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49600000266

第266章 平定北疆(二)

于夫罗的部下,在呼厨泉的呼喊声中,心中顿时也生出了请降的欲望,原本是七万人的他们,被汉军狂暴的冲杀之后,只剩下不足四万人了,在明知必死的前提下,他们也不愿在继续和汉军斗下去了。于是,这些人也纷纷效仿呼厨泉所部的军士,丢掉武器,跪地请降。

前一刻还纷乱无序的战场,在这一刻忽然变得安静了下来,两部十二万的匈奴人在丢掉五万条性命之后,终于作出了抉择,集体向汉军投降。

呼厨泉的声音再次响起:“儿郎们,你们都是我们匈奴人最勇敢的战士,可是你们手中的马刀,却挥砍错了方向,我们得罪了最不应该得罪的汉人,今日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大汉,依旧像往日一样强盛,我们将会为我们过去近百年做出的错误决定,而付出巨大的代价。本王希望你们牢牢记住今天,永远不要和汉人为敌,汉人所能爆发出的能量,超乎任何人的想象。儿郎们,珍重!”

最后一个字说完,呼厨泉忽然从马靴中抽出一柄匕首,然后狠狠地插进了自己的心脏中。一股鲜血,顺着匕首的切口,缓缓流淌了出来,低落到滚烫的黄沙上。在这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呼厨泉用这样一种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在大漠出生,死后,他把自己的血液,交还给了大漠。

三万多呼厨泉部下的匈奴人,纷纷哭泣了起来,就连四万多于夫罗的部下,也是沉默无语,满脸悲戚的神色。呼厨泉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这些人继续生存下去的希望。他把自己临死前对生死的感悟,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无声的传达给了在场的所有匈奴人。

随着匈奴单于于夫罗和左贤王呼厨泉的先后身死,这场激战,就此落下了帷幕。匈奴人战死的将士,高达五万之众,受伤者不计其数,七万人做了汉军的俘虏。而汉军方面,同样也出现了不小的战损,尽管汉军在诸葛亮的运筹之下,占尽了各种便宜,但是两军交战,死伤是绝对不可能避免的。

经过清点,最后战死的人数被统计了出来。三支精锐部队血杀军、龙骧军和虎贲军,每军的战损,基本都是在二百人上下,如果是普通的部队,出现这样的战损,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这三支精锐中的每一个战士,都是敖烈耗费了大量的心血和钱财打造出来的百战精兵,六百人的伤亡,已经是敖烈所能承受的极限了。

相对于三支精锐,普通军士的伤亡要多了十几倍。在五万新军中,死于此役的战士,有近万人之多,伤残不能继续服役的,也有五千左右的人数,受轻伤者更是多如牛毛。这又是一个让敖烈感到沉痛的数据。敖烈在短暂的悲伤之后,很快从伤痛中挣脱了出来,作为统帅,敖烈心里很清楚,自己不能沉湎于过去的伤痛,而是要为活着的军士们着想,争取尽量减少他们的战损。

敖烈下令分出一万名伤情较轻的军士,让他们负责运送阵亡将士的名单,以及伤残的袍泽们返回明州,让田豫安排他们接下来的伤情处理和伤残军士的退伍手续,并责令太史慈临时出任这支军队的统帅,务必要把他们一个不落的带回明州。之后,太史慈的统帅职务自动解除,独自返回燕京,通知有关人员,妥善处理好阵亡将士的抚恤金问题,并把这些将士的名字,铭刻到忠烈碑上,以彰显他们的勇敢和忠诚。

同时,这支返回明州的队伍,还有着另一个重要的任务,他们将负责把七万匈奴俘虏押送回明州,教给田豫来处理。人口,始终是平定天下的重要因素,敖烈没理由把这七万匈奴人赶尽杀绝,把他们带回明州,和乌桓人杂居在一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乌桓人对匈奴人,没有汉人那样的仇视,但也绝对谈不上亲善,这些匈奴人被押送到明州之后,将会和乌桓人一起,逐步接受汉化,也算是融入汉族的一个跳板,避免了他们直接和汉人接触,进而激发起汉人的仇恨。等到他们被汉化的差不多了,大概已经是数年或者十几年之后了,那个时候,相信汉人们对匈奴的仇恨已经淡漠了下来,再把这些匈奴人掺杂在乌桓人中,迁居到内地去,或者是让更多自愿到明州定居的汉人迁过来,进而完成民族的大融合。

