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96700000003

第3章 丑小鸭(1)

1805年4月2日,丹麦海港城市欧登塞,风和日丽,晴空万里。海风吹拂着家家门前悬挂的丹麦国旗。市民们穿着节日盛装,涌到街头,载歌载舞,纪念四年前的那场著名海战,弘扬丹麦人民在海战中表现的昂扬爱国热忱和大无畏的民族气节。就是这一天,在这个城市的一家穷苦人家里,一个男婴哇哇地来到了人间。这家人家是那么默默无闻,可谁会想到,这个男婴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大作家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安徒生后来在自传里风趣地写道:这一天,他父亲一直在床边朗读霍尔伯格(丹麦文学的奠基人——笔者)的作品,见男婴一直在哭,幽默地说道:“孩子,你要睡觉,还是静静地听呢?”但男婴似乎不理睬他,还是一个劲地哭。后来在教堂给他施行洗礼时,他哭的声音就更大了。教堂的一个职员安慰孩子的母亲,说道:“小时候哭的声音越大,长大后的歌声就越优美。”

欧登塞是丹麦的第三大城市,坐落在西兰岛(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就在这个岛上)和鸭脖子形状的日德兰半岛之间的富恩岛上。据传说,这儿从前是欧登国王的城堡。有一天早晨,王后往窗外眺望,见远处过去没有房子的地方,现在屋顶鳞次栉比。她喊道:“欧登,快来看!”于是,这座城池就取名欧登塞。

安徒生出生那一年,欧登塞城里有居民5 000多人,包括各阶层的人士:贵族、军官、公务员、商人、手艺人、挖土工、洗衣妇。居民的大多数是下层的贫苦市民。在城里的主要地区,有两幢壮观的市政厅,一所历史悠久的文法学校(又叫拉丁学校),一幢1795年盖起的剧院,一座1720年建造的皇家城堡(现在是本市行政首长官邸)。那些脏乱的后街和小巷里,住着许多贫苦的老百姓:裁缝、鞋匠、泥瓦工、洗衣女、临时工、流浪者。谢雷兄弟医院附属的济贫院,已是人满为患。许多无粮下锅、走投无路的父母们,纷纷打发自己的孩子沿街乞讨。

安徒生的父母住在一幢远离大街的肮脏的二层楼房里,只占一间房间。一家人就在这一间屋子里吃饭、睡觉、休息,也在这里接待仅有的几个熟人。

安徒生的父亲叫汉斯·安徒生,生于1782年。他是一位鞋匠。这间住屋也是他的工作间。晚间睡觉的那张床,白天折叠起来,就是他的工作台。屋里还摆了一张安徒生睡的小床。这间几乎被工作台、床头毛巾和婴儿床挤得满满的小屋,就是安徒生童年时代的一个小天地。别看房间很简陋,可墙上贴满了有趣的图画。工作台的上方,窗子的旁边,摆着一个旧柜子,上面放着几个玻璃玩意儿。柜子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书。在以后稍长一点的安徒生看来,这间房子简直是一个顶有意思的画廊和书屋。他酷爱文学艺术的幼小心灵,第一次在这里得到滋养。

从他家很小的厨房里,可以走到屋顶上去。屋顶和邻居的房子之间的檐槽上,放着一个盛满泥土的大箱子,安徒生的母亲管它叫“我的小菜园子”,她在那儿种了好几种蔬菜。这给幼小的安徒生很深的印象,后来他在《白雪皇后》这篇童话里,就满怀深情地描写过这个“小菜园子”。

安徒生的父亲小时候渴望上学念书。他乞求父母把他送到拉丁学校去学习,但他们觉得家里太穷,实在负担不起这所学校的学费,只让他到一所慈善学校念了点书,便叫他当了一名鞋匠,靠这门手艺来挣一碗饭吃。

安徒生的父亲并没有把心思放在鞋匠手艺上。他干鞋匠活时,两手显得那么呆重,但为儿子做起玩具来,那双手却灵巧极了。他给儿子做望远镜、玩偶舞台、拉洋片的可变换的图画等等。他特别喜欢给小安徒生读他收藏的霍尔伯格的剧本和《阿拉伯故事集》等书。他一读起书来,什么愁苦的事儿都可以忘在脑后。他一生没有什么欢乐可言,只有跟儿子在一起玩耍、读书,才感到无限的快乐。

没有正规地上过学,这一直是安徒生的父亲的一块心病。有一次,拉丁学校的一个小学生到他家来让他做一双新鞋子。在他给那小学生量尺寸时,这位小学生把书包里的书拿给安徒生看,告诉他在学校里都学些什么。这时,小安徒生无意中看了父亲一眼,奇怪地发现父亲眼里噙着泪水。等那个小学生走了,父亲对小安徒生说:

“孩子,你听着,等你长大了,一定要有一股子顽强劲儿,不要怕穷怕苦,要不顾一切地奔一个目的:念书!我可是没有这个机会了。你就沿着这条路向前奔吧!”

