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26300000038

第38章 怎样打造好秉性?(1)

秉性的自我分析

以人为镜当你认真观察使你讨厌、反感的人时,一定会意外地发现,那个人的秉性与你有许多相似之处,那个人身上的缺点与你身上的缺点颇有点不谋而合。专横自私的人讨厌专横自私的人,虚张声势的人对虚张声势的人也特别抱有敌意。那是因为对方起的作用宛如一面镜子,把你不愿正视的某些缺点,加以放大,如实地反映了出来,故而引起你感情上的不愉快。

人的心理十分微妙,常常无意中把别人作为一面镜子,以此来衡量自己并对自己作出判断。所以,要正确判断、分析自己的秉性,认真观察别人,对照检查自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当你无缘无故地讨厌一个人时,你不妨认真分析一下,对方倒底是什么引起了自己的不满,从而反省自身。

缺点如此,优点也是如此。当一个人无意中引起了你的喜爱时,他身上一定也有某种好的秉性特征是和你一致的。这在社会心理学上称为“相似作用”。

通过对别人的观察、感觉,反观自己的秉性,这是秉性自我分析的一种方法。但进行秉性的自我分析,更多的还是应从分析自己的言行入手。因为秉性总是表现在活动中的,诸如劳动、学习、游戏等等。

以业为度劳动是以创造社会产品为目的的活动。劳动过程和劳动产品的价值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秉性特征。从劳动中可以观察到自己秉性的倾向性、意志的坚韧性。比如说,在所从事的本职工作中是否经常出色地、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劳动才能和劳动态度。假如你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能爱护劳动工具和劳动成果,遵守劳动纪律,对违反劳动纪律、在工作中缺乏责任心的人勇于给予批评和热情的帮助,那就说明你的劳动态度是积极的,并且具有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秉性,等等。

学习是系统地掌握科学知识、技能的活动。学习活动如上课、考试、作业等,都能表现一个人的秉性。在课堂上注意力是否集中,回答问题是否积极主动,并进行过认真思考,在考试和完成作业时是否沉着稳健,完成试卷或作业后是否认真检查,这都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责任心、义务感、自制力、荣誉感等秉性特征。

游戏以及交往活动和学习、劳动不同,它没有明确的组织,不一定要付出艰苦的劳动。但游戏也有一定的规则,也有与人协作是否和谐,在输赢、荣誉面前是否能经受考验,对人是否诚恳、信任,在活动中是简单模仿,还是具有创造性、独立性等等问题,这些同样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秉性。

分析自己的创造成果,也是分析自己秉性的有效途径。创造成果的内容很丰富,手工、作业、作文等等,都是。以作文为例,你喜欢写什么题材,采用什么表现手法,都是你秉性的外在化。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篇中,就非常具体地分析了作品风格和作家秉性的关系。他把作品分为典雅、深隐、精炼、明显、繁丰、壮丽、新奇、浮靡8种,然后指出作品风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作家的秉性、气质决定的,他举了当时的一些著名文学家为例来说明这一点:贾谊的才气英俊,所以文辞洁净而风格清新;司马相如行为狂放,所以文理虚夸而文辞夸饰;扬雄的秉性沉静,所以他的辞赋含意隐晦而意味深沉;刘向性情平易,所以文辞的态度明白而事例广博;班固文雅深细,所以文章的体裁绵密而思想细致;张衡学识广博通达,所以考虑周到而文辞细致;王粲急躁而勇锐,所以锋芒突出而果敢有力;刘桢性情褊急,所以言辞雄壮而情思惊人;阮籍行为豁达,所以他的文辞音节高超而声调卓越;嵇康豪侠,所以兴趣高尚而文采壮丽;潘岳轻浮而敏捷,所以锋芒毕露而音韵流动;陆机庄重,所以情事繁富而辞义含蓄。

刘勰讲的这些人和风格特点,我们可能并不完全熟悉,但其中指出的作家秉性与作品的关系对我们是有启发意义的。

以语言为对象分析人的秉性,语言也是重要的对象,语言是人进行思考的有力工具,也是用以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在语言(包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中,可以得到自身秉性的反馈。

