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4500000040

第40章 儒家思想的时代精神

在历史发展中,儒学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汉代的经学到宋代的理学,儒学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完善,理学已经成为儒学发展的高峰。理学的核心思想是格物致知,修身求仁。格物致知的实质就是从客观事实出发,找到事务发展的规律,获取知识。修身实际上就是根据学习到的知识,知道自己怎么做是对社会最有益的,培养自己的道德,修正自己的行为,并努力去做一些事情,使社会更美好,更加符合仁的标准。这些观点无论是在古代和现代,都是有进步意义的。

儒家文化的时代核心价值首先表现在个人道德的自我完善过程——修身,这是儒家文化留给我们最重要的精神遗产之一。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仁者爱人,儒家从来是主张让人幸福的,而不是苦难。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

儒家以塑造人格为首要目的,而其起点与底蕴则是“修身”。修身是打开儒家思想与智慧的一把钥匙。修身向内则表现为成就圣人,向外则表现为成就王道!儒家经典《大学》一篇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句话意思是说,上至君王大臣,下至黎民百姓,一律以“修身为本”,人人重德向善,就会出现家庭和谐,民富国强,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这个涉及道德理想的宣言表达了儒家的一种信仰;而且它很自然地表达了如下一系列道德推论:“修身”被视为“齐家”的基础,“齐家”同样又成为“治国”的前提,而只有“治国”之后才可做到“平天下”。所以世人不论高低贵贱,都必将通过“修身”这种道德方面的努力,积极投入到“实现自我”这一人类的共同事业中去。

道德作为人们的行为规范,要靠内心的自觉,不能靠外力的强制。这种自觉性是由于人们把道德规范化为内在的信念,因而能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听不到的时候,也能够自觉地遵守,不做违反道德要求的事情。由于道德规范已化为内在信念,就能从人们的一切言行中表现出来。不仅在公开的、大的事情上能按道德原则办事,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的时候,也能在各种细小问题上谨慎行事,不做违反道德原则的事情。按照这样的方法进行修养,就可以达到高尚的道德境界。儒家主张为人应该谨慎,在无人监督时切不可放松道德要求。儒家认为有德行的人应该在别人眼看不到的地方,也是谨慎检点;在别人耳听不到的地方,也是倍加小心。没有比在幽暗之中、细微之处更为显明的。所以一个人独处时更要小心翼翼地按道德规范行事,这是一个人修养的重要方面。

“天人合一”、“中和”的和谐思想是儒家思想的另一个光辉命题。

儒家思想以其对生活和生命的深刻认知,提出了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人与自我关系的一系列方案。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儒家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相与为一;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提出了天下大同理想,主张民为邦本、以和为贵;在人与他人的关系上提出仁者爱人的思想,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处理与自我的关系中提出修身诚意,主张慎独自省,格物正心。儒家思想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时展现出独特的甚至超越时空的智慧。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两层意思。关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自然与社会的和谐思想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中庸”也称“中和”、““中道”,都是同样的意思,即“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

孔子在认识人与人关系是以仁为标准提出“仁者爱人”模式,其基本要求是(1)“己所不欲勿施与人”(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仁进行经验规定。这种人—人模式其公式为推己及人。这里暗含人我和谐共存,既有厚德载物的崇高精神,又有自强不息的实践品质。

孔子将“爱”引入人与人之间关系模式,表达了中国人的独特智慧:(1)“仁者爱人”这一道德政治命令使人们生活在温情的家国天下之中,不致产生孤立,飘零的失落之感。(2),表达对传统的热爱,对过去的尊重,从而流露出民族精神的历史厚重感。孔子对周礼的崇拜,对父子之爱,对孝道的颂扬则直接体现了祖先崇拜。(3)由爱人爱家而爱国爱天下,而爱宇宙万物,达致天人合一,人与人相亲相爱,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是一种贬抑理性的直觉思维与智慧。

