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33800000023

第23章 1912——南京北京,寻找两条道路的交集点(3)

宋教仁,中国近代史上另一位独一无二的人物,一直努力要将中国引上宪政、法治的正常轨道,一贯坚定地主张责任内阁制。他既有倔强的进取精神,又有极强的活动能力和深刻的宪政思想,而且,始终对局势的发展有着清醒而准确的把握。早在同盟会成立初期,他就这样说:“破坏容易,建设难,我看同志们从事破坏一途的太多,对于建设,很不注意,将来要组织共和国,不是玩笑的事!什么临时约法、永久宪法,都须乘此功夫,研究一番才好!”武昌起义成功后,他认为:“以前是旧的破坏的时期,现在是新的建设的时期。以前,对于敌人,是拿出铁血的精神,同他们奋斗。现在,对于敌党,是拿出政治的见解,同他们奋斗。”在袁世凯登上大总统宝座,民主进程面临倒退的困难时期,他毅然挺身而出,敢当大任,“毁党造党”,将同盟会这个组织武装暴动的革命党,改造成了新型的、富有建设性的普通政党,准备用“政党政治”或“政党内阁”来限制袁世凯所代表的反动势力,进而实现真正的共和民主。

1912年8月25日下午1时许,同盟会、统一共和党、国民促进会、国民公党、共和实进会等五政党合并组成中国国民党,于北京湖广会馆隆重举行成立大会。2008年夏天,北京奥运会即将开幕前夕,我在另一种热烈欢庆的气氛笼罩下,来到了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位于虎坊桥附近的湖广会馆经过不断修葺、翻新,整体上仍然保持着明清建筑的凝重与端庄。让人感到有点不伦不类的是,它如今还挂上了一块“北京戏曲博物馆”的招牌,使我这次走向历史的访问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与曾经在这里发生的那些重大历史事件比较起来,那块招牌实在有点轻佻,也有点过于戏剧化了。或许是由于收费的关系,除了我之外,没看到有别人来这里参观。穿过门廊,看到两条曲径,一条通向文昌阁,一条通向大戏楼。我直奔大戏楼。中国国民党成立大会就在这座大戏楼举行,孙中山曾经站在大戏楼的舞台上演讲致辞。他说:“今五党合并,兄弟切望诸群同心合志,破除党界,勿争意见,勿较前功,服从党纲,修明党德,合五党之力量气魄,以促民国之进行。”

那天,我置身于幽暗寂静的戏楼大厅,望着那空空荡荡的舞台,耳边仿佛总在回响着孙中山当年慷慨激昂的话语和一阵阵欢呼、掌声。

在这次会议上,孙中山当选为理事长,黄兴、宋教仁、王宠惠等八人当选为理事,胡汉民、张继、于右任、阎锡山等三十人任参议。由于孙中山“暂搁政事”,热衷铁路事业,他在当选国民党理事长之后,党务工作交由他推荐的代理理事长宋教仁主持。

在此之前,袁世凯为抵制同盟会,已鼓动章太炎、张謇、汤化龙等人,将其领导的小型政党合并,联合组成了共和党。随着国民党宣告成立,两党政治俨然形成。民国初年的政坛短暂出现了宋教仁希望看到的局面,他真诚地说,政党宜两大对峙,希望本党发达,也希望反对党发达,以致旗鼓相当。他还到天津秘访梁启超这个过去的论敌,提出两党轮流执政、实现政党轮替的设想。两人深入交谈,甚为契合。

孙中山出席国民党成立大会之后,又在北京逗留了将近一个月,期间与袁世凯会晤十三次,相谈甚欢。他甚至表示支持袁世凯当十年总统,练百万精兵。同时,他还接受了全国铁路督办一职,立志要在十年内修二十万里铁路,“使中国全境,四通八达”,成为“全球第一强国”。

9月11日,黄兴也从上海来到北京。孙中山和黄兴在北京期间,经常有人请他们题词留作纪念。孙中山题“天下为公”,黄兴题“南北一家”,表达他们对国家前途的良好愿望。在那短暂的蜜月时光里,本来南辕北辙的两种力量,仿佛真的找到了交集点。

1913年初,国民党在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国会选举中大获全胜,正如宋教仁所愿,国民党以优势多数成为执政党。全国各界一致预测,由宋教仁组织政党责任内阁几成定局。中国再次出现了民主政治的曙光!

