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24000000030

第30章 永远的道(1)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世界上的事情是永远无法认识清楚的,认识清楚的已成过去,未来,我们永远处于无知状态。正像一颗种子,当手里有种子,这时种子是实的,丰收的希望是虚的。当种子撒到土地里生长发芽。这时芽苗是实的,种子变成虚的了。当芽苗长壮开花,花是实的,果是虚的。当果子成熟,果子是实的,而花又是虚的。世间的事情,就像种子生长变化的过程一样,永远就是这么虚虚实实,变化不定。我们的好奇也就在于认识不清楚的未来,越是无法认识清楚的东西,人类越发感兴趣。所以,人类社会永远处于探索发展之中,这就是《道德经》的思想。道亦道也,道非道也,无穷无尽。道似乎可以看作是道,但道永远不是道,没有认识清楚时我们体悟道的存在,当体悟明白时却又不是道。世上没有永远不变的事,这就是道,永远的道。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道德经》开宗明义,“道可道,非常遭”,道是可以说出来的,但说出来就不能算作道了。道就这么永远处于这种矛盾的发展变化状态之中。通读《道德经》八十一篇,似乎篇篇在说“道”,现在略举几例加以说明。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道是空虚的,盈量无限大。是无法盛满的。非常深邃,似乎是万物的宗主。……清清白白的似有似无。

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道是永远不灭的,像女性的生殖器,玄妙的女性生殖器是天地万物的根本。道不仅永世不灭,而且是万物产生的根源。

第十四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道恍恍惚惚,似有似无,能认识清楚,似乎又不能认识清楚。

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古代掌握了道的人,深藏不露,难以识别。

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有一种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形成之前就产生了。他无声无形啊,独立存在而不消亡,循环往复而不停歇。

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大道随处可见,到处都是。

第三十五章,“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掌握了大道,天下人就会来归附。即使天下所有的人都前来归附也相安无事。

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永远是顺其自然无所作为,但任何事都是由他作为。

第四十章,“反为道之动,弱为道之用”,道的运行是循环往复的,他的作用表现为柔弱无力。

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低者举之”,自然规律难道不像拉弓射箭一样吗?抬得过高,就把它压低一些,压得过低,就把它抬高一些。

以上列举了十个方面的例子,说明“道可道”,道亦道也。但认真揣摩这些方面的例子,又似乎觉得不是“道”。似乎是讲道的性质、特点、作用等。至于说“道”像什么,不像什么,而“道”到底是什么,什么是“道”,老子似乎没有说。说他没有说,又似乎说了很多,这就是我们的困惑,也是老子的困惑,这也是社会的困惑,这也是人类越发感兴趣的问题。这种困惑,也就是我们这一讲要探讨的主旨,道亦道也,道非道矣,道无穷无尽。道也算是道,但道又不是道。没有说出来感觉道的存在,说出来了却又觉得不是道,道,永远变化不定,无穷无尽。以上十个方面只能当做道来说,但他又不是原始意义上的道。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相对原始意义上的道,老子也有很多困惑。有哪些困惑呢?下面从两个方面谈些体会。第一个方面,什么是道?老子想说,但不想说清楚。第二个方面,什么是道?老子想说清楚,但确实是说不清楚。

先讲第一个方面的意思,什么是道?老子想说,但不想说清楚。

为什么想说呢?这是从道的作用、性质方面讲的。

《道德经》第十四章写道,“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掌握了过去的规律,就能驾驭今天的现实。

三十七章写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道的作用看似无所作为,但却无所不为。管理者能保持它,万物就能自动教化,教化后就会产生新的欲求,对于新的欲求我还是用淳朴的大道加以镇制。

第四十一章,“夫唯道,善贷且成”,道能生发万物而且能成就万物。

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先天地而生,独立统一,道这个统一体中再生出阴阳二气,这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更多的事物,由这些事物推衍开来形成这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蓄之”,道生发万物,德蓄养万物。