孟子性善论下的人与人关系。孟子阐发孔子“仁者爱人”思想,倡“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梁惠王·上》)“仁者无不爱”(《孟子·尽心上》)并用人性论为“仁”学夯实基础,为儒学注入本体论因素。孟子主张“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公孙丑下》)“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恻隐之心”。《孟子·公孙丑上》,用性善论为“人皆可为尧舜”提供主观上的可能性,为“内圣”的王道观打下基础。这些理论是现代人所应重视的,有人可能认为这种理论不切实际甚至虚伪,对人性抱有怀疑态度,这可以理解,但是我们这个社会现在所处的阶段缺的正是这样一种博爱、爱人的精神,缺的正是这种凛然浩气,每个人只生活在个人自己所铸造的与他人毫不联系的铁牢中,城市化是人们的物理距离进了,而心理上的距离却远了,我们周围全是陌生人,我们相互漠视,我们的生活单调、平板、没有激情!这些都是因为我们再也没有一颗赤子之心、恻隐之心,不会用爱去感动他人,他人也不会对我们施与任何爱心与恩惠!如果我们能仔细体悟与实践儒家智慧,我们会逐渐找回失去的爱心与激情,用博爱之情燃烧掉现代化给我们的心灵与生活带来的创伤!

儒家思想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因为儒家思想是现实的,它提倡的研究社会,按照社会道义的要求做人做事。两千年的儒家社会传统,儒家思想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每一部分,即使是经过文革的批判,我们也会发现,儒家思想离我们并不遥远。

儒学的时代核心精神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积极入世、兼容多元的开放精神;其次是变动不居、趋时更新的时代变道思维;最后是其下学上达的学问,生活的智慧。

中国儒学的兼容包容与涵化整合,成就了儒家思想长久的生命力。儒家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都很丰厚、长远,而且它的魅力,它的价值也会得在将来社会的发展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一个民族的繁荣昌盛也必然需要在积淀丰厚的民族文化的支撑。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儒家精神依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民族精神元素,将不断的植根于世人的价值理念当中,永久的服务于社会进步和民族兴盛。

同类推荐
  • 老子说经的地方

    老子说经的地方

    老子无疑是人类生命智慧的启明星,以博大精深的哲思照亮了世界。他曾经讲经的楼观仙地,吸引着无数后人朝奉膜拜,悟道养生。在经台仙地悟道数年的任法融道长,深谙道法自然之玄机,不但将道法自然蕴于书法和讲经,还撰写了《道德经释义》,传播老子思想精髓,更使说经台鸿儒盈门,访客如云。
  •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有人认为,《易经》是群经之首,一切学科的源头;也有人说,《易经》是算命先生搞的“封建迷信”;还有人说,《易经》深奥难懂、神秘莫测。想探究《易经》的奥秘吗?那么请打开这本书,让自己变得简单,让《易经》变得更简单。
  • 论美与人的生存

    论美与人的生存

    本书收录的文章包括:《王阳明与康德美学思想的比较研究》、《我看20世纪中国美学——兼论我国美学的理论建设和发展方向》、《文艺本体论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在当代的发展和意义》等。
  • 庄子的智慧

    庄子的智慧

    庄子是一位自由心态大师,在感怀世事之情方面,他那种感悟是超然的。那种在自己的天地里享受闲适的逍遥和“扶摇九万里”的心态,确实是一般人难以达到的。庄子渴望平静的生活,主张人不要为利而忙碌,呼唤人性的复归。本书对庄子哲学中心态的研究,以告诫人们心态虽然不能决定人的一生,却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 新国学(第七卷)

    新国学(第七卷)

    本书是第7卷《新国学》,书中具体收录了:《蔡琰的号啕,美杜莎的笑——蔡琰研究的性别反思》、《“儿女情”与“风云气”——论张华文学及其玄儒思想》、《唐代华亭德诚禅师《拨棹歌》所呈现的意涵》、《林希逸诗学思想的特色及其学术基础简论》等研究文章。
热门推荐
  • 徐霞客死亡游记

    徐霞客死亡游记

    历史上的徐霞客,是作为一个旅行家和地质工作者而为后人知晓。然而,徐霞客花费一生的时间,用尽全部的精力,仅仅是为了“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吗?如果不是,徐霞客终其一生的行走,究竟是为了什么?他倾尽毕生心血所写成的《徐霞客游记》,其中又隐藏着怎样的惊天秘密?这本《徐霞客死亡游记》,是作者献给自己的理想,同时献给徐霞客的一份礼物。作者发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为徐霞客的一生做出了最巧妙却又最不可思议的注脚。
  • 天规

