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57500000007

第7章 大乘正宗分(3)

你坐在那里,食物弄得很细致、很好吃,但却吃不下,只是存影而已,只因为中午热浪滚滚,所以找一处较宽广的地方清凉一下而已。这当中你会发觉,啊!人活在这世间实在很可怜,东西那么好,却都没有吃。以前是没得吃,现在物资充足,这么好吃的东西摆那儿,却吃不下。

从这里可以了解,我们人都活在影子里,刚才拿了四、五千块给人,也是一个影子。付四、五千块,你感觉很满足,拿那些东西来给我看,我看了也满足。我们都活在影子里面,那都是假的。因为过去生有这个福报,所以如今会现前,这完全是影子而已。就算吃得下,也是吃多少排多少,所以说,全是影子。因此,此处所讲的“相”,即是指这个。

一般人难以了解,自己所追求的只是那个假的影子而已。所以提醒诸位,生活中无论遇到任何情况,你在家里绝对要好好享受家庭的幸福,不要“吃着碗里瞧着锅里”。想那么多干嘛?眼前这位你要好好地去珍惜,这是实在的。你说,我们两个又吵又闹。吵也是影子,那是你的业,你必须化解,必须去珍惜、去欣赏。我们的家庭,这辈子的因缘福报就是如此,不管福报高低,都要好好享受,那才是真实的;会现前的这些,才都是真实的。

这些真实的,你不好好把握,却只是用头脑想要什么,告诉你,那都是虚幻的憧憬,得到福报,得不到却是痛苦,那你何必去追求那些呢?所以佛法所揭示的,绝对是踏实的生活,绝无迷信的色彩。它告诉我们真实的生活情况,教导我们如何懂得生活。我们总是活在对立、颠倒之中,要如何才能懂得生活呢?就是先了解假相。

至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什么?其名相上的解释我倒觉得不是那么重要。我相,就是自己;人相,就是他人;众生的意思是众缘和合而生,故众生相就是指一切境界;寿者相,寿就是时间、福报,福报现前的都是好的境界,这些也不要去执著,全都是影子而已。不管时间、福报,这些影子你都不能执著。

真实是什么?真实用现代话来讲,叫做“存在”。我现在有一杯茶可喝,这杯茶就是实在。手里拿着这杯茶,心里却想:“咦,这不知是汽水?还是舒跑?”当你一想这是什么时,那个影子又跑出来了。“喝下去怎么没味道?这是矿泉水啦!”一旦我们开始产生分别,那就证明我们被影子所左右了。

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会设定目标,一旦设定一个目标,那就是一个影子,而非真实。真实的,就是现前的这些。出门去玩,“哇!这里好漂亮,赶快照张相!”结果照回去,就只是放在相簿里,你只看到那个影子很漂亮,却是很少到了当地,马上投入、欣赏:“啊!真漂亮,吸口气享受一下。”当下就得到了!你若能享受风景的美丽,欣赏风景的存在,那会内化成你的生命,令你终生难忘!否则,人家问你曾经去过吗?你说:“我拿相片给你看。”然后翻箱倒箧把照片找出来:“你看!就是这里,看照片就知道了。”这一来,它跟你的生命没有交涉。

这个情况若用因果来看,你现在来到一个风景很美的地方,这叫“器世间”。这个器世间是你的,你若走人这地方,它就是你的,不管门票是一百还是二百,它都是你的,若享受得到,下辈子那个境界会出现成为你的家园、你住的地方,你欣赏多少就得多少。能欣赏,所得到的就是实相,否则拍照、V啦,就都只是假相、影子而已。

你若只是像照相那样,可能得不到十分,到了下辈子,印象就模糊了。模糊的结果,表示跟随着你生命的也是那种模糊的状况,即使它再现前也一样。相同的地方,你得到的只有十分之一而已,人家就得到十分之九,人家可以享受,你却享受不到。你上辈子不会欣赏,即使这辈子境界依然现前,但你可能连十分之一都得不到。

画家的殊胜在哪里?就是因为他能深入整个情境才画得出来,他若像我们只是去那里眼睛眨两下,那事后他一定画不出来。所以画家在画图之前,会很详细地观察,这一来,他便深入其中了。同样地,我们对于人生周遭的一切,就要如画家那般去深入,才能够得到。这是谈“相”的部分。

