫人叫干娘,段先生挺喜欢他。送他到武备学堂上学,在陆军部当上了中校副官。部里有什么公事,都交给他送到段公馆里去。小伙子挺聪明,段先生也真爱惜他,连大爷(指段宏业)都不如他。所以当时宅子外边由我保护,能够进入内宅的,只有小罗一个人。哪里晓得,问题就出在了他这个人身上。

那一天,小罗忽然走进内宅,只有段先生一个人独坐在书房里看书呢,看见他进去,这才抬起头来。您知道,段先生那两只眼睛多有神哪。段先生用眼一看,就发现小罗神色仓皇,有点异样。段先生就说:“你这小孩子要干什么?”

段先生只说了这么一句,不料小罗扑腾就向段先生跪下了,嘴里顿顿磕磕地说:“他们叫我……”一边说,一边就用手往自己口袋里摸。

段先生便厉声说:“拿来,你摸什么呢?”

小罗从口袋里往外一掏,原来是一枝手枪,双手递给段先生,嘴里说:“我怎么忍呢?”说着说着就哭起来了。

段先生很冷静地从小罗手里接过手枪,放在桌子上,什么话也没说。这时小罗抽抽噎噎地嘴里还在说些什么,似乎要向段先生说出受什么人的指使,前来行刺,但因为受段先生多年的厚恩,实在不忍下手等等的话。但段先生不让他说下去,用手一拦,说:

“你别说了,我也不问。你要说,连你的命都没有了。你称病吧,以后你不要进来了。”小罗磕了一个头就走了。

从此以后,小罗就没有再到段公馆来。不久,袁项城死了,临死时,又把国家大事交给段先生,段先生就又上台了。

段先生每天上衙门,总有一班人垂手传立,还是早年站班的那个规矩。每逢段先生来了,小罗也就垂手站在人群里面,段先生连看都不看他。这样一连站了几天班,有一次,又是上班时候,段先生看见小罗也站在那里,就看了他一眼,说:“你这个小孩子,你来干什么?”

小罗垂着两只手,恭而敬之地说:“我来伺候您老人家。”

从此以后,小罗又恢复了他和段先生的关系,照样上陆军部办公,还不断到段公馆里去。可是没有两年,他跟着段先生上武汉,就遇见江宽轮出事,小罗和一位杨团长都死了。听说,段先生为他还很掉了几滴眼泪呢。

我听曹树桐讲罢,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一段公案。罗凤阁的情况,我早就清楚,但却丝毫没想到有这番经过。

罗凤阁是滦州人。父亲是北洋的军医。早年在袁世凯任直隶总督的时候,他的母亲有病,60多岁的人了,忽然腹泻不止,年纪大的人,既不能泻,又不能补,已到了群医束手的地步。袁世凯忽然想起了罗军医,派人找来给老太太治病。罗某来后经过一番望闻问切,便满口应承,说:“太夫人这个病不算什么,包在我的身上。”说罢,便开了个药方子,一副药,若于味加起来有半斤多重。旁边的人看了个个吐舌头,袁世凯居然相信他,把药抓来,让老太太吃下去,竟把病治好了。原来他先用药一泄,接着又用补药,光吃泻药老年人当然经不住,可是补药用得快,不致伤了元气,所以手到病除。这一来罗某的医名就响遍了北洋,袁世凯便委他做北洋的总军医。一般人因他用药分量过重,就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做“罗半斤”。罗某和段祺瑞的私交极厚,我和他有一面之缘,就是在段祺瑞那里遇见的。那是光绪戊申年(1908年)的事,我奉陆军部的命令,到保定协和学堂去考试学生。段祺瑞是学堂的总办,因我是奉部令去的,却又是他的学生,他便请我吃了一餐便饭,在座作陪的便只有罗某一个人。那年,他岁数已经不小了,却仍喜欢诙谐,一口滦州土话,就好像滦州皮影里面的丑角一样。

