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39400000061

第61章 评点《窥词管见》(2)

李渔之前,也有不少人界定词的特点。例如李清照倡言词“别是一家”:“……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又有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辈继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茸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者,何耶?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且如近世所谓《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玉楼春》本押平声韵,又押上去声,又押入声。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则不可歌矣。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乃知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无铺叙,贺苦少重典,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非不妍丽,而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可以看出,易安居士主要从两个方面阐明词与诗的区别:第一,是从填词须合音律的角度,把音律上不太“正宗”的词(即她所谓“皆句读不茸之诗尔”)和音律上比较纯正的词相比较,以见出词不同于诗的特点--这是她花费较多口舌所强调的重点,不惜罗列众多具体事例予以肯切、详细地论述。这是比较明显的方面,人们很容易看到,也很容易理解,以往学界所注意者也多在此。第二,是从词与诗这两种不同体裁样式的比较中,见出它们在题材、内容、风格上的差异。李清照对这层意思说得比较隐晦,寓于字里行间而不怎么显露,若不特意留心,它可能在人们眼皮底下溜掉,以至古往今来学者大都对李清照话语中的这层意思关注不够。其实它对区分词与诗的不同特征,甚至比第一点更重要。请注意李清照“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这句话。我体会所谓“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的意思,乃谓填词相对于作诗,是“作为小歌词”;后面“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中,又一次提到填词是“作一小歌词”。很明显,李清照特别突出的是词之“小”的特点。这“小”,主要是题材之“小”,另外也蕴含着风格之“婉”。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词是艳科。词善于写儿女情长、风花雪月之类的“小”题材,词的特点即在于它的婉丽温软。几乎从词一诞生,人们就给它如此定性。如果说李清照认为像“欧阳永叔、苏子瞻”等善于赋诗的“学际天人”倘填词(“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小之又小;那么,与填词之“小”相对,作诗又当如何看待?从“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的相反方面推测其言外之意,她显然把作诗看得“大”许多。倘填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则作诗应该是大海航行般的“大”动作,是写“大”题材,用今人常说的话即:“宏大叙事”。李清照的这个思想也贯穿于她自己的创作中。兹以李清照写于同一时期的一词一诗相互对照说明之。绍兴四年(1134)九月,金军进犯临安(杭州),为避难,孤苦伶仃而又秉性坚毅的李清照逃至金华。第二年即绍兴五年暮春,写下《武陵春》词,紧接着,在春夏之交,又写下《题八咏楼》诗。《武陵春》词曰:“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题八咏楼》诗曰:“千古风浪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洲。”李清照的这首词和这首诗,不但写作时间相近,而且写作地点相同。最近我到金华开会,有幸登临八咏楼。此楼乃南朝齐东阳郡太守沈约所建,位于双溪江北岸,拔地而起数十米,巍巍峨峨,矗立于群楼之间如鹤立鸡群,在今天仍然是庞然大物,若在千年之前,肯定是当地第一高度。站在八咏楼上南望,词中所说的“双溪”--即从东南流来的义乌江和从东北流来的武义江,正好在脚下汇流成婺江向西流去。李清照当时已年过半百而孑然一身,国破家亡,生灵涂炭,江山破碎,物是人非,此情此景怎能不感慨万千!其愁其苦,非一般人所能忍受。李清照在这种情境之中写的词和诗自然不能不涉及到“愁”,而且于国于家于己,都是大苦、大悲、大愁。但是,请读者诸君将这词和这诗对照一下便会看到,同是李清照一人,同在一个地点、一个时间,同样是写“愁”,词与诗却很不相同:她的词哀婉凄美,所谓“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而她的诗却愁肠中充满豪气和壮阔,所谓“千古风浪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洲”。这不能不说与两篇作品分别属于词和诗的不同体裁样式相关。

