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35500000014

第14章 千里拉锯战(2)

希特勒收到隆美尔的电报后,高兴地向军事顾问们宣布,任何进攻马耳他的计划都已经不用考虑了。当隆美尔的联络官向希特勒当面报告后,希特勒马上致电墨索里尼:现在非洲的“转折点”来临了。

希特勒高兴地说:常胜的将军如果在胜利的时刻不能坚持进攻,那么胜利的机会和胜利的女神将永远不会垂青他。

一心想建立新罗马帝国的墨索里尼欣喜若狂,要求隆美尔早日进攻埃及,同时命令意大利总参谋部把进攻马耳他岛的行动推迟到9月份。

后来,墨索里尼在记者和军政要员的陪同下飞抵非洲,为进入开罗和亚历山大作准备。墨索里尼派人空运了一匹白马,准备到时骑着白马进入开罗。

6月23日晚上,“非洲军团”先头部队的坦克和卡车驶过边境来到埃及,隆美尔给妻子露茜写信说:“我们已经开始了,希望能够实现伟大的目标,我们的主要问题是速度。”

25日,隆美尔的先头部队到达埃及海岸城镇马特鲁的防区。

“非洲军团”的推进速度太快了,很快就耗光了给养。第21装甲师的坦克通过虹吸管抽干了供应车的燃料才得以继续前进。可是,供应车却因此瘫痪了,第21装甲师最终被迫停止,遭到英国空军的疯狂滥炸。

同一天,奥金莱克来到马特鲁,解除了里奇的指挥权,自己亲自指挥英军第8集团军。

40多岁的里奇是英国最年轻的将军。里奇长得很英俊,十分富有。里奇最大的优点是,哪怕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仍然是个乐天派。里奇曾在奥金莱克的总参谋部担任副总参谋长,对奥金莱克的军事计划十分了解。

第13军司令官戈德温·奥斯腾将军说:“里奇将军是个有信心的家伙,很不错。”但是,他忘了一点——里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就没有指挥过部队。

但这也没关系,第8集团军其实一直是奥金莱克制定作战计划,里奇只是负责具体实施的人。

可是,自从里奇出任第8集团军指挥官后,第8集团军就接连战败,部下们不信任里奇了。身处开罗的奥金莱克发现不妙后,曾派顾问前往前线调查。顾问得出的结论是“里奇的想象力不足”,同时建议奥金莱克撤换里奇。

被这个报告搞得心神不宁的奥金莱克当时没有同意。奥金莱克的理由是:“我刚撤了坎宁安。在3个月内再撤了里奇的话,会影响英军的士气。”

结果,里奇继续留任。

现在,奥金莱克认为只能解除里奇的职务了。第8集团军是英国在北非的主要力量,如果第8集团军被消灭,英国就丧失了整个中东地区的控制,并使苏联的南翼暴露在纳粹的进攻面前。

6月25日,隆美尔的3个德国装甲师来到马特鲁地区,先头部队靠近马特鲁的英军阵地。

奥金莱克在赶到马特鲁以前就决定不再坚守马特鲁了。

6月25日夜,奥金莱克得到情报说,隆美尔将于26日早晨攻打马特鲁。奥金莱克立即命令第8集团军在战斗不利时退守阿拉曼。

为此,奥金莱克命令第l0军、印度第l0步兵师和英国第50步兵师驻守马特鲁防线。在其南边,部署了第13军的印度第29步兵旅和新西兰师。印度第29步兵旅坚守布雷区之间的一个10公里宽的缺口。又将第1装甲师和第7装甲师部署在沙漠侧翼。