段祺瑞的原配姓吴,徐州府人。就是吴光新的姊姊,段宏业的母亲。段宏业的年纪比吴光新小得有限。吴光新是自幼跟着姊姊姊夫长大的。在段祺瑞跟着袁世凯到山东去的时候,吴夫人死了。后来经袁世凯做媒,续娶了张夫人。有人说,张夫人是袁世凯家的丫头,其实不是。据我所知,张夫人的父亲曾在陕西做道尹,与袁世凯家中有世谊;父亲死后,袁世凯便把她母女二人接到了袁家。张夫人的父亲还有个下堂的妾,腹内有孕,以后就流落在陕西,不知去向了。

在段祺瑞做国务总理时,张夫人的母亲因为无子,很想念这个遗腹子,由段托陕西督军陈树藩在陕西把他找回,归了宗。老太太很高兴,还给他娶了媳妇。结婚时,我曾往贺,看见段祺瑞这位舅爷,非常粗蠢。穿着结婚的袍褂,连走路都不知道先迈哪一只脚了。旁边有人仔细在指教着,他才能行礼如仪,完成花烛。而张夫人嫁到段家后,只生了几个女儿,没有儿子。段祺瑞为此也很苦恼,曾向罗某谈起,并极力夸奖罗凤阁聪明,将来一定大有出息。罗某说:

“我的儿子就是你的儿子,咱们哥儿俩不分。”于是罗凤阁就拜在张夫人名下,作为义子。罗凤阁的确乖觉,对段祺瑞夫妻,“娘”呀“爹”的,叫得极为亲热,很得他们夫妻的欢心,一向穿堂入户,和自家人一样。记得我有一次在段祺瑞家中闲坐,在这种情况下,连段宏业都要回避,而罗凤阁却可以在旁边走来走去,毫无顾忌。可见段祺瑞对他如何钟爱了。至于罗凤阁竟能被别人收买,对段行刺,实在是我万料不到的事,而罗凤阁良心发现,对段祺瑞涕泣悔过,细想起来,却在情理之中:因为段祺瑞对他的确太宠爱了,难怪他不忍下手。当时正值段祺瑞反对帝制,企图刺杀段祺瑞的人,可能就是袁世凯。不过究竟如何,曹树桐既没有说明,我也不便揣测了。

民国8年(1919年)段祺瑞到武汉去,乘坐的是楚育兵舰,而罗凤阁和段的若干随员,却分坐在楚材舰上。在行近汉口刘家庙附近时,适值招商局的客轮江宽号开来,这时楚育舰速度快,已经开过去了,而楚材舰却与江宽轮撞上,楚材舰的船头碰着江宽号的船腰,两只船都几乎沉没。罗凤阁在船上,一看情势危急,和一个姓杨的团长坐上了救生船,拔出佩刀,要把救生船的缆索砍断,不料匆忙之中,只砍了一边的缆索,救生船就直吊起来,罗、杨二人都被水淹死了。

我也听人说过,段祺瑞对罗凤阁死于非命,极为惋惜,很难过了两天。

(李炳之,曾任段祺瑞将军府事务厅长。

孙、段、张联合推倒曹、吴始末

从曹、吴倒段说起

我这里说的孙、段,张联合推倒曹、吴,就是人们称的第二次直奉战争。这是北洋军阀混战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混战,它的特点不仅在于战争的范围几乎牵涉到全国各个方面,而更重要的是有南方领导民主革命的孙中山的参预。这一战役,我除了在作战期间担任奉军一、三联军作战科主任之外,还在酝酿期间参预了某些方面人物的接待,因此不但军事方面知道一些情况,而且政治方面也有过一些接触。不过事隔多年,有的已经忘怀,有的记忆不清。现在就我所能回忆得起而且确信无疑的一部分材料写出来,作为文史工作部门的参考资料。

