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24000000009

第9章 顺势而为 事半功倍(2)

从尊道贵德这个角度看,秋雨与天下万物极不和谐。不和谐,是秋雨来的不是时候。秋天,不是生发季节,而是收敛的季节。秋风秋雨,没有也不能催生天地万物,也来的不是地方。此时此地是由于“晚来风急”,已是“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伤感之地,你秋风秋雨在黄昏时来临,而且,点点滴滴,下个没完没了,使得憔悴的黄花更是风雨飘零。黄昏的秋风秋雨不但没有滋润憔悴的黄花,反而将其撕裂得支离破碎!有什么再生之道德呢?前面讲道德养育万物,万物才会尊道贵德,而反过来,道德没有养育万物,万物也定然不会尊道贵德。现今的秋风秋雨不但没有滋润黄花,反而将黄花撕裂浸泡得零落成泥,那么此时的黄花何当以报?道德养育万物,万物尊道贵德,以至天下和谐,是相辅相成的。有养育之恩,才会收获涌泉相报之德。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又是和谐的。秋风秋雨与词人的冷清、孤寂的心境是和谐的。

词人处在“乍暖还寒”“最难将息”的肃杀季节,面对“满地黄花堆积”的凄凉景象,陷在“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苦闷之中,这时,好雨知时节,当“愁”乃发生,这黄昏时的点点秋雨随着秋风更加催生了词人的孤独、凄苦之情。词人按捺不住这凄风苦雨触动而萌发的悲凉之情,自言自语地、轻声轻气地、有气无力地道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人孤独无助,凄风苦雨催生了词人悲凉之情。词人将悲凉之情寄托在凄风苦雨之上,与凄风苦雨共呜咽!

自然界如此,人与自然也如此,人与人也依然。我们读读《道德经》五十五章会深有感触。

“含德之厚,比之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这段话主要告诉我们,品德高尚的人能与世界和谐相处。老子用婴儿比作“含德之厚”的修德之人,骨弱筋柔没有危险的原因是不会对客观世界构成威胁,如此客观世界也对婴儿抱持宽容之心,从而和谐相处。

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那些性格内向、比较软弱也善于示弱之人。对身边的人不构成威胁或压力,周围的人也就对这些人很包容。孟子说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就是这个道理。反过来讲,那些锋芒太露的人反而隐患多。

三十年改革开放能取得辉煌成就,尊道贵德也是功不可没。尊道就是尊天下和谐之道,贵德就是贵和能生财之德。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提出利用相对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加快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国经济在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利用较好的国际和平环境有了高速发展。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在我国经济取得辉煌成就的今天,在夹杂着“中国威胁论”的噪声中,我们又提出了睦邻、富邻,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为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腾飞营造和平环境。前者是在我国国民经济落后的情况下利用国际和平环境,后者是在我国国民经济取得辉煌成就的情况下,为了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环境。总的思想是一致的,发展需要和平环境。尊道贵德就是利用、创设和谐环境发展事业。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天下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令而常自然”。由此可以看出道、德、物、形与天下万物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万物生长离不开道、德、物、形,道、德是万物生长的本质因素,是内因;物、形是万物生长的辅助性因素,是外因。事物生长必须尊道贵德,离开了道、德。万物无以为生,无以为长。

现在讲第二个问题,尊道贵德,和谐发展。

老子说,“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老子这段话的意思,概括讲就是尊道贵德,和谐发展。

怎样做到尊道贵德呢?用老子的话说就是“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促使万物生长发育,促使万物自立成熟,促使万物得到滋养与保护。就是前面讲的为事物自然生长创设和谐空间。如中医治病就是尊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之道,贵在利用患者自身免疫力与生发功能之德。注重调养,辨证施治,阴阳平衡。如得了肝病,而中医根据五行相克的原理,可能不去医治肝,而用药偏向脾胃,因为肝属木,脾胃属土,木克土,肝有问题,下步可能影响胃,所以中医就医治胃,固守胃,防止肝病向脾胃漫延。如肺属金,肝属木,金克木,现在得肺病了,有可能影响肝,要治好肺,就先固守肝,保证肝不受肺病影响。中医对大、小、疑难病症都只需望、闻、问、切。据说高明的中医只要看看你的人中,就知道你是否有病及性命几何!你是女性,他可以从人中长、宽、深判断你的生育能力,当然是“玄之又玄”。中医治病,利用相克相生的原理,注重防治。注重调养,病治好了,又不产生任何副作用,这就是尊道贵德。

西医治病相对中医就显得几分野蛮,是典型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对抗性治疗之道。小病用抗生素、大病开刀切除,病情不明显用机器照,机器照还看不明白,就解剖,血淋淋的,充满了毁灭与恐怖。其医术医道是对抗性的,在毁灭中求生存。旧病治好了,新的疾病又需要护理,甚至还会落下个病根子。这很难说成是尊道贵德。