从表面上看,马特鲁的防御兵力跟托布鲁克差不多,在要塞外围布了20万颗地雷,但防务的部署却远远比不上托布鲁克。

隆美尔宣布第二天对马特鲁港发动进攻。

6月26日下午,德军装甲部队率先向英军阵地扑去,进攻英军阵地的薄弱部队,德军很快突破了英军防线。第二天,“非洲军团”向英军的纵深进攻打开了局面。

27日上午,德军第2l装甲师绕到英军第13军新西兰师的后面突然发起进攻,但像撞在石墙上一样无法前进。晚上,德军第21装甲师陷入困境,新西兰师从东、西两面发动了进攻。

德军第90装甲师傍晚在马特鲁港以东35公里处堵住了公路,封锁了英军第13军、新西兰师的退路。信心动摇的英军第13军军长戈特下令撤退。午夜后,新西兰师各部队将所有枪支上了刺刀,通过田野向正东撤退。兵力不足的德国第21装甲师在激烈的肉搏战中被彻底击败。

6月28日凌晨5时,隆美尔乘车赶到第21装甲师被击败的阵地,混战中被击毁的车辆仍然冒着浓烟,尸体躺满了阵地,血染红了沙漠。

隆美尔感叹道:“这个事实证明,在沙漠作战中用临时组成的包围圈阻止英军机械化部队逃走是很困难的,只要英军意志坚定,就能够迅速集中兵力杀出包围圈的。”

6月28日夜,英军第10军分成数路,成功突围。其中一路英军非常聪明,取道德军战地司令部的所在地突围。为了堵住这路英军,德军战地司令部的参谋人员都参加了作战,参谋部作战处长梅林津拿起一挺轻机枪冲了上去。

疯狂的炮火,把隆美尔的战地司令部也卷了进去。德军和英军之间对射的炮火越来越激烈。

不久,隆美尔的司令部附近到处都是燃烧着的车辆,那一夜的混乱是难以想象的。

隆美尔的司令部成了英军炮击的主要目标,遭到密集的近距离炮火的打击。隆美尔再也撑不下去了,他命令德军和司令部人员向东南方撤离。

为了防止发生类似的事情,隆美尔组建了一支特种分队保卫司令部。

6月29日早晨,德军第90装甲师占领了马特鲁。隆美尔的部队在两个星期内取得了第2次“辉煌”的胜利。许多英军士兵慌里慌张地向东北方向逃窜。“非洲军团”俘虏了8000名英军,缴获了大批武器和供给品。

隆美尔在给露茜的信中高兴地写道:“现在,马特鲁战役已经胜利了,德军先头部队距离亚历山大只有200公里。我觉得,最艰难的日子已经快结束了。”

连续几周的追击,使“非洲军团”的官兵们筋疲力尽。但是,隆美尔不准他们有丝毫的停歇,他相信,在英军得到援军、新的武器装备和给养以前,彻底歼灭英军是至关重要的。

令隆美尔遗憾的是,新西兰师再一次逃脱了,该师在以往的战役中多次使隆美尔感到头疼。毫无疑问,它是英国陆军中一流的部队,如果能把他们都逮进战俘营,那“非洲军团”就放心了。

埃及西部沙漠中的最后一个港口要塞马特鲁,已经被“非洲军团”占领了。这一次英军的损失很大,但英军仍把大部分步兵部队撤到阿拉曼,阿拉曼防线正在加速建立,由若干新来的英国部队驻防。

“非洲军团”攻下马特鲁以后,隆美尔下令继续进攻。

3.兵抵阿拉曼

当时,英国第8集团军的任务很重。在前几个星期中,英国第8集团军损失了5万名士兵,虽然英军撤回了埃及前线,但隆美尔紧追不舍。

隆美尔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因此他要求继续向前进攻:“再坚持一下。”他这样对官兵们训话:“开罗就是我们的了。”

6月23日,遭受追击的英国第8集团军被迫在马塞马诸附近构筑一道新防线。突然,奥金来克意识到马塞马诸附近英军面临着被歼灭的危险,立即下令英军撤到阿拉曼地区的有利位置。

