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57500000016

第16章 一相无相分(1)

当下即是极乐,极乐就在当下

【原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译文】

“须菩提,这话怎么讲?须陀洹能产生这样的想法我获得了须陀洹的果位吗?”

须菩提说道:“不能啊。世界之尊。为什么呢?须陀洹的名义是进入圣人之流,却没有进入什么。不进入物相、声音、香气、味道、感触、法理,所以才叫做须陀洹。”

“须菩提,这话怎么讲?斯陀含能产生这样的念头我获得了斯陀含的果位吗?”

须菩提说道:“不能啊。世界之尊。为什么呢?斯陀舍的名义是一次生死往来,却实际上没有生死往来,所以才叫做斯陀含。”

“须菩提,这话怎么讲?阿那含能产生这样的念头我获得了阿那含果位吗?”

须菩提说道:“不能啊。世界之尊。为什么呢?阿那含的名义是不再来生,却实际上并没有不再来生,所以才会叫做阿那含。”

“须菩提,这话怎么讲?阿罗汉能产生这样的念头我获得了阿罗汉大道吗?”

须菩提说道:“不能啊。世界之尊。为什么呢?确实没有法理叫做阿罗汉的。如果阿罗汉产生了这样的念头我获得了阿罗汉的生命方式,也就是执着了自私贪欲、人我分别、愚蠢痴顽、长生不老的人。世界之尊,佛说过我获得了无可言传的微妙虚空境界,是修此道中最为杰出的,首屈一指的脱离了一切法相欲念的阿罗汉。世界之尊,我没有产生这样的念头我是脱离了法相欲念的阿罗汉。世界之尊,我若是产生了这样的念头:我获得了阿罗汉道果。世界之尊就不会说:须菩提是喜乐于修行不可言传的虚空微妙境界的人。因为须菩提确实什么也没有修行,却才会说须菩提是喜乐于修行不可言传的虚空微妙境界的。”

【解读】

本段释迦牟尼又以佛教修行的四级果位(修行成就的等级)为例,说明无相的道理。

须陀洹意为入流,即已走上佛教修行的正路,摒弃了对色、香、声、味、触、法等种种现象的迷惑。

斯陀含意为一往来,据佛教的说法,得斯陀含果的人,还要托生天上一次,托生人间一次,然后才能进入涅槃,故称为一往来。

阿那含意为不来,得此果位的人已断绝欲望,不再托生欲果。

阿罗汉是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得此果位之人已断除一切烦恼痛苦,永脱轮回,不再托生三界。

从常人的观点来看,得此四级果位中的任何一级,都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了,但从无相的原则和世界的真实本质来看,它们都是虚幻的。因为色、声、香、味、触、法等种种现象本就是虚幻的,故须陀含摒弃对现象的迷惑也没有任何所得。斯陀含意为一往来,而宇宙的真性永恒不变,是无所谓往来的。阿那含意为不来,而真性充溢于大千世界,无所不在。因而须菩提说它们只是一个名词而已。另外,如果一位修行者以自己已得阿罗汉果为荣,那么他就不会是一位真正的阿罗汉,因为他已着相了。

阿兰那意为无诤。世尊不说须菩提是奉行无诤的人,所以须菩提实际上就是位奉行无诤的人。

【活学活用】

世尊首先问须菩提,你认为怎样?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否?“须陀洹果”是初果,须陀洹能不能这样想:“我已经得须陀洹果了?”他可以有这种念头吗?须菩提答说“不可以,世尊”,为什么呢?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前面是从“有为法”讲,现在是从“无为法”来讲。假如“有所人”,那就变成有为法了。无为法是讲无所人——入流而无所入,不人色、声、香、味、触、法。“入流”,以现代通俗的话来讲,就是“上道”。你上不上道?我们说你这个人太不上道了,也就是说这个人在菩提道上根本还没有进入状况,换句话说,就是不入流。

今年的夏安居有三位同修入流了,那是相当殊胜的喔!因为只要一入流,人天七次往返便证阿罗汉了。那种不用修,他自己就会,因为已经上道了嘛!“上道”你知道吗?像我们开车上了高速公路,一上交流道就不能后退了。同样地,一入流就不会后退,所以天上人间往来七次,一定证阿罗汉。