关于词与诗的这种不同特点,后人又有更多论述,如宋张炎《词源》(卷下)“赋情”条说:“簸弄风月,陶写性情,词婉于诗。”元陆辅之《词旨》(上)开头便讲:“夫词亦难言矣,正取近雅,而又不远俗。”明王世贞《艺苑巵言》在谈明词与元曲时谓:“元有曲而无词,如虞、赵诸公辈,不免以才情属曲,而以气概属词,词所以亡也。”杨慎《词品》(卷之四)“评稼轩词”条中,借南宋人陈模《怀古录》中的话说:“近日作词者,惟说周美成、姜尧章,而以东坡为词诗,稼轩为词论。此说固当,盖曲者曲也,固当以委曲为体。然徒狃于风情婉娈,则亦易厌。回视稼轩所作,岂非万古一清风哉:”。

从上述张炎“词婉于诗”的“婉”字,还透露出一个信息:即宋人,大概在辛弃疾之前相当长时间里是绝大多数人,认为“婉”(如温柳)乃词之本性或词之正体,而“豪”(如苏辛)则是变体。这里涉及到长期以来关于“婉约”、“豪放”的争论。我想,“婉”“豪”之不同其实有两个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含义,一是题材,一是词风。一方面,词从产生起以至发展的初期,总是花前月下,儿女情长,柔美仕女,小家碧玉,多愁文人,善感墨客……小欢乐,小哀伤,小情趣,总之多是“婉”的题材、“婉”的情感;另方面,与这“婉”的题材、“婉”的情感相联系,也自然有软绵绵的“翠娥执手”、“盈盈伫立”的“婉”体,温柔香艳、怀人赠别的“婉”调,“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风,正如欧阳炯在《花间集序》中所说:“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手,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辞,用助娇娆之态。”但是应该看到词坛绝非凝固的死水,随着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本身的发展,词的“题材”和词“体”、词“调”、词“风”也在变化。这首先出现在五代南唐后主李煜词中,写亡国之君的身际遭遇,词的题材扩大了,从花前月下男女情思变成国破家亡离愁别恨,词风也从“柔婉”、“纤美”变成“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哀伤”、“沉郁”。至苏轼,则更多写怀古、感时、伤世,词风也变得粗犷、豪放,他自称其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能“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最具代表性的是《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明人马浩澜着《花影集·自序》中引宋俞文豹《吹剑录》的话阐明苏柳区别:“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坡问曰:‘吾词何如柳耆卿。’对曰:‘柳郎中词宜十七八女孩儿,按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就是说在南宋已经明显区分苏柳不同词风。不过豪放风在苏轼那里只是起点,苏轼的“豪”词只占其词作很少一部分。豪放派的大旗真正树立起来并且蔚然成大气候是南宋辛弃疾,他一生629首词,“豪”词占其大半,并且具有很高艺术成就。像《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像《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像《太常引·建康中秋为吕叔潜赋》“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等等,都是“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所未见”(刘克庄《后村大全集》卷九十八《辛稼轩集序》)的不朽篇章。但是“豪放”、“婉约”两术语的出现却在明代张綖,其《诗余图谱》曰:“词体大略有二:一婉约,一豪放。盖词情蕴藉,气象恢宏之谓耳。”张綖说的是两种“词体”;至清,才明确以“婉约”“豪放”指词派、词风,王士祯《花草蒙拾》云:“张南湖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豪放。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皆吾济南人,难乎为继矣!”

上述例举界说词性的各家,从比较中指出词之特征,各有妙处,李清照说得尤其精到;而李渔在继承前人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前进,能够准确抓住词的基本特征,论述得十分明确、清楚、干脆、利落。