没想到,隆美尔又抢先一步发起了进攻:许多英国官兵被拖在马诸要塞一带,这些侥幸逃生的官兵们遭到了德军的围攻。

这样,第8集团军遭受了更大的损失。然而,在撤往阿拉曼的路途中,英军纪律严明,士气旺盛。尽管这时很多官兵不明白:已经被德军紧追不舍,为什么还需要继续保持严明的军纪呢?之后的事实说明,英军战斗的意志并没有丧失。

第8集团军的官兵处于“勇敢而困惑”的状态之中,一名随军大夫回忆说:“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撤退时严明的纪律和绝对服从命令的程度竟然胜过了以往任何时候,简直无法相信这是一场结果难以预料的败退。虽然人少了很多,撤退的速度很快,但官兵们都士气旺盛,我没有发现一次冲撞或慌乱的情形。宪兵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引导着行进队伍,一切都进行得秩序井然,我们就像退出比赛场地一样镇定。”

一辆英军指挥车上响起了伦敦BBC的广播:“英国第8集团军已撤离马特鲁,退守阿拉曼防线。”

关于英国第8集团军退守阿拉曼防线的广播,隆美尔也听见了。隆美尔对播报的消息深信不疑,“非洲军团”将要在阿拉曼与英军决一雌雄了。

就在“非洲军团”攻占马特鲁的时候,隆美尔派乔治·布里尔上尉指挥由第606高射炮分队组建的一支战斗小分队向亚历山大进发,要求他们一直到达亚历山大郊区时才能停止前进。

隆美尔对布里尔说:“等我明天赶到亚历山大郊区时,我们一同去开罗喝酒。”

布里尔率领这支战斗小分队向前推进,一路上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击。

1942年6月30日,布里尔的战斗小分队距离亚历山大仅为80公里,接近一个小村庄,这个小村庄就是阿拉曼。

隆美尔是想趁着英军阿拉曼防务没有部署完毕,英第8集团军的残部没有进入阿拉曼防线之前,突破该防线。

阿拉曼防线是英军最后的防线,越过阿拉曼防线,进攻埃及的路上就没有什么能挡住“非洲军团”的脚步了。

“非洲军团”大举进攻,开罗和亚历山大都沸腾了。英军军官和政府官员们都在忙着烧毁文件,英国大使馆和英军总司令部上空弥漫着浓浓的黑烟。许多道路上挤满了客车和卡车,一列列火车上挤满了难民。

在亚历山大,担心金融崩溃的人们在一天中就从银行中取走了100万英磅。

在埃及首都开罗,商人们正在战乱中投机发国难财。有的商人囤积居奇,有的商人劝平民购买绷带以防止空袭。

在两座混乱的城市中,惟一镇定的是那个既快乐又严肃的英国大使马尔斯·拉姆普森爵士。

拉姆普森爵士在穆罕默德·阿里俱乐部举办了80人参加的宴会。拉姆普森爵士笑着说:“当隆美尔来到时,会很容易找到我们的。”

