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70300000079

第79章 宋朝官员选任管理制度下的防腐机制(3)

第二道是给事中(元丰改制前为知通进银台司或知门下封驳事)。宋制,官员的除授制敕经中书舍人(元丰改制前的知制诰)撰写后,须由给事中审察。如果制敕有不当之处,给事中可“依故事封驳”《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三九。。如高宗绍兴末年,朝廷任命杨存中为江、淮、荆、襄路宣抚使,给事中金安节、中书舍人刘珙多次缴奏,乃改命杨存中措置两淮《宋史》卷三十二《高宗纪九》。。宋光宗命张荐为知阖门事、枢密副承旨,给事中留正“封还词头”(《宋史》卷三百九十一《留正传》)。

此外,宋朝的封驳官还参与讨论考课法,对朝廷制定人事管理制度提出意见。如淳熙五年(1177年),宋孝宗“诏侍从、台谏、两省官集议考课法”(《宋史》卷三十五《孝宗纪二》)等等。

四、宋朝的冗官问题及其对吏治的影响

宋朝实行对外戚、宗室封以高官、不许干政的政策,又对权贵厚加笼络,给予其子弟、门客荫补入官的特权,使得恩荫补官的人数大为泛滥。

恩荫入仕者仅凭家世门第或父兄功业获得官衔,除少数人有一定的文化外,多数是养尊处优、不学无术之辈。那些骤得富贵的外戚,或宰执官所补之门客、仆从等,“不限才愚,尽居禄位”,“或自田亩而来,或从市井而起,官常之位已著,而仆隶之态犹存”《长编》卷一百三十二,庆历元年五月壬戌。,素质是相当低下的。宋太祖就指出:“贵家子弟惟知饮酒弹琵琶耳,安知民间疾苦!”《涑水记闻》卷一《以资荫出身者不得先亲民》。因此,宋代重用进士及第出身人,而不重用恩荫任子为官者。

虽然宋代最高统治者不重用无出身的荫补人,但荫补入仕的官员在数量上大大超过科举入仕者,这给宋政府造成了始终难以解决的冗官冗费问题。宋真宗广开荫补之门,使任子人数常常多于科举取士人数,员多阙少的问题就产生了。从仁宗朝开始,历朝士大夫,谈及冗官,无不批评恩荫太滥。冗官问题逐渐突出,有关这一问题的议论随之增多。如欧阳修即曾说:“自古滥官未有如此之多”《欧阳修全集》卷一百八《论使臣差遣札子》。,“方今天下凋残,公私困急,全由官吏冗滥者多”《欧阳修全集》卷一百六《再论按察官吏状》。。范仲淹“庆历新政”的第二条措施“抑侥幸”,就是针对恩荫太滥而制定的。尽管宋政府曾不断修改荫补条例,但荫补入仕人数上升的趋势始终未得到遏制。孝宗淳熙年间,宁宗庆元年间,虽然制定了臣僚郊祀荫补、致仕遗表荫补的限额,但嘉定六年(1213年)吏部四选三万八千八百七十名官员中,恩荫入仕者有二万二千一百一十六员,仍占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七。参见《朝野杂记》乙集卷十四《嘉定四选总数》。理宗宝祐元年(1253年),状元姚勉说:“方今冗官之弊,全在任子之多。三岁取士,仅数百人,而任子每岁一铨,以百余计,积至三岁,亦数百人矣。从观州县之仕,为进士者不十之三,为任子者,常十之七。”[宋]姚勉《雪坡集》卷七《癸丑廷对》,台北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恩荫之滥是造成宋代冗官的主要原因,荫补人的大量增加既在仕途上阻碍科举入仕人正常施展才干,又在经济上大大加重了政府的负担。又由于荫补人大多素质低下,虽然不担任亲民要职、宰执侍从,却充斥于监当官和地方统兵官之中,致使所领职事败坏。