道神通广大,万物由其生,由其长,由其控制,掌握了道,就能驾驭世间万事万物,所以老子当然想把道这种好东西说出来贡献给人类社会。

为什么想说而又不说清楚呢?这是由道的性质决定的。

道,恍恍惚惚,似有似无,似深似浅,似理解又似乎不理解,所以,人们对于道的认识,态度就大相径庭,再加上人们自身的素养的区别就有对道的不同认识。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悟性最好的人,听了道的理论就积极努力去实践。悟性一般的人听了道的理论有时候相信,有时候却不相信。悟性很差的人,听了道的理论,就会大笑起来,根本不相信有道。正因为道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认识、理解,所以也没必要说得太明白。根据悟性的深浅让理解的人奉若神灵,让似懂非懂的人迷迷糊糊,让完全不理解的人不知所云。因为让所有的人都理解道不但没有必要,而且不可能,不但不可能,当真的所有的人都理解了道,那么实际上是所有的人都没有理解。为什么?老子在第二章就讲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那就令天下人厌恶。天下的人都明白了什么是道,那就不是道了。都知道了什么是好,那就不是好了。天下的人都掌握了道的作用,那么,道就没有作用了。“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侯王按道来管理天下,天下黎民百姓就会自动教化,侯王若能保持道,万物将会自动臣服。这里的侯王自然是少数,管理、统治天下的人自然是少数,所以统治之术自然只需要少数人掌握。如果,天下黎民百姓都成了侯王,那天下就没有侯王。天下黎民百姓都掌握了统治之术,那天下就没有统治之术,这样,侯王之道还有作用吗?所以说,道只能少数人理解,少数人掌握。不过,这里有一点一定要理解清楚,那就是侯王是什么意思?侯王不仅仅是指统治者,而更多的是指某个行业的专家,侯王更多的是比喻义。“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里的“侯王”就是这个意思。如袁隆平就是农业王国里的侯王,杂交稻王国里的侯王。他掌握了杂交稻培育之道,所以带来了杂交稻领域里的革命,被誉为杂交稻之父。钱学森,空气动力学王国里的侯王,他掌握了空气动力学之道,誉为我国航天之父。我国十三亿人不可能都去研究杂交稻,掌握杂交稻之道,也没有必要,更没有可能。就是那一部分研究水稻的人也不能人人都是袁隆平。袁隆平只有一个。十三亿人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都去研究气体力学,就是气体力学领域里的那些人,也不可能都成为航天之父。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某一个行业王国里的侯王,每一个行业王国里都只是少数人能成为侯王。“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所以,老子在七十章写道“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由于缺乏相应的知识,所以对于“我”的主张不理解。理解“我”的人越少,按照“我”说的主张去做就越发显得可贵。这里的“我”不是老子本人,而是某个行业王国里的道。任何行业都是这样,所有的人不可能所有的行业都认知清楚,所有的行业只有少数人有比较专业的认知。这少数人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有深刻的认知,不断地求知,不断地实践就会成为这个行业里的侯王,就会被人推崇。中国,有七亿人从事农业,但只有袁隆平等少数几个人是认识这个行业王国里的侯王。我想这就是老子想说而又不想说清楚的真实含义。每一个王国里的道,让读得明白的读明白,让读不明白的读不明白,但是,只会是少数人能读明,少数人读明白了才可贵。大多数人是读不明白的,当大多数人都明白了的时候,这个行业王国里的道就不是可贵之道了。

另外,就《道德经》的内容来讲,有些内容,让所有的人都读明白,有些内容,让所有的人都读不明白。如第二章讲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第七章讲的“天长地久”,第十六章讲的“道法自然”,第五十章讲的“出生入死”等内容,所有的人不但读明白了,而且运用自如。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就是讲事物对立统一的道理,我们经常讲要辩证地看问题,相辅相成,就是这个意思。天长地久,我们经常用来比喻爱情的坚贞。出生入死,经常用来讴歌革命先烈。道法自然,我们经常说顺其自然。顺势而为。这些词、这些道理都来自于《道德经》,普通老百姓对此滥记于心,经常用,只是不知来自何方罢了。不过,这些词,尽管老百姓对之滥记于心,运用自如,但其意义已偏离了《道德经》道的本义。

同类推荐
  • 老夫子品评鬼谷子

    老夫子品评鬼谷子

    鬼谷子(约前390年~前320年),姓王名诩,又名王蝉,春秋时期卫国朝歌人。世人皆认为他常进入云梦山(今河南淇县境内)采药修道,又隐居于清溪之鬼谷所以自称鬼谷先生。有《集解》徐广曰:“颖川阳城有鬼谷,盖是其人所居,因为号。”鬼谷子是先秦诸子之一,他精通数门学问,创立了纵横一派学说,并由弟子发扬光大,与当时文化衍生的道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阴阳家,农家,杂家等合起来称为九流十家。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曾隐居云蒙水帘洞箸《鬼俗子》书三卷,流传于世。
  • 说论语

    说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他言行的记录,孔子是一个志向高远、命运坎坷的仁者,也是一个富有心灵能量,不谈神论鬼的智者。更是一个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的学者。
  • 老子与神话

