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60400000018

第18章 为了人类进步我应多做有意义的事(2)

如果一个人在生命中并没有一个恒常的目标,那么他就不可能在一生中始终如一。这样说还不够,除非加上这一点,即:我们人生的目标应该是什么呢?而且,因为每个人的想法与思考方式不同,所以在善的价值认同上,根本不存在被绝大多数人共同认可的一致意见,唯一能够达成一致意见的,就是在涉及共同利益的问题上。

而我们,则应把具有共同属性(社会性)的和政治性的目标作为我们的追求方向。因为,如果一个人将自己的所有努力都指向这一目标,那么他的一切行为便有了统一性,这样他自己才能保持始终如一。

想想乡村老鼠与城市老鼠,想想城里老鼠的恐慌和惊惧。

苏格拉底曾将大众的意见称为拉弥亚——吓唬孩子的妖怪。

在举行公共庆典时,古代斯巴达人通常会把外国人安排在阴凉的座位,他们自己随意坐在哪里。

苏格拉底向珀迪克斯解释为何不去他那里,他说,因为我不想在最恶劣的境况下死去,也就是说,我不能接受恩宠而无法回报。

在以弗所人的作品中,有这么一条格言:要一直怀想一位以前时代的品德高洁之士。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人劝诫我们,在清晨仰望苍穹,这么做可以提醒我们记得去做始终如一的事情,并在做事之时坚持同一种方法与态度,提醒我们纯粹和坦率。因为,在星辰之上没有恶。

想一下当詹蒂碧拿走苏格拉底的外套时,他给自己披上了毛皮,苏格拉底是什么样的人;想一下当他的朋友们看到他如此穿着感到羞愧并离开时,苏格拉底又说了什么。

在你于写作和阅读中为别人制定规则之前,你要首先学习遵守你自己的规则。在生活中尤其如此。

你是一个奴隶,言论自由不属于你。

我在心里大笑。

他们将诅咒美德,用粗暴的言辞。

在冬天寻找无花果,是疯子的行为,如同当不再被允许的情况下,寻找自己幼子的人。

爱比克泰德曾经说过,当一个人在吻他自己孩子的时候,同时应当对自己说:“这孩子或许明天就会夭折。”但这是凶兆之词。爱比克泰德说:“这并非凶兆之词,因为其只是表达了自然本性的活动。假如真是凶兆之词,那么说麦穗应该收割了同样也是凶兆之词。”

未熟的葡萄、熟葡萄以及葡萄干,都是变化,不是变为虚无,而是变为尚不存在的事物。

谁都不能夺走我们的自由意志。

爱比克泰德也说过:一个人应该找到符合其自身意见的座右铭(或规则);无论他做什么事,他都应该视具体环境而为之,要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并尊重统一目标的价值;而至于感官欲望,则应当完全摆脱之;最后,说到我们应该避免(戒除)之事,那就是凡在我们能力之外的事情,不要去做,也不要去多想。

既然如此,他说,那么争论并非庸常之事,而是是否让人疯狂之事。

苏格拉底说过,你想要什么?有理性的灵魂还是无理性的灵魂?——有理性的灵魂。——有理性的人,应该拥有什么样的灵魂呢?——健全的还是不健全的?——健全的。那么,为何你还不去追求它呢?——因为,我已拥有健全的灵魂。——为何还要纷争、吵闹呢?

以宇宙定律为引导的因果关系

那么,我的灵魂啊,难道你从此以后不再善良、简朴、单纯、坦率,比肉身更加显而易见吗?你已经厌弃了这种仁爱与满足的心态吗?难道你已不再愿意用充实、无欲无求——不论是对有生命的还是对无生命的事物——的心态来获得快乐和享受了吗?难道你不再渴求漫长的快乐时光,企盼令人心旷神怡的住所与气候,不再喜欢与人群和谐相处的生活吗?

然而,你满足于现状,对身边的事物都感到满心欢喜,让自己相信你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神的赐予,都是最适合你的赐予,相信能让神灵舒心的事物必然是好的,神灵所保存的完美生命形式以及真善美的东西都是好的,不但生成并包含了一切事物,而且也包含、溶解、生成了其他类似事物?难道你不愿意在你跟神灵及人们共同生活的时候,不对他们挑剔,也不被他们非难?

