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60400000009

第9章 天地规律是我们必须遵守的(1)

清晨,如果你还赖在床上不愿起来的话,那么请你这样想一下——我要为人类事业而起身工作。我现在要去做的事是为了我所存在的这个世界,而且也符合我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所以我怎么会心有不满?难道我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在温暖的被窝里吗?虽然这样更让你觉得满足,难道你活着就是为了享乐而不想有所作为吗?就算是一株矮小的植物、一只小鸟,还有蚂蚁、蜘蛛和蜜蜂等都在协同努力,把属于它们的小小宇宙打理得井然有序,你没有看到这些吗?难道你不愿为人类事业而努力工作,不愿意依照你天生的本性而投入战斗?毋庸置疑,我们也需要适当的休息。

睡眠是完全必要的,只不过自然为其规定了时限。同样的,自然也为人的饮食设置了一定的限度,但是,你却超越了这些界限,即越过了最大限度的底线;而你的行为却恰好相反,你根本没有去做你本来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你其实并不爱你自己。

假如你真的爱自己,那么你应该去爱自己的本性及其随之而生的意志。那些对自己天生才艺如此热爱的人已经在工作中忙得精疲力竭,他们甚至连洗澡和吃饭的时间都挤不出来;而你对自己本性重视的程度,甚至比不上那些杂耍演员对杂耍事业、舞蹈者对舞蹈艺术、财迷对钱、爱慕虚荣者对虚荣本身的重视程度。那些人,在他们一旦对某件事萌生狂热爱好之后,完全可以做到不吃不睡,竭尽所能地去把他们特别在意的事情做到尽善尽美。难道在你的心里,有利于社会的行为根本就不值得你去辛苦奋斗吗?

只要将那些令你烦扰的不愉快记忆忘却,就能在顷刻间恢复你内心的平静,这难道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

对符合自然本性的一言一行,都做出是否适合你自身的判断;切莫因为别人的关系或者别人言语上的谴责而偏离了你的原来的正道。但是,假如一件事情的确值得去说或去做,那么就请不要反复思量其是否符合你的身份。有着特殊行为准则的人,当然会做出与常人不同的行为;而你则不要去在乎究竟是什么事情,你只要依循本性和大家共有的自然之法去做即可,而自己的本性和大家共有的自然之法,实际上是两条殊途同归的道路。

我继续审视依自然而生的事物,一直到我入土安息的那一刻,此时我所呼出的气息重新化为我每天都吸入的那种元素;直到我倒在这片土地上,而这片土地曾孕育过我父亲的精气、母亲的血液以及我奶妈的乳汁;当然,这片土地也在这么多年以来给我提供了食物和水,当我曾经为了达到自己各种目的去践踏和滥用这片土地时,它却只是默默承受着。

你说,人们根本不能欣赏你犀利的智慧。事实的确如此。但是,对许多别的事情而言,我并不能说,我并非依循自然法则而生。还是把你力所能及的优良品质展现出来吧:真挚恳切、庄严肃穆、吃苦耐劳、不贪图享乐、安分守己、朴素从简、仁慈、坦率直白、不求奢华、行大德而不行小惠。你没看到你能立刻展示出如此之多的优良品质吗?你不可以自然赐予你的能力不足或无法胜任来作为逃避的借口,否则你为何还要积极主动地拜倒在虚名之下呢?或者,你硬是要以上天使得身有残缺为借口,所以你总会心存抱怨、小气抠门、溜须拍马,而且还给自己可怜的身体找麻烦、竭力取悦他人、哗众取宠、心灵烦躁?以神灵的名义求你千万别这样:不过你也可能老早就告别了这些陋习。就算你的理解力真的异常迟钝和呆滞,那么你也必须使劲去克服这一缺憾。虽不能无视其存在,但也不能以此为乐。