广钦老和尚就是证阿罗汉,为什么说他证阿罗汉,因为他是天上下来这里成道的,这叫“一来果”,他自然成就的,不用人教,这辈子就证阿罗汉,没有为什么。前辈子他修到“二果”,到天上再来的,所以这辈子就证阿罗汉。假如他前辈子是修到“初果”,那就“天上人间七次来往”,就证阿罗汉了。假如是证“三果”,那在天上就不来了,叫“不还果”。

广钦老和尚前辈子在天上,这辈子来人间成道,证阿罗汉了。他证阿罗汉是不用人教的,你问他师父是谁?他回答道:“我师父叫师父。”他师父并非有名的大人物,就是这样子啊!

虚云老和尚也一样,假如他十九岁出家,到一百二十八岁,出家一百多年,你看,这老和尚福报有多大!这辈子他怎么修?都是自己修啊!因为他前面的基础已经够了,这辈子来人间,就是来成就的。最初十年,他住在山上根本就不会修,碰到融镜老法师时,已经修到看起来七分像鬼三分像人了。融镜老法师问清楚他怎么修的,之后便教他参“拖死尸的是谁!”他从这里开始修,他有基础啊!一修便进入了状况。我们修了老半天还是憨憨的,连佛法是什么也搞不清楚!像我们这样都只能算是初发心而已,他们才是真正有成就的。

一旦入流后,就和文字所定义的情况不同,他本身并无所谓“有入无入”,这几个字是人的大脑所分别的。就“无为法”而言,入流而无所入。无所人哪里?他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因为色声香味触法对他不起作用,所以才叫“须陀洹”。

接着世尊再问须菩提,你认为怎么样,“斯陀含”能这样想:“我得斯陀含果吗?”须菩提说:“不也,世尊。”他讲得很清楚啊!哪有人自己说:“我证阿罗汉,我证须陀洹,我证斯陀含。”不能这样讲嘛,对不对?因为他连“得”都不能讲了,他有得吗?须菩提说没有啊!

接着须菩提说:“为什么呢?虽然‘斯陀含’名一往来,但实际上没有往来。”他“有去无去”啊!这并非说:“我修到这儿就可以了,人间修行实在辛苦了,非但日中一食还要夜不倒单,现在拼到二果了,先到天上享受一下,再到人间来成就阿罗汉。”是这样吗?若是作如是想,那就破功了!既然进入了那种境界,就安住在那个境界里头,而没有来不来的观念,也没有证不证得的情况,这才是真正的成就。所以他说:“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世尊接着问须菩提:“能不能这样说,喔!我已经得阿那含果了。”须菩提很肯定地说:“不行。为什么呢?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阿那含”名为不来,从这里到“五不还天”,即成就阿罗汉,一出三界就不来了。“不来”,就真的不来吗?不是!实无不来。他还是要来,但是他来到哪里呢?

这里有个很重要的观念要告诉各位,台湾的地区佛教有个令人极为头痛的问题,叫“法执坚固”。一般人皆以为“出三界”就是出去,“出”,都解释成“出去了”。请问出到哪里去?你有没有想过?出三界后是到哪里去呢?你会一直以为“有个地方”,阿罗汉出三界后就通通在那里。这又不是像鸡笼那样,把所有的鸡全部关到里面去。例如“极乐世界”,大家以为“有一个极乐世界,所有往生的人通通住到那里面去了”。这绝不是佛法的观念,若有人作如是想,即表示此人对于佛经的语言模式根本不懂!

