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22600000035

第35章 珍惜余生再创辉煌(3)

终于到索契。但不能希望早些回家休息了,整个月台和车站广场上挤满了欢迎的群众。这么多的人,好像全城的居民都倾城出动了。列车刚刚停稳,市党委书记和市委各机关领导人进到车厢,前来迎接奥斯特洛夫斯基。一名女少先队员站在作家的床边开始致欢迎词和朗诵诗。喏,奥列加·奥西波芙娜当然也来啦!她带来了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12岁的女儿卡秋莎,还有列乌什卡·别尔谢涅夫也来了……一切是那样庄严隆重,喜气洋洋。可是,当尼古拉获知车站月台上挤满群众在等待他时,他请求把车厢转到铁路待避线上去等待人群散开再出站。尼古拉这一决定使他们大家极为不安。可是他说:

“问题是,如果我和妻子挎着胳膊走向人群中去,人们就会像扯青鱼一样把我扯来扯去。”

真是叫人哭笑不得。

“你们看,他还有劲开玩笑哩,”一个前来欢迎的人说。

傍晚,当广场上的人群稍离散一些后,一辆大轿车把尼古拉送到皮奥涅尔胡同(今为奥斯特洛夫斯基胡同)的新居。可是大街两旁的人群,仍热情地欢迎奥斯特洛夫斯基,汽车里塞满了鲜花。有人巧妙地把一束玫瑰花递进车窗,花束几乎落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脸上:拉娅碰破了手,把花束及时抓住了。

旅途之后,几乎没有得到休息: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等着从罗斯托夫来的电影工作者摄影小组。他们身负重任:要拍摄一部反映奥斯特洛夫斯基生活和工作的大型文献影片。和往常一样,尼古拉说:“一次可以,我们同意这样做。”

影片出厂的日子拖延了。遗憾的是,影片毫无结果。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没有摄制成片。仅有几个镜头保存下来。奥斯特洛夫斯基去世的那一年,在莫斯科的银幕上放映了这些镜头。现在这些镜头只能在莫斯科和索契奥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馆看到。

奥斯特洛夫斯基意欲继续从事写作。但这时又被病魔困住了。一个多月以来他处在昏迷不醒的状态之中。亲友们日日夜夜守护在床前。死神终于投降了。尼古拉开始逐渐痊愈。黄斑尚未完全从他脸上消失。但是秘书停留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身边的时间越来越长:做记录小说的准备工作。他们也活跃起来了,开始从尼古拉那里接受任务。生活逐渐转入常轨。而后,传来一个不幸的消息:高尔基与世长辞了。

连续几天,奥斯特洛夫斯基无法工作。口授了唁电,分别送到《共青团真理报》和电台。

高尔基安葬后,他以极大的热情从事创作,好像要对自己证明什么似的……

“自7月17日至8月17日共写完123印刷页。这是空前的紧张和不可思议的度。”8月21日,他在给拉娅寄到莫斯科的信中写道。当时她已经回到莫斯科,准备他这次回来时住的房子。

那时,他正在索契写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新的情节;按照新的构思反复综合,然后将小说分为十二章。小说的第六章情景新颖,该章以“汽笛”为题,发表在1936年10月的《真理报》上。这个故事是描写瓦西里克和安德里亚·普塔哈兄弟的。一年之后,儿童文学出版社作为《丛书》之一,在莫斯科为低年级儿童出版了单行本。但是奥斯特洛夫斯基未能看到这本书……

新作的艺术质量尤使他关切。奥斯特洛夫斯基力求得到更多对该书的批评意见,以便在出版单行本时采纳这些意见。

手稿写完的当天,将它分寄到了18个地方: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作家协会,“文学艺术”出版社,《真理报》文艺评论和书报述评部,《共青团真理报》,《青年近卫军》出版社,国防人民委员会——克·叶·伏罗希洛夫同志。手稿还寄到了基辅格·依·彼得罗夫斯基,安·波斯特舍夫,乌克兰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青年布尔什维克》出版社……

“现在《暴风雨所诞生的》的手稿已寄给许多领导同志鉴别。如果他们说这本书有出版价值,我将送去出版,如果认为没有价值,我将把它送进档案室。我认为大可不必让枯燥无味的书问世。”1936年9月1日,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写给阿·安·卡拉瓦耶娃的信中这样说。