在一个人为他人效劳之后,一种人会选择把这件事情记在自己的账簿上,并画上他为别人付出的一笔;第二种人则选择不去做出前述的记账行为,而是在他的心里面把那个人视为自己的债主,并且完全知道自己的行为。而第三种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事。他就像一棵长出了葡萄的葡萄树一样,在结出了果实以后也不求任何回报。一个人应该从马奔跑、狗追踪猎物、蜜蜂酿蜜中学习到为善不为人知的好风范,做完一件好事之后接着去做另一件好事,就像葡萄树在第二年继续结出葡萄一样。是不是做好事的人都不能让别人看到呢?回答是肯定的。但有件事情是必须去做的,即要去观察每个人在做什么。因为社会性动物的特征,就是能认识到自己是以社会的方式进行着各种工作,而且实际上都希望他的同伴能看到他的具体工作与行为。你所说的可能完全符合事实,但你还是不明白你自己现在说的是什么意思。就为了这个,你就成为我在上面提到的三种人中的一个。即使是他们,也被某种貌似合理的东西引入歧途。但是,如果你愿意去参透前面所述的深刻含义,那么就不要害怕因此而错过任何社会性的行为。

雅典人在祈祷着:啊,我的宙斯大神!雨露啊,甘霖啊,请降雨露甘霖到我雅典的耕耘之田上吧,还有那干涸的平原。实际上,我们要么根本无需祈祷,要么就以这种虽简单但高贵的方式祈祷。

爱斯库拉普在给人开药方的时候,可能同时要求患者要骑马锻炼、洗冷水浴甚至是赤脚走路,对此,我们应该理解与接受;同样,如果宇宙依本性而使某个人身染疾病、肢体残缺,或者其他任何类似的遗憾,对于这些,我们也必须完全理解。因为,在第一个例子中,医神开出的处方意味着他所使用的这些东西都是为了帮助患者尽快康复;而在第二个例子中,意味着恰巧发生于(或适合于)某个人身上的事,对其命运而言都是最为适合的。

在我们说事物完全适合我们的时候,其实也就是这个意思。在工匠们把砌城墙或金字塔的石头以某种联合方式垒叠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也会说这些石块是最适合不过的。因为总是存在着一个恰如其分、和谐相处的整体。由于宇宙就是一个由不同个体构成的整体,所以万物的因果必然(即命运)也是由此而成,正如宇宙构成之机理一般。就算是那些极度无知的人,也能明白我说的意思。因为据说,就是它(指必然,命运)将其带给这个人。

这东西就这样赐予了他,像病人接受了药方一样。让我们接受命运的安排吧,就像接受爱斯库拉普所开的处方那样。虽然他所开的处方中有很多内容让人无法苟同,但为了健康着想,我们还是欣然接受。让事物都变得更加完美和圆满吧,因为共通本性将其列为善的行列。你也要这样从善如流,并将健康看成是与其属于同类事物的东西。你要接受自然发生的一切事情,就算有什么事在表面上不让人欢喜,但它是自然导向于此的,并导向宇宙的和谐健康与宙斯(指宇宙)的繁荣和幸福。如果对宇宙整体毫无裨益的话,那么神就不会把什么东西带给世间的人了。无论一个事物的本性为何,它都不会导向任何与它所支配事物之目的不符的方向。

有两条理由可以让你不再对身上所发生的事情心存抱怨:其一,它是专门为你而设的,如为你量身定做的一般,通过神秘的方式与你联系在一起,源自于由你命运之线编织的最初肇因;其二,就算是那个别地降临于每个人的,对支配宇宙的力量而言也是一种幸福和圆满的肇因,而且也是其继续存在的原因所在。因为,如果你将横向整体中的某些部分或者纵向连贯体中的某个要素硬加斩除,那么会对整体的完整性造成伤害。当你不满意时,你可以在自己的力量范围内实施这种行为,而这种方法在某种意义上无异于打乱了一切原有秩序。

就算你在完全按照正确法则的情况下仍然每一件事情都失败,那也不要愤世嫉俗,不要灰心丧气,也不要心存怨怒。失败没关系的,只要从头再来就好,只要你所做的多数事情均与人的本性保持一致,那就大可心满意足了。你也应该热爱那些你回报给自然的事情;不要皈依哲学,并将其视为主子。你应该像那些眼睛发炎的人一样,用一点海绵和蛋清洗一下眼睛即可,要么再抹点药膏,再或用清水沾湿来消炎。因为这些做法都使你不会违背常理,而且在理性中寻得内心的片刻安宁。你要记得,哲学所追求的,也完全是你的本性所追求的;但是,你做的有些事情,却可能是违背本性而为之。—可能的反对意见是,我正在做的事情为何不值得赞扬?—然而,这不正好是快乐为何会误导我们的原因所在吗?再想一下,是否宽容、自由、简朴、镇定、虔诚等都不再受人欢迎了呢?当你对那些依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而定的所有事物思考其安全和幸福的原因时,还有比智慧更令人赞同的东西吗?