事实上,佛经语言模式所讲的“出三界”,是告诉我们不受以下三种东西的束缚:

第一,不受欲界的欲望烦恼所束缚。欲望,一个来自于这个色身,另一个则是来自“意”——第六意识。想吃啦、想睡啦……这些都是自身的欲望,都是由身体发出来的,而意识则会起妄想攀缘。这两个很旺盛、很发达即是欲界。所以妄想愈发达的人,大脑愈发达,这种皆属欲界。禅修第一个要破的,就是身体的欲望和心理的妄想,破了这两个,即证“色界禅定”。

第二,要破除对色界形相的依赖。色是色相,是我们所依赖的。譬如我们要有个家,家是色相;要有个身体,身体也是一个依赖,色相、形相都是我们所依赖的地方。

第三个是破除我们的想象。虽然无色界已经能够破除对色界形相的依赖,但脑筋还是喜欢乱想,故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这就是想象啊!他大概是无色天的人,所以才说得出这句名言。

出三界,就是指破除对这三者的依赖,而非另外有一个地方。想想看,出三界后要往哪里去?到第四界去吗?若是如此,即便到了第四界,你还是执著。

同样地,“往生极乐世界”,又是如何往生的呢?这里是娑婆世界,所以烦恼、妄想不断。你知道吗?娑婆世界就是有挫折、有不如意。朋友见面总会互相祝福:“祝你事事如意、一切如意……”却都忘了,娑婆世界就是“没有如意”。想想看,世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那还有什么如意的?有一个如意,后面就会有八、九个不如意。所以想要万事如意,那是极乐世界啊!

娑婆世界就是会有很多的挫折、不如意、失败、痛苦、逆境,修行就在这里啊!修行就是要我们面对一切挫折时,要懂得转化。怎么转化呢?当面对这些不如意时,我们要马上警觉到“这个好康的(闽南语,指意外的好事)又来了!”为什么好康的又来了?因为唯有透过这些挫折、不如意,我们的生命才能成长,这个成长即是最大的喜悦!如果呆呆、傻傻过日子,那没有用。

我们就是在奋斗的过程有挫折、有不如意才会成长,所以娑婆世界是很美的,美在你能将挫折、逆境转化过来,成为生命成长的资粮。倘能如此,这里就是极乐世界。之所以叫娑婆,是因为你不会转嘛!“那个我讨厌的人又来了,又要坐在我旁边!”这个就是你的痛苦——“怨憎会苦”;愈讨厌的人愈会碰在一起,喜欢的怎么都不来呢?喜欢的不来,这个就是“爱别离苦”,就是娑婆啊!

佛法的可贵即是告诉我们,当怨憎相会时要如何转、如何修?“啊!又遇到他了!”这时你必须会转:“太好了,这下得开始修了!”修到他很欢喜,你自己也欢喜。那么,“怨憎会”就变成“欢喜”了,此时,当下便是极乐。否则,你老是想:“那个讨厌的人又来了,愈看愈不顺眼……”他一坐过来,你心里就开骂,当然痛苦也跟着来了,当下变成娑婆了。你若是能转,情况便幡然不同了,当下即是极乐,极乐就在当下。

什么叫西方?你转过来这“最后的一下”即是。太阳最后下西山,所以叫西方极乐嘛!你转过来最后的那种状况就是西方。最后的状况、最后的归宿就是西方,那个境界叫极乐境界。

刚开始你不会转,哇!头大了,怎么转呢?都是挫折、不如意、痛苦,都是逆境。你若懂得利用这些挫折和逆境来让生命成长,那便成就了。娑婆被你一转就没有了,当下便是极乐,这就是修行了。所以不要一直以为阿罗汉是什么,阿罗汉就在我们当中。

就这个简单的法门而言,“转”的工夫若能不断地训练到入流、上道,那就永不退转。我们要常常去试,多试几次后就熟练了,直到非常熟练之时,一下手便成功了,那就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一直走过来,然后就证阿罗汉了。然而当你在那个境界时,怎么还会有证或不证的问题?那跟证阿罗汉根本已经没什么关系了,只要烦恼不侵就好了,境界能转,烦恼也就转掉,变得自在快乐了!佛法伟大与殊胜之处就在这个地方,不是修一修就一定要变成阿罗汉,又不是烧茶用的那个“罗汉果”!难道修行到最后成佛,都是三尊通通坐在上面给人拜?你成佛之后也要像那样坐在上面吗?不是的!

