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印刷工人也不容易。由于孟非所在的那家印刷厂的印刷量大,他经常不分昼夜的连续工作3天,每10个小时,他才能休息一次,时间仅为1个小时。这样的工作跟打仗没什么区别,而且如果手脚稍微慢一点,在规定的时间完不成流水线作业,就会影响下一个环节,会受到领导的批评。
不干活时,孟非就抓紧时间学习。他在日记本中写道:“我不能一辈子呆在这个地方,想换好工作,就得有知识。”
孟非选择了成人高考。重新拿起书本,他感到无比的亲切,工作强度越大,求学的欲望就越强烈。1992年,孟非进入了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专科函授班。孟非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无论工作再累再忙,他都会按时听课。
一边高强度的工作一边上课,孟非的休息时间少得可怜,仅2个月,这个勤奋得不要命的小伙子的体重就减轻了将近8公斤!但孟非从不叫累,他一定要把失去的一切找回来!为了学习,他尽量缩短睡觉时间,一有空就看书。实在太困了,他就把头浸在冷水里泡一泡……他每天都对自己说: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啊, 拼了!
有一次,孟非实在太累太困了,一不留神,他的手竟被机器卷压进去了!。后来因为抢救及时,他的手总算保住了,但是,他的工作也丢了。
孟非抑郁地走在南京街头,欲哭无泪……
为了生活,他开始不间断地打些短工:送水、拉广告、做保安……甚至还开过一家让他血本无归的小超市。孟非心情沮丧,他觉得仿佛走进了人生的死胡同。该怎么办呢?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自救?倔强的孟非选择了后者。他相信,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
1994年,孟非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江苏电视台文艺部体育组要一名接待员,孟非去报了名。这一次,孟非打工的经历帮了他,身体强壮能吃苦的他很快被录用了,从此,他成了电视台里的一名临时工。
这一干就是一年多,和以前一样,他仍然做着可有可无的工作。渐渐地,已经24岁的孟非对眼前的工作又产生了困惑,难道我这辈子只能端茶倒水吗?他忧心如焚。
1994年7月,通过两年的函授班学习,孟非拿到了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专科文凭,此时他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为什么我只能打杂?我要做一名记者!
有了目标,孟非仿佛看到了曙光。他每天早早地来到台里,利用帮记者们打扫卫生的机会熟悉记者的工作流程。当有的记者出去采访时需要带一个扛摄像机的,孟非总是争先恐后地去干——为这个,他多次被别的临时工说成“傻冒”!但是只要一出去,多少他都会有些收获,或者学会些采访技巧,或者熟悉摄像机的操作。
在这一过程中,孟非的日记里多了些内容:记录每天学到的东西。为了更快地接近记者这个群体,孟非还开始了“感情投资”,他帮记者和编辑们端茶倒水,打扫卫生……
渐渐地,有些小新闻,记者看不上眼的,就开始交给孟非。每次有这样的事情,孟非总是非常高兴,当作头等大事来做。
积少成多,孟非的名字在电视上出现的次数渐渐多了。后来,领导便让他干好自己的事情后,可以出去跑新闻。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孟非喜出望外——他太珍惜这个临时记者的机会了!
从此,他每天都要透支体力拼命赶做节目,通宵熬夜更是常事。渐渐地,有一些比较大的题材领导也开始交给他做了。
1996年,孟非作为总摄影参与拍摄了专题片《飞向亚特兰大》。该电视片在全国长篇电视专题片评比中荣获二等奖,而孟非的敬业精神也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这一次,孟非终于堂堂正正地甩掉了打杂的帽子,转成了正式的记者。他哭了……他在日记中对自己说:“苦难中积聚的力量正一步步地把我引向成功!”