对多数哲学家而言,各种事物深藏莫测,就算是斯多葛派的哲人也不例外。我们的既成观点随时可能被推翻,难道有从未改变过的人吗?带着你的思想去面对各种事物吧,想一想他们是多么的短暂无常、缺乏价值,他们可能是污秽丑恶的可怜人,或是妓女、强盗。再想想和你生活在一起之人的道德品性,就算是其中最讨人喜欢的人,你也无法忍受,而要做到对自己完全无法忍受的人不得指责是很难的。在这个漆黑一片、污秽不堪并变幻无常的物质世界和时间洪流之中,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高度评价和孜孜以求呢?我想象不出。

但相反的是,依自我本性行事、等待自然化解你的身体且不要因为时间的延误而恼怒等,是每个人都必须去完成的使命。还是在以下的法则中求得心灵的安宁吧:第一,已经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都不可能与宇宙之本性相背离;第二,我会尽力不去做违背心中神灵和精灵的事情,因为没有人能够强迫我去做出这种事。

我应该让我的灵魂去做什么事情才好呢?不论何时何地,我都必须问自己这个问题,并质问我在这一被称为支配原则的部分中又拥有什么呢?我现在所拥有的灵魂属于什么样的事物呢?是毛头小孩、风华少年、柔弱妇女,还是一个暴君、一头家畜,甚至是一头野兽呢?

我们甚至可以从对大部分人而言属于值得肯定的事物中受益。因为,如果一个人把某些事物视为真善美的东西,比如谨小慎微、温和低调、公正无私和刚毅果敢等,那么他在以后就不会有耐心去听从与这些事物不相和谐的东西。然而,如果一个人在起初时便接受了对多数人而言是良善的东西,那么他可能会听从那些喜剧作家的经典语录,并认为最适合自己。大多数人都可以理解这一细微的差异。因为,如果不是这样,前面所述的话就不会被违反,也不会在一开始就被人们拒绝。但在我们谈及财富并涉及如何获得更多奢华和名望之方式的时候,只要我们讨论的方式处理得当,那么我们都会接受。那么就继续追问自己:我们是否应该高度评价这些事物并将其纳入真善美的行列,特别是当人们首先记住的是这些观念的时候,即哪怕是喜剧作家的话也可能对其产生影响与作用——拥有这些观念的人,有的是充沛的精力,只是无处发泄而已。

组成我的,是一定的物质形式和材质,而且这两者既不会被毁灭,也不会化为虚无,正如其并不是产生于虚无的道理一样。我身上的每一个部分,都将通过转变而成为宇宙的某个部分,而这一部分也将通过再一次的转变而成为宇宙的其他部分。如此循环,永无止境。在这一系列的变换结果当中,导致了孕育我产生的事物的产生,只是方向不同,但同样没有尽头地演变下去。不论我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一切,这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即使宇宙是由不断变化的周期来掌控的,亦是如此。

理性和逻辑推理的艺术(即哲学)两者均胜任于自身及其各自的职责功能。它们从自身的第一原则出发,并朝着业已为其设定的目标前进,这就是为什么把这类行为称为“正道”,这个词表示它们是沿着正确的道路行进的。

这些东西都不应该被称之为人所有的事物,因为其并不为人所有,它们也不是人所需要的东西,人的本性也没有预示过它们的存在,而且也不是人的本性达到最终目标所需要的手段方式。人的目标也不存在于这些东西中,其反过来也无助于人之目标的实现,更不用说有助于实现人之真善美目标的实现。除此之外,如果在这些东西中确实有着属于人的某些事物,那么人们对其表示鄙视和反对的做法,则属于错误的举动;业已表示出不想要这些东西的态度的人,不值得额外嘉奖;如果这些东西本身是好的,那么不介入其中的人就属于不好的人。但是现在,一个人如果能够让自己摆脱掉这些东西,或抛弃掉类似的其他东西,哪怕只是其中的一些而已,那么他摆脱的越多,所能承受的损失就越大,而其成为好人的可能性也越高。