1913年3月20日,三声枪响、三颗罪恶的子弹不仅结束了南北和谐的大好局面,也击倒了刚刚树立起来的民主旗帜。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时间、地点和中断了中国宪政民主进程的非常事件。

1913年3月20日晚10时45分,上海火车北站。宋教仁刚刚与前来送行的黄兴、陈其美、于右任、廖仲恺等人挥手作别,正要去北京出席即将召开的第一届国会。就在车站的检票口,他遭歹徒袭击,连中三枪。

当时在场的黄兴等人急忙将宋教仁送往沪宁铁路医院抢救,可是因为子弹就射在心脏附近,他已经生命垂危。在弥留之际,这位为了实现中国政治文明付出了生命的仁人志士,对守在身边的于右任交代了身后事:“今以三事奉告:一、所有在南京、北京及东京寄存之书籍,悉捐人南京图书馆;二、我本寒家,老母尚在,如我死后,请克强(黄兴)与公及诸故人为我照料;三、诸公皆当勉力进行,勿以我为念,而放弃责任心。我为调和南北事费尽心力,造谣者及一般人民不知原委,每多误解,我受痛苦也是应当,死亦何悔?”

22日凌晨3时,这位中国宪政民主的开拓者,这位一直努力把文明与理性引入中国政坛的光明使者,这位无私的勇士黯然离世,那时,他刚刚三十二岁。临终之际,黄兴、陈其美、于右任、居正等在场的同志无不失声痛哭。

宋教仁遇刺殉难,举国震惊,群情激愤。远在日本考察实业的孙中山给国内发回电报:“闻钝初(宋教仁字钝初)死,极悼。望党人合力查此事原因,以谋昭雪。”

自从宋教仁住进沪宁铁路医院,许多素不相识的人便一批一批地赶来问候。噩耗传出,吊唁者更是络绎不绝。在举行追悼会那天,两万多人自发到场,各界著名人士、各党派及社团送来的挽联挂满了会场,极尽哀荣。

在北京,新闻界召开哀悼大会,数千人到场致敬。政见不同者异口同声,称颂他是伟大的政治家,对他遭受如此惨害表示了极大悲痛与愤慨。共和党领袖汤化龙送上的挽联里即有“谓神州将与先生毅魄俱沉”,“何国人忍把万里长城自坏”这样的惋惜和诘问。

宋教仁离开人世的当天,黄兴、陈其美就以遇难者朋友的身份致函上海总巡捕房,为捉拿凶手提供赏银一万元。上海闸北巡警局、上海县知事也各自拿出万元悬赏。第二天,直接凶手应夔丞、武士英被逮捕。随后,袁世凯总统府秘书洪述祖、内阁总理赵秉钧也相继浮出水面,其幕后黑手直指临时大总统袁世凯。

总统杀人!宋教仁案证据公布后,全国再次哗然。应夔丞、武士英、洪述祖、赵秉钧相继被灭口,袁世凯却依然野蛮无耻地做着他的大总统,而且还不合时宜地盘算着洪宪皇帝的春秋大梦。

关于宋教仁之死,同盟会元老谭人凤这样说:“国民党中人物,袁之最忌者惟宋教仁。”袁世凯为了拉拢宋教仁,先是“饵以官”,许他出任内阁总理,不受;后是“啖以金”,让赵秉钧送给他存有五十万元的银行支票本,不受。宋教仁让赵秉钧转告袁世凯:“这不是个人问题,政党政治是民主国家的通则!”

关于宋教仁之死,民国时期著名历史学家蔡东藩这样说:“宋教仁为国民党翘楚,学问品行,均卓绝一时……”宋教仁是国民党的核心与灵魂,至此,国民党迅速瓦解,中国实行宪政民主的梦想也随之破灭了。如同林长民所说:“政举人存,人亡政熄。”

关于宋教仁之死,当代评论家李劫这样说:“他要以虎口拔牙的方式,将民主政体从袁世凯口中挖出来。在辛亥革命诸领袖之中,徐锡麟的勇气是相当突出的,但这位荆轲式的英雄不以谋略为意。这在宋教仁则既具有徐锡麟那样的勇气,又具有徐锡麟所没有的智谋。他的失败在于他的处境太孤单。”

关于宋教仁之死,当代学者傅国涌这样说:“1913年3月的那一刻,宋教仁先生以他的鲜血染红了他所追求的民主理想,也染红了整个沧桑百年史。”

宋教仁遇刺标志着整个武昌起义带来的革命成果彻底丧失。孙中山结束了日本的访问行程,回到上海,与黄兴、陈其美商讨对策。

正在国民党人在起兵讨袁与“用法律解决”之间犹豫不定的时候,袁世凯已经开始对革命派下手了。6月,他先后免去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三人的职务。7月12日,李烈钧在江西宣布独立讨袁,二次革命爆发。孙中山、黄兴力促上海和南京响应。随后南京、上海、安徽、广东纷纷宣布独立讨袁。7月底,各地讨袁军相继失败。

