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24600000042

第42章 敞开了青少年的心扉--读《没有钮扣的红衬衫》(2)

且看我们可爱的女主角安然,她本身就是矛盾,她是一个多么骚动不安的灵魂呵!“随着年龄的增长,安然对美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渴望。生活在向她微笑,青春正朝她奔涌过来,她的身体在发育,她的年轻的胸脯正悄悄地膨张……难道她的代名词能是‘永远的夹克衫’吗?”当然不能。她是有点象男孩,爱和人辩论,爱大声说笑,爱放鞭炮,爱……穿着“夹克衫”趁不备吹一,二声口哨。可她更象女孩,偷偷地照镜子,为了别人说她“象男孩子”而伤心掉泪,她说她喜欢“佐罗”的下巴,接着就羞红了脸。她还没有脱尽儿童的顽皮,走在大街上用“膨香酥拐棍”东敲西打,会编“假正经”之歌,会给人起只有她自得其乐的绰号。可她又竭力希望享受到“成人感”,她要请她的同学在家里吃饭,那理由是:“你们的同事可以,我的同学为什么不能?”她直爽坦率得不留情面、“不近人情”,当众纠正老师念错的字,在作文里批评班长的虚伪。她还“不懂得什么叫掩饰”。可是她又自尊自重得出奇,母亲不负责任地说她“专找男生玩”,使她蒙受了屈辱,她竟泪水夺眶而出,大声喊道:“妈妈,我看不起你!”一个列车员当着男生的面说了句略带侮辱的话,事后“两大滴眼泪从她眼睛里滚落下来”。她的心灵既是开放的,希望得到别人的了解和温暖;又是闭锁的,只在日记里倾诉着苦恼和志向。她崇尚真诚,厌恶虚伪;她强烈地渴望发展自己的个性,可她从来也不忘记一个中学生所应承担的义务。她说“我要凭我自己”,我要“一辈子用自己的眼睛”看生活。她也确是这样做的:她从祝文娟的“玲静”中看到了虚伪,从米晓玲的俗气的背后发现了善良,从刘冬虎的“老实”里察觉出平庸。可是,现实又是怎样看待她,包括怎样看待她的那件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的呢?

站在我们面前的安然,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是一个有血肉、有悲欢、有压抑不住的充沛活力的生命。她有她的“自我”。我们不能因为她还没有成年,就否认她精神世界相对的完整性和某种复杂性。她有自己对人生、对道德、对美的理解和标准。以往的一些儿童文学里,也有不少写到过中学生的,在那里,人物不是被政治化了,就是被道德化了,变成了传导某种政治概念和道德观念的媒介。象铁凝把一个中学生的心理的真实性写得这么充分的作品还不多见。这是与作者不仅注意到写出人物的品质与心地,而且注意到生理特征也在不可抗拒地影响着人物的性格形成,是分不开的。

但是,仅仅活灵活现地写出一个进入青春期的女中学生的性格特征就够了吗?假如作品不能同时写出安然所追求的个性的具体含义,不能同时揭示出安然和安静姐妹俩,在自我与现实的矛盾中的苦恼、探索、反省、思考,不能揭示出这种矛盾所包含的具体的社会内容的话,那么她们性格的美就将是空洞无力的,这部作品也就确实没有多大的社会价值了。《红村衫》作者的聪明之处,在于她把她的几个主要人物,大胆地推进了生活巨流的节奏和旋律中间,让她们经受着精神上的挣扎、拼搏、解脱,让她们向着真善美的理想的岸划行。

社会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人,而人又在不知不觉中“塑造”着社会。被社会“塑造”出来的上一辈人,又会以他们的善恶标准和道德观念再去“塑造”下一代人。安然是一棵幼苗,她正面临着“塑造”的考验。应该看到,多少年来在我们的生活中,由左的思想、传统的陈腐观念、带着封建色彩的习惯势力等等,组成了一股“合力”,形成了一种不易改变的、刻板的模式。健康优美的个性,丰富生动的感情,常常被这种“模式”吞没了。就范于这种“模式”的人,往往会落得“丧失自我”的后果。姐妹俩的母亲,正是这样一个不幸的人。她也有过自己的青春年华,她当年也曾在照片后面写下一首文理不通却热情洋溢的诗。可是多少年她“跟着喊”,“举着红旗喊,举着刷子喊,举着语录喊”。除了一身浆糊和一个可怜的“红外围”袖章,就是失去了自己。她们的父亲属于不肯就范的人,他一直被失意和冷落缠绕着。他独立不羁的气质和艺术家的美感,对“塑造”姐妹俩的心灵起过良好的熏陶作用。即使是他这样的人,也留下某些深深的旧意识的烙印。他用“复杂”这个吓人的字眼压抑过大女儿的个性成长,他条件反射式地反对大女儿嫁给一个结过婚的人。这个刻板的“模式”,曾经极大地压抑了我们民族精神的蓬勃发展。