6月30日晨,隆美尔制定了行动计划:“非洲军团”装出向卡塔拉盆地进攻的姿态,而于当天夜晚进驻阿拉曼车站西南近20公里处的阵地。

不久,隆美尔下令将进攻的时间推迟24小时,以便使“非洲军团”能准备得更加充分。

隆美尔没有想到的是,由于他的这一决定给奥金莱克和英军赢得了最宝贵的一天时间,对于奥金莱克来说,宝贵的准备时间比坦克还要重要。

奥金莱克抓住这一天的时间加固了阿拉曼的防御工事。在阿拉曼防线,奥金莱克决心固守待援,他身边的兵力太少了。

他哪里知道,隆美尔更缺少供应,“非洲军团”的补给线在后方长达几千里,而“非洲军团”的士兵已经累得快不行了。

这两支残军都在积极准备,准备歼灭对方。

很快,奥金莱克调来了更多的英军部队。奥金莱克命令他们在阿拉曼挖壕坚守。

在以后的6个星期里,奥金莱克与第8集团军的官兵们露天住在一起,吃一样的食物。奥金莱克用自己的镇定来鼓舞第8集团军官兵的士气。

阿拉曼防线长达64公里,由一系列被人称为“盒子”的据点连成。错综复杂的地雷区被铁丝网紧紧地包裹着,英军修筑了坚固的碉堡、防空洞和土木工事。

阿拉曼防线从蓝色地中海向南一直蜿蜒到贫脊的山地,这片山地是卡塔拉谷地的边缘。卡塔拉谷地位于海平面208米以下,重型车辆不可能通过。“非洲军团”无法从侧翼进攻阿拉曼防线,隆美尔就算再厉害也只能从正面进攻。

同时,奥金莱克开始为应付失败而做准备。6月30日,奥金莱克派霍姆斯去后方组织尼罗河三角洲的防御。

一切部署好了以后,奥金莱克在他紧临前线的指挥部中等待隆美尔的进攻。

奥金莱克认为,在现在的条件下,在阿拉曼下达“不准撤退”的命令太愚蠢了。7月1日,奥金莱克下令:必要时从阿拉曼撤退。因为他除了兼任第8集团军司令官以外,他主要是中东英军的总司令,考虑问题时必须着眼于全局。他必须保存第8集团军的实力,为了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海湾地区的石油比埃及重要多了。

7月1日,“非洲军团”对阿拉曼的进攻开始了。由于隆美尔判断错误,“非洲军团”发动的进攻失败了。

“非洲军团”发现迪尔阿卜德没有英军据点,但在5公里以东的迪尔西因却有新的据点。这个据点的英军把“非洲军团”牢牢地挡住了。

到了傍晚,英军击毁了隆美尔剩下的50辆坦克中的18辆。增援上来的英军装甲部队使“非洲军团”无法向前推进。

隆美尔不甘示弱,指挥“非洲军团”趁月色发起进攻。只剩1/6兵力的德军第90装甲师的步兵和机枪手们立即爬上卡车和装甲车,展开队形向阿拉曼进发,企图突破阿拉曼防线,遭到英军步兵和炮兵火力的疯狂射击,仓皇逃回。

后来,隆美尔亲自驱车指挥,重新发动进攻,一颗炮弹在距离隆美尔的汽车6米远的地方爆炸。“非洲军团”拼命地挖坑,以便躲进坑中。

德军作战处长回忆道:“到了7月1日,我们的胜利已经变成了泡影。我们以巧妙的机动来打击敌人,其实我们陷入了与英军的消耗战中。”

这时的中东英军总司令奥金莱克与以往就像是两个人一样。以前,奥金莱克不仅要为英军前线的作战制定军事计划,而且还要对付叙利亚、波斯潜伏的危险。当“非洲军团”入侵埃及时,奥金莱克把全部的精力都倾注到对德防御作战的指挥上。

奥金莱克亲赴阵地,巡视防线,指挥作战。7月2日,虽然“非洲军团”仍在进攻,但奥金莱克找到了“非洲军团”的弱点,向“非洲军团”进攻部队缺少保护的南侧发动了猛烈的反攻。隆美尔被迫抽调德军第15装甲师赶去支援。

7月3日,隆美尔指挥德国第90装甲师和意大利的一个师朝阿拉曼的据点发动突击,以便进行中间突破。奥金莱克指挥装甲部队进行抗击。下午,勇敢擅战的新西兰师进攻意军战斗力最强的“阿里埃特”师,新西兰师的步兵都上起了刺刀,发起集团冲锋。