他当时很想知道他们的主要作家米·亚·肖洛霍夫和亚·亚·法捷耶夫的意见。

“我想把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第一部手稿寄给你,”他在给肖洛霍夫的信中写道,“但是有一个条件,你读完之后一定要把对这部书的想法告诉我。一定要说真话,如果不喜欢,可以这样拐弯抹角说:‘像胶汁果冻,有人说,不甜也不苦。’总而言之,像在20年代人们所说的那样——‘无稽之谈’。”

1936年10月11日,在给亚·亚·法捷耶夫的电报中他这样写道:

亲爱的亚历山大同志!请你到斯塔夫斯基处取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第一部的手稿。请你把它读完。 10月24日我将抵达莫斯科,我们将见面,友好地讨论一下我的小说的所有不足之处。紧紧地拥抱你。你的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10月14日,从索契发给作家协会书记弗·彼·斯塔夫斯基和阿·拉胡季的电报说:

我想在10月24日去莫斯科。迫切恳求你们以理事会主席团的名义并会同《真理报》《共青团真理报》一起在我最近到达之后,在莫斯科我的寓所里组织对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的讨论。谨致共产主义的敬礼!你们的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同一天还给《青年近卫军》杂志阿·安·卡拉瓦耶娃和马·勃·柯洛索夫发了一份电报:

亲爱的朋友们!请你们准备参加苏联作家协会理事会主席团在莫斯科我的寓所里组织的对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的讨论。我想在10月24日动身。你们的尼古拉。

在去莫斯科的前一周,尼古拉决定邀请朋友们在自己的索契公寓庆祝获得新居之喜。格利葛里·依万诺维奇·彼得罗夫斯基偕同妻子多米尼卡·费道罗芙娜也出席了这次聚会。尼古拉激情满怀,为之鼓舞。他说:

“我们有这样一种老的传统——在房屋奠基时,在它的基石上放一只瓶子,里面用张纸写上破土奠基的日期。

“去年,我们的领导者和朋友,共青团一代的教育家格利葛里·依万诺维奇把这样的瓶子放在这所房子的基石上。所以,我回到索契后,立即致力于写作。既然,我是一个不可靠的青年,《暴风雨所诞生的》无论如何要写完,我不准许自己拖延时间,只有把小说写完后,我才能心安理得……为了完成这本书,我应该活下去,这本书将点燃青年的心。我到莫斯科后,将比以往更加勤奋地工作。我将工作三班,以便在十月革命节20周年之际全部完成《暴风雨所诞生的》一书。这一工作量是相当庞大和艰巨的,但也是一件十分鼓舞人心的工作。我从来没有想到,生活会如此美丽。”

10月24日,奥斯特洛夫斯基回到莫斯科。旅途虽然是疲劳的,但是他的情绪一直非常激昂,因为定要完成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这本书。

尼古拉用电话约请人们,想听听他们的意见,问他们读完手稿没有。他亲自考虑和制订会议的议程。他没有忘记设“小吃柜”,在休息时同志们可以吃点东西,喝点茶。这个“小吃柜”,就设在尼古拉的房间里,挨在写字台旁。一切家务事由叶卡捷琳娜操持。拉娅坐在尼古拉身边,一步也不能离开,随时可以听他吩咐。他碰碰她的手,要她揩去脸上的汗水,有时要拿点什么东西来。一些事需要照料,因为会议在客厅兼餐厅内召开,尼古拉也搬到那里去了。厅内设有尼古拉在房子里使用的电铃。

会议于1936年11月15日召开。到会的作家和批评家有:阿·阿谢耶夫,弗·格拉西莫娃,姆·柯洛索夫,亚·绥拉菲摩维支,弗·斯塔夫斯基,叶·乌西耶维支,亚·法捷耶夫;从共青团《真理报》来的——依·巴契里斯和斯·特列古勃;依·巴·费杰涅夫代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朋友们出席会议。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书记叶·勒·法因别尔格担任会议主席。

几位著名作家绥拉菲摩维支、法捷耶夫、柯洛索夫、评论家巴切里斯先后发言,一致认为《暴风雨所诞生的》这本小说“写作技巧提高了”或“大有提高”,称他为“真正属于艺术家之列”,“这样的艺术家在我们的文坛上是少见的”。