“个性”这个名词曾经象瘟疫一样可怕,好象它就必然意味着个人的绝对自由放任似的。其实这是极大的误解和歪曲。没有充分发展的健康个性,怎么会有整个民族生机勃勃的共性呢?安静和她的同学韦婉,属于同一个年龄层次的青年。但是,由于素质、教养、具体经历的不同,在共同的社会“塑造”下,却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她们脱下了中学生的制服,红卫兵的“军服”,从街头到了农村,再从农村回到城市,跨进社会。她们的青春期是在狂热、混乱、高压下渡过的。这就增加了他们适应环境的某种复杂性格。安静坦率地说,“时代把我们这一代造就得比父辈要世故”。她苦恼,“生活逼着你在不想笑的时候也要笑,不想哭的时候也要哭,不认为好的时候也说好”。她悲哀地感到,“我的心常常分裂成两半,两半心常常发生激烈的辩论”。这种苦脑和悲哀说明,她的诚实的禀性和正义感并没有丧失。可悲的是,她明明知道韦婉的糟糕的诗不能发表,却又不得不欺骗自己去发表它。她是在通过牺牲“自我”,适应环境的办法去暗中“爱护”自己的妹妹的。这种善良的动机所付出的代价未免太沉重了,她成了一个清醒的受害者,这才是深刻的自我与现实的矛盾。当然,安静毕竟在对这种矛盾的自省中,在她的“保护”对象安然的蔑视中,重新找回了自己。可是,韦婉--安然的班主任,却被社会完全“塑造”成了另一种人。她很象谢惠敏,却没有谢惠敏对左的一套深信不疑的真诚。她只是利用左的情绪,达到个人的目的而已。她从左的“模式”里钻出来,又想把她的学生的一举一动,纳入到“模式”中去。如果说谢惠敏的反对穿花衣服是出于轻信的真诚,她的反对“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则是一种虚伪的坚定。这个深受精神毒害的青年,又在无形地“塑造”着、同时又是污染着比她更年轻的一代。

但是,让安然这一代接受社会和家庭中旧的一套模式的“塑造”不是那么容易了。安然的个性是健康的、优美的、充满了自信的,是向着祖国母亲微笑着的赤子之心。她的青春期正处于我们这个蓬勃向上、转机纷呈的思想解放的时代。因此,从本质上来讲,安然的个性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个性,是与今天的生活节奏和旋律非常协调的个性。尽管那种刻板的“模式”并投有完全解体,它们象散播在空气里的灰尘一样,还在寻找机会污染纯真的心灵,从家庭到学校,使安然都感到了一种压力。这种压力有的以莫须有的“罪名”出现,有的以“爱护”的名义出现。尽管“冷静得可怕”的祝文娟,受到沾染,不知不党中学会了虚假,变得象韦婉的影子一样。可是,我们的安然毕竟有了新时代的支撑,污染她巳不那么容易了。她用幼稚的眼睛看破了生活中的荒谬和畸形,就坚决地维护着自己的真诚。她对“甩膀子”诗的发表和编发达首诗的姐蛆(即使是最亲密的姐姐),也投去蔑视的眼光。没有评上“三好生”她并不气馁,而是清醒地估计自己,无情地解剖自己,充分地肯定自己。她还很幼稚,但这种幼稚中包含着真理。希望是在她这一面的,她会是新生活的胜利者。既然我们为新时期的斗争生活中涌现了一批批闯将、新人、改革家而振奋,难道不应该为今天的生活中诞生了安然这样的新型青年而祝福吗?她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如果说,作者也在提出“社会问题”的话,那就是:让我们珍视安然们的可贵的个性,可贵的品格,可贵的真诚;让我们正视并势力清除生活中的旧意识的尘埃,让我们尊重并理解安然们的个性,让安然们更加自由地迸发出青春的活力!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在铁凝自己的创作中,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标志着她的创作个性的更加清晰的展露,标志着她找到了自己。它是比《夜路》集中的作品,也比《哦,香雪》更成熟一些。这成熟主要表现在对生活和人的认识和理解的深化。她依然保持着清新、流畅、亲切、自然的文风,现在又更多地夹杂了幽默,使作品更加耐读了。在这篇作品里,确实体现了“风格即人”的道理。我们仿佛可以看到铁凝其人的气质、禀赋、性格、情趣,感到她好象就是其中的一个角色。是安然,还是安静?也许都不是,而是能够理解小说中每一个人物的心灵活动的“导演”,她只隐藏在幕后。

一九八三年四月

同类推荐
  • 智读毛泽东诗词

    智读毛泽东诗词

    红色经典:智读毛泽东诗词》一书,近日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60多首脍炙人口的毛泽东诗词加以哲学层面的智慧解读。在感悟诗词崇高而超凡的理念世界的同时,体会诗词的精神内涵,将伟人恢弘的革命气势、浪漫的革命情怀和生动的革命气质用全新感受表达出来,继而展现了深刻而独到的分析和辩证而睿智的思考。
  • 一只猫的求职经历