这句经文之前,提到以众生的主体来说,他度了那么多人,为什么又说实际上没有度到任何一人呢?要知道,众生能进入涅槃,那是众生自己能够发心而成就的。他若不发心,牛牵到北京还是牛,人若是不能觉醒,永远是个凡夫。世尊的开示只是帮助我们进入的一个媒介、一个工具而已,自己度自己最要紧。不然,佛陀既然那么慈悲,把我们“全部抱抱”,通通送上天不就好了。

琉璃王的故事大家知道吗?当时世尊的国家释迦族是一个小国,旁边有一个大国叫侨萨罗国。那时世尊、阿难都已出家修行,侨萨罗国想要并吞释迦族,怎么办呢?侨萨罗国王说:“若要我不并吞,就要你们的王后给我做太太。”当时,印度四姓种族分的很清楚,王后是“刹帝利”,刹帝利不能给他做太太,那要怎么处理?于是抓了一个宫中的婢女,也就是首陀罗(最下位之奴隶阶级),骗他们说这是刹帝利之女,结果嫁过去之后生了琉璃王。这琉璃王长大当了国王,但其种族并非刹帝利,而是首陀罗。所以世尊这国家的人,就看不起这个国王,从小就常欺负他,琉璃王含恨、气啊!长大后就一直想把那个国家灭掉。

那时,世尊已经成佛回来,琉璃王也皈依了世尊,但他还是很气释迦族,接连派兵攻打他们。连续三次,世尊都坐在一棵已经枯萎而没有叶子的树下,每当琉璃王经过那里,世尊就对琉璃王说:“树如果没有叶子,这样我会很痛苦”。琉璃王想想,不好意思,这是世尊的国家,便调头回去。第四次琉璃王气到又派兵来了,世尊正好不在这里。琉璃王的兵若进城,就会杀掉全部的人,这时释迦族国王出来说:“你若要杀,我让你杀,但是我潜到水底下,等到我死后浮上来,你再入城去杀。”琉璃王答应了。

于是,城内的人开始逃亡,逃不掉的会全被杀掉。这时释迦族的国王跳入水底,将头发绑在水底的树下,不让自己浮上来。琉璃王觉得很奇怪,怎么这么久还没浮上来,派人下去找,发现他将头发绑在水底下,琉璃王气得要进城杀个精光。城里有五百个圣贤没有逃,要与城共生死。这时目犍连很慈悲,觉得这些好人应该要救,就将这五百人放在钵里送上天去,其他来不及逃走的都被杀了。目犍连想说:“灾难过去了,那五百人应该放出来。”拿下来一看,哇!五百个全变血水了,即使神通,也救不了这五百个人。这就告诉各位,众生有自己的业,若不修行、不觉醒,即使神通变化也无法度化,所以希望各位一定要自己觉醒过来。

大家都当过小孩,在冬天早上,妈妈叫你起床读书,你醒过来,屁股跷得高高地说:“醒了!醒了!我已经醒了!”可是头还包在棉被里,妈妈一不留意,你趴下去又睡着了。真正的醒,是要自己醒过来!觉醒也是如此,要自己发起才有效,自己发起的觉醒,不假于他人,否则不管别人怎么催、怎么帮,你学佛就变得像学插花,只学到了一句“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学佛要是这样,就毫无意义了。

真实的意义,是在训练我们如何觉醒过来。所以,有没有度众生?看起来好像有度,其实只是给众生做一个助缘,他若能觉醒,自己会走。走入哪里?就是刚才讲的“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若不觉醒,自性就不会护念,也不会付嘱,不会自我调整;自己若能觉醒,它自然会调整,这种情况叫做善护念、善付嘱,是指那个自性,指自性觉醒的部分。

佛陀广度各种众生,好与不好都是这样度。譬如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是他度的,而周利槃陀伽也是他度的。周利槃陀伽笨到垃圾和扫帚都分不清楚,连他哥哥都想把他赶出僧团,可是佛陀也把他度成阿罗汉了。