中国很早就有人从书写风格中分析秉性特征。比如飞龙走蛇的连笔,说明秉性的豪放和自信。字里行间的毫无规则,表现了感情的跳跃和热烈,却往往缺乏自信;字迹模糊不清,说明秉性的随便、马虎,或者文思敏捷,思维迅速。

在口头语言方面,话多说明秉性开朗、自信;热情,也可能是轻浮、好表现、缺乏自制力;说话少则是秉性沉静、简洁的表现,也可能比较孤僻、冷淡、瞧不起人;经常沉默则可能是深沉、内向、自卑的表现,也可能是截然相反,表明独立性非常强。讲话是否前后一致是秉性一致性的重要表现。如果逢场作戏,轻诺寡信,常常是虚伪、不诚实、不负责任的表现,也可能是随和、热情、关心别人的一种反映。

以习惯为参照分析自己的表情、姿势、习惯动作与分析自己的秉性特征也有很密切的关系。遇到高兴的事,豪放者爽朗大笑,谦虚的人轻轻微笑,轻浮的人捧腹大笑,愚蠢的人哈哈傻笑,具有心计的人丝丝假笑……秉性也反映在姿态上,矮揉造作的人,手势总是装模作样,故作姿态;傲慢的人走起路来往往是摇头晃脑,昂首挺胸,大模大样;典型的谄媚者,卑躬屈膝,脸上堆满很快就会消失的笑容;自信的人也是昂首挺胸,但有所约束;谦虚的人也躬身俯首,但绝不奴颜卑膝。一个人讲话不断有手势,说明是容易激动、缺乏自制力;讲话时很少有手势,偶尔以有力的动作加强语气,则说明信心十足,独立感强;讲话时显得过分亲呢和神秘,则是一种猥琐秉性的表现。

注意分析一下自己的习惯动作也是很有意思的。比如打电话吧,你是喜欢抓住听筒,抓住把柄,还是握住话筒?抓住听筒说明秉性随便,抓住把柄说明习惯于按传统、规则办事,握住话筒则是自信、独立性强的表现。

秉性的自我评价

秉性的自我评价有两个参照系,一个是外在的参照系,一个是内在的参照系。

外在的参照系,首先是指别人特别是权威人物对自己秉性的评价。你的父母、教师、亲戚,朋友是怎样看待你的?喜欢你、赞扬你、尊重你,还是讨厌你、批评你、鄙视你?这些是不难看出来的。只要一个人有正常的感受能力,有起码的自尊心,都会判断出自己在家庭、班级、团体和朋友中的地位,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这其中必然有许多是由自己的秉性引起的。一个人是不可能不受别人特别是自己钦佩的人的评价影响的。如果大家的评价比较一致,那自己就应该保持和发扬受到人们赞扬和喜爱的秉性,纠正、克服人们厌弃和不喜欢的秉性;如果人们的评价不一致,自己就要认真思考。分析,择善而从。

外在参照系的第二方面是与自己条件类似的人比较。我们要看清自己的面目,就要照镜子。孤立地看自己的秉性也是无法判定其好坏、优劣的,只有通过与别人的比较,才能看清自己。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你找什么人作为比较对象?找懒惰的人对照自己的勤奋性,找表里不一的人对照自己的独立性、一致性,等等,还是找刻苦奋斗的人,找言行一致的人作为自己比较的对象?这样做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如果选择的对比对象不如自己,甚至在正常水平之下,你就会产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满足感;如果“弄斧到班门,下棋找高手”,你就永远不会有满足感,就会永远保持进取心和提高自己秉性素质的意识。

要求根据外在的评价和目标调节、改造自己的秉性,并不是贬低秉性的独立性,更不是排斥秉性的独立性。特别是在一个改革、开拓的时代,我们还必须创造自己的秉性,使之符合新时代的要求。一个社会推崇什么秉性,贬斥什么秉性;什么秉性被接纳,什么秉性不被接纳,是有历史性的;我们切不可拿传统的、保守的、甚至是落后的秉性要求作为我们秉性塑造的标准。恰恰相反,我们应以时代呼唤的秉性战胜保守的社会惰性,以开拓、创新、独立的精神,去创造一个开放、独立、富有朝气的社会。这实际上是秉性自我评价更深刻、更艰巨的任务。