怎样做到和谐发展呢?用老子的话说就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让其自然而然的生长不要企图掌控它,帮助其生长不要自恃有功,使事物成熟不要占有。概括来讲,是帮助事物生长,促使事物成熟、丰收,不要居功自傲,要看作是一种本能,要有敢当绿叶陪衬的奉献精神,这样才能营造事物生长的和谐环境,让事物自然发展。再往深层次上讲,不仅仅是奉献,也谈不上奉献。实质上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是彼此的需要,成长的需要,生命的需要。如人与自然,本是十分和谐的关系。人呼出二氧化碳,吸收氧气;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排出氧气。你说,这是人帮助了植物还是植物帮助了人?如果一定要界定是人帮助了植物或是植物帮助了人,那是对尊道贵德、和谐发展的误解。这里既不是人成全了植物,也不是植物成全了人,而是人与植物在长期的共存共生中形成的共生共荣的和谐。是各自生理本能的反应与需要。是植物的新陈代谢成就了人的生长的需要,也是人的新陈代谢成就了植物的生长的需要,一切处在自然之中。就是老子所说的,“天之道,利而不害”。大自然的规律就是互相适应,互相帮助,互助互补。

人与植物乃至自然共生共荣,和谐发展,就是我们人类社会追求的理想境界!本来,人与自然,包括植物本是十分和谐的,但由于人类自身无休止地对大自然进行无节制地开发与利用,以致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带来人类生存危机。

怎样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的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俗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这话也对,但也不对。说对,是从不变的角度说的。从陆路,可以坐车到罗马,走水路,可以坐船到罗马,从空中,可以坐飞机到罗马。确实,条条道路通罗马。说不对,是从变化的角度说的。有圣人说,一个人不可能两次同时踏进同一条河流。既然一个人不可能两次同时踏进同一条河流,那么,一个人也不可能两次同到一个罗马。那么,条条道路通罗马,所到的罗马就不是同—个罗马。其实,这两种说法都很极端、偏执。要说不变嘛,罗马不可能不变,古罗马就不是今天的罗马。要说变嘛,尽管是日新月异,但昨天的罗马与今天的罗马基本上变化不大,可以说还是同一个罗马。说话、办事偏执一词,往往会给自己找麻烦。综合起来看,或许是一种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不变是唯一的,变是多样化的。老子说的,“道生之,德畜之”,是道,用毛泽东的话讲是内因,是不变的,是唯一的;而老子说的“物形之,势成之”,用毛泽东的话讲是外因,是变,是多样化的。如种子发芽是唯一的,是自身的生长之道决定的,其自身没有生育之道,无论你怎样想办法也是无济于事的。种子有生育之道,你不管把它洒到什么地方都能生根。而种子发芽后,你把他丢在原野上,任其自生自灭,也可能很快死去,也可能勉强支撑下去。如果你精心培养,它就会茁壮成长。这就是“物形之,势成之”,是外因在起作用。而且帮助其生长的方式方法是多样的。

做决策,完成一件具体工作,最少要从两个方面思考。在选择上,要从内因上考虑唯一性,优中选优。在实施过程中要从外因上考虑多样性,要全面考虑,尽可能周到。要构建和谐,“尊道贵德”是唯一性,而要具体实施构建和谐,“尊道贵德”不是唯一的,有多样选择。和光同尘的处世之道就是遵循“尊道贵德”,实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具体措施。欲知其详,请听第六讲:和光同尘,处世有道。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本书精选了曾氏家书两百封左右,由著名作家、研究曾国藩的专家唐浩明点评,结合时局以及曾国藩的前后经历,唐浩明将曾氏的一生串联起来,评析独到,深入浅出。让读者由家书及人,对晚清政局以致整个历史的道德、文章、仕宦心理都有所了解。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一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一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 我们偶尔也会歇斯底里

    我们偶尔也会歇斯底里

    本书详细讲解歇斯底里型病态人格的成因、行为模式以及如何调整。在文中将列举大量真实的患者案例,便于读者的理解。在事例中找到自身困惑的所在,从而抓住矛盾和恐惧的根本,以最为有效的间接手段解决生活中辗转反侧也难以通明的各种学习、工作、婚姻、社交的问题。通过了解人格心理理论,使我们更加理解社会问题,通达人情冷暖,学会回避社交风险,解决人际矛盾,成为高明的问题终结者和自己的心理医生。
  • 西方古典形而上学史研究:存在与第一哲学

    西方古典形而上学史研究:存在与第一哲学

    1986年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创办了《德国哲学》丛刊,为中国人了解德国开辟了一个“窗口”,为中德思想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今天该所又编辑出版《德国哲学与文化丛书》,旨在集中中国内对德国哲学、文化有兴趣、具有一定研究的不者,对德国哲学、文化进行更深入、更系统的探讨,以洞察其奥秘,领悟其精义。这必将为我们中国人了解德国的一个新“窗口”,中德思想文化交流的一座新“桥梁”!本书为《德国哲学与文化丛书》之一,作者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围绕着西方形而上学的基本范畴——存在概念、对西方形而上学思想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考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解密老子思想