新西兰师第19营在向“阿里埃特”师的侧翼发动进攻时,俘虏意军400人,其他意军扔掉武器,四散而逃了。

7月3日,隆美尔为了突破亚历山大港前的阿拉曼防线,已指挥“非洲军团”连续进攻了几天。几天来,隆美尔成天呆在前线,住在指挥车里或者趴在坑里。

英军空军对“非洲军团”的威胁太大了。隆美尔向德军最高统帅部发电,报告说从6月中旬开始的追击已经结束。

“非洲军团”已经无力进攻了,装甲部队只剩下12辆坦克。英军的兵力正在不断加强,而“非洲军团”各部队的兵力正在逐渐减弱。这时,“非洲军团”每个师的兵力仅剩1200人到1500人之间,而补给的情况更为不利。隆美尔想,只要几天内补给跟上来,他就能再次进攻了,像拿破仑一样进入开罗。

奥金莱克决定迫使“非洲军团”停止进攻,他发动了多次反攻,打乱了隆美尔几天后即将发动进攻的计划。

7月3日晚,奥金莱克给前线官兵发了一封电报给予鼓励:“第8集团军的全体官兵,打得好!这是让人高兴的一天,只要我们坚持住,胜利就是我们的。”

同类推荐
  • 菊花禅

    菊花禅

    本书是一本绝对与众不同的写物随笔,它散发着草木香、胭脂香,又氤氲着晚风细雨的清凉,和年少情怀的幽寂惆怅。长长短短的句子里,既有张爱玲式的才情飞扬,又有李清照式的闲愁悠悠,文风孤绝清艳。作者通过唯美、感伤而灵动的语言,或叙述与胭脂口红有关的成长过程中的细节,或对某种草木的描述与解读中,牵引出一段段青涩晶莹、暗香隐约的少年情怀。
  • 老人仓

    老人仓

    《老人仓》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力作,它大胆地触及了当代农村改革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和新矛盾,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小说的主人公、退居人大主任的原西峰县委书记郑江东是一个为党和人民奋斗了一生的老干部。当年他雄心勃勃、以雷神爷的脾气和铁一般的党性原则在全地区县委书记中闻名。为了解决西峰县的旱情和一百多里外的海滨城市的供水问题,他冒着很大的风险,在西部山区修建了老人仓水库。他也做过错事、冤枉过一些好人。也受过“左”的影响,在“文革”中也吃过苦头、遭受过挫折,渐渐地,他的党性原则在不知不觉中淡漠了,尤其是从县委书记退居人大主任以后,他觉得自己老了,该以真正老人的标准重新判断世界上的一切。
  • 听雨南窗

    听雨南窗

    本书是宗孝祖的第一部诗词集,收录了他创作的格律诗词300首,90%是他近几年写的新作。这些诗词或气象宏阔、境界深远;或自然清新,流丽洒脱;或婉转缠绵,细腻深挚,有清水芙蓉的明净利落;大量作品以理性的关照,烛照细致入微的情感世界,凝聚了灵动多姿的生活瞬间。
  • 哨位旁的那棵枇杷树

    哨位旁的那棵枇杷树

    本书收录蔡扶欣:热血化干城、邹自国:热血与忠诚、黄健:大山一样的情怀、戴照平:热血铸军魂、郑玲:用爱撑起半边天、钱队长治鼾记等。
  • 席卷长江

    席卷长江

    改朝换代参与者的最后报告,国共交锋亲历者的往事回忆,时代剧变见证者的战地写真……共和国军史丰碑上镌刻的经典战事!《1946-1950国共生死决战全纪录:席卷长江》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1946-1950国共生死决战全纪录:席卷长江》由桂恒彬所著,讲述渡江战役是继三大战役后,我军又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行动。此役共歼国民党军43万多人,解放了南京、杭州、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和苏、浙、赣、皖、闽、鄂广大地区。这一胜利粉碎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集团企图“划江而治”的妄想,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全国的解放。
热门推荐
  • 凰龙编年史

