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德雷克来到一座海岛补充淡水和食物,没想到和岛上的居民发生误会。他们误认为上岛来的是西班牙人,于是在双方交火中,德雷克的右眼受伤。12月5日,当他驶近智利的瓦尔帕莱索港时,发现了一艘停泊在港内的西班牙商船,德雷克“毫不客气”地率领着部下袭击了这艘商船,得到了船上的全部财物之后,他们迅速扬帆北上。
1579年2月13日,“金鹿”号终于到达西班牙在南美大陆的统治中心——秘鲁首都利马。他看到有几艘西班牙船正在波涛上摇晃。德雷克派人划着小船,在混乱中登上西班牙的商船,却没有搜索到任何金银财宝,甚至没有任何值钱的货物。经过审讯俘虏,他们才得知,原来,金银珠宝等贵重物资已在两周前由“斯比德弗尔”号运往巴拿马。
德雷克当即决定去追赶这艘“猎物”。他宣布,谁最先发现目标,就赏给谁一条金链和一串珠,并从战利品中拿出一部分,每人可以分得一份。在这样的诱惑下,水手们日夜航行,全速在大海上追赶着。没有风的时候,就用桨划。他们日夜睁大眼睛,注意搜索他们所期望的帆船,整整12个昼夜过去了,仍然没有帆船的踪影,但水手们都不甘心,这倒真是应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那句古话。
“帆!帆!”突然年轻的水手约翰喊道!
果然,茫茫大海上出现了一艘帆船的身影。德雷克心想,这一定是那条船了。于是决定突然袭击。
他们悄悄跟踪着这条商船,就像猎狗跟踪着猎物一样。当天完全黑透的时候,德雷克下达攻击。“金鹿”号幽灵般轻轻向目标扑去,很快就追上了它的猎物。果然不出德雷克所料,毫无思想准备的“斯比德弗尔”号船长安顿看到一艘快船驶来,但他马上想到,这是我们“家”的私海,除了西班牙人,40多年来,还从没见过“外人”呢。他一面这样想,一面好奇地瞧着驶来的“金鹿”号,没有做任何战斗准备。
突然,一发炮弹落在了“斯比德弗尔”号甲板上,船长安顿大惊失色。在重赏刺激下的英国海盗们疯狂地跃上西班牙商船,西班牙人还没来得及抵抗就被抓住了。德雷克极具英国绅士风度,他按照西班才人的礼仪拥抱了他的俘虏以后说:“忍耐一些吧,这是战争的缘故。”
“英国和西班牙并没宣战呀。”西班牙船长不解地问。
“是的,但是西班牙人曾经抢劫过我和霍金斯,所以现在要由你来补偿我的损失。”德雷克说完后,就命人把他锁在船尾的一间小舱室里。
德雷克从“斯比德弗尔”号上从容地搬走了最值钱的东西,其中有数目可观的宝石和贵重饰品,有成吨的金子、13箱银币、26吨纯银,价值达36万比索。后来他放走了安顿船长和俘虏。
此后的德雷克率领海盗舰队沿着南美海岸向北航行,一路上寻找一切机会抢劫遇到的西班牙船只。他的“金鹿”号上载满了抢夺来的金银珠宝。在西班牙人眼里,德雷克成了使他们恨之入骨的“海上团长”。 习惯了在海上横冲直撞的西班牙人,哪里受得了这种在自家私海闹出的“窝囊气”,便决定采取强硬措施来对付德雷克的骚扰。他们派出一支武装舰队,在德雷克返回英国的必经之地麦哲伦海峡潜伏下来。没想到德雷克事先早已料到。他决意不再从麦哲伦海峡返回。他想到既然新大陆的南端有海峡横过,那么在新大陆北端是不是也应该存在一条海峡呢?或许在那里也有一条通往大西洋的通道!如果是这样,就能沿着另一条捷径返回家乡,于是,他决定继续沿着美洲大陆北上。
可是他们向北航行了三个多星期,一直走到今天的加拿大海岸。但始终没有找到海峡。再往北的地方,极度的寒冷和浓密的大雾严重阻碍着航行。德雷克怀着失望的心情,下令调转船头到较温暖的旧金山近海,他们在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登上了海岸,为女王陛下“占领”了他新发现的这块土地。
德雷克在离此不远的地方抛锚停泊,把船上的货物卸下来,准备整修船只。德雷克在这个地方建了一个营地,并在营地周围设置了防御工事。
一群群加利福尼亚的印第安人好奇地看着这些外来人。英国人向他们散发了礼品,于是一群又一群的印第安人云集到英国人的营地。当地印第安人热烈地欢迎这群不速之客,德雷克乘机把这片地区划为保护区,并把这他命名为“阿尔彼荣之地”。他还在海岸边建造了座石柱,上面镶了一块铜牌,上面刻着伊丽莎白女王的名字以及英国人来到这个地区的日期和当地土著人“自愿臣服”的字样。下面镶上了一个铸有女王头像和国徽图样的钱币,另外还刻上了德雷克的名字。