另有些作家、诗人、评论家谈了小说的不足之处。但是,他们共同的意见是《暴风雨所诞生的》这部小说,已经不是出自一个刚刚开始写作的作家之手,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新胜利。

最后,奥斯特洛夫斯基感谢会议的参加者,并指出批评还应该“更尖锐些”:

“一般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错误,就是天才也是如此,然而集体总是更聪明些,更强大些。”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诚恳地感谢参加小说讨论的同志们。在结束语中,他向共青团中央提出了允诺,一天工作三个单元,一个月之后完成新作。同志们表示反对,建议他珍惜身体,早日恢复健康——大家都知道奥斯特洛夫斯基迁到索契后病情的严重程度——但是他不想听这些。他开玩笑地回答说:“工作能给我治病。”

他感到十分高兴,这天夜里久久不能入睡。因为他的作品没有被淘汰,大家信任他。

奥斯特洛夫斯基开始“加工”手稿。

在他面前摆着整整十二章需要修改的小说手稿。立即打了一份清楚的稿子。助手们大声地、一张接一张地朗读,尼古拉根据朗读改稿;有时一个地方要他们反复朗读,充分斟酌或推敲,有时删去一部分,有时全部删去。稿子最后校阅后,便交给拉娅。她把它拿到隔壁房间去打字。除打字员之外,还有一些人在饭厅里工作,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话来说,他们是由志愿者和朋友们组成的他的“司令部”,负责校对修改后誊清的稿子。

尼古拉工作起来如此迅和果断,打字员和“司令部”都落在他的后面。每隔10至15分钟,他按一次电铃叫拉娅,并交给她一页修改好的手槁。他想知道工作进行得怎么样,打字员出的差错多不多。

“基本上没有差错。”她回答说。

“多照看着点,可别骗我。要知道我一定要为争取好的质量而斗争。你们那里人很多,可能在聊天……”

把全部修改好的章节装订成小册子送往出版社。这本书的责任编辑是依·高莉娜。

就是这样工作——从凌晨到深夜——整整干了一个月。一个月,这是奥斯特洛夫斯基亲自制定的“加工”小说的期限。这是苦干的一个月。

他们这些亲人都知道,尼古拉并不只是为自己规定了期限而心急如焚。有时候,大家离去后,家人围成“一个小圈子”,他说:

“要抓紧,拉尤莎,应刻不容缓!”

拉娅无能为力说服他,但是,“刻不容缓”这句话使她产生一种无可名状的压抑……

他紧张地工作着。大家轮流在他身边工作。人们经过8小时的紧张工作,面带倦意回去休息,而奥斯特洛夫斯基却仍在工作。一昼夜之内,他连续工作18小时,夜里他还在考虑修改意见。早晨,当助手们到来时,他仍不放过一点多余的时间去思考问题。

1936年12月14日,小说第一卷全部脱稿。在重新打好的稿子的第一页右上角写着这样的批语:“最后完稿”。把标有这种记号的稿子送到出版社。然而,编辑在稿子上竟改动了约300多处。小说第一版用这样的修改稿出版了。

该书以后的再版都是由作者亲自校订和“最后完稿”的。

死神却阻碍奥斯特洛夫斯基写完这一切。

但是,他终于完成了第一部。

的确,他没有能等到这本书的问世:当书稿在印刷厂排字时,他与世长辞了。

获悉奥斯特洛夫斯基去世的噩耗后,工人们不换班地工作着,决定使这本书在送殡的那天出版。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亲属终于在送殡的那天收到了第一本志哀的出版物《暴风雨所诞生的》,书上有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的纪念题词。

这天是1936年12月26日,即是奥斯特洛夫斯基逝世后的第四天。

同类推荐
  • 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钱学森传

    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钱学森传

    叶永烈所著的《钱学森传》开篇提问钱学森是什么样的科学家?由问而起,作者娓娓道出钱学森早年的故事、留学的故事、归来的故事、“两弹一星”的故事、最后的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位辉煌而传奇的科学大家——共和国科学事业的拓荒者,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
  • 孙中山先生传