另一个例子,舍利弗有两个弟子,一个打铁,一个捡骨的。舍利弗叫打铁的修“不净观”,叫捡骨的修“数息观”,两个弟子都修得很不耐烦,正和舍利弗大小声地讨论该怎么修时,被世尊听到了,世尊说怎么回事?舍利弗道:“我教他们,他们什么也听不懂。”其中一个弟子道:“我照他所教的那样用功,却一点进展也没有。”世尊问他做那一行?他答捡骨头。“你修什么法?”“数息观。”又问另一个,他答,打铁。“修什么法门?”“修不净观。”世尊说:“哦!这样吧,两人法门对调一下。”结果,两个回去以后,不到三个月都证阿罗汉。

以相上来讲,他们都是佛陀度的,实际上却是他们本来就有那个善因缘。捡骨的修白骨观不是很快吗?捏着鼻子捡骨头,你却叫他去修数息观。打铁的在那边打风鼓,他来修数息观不是很好吗?就他们的因缘而言,舍利弗弄颠倒了,然而他们本身有那个善因缘,世尊不过是转一下而已,这就是所谓的“助力”。所以有度吗?世尊本身明白这只是幻影,所以他度了很多众生都成佛去了,但他却说自己什么也没度。那是影子啊!就影子来说,不需要说是我度的嘛!

实际的情形呢?实际的情形就是他们自己的发心,若没有发心,任你怎么度都没有用。即使三藏十二部经都背起来,把它印在头脑里面,也不会成佛。自己发心最要紧。各位必须了解,我们学佛不是去记忆那些知识,学佛就是在修行。修什么?修要进入实相里面,修要把头脑记忆的东西丢掉,你记那么多东西干嘛?现在读书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嫌影子不够多,再多加点。各位,这是头脑的厉害,也是头脑的愚痴。

你曾经碰过困难吗?你若遇到困难:“唉!这个不会。”你怎么处理?你头一个就说:“啊!问人,不然再去进修。”这是什么情况?这就是增加头脑里面的影子,等影子增加到够用时,困难便解决了。但若有一天江郎才尽时,你要怎么办?只有自杀一途而已。最近就有一个高中三年级女生跳楼,因为她没有处理危机的能力,否则就无需自杀了。她才高三而已,困难发生了,无法面对现实,竟只有自杀一途,这不是很冤枉、很可怜吗?你有那个福报,头脑会增加它的知识、增加影子,让你碰到困难时,有办法去克服,那这就叫福报。当它没办法增加时,碰壁了,本来很能干的,如今开始萎缩。

你留意看看,会自杀的小孩,通常在学校是比较会读书的。至于那些不会读书的,别的不会,写悔过书最有经验,碰到困难,一皮天下无难事。结果,老师气得半死,他还在那里笑:“走啊!我们去玩。”而会读书的小孩,通常转不过来,会卡死在那里。整体而言,反倒是那些不会读书的小孩人生观比较健全、比较豁达,愈会读书的小孩愈刻板。

头脑本身是单一性、僵化性的,而知识愈高、愈会用头脑的人,比较不会变化,原因就在这里。你留意看看,不是师父要教坏你们,通常那些懒得读书的小孩,往往比较孝顺。反倒是养到博士级的小孩,比较不懂得孝顺,因为他的头脑死板,不懂应变,妈妈要是生病,他只会坐在那里读书!那时你才会了解:“平常教你要读书,现在来医院,不懂得照顾我,只会读书。唉!”反倒是那个憨憨的、不会读书的孩子,他坐在那边逗你玩、逗你笑,逗得让你觉得还是养这种儿子比较幸福。

我的意思不是说会读书的孩子就不好,而是他有他的特质,他碰到顺意的时候还好,但若不顺遂,比较不懂人性、不懂体贴与应变。这在你生病住院时,最容易看出来。你留意看看,会读书的、事业做很大的,他只会买个白兰氏鸡精或花钱找看护。这样够人性吗?反倒是那个摆路边摊的小孩,会在家里炖东西:“妈!趁热赶快吃。”那时,你才会感受到一辈子奋斗的价值在哪里。这就是人性!