    解密老子思想

    《解密老子思想》对《道德经》的解读既尽力合于原文之文体,又不囿于原文之句法而因文害义,力求抓住其精神实质而予以解读之。根据笔者研究,《道德经》原文在章序结构和思想内容上存在“道”、“德”含混的实际情况(是否由于流传错简不得而知),故对原章序进行了重新排序,使其思想内容更具逻辑性、连贯性和区别性。
热门推荐
  • 亚森斯王国记

    亚森斯王国记

    遇见你,便是主赐予我的无上光明。--------------------------------------新人一只,求勾搭,求支持。
  • 求神记

    求神记

    人世艰苦,求神求渡;上穷碧落,下探九幽。血泪作墨,徒书一笔;世已无神,人当自渡!
  • 大唐游侠

    大唐游侠

    安史之乱后,唐帝国由盛转衰,宪宗李纯于惊涛骇浪中即位,有意重振皇权,削弱割据势力。当时天下藩镇以河北幽州、成德、魏博最为跋扈,成为宪宗的首要目标。魏博武官空空儿、聂隐娘也深深卷入其中。一时间,藩镇与朝廷矛盾日益激化,剑影刀光,游侠横行……
  • 上帝的通假字2

    上帝的通假字2

    造物主在第七天,写了一个通假字……我的记忆是从一片火海里的刀光剑影中开始的。直到今天我依然努力回忆过去但所能记起的都是从那一刻以后的事情之前完全是一片空白绝对的空白!仿佛我一出生就是在那片火海刀光人生一开始面对的就是那个修罗场。我一睁开眼周围的空间充满了火红色混杂的声音在耳边回响着。
  • 异世之商业巨头

    异世之商业巨头

    刀光剑影升级练功的桥段诸位是不是看得都能倒背如流了?OK,尝试点新鲜的。这是一本从推销员到商业巨头,以此贯穿全文的一本书。易读的销售知识作骨架,串烧魔幻时代,绝对另辟蹊径的之作!销售,作为全世界最热门的职业,也是渗透龙蛇混杂的社会最快速的通道。不得志的现世销售员,穿越重生后居然被冠以销售之神“乔杰拉德”的名字!是巧合?还是注定?在魔法和骑士文化灿烂的诺顿大陆,且看杰拉德同学如何玩转销售、连锁经营!如果可以,居然可以将生意连锁到高傲的龙谷、隐世和平的精灵族、脾气暴躁的矮人族去?想了解杰拉德如何把普普通通的骑士剑推销给高傲的骑士?如何将整套魔法套装推销给一个菜鸟魔法学徒?甚至狡猾的交换来精灵族的美酒和暴躁的矮人族交换神兵利器?精彩的实战销售技能!华丽的战斗场面!勾心斗角的商海!一切尽在本书……★承蒙错爱,小唐荣获A签,FIGHTING!
  • 魔女炼成记

    魔女炼成记

    明知道是他仇人家的女儿,魔教教主依然死心塌地,江流儿感动地泪牛满面,只好跟着教主打打杀杀,成为一代魔女的故事。
  • 腹黑帝王来袭:绝逆天倾城后

    腹黑帝王来袭:绝逆天倾城后

    21世纪的杀手王后,就在一个晚上被人暗杀,死亡之后却穿越到了封战隋国被这里的人一个个骂她是个废物,说她废物的一定会后悔说过这句话。在召唤回灵魂要原路返回的时候,遇到一个绝美男子,他一身的紫衣,一头银发,一双赤红色的眼眸,但就因为不小心惹上了他,就要被他缠上一辈子了,但被他缠上,也是一生的幸福。他霸道的说:“倾菲,我一生一世都会只爱你一个人,不管你遇到什么危险时,我都会在第一时间站在身后保护你。”她也感动的回应着:“我会和你一生白头到老,永不分离。”
  • 孤女悍妃

    孤女悍妃

    这一世她是父母双亡的国公府三房孤女,不想勾心斗角,只愿在深宅大院中,护住幼弟平安一生。没曾想,初见,再见,两次差点因他丧命,后来却心甘情愿为他放血续命,为他奔袭千里、为他战场搏杀……
  • 青丝梦之一千零一次错过

    青丝梦之一千零一次错过

    或许在每一个人心中,都有那么一个人儿,被自己永远留在了青春的回忆里。多年后,在此一起,不论你是流泪,还是怀念,来日方长,原来,爱的还是他。。。
  • 发光时代

    发光时代

    重返十七岁,且看秦歌如何玩转娱乐圈、制霸互联网,缔造一个闪闪发光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