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出版商讲书送给总统,总统接受了前两次教训,便不作任何答复。出版商却大做广告:“现有令总统难以下结论的书,欲购从速。”居然又被一抢而空。总统哭笑不得,商人调动了总统这只猛虎,大发其财。
冷门思考术
总统是谁?国家的元首,岂能够简简单单为人做宣传?抱有这个想法的人是大多数,而这个出版商却看到了其中的门道,用自己的智慧“涮”了一把总统,把自己的滞销书也顺着总统的“东风”给送了出去。
思维情景再现三
苏东坡当年在杭州任地方官的时候,西湖的很多地段都已被泥沙淤积起来,成了当时所谓的“葑田”。苏东坡多次巡视西湖,反复考虑如何加以疏浚,再现西湖美景。挖掉西湖里的淤泥容易,但是这些淤泥堆放在什么地方去呢?西湖有三十里长,环湖走上一圈,一天都走完,挖出来的淤泥该怎么办呢?以前的地方官正是考虑到这点,才迟迟不敢疏浚西湖。
请仔细思考一下,如果你是苏东坡,你会如何应对此时的难题呢?
冷门思考术
有一天,苏东坡想到,如果把从湖里挖上来的淤泥堆成一条贯通南北的长堤,既便利来往的游客,又能增添西湖的景点和秀美,于是立刻下令如此办理。而这个政令也得到老百姓的一致拥护。苏东坡运用了冷门思维,变废为宝,而以前的地方官只想到如何把这些淤泥给运出去,却没有发现淤泥也是可以利用的。
思维情景再现四
浙江嘉兴有一位姓张的农民,在他们的村子里十分有名气。“别人养鱼时,他养鳖,大家都养鳖了,他又养起了鳄龟。老张脑子很活络,看市场很准!”村子里的养殖户一提起他,没一个不竖起大拇指。
老张是怎么想到养鳄龟的呢?他说自己是一个喜欢尝试的人,要赚钱就得争取吃到市场“头口水”。2000年,有着多年甲鱼养殖经验的老张一直考虑着换养其他东西,“那时养甲鱼的人越来越多,我估计效益会走下坡路”。
一天,他去嘉善办事时碰到一个上海人进了批从美国进口的鳄龟苗来卖。“这些长相奇特的小东西可贵了,八九克重的小鳄龟苗要90元一只,另外一个品种叫大鳄龟,苗要225元一只,要知道那时候甲鱼苗才2元钱一只啊。”好奇的老张回家后马上查阅资料,当了解到鳄龟出肉率极高,全身是宝,是众多龟类中的佼佼者时,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把90只小鳄龟苗“领”回了家。虽然一开始由于缺乏养殖经验,鳄龟的存活率仅68%,但卖掉后一算,依然小赚了一笔。尝到了甜头,之后的几年,他不断扩大养殖规模,每年都有很多鳄龟销往广州,年收入超过20万元。当记者问起养鳄龟是不是很费心思时,老张笑着摆摆手说:“鳄龟很好伺候的,比甲鱼生存能力要强。只要掌握它的习性,按时喂食、定期换水消毒,养起来很容易。我现在养的小鳄龟存活率在95%以上,大鳄龟存活率在98%以上。”
成熟的大鳄龟给老张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让老张有了更多的资本寻找下一个养殖目标。下次养什么呢?老张爽朗地笑了:“养别人都没养过的!”
