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35500000012

第12章 英军败北(4)

令隆美尔烦恼的还有战略上的困难,因为他一方面要维持托布鲁克的包围圈,同时又要阻挡英军从埃及发动的进攻。如果能占领托布鲁克,那么情况就好多了。

隆美尔希望德军切断英国对托布鲁克的海上补给线。但那些从希腊和克里特岛撤回的德国飞机没有派到北非来支援。隆美尔要求把德国的潜艇调到地中海,以打击英国人的海上补给线,因为意大利的潜艇充满了技术上的缺点,在海战中十分不利。意大利海军的鱼雷艇在北非没有良好的基地,也难以发挥作用。此时,德国统帅部不可能答应隆美尔的请求,再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即1941年6月22日,德国就要进攻苏联,这是隆美尔所不知道的。

隆美尔经常率领指挥部的一小部分成员乘坐几辆敞篷指挥车指挥战斗,后面跟着通讯卡车,以便与作战部队随时联系。这种做法遇到很多困难,电台在沙漠气候条件下经常失灵,电池的电量也会很快耗尽。隆美尔之所以带上几辆敞篷车,主要防止他所乘的车被打中或触雷后困在沙漠,影响战斗指挥。一旦出现他所乘的车被打中或触雷的情况,他会坐到另一辆车上指挥战斗,而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呼叫其他车辆前来求援。

隆美尔很少睡觉和吃饭,只吃几片面包就能跑好几天。艰苦耐劳是他的特点,他同时要求德军军官向他学习。一次,他看到一位军官在部下们战斗时还在吃早餐,怒气冲冲地喊道:“你该回国去吃饭!”

意大利士兵开始佩服隆美尔了,这些士兵很少看到哪位意大利将军会突然出现在火线上,他们更乐意看到隆美尔教训那些自大的意大利军官们。隆美尔认为意大利军队的等级太森严,军官们像中世纪的贵族老爷一样对待士兵们。同时,隆美尔认识到,把无法应付的战斗任务交给意大利人是愚蠢的。

隆美尔不愿呆在安全的后方,他不相信间接取得的报告。隆美尔每天都去前线视察,认为这是取得胜利的关键。一位德军军官回忆道:“隆美尔在视察前线时,能发现一切问题,如大炮没有伪装好,埋设的地雷数量不足,巡逻兵没有足够的装备,隆美尔都会亲自查问。”

1941年5月28日,韦维尔向大英帝国总参谋部发电,抱怨北非英军武器装备匮乏的情况。事实上,英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采取了错误的战术,再加上战场上各个部队之间缺乏配合。沙漠作战经验丰富的英军在德军的军事行动面前却显得行动迟缓、反应迟钝。英军在坦克机械故障的维修和处理上落后于德军。隆美尔在主力部队后部署的维修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出故障的坦克重新作战。相反,英军却把坏坦克送到后方基地修理,耽误了大量的时间。德军把守着哈法亚,对韦维尔准备在6月中旬发动的攻势影响颇大。

6月,第15装甲师的其他部队陆续海运到的黎波里,在瓦尔特·纽曼·西尔科少校的率领下加强萨卢姆前线。

在德第5轻装师,隆美尔对一名坦克营指挥官进行了军事审判,指控他在5月1日流下眼泪,并拒绝向英军坚不可摧的“马蒂尔达”坦克发起进攻。当时,第5坦克团团长奥尔布里奇称病以回避隆美尔,隆美尔让波尔布林克少校接替了奥尔布里奇的职务。

隆美尔撤销了斯特莱希的职务,他的继任者是约翰·拉文斯坦少将,于5月31日到达利比亚。约翰·拉文斯坦出身贵族,瘦削英俊,曾荣获过功勋奖章。利比亚的气候对他那脆弱的体质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开始几天,约翰·拉文斯坦是精疲力尽地躺在床上度过的。

几天后,斯特莱希回国了,当他离开时,隆美尔向他喊道:“你太关心士兵们的身体了。”斯特莱希敬了个礼,反驳道:“我早就知道,你对一名少将是不会有什么赞扬之辞的。”