觉醒,是要自己要培养起来的。头脑本身不会觉醒,头脑的特质就是它会一直用,为了达到目标而一直钻,钻到钻不过去时,就卡在那里,若是再硬钻,最后就折断了。但,生命并非如此,生命是很活泼的,这条路不通走另外一条,不会卡死在那里。

用头脑的人通常不会觉醒,最后还会逼死自己。我不断地告诉各位,学佛,就是尽量不要用头脑,用头脑你会转不过来。顺的时候你会一直钻,不顺的时候,就卡死在那里,卡在那里时很烧啊,要是再动一下,它就折断了。卡在那里也死,折断也死,最后死路一条,毫无退路。一个学佛人,这点认识是相当重要的。所以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们知道目标是这样,那就觉醒过来,心安住在这里,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修行过程中,就这样奋斗即可,不要去管其他的,不要设定某个目标,然后一直拼一直拼,不需要这样。做就好,做到后来就是这么自在。

举个例子,有些年长者平常很自然会把住家附近打扫干净,或顺便把水泼一泼,让周遭环境感觉很清爽,他们做这些都是没有代价的,只是觉得该如此而已。你看,这不是很自在吗?他不只扫干净而已,扫完还把扫帚放在地上,摆得平平的,那种感觉,真的是很美!

一个人在工作时,要很单纯,不为什么,若是不领薪水就这样作,那是修行人,奉献嘛!若是领薪水的,那更要注意,叫人家做这些事情,你是要帮助他、完成他的,要让年轻的孩子得到利益,而不是要利用他们来替你做事。所以最好的情况就是做事情而没有贪心,差别就在这里。

修行人做的工作就是,一旦觉醒后所作所为,皆无代价、无目标。所以这里才会说“不能着相”,若是着相就非菩萨。菩萨乃已经觉醒之人,若未觉醒即非菩萨,那么“着相”、“有影子”的人,就不是菩萨了。

同类推荐
  • 会说话会办事会做人的女人最聪明

    会说话会办事会做人的女人最聪明

    本书内容包括:会说话——聪明女人说话有诀窍;会办事——聪明女人交际懂手腕;会做人——聪明女人做人有心眼共计3篇。
  • 凡人哲学

    凡人哲学

    本书是一本尝试探讨人、人生、人事、人世等相关内容的小册子。有关人、人生、人事、人世的内涵、本质、意义的讨论,是一个既古老又庞大的话题。说其古老,是指自有人类智慧以来,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大家都在思考、探讨这个话题,著述立说,汗牛充栋。说其庞大,是指这个话题本身内涵的无限延展性、结论的不确定性和认知结果的多样性。尽管很多人都在说,但没有人能说得全面、说得彻底、说得绝对准确。只能见仁见智,各抒己见。
  • 发现自我与设计自我

    发现自我与设计自我

    来自北大、清华、人大、北外、北科大这几所京西毗邻大学里的青年教师们,策划并执笔编撰了《北大清华学得到》这套青年素质教育读物。书中融会了他们在青年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教学心得和工作经验,很好地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这一称谓的崭新内涵,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特殊要求。本系列图书1999年第一版问世以来,历经四次修订改版而持续受到欢迎。十年后的这次全新修订,历时一年有余,对各个分册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增加和删改,使之结构更为合理、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为活泼,以期成为当代青年素质教育领域具有持续生命力的经典读物。
  • 有一种生活叫低调

    有一种生活叫低调

    低调是一种境界,一种修养,一种海纳百川的胸襟,一种圆熟睿智的情怀,更是赢得人生、取得成就的金光大道。低调不是放弃、颓废,不是悲观、懦弱,相反,它是一种执著追求的精神,一种精益求精的风格,更是一个人立命安身的永久鞭策。正确地认识你自己,时刻保持你的低调。
  • 有一种花叫不谢

    有一种花叫不谢

    眼睛也许会衰老,泪水却永远年轻。走在每一份爱的情怀里,发现爱,品味爱,播撒爱,便自然会拥有永不凋谢的美丽……“目光无法抵达的远方,我们拥有心灵。”生活是一本厚厚的长卷,美丽、芬芳的花在竞相绽开,一朵又一朵,岁月一样恒久、绵长,童话一样神奇、美好。因慧心的倾听,世界会变得辽远而宽阔,生活会变得摇曳多姿,生命会变得充盈而厚重,人生会变得充实而幸福。
热门推荐
  • 何亦城