冷门思考术
做生意就是要做别人想不到的,养鱼、养鳖都是常见的,自然竞争是异常激烈,如果养一些冷门的水产物,销路一定火爆。但是敢于养一些新的物种,不仅需要冷门思维,也需要无比的勇气和智慧。当然,一旦成功,你也将获得丰厚的利润。
名人逸事
股神的赚钱秘诀
沃伦·巴菲特——全球著名的投资商,他的大名在全球化的今天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从小就极具投资意识,他钟情于股票和数字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家族中的任何人。他满肚子都是挣钱的道儿,五岁时就在家中摆地摊兜售口香糖。稍大后他带领小伙伴到球场捡用过的高尔夫球,然后转手倒卖,生意颇为红火。上中学时,除利用课余做报童外,他还与伙伴合伙将弹子球游戏机出租给理发店老板,挣取外快。总之,他善于从别人想不到的地方赚钱。
巴菲特擅长用冷门思维进行投资,1966年春,美国股市牛气冲天,但巴菲特却坐立不安,心有疑虑。因为尽管他的股票都在飞涨,但他却发现很难再找到符合他的标准的廉价股票了。1968年5月,当股市一路凯歌的时候,巴菲特却通知合伙人,他要隐退了。随后,他逐渐清算了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几乎所有的股票。1969年6月,股市直下,渐渐演变成了股灾,到1970年5月,每种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了50%,甚至更多。1970—1974年间,美国股市就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没有一丝生气,持续的通货膨胀和低增长使美国经济进入了“滞涨”时期。然而,一度失落的巴菲特却暗自欣喜,因为他看到了财源即将滚滚而来——他发现了太多的便宜股票。
巴菲特总是能看到别的投资者看不到的商机和股票,对于被称为“股神”,他表示自己只是遵循了他自己的投资方法:把股票看成许多微型的商业单元,把市场波动看做你的朋友而非敌人(利润有时候来自对朋友的“愚忠”),购买股票的价格应低于你所能承受的价位。
诸葛亮选对“潜力股”刘备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一个再伟大的人,无论是仕途上还是思想上,他都需要一个引路人,他在最开始的时候需要站好队,需找一个靠山。
在三国时期,诸葛亮是一个无双国士。在隐居隆中时,他读书交友、静观天下之变,经过十年的艰苦磨砺,诸葛亮已经成为一名志向远大、学识渊博、见解独到的青年才俊。而且诸葛亮拥有很多人没法拥有的资源。
第一,诸葛亮有一个好背景。诸葛亮祖上是做官的,他的祖父的官还做得很大,他的父亲和叔叔也都担任过地方官,所以他是官宦人家,官场里的关系他也是有一些的。
第二,诸葛亮的志向极其远大。据说诸葛亮和他的几个年轻朋友石韬、徐庶、孟建一起聊天的时候,他说过这样的话,他说你们几个如果从政至少也可以做到一个郡首,就是郡一级的官,大家说那你呢?诸葛亮笑而不言,他的志向是“每自比管仲、乐毅”,诸葛亮的目标很清楚,出将入相,建功立业。
那么为什么诸葛亮选择了当时可谓“一穷二白”的刘备呢?其实这里面也蕴含了冷门思维的原理。
当时刘表,曹操和孙权都在招人。刘表,主宰荆州,也是一方霸主,但是可惜不会用人;曹操兵强马壮,也能知人善用,可惜疑心重,而且手下的人才实在太多了,诸葛亮就算去了也不一定能冒尖;孙权有一文一武两个重臣,一个张昭一个周瑜,都是孙策的母亲认过干儿子的,诸葛亮的地位在开始时一定在他们之下。
所以诸葛亮的冷门思维在于:他寻找的主公是一个将来能够成就霸业或者帝业的,退一步不能成就帝业、成就霸业,称霸一方也可以,而现在是虎卧平阳,龙困潜水的英雄。而刘备是很符合诸葛亮的标准的。第一,出身,刘备是刘氏宗室,是皇帝家族的人,而且细细排起来,当今圣上还得唤他一声叔叔,叫做刘皇叔。第二,刘备的形象好,有帝王之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第三,刘备有帝王之志和帝王之术,他不仅想称霸中原,也能知人善用。
所以,最终诸葛亮在刘备的三顾茅庐之下出山,辅佐刘备,成就了自己一世的英明。
眼光独到的汉武帝
汉武帝统治时期为加强皇帝集权,有意裁抑丞相职权,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让他们参与朝廷军国大事的讨论。由皇帝与亲信近臣形成了宫廷的决策核心,称为“内朝”或“中朝”;而以丞相为首执掌政务的政府机关,称为“外朝”。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用人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他重用了奴隶出身的外戚——卫青,让所有人大跌眼镜。其实汉武帝这么做是深谋远虑的。卫青出身奴隶,最后能做到将军,自然觉得皇恩浩荡,忠心耿耿。而且皇族虽然有血缘关系,但是他们同样有权力参见皇位的争夺与继承,所以不太可靠。外戚与皇帝有亲戚关系,他们的富贵来源于与皇帝联姻,又没有篡位的威胁,所以相对来说皇帝比较放心。
而卫青也是一代将才,也没有辜负汉武帝的慧眼。他开启了汉对匈战争的新篇章,七战七捷,无一败绩,为历代兵家所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