你只受到你本性的支配,那么就应遵守本性的各种要求,而且要满足它,你作为一个生命体存在的本性,不会让你因其而受损的。然后,你必须遵从你的本性,并了解到它对你作为一个生命体而言所提出的要求。这些要求你都应该让自己去尽力满足,而你的理性动物本性,不会给你带来任何的伤害。但是,理性动物同时也是一种政治(社会)动物。所以,运用这些规则,不要让任何其他事物给你带来烦恼。

一切发生之事,要么在你的本性忍受范围之内,要么在你的本性忍受范围之外。如果所发生之事在你的本性忍受范围之内,那么就不要心存抱怨,而要以你天生所具备的能力去忍受它。但是,如果发生之事在你的本性忍受范围之外,那么也不要有任何抱怨,因为它会在拖垮你之前自己先行消失。不如这样去铭记:你天生就要忍受这一切。而且,你还要按照自己的思想去将其转变成可以忍受的事物。这样去思考,不但是你的权利也是你的义务。

如果有人犯错,你应该亲切地引导他,并指出其错误所在。但是,假如你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就责备你自己吧,甚至也可以不责备自己。

在你身上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早已为你准备好的,生命中的因果在永恒中将你和所发生的事交织在一起。

不论宇宙是原子的合成,或者自然是一个整体的系统,首先要确认,我只是由本性来支配着的宇宙整体的一部分;其次,我和其他的与我自己同性质的部分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为我们要记住我们只是整体的一部分,所以对整体分配给我的一切事物,我都会毫无抱怨;为了整体的利益而存在的不会对整体中的一部分造成伤害。

最终的理由在于,整体是不会将对它不利的东西包含在内的。一切由本性统率之物,皆有此共同的原则。但除此之外,在宇宙的本性中,还有着这样一个原则:即使是来自外部的因素,也不能迫使它产生任何对它自身有害的事物。因此,记住我是这整体的一部分,我就会对所有发生的事情满意了。而在某种程度上,我和与我自己同类的那些人,有着密切的关联性,所以,我不会做出任何反社会的事情,我更倾向于我的同类,并把我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公共利益之中,而不做与之相反的事。如果现在我们真的这样去做了,那么我们的生活必然会顺遂幸福,这也正是你可以看到的:作为公民,服务于大众的人生是快乐的,为国家工作是高兴的。

我的意思是,属于宇宙整体的各个部分、宇宙里的一切事物,都必然毁灭。但是,要在这样的意义下来理解毁灭,即这只不过是必然的变化。但是,如果对于各个部分而言,这种变化既是一种恶又是一种必然,宇宙整体会因此而无法在好的条件下继续存在。因为各个部分都在变化之中,并且在结构上也注定以不同的方式走向毁灭。

对宇宙所属部分犯下恶行这件事情,究竟自然本性早已设计好并注定要让其受罪,还是这些结果的发生根本是自然并不知晓的呢?事实上,这些假想都是没有事实依据的。如果一个人不用“自然”这个词(作为一种发生作用的力量),但却把这些事情都说成是“自然的”或“依自然本性而生的”,那么这显然是荒谬可笑的一件事情。因为,这种做法一方面肯定了整体的各部分都依照本性从属于变化的规律,而在另一方面又同时对事物在土崩瓦解之后重新组成另一个事物的事情,表现得尤为惊讶与不解。

事物的各种组成元素会分散,或起变化,任何固体都会化为尘土,空中之物皆会化为气的元素,各个物质部分都会因循宇宙之理性而回到宇宙整体的怀抱,要么在一定周期内被火烧尽,要么被宇宙永恒的变化取而代之。千万不要有这样的错误观念,即:固体和气体的物质,在你产生时就属于你所有。因为,这些物质是在昨天或前天,从食物和空气中获得的。所以,你的生长和变化的一切并非来自你母亲所生。但是,你母亲让你与其他那些同样具有变化特性的事物有密切关系,这种说法与前述内容毫无相悖之处。