9月15日,袁世凯下令通缉孙中山、黄兴等人。孙中山、黄兴先后逃往日本。他们又一次成了流亡者。

民主政治的希望破灭了,修建二十万里铁路的希望也破灭了,中国之路又一次陷入迷茫……

从晚清到民初的几次政权转移,除了浮在表面上的政治、民族、军事等诸因素之外,背后还有一只看不见的推手:经济困境。这是一个在过去的历史文本里,一向缺少充分言说而又至关重要的特殊领域。

满清政权的崩溃,首先是经济崩溃。清朝统治末期,内而贪污腐败,皇族亲贵、大小官僚中饱私囊,敛财无度,纸醉金迷;外而割地赔款,钱银大量外流,仅庚子赔款就高达四亿五千万两之巨。锦绣中华,一派大好河山,被这样一伙贪婪、野蛮、愚昧的满清统治者折腾得民穷财尽,国库空虚,最后只能靠借洋债勉强维持政府运转。

1911年5月,清政府派盛宣怀出面与以美国摩根财阀为核心的美、英、德、法四国银行财团经过多次交涉,以出让川粤汉铁路筑路权为条件,签订了六百万英镑的借款合同。结果,这次川粤汉铁路大借款不仅引发了群情激愤的保路运动,而且演变成了辛亥革命的导火索,最终导致了清王朝的覆灭。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同样面临着财政危机,同样因为在对外借款过程涉及到了国家主权,引起各方非议。

清政府全面倒台后,王公贵族们纷纷携带大批财物潜逃。据说,当时国库里剩下的,只有十枚银元。经过南北议和,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所接手的就是这个已经被掏空了的国库。所以,满清政府靠借洋债过日子,民国政府还得靠借洋债过日子。而首任内阁总理唐绍仪与袁世凯之间的纠纷,也正是围绕着对外借款问题全面展开的。

从清末开始,美、英、德、法四国银行财团就取得对华借款的垄断权,每项借款都以获得在华利益为附加条件。唐绍仪尽管面临着政府财政捉襟见肘的局面,却不甘因此受人指责,落下丧权辱国的恶名,便想另辟蹊径,绕开四国银行财团。为此,他与比利时财团接洽,从华比银行拿到了一百万英镑的借款,以此应付急需。让他没想到的是,这笔借款竟然在国内外引起了轩然大波,使他和袁世凯之间出现难以弥补的裂痕,以致首届责任内阁被迫解体。

唐绍仪向华比银行借款的消息传出之后,美、英、德、法四国公使立刻照会袁世凯政府,谴责中国违反与四国形成的借款条约,并以今后停止借款相要挟。面对四大强国的抗议,中国政府内部陷入了一片争吵。袁世凯责怪唐绍仪独断专行,没得到总统的同意就擅自向外借款,影响了政府和友邦的关系。财政总长熊希龄更加不满,甚至开口大骂,说唐绍仪侵犯了自己的职权。唐绍仪则感到心灰意冷,这时他才发现自己的这个责任内阁总理实际上是有名无实、有职无权。

在各方压力下,唐绍仪被迫亲自前往四国公使馆解释。四国公使联合起来向他提出四点要求:一、取消与比利时签订的借款合同,退还款项;二、中国政府不再向四国以外任何一国借款;三、中国财政预算案须交四国公使备阅;四、中国政府正式道歉。

借款风波之后,唐绍仪又因人事任用问题与袁世凯发生难以调和的分歧,最后他留下一道辞呈,也不与袁世凯话别,就乘车离开了北京。

唐绍仪于1912年4月21日组成责任内阁,到6月16日拂袖而去,前后总共不到两个月,成了民国历史上第一个短命内阁。

借款风波平息了,唐绍仪辞职了,袁世凯政府的财政危机并没有因此解除,还得想方设法继续借洋债。这时,日、俄两国已经通过巴黎会议挤入四国银行财团,开始与美、英、德、法共享对华借款垄断权,四国银行财团变成了六国银行财团。他们内部协商后,同意向袁世凯提供总额为六亿两白银的借款,但要求以中国的盐税收入作为抵押。财政总长熊希龄觉得列强开出的条件过于苛刻,如此借款无异于饮鸩止渴,又加上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决意辞职下野。袁世凯于是任命自己的亲戚、“红顶商人”周学熙出任财政总长,继续与六国银行财团交涉。