安徒生的父亲很少跟邻居打交道,也很少跟别的鞋匠来往。他十分好学,干鞋匠活之余,就买些书来读。这样,慢慢地积累了整整一柜子书。有活就干活,没活时就读书。邻居们把他当作怪人看待,有的人甚至公开嘲笑他。他对此毫不在乎。

每逢星期天,只要天气允许,父亲就带安徒生到欧登塞郊外的风景秀丽的田野和树林里去玩。到了那儿,他指点着把树木花草的名称告诉小安徒生。而更多的时间,他只是坐在那儿沉默不语,冥思苦想,让儿子自由自在地四处玩耍。小安徒生一会儿把杨梅串在一根根苇草上,一会儿用采集的野花编织成一个个花环。这时,儿子的兴高采烈感染了他,他站起来跟儿子奔跑玩耍。

有时候,他带着安徒生不知不觉走得太远了,幼小的安徒生两脚走不动了,他就让小儿子像骑马一样骑在脖子上,这样背着他走路。

每年的复活节期间和5月初,田野和林间一片新绿。安徒生的母亲也高兴地穿上她那平时舍不得穿的印花布长衫,跟丈夫一起陪儿子去玩。这件印花布长衫,是她惟一的一件节日盛装,她只在参加圣餐仪式或重大节日才穿它。

安徒生的母亲叫安妮·玛利娅,生于1775年,比父亲大7岁。她是一个纯朴的劳动妇女,结婚前在欧登塞的几个有钱人家里当女仆。家里虽然穷,但她总是让儿子穿得暖暖和和、干干净净,给儿子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有什么好吃的菜,总是拨给儿子吃。她常说:“你吃得比我小时候可是好得多了。我小时候母亲经常拉着我到街上要饭吃。有一次,我坐在一座桥下整整蹲了一天,没有要着饭,饿得实在不行,真想死了的好。”他母亲那时连饭都吃不上,更不用说看美丽的图画、读好看的书、做有趣的游戏了。她连进学校大门的机会都没有。他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但善良勤劳,什么苦都能吃,对儿子寄予很大的希望。

安徒生小时候腼腆孤僻。他那双明亮的眼睛里总像含着泪水似的。没有哪个小孩子来找他当游戏的伙伴,他也不去参加同年龄的小朋友们的捉迷藏、抢壁角等各种游戏。他喜欢独个儿跟自己的那些玩偶玩耍。这些玩偶是他父亲给他做的,连他们穿的漂亮的衣裳也是父亲缝制的。他们在玩偶舞台上玩起来可有意思了。还有那一连串可变换的图片,慢慢拉动,便出现教堂、大厦、城堡、山河和各种各样的人物,安徒生越看越想到广阔天地里去游览。

幼小的安徒生最常去玩的地方是他家房后的一片场地,他管那儿叫做他家的公园。虽然那儿只有一些篱笆和几株醋栗树,可是他用母亲的一条围裙拉开当作帐篷,架在醋栗树和篱笆之间,就变成了一个帐篷。他坐在这“帐篷”里倾听鸟儿的悦耳歌唱,凝视太阳照射下的树叶和天上慢悠悠漂浮着的美丽云彩,可以坐上好长的时间。稍远一点有一条小河,河边上有一座水磨坊。水磨的轮子哗啦哗啦响,他从“帐篷”里听得很清晰,由此产生许多美丽的遐想。那座水磨坊现在还保存在原地,去安徒生故乡参观的游客,总要去亲眼看一看这个曾经给安徒生幼小心灵刻下深刻印记的地方。

那条小河的两岸,有一座小桥相通。小河那边,柳树、牛蒡丛生,小安徒生有时也到那边去玩。那儿的草地上,有几个小洞洞。在他想像中,里面说不定住着树精或者妖怪。那儿还有一汪汪水洼,那是蟾蜍活动的世界,它们在水里嬉戏玩耍,活泼得很。水洼里不断冒出一个个水泡,像是许多闪闪烁烁的星星。再往前走,远一点的地方出现一片薄雾弥漫的荒野,在夏天的早晨或傍晚,给人一种特别神秘的感觉。这片荒野是鹳鸟出没的地方。在鸟类中,鹳鸟是安徒生最好的朋友。他后来发现,他身子瘦削,背微微弯曲,两腿细长,不长久呆在一个地方,这跟鹳鸟颇有点相似。