当斯特莱希来到意大利人那里时,告诉意大利人,他已经有了“一种预感”,英军会发起大规模攻势。事实上,德军电台监听员向斯特莱希报告了足够的情报。

6月上旬,德军第15装甲师全部到达利比亚。英军正在准备着进行一场大规模的进攻,这次进攻的代号为“战斧作战计划”。丘吉尔命令英军一举歼灭隆美尔。6月14日晚,隆美尔命令“非洲军团”进入战备状态。

6月15日拂晓,“战斧计划”的策划者、英军西线沙漠作战司令佩尔斯中将下令进攻,英军向“非洲军团”发起全面进攻。双方的实力相差很大:英军拥有300辆坦克,116架战斗机和128架轰炸机,而隆美尔只有150辆坦克,60架战斗机和79架轰炸机,大炮数量明显少于英军。隆美尔第一次遭到了围攻,被迫指挥一场防御战。

由于英军缺乏足够的自信,“战斧行动”的进攻目标只是摧毁隆美尔在哈法亚的部队,以缓解驻托布鲁克英澳联军的压力,把隆美尔的部队尽量向西驱赶。

事实上,“战斧行动”计划的准备是不够充分的。新组建的第8军中的许多部队是从正规军中抽调出来的,缺乏自信。最糟糕的是,装甲部队与步兵部队之间无法进行及时的通讯联络。佩尔斯喜欢待在安全的后方,他把总部设在离利比亚边境97公里的地方,无法根据战场上新出现的战况及时作出反应。

15日清晨4点半,英军分别在海岸平原和高原地区展开了进攻。在当天的战斗里,坦克和步兵在灼热的高温和令人窒息的尘雾中厮杀。隆美尔感到不安,英军的“马蒂尔达”坦克的装甲厚度是德国坦克的两倍。德步兵部队的37毫米反坦克炮对英军坦克无可奈何,炮弹被坦克厚厚的装甲弹回来,只有命中履带或者炮塔时才管点用。在强大的英军装甲部队面前,德步兵无济于事。德第7连的炮手在5米之内向“马蒂尔达”坦克轰击,但仍不起作用。

英军中路的坦克团冲向卡普措。该团全部装备着“马蒂尔达”重型坦克,阵地上的德军第8机枪营对“马蒂尔达”毫无办法,因为反坦克炮弹无法射穿装甲。英军坦克在“非洲军团”阵地上威风凛凛,来回碾压,把很多德国大炮碾碎,“非洲军团”炮手们被迫撤退。很快,英军占领了卡普措。

当时,300辆英军坦克向北面发动了强大的攻势,德国第15装甲师第8坦克团的80辆坦克与它们发生了猛烈的炮战。在这次坦克对战中,整条战线仅有一半的“非洲军团”部队能得到弹药、粮食和水的补给。其中,巴赫上尉竟挡住了英军的强大攻势。

巴赫上尉和士兵们在哈法亚上的据点中整夜守候着,他们忍受着跳蚤的不断进攻。凌晨4时天亮了,随着阵阵马达声的响起,远处出现了滚滚沙尘。当庞大的装甲车队扑来时,德军的神经又绷紧了。英军的炮弹不断地落在德军的阵地上。随着英军越来越近,巴赫上尉下达了开火的命令。

北路的英军拥有“马蒂尔达”重型坦克,但它的威力被隆美尔在情急之下想出来的一个办法给抵消了。英军坦克在德军反坦克炮面前横冲直撞,隆美尔发现这场战斗的胜负在于能否找到对付“马蒂尔达”坦克的办法。忽然,他发现了几门88毫米的高射炮,他下令把炮管放平,准备炮击即将进攻的“马蒂尔达”坦克。

6门88毫米的高射炮发出英联邦的印度军队从没有听过的巨响。德军的其他反坦克炮也发威了,几辆“马蒂尔达”坦克冒出浓烟,履带、炮架被打烂。坦克后边的印度步兵向前发起冲锋,被密集的炮火炸飞。英国的炮兵部队瞄准德军的炮兵阵地轰炸,但仍然无法压制住。德军的炮队不停地发炮,英军被迫撤退。