当然,在这七万匈奴俘虏被送走之前,敖烈特意让诸葛亮给他们上了一堂思想教育课,多角度、深层次的剖析了匈奴人南侵所造成的恶果,以及给汉人带来的巨大伤害,然后义正言辞的告诫他们,想要活命,必需服从汉人的领导,遵守汉人的律法,适应汉人的生活习惯。这些被敖烈部下的汉军,杀的胆寒的匈奴人,早已没有了反抗的心思,再加上呼厨泉临死前的劝告,他们也就心甘情愿的接受了诸葛亮的思想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诸葛亮出色的辩才,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自从和敖烈共同学习了鬼谷十三篇之后,诸葛亮的辩论之术,已经是无人能敌了,即使是敖烈也只能甘拜下风。

处理好了伤兵和俘虏的问题之后,敖烈的思绪又回到了接下来的战斗中。于夫罗和呼厨泉,只是匈奴各个部落中,最为强大的两个,匈奴还有大大小小数十个部落存在,其总兵力加起来也有十五六万之众,现在敖烈麾下的人马,只有六万多人,这场持续的战斗,敖烈决定依旧采用智取的策略,能不硬拼,就尽量避免硬拼。把有限的兵力保存下来,投入到最后的决战中去,敖烈很清楚,计谋只能获得一时的胜利,如果不来一场硬碰硬的对决,把匈奴人打服了、打怕了,他们迟早会出现反复,叛出大汉的统治的。只有像征服于夫罗和呼厨泉两部人马一样,让他们从内心中感到畏惧,他们才会乖乖的听话。

在一番讨论之后,诸葛亮和徐庶各自献出一条计策。诸葛亮主张据守狼居胥山,构筑坚固的防事,同时派兵奇袭于夫罗和呼厨泉的部落,掠夺那里的军备和物资,充实到汉军之中。诸葛亮的理由很简单,匈奴人依旧强大,汉军一定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先前在把俘虏的七万人送往明州的时候,军中超过三分之二的粮食都被太史慈带走了,现在军中的粮草已经岌岌可危,必须要进行以战养战式的补充,而失去了大量青壮年的于夫罗和呼厨泉两部,就是绝佳的掠夺对象。等到物资充实了,军中伤员的病情恢复了,在一点一点的对匈奴人进行消磨,铲除掉一些实力在中下游的部落,最后在和右贤王去卑等大部落作最后的决战。

而徐庶的意见则是采用流动作战方针,说白了就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在游走中,不停地消灭一些匈奴人的小部落,在消耗匈奴人总兵力的同时,避免和匈奴人提前发生决战,同时还能充实军备物资,同样达到以战养战的效果。

敖烈在经过反复思考之后,觉得诸葛亮和徐庶说的都有道理。其实敖烈对流动作战的方针并不陌生,在历史上,唐朝中期的黄巢就曾经率领一起起义军,在大唐的版图上采用过这样的作战方式。其积极的效果,和徐庶所说差不多,就是以小股兵力袭击敌人,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的力量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就像是滚雪球一样,在越滚越大的同时,还可以对敌人进行兵力上的消耗。但是这个方针也有一个最大局限性,就是没有稳固的阵地,一旦被敌人重兵包围,就会出现进退失据的困境。

所以,最后敖烈决定同时采纳两人的两种意见,在狼居胥山构筑防事的同时,派出吕布和赵云,分别率领部分龙骧军和血杀军的精锐,四下掠夺物资,第一个目标,就是于夫罗和呼厨泉的部落。同时,敖烈还让马超带领五千乌桓骑兵,昼伏夜出,探查附近各个部落的情况,锁定目标之后立刻回报敖烈,敖烈将亲自带领剩余的血杀军精锐和龙骧军精锐,与马超分为两翼,突袭那些人口在两万人以下的小部落。