如果你已经拥有了善良、谦虚、真诚、理智、镇定与豁达,那么请不要轻易改变这些优良品性;如果你失去了这些,那么请快快将它们找回。记住,“理智”一词所要表示的是,对一切个别事物的明察秋毫与对无知的彻底摆脱;“镇定”一词所指的是,自愿接受宇宙共性分派给你的任何事物;“豁达”一词所指的是,理智部分超越了肉体所能带来的快感或痛苦,并超越所有可怜的事物,如所谓的美名或者死亡之类的。

你要使自己保持上述的各种美德,而不要光想着让别人这样赞美你,这样你才能成为另一个你,而同时进入另一种生活状态。因为,如果你继续保持着原来的老样子,并被这样一种生活蹂躏和亵渎着,那么只能说你是一个大傻瓜,而且是那种过分惜命的贪生怕死之辈,就像那些在同野兽搏斗之后被咬得半死的角斗士一样,他们就算满身伤口和血块,还是会恳求能够多苟活一天,实际上,他们还是摆脱不了被同样利爪撕碎的命运。

所以,你要继续保持这些美德,假如你能实践这些美德的话,那么你就会有来到幸福之岛的感觉。然而,如果你业已感觉到远离这些美德,并无法再将它们把握在你的手中,那么便请你勇敢去守住你最后一片阵地,甚至于立即丢掉自己的生命,不出于一时激情,而是完全出于单纯、自由和谦逊。至少在做了这件最值得赞美的事之后,再向生命告别。

你必须谨记神的存在,你还要记住神灵们并不喜欢被奉承,神所希望的是一切有理性之物皆能被塑造成与他们完全一致的事物;你还要记住,一株无花果树所要做的就是成为一株无花果树,而一只狗所要做的,就是做一只狗,一只蜜蜂就是做一只蜜蜂,而一个人所要做的,就是做一个人;而且,只有这么做才会给你带来最大的助益,并帮你牢记上述的所有美德。

滑稽戏、战争、惊奇、麻木以及奴役等,将日复一日地消磨你的神圣原则。有多少事物,你根本就没有仔细研究过,却凭着想象做出了武断的结论,而还有多少事物被你忽视了呢?所以,你应该仔细地去面对一切事,做一切事,对待一切都需要同样的做法,你因时宜而应对的能力可以得到完善,并且以此来锻炼你的思考能力,保持对已知事实的自信,不要任何的炫耀,不过你也无需刻意隐藏。

因为,你究竟要到什么时候,才学会享受俭朴之美、庄严之美呢?你又要在何时才能享受认识各个事物的快乐呢?这些认识包括:事物的内在实质是什么?在宇宙中居于何种地位?能够存在多久?由什么东西构成的?其归属何在?以及究竟有谁能给予和夺取它呢?

依循万物法则走出笔直的大道

蜘蛛在逮住一只苍蝇的时候,是充满骄傲的;在另一肉食动物逮住一只可怜的野兔,或渔夫用渔网捕到几条小鱼,或猎人捕获一头野猪或熊,甚至是在俘虏萨尔马提亚人的时候,胜利者总是会摆出骄傲的姿态。但是,如果你考察他们的看法,难道这些不是强盗吗?

你要学会沉思,不但要洞察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变规律,而且要保持对这一变化规律的关注,从哲学的高度来修行你自己。因为,没有什么东西能比这种方法更能给你带来豁达的情操了。而豁达之人,通常能够摆脱躯壳,他知道他随时——没人知道是在不久后的什么时候——会离开人世,放弃一切,他会在所有事情中投入所有精神,在每件事中都将自己交给宇宙本性。他从来不会过问别人怎么对他评论,怎么想他,也不在乎别人是否反对他。

使他满意的两件事情如下:一是在他手头上所做的事情中,他依然保持公正;二是对目前所得到的事物表示满意。他将所有足以令他分心和忙碌的追求抛在一边。因为,除此以外,别无所求——依循万物之法则,才能走出一条笔直的道路,在这条直路的引导下,才能追随神灵。

需要你以自己的能力决定如何做时,你在害怕决定什么呢?看清道路,那就走下去,不要转向;如果看不清,那就最好停下来和顾问商量。如果你遇到了什么阻碍,那么请你在谨慎思考之后继续前行,你要保持正当的姿态。