接下来,孟非的事业一帆风顺。由于文字功底深厚,他在做记者的同时也做起了编辑工作。不过,由于长期劳累,孟非的头发开始大把大把地往下掉,后来,孟非索性剃成了光头。这光头配着他的笑脸,显得既聪明又精神。从此这光头一直陪着他到现在。
孟非一直都是个倔强的人,他从不轻言放弃。从1998年开始,他先后换了不少岗位,还做过一档谈话节目的编导……这些,为他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2年,为了提高收视率,江苏电视台决定改《南京新闻》为新闻直播节目,更名为《南京零距离》,时长一个小时,节目宗旨是“为平民百姓服务”。一切准备就绪后,台领导一致决定打破资历、学历限制,在全社会进行主持人公开竞选。
平民节目,当然要求主持人有平民特色,还要有底层生活的阅历,说百姓关心的话题……孟非用他多年来的经验分析了自己的优劣后,敏锐地感觉到:机会来了!这将是他从幕后转向台前的一个机会。可是,自己的普通话能过关吗……只犹豫了一分钟孟非就做出了决定:普通话可以学习,而那些苦难的经历别人模仿不来,是他难得的宝贵财富。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面试那天,孟非诙谐、平静地讲述了自己多次打工的艰难经历,尤其是关于打工者的生命、尊严与价值的问题。他提出了自己做“平民化主持人”的崭新设想,并表示会尽量弥补自己的不足。
一席话抓住了台领导的眼球。他们意识到孟非的经历、气质与这档节目风格非常匹配!
可是光头能播新闻节目吗?主考官们议论纷纷。最后,台长发话了:“行不行,要观众说了算。先试试,不行再换人!”
第一次上电视,孟非是穿着最普通的衣服去演播室的。作为一档新闻直播节目,他手上只有一张新闻串联单,所播内容都是三个小时之内发生的事情。
这么多新闻怎么串起来呢?思考再三,孟非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放松了心情,采取一种全新的方式播起了新闻:他即兴发挥,把平时的思考和经历变成幽默、精到的即兴评点,构成了串连词。
谁也没料到,由于定位准确,《南京零距离》第一期就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摄制组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观众纷纷感叹这个主持人太有个性了。
机遇常常降临到有准备的人身上。善于把握机遇的孟非从此走向了人生的高峰。由于关注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和喜怒哀乐,很快,《南京零距离》收视率就一路飙升,从选稿到内容播报,孟非开始全权负责。他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新闻主持人”的概念,成功地塑造了另一类平民化的新闻主持模式。他创造了很多第一,《南京零距离》的收视率曾超过同时播放的央视的《新闻联播》,创造了收视率的奇迹;单个节目的广告收入高达5000万元。孟非成为《南京零距离》不可替代的核心,观众亲切地称孟非为“城市平民的代言人”。
在孟非最当红的时候,《东方时空》的制片人时间曾通过台里的有关领导,想让孟非到央视工作,孟非婉言谢绝了。他说,他只选择适合自己的!
2004年初,孟非被评为年度“中国最新锐十大主持人”之一——这十大主持人中,除了孟非,全是央视名嘴!孟非,这个打工出身的主持人,已不输于他这个行业的任何人了!
不要叫我世界冠军
没有谁能一步登天,无论是一块金牌的取得,还是一个人金榜题名或事业有成,他们都是先站在成功边上,储蓄足够的能量——学习更多的知识,经历更多的挫折,积累更多的人生智慧,等到属于自己的时刻一到,自然会绽放出美丽的人生之花。
2011年5月16日,在荷兰鹿特丹举办的第5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中国乒乓球队小将张继科首次参加世乒赛男单比赛,就捧得圣博莱德杯。这位23岁的男孩激情难抑,仰天呐喊,双手扯住衣领撕碎了上衣,这是“藏獒”般的血性宣泄。那一刻,光荣只属于张继科……
张继科的微博上有这样一句话:“人一辈子只有7次决定人生走向的机会,两次机会相隔约7年,大概25岁后开始出现,75岁以后就不再有了。这50年里的7次机会,第一次不易抓到,因为太年轻,最后一次也不用抓,因为太老。只剩5次了,这5次机会里又有两次不小心错过,所以实际上只有3次机会了。”
事实证明,张继科的确是个善于抓住机会的人。
张继科14岁便入选国家乒乓球二队,15岁被选入国家一队。年少成名,前途似锦,风光无限,张继科的前面仿佛已经一片坦途。
然而,张继科并未得意多久。国乒队历来纪律严格,队员大多乖巧,唯独张继科给人一种蔫坏的感觉。2004年底,由于在队内违规,张继科被退回山东省队,这一退就是两年。“回省队的第一天,我就剃了光头,戴上帽子,谁也不想见,准备第二天找教练联系出国比赛。第二天早上我又想通了,现在所有人都说我不行,越到这会儿,就越要证明给他们看,我能够重返国家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