因为于夫罗和呼厨泉全军覆没的消息还没有传出,所以汉军的行动,有着极强的隐蔽性。三天之后,吕布和赵云就载着大量的物资返回了狼居胥山,他们把两个部落的物资掠夺一空,足够敖烈大军一年的使用了。同时,敖烈和马超分进合击,三天内连续攻破了三个匈奴人的小部落,部落中的男女老幼全部赶尽杀绝,一个不留。这倒不是敖烈残忍,而是他不得不采用这样的方法,来暂时保证消息的机密性,尽可能的掩盖于夫罗和呼厨泉战败身亡的消息,为汉军多争取几天恢复的时间。

如果是以前,敖烈肯定不会这样做,他一直主张善待俘虏,但那只是相对汉人而言,或者是相对和汉人并没有太多仇恨的异族而言,显然,匈奴人并不在此列。尤其是在经历过这么多次的生生死死之后,敖烈已经变得更加杀伐果敢了,他明白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的道理,为了保证汉军不受损失,他也只能亲手送匈奴人去地狱了。而且这样的雷霆手段,在日后,也是对匈奴人的一种心理威胁,让他们知道顺者昌、逆者亡的道理,为日后的决战打下胜利的基础。

同类推荐
  • 五代之再创盛世

    五代之再创盛世

    五代十国,这个中华历史上最为混乱惨烈的时期,朝代更迭犹如昙花一现。军阀间的激烈混战,使得天下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面对这样的乱世要想活下去,何其难?二十年前他来到这里,想的是怎样可以活着?所以他竭尽全力,不择手段。求的只是有一个可以容身的地方。二十年后他还在这里,想的却是如何让黎民百姓更好的活着?面对偌大的江山,汉高祖那首《大风歌》成了他时常挂在嘴边的话语: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汉室枭雄

    汉室枭雄

    三国末年,天下混乱,宦官把持朝中,外戚手握重拳,边疆董卓虎视眈眈,中原黄巾烽火连天,百姓流离,民不聊生,生逢乱世,看刘焉父子如何力挽狂澜,巨手擎天。
  • 唐朝商人学武记之武定乾坤

    唐朝商人学武记之武定乾坤

    话说武德三年刚升任太史局司历的现任太史令李淳风,在登天楼留下了十二字真言。“阴风起,夜将至,神兵现,大厦倾。”故事因此展开。
  • 三国之王朝盛世

    三国之王朝盛世

    飞燕临池云影透,岁月摧锋断吴钩王擒牧野江败走,阴平曾表护桥头烈火旌旗一应沧波三千里,回头顾曲天下英雄复更名江流石不转,多少遗恨随风去乱世重演,乾坤任我行江山易改,何妨成英雄东汉末年,雄逐鹿,天下大乱江山在手,美人在怀,开创一个盛世王朝(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 帝狱之心

    帝狱之心

    历史的年轮,总是辗着失败者的尸骨往前推,成功者在前面高唱着英雄的赞歌,蓦然回首,身后已是一片苍凉。那一年靖难之变,建文帝被亲叔叔杀了个屁滚尿流,跑到遗失的大陆哭了三天三夜,就差没有上吊了此残生,可最后他忍了,他告诉自己:我不是失败者,大明朝,还是我的!直到有一天,云霄降临在遗失的大陆,他用事实告诉那个复仇心切的小皇帝:帝狱,不是你这么炼的……
热门推荐
  • 农民神医

    农民神医

    杨天,一个上过大学的农民,意外获得一本神奇的医书和神奇的能力。本书将带你进入主人公奇妙的人生轨迹,相信大家一定会被精彩绝伦的故事情节所吸引。
  • 第二世界之是非明辨

    第二世界之是非明辨

    谁会知道一千年后的世界将会怎样呢?谁会预测一千年后的游戏将会怎样发展?全息网游的介入让整个世界变得不一样,国家尊严的维护,军队的进入,这里不在仅仅是个游戏,更是一个战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对着未来世界的好奇,靖非靠着自己执念带着好奇来到了千年后的世界,进入游戏世界的靖非获得了一个极为特殊的职业:亡灵舞者,一个个看似鸡肋的技能却总能在关键时候发挥巨大的作用,而这个职业将会给她带来怎样的奇遇呢?一切都是未知的。这,将是一个新的开始……且看靖非如何从一个亡灵舞者转变成亡灵君王,统帅数万亡灵士兵,为了尊严,为了自己想保护的人而战!
  • 网游之梦中世界