小安徒生常想,鹳鸟都说些什么话呢?他去问父亲。父亲想了想说:

“想必是说埃及话吧。因为它们在炎热的国度,在金字塔附近过冬,不会说埃及话怎么行呢?”他摸摸脑袋,又补充说:“当然,它们也应该会说丹麦话。你看,天气一暖和,它们就飞回来,和这里的人们在一起。”

它们来回飞过大海,在海上还不能停下来休息,真有本事。安徒生觉得,它们每年都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旅游,一定很长见识。

安徒生4岁那年,那时丹麦和法国、西班牙是盟国,有一支法国军队和西班牙援军取道富恩岛去瑞典。欧登塞街上全是法国兵和西班牙兵。其中有许多熙熙攘攘的棕黑色人群。他们摊开手躺在人行道上和圣约翰教堂的草坪上。欧登塞的学校几乎成了兵营。他发现,法国兵傲慢自大,西班牙人却温和友好。在街上,他见一个西班牙士兵解开外衣纽扣,拿出一个小十字架上的圣像,虔诚地吻了吻。幼小的安徒生从来没有看见过这种事情,感到顶奇怪。他走到那个士兵跟前,问他干吗吻那东西。那个士兵很和蔼地给他作了解释。

“让我吻一下,可以吗?”小安徒生问。

“你是个好孩子,可以吻。”那士兵说。

小安徒生回到家里,把吻了西班牙士兵的圣像的事告诉他母亲,母亲感到很伤心,生气地告诉他那士兵是天主教徒,而他们家是路德派教徒,这样做是丢脸的事,叫他以后别干这种傻事了。这事儿在安徒生心灵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好多年以后他想起这件事,还专门写了一首题为《士兵》的小诗。

安徒生的祖母是一位慈祥、文静、和蔼的老人,长着一双温柔的蓝眼睛,体格健壮,这体格是生活磨炼出来的。她不和儿孙住在一起。

祖母非常喜欢安徒生,每天来看小孙子,她会讲许多民间故事。一进屋第一句话就是:

“我的小孙子今天好吗?”

小安徒生高兴地扑过去,坐在奶奶膝盖上,聚精会神地听她讲那些女巫、妖怪、天使的有趣故事。这时,小安徒生就像过节那样高兴。

我们在安徒生以后的剪纸中,常常看到这些故事中的形象。安徒生成为童话作家以后,给孩子们讲童话故事时,常常边讲故事边剪纸,剪出故事中的人物、动物、天使、小丑……小朋友们边听边看,十分高兴。他以后到外国旅游,和外国作家、名人交往,外语表达能力不够时,便随时拿出自带的剪刀和纸片,剪出他讲的一些事物,使对方更好地明白他讲的意思。

祖母要是在礼拜天来看他,她还从济贫院的花园里采些鲜花来,插在那个旧柜子上的玻璃花瓶里。这时满屋散发着花香,小安徒生感到舒服极了。要是济贫院开什么联欢会,祖母还把她的一份糖果点心留着,带给小孙子吃。她一心一意爱着小孙子。

祖母一年要把济贫院花园里的绿色垃圾烧掉两次,在扫集树叶和杂草的时候,她便将小安徒生带去。小安徒生很喜欢躺在大堆大堆树叶和杂草上玩,那有多么柔软、宽敞,比晚上躺在家里的小床上还要舒畅。他在上面蹦蹦跳跳,觉得比富人家的孩子在柔软的沙发上蹦蹦跳跳还要过瘾。

那里还收容了不少精神病人。那些不伤人的精神病人可以在院子里、花园里自由走动。他们喜欢自言自语地说许多话,有时滔滔不绝地对安徒生说起话来,也不管小安徒生听得懂听不懂。有的女精神病人还会唱好听的歌。那歌声很忧伤,她们似乎在思念她们的孩子。