除荫补以外,宋人入仕的途径还有多种,如吏人出职、军功补官、杂流、摄官等等,其在官僚队伍中的品级层次虽然不高,但所占比例却十分可观。哲宗元祐年间,上官均说:“以特奏得官与夫补荫、流外之人,学术才行皆不足以方进士,而入仕之数常多于及第之人。并趋吏部”《长编》卷三百八十六,元祐元年八月。,使吏部员多阙少,官员无处可差。北宋末年,冗官问题空前严重,有闲居十来年未得补阙者。官员总数也由元祐年间的二万八千余员增加到政和二年(1112年)的四万三千余员([宋]陈均《九朝编年备要》卷二十八,政和二年九月,台北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宣和元年(1119年)又增加为四万八千多人(《容斋续笔》卷四《宣和冗官》,台北新兴书局“笔记小说大观”本)。南宋孝宗时,“吏部四选开具以三年为率,文班进士约三四百人,任子文武亦如之,而恩倖流外盖过二千之数”(《容斋三笔》卷六《减损入官人》)。流外出身人几乎三倍于科举和恩荫入仕的总数。

所有这些无出身或杂出身的官员,使得宋朝冗官靡费的问题积重难返,员多阙少的矛盾愈演愈烈。同时也使得官僚队伍鱼龙混杂,严重影响了吏治的清明。

第三节官员考核制度

在中国古代,对官员的考核又称为考课,指国家根据有关法规,对官员的德行、才干、劳绩等定期进行考评,作为奖惩、升降、任免的依据,是官员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制度具有考查、评估、督促、激励等功能,要求官员奉公守法,恪勤职守,珍惜荣誉,少犯错误。

一、考核内容

唐朝有关官员考核的法规空前严密,形成了以“四善二十七最”为标准的考核文武百官的制度。“四善”用于考核官员的德行,包括: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二十七最”则按职位性质进行划分,用于考校官员的治事才能和绩效。中唐以后,考课的地位下降,年资在官员的升迁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北宋初年,考课法多沿用唐、五代的令式,但考核对象以州县亲民官为主,以“循名责实”为原则,考核任用各级官吏。考核内容以恢复发展生产、稳固统治为中心。如建隆三年(962年)十一月,重申唐朝考课令中户口增损的课绩标准。对州县官“抚育有方,户口增益者”,按增加比例进行奖励;而“抚养乖方,户口减损者”,则按减损比例予以处罚。《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九之一。真宗朝主要是严格宋初以来的考校内容。

北宋中期(仁宗至哲宗朝)是宋朝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适应整顿吏治的需要,作为官员管理制度重要内容之一的考课法趋于完善,基本上形成了宋朝考核制度的框架。这一时期确立的考核内容和标准,多被沿用至南宋。

熙宁变法期间,朝廷十分重视通过考课惩劝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十一月,刚刚即位的宋神宗即诏令州军“各具所辖县令治状优劣”,以备奖罚,同时责令考课院议定县令考课条法。《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九之八。熙宁二年(1069年)五月,考课院制订了“考校知县县令课法”。新法以“四善三最”作为考核县级主官的标准,其中“四善”沿用唐朝旧制,“三最”则改变了此前考课标准中较为抽象的内容,制定了比较具体明确的内容:

“治事之最”:“在任断狱平允,民无冤滥。赋税及时了办,不烦追扰。及差役均平,并无论诉之人;及虽有论诉之人,而无不当之理。”

“抚养之最”:“在任能屏除盗贼,里民安居,劝课力田,使野无旷土。又能赈恤困穷,不致流移;虽有流移之人,而多方招诱,都令复业。一任之中,主客户比旧籍稍有增衍。”

“劝课之最”:“在任架阁簿书,务令整齐,经提刑、转运点检,别无散失。及兴修水利,疏通积水,以利民田。能劝诱人户,种植桑枣。”