1920年曹、吴倒段之役,由于当时总统徐世昌的袒奉,奉军进关,唾手而得京、津,不但军事上坐收瓜分段派边防军的好处,而且政治上又得以亲奉的梁士诒组阁。曹、吴看在眼里,恨在心里,而一时无可奈何,因此乃有1922年的第一次直奉战争和奉军的失败。奉军失败之后,退缩到山海关外,整军经武,力图报复,自不待言。曹、吴战胜之后,一面恢复旧国会,通过天坛宪法,贿选曹锟为总统;同时由吴佩孚坐镇洛阳,实行武力统一。不到两年,全国范围内尚未为曹、吴所吞并而且敢与曹、吴对抗的实力派,除山海关外的奉张之外,只剩下南方孙中山所领导的一部分民主革命的力量,和孤立在华东一隅的段派残余浙江的卢永祥及上海的何丰林。曹、吴实行贿选,全国哗然,于是国会中拒贿的议员相继南下,成立非常国会,因此有孙中山以大元帅名义统率的北伐之师。孙中山的北伐,虽因内部混乱而遭受挫折,但至1924年春声势复振,乃利用北洋军阀内部矛盾,与北方反对曹、吴的各方面遥相呼应,共同对付曹、吴。至于段祺瑞,自1920年被曹、吴推倒以后,从未忘怀东山再起,加上始终忠心于段的卢、何又处在苏、皖、赣、闽四省曹、吴势力的包围之中,岌岌可危,因此凭他北洋首脑的身份,四面八方拉拢关系,拼凑实力,积极策动推翻曹、吴。孙、段、张联合打倒曹、吴的形势就是这样形成的。

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每一军阀都有他的国际背景,因此每一次内战,背后都有帝国主义插手其中,打倒曹、吴之役,当然也不例外。大家知道,当时曹、吴走的是英、美路线,段、张走的是日本路线。段祺瑞在天津日本租界内用以与各方联系的电台,就全部是由日本代为架设。我们在前线作战的紧要关头,也曾收到过段氏由这电台发来的头等重要的军事机密情报,影响战局甚大(详后)。

1922年奉军战败退缩到山海关外之后,积极整军经武,卓有成效,这不但是1924年打倒曹、吴的资本,而且奠定了以后整个东北军的基础,就东北军建军的历史来说,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关键。我个人在奉军开始整军经武的时候投身进去,而且参预了这一工作几乎全部的过程,因此只要把我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作的一切交代清楚,就不难窥见当时奉军怎样整军经武的一个梗概。

同类推荐
  •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 Ⅵ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 Ⅵ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出自古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之手。书中记载了包括恺撒、安东尼、梭伦等50名古希腊罗马政治家和军事统帅的事迹,既是一部体例松散的古代史,也开了西方世界传记文学的先河,对之后两千年的西方哲学、史学和文学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 乒坛皇后邓亚萍

    乒坛皇后邓亚萍

    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记录了邓亚萍富有传奇色彩的三十年人生。其中包括邓亚萍如何从一名被省队淘汰的乒乓球手,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一名世界排名第一的乒乓国手。如何将小学文化刷新为剑桥博士。如何从运动员成功转型为擅长体育经营管理的政府官员。
  •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张笑天历史小说力作,讲述永乐大帝的一生兴亡功过。历史向来是胜利者所书写,但是非功过却由不得自己来评说。永乐大帝是一个凭才智、权谋驱动历史并导演一朝的君王。天阙恩怨,惊心动魄、沉浮无定,谁来评说。朱棣是大明王朝十三个皇帝中,所作所为仅次于朱元璋的一代枭雄。
  •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死后,还会背上“窃国大盗”的帽子。他一生处心积虑,就为了把任何事情做得圆滑灵通,没想到天不遂人愿,他终究还是做了反面人物。客观地回顾袁世凯一生,我们会发现,他既不是一个愚蠢的人,也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相反,他是一个能力特别强,手段特别灵活的人。袁世凯一生历经大风大浪,总能像变色龙一样随时随地揣摩和适应着环境和潮流,为的是总站在正确的一边,他的站队艺术和应变心机很值得借鉴。畅销书作家姚尧将为读者揭秘袁世凯的发迹之路。
  •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3)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北斗逆星

    北斗逆星

    苦难蒙身,几人心碎几人笑羸弱少年,何来霸气何来傲他,就是凡人,七情六欲嬉笑怒骂他,星空神祗,无欲无求高高在上截然相反两个个体却加持一身是讽刺的咒怨?还是宿命的刻意?一切尽在^_^汽水故事会^_^之——[北斗逆星]
  • 黑暗中的声音