内在参照系首先是指自己的评价期望,即自己为自己确定的理想目标。怎样的秉性是好的、优秀的,怎样的秉性是不好的、应该改造的,不同的人对此的看法可能相差无几,但各人对自己秉性的满意程度却大相径庭。比如一个人认为在集体中不破坏集体纪律,能遵守集体规定,不危害集体,就是集体荣誉感的表现了,而对另一个人来说,这可能只是最低的要求;一个人认为,按照学校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就是勤奋认真了,而另一个人则可能认为,勤奋认真不仅表现为消极接受任务、完成任务上,而且表现为主动发现问题、寻找问题并解决问题;等等。这样,由于不同的人的期望目标不同,对自己的评价也就不同。

内在参照系的第二个方面可以称为秉性自我评价的倾向性。有些人的自我感觉总是比他的实际情况要好,总认为自己身上有许多光芒四射的好品格,以为自己深受别人欢迎,总爱拿自己的优点比别人的弱点,自信心特别强;有些人则毫无根据地臆造出自己的许多弱点,过分夸大自己的缺陷,总爱拿自己的短处比别人的长处,十分自卑。这是两种完全相反的评价倾向,也是对待自己的态度上的差异。这两种倾向都失之偏颇,都不利于发挥自己的实际能力。虽然完全准确地认识自己是困难的,或者说是不可能的,但逐渐使自己的评价更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并同外在的评价更吻合、更一致,这还是有可能的。自卑的人应打消自卑感,看到自己的长处,没有必要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过于自信的人应更多地看到自己的弱点,增加一点忧患意识和危机感,这样有益于自己的不断提高。

本世纪2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霍林沃斯教授进行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挑选了25个彼此比较了解、熟悉的被试,要求他们根据文雅、幽默、聪明、交际、清洁、美丽、自大、势利、粗鲁等9种秉性特征,相互进行评价,并要求每一个被试根据这些品质,对25个人(包括自己)由高至低排出名次。然后实验者分别把自己给自己排列的名次跟其余24人给他排的名次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了很大的差距。例如有一被试自认为其“文雅”程度名列前茅,但其余24人却把他的“文雅”品质排在20名以后。另一被试对自己“清洁”品质所排的名次比别人排列的平均提前5名,“聪明”、“美丽”的品质提前6名,“幽默”、“文雅”、“势利”、“自大”、“粗鲁”等品质则退后5到6名。

美国心理学家沙平于1954年采用选择法来研究自我评价。他向被试提供一系列描写秉性品质的形容词,要求被试从中选择符合自我形象的词汇作为对自己的评价。结果发现,正常人中有70%被试都选择了积极意义的形容词,如“有良心的”、“爱社交的”、“自制力强的”、“积极的”等。日本心理学家加藤隆胜于1964年以高中学生和大学生为对象,用同样方法作了类似研究,获得了同样结果。许多学生以一些优良品质如“诚实”、“忍耐”、“开朗”等作了自我肯定,而都避免使用一些代表不良品质的词汇如“孤独”、“懒惰’来作自我评价。

这种在优良秉性特征方面的自我拔高,和在不良秉性特征方面的过分“谦让”,大概是人类追求美好、回避丑恶的一种本能吧?如果是这样的话,这种自我拔高倒是可爱的,因为它毕竟可以激励人们趋善避恶呀。何况一个人对自己的秉性能有“自知之明”,有和大家一致的评价,确实不是容易的。这里用得着苏东坡一首脍炙人口的七绝诗了: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但是,秉性的正确自我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都会发生影响。正如心理学家柯里指出的:“在人们的心理生活中,自尊或自卑的自我评价意识有很大作用。人们经常会把自己看作是有价值的、令人喜欢的、优越的、能干的人。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只看到自己的不足,什么都不如别人,处处低人一等,就会丧失信心,产生厌恶自己并否定自己的自卑感,这样的人就会缺乏朝气,缺乏积极性。”相反,“如果一个人只看到自己比别人好,别人都比不上自己,这样就会产生盲目乐观情绪,自我欣赏,自以为是,因此就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调动主客观双方的积极性,而且还会遇到社会挫折,产生苦闷。”