以上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九之九。

元丰改制后,中央部分机构的官员考课也趋于正规化。元丰三年(1080年)规定:御史台六察按官,“以所纠劾官司稽违失职事多寡为殿最,中书置簿,以时书之,任满取旨升黜”《宋史》卷一百六十《选举志六》。。六年正月,又在都司置御史房,负责管理“弹纠御史察案失职并六察殿最簿”《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九之一○。。当时,六部二十四司皆发印纸,记录每年功过,“吏部颁给印历,六部尚书、侍郎,左右仆射、左右丞批;都司郎官,左右丞批;二十四司郎中、员外,本曹尚书、侍郎批,以书逐考功过焉”[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四,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

哲宗即位之初,新法被废罢殆尽,但熙宁、元丰时确立的考课法被沿用下来。元祐四年(1089年)八月,朝廷将熙宁县令考课内容略加修改,制定了新的三最考课标准:“以狱讼无冤,催科不忧,税赋无陷失,宣敕条贯、案账簿书齐整,差役均平,为治事之最;农桑垦殖,野无旷土,水利兴修,民赖其用,为劝课之最;屏除奸盗,人获安处,赈恤贫困,不致流移,虽有流移而能招诱复业,为抚养之最。”《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九之一一。此外,还继承了神宗时期以七事考核监司官员的制度。

六部之中,吏、户、刑三部分管人事、财政、司法,事务繁剧。哲宗元祐中,又专门制订了吏、户、刑三部郎官考课法。徽宗崇宁年间,又把考课法推广到省、寺、监、六曹等中央各个部门。其中尚书左、右司,分管吏、户、礼与兵、刑、工六曹郎官的治状,分上中下三等,上下等之外又有优劣二等,每年春向尚书省申报上一年的考第。《宋史》卷一百六十《选举志六》。

至此,宋朝已建立了“凡职皆有课,凡课皆责实”《文献通考》卷三十九《选举十二》。的考课系统,各级各类官员的考核内容及标准都趋于规范化。

两宋之交,经过战火破坏,土地荒芜,人民流离失所,财政负担加重,考课制度中再次突出了户口增减、赋税多寡的内容。原来用于考课县令的“四善三最”被改为“四善四最”,并适用于考校知州。南宋沿用了考课守令的四善四最法,据《庆元条法事类》卷五《考课·考课格》记载,“四最”分别为:“生齿之最”,民籍增益,进丁入老,批注收落,不失真实;“治事之最”,狱讼无冤,催科不扰;“劝课之最”,农桑垦殖,水利兴修;“养葬之最”,屏除奸盗,人获安居,赈恤困穷,不致流移,虽有流移,而能招诱复业,城野遗骸,无不掩葬。

在战火破坏严重的部分地区还行考课专法。如乾道八年(1172年)十二月,以恤民、审官、劝课、丰储、兴利除害、户口六事,考课缘边地区的州县长官。《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九之二八。

南宋时期,有关监司考课的内容也大为增加,由“七事”增为“十五事”,内容涉及赋税、户口、农桑水利、招抚流亡、刑狱、治安、监察、荐举、巡历、簿书以及政务规范等等方面(《庆元条法事类》卷五《职制门二·考课》)。

由上述可知,宋朝对官吏的考核虽然面面俱到,但重点一直是有关财政经济的内容。地方官任内的赋税增减情况,始终是考核其经济政绩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南宋时期,由于战争频繁,政府为劝诱人户归业耕垦,以便增加赋税收入,专门制订了地方守令岁考增亏格法,要求“县令每岁终具措置招诱、垦辟田亩、增添税赋及有无却抛荒田土实数,交割付后官,从后官保明申州,州限半月复实申转运司,转运司一月保明申尚书省户部”《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一之八二。,作为奖惩依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朝茶、盐、酒税等场务课利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日益增大。因此,比较场务课利增亏也逐渐成为考核地方官和监临物务官的主要内容。如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朝廷下诏:“茶盐酒税及诸物场务,自今总一岁之课合为一,以祖额较之,有亏损,则计分数。其知州军、通判,减监临官一等区断,大臣及武臣知州军者,止罚通判以下。”《长编》卷八十一,大中祥符六年七月辛亥。康定元年(1040年),又制订了对转运使副场务课利增亏的赏罚措施:“应诸道转运使、副,今后得替到京,别差近上臣僚与审官院共同磨勘,将一任内本道诸处场务所收课利与祖额递年都大比较,除岁有凶荒别敕权阁不比外,其余悉取大数为十分,每亏五厘以下罚两月俸,一分以下罚三月俸,一分以上降差遣;若增及一分以上,亦别与升陟。”《长编》卷一百二十七,康定元年五月。