    网游之梦中世界

    年轻就该热血!游戏就该激情!年少轻狂?不!我们只是在追寻那……遥远的梦!
  • 佛光菜根谭—要放下

    佛光菜根谭—要放下

    本书是星云大师从自己几十年的著作和开示记录中,提炼经典汇编而成的一部语录体心灵励志图书。全书一套三册,本册作为第二卷“修心本”,以“放得下”为宗旨,集中记述了星云大师对世界、社会、生命等的证悟智慧,以及怎样立德做人、修身养性的智慧,以及如何才能在烦恼生命中寻求到平静而开阔的心灵境界的智慧。言简意赅,精妙处往往让人醍醐灌顶。若能每日一偈,则日日都有新智慧,日日都能有好心情。
  • 奥拉星英雄之路

    奥拉星英雄之路

    穿越异界,走向时空。让我们去感受游戏生涯吧。
  • 继承者的华丽来袭

    继承者的华丽来袭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是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它消灭,可就是打不败他。随着时间的推移。欲想忘却,却偏难忘却。最终搁浅了韶华,思念成灰。看她如何成为女神,看她如何叱咤风云,看他如何俘获男神的心。在雪滴花的牵绊下,最终与生命中的另一个他,走到梦想尽头......
  • 武动太古

    武动太古

    黑暗动乱的太古年代,人族积弱,妖兽横行,以人为食。然而,它们并没有满足于此,终于,爆发了惨烈的诛族之战,赤地万里,尸横遍野,人族危在旦夕,灭族之灾近在咫尺。就在这个时候,姬少玄来到了沧桑孤寂的太古,他肩负着寻找父母与妻子的重任!却无意卷入了诛族之战,作为人族一份子,他能否力挽狂澜,拯救人族?一路争锋,人族的太古七邪,妖族的上古十凶兽,又有洪荒异兽,远古神魔,百鬼夜行,千年古刹,万年精怪。姬少玄带你走进一个古老苍凉,与众不同的蛮荒世界!朋友们,恳请你们在看过本书后,对于本书的剧情相关提出宝贵的见解和看法!书评区的每一条宝贵意见,我都会回复的!谢谢!再三拜谢!新人不易!求诸位支持!
  • 鬼城诡事

    鬼城诡事

    70年前,我爷爷还是个精壮的汉子,喜欢游走村落和朋友喝酒聊天什么的。那时候还是解放前,农村不像现代这么安全,时常有人夜路遇到鬼怪,还经常有人失踪。不过我爷爷身强力壮,一直也没出事,所以完全不将夜路放在心上。那天酒后他稀里糊涂就来到了离我们村五里地的乱葬岗,酒劲上来后他夜半醉卧乱坟头间,半夜惊醒时他看到了惊人的一幕!那是一座传说中的鬼城!
  • 中国人的炼金术

    中国人的炼金术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收孔子的智慧……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蕴藏着丰富的赚钱智慧,只有读懂它,你才能掌握事业成功的有力武器。不管中国人赚钱的手段如何千变万化,但是其赚钱的本质从来不曾有任何的改变。你只要用心体会、正确运用,就一定能窥见“炼”金的秘密,掘取人生的宝藏!本书从传统文化角度剖析中国人的赚钱智慧,以及中国富商巨贾都心照不宣的赚钱潜规则。深度透析从古到今中国人的赚钱文化,告诉你从身无分文到腰缠万贯的赚钱手腕。
  • 影后吃掉窝边草

    影后吃掉窝边草

    回到淮城没几天,陈曦就被前夫宋楠缠上了,隔三差五出现在身边不说,甚至提出带走女儿的要求。陈曦被他气笑了,语气怪异地嘲讽,“你还想要什么,我一起送给你啊。”宋楠摸摸下巴,认真道,“我还想要孩子的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