因为达到目标是最好的,如果失败,也要是尝试后的失败。理智之人不论在任何事情上都会表现得既镇静自若又积极向上,做到欢闹中不失镇定。

在刚刚醒来的时候,你就要立刻自问:如果别人行公正和合理之事,这对你会有什么不同吗?没有什么不同。

我假设,你应该还没忘记,那些一边褒贬别人,一边态度傲慢的人,在床上和饭桌上是什么样的人,你应该没有忘记他们的所作所为,还有他们所逃避和追求的,他们如何偷和抢,但不是用手和脚,而是用他们身上最珍贵的那部分。

而如果一个人下定决心,那么完全可以用此珍贵部分来塑造出忠实、谦虚、真诚、守法以及好的精灵(幸福)。

对给予一切同时又收回一切的自然,有教养和谦虚的人会说,按照你的意愿赐予吧;按照你的意愿收回吧。但是,在这样说的时候,他不带有傲慢态度,而是秉持一种臣服与满心欢喜的态度。

你的生命所剩无几。如隐居于山野的人那样继续活着吧。因为,如果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任何地方时,心中都像是生活在同一个国度(政治团体)中一样,那么无论住在哪里,对他而言根本不会有什么区别。让人们看清并认识一下,一个依自然本性生活的人究竟是怎么样。如果人们忍受不了他,让他们杀了他。因为,这起码比那些苟活的人要更好一些。

不要再在一个高尚的人应当具有什么品质的问题上多费唇舌了,不如去成为这样的人。

始终注视时间整体与物质整体。思考一切个别的事物,对物质整体而言,就像无花果树之于种子;而对于时间整体而言,则又如螺丝锥的一转。

注意那些存在的事物,关注那些业已分崩离析,在变化的事物,它们在腐败与消散,而或许一切事物都具备死亡的先天结构。

想一下,那些在吃饭、睡觉、劳作、娱乐中的人们都是些什么样的。然后,再想一下,在他们身居高位,专横自大的时候,或者在发怒和严词斥责别人的时候,又是什么样的。然则,就在一会儿工夫之前,他们又在多少人面前奴颜屈膝,为了什么受制于人;再想想,再过一会儿的时间,他们又会变成什么样。

宇宙本性赐予每一事物的都是有利于这些事物的。而且宇宙本性是在于其有益之时赐予他的。

“大地爱恋雨露”;“太空喜爱庄严”。而宇宙带着爱恋创造一切即将诞生的存在之物。所以,我对宇宙说,我和你一起去爱。不是还有这种说法,“各种事物都爱恋(习惯于)诞生之事。”

要么你就住在这里,并使自己习惯这里;要么你也可以离开,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意志;你甚至可以选择死去,在完成所有的应尽义务之后。除此之外,别无他物。那么,鼓起兴致生活吧。

同类推荐
  • 通往智慧之路

    通往智慧之路

    本书以“问题”为线索理解当代哲学的学术规定,以“热点”关注连贯哲学与生活,力图深入浅出地讲授当代哲学热点问题的流变。全书共12讲,包括“如何理解当代哲学热点问题”、“什么是当代哲学的终极问题”、“正义为何显得如此重要”、“如何在认生哲学中理解幸福”等。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四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四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 老子的生命智慧

    老子的生命智慧

    《老子的生命智慧》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重要的哲学思想,潜移默化了中国人生活的方式。虽然西风东渐,西方思想成了主流,但老子的许多思维方式仍深深埋藏在中国人生命的底层。西方文明科技带来的繁花盛世,却相对使现代人的心灵更形枯竭,不知所为何来?这样的反应都因缺乏生命指引,瞬时迷失自我。《老子的生命智慧》以现代语言、贴近现代人的经验说解《老子》,浅显易懂,却蕴含至理,直探人心底层,追索生命的智慧,让老子这门探究生命底蕴的生命哲学能够帮助现代人走出心灵的桎梏,生命得以开展,寻求更豁然大度的天空。书中收录《老子》八十一篇全文,让我们藉此机会从头认识老子这位大师,在字里行间有自己的领悟。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二)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二)