    一只猫的求职经历

    《一只猫的求职经历》收录了刘万里近期的近50篇作品。让青少年享受愉悦的阅读前提下,体悟出人生的哲理,思想的悠远,智慧的光芒……刘万里的小小说具有浓厚的人文意识、底层关怀、批判倾向以及道德精神。既有对现实生活的冷观和深思,又有对虚拟生活的夸张和幽默;既有对作品深度的努力挖掘,又有对作品可读性和艺术性的不懈追求。
  • 邂逅心灵

    邂逅心灵

    全书共分为七辑,包括:等一朵云飘过来;一手赤心,一手老成;苍耳子一样纠结的青春;爱总能化腐朽为神奇;明天依然会有蜜蜂飞来;像甘蔗一样生活;站着的大米。《邂逅心灵》适合散文爱好者阅读。
  • 西西伯利亚笔记

    西西伯利亚笔记

    纪实文学在过去二十年的发展状态,是任何文学校式的在任何年代的发展无法比拟的,这令人欣喜,也令人忧虑。欣喜的是纪实文学无、论在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形式的创新的变化、出版的速度和规模以及读者的接受和反应都已经在文学界和出版界一马当先。忧虑的是过快和过度的膨胀容易形成泡沫,而泡沫是不会结出果实,留下种子的。
  • 毛泽东评点曾国藩

    毛泽东评点曾国藩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权位显赫、作用极大、很有影响的人物,又是一个复杂的人物,近代中国人尤其湖南人,从权贵政要、志士仁人到青年学子,大多佩服曾国藩,佩服其治学为人和带兵做事。从李鸿章、张之洞到袁世凯、蒋介石,无不对他顶礼膜拜,尊为“圣哲”;从梁启超到杨昌济,从陈独秀到毛泽东,也无不表示过推崇其师法,受过其人的种种影响。
热门推荐
  • 盾武

    盾武

    几百万年前经历了巨大劫难的大陆,即将再次掀起一波腥风血雨。失落种族的少年,经历家门被灭的痛苦,凭着一分刚毅的决心和意外和龙族签订的契约能否报仇雪恨?又将在大陆上掀起怎样的浪花?
  • 破灭诸天

    破灭诸天

    当一个普通的农家少年拥有了前世身为武道高手的记忆,他的修仙之旅会划出怎样不凡的印记?当他意外地继承了远古混沌神灵的精血,他又将达到怎样的高度?且看李翼如何一步步从修仙界到仙界再到征战诸天万界,成就万古未有的无上帝业,纵然诸天破灭,我自永恒不灭!
  • 戮天圣君

    戮天圣君

    正魔对立的时代,皇朝掌握的天下,不可踏足的禁地。天才少年意外被废,却因此觉醒神秘血脉,携无上传承归来。一步一步成长,与天骄争锋,与群雄并立,挑宗门,闯禁地,搅动无边风云,君临天下……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囧龙修仙记

    囧龙修仙记

    神界最尊贵的一条神龙,却悲催的被封印打下人间,用人身一步步慢慢重修,龙也修仙,囧龙修仙路漫漫~~本文女主修仙,可能无楠竹,不圣母,不小白~~
  • 非诉讼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研究

    非诉讼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研究

    本书的视角采取了社会学的广义范围,所指的行政争议,泛指一切与政府工作有关的争议,不拘泥于行政法学上的行政争议,即包括一切政府居间解决的民事纠纷、政府指导或委托其他机构解决的其他纠纷和政府作为争议一方的行政纠纷,即将政府解决纠纷的机制也纳入其中。《非诉讼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研究》第一部分阐述非诉讼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的背景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重点论述非诉讼行政争议解决的各种方式、运行状况及其改革,第三部分从实践角度论述非诉讼行政争议解决机制面临的问题和难点,第四部分总结非诉讼行政争议解决机制适用的范围和边界以及同诉讼的衔接问题。
  • 科技无限

    科技无限

    一切都源于那部小说,那种奇妙的幻想,创造了那个主神的空间,带来了无限的杀戮!
  • 文武天神

    文武天神

    重申不是梦,异世显神威。文武奇才少年热血,一代天骄!
  • 临界裂痕

    临界裂痕

    宇宙渐缩,仙魔大战,烽火连城;神弃万物,自创空间,躲避灾难;待宇宙重生,重幻化万物。上邪古剑,穿越异界。自江湖奋起而剑指仙神,终以魔镇道成一代魔神。宇宙毁灭,上邪魔神持上邪劈开宇宙桎梏,创新世界;再诛神灭世,成天地主宰。………………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王妃威武:拿下腹黑王爷

    王妃威武:拿下腹黑王爷

    她是传说中灵云山上的灵女,二十一世纪的全能运动员,再次轮回到古代她成了将军府的掌上明珠,街头的祸霸子,一道圣旨她嫁给了发誓见一次揍一次的腹黑王爷,从此过着风生水起斗腹黑的生活,被封住的记忆一点点恢复,她该如何完成她的使命?
  • 别样人间

    别样人间

    过去,家乡人说听戏,不说看戏。那时不象现在的舞台,有灯光、布景许多讲究。戏台上就是两把椅子一张桌,简单得很。而且上万人听戏,好大一片,哪看得清?只远远地见舞台上人影乱晃。便只能借助耳朵了。本书适合青少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