第一则是李渔把词、诗、曲放在一起,从总体上对词的把握。下面两则,则分述之。

“第二则”评:诗词之别及词的起源

第二则【原文】

词之关键,首在有别于诗固已。但有名则为词,而考其体段,按其声律,则又俨然一诗,欲觅相去之垠而不得者。如《生查子》前后二段,与两首五言绝句何异。《竹枝》第二体、《柳枝》第一体、《小秦王》、《清平调》、《八拍蛮》、《阿那曲》,与一首七言绝句何异。《玉楼春》、《采莲子》,与两首七言绝句何异。《字字双》亦与七言绝同,只有每句叠一字之别。《瑞鹧鸪》即七言律,《鹧鸪天》亦即七言律,惟减第五句之一字。凡作此等词,更难下笔,肖诗既不可,欲不肖诗又不能,则将何自而可?曰:不难,有摹腔炼吻之法在。诗有诗之腔调,曲有曲之腔调,诗之腔调宜古雅,曲之腔调宜近俗,词之腔调则在雅俗相和之间。如畏摹腔炼吻之法难,请从字句入手。(方绍村评:大慈悲壑。)取曲中常用之字、习见之句,去其甚俗而存其稍雅又不数见于诗者,入于诸调之中,则是俨然一词,而非诗矣。是词皆然,不独以上诸调。人问:以上诸调明明是诗,必欲强命为词者何故?予曰:此中根据,未尝深考,然以意逆之,当有不出范围者。昔日诗变为词,定由此数调始。取诗之协律便歌者,被诸管弦,得此数首,因其可词而词之,则今日之词名,仍是昔日之诗题耳。(何省斋评:旗亭画壁诸公,当能会心此论。)

【评】

这一则专论词与诗的区别,唐圭璋先生《词话丛编》给它的小标题是:“词与诗有别”。

李渔说:“诗有诗之腔调,曲有曲之腔调,诗之腔调宜古雅,曲之腔调宜近俗,词之腔调则在雅俗相和之间。如畏摹腔练吻之法难,请从字句入手。取曲中常用之字,习见之句,去其甚俗,而存其稍雅又不数见于诗者,入于诸调之中,则是俨然一词,而非诗也。”这里从“腔调”上指出填词怎样才能有别于作诗和制曲的“窍门”,而且又非常具体地教人如何从字句入手--取曲中常用之字句、去其甚俗而存其稍雅者入于诸调之中,则是词而非诗矣。譬如李渔自己的那首《玉楼春·春眠》就是以“去其甚俗,而存其稍雅”者入词:“生来见事烦生恼,坐不相宜眠正好。怕识天明不养鸡,谁知又被莺啼晓。由人勤俭由人早,懒我百年犹嫌少。蒙头不喜看青天,天愈年少人愈老。”这里的“怕识天明不养鸡,谁知又被莺啼晓。由人勤俭由人早,懒我百年犹嫌少”等等用语,既不像诗那么雅,也不似曲那么俗。不过,填词是一种艺术创造,光靠讲究段落、字句之“技巧”是不够的、也是不行的。四川大学教授、着名古典文学研究家缪钺先生曾论道:“词之所以别于诗者,不仅在外形之句调韵律,而尤在内质之情味意境……内质为因,而外形为果。先因内质之不同,而后有外形之殊异。故欲明词与诗之别,及词体何以能出于诗而离诗独立,自拓境域,均不可不于内质求之,格调音律,抑其末矣。”此论甚为精到。譬如上面所举李渔《春眠》词,写得很有趣,但是“内质”稍逊一筹,并无深意,游戏文字而已。要写出真正好作品,应如古人所云“功夫在诗外”,而不止于文字技巧。在凡艺术创造,皆然。

除了此则将诗词对照见其差别之外,李渔还在第十四则从体裁之段落句式结构上谈到诗词之别:“盖词之段落,与诗不同。诗之结句有定体,如五七言律诗,中四句对,末二句收,读到此处,谁不知其是尾?词则长短无定格,单双无定体,有望其歇而不歇,不知其歇而竟歇者,故较诗体为难。”

关于诗词之别,李渔之前也有不少论述。宋代陈师道《后山诗话》批评“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魏庆之词话》“东坡”条引了上面这段话之后反驳道:“余谓后山之言过矣。”并例举苏东坡“大江东去”等佳作,说:“凡此十余词,皆绝去笔墨畦迳间,直造古人不到处,真可使人一唱而三叹。若谓以诗为词,是大不然。子瞻自言平生不善唱曲,故间有不入腔处,非尽如此。后山乃比之教坊雷大使舞,是何每况愈下,盖其谬也。”不管陈师道还是《魏庆之词话》,虽然对苏词意见相反,但有一点是一致的:诗与词应有区别,不能以诗为词。