这就是你的惯性思维吧,同时也是你内心灵魂的特征,因为人的内心灵魂完全被人的思想所浸染。那么就请用下面这一系列思想来浸染你的心灵吧:比如说,凡是人能活下去的地方,同样也是人能活得很滋润的地方,即使他必须住在皇宫里,他也可以在皇宫里面怡然自得。

再想一下,每个事物究竟是出于何种目的而被创造出来的,因为如果它们为某种目的而生的话,那么必然也朝着这一目的而活,其目的就是其活着的方向,其目的所在之处,便是该事物优点和“善”存在的地方。而理性生物的“善”就体现于其社会性。我们人类均是社会之成员,这一点在前文已经提到过。卑贱之人是否为高尚之目的而存在,这难道不够清楚明白吗?有生命者比无生命者优胜一筹,而有理性的有生命者是其中最为高贵的。

对不可能实现的事情趋之若鹜就是疯狂

去追求不可能实现之事的做法即为疯狂:对恶人而言,不让他们去做这种事情都是不可能的。

一个人在出生时便注定不会有的事情,自然不会发生到他身上。如果这一事情发生在其他人身上了,那要么是因为他没有看到已然发生的事,要么是因为他想表现出自己具有坚定的伟大精神以及没有受到伤害的效果。然则,如若无知和自负超越了理性的智慧,那么这实际上是可耻的事情。

事物本身无法与灵魂零距离接触,哪怕是在最低程度上亦不可能;它也无法进入灵魂之内,不能改变或者推动灵魂的方向。灵魂只会自我改变以及推动自身的运动,灵魂会对摆在其面前的正确事情自行判断并自我实施。

同类推荐
  • 跟随南怀瑾品读百家诸子

    跟随南怀瑾品读百家诸子

    品读国学大师之言;解读古代圣人之道;领悟智慧人生真谛国学大师南怀瑾一生学问的精髓集合,让你在闲暇之际享受一份逍遥,在得意之时谦恭淡然,在失意之时镇定泰然。人生就好比是下棋,高手往往能看到十步、几十步,乃至更多,但普通人却只能看到两三步,有的甚至是走一步看一步。高手往往能够顾全大局、从全局中进行布阵、从细微处逐个击破。而普通人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寸土必争,最后辛苦半天却也是落得个惨败。那么,在人生这盘棋局中,如何能够步步为营、走向成功,这是很多人都在苦苦思索的问题。其实,这各种真理,中国古代圣人早已为我们找到了方法。
  • 传世名著百部(第21卷):荀子

    传世名著百部(第21卷):荀子

    《荀子》是先秦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子的代表作,集中记录了荀子的言论,对于研究荀子及先秦学术思想有着重要的价值。该书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美学其实很好玩

    美学其实很好玩

    觉得美学离你很遥远?觉得美学太深奥?其实生活就是一堂大大的好玩美学课!美学其实很好玩——扔掉深奥,只留实用的好玩美学书!把高高在上的美学知识一一用进你的生活里,看谁还敢说你“没品位”!325个美学小知识,迅速提升你的美感力,变身美学达人。
  • 易经(中华国学经典)

    易经(中华国学经典)

    本书为国学经典,荟萃中华文化精髓,弘扬中华精神文明。轻松阅读国学经典读本,开启智慧,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学会做人。
  • 新国学(第七卷)

    新国学(第七卷)

    本书是第7卷《新国学》,书中具体收录了:《蔡琰的号啕,美杜莎的笑——蔡琰研究的性别反思》、《“儿女情”与“风云气”——论张华文学及其玄儒思想》、《唐代华亭德诚禅师《拨棹歌》所呈现的意涵》、《林希逸诗学思想的特色及其学术基础简论》等研究文章。
热门推荐
  • 过生