周学熙经过与六国银行财团反复磋商,双方初步达成借款意向,而就在准备正式签约时,俄、法两国公使又提出了新的条件,要求派人加入中国的财政监督机构,直接参与对借款及盐税的监管。随即,英、德两国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面对这种得寸进尺的无理要求,当局认为有悖于最初的借款原则,而把财政监督机关交给外国人把持也实在难以向国人交代,被袁世凯等人拒绝,谈判也随之中断。

政治和经济总是密不可分、互相作用的。就在双方相持不下,大借款即将破局的时候,宋教仁在上海遇刺,孙中山在南方发起二次革命,呼吁各省起兵讨袁。袁世凯急需军费备战,立刻变得“饥不择食”了。在丧权辱国与保住自己的权力地位之间,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个人权力。于是,周学熙匆忙受命,再与六国银行财团重开谈判。

在六国财团中,美国的态度倒是相对公允。美国政府认为强行向中国索取财政监督权是不恰当的,总统威尔逊公开表示美国“不愿干涉中国的行政主权”,命令美国银行代表退出六国银行财团,同时鼓励对华投资。美国的行动让其他五国深感意外,也深受刺激,害怕继续拖下去另生枝节,态度立刻为之一变,借款条件也有所让步。

在双方都很急切的情况下,袁世凯政府与除美国之外的五国银行财团签订了新的借款合同:借款总额为二千五百万镑,利息五厘,折算后按八四折实收,不过二千一百万镑;另外扣除民国元年、民国二年到期的庚子赔款及其他前期借款和垫款,再加上赔偿期间各国受到的财物损失,袁世凯政府真正能拿到手的借款不过债面的一半,而它的代价却是中国盐税从此落入外人之手,为期四十七年。

周学熙在经手这项“善后大借款”之后,自然引来国人一片唾骂,斥其为“借款总长”,他本人也十分自责,感觉成了“盛宣怀第二”,留下了终生耻辱。没过多久,他即引咎辞职。

满清王朝灭亡了,却留下了一屁股还不清的外债和已经形成惯例的外交与经济困境。中华民国建立之初,以一连串负数为起点,在一团纠缠不清的权力争夺中开始了艰难的现代化起步。

同类推荐
  • 残酷翻篇,即是温柔

    残酷翻篇,即是温柔

    真正的残酷,是把自己搞残了才酷。抛开酒桌、情人和死党,读这本极具黑色幽默的个人史,44个故事,令人晕菜又拍案。一只70后的老狐狸,即使荒芜了自己,也要找到灵魂的寄居地;借一身非法才情,用辣椒酱和冰啤酒,衔咀年华。残酷翻篇,即是温柔;残酷翻篇,更是温柔……
  • 读者精品——爱情小语

    读者精品——爱情小语

    庐隐实在的恋爱绝不是游戏,也绝不是堕落的人生所能体验出其价值的,它具有引人向上的鞭策力,它也具有伟大无私的至上情操,它更是美丽的象征。没有在浮沉的人海中翻过筋斗的和尚,不能算善知识;没有受过恋爱洗礼的人生,不能算真人生。
  • 信马由缰

    信马由缰

    本书是作者阅读一些中外名家名著后写下的文字。包括国外的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无知》,勒克莱齐奥的《诉讼笔录》、《乌拉尼亚》,还有国内当代作家,如池莉的《熬至滴水成珠》、《来吧孩子》,叶兆言的《后羿》,赵本夫的《无土时代》等。作者以随笔的方式,想到什么写什么,不在乎评论作品本身,而在乎抒发自己的心情。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兴趣有时,随手找张纸片,记下联想或者心境,自娱自乐,信马由缰”。
  • 我读

    我读

    本书不是一本简单的书评性质的书,而是近似于一种社会时评的文集,作者从某本书出发,从中引申出对社会、人生等各方面的看法,语调轻松有趣,以说故事为主,启发读者:书可以这样读。
  • 日新居吟草

    日新居吟草

    《日新居吟草》收录作者王宏昌先生自2006年以来创作的240多首诗词,作品风格清丽、朴厚,题材广泛,贴近生活、贴近大自然。
热门推荐
  • 邪魅神修

    邪魅神修

    倒霉宅男赶上穿越的潮流,却成了人人喊打的“采花贼”。身怀神秘玉佩坠入上古禁地,竟得获神诀修出七窍玲珑心。何为修神?那就是便是江山美人全揽,诸天神佛跪拜!
  • 结婚以后