稍后,沈义父《乐府指迷》“论作词之法”条从另外的角度谈到诗、词的区别:“……癸卯,识梦窗。暇日相与倡酬,率多填词,因讲论作词之法。然后知词之作难于诗。盖音律欲其协,不协则成长短之诗。下字欲其雅,不雅则近乎缠令之体。用字不可太露,露则直突而无深长之味。发意不可太高,高则狂怪而失柔婉之意。”沈义父主张作词“下字欲其雅”,李渔则强调在“雅俗之间”,好像意见不同;但其余几点,似无“你死我活”的矛盾。沈义父在《乐府指迷》“咏花卉及赋情”条又云:“作词与诗不同,纵是花卉之类,亦须略用情意,或要入闺房之意。然多流淫艳之语,当自斟酌。如只直咏花卉,而不着些艳语,又不似词家体例,所以为难。又有直为情赋曲者,尤宜宛转回互可也。”这里是从“词是艳体”的角度谈诗词之别,而“艳”与“俗”常常相联系,这或许对几百年后的李渔有所启发;然而李渔更强调诗、词、曲的比较,然后把词定位于“雅俗之间”,并没有过多强调词之“艳”。

此外元代陆辅之《词旨》(上)把词定位于“正取近雅,而又不远俗”,应该是李渔所本。

稍后于李渔的王士祯在《花草蒙拾》中也谈到词与诗的关系,但他是从褒诗而抑词的立场出发的:“词中佳语,多从诗出”,“词本诗而劣于诗”,这种观点值得商榷。与王士祯差不多同时汪森在《词综序》中说:“自古诗变而为近体,而五七绝句传于伶官乐部,长短句无所依,不得不变为词。当开元盛时,王之涣等诗句,流播旗亭,而李白菩萨蛮等词,亦被之歌曲。诗之于乐府,近体之于词,齐镳并骋,非有先后。谓诗降为词,以词为诗之余,殆非要论矣。”汪森的意见明显不同于王士祯。

在这一则中李渔还说:“昔日诗变为词,定由此数调始。”主张词由诗“变”来。

关于词的起源,李渔之前许多人探讨过,今摘其着名者,例举之。

同类推荐
  • 弯弯的沙河

    弯弯的沙河

    你来自那名不见经传的七十二条沟八十一个山头,你斗折蛇行,串起了一个又一个的村寨,也串起了沙河场,然后你不顾儿“拖”女“拉”,你不惧屎污尿染,纵身跳进“坑”中,来不及整理行囊,又匆匆地裂开河谷平坝钻出重围汇入渠江涌进长江投身大海……
  • 最后的民谣

    最后的民谣

    《最后的民谣》是史小溪的散文作品集。作者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系,深造四川大学中文系。为陕西省作协理事,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编审。《最后的民谣》收录了《信天游浸泡的陕北》、《高原和她最后的民谣》、《乡村的忧伤叙述》、《大地有光》、《捍卫人的价值》、《旷世的西部高地》等作品。
  • 卧底记者:我的正义之旅

    卧底记者:我的正义之旅

    本书讲述一位从海军陆战队走出来的政法记者,第一卧底记者为正义而战的真实记录。作者以冷静的笔端将自己经历的一次次卧底暗访的历险过程真实地记录了下来,包括“从民工到流浪记者”、“广东最大谋杀案的新闻背后”等15章。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共收录了1901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7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供学习、欣赏、借鉴的散文诗经典之作。该书1996年1月初版,此次为修订后再版。
  • 荆棘路-记忆中的反右派运动(思忆文丛)

    荆棘路-记忆中的反右派运动(思忆文丛)

    人类思想的先驱者,为了捍卫人类理性的尊严,高昂其头颅,在血泊中站立,他们的名子可能不闻于世,但他们的思想永存,他们用生命之光照亮后人前进的道路,让我闪牢记先驱者的精神遗训,人类思想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
热门推荐
  • 绝色毒医,这个帝后太难追

    绝色毒医,这个帝后太难追

    “帝尊,帝后她......”某女身边的丫鬟跪在地上,欲言又止。“她怎么了?”某男瞥了一眼跪在地上的丫鬟。“帝后她说您不够粗,要找个比您粗的人去。”丫鬟说完之后,一副要死了的样子。“嗯,我知道了,你下去吧”传言,当日夜晚帝尊重振雄风,大战了三天三夜。某女揉着小蛮腰说:“嘶,疼死我了。”“娘子看起来还很精神的嘛,要不再来一发?”某男邪笑“滚!”【1v1绝宠,无虐,欢迎入坑】
  • 王俊凯之软妻拐回家