    天规

    原本太平的宇宙,却被我们所信仰的神无情绞杀,那所谓的天道何在?谁还能救救我们?难道我们真是蝼蚁?不!我不服!我不明白!我一定要问问那些神那个天,如果不然我定杀神灭天。
  • 独步惊情:盛宠毒妃

    独步惊情:盛宠毒妃

    【已完结,新书《一世倾心:放倒妖孽邪王》已发布,希望大家都去看看,谢谢捧场!】人只有死过一次,才明白自己贱在哪里!重生归来,势要把握一切先机,可这一个个目露凶光的女人,实在是太恐怖了,怎么办才好呢?她冷冷一笑:“那就能动手就决不动口,能弄死就决不留活口。”那一天他说:“怡儿,朕护你一世无忧,可好?”她不语:一世无忧当真是许她的?多年以后他又说:“怡儿,朕陪你一世无忧,可好?”她得意的笑了:开玩笑,现在的她会这么随随便便的就被人搞定?
  • 快穿:我是大反派

    快穿:我是大反派

    【更新不定】夏涵看着系统,毫不留情的打击他,“你看看你,要身体没身体,要萌不萌,你有什么资格让我成为你的宿主?”系统【#555~我的宿主不要我,我该怎么办?在线等,急!#】
  • 宠妃逆天:王爷您请便

    宠妃逆天:王爷您请便

    火灵儿乃是现代顶尖杀手,哪想到睡觉做个梦就死了,醒来后就重生到了将军府同名同姓的嫡女身上,火灵儿既傻又丑,还是个不能修炼的废物,即使有嫡女的称号却过得连下人都不如,人人都拿她当撒气桶,可现在是她,她自己按自己在现代看的那古药方做药,吃了后整个人都脱胎换骨一样,她利用两个身份,一个是丑陋无比的傻子废材,另一个是美丽无比的聪明天才,当聪明天才遇见皇上的爱子四王子萧剑寒,四王子便知道了她就是火灵儿,他天天到将军府去缠着火灵儿,所以傻子废材常常借着萧剑寒的威风让他们不准欺负自己,而聪明天才就发出自己的威力,被人称为‘火美人’一袭红裙,三千青丝垂于背上。。。
  • 星使降临(兽王系列)

    星使降临(兽王系列)

    兰虎找回小犬狼,在海岛上与神鹰城城主凌九霄恶战,最终两败俱伤。兰虎回到了桃花源养伤,并去拜见神兽贪狼。兰虎从贪狼那里看到当日贪狼与鲲鹏大战以及火鸦逃离地球时的影像,他震惊于神兽的强大,心中十分向往,但是以人类的血肉之躯难以达到神兽的程度。贪狼给了兰虎一个选择——守护者联盟……应罗吉校长邀请,兰虎离开桃花源,和风柔一起去古亚洲大陆宠兽学校参加毕业典礼。在宠兽学校,他受到了年少轻狂的新生代蝴蝶宠兽战士挑战。兰虎完成了毕业任务,力量全部恢复……兰虎回到桃花源后收到消息,凌九霄受伤回神鹰城后……
  • 往事与怀念

    往事与怀念

    这本回忆文集从作者的童年经历写到青年求学,从作者一生的学术追求写到命运的多次坎坷。书中的那些往事,特别是关于翻译《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回忆,体现了共和国老一代知识分子在残酷历史年代里的命运沉浮。回溯的视角更增添了理性的视野。作者那种历经坎坷,却对理想矢志追求的情怀令人感慨而感动。
  • 最强兵王在三国

    最强兵王在三国

    左手妖娆美人,右手万里江山。兵王刘宣回到三国,成为北海国康王之子。江山和美人,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重活一世,看刘宣崛起三国,争霸天下。
  • 悟——天路

    悟——天路

    混沌虚空,化万千精彩世界;然时过境迁,万千世界几近消逝,独留几星,这一切的原因在何?战争破坏?天灾亦或者人患?几星的前路是什么,是无力回天回归混沌,还是会因奇迹而新生?什么是精彩世界,精彩因何而精彩?理想世界是什么样子,是没有争斗,任何生命体都能自由和谐全面发展?还是说是别的样子?一切尽在《悟-天路》!
  • 瘟祖

    瘟祖

    牧长生,一个无父无母无妹妹,连个娃娃亲的没有,想对未婚妻喊个”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的机会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