    孙中山先生传

    一位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简任官员、国民党党史专家笔下的孙中山先生!本书注重整体,叙事比较确切扼要,裁剪适当,条理明晰。作者广泛搜集大量的资料,并经过认真考订,基础较为深厚,具有丰富的历史内容和一定的史料价值。原孙中山研究所副所长、中山大学教授段云章先生评价此书:“首先,虽非历史唯物主义者,但也较好地理解到时代潮流、社会环境和伟人言行的互动关系。其次,著者本着他自定的治史须”根据事实,加以论述“的原则,广泛考订资料,并做了实地调查。
  • 花木兰精神

    花木兰精神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中也会有一千个花木兰。花木兰精神在不同的时代里,在不同的语境中,在不同人的心目中,都会得到不同的解读。但是,高贵的品质总会有恒定的价值,时代的变迁、环境的变化并不会阻止优秀的女性在花木兰身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那种精神。花木兰,也许就是她们心中的另一个自己。《花木兰精神》的作者是曹荣。
  • 哥白尼

    哥白尼

    尼古拉·哥白尼(NicolausCopemicus,1473-1543),波兰天文学家,第一个提出日心说。他所著的《天体运行论》,是现代天文学的起步点。哥白尼于1473年2月19日出生于波兰西部托伦城圣阿娜港。他的父亲是富商,曾任过市政官吏。哥白尼10岁时,父亲去世,由舅父路加斯·瓦兹罗德抚养。瓦兹罗德博学多才,思想开放,提倡研究实际,这对少年时期的哥白尼有很深刻的影响。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企业家(4)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企业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黑执事之少爷的契约者

    黑执事之少爷的契约者

    张墨清的穿越会给她带来怎样的生活?敬请期待!
  • 粉妆楼

    粉妆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平凡少女霸上妖孽美男

    平凡少女霸上妖孽美男

    沐允月,一名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女生,终有一天,靠自己的实力考上了全市最好的高中——圣羽高中。开学第一天,真是不幸中的大不幸,遇到了一个妖孽美男,又怎料想自己会因这个妖孽而成为全校女生公敌。“喂,看什么看,再看把你们眼珠挖出来,告诉你们,他是我的。”沐允月直盯着自己面前的那妖孽美男说。看平凡少女如何霸上妖孽美男。
  • 中国经济风险管理

    中国经济风险管理

    本书从经济风险这个角度出发,以风险管理和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为依据,同时结合西方经济学家凯恩斯、哈耶克等人有关经济危机的论述,从房地产、金融、贸易、能源资源、宏观调控、粮食、人才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经济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 大唐岁月

    大唐岁月

    我若回大唐,出将复入相。情场、毫发无伤,一曲凤求凰、结发百年长。小桥烟雨巷、舞起霓裳,诗盛陈子昂。沙场之上,意气飞扬苏定方。陌刀破阵域无疆,万里当封王。
  • 凤山县采访册

    凤山县采访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罪倾心:暗少的复仇女神

    罪倾心:暗少的复仇女神

    她爱他,从见他第一次面就爱得无可救药,一直以来她以他为天,处处为他着想,以至于让自己没有自我。可是就是这个她深爱的男人,竟然笑拥美女,为情人一掷千金……她一次次的忍受,一次次的说服自己他有苦衷,直到那一日,她躺在病床上,看着他为了初恋对着自己咆哮。“恶毒的女人,你怎么不去死!”一记耳光打掉了多年的情份,身下暗流涌动,所有的坚持都变成了一个笑话,她再无一丝留恋的转身。再见面,她是复仇女神,那些伤了她的,暗算她的,一个也别想逃过……
  • 橙来北往

    橙来北往

    许橙说,曾经的我年少轻狂只为了视我如命的顾季北,而现在的我处世安然不为谁!
  • 七剑修神

    七剑修神

    练七剑,塑金身,令他踏上全新的修真世界。目睹强者斗争,获得神秘宝物,让他成为绝世天才!闯密林,斗魔兽,重拾前世霸气,完虐欺辱母亲的小人!得高师亲睐,获黑马之名,让他成为大陆上的一颗新星!逆天的灵魂力,让他的名号响彻整个异世大陆,新的机遇,重重危机,也挡不住他化身强者之路,且看他如何踏上世界之巅……
  • 梦时自语

    梦时自语

    我回来了,开始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