【智慧金言】

成佛,是指我们已经达到最高的至善至美的生命境界,放眼望去已没有逆境、挫折,烦恼也不会到来,因为都会转嘛,烦恼一来,远远的就转化掉了,所以整个境界都很美、都很自在。因此,我们要能彻底了解经典的语言表达模式,否则再怎么解,也只是依文解义,解来解去根本看不懂:“啊!奇怪,这讲的是什么意思?是这个就不是那个,不是那个就是这个……”弄到最后,反正大家都不懂,那就叫佛经?不是这样的!佛经都是从生活中来,遇到挫折、不如意……你就转、转、转,通通转过来,转到如意、快乐这边就对了!这个方法就是法门,这一套若是真的会了,那就真的懂得佛法。所以,一切端看我们怎么行、怎么修。佛法的殊胜真正不可思议,故须菩提说:“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修行!先找到正确的起跑点

接着佛陀再问须菩提:“你觉得怎么样?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吗?可不可以啊?”须菩提肯定地回答世尊:“不可以。为什么呢?实无有法,名阿罗汉。”因为“阿罗汉”这个名,只是让我们方便说。

阿罗汉,古代叫“应真”,中国道家讲“成仙”。你要称为“成仙”或“阿罗汉”都可以,名号不同是让我们方便用的,并非真的有个什么,毕竟他还是人,不同的是他已经具有转化的能力,不受烦恼侵袭,这叫阿罗汉、仙人。修行啊!一旦懂得转境,那什么境界来都不怕,不管顺境、逆境都能销归自性,那样才是真正的成就。

同类推荐
  • 学会识人、了解自己(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学会识人、了解自己(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先正确的评判自己,才有能力评断他人。你是否欺骗别人,或是自己?想清楚再回答。三思而后行的人,很少会做错事情。企图说服不用大脑的人,是徒劳无功。认为整个世界都错的人,极可能错在自己。观察走在你前面的人,看看他为何领先,学习他的做法。忙碌的人才能把事情做好,呆板的人只会投机取巧。优柔寡断的人,即使做了决定,也不能贯彻到底。
  • 做自己的礼仪专家

    做自己的礼仪专家

    本书用10天的时间,让读者掌握80个礼仪通则,其内容涉及仪表礼仪、餐饮礼仪、举止礼仪、谈吐礼仪、社交礼仪、职场礼仪、商务礼仪、涉外礼仪等。
  • 人性的弱点

    人性的弱点

    戴尔·卡耐基从个人体验出发,通过丰富的案例与详实的解读,讲述了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的各种技巧,将人际关系提升到一门艺术的高度。书一经面世便深受欢迎,一直畅销不衰,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成功学著作,人际关系的“圣经”。本书初版于1937年,但其思想历久弥新,许多思想观点至今依然适用。
  • 赢在创新

    赢在创新

    本书讲述了创新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提出了“不换脑袋就换人”等先进的工作理念,还详细阐述了应该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如何打造创新型组织、构建创新文化、在工作中创造性完成任务、引爆创新潜能等各种具体方法。
  • 金口才全书·会说话社交高手

    金口才全书·会说话社交高手

    今后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多元的百家争鸣的社会。生活在其中的成员,惟有把个人的观念、意见、主张、情绪与感觉,通过优美的文辞、贴切的语句、动人的声音、理性的态度和富有情感的肢体动作准确地表达出来,这个社会才能更繁荣、更进步,而我们个人也才会拥有一个健康、美好的成功的人生!
热门推荐
  • 末世传奇之曙光系统

    末世传奇之曙光系统

    末日来临,周正因祸得福激活了曙光系统,在人心险恶的末世成为一个传奇人物。走向救世之路。在道德与杀戮中他又会如何抉择。
  • 二货陪读生和天才大小姐

    二货陪读生和天才大小姐

    作为一个召唤师不能召唤出强大的魔兽只能召唤出一个天然呆的妹子,这尼玛还让不让人活了?作为一个来平行世界的召唤师不能打怪兽只能和妹子调调情,这尼玛算什么召唤师啊,有个diao用啊(注:本书的内容和书名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
  • 花千骨之情绝千古