二、考核方法

宋朝对官员的考核以日常考核为主,由各级官员所属的长官在其印纸、历子上记录功过,初定等级,然后由吏部等铨选官司审核,或由宰相机构裁定。官员印纸、历子要求填写的内容,既包括官员任期内的日程安排、承办公务情况、所受奖罚情况,也包括官员在任期间曾保荐的其他官员和奏荫的人数等等。史称宋代“考课虽密,而莫重于官给历纸,验考批书”《宋史》卷一百五十五《选举志一》。。日常考核主要由审官院(元丰改制后由吏部)或宰相机构依据地方长官所填写的印历进行。凡州县官在任期间户口、赋税增羡者,须与三司(元丰以后改为户部)核实所增户口、税钱的实数;有雪理冤狱、救治人命者,则须由刑部开具证明。

宋朝考课官吏基本上按地方和中央两级进行。其中,幕职州县官由州长官逐年批书印纸,判定等第,书写考词,任满时由监司类聚审定,报吏部流内铨(后改为侍郎左选),作为升黜的依据;京朝官担任外官的考课,一般由监司负责。最初由中央派大臣考核,后归审官院,元丰改制后由吏部考功司执行,最后由宰执决定其升降黜陟;诸路监司和大府州的长官,由所在州批书印纸,宰相机构直接考校,取旨赏罚。武臣当中,由三班院差注的低级武官,即由三班院(后改为侍郎右选)颁发印纸,由所在州军批书,三班院考校殿最;钤辖、统制等中高级将领则由枢密院批书印纸,考校等第。

有关考课的等第继承了唐制,但更为简化。考绩结果一般分为三等,偶尔增加优、劣二等。如太宗即位之初,诏令诸道转运使分三等考察所部知州、通判等厘务京朝官。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也诏令以上、中、下三等考核州县官。神宗朝以后,从监司到知县、县令的课绩,一般在三等之外再设优、劣二等,在人数上从严控制。凡入优等者,须由御史台审察,中书取旨奖励。

为了避免上级官吏在对下级官吏的考核中徇私舞弊,宋朝还制订了若干特殊的监察和仲裁制度。例如:

御史复核制度。皇帝经常派御史重新审查监司所定守令考课等第,特别是课绩在优、上等者。其目的在于提高官吏政绩考核的准确度,对负责直接考核的上级官吏实行监督。

亲信巡访制度。由皇帝临时派遣亲信充任采访使、按察使、察访使等,分行诸路,廉察官吏善恶能否。其对课绩的审核,主要是点勘考课文状,查照本路、本州的登录资料,进行核查。如印纸、历子所书不实,则要追究主管官员的责任。

互监制度。上级官员常因时间、精力等各种原因而难以深入基层,获得第一手资料。因此,朝廷要求官员之间相互监督,谓之“互申”。

这些举措既反映了宋朝人事权的高度集中,也有利于防止徇私舞弊,增强人事制度的公正性。

宋朝对官吏的考核在继承唐朝制度的基础上有了较大发展,在历史上有其进步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建立了相互制衡的官吏考核机构。