正确的自我评价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自我评价的能力首先取决于自我意识发展的水平。所谓“自我意识”,就是作为主体对自身的认识,对自己与周围关系以及自己与别人异同的认识,而对自我秉性的认识则是其中核心的内容。

不满周岁的婴儿,是谈不上什么自我意识的。他不知道镜子中的自己是何人,分不清主体和客体,甚至不能感到自己身体的存在。他玩弄自己的小脚象玩弄玩具一样有趣,吮吸自己的小手象吮吸糖果一样开心。只有在儿童开始把自己当作主体的人来认识时,真正的自我意识才初步发生。

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个人的自我评价也逐渐发展起来。这里,有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由他律到自律,由肤浅到深刻,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所谓由被动到主动,是指婴幼儿没有主动产生分析评价自己的念头,即使有所评价,也是根据成人的要求才来“想一想”的。可到了少年期,也就是十一二岁以后,人开始有了自己的“小天地”,有了自己心中的秘密,有了独立于他人的愿望,随之而来的就是关心别人对自己的态度、看法了。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活动的增多,期望也增多、增高了,与此同时,挫折也必然增多,因而也就会更多地体验到忧郁、自卑、孤独等等的情感。这个时候,也就开始主动评价起自己的能力、秉性来,并能根据外界的评价来调节自己的行动了。

所谓由他律到自律,简单地说,也就是从主要根据家长、教师的评价,变为主要根据自己的主观评价来确认自己的秉性。在上学之前,儿童经常会自豪地说:“爸爸说我是个好孩子!”“妈妈说我是个乖孩子!”为得到父母的赞扬而高兴,为受到父母的责备而沮丧。上学以后,父母的评价权威就渐渐让位于教师了。“老师说我好”或“老师说我不好”往往是小学生评价自己好坏的主要依据。小学生都为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沾沾自喜,为受到老师的批评而垂头丧气。进入中学特别是高中以后,学生更相信的往往是自己的评价和自我判断,以及好朋友的评价。许多中学生干脆说:“我崇拜我自己!”这时候,中学生几乎时刻把自己的秉性作为自我反省的对象,并且通过日记、诗歌、信件等形式表现出来。事实上,这个时候随着抽象思维的成熟,知识的丰富,社会生活的复杂化,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已开始形成,对自己进行评价的条件已经具备,这正是自我教育的根据。

同类推荐
  • 边走边悟

    边走边悟

    人的生命是相当有限的,人活不过树木,更不用说苍石,所以我们感觉她是多么的宝贵。如果生命是无限的,那么明日复明日,一切就会到明日再说。如果生命是无穷的,那么她就会像沙土一样廉价。正因为人不知道哪天会死,所以才会格外地珍惜生命,不虚度一生。智慧的人多能人生顿悟,看淡尘世的物欲,抵御各种诱惑,善去烦恼和痛苦,惜时如金,提高生活的质量,丰富人生的内涵,踏踏实实做些有利于社会的事情,从而流芳百世。愚蠢的人一般是混沌人生,一生只会贪求名利,在烦恼和痛苦中过早地耗尽生命的“灯油”。
  • 贴心的幸福

    贴心的幸福

    本书涉及现代人所关心的幸福感、家庭、事业、感情等方面,通过贴近生活的各种心理学知识,从专业角度出发,对现代都市人进行心理调控和情绪疏导。文字清新精致,风格更易让大众接受,让人从知识的学习和自我的实际调整中获得美感与幸福感。既是一本心理学读物,也是一本心灵指引书!
  • 三五万元当老板

    三五万元当老板

    本书所描述的这数十个创业者便称得上是“小小企业家”。尽管他们的创业资本仅为区区的三五万元,尽管他们现在的店铺在城市中还微不足道。可是,他们创业的起点离彼得·德鲁克的要求却并不远了:他们研究了市场,发现了全新的消费空间,并形成了独特的经营内容和技巧。也就是说,他们的创业开始于一次创新。在“创业家精神”里面,创新是最重要的“考量之尺”。一家企业如果没有创新——制度的创新、管理的创新、市场的创新、技术的创新、资本的创新,那么,它的经营者就当然不算是企业家,即使他们建立的是所谓的新企业,或者说从事的是比快餐店更先进的高科技企业。
  •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