巴赫上尉率部顽强地坚守着哈法亚。88毫米的高射炮成为隆美尔战胜英军“战斧计划”的重要武器。他把仅有的12门高射炮分为两组,一组放在最重要的哈法亚,另一组放在哈菲德岭。进攻哈菲德岭的英军坦克也遭受到德军高射炮的重击,德军第15装甲师使英军的60多辆坦克变成了沙漠中的废铁。

夜晚,疲惫不堪的英军停止了进攻。战斗结束后,隆美尔把军官们的报告与无线电窃听到的情报结合在一起,大胆地作出了一个决定,命令第5装甲师和第15装甲师立即撤出战斗,于拂晓前绕到英军的侧翼,想把英军赶下地中海。第15装甲师进攻卡普措的英军,同时,第5轻装师向哈法亚进军,与那里的德军会师,切断英军的退路。

第二天凌晨,在正面战场上,英军准备发起进攻。突然,德军从侧面先发起了进攻,英军陷入了混乱。接着,隆美尔命令第5装甲师和第15装甲师向英军发动钳形攻势,一直打到坦克的汽油烧干为止。

但是,德军发动的反攻不仅没有取胜,反而损失很大。隆美尔认为,如果英军不顾一切地集中兵力发动反攻,他将被迫放弃包围托布鲁克的计划。当晚12时35分,隆美尔命令第15装甲师撤出卡普措与第5装甲师一同插入英军侧翼,冲向哈法亚,解除英军对哈法亚的包围,切断英军的退路。

17日早晨6时,第5装甲师到达第一个目的,第15装甲师也到达了指定位置。7时45分,德军电台监听到英军第7坦克旅请求皮尔斯将军前来挽救局势。隆美尔断定皮尔斯已经开始失去对英军的控制,遂命令两个师立即向哈法亚附近的英军进攻,防止英军装甲部队从北面逃跑。

德军发起了突然袭击,英军陷入混乱。上午10时,英军撤回埃及。结果,英军保存了实力,“战斧作战”结束了。在3天的战斗中,虽然英军的伤亡人数不足1000人,但英军的士气更加低落,其装甲部队损失了91辆坦克。

6月18日,隆美尔离开了作战指挥部,驱车看望筋疲力尽的德军和意军士兵,向他们表示谢意。看着这么多喜气洋洋的面孔,隆美尔深受鼓舞。他向柏林沾沾自喜地宣告摧毁了英军180辆到200辆坦克,几天后夸大为250辆。而德国损失25辆坦克,这却是事实。

一个被俘虏的英军装甲兵要看看摧毁“马蒂尔达”坦克的大炮,当他看到88毫米高射炮时,说:“你们竟用打飞机的高射炮打坦克!”在此之前,英军坦克兵们猜测,那是德军坦克发射的一种新型炮弹。英国坦克部队每次谈到隆美尔的坦克部队时,都会露出恐惧的神情。

隆美尔一共用了3天的时间视察战场,向将士们表达谢意。在哈法亚,他表扬了巴赫上尉,向柏林建议给巴赫授予一枚铁十字勋章,晋升巴赫为少校。这时,隆美尔的部队战斗力大增,官兵们对他充满了信任。

尽管兵员和物资紧缺,隆美尔仍然准备再次攻打托布鲁克。隆美尔找到了一些进攻点,下令将大炮瞄准要塞。他在沙漠里到处巡视,往来穿梭于各个阵地之间,经常突然出现在官兵们面前,监视工事的修筑情况,研究最佳的进攻方案。

1941年6月,隆美尔以卓越的指挥和出色的训练再次打败实力强大的英军,以至于英军官兵们每次谈到隆美尔的部队时,都不免流露出敬畏的神情。在德国,隆美尔的声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德国总参谋部的哈尔德对隆美尔的不满情绪仍很深。他曾经对希特勒说:“隆美尔缺乏应付复杂局势的能力。”他还经常劝陆军司令布劳希奇严格控制隆美尔的冒险行动。哈尔德曾经提出把阿尔弗雷德·高斯中将派到利比亚,还提出有必要在利比亚设立由陆军元帅威廉·李斯特为首的司令部,李斯特是隆美尔在德累斯顿时的上级。