官吏的考核工作涉及人事、财计和监察、司法等多个部门。宋朝在将人事权收归中央的同时,又将考核官吏的权力分散到多个机构,造成各机构和各层面之间错综复杂的制衡关系,有效地避免了权力过分集中于特定部门或特定集团,不仅加强了君主对于人事权力的控制,而且也有利于防止任人唯亲和官官相护。

二是确定了全面的考核指标。

同类推荐
  • 政体简论

    政体简论

    《政体简论》内容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总论”。主要对政体的概念、政体的类型、政体的决定因素和政体的理论进行论述。指出政体作为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主要是指中央政权的组织形式。无论何种类型的政体,都是源于公共权力对社会统治和组织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都是国家权力职能作用在组织结构上的有形体现。所谓政体,实际上是根据国家权力职能分工的需要所建立起来的一套相互关联的组织机构。政体的实质是“特殊的公共权力”职能组织的内部结构。在介绍政体理论中,强调指出:马克思、恩格斯都认为,共和国是无产阶级进行统治的现成政治形式;民主共和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特殊形式;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形式,必然会随着国家的消失而消失。
  • 中国隐性权力调查

    中国隐性权力调查

    作者以犀利的文笔、理性的语言,通过深度调查报道的方式,为中国权力场作了全身的X光扫瞄,关注领域从驻京办到培训中心,从公车改革到公务接待,从官员出书到官员出国,从干部挂职到干部年轻化,从秘书升迁到秘书腐败,从公务员收入到公务员工资……本书视线扫描之处都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难点、热点问题,其报道将感性与理性有机融合,深入解开涉及事件的内幕,并借用专家学者的分析和解读,启发读者有深度的思考。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问题研究

    本是书作者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领域的学习、科研与教学心得的集中展现。虽然一本小书难以承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波澜壮阔的历史及辉煌成就,但多年来,笔者结合教学和科研经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一些理论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思考,尽管有些思考还是初步的。今天将其成书,着眼点是对自己过去思考做一点总结,以期能静下心来做点更有深度的理论思考。
  • 中国道路的奠基与开创

    中国道路的奠基与开创

    本书从1956年至1982年就毛泽东、邓小平两代领导人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奠基与开创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对中国道路形成和发展的几个关键点和关键事件作了再现和分析,理清了道路发展的历史逻辑,廓清了思想上的迷雾。
  • 尼克松与中国:半个世纪的不解之缘

    尼克松与中国:半个世纪的不解之缘

    尼克松是美国最具吸引力的总统之一,在中美关系史上也有着显著地位。《尼克松与中国:半个世纪的不解之缘》通过对尼克松的研究,反映了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这半个世纪美国政界对国际政治和对中国看法的变化,并从中追寻到20世纪美国最具争议的和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家尼克松的中国观的演进过程。
热门推荐
  • 绯色豪门:枭宠秘密情人

    绯色豪门:枭宠秘密情人

    谁说每个女明星背后都有人包养?她就是自立自强!某大boss傲娇的说道:“女人我养你!”孟歆柠嘴角抽搐:“你有那么好心?说吧,看在你养我的份上。”某大boss强势的宣布,“不准你跟别的男人有结婚;不准你动情的看着别的男人;不准让别的男人近身。除了我之外。”孟歆柠:“……”洛少,剧情需要懂吗?将就一点吧。
  • 大悲天世界