    凰龙编年史

    神秘世界的百年历史,冷漠、残酷、机智、坚强的人心。
  • 乡村风流一刀

    乡村风流一刀

    社会琉璃破碎,乡村正义之风凌然,一个人,一把刀,从乡村到江湖,率一众女弟子,扫荡天下。
  • 寻觅中华

    寻觅中华

    《寻觅中华》一书,系统的表述了余秋雨先生从灾难时期开始一步步寻觅出来的中华文化史。除了一篇文章之外,其他所有的文章都是第一次发表。全书230千字。一路上写的书已经不少。由于读的人多,遇到了意想不到的盗版狂潮。作者的书在国内的盗版本,早已是正版本的十倍左右。前些年应邀去美国华盛顿国会图书馆演讲,馆方非常热情地把他们收藏的作者的中文版著作一本本推出来向听众展示。
  • Romeo and Juliet

    Romeo and Julie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征者

    神征者

    三百颗可居住行星,聚在一个星系。神奇异兽,智慧族群,星罗棋布,数不胜数。修炼者,以“气”为主,为‘武’‘法’两系,分为练气境,真元境,圣元境,至神境。气有特性,因人而异,繁杂无比,多如恒星。武系者,以气御体,拳碎大山,掌断湖海,争斗之间山川易景。法系者,以气御灵,引动天威,改天换地,争斗之间虚空泯灭。地球来客,秦征转世重生于一颗卫星上,等待他的是???(雏鸟初啼,努力精进!万望各位多多支持。点击!推荐!收藏!)
  • 异界神选者

    异界神选者

    我,来到异界了?这是某少年的疑问,“还获得了神选者的资格?”“这是,这身体。这外貌,怎么看也是个女孩吧?”“纳尼?这性别是女~!!”
  • 出嫁不从夫:钱程嫡女

    出嫁不从夫:钱程嫡女

    "一朝意外,她穿越到了一个马上要被浸猪笼的女人身上,还华丽丽的带着两个拖油瓶!不仅爹爹找事,婶婶陷害,还地位低贱,简直牲口不如……一朝潋滟,她重新活过,谁说女子出嫁要从夫?奉子难成婚?当她现代知识都是白混的么?于是从家徒四壁到第一皇商!从下堂弃妇到金贵老板!一不小心身后就跟了三大美男,还纷纷扬言要她做娇妻……可是,现代女子的自尊怎容得下三妻四妾!姐是谁?姐可是史上第一开发商!姐要的是天下第一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少妻有点甜:老公,我不干了!

    少妻有点甜:老公,我不干了!

    她以为会和男朋友结婚,却没想到嫁给了男朋友的大哥。那个在北城呼风唤雨,只手遮天的男人。他如冰山一样的性格,又腹黑的深不可测,在某方面更是异于常人,每每让她苦不堪言。整个北城的人都说他抢了弟弟的女朋友做老婆,他却充耳不闻。为了杜绝这样的传言,在她的毕业典礼上和同学介绍:“这是我大哥。”“原来你喜欢乱,伦。”“才不是!”她受不了他的霸道,不管她去哪里,他都要限制。她气冲冲地回到家:“商太太这个位置我不干了!”他压倒她:“只是……我干上瘾了!”
  • 十七岁的梦幻

    十七岁的梦幻

    我是林木木,四个木,单亲家庭的孩子。林是妈妈的姓,我爸姓木。和我班上那些叫"刘晶晶""陶丽丽"的女孩没什么俩样,不过,现在我的名字成了见证他们爱情的唯一证据。所以,我深信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天长地久的爱情。就算有,也永远只存在于那些美好的言情剧中。
  • 真龙惊天

    真龙惊天

    一跃龙门化真身,真龙出世天地惊;金鳞三现命运改,九门化阵龙族兴。龙阳穿越成为背负命运诅咒的小龙,揭开龙族命运的真相,带领远古真龙、大荒威龙、八部天龙、四海游龙、螭龙、虬龙、蛟龙、应龙、锦鲤龙、人鱼龙等龙族各支脉,为龙族崛起而战天斗地。……………………《深海主宰》《修真渔民》敬请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