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01600000011

第11章 人缘(2)

不放高产卫星的县,干部有被撤职的,有被开除党籍的,有坐大牢的。上面下令开斗争苏桦的会。发动几个月,没有人讲话。大家本来都想不通。如今消极话不敢说,积极话说不出。人人自危,互相回避。迎面相遇,说句你放心,就尽在不言中了。

然后又一个文件,把苏桦从十二级降到十三级,调回合肥,停职反省。正好省委办公楼出现一条反动标语。这条反标是写在撕下的书页上的。苏桦自然是重点怀疑对象。公安厅搜查苏桦那屋,发现苏桦借阅的书中,有一本少了一页,正好就是写反标那页。但是反标的字迹又分明不是苏棒的,而且苏桦分明是被隔离起来的。省委保卫处长被限令一周内破此案。破不了案就处分你!处长大约怕破不了案坐大牢,从省委办公楼跳楼自杀。

苏桦在1962年得到平反。

我这次想好好问问他“文革”的遭遇。他不屑地说:“文革”,那是普遍的,那不奇怪。

再没什么想说的了。

但是我知道,苏桦和梅大姐在战争时期就开始记的,每天行军多少里、路过多少村庄都有记载的几十本日记,都冲进马桶里,塞进煤炉里,飘进烟囱里了。那时6月里梅大姐给他送棉衣裤,为的是他被拉到野外跪石头时好坚持一些。梅大姐上下班故意从关着苏桦的窗下骑车而过,按响车铃:叮铃铃,叮铃铃,叮铃铃,让苏桦知道自己很好。于是一只空墨水瓶从楼上飞下来,里边有苏桦给她的纸条。我这次问梅大姐,苏桦怎么能知道这叮铃铃是她向他发出的“电波”?梅大姐稍一愣,她那小圆脸像熟透的甜瓜似的一歪,笑道:跟着感觉走!

有人说,苏桦一辈子不嗜烟酒,他得癌症很感意外。有人说,他这人不工作就要了他的命。

那么,他到底因为什么得的癌症?是工作过累,还是几度不让他尽情工作?

十一

文章写到这里,电话铃响。苏桦的秘书小龚从合肥打来的长途:苏桦已于昨天(8月15日)十八时五十七分去世。

这几个字像利箭一下下直接射在我的肝区,肝部阵阵疼痛。明知他来日无多,但还是想不到这么快。7月11查出病,8月15日就去世了!没有什么遗言。只是说,关于他的治疗,不要责怪任何方面。

放下电话。发愣。明白苏桦是去世了。

我写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给他看。现在,就用不着赶写了。

又想到梅大姐,想到死去的和活着的,想到上天的和入地的,我还是要把文章写完。

十二

小龚在长途中说,15日当晚就把苏桦家的一间屋布置成灵堂了。我说是不是楼下那间厅?他说是的。

这间厅,我感觉中是四面洞开的。我问为什么一直不关大门?说是因为来家找苏桦的人太多。老部下、老领导、老根据地的人、战争年代帮助过他的老乡、老乡的子女、子女的子女。第三代拿着爷爷奶奶的信来看苏桦。来合肥结婚的,买服装的,买家具的,要找对象,要生儿子,要住院的。当然,更多的是来谈工作的。凡谈工作,梅大姐一律回避。此外,梅大姐就在这个几乎天天有人来吃饭的赶集似的家中,兼任十大员:招待员、服务员、炊事员、采购员、电话员、清洁员、护理员、通讯员、警卫员、保育员。数数,是不是十大员了?梅大姐又笑得两手撑着双膝,两腿跷了起来。她说她是苏桦的保育员。于是越发地笑得把小圆脸埋在手里。

自然有人劝苏桦是不是想法别让家里像饭店、旅馆似的。苏桦说别搞得鬼都不上家来,还怎么联系群众、了解民情?家里门铃常响。全家不得安宁。换一音乐门铃,客人进了屋音乐还方兴未艾。再换上老式门铃,揭去铃盖,吱吱吱的,声音是低了一些,还是神经战一般。于是干脆取缔门铃,家门大开,任何人都可以破门而入,晚上十点才关门。有一天夜里十一点,居然有人翻墙而入。因为是从外乡来的,第二天就要离开合肥,只有今晚可以找苏桦谈谈了。噢,快请,快请。