    大悲天世界

    我和你的差距就在于我的领悟不来自于这个世界
  • 女配逆袭男主男配快到碗里来

    女配逆袭男主男配快到碗里来

    她被拐入系统,穿到各种世界去攻略男主男配,虐白莲花,就为回到自己生活的世界,什么?惩罚?她不怕,就这么自信。
  • 重铸梦想

    重铸梦想

    模糊的梦想怎么才能从记忆角落的小黑盒里拽出来!新手写作,擅长卡文,绝招断更,请勿催更,谢谢合作
  • 陌上花开,等你回来

    陌上花开,等你回来

    夏阡惠,一位二十二岁的女孩,因为不想给家庭带来经济上的负担,放弃了学业。别人与她冷眼相待,瞧不起她,她却不在乎,邻居说她太傻,实际上是她太温柔,太宽容。当她碰上E市最高冷,最有地位的总裁------凌陌寒,她竟然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况且,他也不想让任何普通人知道他的身份。他把她囚禁在身边,让她做他的女佣,不断的折磨她,就因为她长得很像一个曾经伤害过他的女人。当夏阡惠爱上他,并发现怀上了他的孩子时,他无情的将她赶走,永远不要再见他。她伤心欲绝,试着忘记他。她走后,他发现心里好像少了什么!
  • 浮生一梦皆为空

    浮生一梦皆为空

    在周围的次元智慧体眼里,Gladys是个很有意思的世界,他的次元屏障非常之脆弱,只要稍稍用力,就可以在上面开出一个大洞来,连接两个不同的世界,只要可以掌握Gladys的位置,或是来到Gladys周围,就有一定几率打通通往Gladys的路;可是Gladys又很坚固,曾经三十四个不同的次元世界在上面打了几百个洞进行侵略,这个世界也没有崩溃掉,还诞生了一位主宰,化身为法则,关闭了大部分通道,削弱了所有来到这个世界的所有非原著居民的各种力量,给了Gladys一个长达千年的,或许有小部分战争,但没有灭亡危机的和平盛世;Gladys的人们或许是习惯了各种各样的异乡人,自身能力发展很高,也很好斗,崇尚力量,并在之上发展出各种各样或让人发笑或囧然无比的文化。然后,这是一个在Gladys历史和观察他们的智慧体眼里一个不被记住,但又造成了重大影的人的故事。爱情少,主友情向。
  • 锻造者

    锻造者

    世界观整体上来看是四次世界大战以后,但世界观不同,自然人、变种人、构装和半构装体、亚人,人类处在再次进化的交叉路口,人种之间会有矛盾。中央与统合体,生产力高度发达,不同的政治组织形式之间也有各种矛盾。星辰大海,虚拟世界,是并行发展还是单向突破?科学技术仙侠修士,魔法还是科学?外星科技,文明对撞,机遇还是危机?宅了这么多年,有些想法,想写点东西,欢迎大家提意见。
  • 风雪列传

    风雪列传

    传统武侠,只为写出心中的那个江湖,风雪列传,讲述一段江湖儿女行走于江湖的慢慢人生路。侠肝义胆,儿女情长,是非功过,百年转眼即烟云,莫管后人何评说,只凭本心仗剑行。
  • 歌尽青丘

    歌尽青丘

    妖族的尊上,是被操控一生的傀儡,拥有至高的荣耀与无上的灵力。为灵而生,为灵而死。这何尝不是最直接的讽刺?无泪、无心、无欲、无情。奈何这世间百般曲折,她终是找回了最初的模样。神族的公子,最是浮于尘嚣之外,本着温文尔雅的面,将姑娘戏弄于鼓掌间。九重天上,真神之后。果真与当初的伪装者全然不同。集七情六欲,合喜怒哀乐。纵观天下再如何,他只要他的姑娘。
  • 探墓风云

    探墓风云

    段家在中原是一个非常显赫的家族,靠盗墓起家,做生意后,逐渐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段家大少爷段逸是一个典型的花花公子,颇有些玩世不恭,一直以来对祖辈盗墓的经历神往不已,但段家决心远离盗墓,从不允许他接触任何跟古墓有关的事物。段逸的爷爷被人尊称为段老爷子,年轻时在浙东古墓曾被守墓的和尚所救,并赠予一串奇楠念珠作为报答。四十多年过去,奇楠念珠突然被寄了回来,段老爷子立即意识到是有人故意要引自己去浙东古墓。段逸决定代爷爷去浙东寻救和尚,但段老爷子的条件就是决不能下墓。一心寻求刺激的段逸满口答应,但是不安分的他真的会遵守对爷爷的承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