不过,无论哈尔德怎样算计着削夺隆美尔的权力,命运之神再次垂青隆美尔。设立李斯特为首的司令部的建议遭到否决,作为折中的方案,高斯将军被派到了利比亚,但他不仅没有限制隆美尔,反而处处维护隆美尔。

6月12日,高斯来到隆美尔的活动屋——那时隆美尔正在指挥萨卢姆战役。他对隆美尔的指挥才能感到惊讶,认为他完全能够应付复杂局势。他马上把手下的43名优秀军官,150个卫兵和46辆运输车都交给隆美尔。

后来,哈尔德一怒之下将高斯召回柏林。哈尔德还说由于隆美尔的怪癖,“非洲军团”人事关系搞得太复杂,由于他那种蛮横的方法得到了元首的支持,所以没有人敢跟他争论。可见,哈尔德对隆美尔能够获得希特勒的信任是多么的忌恨。

然而陆军统帅部向高斯调查此事后决定,设立隆美尔装甲兵团。装甲兵团在建制上几乎相当于军团。装甲兵团设立后,在希特勒的授意下,49岁的隆美尔晋升上将。隆美尔将指挥其旧部和由几个步兵师组成的意大利第21军。

只用了两年时间,隆美尔从中校一跃成为德国陆军中最年轻的上将。隆美尔好像对上将并不感兴趣,听到这一消息后,他说:“这当然令人高兴,可是如果可能的话,我还会在肩章上添加更多的星。”

希特勒提议晋升隆美尔为上将时,德国总参谋部曾坚决反对,说隆美尔在两年内已经从中校提升至中将了,再提升的话速度太快了。在后来几年中,他们对隆美尔的嫉炉一点都没有减弱。

不列颠空战是二战期间德国为了准备入侵英国,对英国本土进行大规模空袭。

在德国征服法国以后,开始对付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的英国,希特勒于1940年7月向德军下达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

“海狮计划”首先需要消灭英国的空军,一旦德国空军夺取了制空权,英国海军就无法在英吉利海峡立足了,这样做才能保障德国登陆舰队安全渡过英吉利海峡。

从7月10日开始,德国空军大规模地连续空袭英国本土。英国在丘吉尔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利用本土作战的优势,并利用雷达预警网与德国空军作战。由于英国空军英勇奋战,德国空军没有达到目的,双方均损失惨重。

德国难以在不列颠空战中取胜,同时德国也开始准备进攻苏联,因此“海狮计划”被希特勒无限期推迟。

在不列颠空战中,英国损失了超过100万幢建筑物,英国平民死伤达14.7万,占英国在二战中死伤人数的20%。1941年5月,不列颠空战结束。

不列颠空战胜利后,英国不仅保持了领土独立,而且还把德国拖入致命的持久战。后来,英国还成为英美反攻欧洲大陆的跳板,使德国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

不列颠空战是二战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空战,显示了战略性的大规模空袭能够影响战争的进程,证明了制空权在现代化战争中的地位。

同类推荐
  • 唐诗宋词元曲(第三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三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长河秋月:宗孝祖古典诗词集

    长河秋月:宗孝祖古典诗词集

    《长河秋月》共十五卷,每卷都有着明鲜的个性特色。如第一卷中的《忆旧游?咏四大名楼之蓬莱阁》,诗中表象上深印出历史意识,又深入到生命与生存的肌理,在诗意的层面上达到了一种较高的境界。这些诗句在抵达美感的同时又超越美感,其审美视角在观照生活现象时,又彰显着
  • 生存之一种

    生存之一种

    卢一萍,原名周锐,1972年10月出生于四川南江县。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曾就读于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2年开始小说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情王国》,长篇纪实文学《八千湘女上天山》,随笔集《世界屋脊之书》及游记《黄金腹地》、《云南天堂》等,作品曾获天山文艺奖、解放军文艺奖、中国报告文学大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及上海文学奖等。《生存之一种》是作者的一部中篇小说集,书中收录了《笼罩》、《如歌军旅》、《二傻》、《生存之一种》、《远望故乡》等5篇,文章笔端细腻深刻,读起来意境深远,值得品评。
  • 时间都去哪儿了:路过你的全世界