    黑暗中的声音

    有些人活着,我已经死了;有些人已经死了,我还活着;
  • 重生灵女欺霜傲雪之情困

    重生灵女欺霜傲雪之情困

    爱到不能自拔,却只是黄粱一梦……我的似海情深,只是圆了你对别人的矢志不渝……爱?不爱?是情困了我,还是我困了情?
  • 清穿之禛心若初

    清穿之禛心若初

    相隔了数百年的时光,这一场因缘际会的相遇,已不仅仅是缘分,这是命中注定的交集,是不可违逆的轮回……云初:我跨越一切,只为来到你身边胤禛:我心空置半生,原来只为等你胤祚:你是最美的风景,我从不曾忘记命运如果能被更改,那便不是命运爱情如果有理智,那便不是爱情
  • 圣地传说第一部圣女之泪

    圣地传说第一部圣女之泪

    法耶娜,亡灵族大巫师瑞恩与精灵族魔灵法师法莲娜之女,拥有被称为“天之罪孽”的禁忌血统。亡灵族没落已久,噶拉尔提斯帝国在皇族统治下逐步迈向繁荣的巅峰。冷漠沉静的亡灵族大祭司企图利用“天之罪孽”血统的逆天之力来实现亡灵族的黑暗复兴,毁灭与“天之罪孽”一切相关之人,将其收为己用,培养成亡灵族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大巫师,并在十年之后将其以噶拉尔提斯帝国最崇敬的光明女神代言人的身份投入帝国之中,以实现亡灵族的复兴。人类,亡灵法师,六翼精灵,妖灵族,苍炎狼族,迦楼罗族,水族,名为“噶拉尔提斯”的神话大陆。曾经亲密的兄弟因为王位而反目的两位王子;制造战争缘由却因此而深陷与其中的妖灵族圣女;被束缚于亡灵族却身处族人之中的六翼精灵神殿祭司。扑朔迷离的剧情,缠绵悱恻的爱情,震撼人心的战争。
  • 撕心裂肺的爱

    撕心裂肺的爱

    他玩世不恭从不相信爱情,她付岀所有感情,身心俱疲下,选择了放手。他和他自认为完美无缺的未婚妻举行盛大婚庆时,他在众多的嘉宾中一眼就看到了他已厌恶之极的她。他猛然觉得,身边的人和物都是虚拟的,只她才是最真实的。当她瘦弱、孤独的身影慢慢消失在他的视线里,这时他猛然发现他经心准备很久的婚礼是这么的无趣和漫长。她离去的单薄、寂寞的背影,成了他心头永远的撕心裂肺的痛。他愿用毕生的财富,换取她的再一次回眸。十二年里他苦心的寻找,又能换来什么呢……
  • 我的美女修仙路

    我的美女修仙路

    “美女,我看你骨骼精髓,跟我双修,啊呸,跟我修仙吧。”修真青年嬉游都市,走出一条让万古诸雄皆惧的修仙之路。
  • 饮剑诀-秦始皇陵

    饮剑诀-秦始皇陵

    本书为作者明月所著的一篇历史武侠小说,以历史上的“靖难之变”为背景,叙述了一个反抗强权的故事。
  • 白日梦游

    白日梦游

    一个小男孩儿因父亲训斥离家出走,他穿越深山幽谷到达千里之外的青柏镇。在这个镇上,他遇到了很多关心他的人,有对他穷追不舍的姑娘,有甘为他两肋插刀的哥们。但他孤冷难近,几乎不主动和任何人交往。后来,当所有爱他的人都逐渐离他而去最后只剩他一人时,他才发现自己需要一种依赖,他才突然想到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亲生父亲存在,他才学会理解他人。一个离家出走的人为什么十二年之后才选择回家?这里有一个人的困惑,也有很多人的困惑。人生如真似幻,如白日做梦。
  • 恶魔校草:乖巧校花

    恶魔校草:乖巧校花

    米若雪,世界第一富,却要被他一个世界第二富欧阳晨使唤,这还有没有天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