这次苏桦住院,叫家里人尽量不让大家知道。然而亲人之间是有感应的。苏桦的广大亲人们还是从各地赶来了。一个从前邻居的小孩,四次端了甲鱼汤送到病房。这邻居是工人,四个孩子,家境困难。苏桦是素来把自己的生活水平向低处拉平的。一个以前给苏桦开过车的司机从安庆送来两箱汽水。一进苏桦家,泪水如汽水一样直冒。苏桦工作过五年的安庆石化厂的老职工纷纷要来看望他,只好派出代表。当年石化厂党委书记苏桦口袋里装着该厂五个工地的饭票,走到哪吃到哪,和工人一样排队买馒头、萝卜。这个厂令人咋舌的效益带来了令安庆市民咋舌的奖金,一直评一等奖的苏桦一直没拿过一分钱的奖金。

安庆市来的人更多一些。1980年苏桦任安庆市委书记。照例有人向“新官”反映旧矛盾。这个人怎么怎么样,那个人怎么怎么啦。苏桦说以前的事不跟你纠缠,过去的纷纷争争到此为止。来谈纷争的,不听;来谈工作的,都听。苏桦现在的司机老陈说,苏桦从来不议论人,从来不整人,从来不欠人债。

有位工程师从大连赶来。我想起1987年12月24日,我又一次在安庆参加一个集体经济方面的会。那晚我正在宾馆苏桦的屋里聊天。很晚了,进来了几个合肥的或安庆的高级工程师,都是以前苏桦在淮南化肥厂或是安庆石化厂工作时的技术人员。一个,60年代初就打入党报告。1962年8月北戴河会议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知识分子又入党难了。他写过十几份报告。后来,遇上十一届三中全会,又遇上一个苏桦,于是入党。另一个,1954年交通大学毕业,入党。1955年所在单位发生一起政治事故,怀疑到她,开除党籍。到1956年,事故排除了,可以考虑恢复党籍。但不巧领导易人,一拖二十几年。苏桦知道后,经常约她到自己家里谈话,吃饭。1980年她解决了党籍问题。她说:“从1955年到1980年,前后整整二十五年!使我想起莫泊桑的小说《项链》。”

我想起一句俗话:尽尽人情。

十三

今年,1989年6月27日,苏桦出差赴京。省公安厅找到列车长,叮嘱搞好保卫工作。当时距苏桦肝昏迷查出晚期癌症,只有十四天。苏桦上车厢时已走不上阶梯,是小龚推着他慢慢地迈上去的。苏桦那节软卧车里,有一位科技大学的教授。旅客与旅客之间,相逢何必曾相识。自然攀谈起来。这时车长来了,说正好有一个空着的包厢,请苏桦搬到那边去,清静一些。小龚知道言外之意是安全一些。小龚也说,苏桦身体非常不好,调到单间包厢,可以休息好一些。然而苏桦不搬,说是和科大鄢教授已经认识了,已经谈得很好了,就住一起吧。

其实,梅大姐为了保证苏桦睡好,早就让他一人睡一屋。小龚明白,苏桦是怕搬到另一包厢的话,万一那位教授误以为自己不被信任呢?

那一晚,教授舒坦地打着呼噜。苏桦老是坐起,根本不能入睡。第二天清晨,睡足了的教授吃早饭去了。小龚问苏桦:昨晚你没怎么睡吧?苏桦只笑笑。小龚说:他打呼噜太厉害了。苏桦说,没关系。到北京后补吧。

然而,再也补不过来了。

十四

苏桦病床边,有一只小录音机和一盘他喜爱的录音带--古筝独奏:高山流水……

十五

我在合肥老是问:苏桦知道自己得的是什么病吗?我比较相信苏桦司机老陈的回答。他说苏桦住院头两天老问怎么找不出病因?后来真查了CT后,他反而不阿检查结果了。那就是,他明白自己得了绝症。