    过生

    人生如梦,梦如人生,谁又分得清这个世界哪里是真实,哪里又是虚幻,恍如蝶梦。
  • 不为公众所知的改革

    不为公众所知的改革

    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经历了经济增长、发展和制度变迁的精彩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太多引人入胜的故事、试验、决策、辩论和学术的研究。它是经济变迁的过程,也是政治变化的过程,还是一场大规模的社会试验和思想革命。经济学家在这个经济变革过程中的参与、感受和经历显得格外不同。
  • 寻墓掘坟

    寻墓掘坟

    寻墓,看山,看水,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齐守阵,阵中必设非凡墓,墓中必带毒,有毒墓必凶,有凶则有乾坤物,凡是摸金校尉人,不可一人独自行,凡开大凶墓,弟子需牢记,棺前一杯酒,棺入五根香,香若烧为两三长,摸金弟子必速离,离前酒自喝,反之,先让酒落地,铁狮子守棺边,后则再摸金!一次出活儿,师傅突然神秘失踪,弟子力寻踪迹,却发现事情曲折离奇,金尸、无头路、鬼打墙、毒荆棘林子、蝎潮、白磷鱼、不腐香尸,鬼山魁,巨大地下古楼、鬼咬珠,矿场地图,景门……一环扣一环,巨大的荆棘林古墓到底是何人所建……若对作者有话,不妨请加Q群:567321594,支持正版阅读,请到起点中文网,谢谢大家支持。
  • 三千光明甲

    三千光明甲

    不求悲悯,不求永生,只求噬魂!天下,我让你颠倒!世界,我让你疯狂!废柴穿越异世大陆,经受百般凌辱,进入神魂学院,打破一道道天地禁锢,在一次次在死亡边缘突破,在一次次徘徊与危险之中,终于唤醒体内龙魂,从此他念破苍穹,踏破四海,美人环绕,踏上巅峰强者的征程!
  • 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书名中的“齐民”,指平民百姓。“要术”指谋生方法。《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强调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提倡精耕细作。
  • 百叶的秘密

    百叶的秘密

    神秘男孩百叶的神秘失踪引起好朋友马晓飞的担心,于是,马晓飞派出小北极狐小奥去侦察,或者说,额,求着小奥去也行。结果却是——引来小奥的失踪。情急之中,马晓飞与妹妹马小玲深夜里悄悄潜入一直以来都废弃的神秘古仓,却发现......百叶的神秘失踪,小奥的危在旦夕,殷老师的奇怪出现......一切的一切到底意味着什么?请关注《马晓飞与马小玲冒险系列(一)百叶的秘密之密室惊魂篇》!
  • 迎宾小姐惑美男:夜色诱人

    迎宾小姐惑美男:夜色诱人

    罗峰看着眼前的女孩儿问:“你应聘迎宾?”“恩。”“身高多少?文化程度?”“一米七五,大专。”“你有一米七五?”“恩……穿高跟鞋有。”“多高的高跟鞋?”“十……十公分……”罗峰忍住想笑的冲动,继续说:“身份证带了没?给我看看。”“带了,给。”“90年的?”“恩。”“十五岁就大专毕业了?”“恩……啊?”
  • 绝情天下

    绝情天下

    最近忙,不写了,我不喜欢一人喜欢上很多人,很多人喜欢一个人的书,这写的有点草率,一时兴起,改日想好情节在更新吧~我的QQ是1097158242
  • 商战奇谋三十六计

    商战奇谋三十六计

    现代商战的群雄竞争,是智慧的角逐,谋略的较量。虽然不见硝烟弥漫,战火连天,但其艰险、残酷,则有过之而无不及。胜者财源滚滚,败者血本无归。可以这样说,企业胜在智谋,败也在智谋。目前,中国企业在融入市场经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道路上,只走了一段很短的路。一些企业的组织形式、发展战略、经营理念、运作机制,以及经营管理者和员工的素质能力,与时代发展还有许多不适应。为了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也为了企业自身发展和自我解危的需要,作者编著了这本《商战奇谋三十六计》,其目的是依靠智慧探索一条智胜之路。在商战中强者和弱者都不是绝对的,谁智高一筹,便能成为强者;否则,便难逃失败之劫。
  • 逗比来玩耍吧

    逗比来玩耍吧

    一群可【萌】爱【蠢】帅【逗】比【比】的欢脱大学生活。校园生活,一起笑过一起哭过。莫忘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