    花千骨之情绝千古

    “白子画我以神的名义诅咒你,今生今世,永生永世,不老不死,不伤不灭……”花千骨爱累了,也爱怕了,所以选择了灰飞烟灭,竹染却用他的命换了花千骨的一魂三魄,经过层层轮回,白子画和花千骨能否在一起……
  • 一念丹青

    一念丹青

    不知为何,她一出生,便被家族封印十八年,她从未修炼,至今却无人能敌,她拥至尊神剑,却从不曾拔剑出鞘……
  • 重生之夏日香气

    重生之夏日香气

    夏宁睿在步入中年的时候便觉得人生了无生趣,太监在一旁提醒他,“陛下,该上朝了。”然后他懒懒的从龙榻上起身,回想当初,二哥想要皇位应该给他。年幼的时候和老管家单独住在小风筝家隔壁那时候每天都很快乐,可惜那丫头太疯后来听说因为逃婚把自己玩儿死了,害得他下旨杀了一大堆人,好可惜,有点想她。手握天下大权的皇帝陛下每天都在想,什么刺激都受过了,哪天我真应该去死一死。然后,他重生了。
  • 校花归来

    校花归来

    一次阴谋诡计,让身为王者学院的校花陌行香车祸跌落悬崖。幸运的是,陌行香不但没死,反而成了拥有强大异能的王者,她重新归来,又是如果对待害她的人呢?她在这处处都是黑暗邪恶的地方,能否遇到信任的人呢?本文不虐不恐怖,纯属现代言情异术超能哦!
  • 盛世江山红颜乱

    盛世江山红颜乱

    古都千阙,盛世红妆。他揽她在怀,一句得罪,便闯入了她的世界。那日荷香漫漫,他执手许诺,“吾祁伽北,今生不与络月为敌,护她一世周全。”诺言易许,世事难守。十多年前的亡朝之恨,如今的倾心相许。有朝一日兵戎相见,他手中的剑是否会穿透她的胸膛?她颊边的泪是爱还是恨?若有来生,可见城楼夜雪,不见红衣如血。
  • 踩过界

    踩过界

    一个异能的黑道世界,一位绝世枭雄的崛起,他遭遇横祸。却大难不死,终于领悟,惟有踏平黑道,才能让天下臣服……
  • 小娇妻,乖乖到我碗里来

    小娇妻,乖乖到我碗里来

    慕斯辰步步为营,腹黑透顶,只为把温晴这只小白兔猎到手了。她呆萌的小白兔,被腹黑的他戏弄,却还在替他数钱。她也是幸运的,慕斯辰对她的爱很令人感动,他不让她的人生有一丝的遗憾,给了她一个完美的求婚。虽然她小的时候离开了自己的亲生父母,但是养父母带她如亲生。比起慕斯辰童年的不幸遭遇,温晴真的很幸运。“还好,没有想象中摔得那么疼。”“怎么,还不打算起来吗?“不小心摔倒的温晴寻声抬头,原来他成了肉垫,怪不得摔的不疼。他给了她一个宁静安全的港湾,尽力去为她创造幸福的生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今生今世好好爱:听张小娴谈爱情

    今生今世好好爱:听张小娴谈爱情

    一直以来,张小娴对爱情的精辟解读,教我们学习如何爱。她以女人的柔韧,以唯美、知性,充满灵气的话语,给我们带来思考的灵感、和对爱情的领悟。她给我们描绘出了初恋的青涩,失恋的痛苦,和经历过后的成熟。 本书告诉读者,爱情给我们带来的,或许是幸福,也可能是痛苦。但毫无疑问的,每个人都在爱情中得到了成长。曾经最痛的地方,已经长成了最强大的地方。它叫人学会独立,独立,是为了爱的有尊严;美丽,是为了能让他可以一眼在人群中找到你。得体的打扮,优雅的谈吐,勤奋的工作,甚至居家的本领,都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这些似乎都在为迎接一个人做准备。这些也是张小娴笔下的爱情传递出来带着暖意的青春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