十六

那天我向苏桦道别。我得回北京了。我望着变瘦发黑的苏桦,视像中叠影着他以前的形象:他高大的身材和过小的衣衫,宽阔的额头和细小的汗珠,新鲜的视角和陈旧的眼镜。1984年省里干部统一检查身体时,医生看着他的脑电图,惊讶地发现这位六十多岁的老同志头上,依然有一个年轻人的大脑。

苏桦卧在床上,握着我的手,笑得眼睛闪亮着:“问你妈妈好!”越发地笑着,闪亮着:“问刘梦溪好!”我一震。苏桦每次见我,总是问候我妈妈的。这我也习惯了。但,我结婚才一年多,这期间我丈夫刘梦溪只和他见过一次。怎么就记住了梦溪的名字?他心里装着多少人的名字?

同类推荐
  • 真水无香

    真水无香

    星星与月亮终于守不住阵地败退了,楼道里的那盏长明灯也在眨着渴睡的眼。我依旧伏在桌上捧读着那本《庄子》,一缕晨曦悄悄地拾起一片飘落于地的稿笺:“命运,只能支配你的昨天,而明天的命运却在你自己的掌握中……”
  • 中国传奇(林语堂全集15)

    中国传奇(林语堂全集15)

    "本书所收各篇,皆为中国最著名之短篇小说杰作,当然中国短篇小说杰作并不止此数。本书乃写与西洋人阅读,故选择与重编皆受限制。或因主题,或因材料,或因社会与时代基本之差异,致使甚至多名作无法重编,故未选人。所选各篇皆具有一般性,适合现代短篇小说之主旨。短篇小说之主旨在于描写人生,一针见血,或加深读者对人生之了解,或唤起人类之恻隐心、爱、同情心,而予读者以愉快之感。小说当具普及性,不当有基本上不可解处,不当费力解释,而后方能达到预期之目的。本书所选各篇中,若干篇具有远方远代之背景与气氛,虽有异国情调与稀奇特殊之美,但无隔阂费解之处。本书是作者又一部向西方..."
  • 给阅读留一份纪念:一位学人的读与思

    给阅读留一份纪念:一位学人的读与思

    本书是一位学人的阅读之旅,也是一个读者的心路历程,书中收录文章有:《像人一样活着——读张中行想到胡风》、《萧乾是如何沦为右派的?》、《胡乔木的另一面——给杨绛先生补白》等。
  • 唐诗鉴赏(传世经典鉴赏丛书)

    唐诗鉴赏(传世经典鉴赏丛书)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
  • 图文版中国经典神话故事

    图文版中国经典神话故事

    《中国神话故事(英文版)》中那些生动离奇的故事,可以了解到我们的祖先对宇宙与自然万物形成过程的奇妙想象。天地是如何形成的?人类万物是怎样产生的?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又该如何解释?人类又是怎样一步步征服自然的……人们通过想象来解释这一切,于是使形成了早期的神话。人们将这些故事一代代传承下来,最终形成了文学宝库中一颗耀眼夺目的明珠。
热门推荐
  • 定格的记忆:邓百川的风雨人生

    定格的记忆:邓百川的风雨人生

    本书从译诗、注释、赏析三个方面对徐霞客的诗作作了较为详实的诠释。
  • 随身带着诛仙剑

    随身带着诛仙剑

    捡到一把诛仙剑,这为张昭带来了什么?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好像有点意思。劳工?跟班?当肉盾?张昭表示我很无奈。尤其发现诛仙剑竟然是......张昭的生活顿时变得丰富多彩。——————————(求推荐收藏,不胜感激。)
  • 感谢奋斗的自己

    感谢奋斗的自己

    本小说主要阐述了80后白手起家的一代人,在成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唯以双手奋斗收货的爱情与事业,才是最值得拥有的人身资本。
  • 月晰夭夭