德雷克率领船队继续北上,后来又驶向太平洋和印度洋,到1580年9月26日,他才返回普利茅斯。他的这次航行是继麦哲伦之后,人类完成的第二次环球航行。这在后面我们还要详细介绍,在这里就不多讲了。由于德雷克发现了“德雷克海峡”,为英国开辟了一条新航路,大大促进了英国航海业的发展。同时,也使人类对海洋地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也算是海盗探险家德雷克的一点贡献吧。
德雷克这次环球航行所掠获的价值,据最保守的估计,约为20万英镑,差不多等于整个王室一年的收入。为了对德雷克表示公开支持,女王亲白登上了德雷克的旗舰表示慰问,并授予他爵士称号。
勇战西班牙:“上帝鼓起大风,敌人溃不成军。”
1581年,这位海盗探险家当上了普利茅斯市长,后又被选为国会议员。以后德雷克又多次奉命远航,袭击美洲西班牙殖民地,劫得大量财物。德雷克的抢劫竟然使西班牙财政频频发生危机。
1586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与英国天主教势力联合起来,他们暗中密谋,想把信奉天主教的苏格兰女王玛丽扶上英国王位,结果失败,被囚禁了20多年的苏格兰玛丽女王不但没能戴上皇冠,反而在1587年2月被伊丽莎白女王宣布公开处决。这使西班牙菲利普二世决心以武力征服英国,英西之间的战争终于爆发了。
伊丽莎白女王十分清楚,处死玛丽女王,就意味着战争已迫在眉睫。而当时,英国海军还非常弱小,仅有34艘战舰,根本无力与西预联盟作战,危急时刻,德雷克带领着25艘海盗船赶到了。
他沿着西班牙的海岸一路扫荡,先是在西班牙最重要的加的斯港港口外击沉、俘获了停泊在港湾里的西班牙36艘补给舰,接着将还未来得及沉没的船上的货物转运到自己舰上,然后开始放火,顿时大火冲天而起,夜幕下,浓烟滚滚的火焰照亮了整个西班牙加的斯港的上空。望着噼里啪啦中那一艘艘的补给舰焚烧成堆堆废铁,简直也可以说烧焦了西班牙人。灾难并未结束,接着,德雷西率领四艘军舰闯入加的斯港内,又掳掠并烧毁了33艘西班牙船。
德雷克放的这两把大火严重破坏了西班牙“无敌舰队”备战的后勤保障,使其后勤运输能力大大下降,彻底打乱了他们的作战步骤,不得不把对英国人宣战的时间被迫延长一年。同时,由于补给船上大量的木桶被德雷克付之一炬,对西班牙人来说,可谓后患无穷。首先,他们不得不用潮湿的木材制造木桶,这种潮湿的木材做成的木捅不久就裂口重重,导致里面的食物腐败变质,从而引发传染病流行,又导致海战中“无敌舰队”伤病员不断增加,海军中怨声载道,严重影响了作战准备行动和士气。德雷克这一系列的火攻猛打,使西班牙人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其损失无法估量。所以,英国人戏称,德雷克哪里是烧西班牙补给船,他简直烧的是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的胡子。
接着,德雷克舰随即迅速转移,攻占了圣维森特角要塞,在回国的途中,顺手打劫了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的私人运宝船,抢到了价值11万英镑的财富。但是,西班牙毕竟是当时最为强大的海上霸主,其海上远征军还是进入了紧张的备战状态,开始加紧建造登陆艇、平底船和战舰,招募水手、炮手,训练步兵、骑兵。他们计划从本土上派出强大的舰队,进入英吉利海峡.一举攻克英伦三岛。
1588年5月9日,西班牙派出了一支欧洲历史上空前庞大的“无敌舰队”,起航远征英国。这支舰队共有舰船134艘,船员和水手8000多人,摇桨奴隶2000多人,船上步兵21000多人,由麦迪纳·西多尼公爵任总指挥。西班牙战船船身高大,火炮最大射程1800米,最大口径达178毫米的主炮位于船首,较小的火炮安装在船楼上。其战略思想是利用步兵数量的优势,运用传统战法,冲撞敌舰,在强行登舰后进行肉搏,以火枪及弓管刀矛等兵器杀伤敌军,夺取敌舰。为了迎战西班牙舰队,英国方面做了精心难备。由霍金斯勋爵任统帅,德雷克任副帅。
当时,英军共有130多艘战船,载有作战人员9000多人,全是船员和水手,没有步兵。需要说明的是,在英国的130多艘战船,只有34艘皇家海军战舰,另外有60艘私人船舰,前锋是由34艘战舰组成“德雷克支队”。所以,在德雷克被女王委任为副统帅的同时,德雷克和霍金斯也分别率领有他们自己的分舰队。
