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定义(不包括外延定义)不同,划分是从外延方面把握概念的方法。而视角转换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一个概念,从不同层次上划分一个概念,从而对它作出全面的、清晰的理解。
比如,对时代的理解,可以从生产力角度,也可以从生产关系角度来理解;可以从技术角度,也可以从文明形态角度来理解。对于技术这一视角,我们可从物质材料角度考察,把历史时期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和高分子时代;也可以从能量角度,把近代历史分为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原于能时代等等。信息技术的出现,丰富了透视时代的视角,为时代划分和其他划分提供了新视角。
再次,视角转换具有打破思维定势,防止思维固化,导致新发现和新发明的功能。每一种思维方式和视角都是一副有色眼镜,每一副有色眼镜“赋予”思维对象以一种色彩。通过有色眼镜的过滤和渲染处理,我们的认识可能会被歪曲。如果一种视角一旦固化起来,就会导致思维定势、僵化,结果是对新事物视而不见,对新观念进行抵抗和拒绝。虽然每一视角都会给我们带来发现和创新,但一旦固化,它就会成为发明创造的阻力。克服这种片面性和阻力的途径之一就是进行视角转换,或者说多配几副不同颜色的眼镜,经常换着戴,换着看。下面这个故事说明了这一点。
一位名叫斯帕克特的玩具制造商深有感触地说:“所有成人玩具设计师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他们早已成为成年人,失去了直接反应能力。他们眼光陈旧,视角单调。因此,他们设计的玩具不受儿童欢迎。”为了克服这一不利因素。他发现并起用了一位名叫玛丽娅?罗塔斯的6岁小女孩。由于罗塔斯能以独特的眼光准确地指出斯帕克特生产的各种玩具的缺点,她被斯帕克特聘为该公司的顾问。结果,她的新视角为斯帕克特公司的玩具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她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成了年龄最小的富人。
四、视角的转换法则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有规律和规则可以遵循的,就像视角的转换也没有机械的程序,而是有一些启发性的方法。前面视角分类中提到的每一组视角都可以相互转换,比如纵向视角和横向视角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历史视角、现实视角和未来视角之间也可以相互转换;在人际交往中,男人和女人在必要时站在对方的视角上思考一下问题,是有益的,可以消除许多矛盾;其他几组视角也可相互转换,在此不一一说明。下面讨论几种简便易行的视角转换方法。
(一)反向求索法
反向求索法是从与原有视角相反的视角(或相矛盾的视角)出发思考问题的方法。反向求索就是站在对立面思考,或反其道而行之。在军事史上,着名的“减兵增灶”就是对“增兵减灶”的视角反向;在文学史上,把习惯的东西陌生化和把不习惯的、不熟悉的东西变成习惯的东西也是着名的视角反转。
反向求索是一种阻力最大的视角转换方法,但也是出奇制胜、屡建奇功的视角转换方法。前者是因为反向求索通常面临着正统、习惯、规范的巨大压力,有被正统观念和习惯势力指斥为罪犯、疯子、危险分子的可能。后者是因为反向求索可以昭示、揭露被正向视角遮蔽的新领域、新问题、新现象等,为思维创造提供了新视野、新材料和新方法,为思维批判提供了新角度和新标准。比如,由于逻辑学的巨大成功,人们坚信“思维应当追踪逻辑”。运用反向思维,提出“逻辑应当追踪思维”,自然要冒与公认观点对抗的风险,要准备当“傻瓜”和“笨蛋”。另一方面,提出“逻辑应当追踪思维”,确实会使人眼界大开,不仅为逻辑的发展注入了活力,而且也推动了思维的研究,因为逻辑本身就思考的一大利器。
从反向求索的角度来看,下列每一对方法之间都可以相互转向:细化与粗化、清化与浊化、纯化与杂化、简化与繁化、同化与异化、熟化与陌生化、内化与外化、深化与泛化、硬化与软化、对称与破缺、扩大与缩小、增高与降低、加重与减轻、分割与组合、移出与植入、前进与后退、进化与退化……
(二)相似转换法
相似转换法是根据视角之间的相似性进行的一种转换。它从一个视角转换到另一个与之有家族相似性的视角,其目的是要从不同的方面或不同的层次来丰富对某个认识或概念的理解。
正如意大利着名符号学家艾柯所说,一方面,上述这些词的含义宽窄不一,角度有所不同;另一方面,所有这些词都表明了某种同一的东西——对为某个标准(或模式)所设定的界限的超越。