    月晰夭夭

    她是堂堂公主,锦衣玉食,自小便在宫外长大,韬光养晦,人只知其名,不知其人。人前人后,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她?红烛高帐,一朝亡国,他给她的,是屈辱,是仇恨。尘埃落定,满城空!(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寄居者

    寄居者

    故事发生在抗战期间的上海,由女主人公玫在晚年讲述给一位传记作者听:玫在1939年的上海,爱上一名刚刚逃离集中营上岸的犹太男子。那时赶上约瑟夫·梅辛格臭名昭著的“终极解决方案”就要实施,为让爱人去美国,玫临时在上海抓了个救星--另一位美国青年--做自己的丈夫。乱世中,小人物们开始一串连环套式的命运救助,最后,玫用“爱人”的钱赎救了“丈夫”,用“丈夫”的护照让“爱人”脱险,同时,以毁掉对爱情的原始理解和信念的方式,去实现了爱情……故事结局在爱情的部分出人意料,令人叹惋。这部作品是严歌苓在题材、写作手法和女性角色塑造上又一次新鲜成功的尝试。同时,小说延续了作者独特的自述式与视觉化的叙事风格。
  • 镇妖塔

    镇妖塔

    宝塔镇万妖,异世得珍宝!群魔乱舞,天下大乱!柔若无骨的水妖?力拔山兮的蛟魔王?风驰云卷的疾风神狼?兽面人身,双龙伴其左右的火神祝融?通达聪慧的白泽?死而复生的九名猫妖?吮血劘牙的血天使?帅气邪魅的堕落天使?高如楼房的圣甲蜈蚣王?亦或者是双翼长达千万里的金翅大鹏鸟?21世纪大好青年秦川莫名成了逍遥谷的杂役弟子,偶得蒙尘的镇妖塔,别人封魔他放魔,与众多妖族大能签下主仆契约!幸得灵宝相助的他能否逐步强大,问鼎巅峰,成就一番传奇!
  • 我的玛雅新娘

    我的玛雅新娘

    侠义为怀的心理医生跟患有心理疾病的神秘玛雅公主的爱情故事!灵隐寺与美洲盗梦家族的巅峰对决!龙族文化和玉米文化的和谐互补!一部别开生面的心理学悬疑著作!各种古怪的匪夷所思的盗梦手法!诡境废墟,莫奈湖畔,八卦奇兵,梦境大屠杀!
  • 闪婚游戏:多情少爷俏皮妻

    闪婚游戏:多情少爷俏皮妻

    一回国就被父母骗去相亲,对象还是她在飞机上碰到的那个没风度的大少爷?!什么?他大少爷穿着一件名牌西装出席相亲,竟然还随身携带购物发票!而她,偏偏就那么邪门,一不小心太吃惊了,华丽丽的喷了他一身的咖啡!然后,大少爷拽拽的说,四万块,不赔钱就结婚……坑爹的,为什么她觉得,背后有阴风吹过……这一切,都是设计好的吧……一年,这一年,她要怎么过?不过踩了他一脚罢了,这个小心眼儿的狐狸男,不会已经想好什么变态的方法来报复她了吧,哼,那就走着瞧吧,她柳小蕾也不是喝稀饭长大的!
  • 画尸人

    画尸人

    画尸画皮,画魂入骨,此乃画尸人祖训。为死人整容、化妆不光是为了安慰生者,也是为了净化怨气。画尸人便是由此而生的行当。但在画尸人之中,有一脉天生便具有灵力,他们被称作天授画尸人。天授画尸人,被称为天地间最可怕的存在。天授画尸人,靠着父母的血肉活下来。天授画尸人,早便应该灭绝的一脉。死人睁眼,丧尸收手--这是殡仪馆里老人才知道的一句话。但,为了钱,他合上了陈小铃那双睁开的双眼,继续化装。一切从这里开始,沉寂了千年的传说再次上演。
  • 千百种

    千百种

    本文围绕五个普通的少女展开话题,以作者的日记改编,讲述95后对待青春对待爱情对待友情的态度。再忧伤怀旧也回不去的旧时光在作者笔下是那么生动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