    何亦城

    他出生在繁华都市,家境显赫。他生活在普通县城,平平凡凡。他生活的安安稳稳,直到命运来打破平静,回归。眼前的一切让他目瞪口呆...............他的生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起伏?是拐卖?是父辈的商业纠纷?又或者是..................
  • 虫虫来了

    虫虫来了

    二十一世纪的小混混楚昊天,因买了一个不知名的珠子而遭雷劈,穿越到了修真大陆,又在修真大陆偶得天地奇宝万祖虫令,从此开始了一场不一样的征服之旅......
  • 金主的顶级蜜爱:萌妻不好宠

    金主的顶级蜜爱:萌妻不好宠

    她莫名醒来,却凭空多了一个所谓的“主人”!她招惹上了的不知是噩梦还是童话。但她,发誓要逃离。他是暗夜帝王,掌控商业帝国,权霸一方。凡是他看上的东西,就没有得不到的。但她,却是个例外!三番四次,几经辗转,她退无可退,他步步紧逼。“我给你两个选择,被我爱,陪我死,你选哪一个?”他慵懒一笑,意味不明。她眼波流转,狡黠一笑:“好吧!我陪你去死,不过,你先我断后。”听闻如此,他不悦的挑了挑眉,笑得邪魅:“既然你都愿意陪我死了,那不如在这之前先被我爱吧……”她俏脸一红:“你现在就去死吧……”
  • 人生谋略与理财高招

    人生谋略与理财高招

    本书是一本可使你一生成功富有的书,书中有不可不学的精彩谋略、起死回生的谋略、抓住机会的谋略、感恩的谋略、改变格局的高招、点石成金的高招、笨人的高招、扭转危局的高招、一块钱赚钱的高招、推销的高招、求职和升职的高招等。
  • 水晶密咒

    水晶密咒

    在一片树林里,有一棵树显得特别显眼。这棵树从外面看,有一道道彩色的光,而在这棵树的树丛里,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彩虹谷。在这片美丽祥和的土地上,有一个温柔善良的公主——雪舞明珠,还有一对可爱的仙女姐妹——彩虹熙雅和彩虹熙钰。
  • 校园物语:高冷校花的恋爱史

    校园物语:高冷校花的恋爱史

    五大公主的回归,会带来怎样的轰动?什么玩意,竟然是长成这样的女生,我也真是…当她们脱下脸上的‘面具’,又会有怎样天翻地覆的变化呢?五大校草又该如何行动。想知道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 燎剑

    燎剑

    故事从悲情展开:我是一只在北京光华寺长大的哑猫,生来听得懂人语却从不会叫,是年早春被仙华山圆觉寺的方丈通觉大和尚从北京带到江南古刹。在寺里,我遇到了为情所困,对分手三年的爱人求不得放不下、绝望之际欲求出家的男子海剑。我与他的不期而遇,似曾相识的目光对视,同悲同喜的心灵感应,让故事进入一个求解的过程——我们将共同揭开圆觉寺三百年来不为人知的秘密……当海剑带着一把青铜剑同我毅然闭关的时候,尘世的喧嚣恍然隔世,而属于我们的传奇才刚刚开始。
  • 混在1275

    混在1275

    一个神秘的虫洞,一段不同的历史,自然的选择还是人为的操控?宅男的口袋里装着大宋朝......我,来自2015,我,混在1275。
  • 仙道无限重生

    仙道无限重生

    公元三千年时地球联邦的独裁者袁天星在叛乱中死亡。携带地球文明的极致造物银河之星重生异界。
  • 阿娇,你的心朕要了

    阿娇,你的心朕要了

    爱情遭遇背叛,仅仅去找插足者的麻烦,可悲可笑!前世她已经愚蠢一次,今世重来,她绝不重蹈覆辙!陈氏阿娇,传言善妒骄横,与帝朝夕相处十数年,却被一介歌妓踩踏下去,囚禁长门,荣华尽失,尊严无存!当阿母的死讯传来,长门宫上一片丹红,她烈火自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