运用相似转换法,从不同的——相似而非对立——视角出发考察同一个对象、分析同一个概念,有助于全面描或整体理解这一对象,有助于系统把握这一概念。因为,一个共同的核心和不同的边缘并没有矛盾。法国哲学家福柯指出:“一个全面的描述围绕着一个中心把所有的现象集中起来——原则、意义、精神、世界观、整体形式。”
全面历史旨在重建某一文明的整体形式,某一社会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原则,某一时期全部现象所共有的意义,涉及这些现象的内聚力的规律——即人们常比喻作某一时代的“面貌”。显然,要达到全面地描述、整体地理解和系统地把握,单一的视角是不堪重任的,多视角地透视是必不可少的,而这其中,自然少不了相似视角转换。前面提到的人们对历史的七种理解就有相似的视角,它们丰富了对历史的理解。
(三)翻译法
翻译也是视角转换的途径和方法。翻译可以使翻译者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或视角思考同一问题。通过翻译可以发现如下有意义的事实:在一个文化系统或思想体系内被视为不证自明的、公认的思想观念,在另一个文化系统或思想体系中却是一种不明确的、含混的思想观念。翻译过程既是接受一种新视角的过程,也是把不同的视角进行转换、加以融合以产生新视角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直接导致对作品的创造性加工改造——翻译也是创造——而且还会达到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的深刻理解。印度诗人泰戈尔对翻译的视角转换功能颇有体会。他指出:“对于我,翻译一篇作品,等于进入另一个灵魂去经验另一种生命,然后将那种经验转授给出去。
(四)专题调研法
专题调研法是借助集体的力量和群众的智慧来发现多元视角并进行视角转换。下面例子是运用专题调研法获得成功的典型。
意大利的一家公司为了对红酒进行广告宣传,该公司的经理绞尽脑汁地想了好多广告词,但都不是很满意。后来,他不得不开会征求员工的意见,结果,员工们集思广益,想出了很多优秀的广告词,而且此举还加强了员工对公司的责任感。经理突然灵机一动,他想:“如果面向社会征集广告词的话,会是什么样子呢?”于是,他在报纸上登了一则小告示,先是简单介绍了一下该公司红酒的情况,然后说请大家踊跃参加此次征集红酒广告词的活动,并介绍了奖励办法。这一做法,激发了人们的极大兴趣,结果,该公司不但得到了最优秀的广告词,而且,这个活动本身就是一次很好的广告,从此,该公司的红酒打出了品牌。
其实,各种方法都是有倾向性,或者说是有侧重点的,只要我们能够把握住它们的精髓,在思考的时候,就会事半功倍。
(第四节)思考的答案
思索,继续不断地思索,以待天曙,渐进乃见光明。
——牛顿
一道数学问题的标准答案有几个?显然,通常只有一个。但是对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或是正令你挠头的决策呢,也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吗?或许应该问,真的有标准答案吗?如果事实真的如我们怀疑的那样,为什么我们通常只能想到一个常规的答案呢?我们的思考在哪里出问题了呢?这正是我们在这章中要讨论的问题。
一、 压力下的思考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往往在很宽松的环境下很难思考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但是在压力的作用下却常常会有出色的想法出现。
一个物理专业的学生在一次物理测试中碰到了这样一个问题:请说说你如何能够用一个晴雨表来测量一幢高层建筑的高度。该学生写下的答案是这样的:拿着晴雨表走到这幢楼的楼顶上去,将一根绳子绑在晴雨表上,再顺着绳子把晴雨表放到下面的街面上去,然后将绳子收起来,测量绳子的长度,这就是这幢高楼的高度。
这也可以说回答了这个问题,但是完全不是教授心里面想好的标准答案。题目之所以提到用晴雨表,就意示着学生应当利用大气压来解决这个问题,摩天大楼顶部的气压要比底部的气压低。利用这种气压差,就可以计算出这幢高层建筑的高度。
教授为如何处理这个叛逆式的答案犯了难,他最后决定采取仲裁的方式:请来另外一个教授当仲裁员,要求这名学生重新解答这个问题,必须显示其有一定的物理知识。最后,这个学生提出了多个答案,没有任何一个涉及到气压问题,最后,他在这道题上得了满分。他提出的答案包括:
拿着晴雨表来到该建筑物的顶部,然后靠在屋顶的边上。放开晴雨表,用秒表来计量它落到地面总共花了多少时同。然后用S=1/2at,来计算这幢楼的高度(这个公式表示的是,物体从空中自由落下的距离等于重力加速度的二分之一乘以时间的平方)。
在某个晴天拿出晴雨表,测量一下这个晴雨表的高度及它的影子的长度,以及这幢高楼的影子的长度,然后利用一种简单的比例原理,计算出这幢建筑物的高度。