从人数上说,英军尚不及西班牙海军三分之一,但英国的战船由海盗出身的霍金斯与著名舰炮专家威廉·温特做了改进,船身、船楼较矮,船体狭长,重心低、目标小,而速度较快、机动性强。英军火炮制式口径为127毫米,虽较西班牙主炮口径为小,但大于其多数副炮。英军火炮最大射程为2200米,比西班牙火炮长400米,射速也快两倍。而且英军火炮分布于船的首尾和两舷,总数达2000门,在火力上超过了西班牙舰队。英军的战略思想是充分发挥火炮和机动性上的优势,以火力制胜。
7月31日,“无敌舰队”与英军舰队对阵。西多尼将舰队布成半月形阵势,企图凭两翼进攻将英军包围歼灭。但英军并不正面迎战,而是分成两列纵队,利用其船速快的特点,绕过“无敌舰队”的前锋,揳入其主力与后卫之间,尽量不靠近西班牙舰队,在运动中以远距离火炮猛击其后卫舰船。这个战术果然奏效。“无敌舰队”的半月形阵势很快就被打乱了。在两个小时的炮战中,西班牙战舰“格兰格林号”与“圣萨尔瓦多号”被击毁。在激战中,巨大的西班牙旗舰“圣马丁号”曾想与英国旗舰“方舟号”单独决斗。但“方舟号”却异常灵敏,总是巧妙地避开“圣马丁号”,远远地对它进行舷侧炮击。在整个战斗中,始终都没有一名西班牙士兵得到他们传统的接舷肉搏战的机会。
“无敌视队”的厄运这才刚刚开始。8月7日晚,英军趁着强劲的东风,将八艘旧船点燃。船上装满易燃物品,向西班牙舰队疾驰而去。结果,“无敌舰队”乱成一团,有16艘舰船被烧毁或相撞沉没。
第二天,两军在加莱东北海上进行会战。由于西班牙战舰体积大,运转不灵,虽然人数和吨位占优势,却成为英国战舰集中炮火轰击的明显目标。英国战舰在远距离开炮,炮火又猛又狠,打得“无敌舰队”许多船只纷纷中弹起火。而西班牙战舰的火炮由于射程短,在开炮射击时很难命中英舰。“无敌舰队”被打得七零八落,两只分舰队的旗舰中弹、撞伤,一个分舰队司令被俘,损伤船只30多艘。剩下的西班牙舰船只好乘着风势逃窜。由于害怕英国舰队的阻截,他们不敢走原路,就想往北绕过苏格兰、爱尔兰回国。 8月9日,就在“无敌舰队”企图返回西班牙时。风暴突然袭来,30余艘船下落不明,至少有19艘战舰撞到苏格兰和爱尔兰沿海的礁石上。许多士兵、船员葬身海底。到1588年10月,“无敌舰队”仅剩43艘残破船只返回西班牙,以近乎全军覆没的结局惨败。
战后,英国人在胜利勋章上铭刻了这样一句话:“上帝鼓起大风,敌人溃不成军。”
而在英国方面,舰船毫无损失,阵亡的海员水手只有100来人。
这场战争的意义在于,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全凭舰炮制胜的海战。这场海战表明,从此舰船的机动性和火炮优势取代了以往海战的短兵相接的肉搏,海上战争呈现出一种新的格局。
这场海战又是后起的、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英国与老牌的封建主义的西班牙之间的一场较量。这是英国的胜利,英国的海上霸权由此兴起。西班牙从此一蹶不振,由此衰落下去。
德雷克和霍金斯的海盗船队在这场海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德雷克也被封为英格兰勋爵,登上海盗史上的最高峰。
1595年,伊丽莎白女王再次命德雷克和霍金斯一起前往美洲进行海盗远征,由于西班牙人加强了防卫,舰队出师不利。祸不单行的是,可怕的热带传染病在他们的队伍中蔓延开来,德雷克也染上此病,于1596年1月28日死在自己船上,葬身在波多贝略港附近的海中,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纵观德雷克的一生,海盗抢劫始终是他的主业,他的所作所为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对殖民地人民的掠夺,但在客观上适应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他在反对西班牙的战争中,为确立英国的海上优势地位立下了赫赫战功。他完成了英国人还从未进行过的环球航行,否定了麦哲伦海峡以南存在一个大陆的传统说法,应该说,对地理探险也有一定的贡献。
弗朗西斯·培根爵士曾经说:“野心有如胆汁,它是一种令人积极、认真、敏速、好动的体液……因此,有野心的人,如果他们觉得升迁有路,并且自己常在前进的话,他们与其说是危险的,不如说是忙碌的……”德雷克的一生可以说是在海上度过的,说他当了一辈子海盗也不为过。在他的身上有一股力量,为了英国的海上荣誉可以牺牲所有的一切。伊丽莎白女王有这样的忠臣是幸福的,英国有这样的海盗是幸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