    时间都去哪儿了:路过你的全世界

    本书记载了120多个爱情、亲情和富含哲理的小故事,揭示了爱情、婚姻、生活、人生的真谛,以及夫妻之间、情侣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平实、温婉的文字让人感动,给人激励。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印下最美的记忆)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印下最美的记忆)

    “读一部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样,读名家名作就是和大师的心灵在晤谈。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让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阔文学视野,提高审美意识,触动写作灵感,陶冶思想情操,提升人生品位,徜徉经典,收获无限。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活在自己的心里

    活在自己的心里

    本小说将自述何八三的情感故事,她是一个在初中不羁,升高中变得沉默寡言的孩子,然后经历着一些事情变得开朗自信,最后又堕入沉默的深渊。她的情感总是这样跌宕,因为她还小啊,还很单纯啊,只是内心渐渐变老,她的人生,从来不会倒带。这里总会有一篇故事适合你,总会有你感觉到讲述的就是你,就是这个世界。美好的生活终将来临,请不要气馁!
  • 血魔影

    血魔影

    他是影魔一族的超级天才,但也是祸水。一瞬万里,一掌灭仙!!!他,就是血影
  • 万世传奇

    万世传奇

    一剑可斩苍穹,一指可破虚空,一念可御万物,一心可痴千古。守苍穹,卫乾坤,谈笑间灭敌,谁能铸就万世传奇?这一切,还得从九洲的那位少年说起。
  • 死亡作业

    死亡作业

    班主任留下一个诡异的作业之后,第二天就传来了她的死讯......这一天,我们回想起了被作业支配的恐惧......
  • 当学霸女遇上屌丝男

    当学霸女遇上屌丝男

    青春,是生命里的过客。安筱柒,学校里出了名的书虫,除了看书还是看书。祁诺,一代屌丝男,却莫名消失半年,回来时物是人非。在爱情里,她是一块木头,直到他来了又去,她才渐渐发现,有些东西已经在自己心里生根发芽,却为时已晚……她写了一百张“我喜欢你”,他却再也听不见了。
  • 越理债越有钱完稿

    越理债越有钱完稿

    债务是一个非常好的理财工具,债务的杠杆作用可以撬动更大的财富理念也受到重视。才永发编著的《越理债越有钱》介绍了各种个人理债的方法、实例和技巧,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教会人们认清债务的真面目,正确打理债务,从而轻松摆脱债务的困扰,并通过高明理债改善生活,让家庭和个人资产保值增值。
  • 带着女儿嫁豪门

    带着女儿嫁豪门

    没见过这么霸道的男人,别人碰她小手一下,他却用吻帮她全身消毒,害她这个“28”岁的老女人,都脸红心跳小鹿乱撞。宝宝道破真相:“笨妈咪,爹地是借题发挥,摆明想占你便宜好吧!”
  • 浮沉乱

    浮沉乱

    一岸陌上花,半生浮世茶。韶华司空去,抚景凝旧颜。鬼见愁碧梦山巅山海卷残镜堕仙曰凰烨玄冥洞阴阳村显魑魅鬼魍魉黑白无常现浮屠城伴生云起傲叱孤冢剑缚血千机变秦淮河金陵岸沧澜渡半钥陆幽州国忘川河往生殿烟波散不啼兮城暮去只盼眉间心上一笔谁为苍生乱奈何叹只为浮华尽
  • 时光荏苒,孤独守望

    时光荏苒,孤独守望

    “任冉小姐,我可以说你侵犯了我的版权吗?”“一个故事讲到一半就离开的人,有什么资格跟我讲版权”他无言以对…七年前她不喜欢人多,但总愿意为他挤在篮球赛观众席…他不喜欢嘈杂,但他总能在人群里一眼找到她,她的尖叫,是最大的动力…
  • 连体女婴地府闯关记

    连体女婴地府闯关记

    对于普通魂魄而言,投胎之路可谓不费吹灰之力,就是走一个流程而已;可是对于异类魂魄,她们的投胎之路可谓曲折异常,看本文的女主角连体女婴是如何突破重重困境,在地府中开辟出新天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