安徒生的祖父是一位有点精神病的可怜的老人。他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就像在水里行走,不知该把脚踩到哪里为好似的。他像瞎子走路一样,不看四周,只顾走自己的路。但他的眼睛并不瞎。他在街上找一个地方坐下来,拿出随身带的一截截木头,用灵活的手指使着一把小刻刀,刻出一些奇怪的动物,像狮身鱼头动物啦,鱼身狮面的动物啦,长翅膀的四脚动物啦……,这时,他全然忘记了生活的痛苦,表现得怡然自乐。常常有大人或孩子走过来,观看他刻这些奇形怪状的动物。谁要买,他就很便宜地卖给人家。没有人前来买,他就沿街叫卖,或者把这些东西装在一个篮子里带到乡下去,用这些雕刻出来的玩具换几把大麦做麦片粥吃,或者换点猪肉什么的做菜吃。农村妇女和农家孩子非常喜欢这些稀奇古怪的玩具。可也总有一些孩子,往往跟在他爷爷后面,怪声怪气地喊叫呼号,取笑这位老人。不过,他从来不对孩子们生气,更不伤害他们。他不和安徒生的祖母生活在一起,也不去看他的小孙子。直到安徒生14岁离开欧登塞那一年,他跟孙子只说过一次话。小安徒生又是怕他,又是爱他,他羡慕他的雕刻本事,又不敢把他领到家里来。

安徒生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有才智、心灵手巧的人,但都没有进过正规学校受教育,他们的生活过得这么艰难,这么不幸。幼小的安徒生立下志愿:他不能像他们那样生活,他要念书,要上学,要掌握知识。他要走另外一条路。

安徒生5岁那年,他母亲把他送到一所非正规的初级小学去。办这所初级小学的女教师是他们的邻居。她把儿子带到这位女教师那儿,请她收下这个孩子。

“他是个好孩子,很听话,”她说,“可你千万不能打他。要是打了他,他就再不到你这儿来了。”

女教师答应不打安徒生。他跟她学字母、拼音,学所谓的“正确拼读”。安徒生守规矩,有礼貌,学习用功。头几个星期,女教师对他很友好。

这所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女孩子。女教师常常坐在靠近挂钟的一张高背扶手椅上,那挂钟的摆每往返摆动一次,就出现一些做机械动作的小动物。这所学校的习惯是让全体学生尽可能用最高音调大声拼读。这女教师年纪很大了,就只会这样机械地教学生。她经常把一根大棒带在身边作为教鞭。

有一天,安徒生坐在沉闷的教室里听着震耳的嗡嗡拼读声,有些心不在焉。他想,这个老太婆像谁呢?哦,活像一条戴包头帽的鳕鱼。他的这种想法,女教师本来不知道。不幸的是,思想一溜号,他就打起瞌睡来。女教师眼尖,一下就发现了。尽管女教师自己有时也打个盹,甚至还发出鼾声来。她却有一种发觉学生打瞌睡的特殊本领。这天又赶上她心情特别不好。她火冒三丈,举起棒子,打了他一顿。

安徒生有生以来还是头一次挨揍(当然,他妈打过他几次,但那不算数)。他非常气愤,抓起识字课本和石板,跑回家去了。从此再没有跨进这所学校的门坎。

“我本来想,你太温顺,”母亲安慰他说,“让你跟女孩子一起学识字,女孩子不会欺负你。谁知老师说话不算数,居然打了你。”

安徒生求学心切,请求母亲送他到别的学校上学。母亲很同情儿子,决定送他到为男孩子办的卡尔斯登学校去念书。

同类推荐
  • 契诃夫

    契诃夫

    契诃夫戏剧创作的题材、倾向和风格与他的抒情心理小说基本相似。他不追求离奇曲折的情节,他描写平凡的日常生活和人物,从中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一重要问题。在契诃夫创作的剧作中,具有十分丰富的潜台词和浓郁的抒情味;他作品中所表现的现实主义,具有强大的鼓舞力量和深刻的象征意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丹钦科以及莫斯科艺术剧院与契诃夫进行了创造性的合作,对舞台艺术作出了重大革新。一起来翻阅《契诃夫》吧!
  • 养生鼻祖彭祖全传

    养生鼻祖彭祖全传

    本书人物主要选自历代《新城县志》《黎川县志》《建昌府志》《江西通志》以及历朝国史中所载可考人物,收录了上自唐末,下至1978年(中国史现代史段)的黎川历代本籍名人和客籍名人共667人。
  • 我和爸爸马三立

    我和爸爸马三立

    本书是一部通过马三立女儿、女婿的独特视角,追忆马三立生前事迹的纪实作品。作者希望借此寄托对亲人逝世五周年的深切缅怀,同时为读者提供一个更深入认识和了解大师的机会。
  • 张大千从小画匠到东方之笔的故事