    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很多朋友,只是成为朋友之前,他们只是一些陌生人。本书想要告诉读者的是,我们的朋友都隐藏在陌生人中,他们不难接近,更谈不上可怕,只要掌握了本书所介绍的结交陌生人的方法,你的朋友就会遍天下。
  • 担当

    担当

    面对难题,你是一推了事还是迎难而上?出现问题,你是逃避责任还是勇于担当?敢担当的人有机会,会担当的人有地位。“担当”是一个人、一个组织最重要的品质与素质。有无担当精神,是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尺。林少波的《担当》从敢于担当、甘于担当、乐于担当、勤于担当、严于担当、善于担当和精于担当七章层层分析,思路严谨,结构清晰,可以说是目前市场上首部全面深入研究“当当”这个话题的作品,《担当》非常适合企事业单位员工和政府机关干部团购阅读和作为自我培训的教材。
热门推荐
  • 一起走过的校园生活

    一起走过的校园生活

    “你也喜欢他?”张菡问。“又不是只有你一个人能喜欢他?”我说。“那你们共同努力吧!”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惠芳说。“你喜欢的人,貌似情敌更多哦!”我故意大声说。“别这样啊。。。。。这么大声::”
  • 杜若无心

    杜若无心

    一个被“降世”的游戏宅男,在这个大话的世界里混的风生水起,只因为他掌握了一项修为,然而这个代价却是要走过一条从来没有人成功过的险恶之路,他能否成功呢?敬请大家期待。新人新书,求支持!!!
  • 万世龙皇

    万世龙皇

    夏炎,一个被亲哥废掉修炼天赋的少年,一个被父亲遗弃掉的废物,受尽欺凌,但一颗神秘的珠子让他从此强势崛起。当他拥有报复社会的力量时,他却发现这其中还另有隐情。
  • 橡树,十万火急

    橡树,十万火急

    全书由10个中短篇小说构成,内容涉及校园、职场、生活、爱情等方面,非常精准且完整地展现了后青春期的年轻男女的生活风貌——青春是一首最长的诗歌。
  • 孩子学习的黄金期

    孩子学习的黄金期

    小学低年级是孩子学习成长的黄金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学习,无疑会为孩子未来的成才打下最坚实的基础。本书通过陶行知教育基金会的专家指导,告诉广大家长:——怎样引导孩子入学后很快适应学习环境;——怎样指导孩子在小学黄金期学业进步;——怎样帮助孩子在各科功课上少走弯路;——怎样培养孩子从小就能多才多艺出类拔萃。
  • 星座情缘

    星座情缘

    异空间的十二宫之王与同伴在前世与魔族十二魔王同归于尽。转世在三维人界多年后,才发现,最初的相遇,不过是为了延续前世的前世的缘分。而十二宫持续了多年的灾难“诸神的黄昏”也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他们身边......
  • 花千骨续之番外

    花千骨续之番外

    花千骨重生了,却失去记忆和白子画一起住在了花莲村里。这一世的她又会发生什么呢?恢复记忆后会原谅白子画么?敬请关注《花千骨续之番外》,也关注关注月儿的第一部小说《花千骨之永不变的爱恋》哦!
  • 重起苍岚

    重起苍岚

    做为修真界的天才,却遭暗杀。在度醒来发现自己身在异世,废材?他微微一笑秒杀魔兽。弱智?他淡淡一句点醒一国之尊。终有一天他会将这世界踏在他脚下。
  • 来个包子

    来个包子

    潇潇暮雨子规啼,闻到包子好开心!(你问我包子好吃还是馒头好吃?当然是包子啦~)
  • 腹黑总裁怀里来

    腹黑总裁怀里来

    一向脾气古怪,生人勿近的阎氏集团阎御是全城第一首富,无数女人想要爬上他的床,他一向来者不拒。没想到竟然遇上了第一个敢跟他顶嘴的女人,这个逗比的季小凡是即将破产的季氏集团的女儿。阎御的嘴角邪魅地勾了起来——胭脂俗粉尝惯了,不如换个落魄千金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