    结婚以后

    蓝采和佟海波都是80后的孩子,海波家在农村,父亲早亡,只剩下一个母亲和妹妹生活在一起。恋爱三年后,蓝采顶着父母压力和海波结婚,两人在北京买了房子,原本以为会过上幸福的生活,但生活上的拮据、婆媳矛盾日益加深,城乡差异等多方面因素终于让海波和蓝采的婚姻走向了边缘……
  • 好一束美丽的红杜鹃

    好一束美丽的红杜鹃

    “以咋该咋派文学”的派性宗旨是:客家人写的和写客家人的文学作品,主要包括散文、小说。所有述写客家人生活的文学作品,都可以装进这个箩筐,不论他是客家人还是非客家人。
  • 不嫁丑王爷

    不嫁丑王爷

    莫名的穿越,竟然来到没有记载的时空。真是人倒霉喝口凉水都塞牙,那就且看本小姐怎么混的风生水起吧!可是圣旨下却要嫁给当朝最凶残的王爷,而且还是毁了容的……爹爹想救我,奈何小妾太嚣张,一切顺其自然,看我现代女性的强悍上阵。
  • 网络王朝

    网络王朝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在他曾经走过的岁月中有太多的失败,一次次的机会从他的指尖滑过,曾经沧海的他在一次意外中死亡,他的魂魄回到了过去的岁月,一切是否都意味着将重新开始。打造一个庞大的网络帝国或许在任何一个人的眼中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是林贤文做到了。研发QQ,推出百度,打造淘宝。。。一个个网络奇迹都在他的手中诞生。紧随着他的事业成功,那前一世失败的感情,在这一世出现了大逆转,曾经的最爱,梦中的情人,再加上各色接踵而来来美丽女子,都将林贤文的生活装扮的异常绚烂。一切都意味着新的开始,金钱美人在这一世被他牢牢掌控,这是命运的轮回还是轮回之外的宿命,答案就在字里行间。新书新书新书新书,请多投几张票,也算是对俺的一种鼓励,谢谢!
  • 诺玛变异

    诺玛变异

    地球突变,诺玛横行,人类是该顺从还是反抗?
  • 夜校奇谈番外篇

    夜校奇谈番外篇

    时隔三年之后,李宗希却在一宗案子中牺牲了,愤愤不平的陈晨再次找到了推理部。此时,由司徒清远和凌珑为主力的清江大学推理部介入了调查,依然还是一筹莫展,期间还陆续发生了一系列案子。当清远和凌珑穿过重重迷雾之后,却发现这是一宗牵涉甚广的案子,究竟结局会是怎么样呢?
  • 只是因为我们彼此遇见

    只是因为我们彼此遇见

    《只是因为我们彼此遇见》又名《最初的我和我们》、《致那个最初的我和我们》。当性格完全不同的两个男生走进彼此的世界,经历了他人的反常目光。是选择坚守,还是退却。正如主角凌羽璟对萧铎宸说:只是因为,我们彼此遇见。遇见你,我和你都变得不同。如果没有了你,这一切仿佛是梦,也只能是梦。你永远都是我内心最深处的秘密。记得我们遇见的那一刻,仿佛我们就是全世界。故事围绕两人(凌羽璟与萧铎宸)从相识到分别,二十年后再次重逢的感情的点点滴滴。(注:多站同步更新为不同笔名的同一作者)
  • 未婚妻逃不掉

    未婚妻逃不掉

    冰冷气质,有些傲娇的未婚妻雨宫天;温柔好运连连的林雪柔;中二病毕业的千金大小姐程若云;女王大人叶文妍;何以翔面对四女,只想苦笑,他要娶的是雨宫天啊!重生亦是为了她,为何你们要这么执着?林雪柔:“你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我,此生唯是你的人。”程若云:“勇者,你答应过我,要保护我一辈子,我们缔结了契约的...”叶文妍:“你不要忘了,小时候我抱着你宣布,你是我内定的!”天然呆姐姐雨宫羽,绿茶婊某人,以及一只理性的萝莉。本来只是想要和雨宫天结婚,为何重生之后改变了还是这样的结果!本书简述何大少的感情纠葛,不会悲情,更不可能开后宫,想知道接下来的故事吗?
  • 都市迷情:兰归何处

    都市迷情:兰归何处

    他是千亿总裁,堂皇霸道,用钻石做成枷锁,锁住她的身体:“你只能爱我。”他是无敌兵王,危险冷酷,用锋利的匕首抵住她的咽喉:“你是我的,永远也跑不掉。”他是当红偶像,善良温柔,紧紧拉住她的手:“嫁我吧,我会爱你一生一世。”孤身在这繁华都市,迷情纠缠,她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