拿着晴雨表顺着楼梯走上去。当你爬楼梯的时候,测量每一层楼的高度(用晴雨表来测量每一层的垂直高度),最后,就可以得出以晴雨表长度表示的这幢楼的高度。
将晴雨表绑在一根绳子的束端,让它像钟摆一样摇晃,然后精确地测量出在大街上的重力加速度和在楼顶的重力加速度。从原则上来说,利用两次测量值之间的差是可以计算出这幢大楼的高度的。
将晴雨表带到地下室,敲管理员的门。当管理员过来开门时,对他说这样一段话:“亲爱的管理员先生,我这里有一个非常好的晴雨表。如果你愿意告诉我这幢楼到底有多高,我会将它送给你作个礼物……”
这个故事很好地提醒我们,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甚至可以说那些本只有一种正确答案的问题实际也不是如此。得克萨斯A&M大学的创造力研究专家罗纳德·芬克在这方面作出了一个很有用的区分。他划分出了“聚合性顿悟”和“发散性顿悟”这两种概念。两种顿悟思维都是创造性思维的形式,但是当相关问题只有一个很难找到的正确答案时,就需要运用聚合性顿悟思维;当有许多答案时,就需要运用发散性顿悟思维。
这里的困难是,当你已经知道某个具体答案时,甚至是你认为你已经知道了答案的时候,你就可能倾向于不再思考其他答案了。许多问题都比表面上看起来更加具有开放性。可能性往往是无限的,你面临的挑战是如何突破平庸。
二、 公元前4世纪的思考
亚历山大大帝和戈耳迪之结故事,作为一个以改变规则的方式离开传统答案的经典例子,一直流传至今。
希腊传奇说,这个结是弗里吉亚国国王戈耳迪打的。有一种预言宣称,谁能够解开这个结,谁就能够统治整个亚洲,亚历山大认为他在这个预言中找到了自己的命运归宿。然而,这个戈耳迪之结却让无数人陷入徒劳无益的冥思苦想之中。亚历山大可不是那种喜欢纠缠细节的人,他拿起自己的长剑,径直将这个结劈开,就这样“解开”了它。
亚历山大可能会对爱因斯坦说的下面这段与解决问题有关的话深表赞同:问题的表达往往比答案更加重要,答案往往不过就是数学或实验上的问题。要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某个新的角度考虑一个旧问题,都要求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它们正是真正的科学进步之所在。
亚历山大大帝当然是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考虑一个老问题的,尽管他对科学的兴趣远远比不上他对征服的热爱。他的果敢以及他轻松突破陈规的魄力不仅给人印象深刻,而且让人心神不宁。
当然,也有人说亚历山大作弊了,即它说的只是“解开”,将之劈开显然不是诸神心目中的答案之所在。但真的不是吗?或许这就是奥林匹斯山诸神寻找的少说多做的决断力。无论如何,亚历山大最后走上了征服亚洲和更广大的土地的道路。
亚历山大大帝的这则故事是心理学家们所谓的“发现问题”的绝妙例子。作为解决问题的孪生兄弟,“发现问题”说的是首先必须找出问题所在,而且这个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重新定义,才能够找到答案。对答案的初步预想,不论多么的模糊,最后都可能证明是具有“迷惑性的绿洲”存在,这些“绿洲”让人们裹足不前,无法找到一个更好的答案或者另外一种有趣的答案。
三、 离开现代社会的思考
另外一个“发现问题”的着名例证与国家航空航天局早期的太空计划有关。
要让宇航员从轨道上安全返回,国家航空航天局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重返大气层问题。宇宙飞船以大约每秒5英里的速度从太空返回时,会与大气层发生摩擦,这可能让飞船上大部分材料完全汽化,宇航员当然也无法幸免。早期,国家航空航天局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一个可以抵抗35℃度高温的材料,这是一种明确的答案预想。为了找到这样一种物质,航空航天局已经花了不少钱,但是毫无收获。中途,有人抛弃了这种单一思路,将这个问题重新定义得更加宽泛一些——采取何种措施以让宇航员能够安全返回。
这种重新定义的思路最终带来了一个真正伟大的解决方案——可磨削隔热罩。航天飞机重返大气层的过程中,这种陶瓷制品逐步燃烧。这种材料汽化的过程中,宇宙飞船后面的那条气带带走了飞船和宇航员周围的热量。这样,最终的解决方案与最初的设想,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立的——远远不只是要抵抗高温,它确实没有做到这一点,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它解决了如何让宇航员不陷入高热状态下的核心问题。
当代的另外一个“发现问题”方面的经典例证则涉及到3M公司产品“随手贴”的开发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