    王俊凯之软妻拐回家

    顾青璃,一个失去父母的可怜孩子,却意外被帝都最大权的凯少救下,而且今后的日子还更好过了?!可是……世界上,人人都知道,凯少最讨厌的人就是女人,这女的未免也太好命了吧?居然能被凯少宠幸!真是让人羡慕死了!【原创性小说,文笔不好请指教,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 重生之网络霸业

    重生之网络霸业

    别人重生写小说,做歌王,当导演,而吴毅重生后却做回了自己的老本行——软件工程师,俗称码农!但这一世,他不再甘于平庸,而是立下了成就网络霸业的大宏愿。一九九六年,全球互联网产业初露锋芒,雅虎和网景公司的股票大涨,成为最早的互联网神话。但吴毅清楚,对于拥有无穷潜力和巨大价值的网络产业来说,一切不过才刚刚起步。时下谷歌未出,苹果没火,上网还要拨号,手机还要移动着打,如雨后春笋般的网络创业公司不断涌现,在互联网泡沫的喊打喊杀下,磕磕绊绊地踯躅前行。一切看起来并没有那么美好,吴毅利用超前的技术优势,一手创立星网科技,在逆势中异军突起,成长壮大,迅速成为华夏互联网产业的魁首!少年登顶、荣耀加身!然而他的征程并没有就此结束,他究竟能否成就霸业之梦,让我们共同见证和期待!PS:新书求收藏、求推荐!
  • 穿书的炮灰继姐

    穿书的炮灰继姐

    木言一跟着木呆瓜改嫁了,然后木言一就变成了宋言一,what?宋言一?这不是我穿越前看的那本书的炮灰吗?没活够三章就死了的那个!!!宋言一“。。。”生活略惊悚,我得缓缓,可是,还没等宋言一感受一下活不过三章的悲哀,就被那个不同父不同母的学霸弟弟给叼回窝里了这是一个女配穿书,作者简介无能,各位看官,可以自行亲自阅看推荐自己新坑啊《神君出没》
  • 幻瞳邪皇

    幻瞳邪皇

    一道蓝光闪耀随后悄然无声凌玉看他如何乱了这风云搅动这天下一个不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一生!
  • 孽玄——此时云雾静待南

    孽玄——此时云雾静待南

    她,是云神谷出来的一大天才,无意落入人间为他取得四方江山。云神谷覆灭,留下团团疑谜,待她取得残卷发现了自己的惊天身世,举起北珑剑划过他的颈,“北浙,誓与天庭相杀相恨永生永世!”他,是冷静沉着人间霸王,是天庭第一战神,以扳指为证,许下天地震撼的诺言。历练回到天庭,握住她冰冷的手,‘南辕与北浙的约定,我来赴约。’
  • 我的老大是基佬

    我的老大是基佬

    我做了个梦,梦见我们互不相识。还好,他还在,还好,他没变,还好,他还在我身边。一个人如果不在乎自己的身体了,他不是没有了灵魂就是把灵魂卖给了魔鬼。如果可以,我想对全世界大声说我喜欢你。我曾经有一个愿望,背后有一对洁白翅膀。这是一本耽美集小说,每卷一个故事,有时搞siao有时很伤。
  • 嫡女盛妆

    嫡女盛妆

    她是黑道独女,呼风唤雨,却惨遭未婚夫背叛,意外穿越古代,却成了人善可欺的相府嫡女。嫁入王府,成亲当日,她就独守空房。守空房,行,她自己过的逍遥自在;百般折辱,可以,她也不是吃素的;你是王爷,算了,她去找皇帝总行了吧。任你位高权重,权倾天下,不过她依然可以,左手翻云,右手覆雨,这天下,也不过如此。【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血证论

    血证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夜海追心

    夜海追心

    八百年前一场决斗她以失败告终,穿越了六道轮回,她又重新开始了人生,这一生她不再是什么妖界之首,而只是一个平凡的女生,前生一切早已不在她的记忆或是身体里,可是为什么他还是不放过她?八百年了,他已统帅了妖界,却为什么还是要来找她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