    本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卷二主讲中古哲学。
  • 易经成事之道

    易经成事之道

    《易经》是一部中国最古老的哲学经典,它凝结了先民的睿智和智慧,充满了辩证法精神,体现了东方的智慧和哲学思想光辉。本书撷取《易经》五十三个卦辞,结合古今案例,以简洁生动的插图、有趣易懂的文字,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易经》的原理,揭示做人处事的诀窍,教你改进做事的方法与手段,顺应穷通,获取成功。本书是指导现代人事业进取的一盏明灯。
热门推荐
  • 深山里的一家人

    深山里的一家人

    架空时代,土匪横行霸道,很多村庄遭受突袭,一个名为小静的女孩从土匪手中逃脱,途中救了很多人,他们为躲避土匪,逃到了一座谁人也不敢去的深山老林,财狼虎豹横行,从此展开的一系列故事。。。。
  • 千字文(国学启蒙书系列)

    千字文(国学启蒙书系列)

    《千字文》原名为《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南朝梁(502年─549年)周兴嗣所作的一首长韵文。它是一篇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的文章。据说是梁武帝取了王羲之写的一千个字体,令其亲人练习书法,而后觉得杂乱无章,于是又命周兴嗣(470年─521年)编为一篇文章。千字文是用来教授儿童基本汉字之重要启蒙读物,和《三字经》、《百家姓》合称“三百千”。同时在汉字文化圈也受到重视。
  • 大自然在召唤云海探奇

    大自然在召唤云海探奇

    本书描写了两位少年帮助野生动物科考队在猿猴世界探险的故事。作者以饱酣的笔墨描绘了动物世界激烈的生存竞争、大森林中各种珍禽异兽和奇特的自然风光。在惊险跌宕的情节中,叙述了娓娓动听的人生故事。
  • 嗨玩学神

    嗨玩学神

    一觉醒来,姜行穿越到平行世界,变成了一名光荣的高一新生!课堂上,老师们利用游戏教学:“这个知识点没听懂?没事儿,一会儿去游戏里体验!”“晚上做完作业你们才能登录游戏,正确率高的话,游戏人物有属性加成哦~”姜行:⊙﹏⊙∥?在游戏里学习?在游戏里考试?还有这种操作?!!当游戏被认可,当游戏成主流!看学渣如何成学神,看《彼岸》如何……被玩坏??
  • 只因青春里有你们

    只因青春里有你们

    我在美好的青春年华里,遇见了带给我温暖与快乐的伙伴。在学习生活中,我们一起度过各种难关,经历了各种坎坷,我们在最美好的年华遇见了彼此,在分别来临之际,我们的友谊是否是一场永不散场的青春盛宴?
  • 魔灵大陆:上古神龙

    魔灵大陆:上古神龙

    在魔灵大陆有这样一个传说,上古时代黑暗魔龙桀狱降世,带着魔兽军团入侵魔灵大陆,为人们带来无尽灾难,神秘召唤师挺身而出,乘着一头金鳞巨龙,与黑暗魔龙桀狱展殊死搏斗,最终黑暗魔龙被封印在无尽深渊中,而金鳞巨龙和那位神秘召唤师,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地球少年林枫传越到魔灵大陆,在这个充满魔兽和灵兽召唤师的世界,将会铸就怎样的传奇。
  • 洛兰记

    洛兰记

    乱世硝烟,有人死去,有人苟活,有人成就大业。人性的残酷,自私,血与泪;情义,爱恋,笑与泪,这就是人生。
  • 惊夜启程

    惊夜启程

    探索未知的地下世界……神秘的墓室,古老的遗迹…前所未见的神秘生物……………究竟张晨一行人会展开一段怎样的历程呢………
  • 泰坦之锤

    泰坦之锤

    一名叫格雷克的吊车尾巨人弄丢了从下界得来的战锤,为了找回这个宝贝,他从云中城溜到下界,展开了一段荒唐的历险...
  • 范吊日记

    范吊日记

    这是一个传奇男子——颓废又懒惰的笨蛋、单纯且无知的傻瓜、冬天要裸睡夏天盖棉被的神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葩——也就是我——吊丝中的最强王者——令人爆笑的日常生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