    张大千从小画匠到东方之笔的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一个狗娘养的自白:媒体大鳄艾伦·纽哈斯自传

    一个狗娘养的自白:媒体大鳄艾伦·纽哈斯自传

    如果你出身贫寒,必须靠自己闯出一条血路,如果你不满现状,希望以新形象更上一层楼,那这些自白绝对有助于你登上成功阶梯。艾伦·纽哈斯是一位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他把加内特公司发展为美国最大的报业公司,并创办了全美销量最大的报纸《今日美国》。迄今为止,他已出版了《美国各地有话直说》《权力剪影》《真正的一个国家》《世界之窗》《近距离看世界首脑》《差不多一个世界》等作品。目前,他正在写一本新书,讲述人生中“难堪的年代”,该书将为他的第8本著作。
热门推荐
  • 异之风暴

    异之风暴

    浩瀚的银河系中,异能成为每个人力量的源泉,作为异能发源地的星河世界,更是承载着无上的荣耀与责任,以星河世界为中心不断向外扩展,形成一个个不同等级的异能修炼领域,这样的等级领域亿万年不曾改变.....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茶花女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茶花女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囚鸟之舞

    囚鸟之舞

    地铁站接连出现弃尸案件,可没留下无任何有价值的线索,公众陷于一片恐慌中,市公安局一筹莫展,同时还得面对社会各种质疑的压力。
  • 修真归来

    修真归来

    十年前,女友被抢,带着耻辱意外身亡。十年后,他从不可思议的修真世界归来。本想过平静的生活,然而太善良总会受到欺压,唯有重新绽放光芒,化身恶魔!翻云覆雨,从现在改写历史,开始逆袭之路!
  • 猪八戒再传

    猪八戒再传

    继西游记圆满的结局,一直抱怨着想要回高老庄的猪八戒在取完经后的作为是否会引起你的注意?他会遭到世人骂名还是放弃陋习迎合别人,还是一继放纵,这个结局也许会让所有人长大!
  • 为什么是奸臣

    为什么是奸臣

    温涵月莫名成为了乡野泼妇温来凤,一心想把侄子小白培养成状元之才。可也不知是哪个环节出了错,本应成为万人敬仰的大忠臣却变成为了佞臣。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错,谁能告诉她啊喂!【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血洒人间

    血洒人间

    当浩劫来临,谁能带领人们走向光明。当黑暗来临,谁能带领众生找到回家的路。是谁以一腔热血遍洒三界,获得众生的认同。是谁血屠千里,只为守护心中的那份执念。是谁带领众生,共战三界豪雄。是谁只为兄弟,一日白首。三年大陆战,十年三界征。匆匆百年过,到底何为胜。谁言英雄无悔,我说英雄有悔
  • 恶魔总裁甜宠天使小鲜妻

    恶魔总裁甜宠天使小鲜妻

    一场雨夜中的车祸,韩可可遇到了A市的风云人物,洛氏集团的总裁,洛膺辰!“是我的车撞了你,所以我要对你负责!”洛膺辰不假思索一本正经的说道。“可是,您的车并没有真正的撞到我,所以不需要负责!”韩可可睁着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不明所以的说道。洛膺辰面对这傻傻的可爱女孩,居然一时语塞,不知说什么。踱着优雅的步子,目光如炬的盯着这个可爱的女孩,邪邪一笑“我说要负责就是要负责。你,是逃不掉的!”花痴的韩可可已经沦陷在某霸道男的温柔怀抱中。
  • 獒图腾

    獒图腾

    一起失踪事件,我与我的藏獒萨吉不幸卷入一趟无人区救援之旅,这是谁精心布置的迷局?藏地白头蝰、野獒、藏狼、巨熊、野耗牛、猎獒人、高山兀鹫、狼獾、圣湖水怪、雪豹……谁来阻止我们的逃离?谁才是真正的“藏区之王”?死亡之旅,离奇失踪,古老密咒,荒原秘境,……羌塘无人区这个“生命禁区”向我们隐瞒了什么?獒图腾崇拜为何如此疯狂?首次解密羌塘无人区这一块魔幻秘境。
  • 青春:只为更好的你

    青春:只为更好的你

    流年芳华,我们最美的时光。许萱想要与他断绝关系,从一个边远的小城市转到了上海这种大城市。在这种大城市中,她孤身一人,去做公司的小员工。可是天命不由人,在这里又发生了许多她不想发生的事情,又遇到了不想见的人,看见了霸道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