    老子与神话

    本书首先避开了学术界一贯采用的从哲学到哲学的“便道”,而是以当代人类学的视野和材料作为参照,对《老子》一书中的神话思维、道与永恒回归神话、《道德经》的母神原型、祭祀王和大母神崇拜等做了追本溯源式的哲学通解。
  • 每天一堂哲学课

    每天一堂哲学课

    人生就是完成自己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哲学,哲学无处不在,其实它并不深奥,越是简单,越有智慧,越有解脱烦恼的力量。以生活为琴,以知识为谱,与哲学大师一起修行。每天一堂哲学课,浸润自己的心灵,丰富自己的情感。
  • 素书(中华国学经典)

    素书(中华国学经典)

    《素书》是一部关乎人生、人性、人道和谋略的书。全书共六篇虽然字数很少,但句句都是经典,无论是治国、处世,还是修身、待人,读者总能从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为了让读者更轻松地阅读和品味经典,我们结合现在读者新的阅读需求,对《素书》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和编排,精准的解析和注释,配以丰富生动的案例,力求更好地展现国学经典的魅力,让广大读者更加轻松地领略它、读透它、运用它。
热门推荐
  • 预言者之十重梦境

    预言者之十重梦境

    预言?梦?长生?怎么看怎么像抄袭!意念?冰火?剑弩?怎么看都流于俗套!不,十阶预言者--裹体人可不同意!他的灵魂碎片还流浪在外,一旦被人控制,他便成了提线木偶,醉生梦死。一个具有军事背景的科研机构就是把手指染进了人类的梦里。其亦正亦邪的身份到底是便宜行事,还是作茧自缚?一个披着斗篷的男子会去慢慢剖析,解开着横亘万年的秘密。现世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世界的话,你敢前来一窥么?
  • 文学的演练

    文学的演练

    《文学的演练》内容简介:杨利景的研究总是情不自禁地有一个文学史的背景,更注重学理性,文字风貌以冷静和求实见长。追求客观性、求实性,注重言说的逻辑力和层层递进的说服力,使文字通向事物的真相和问题的实质,并且流露出一种公正的气质。杨利景的另一优点是时刻关注文学的现场,立足点比较高,因而他能够摆脱就事论事,为文具有强烈的现实感,敏锐性。而他对文艺评论的功能、性质的认识比较全面、深刻,并不板滞。
  • 在逆光中奔跑

    在逆光中奔跑

    总有一些事情,是我们不愿意面对的。总有一些我们在意的人,会选择离开。当困境摆在我们面前时,要学会勇敢的去面对。当没有选择时,就是最好的选择。这只是平凡人的过往,这只是一段流逝的岁月。请随我,一起在记忆的长河中奔跑。逆光书友群:530326919,欢迎大家加入探讨。
  • 我们的十年青春篇

    我们的十年青春篇

    本书是寄《我们的青春竟无处安放》,重新写的,因为不喜欢那个名字,感觉自己盗了《我们的青春无处安放》的命名权似得。所以改成了《十年》,十年是书名的缩写。对不起呀,大家!夏敏,一个28岁都市剩女,接到了高中至今为止的闺蜜,潘乐乐的电话,是她们班级曾经十年前的约定。想起来他们的青春回忆。最终他们遥向何方…青春的方向最终在哪里落点…
  • 太子你别装:烧火丫头成后记

    太子你别装:烧火丫头成后记

    她是堂堂哈佛大学金融博士,国内著名企业唯一继承人,竟在一场无厘头的机场失事中穿越到陌生的朝代,成了一个低贱的烧火丫头!还被当作替身,嫁给一个傻了的太子,新婚之夜抱着她大呼奶娘!又说她长得像他的娘亲……她有预感,这张脸一定会惹祸……果然,太子那个冷酷霸道的皇帝老爹也来凑热闹,不要吧,难道他要学唐明皇抢儿子的老婆?!皇后的宝座向她放射出勾引的光芒,她是要继续守着潜力股等将来垂帘听政一展雌风呢,还是也来过把杨贵妃的瘾?!可是,为毛她总觉得太子童鞋是在扮猪吃老虎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世神女猛追腹黑爷:爷的小娇妻

    绝世神女猛追腹黑爷:爷的小娇妻

    “嗯-啊-啊……好痛呀……”帝柔躺在床上,满头大汗,嘴角半噻着一撮乌黑的秀发。粉红色的肚兜鼓鼓的,却又凹下去一片。突然,“啊!”的一声,帝柔感觉全身酥软,又瘫回了床上,“我这得是有多饿呀,才能没有力气去找吃的,”“哎,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肚子饿还赶上没力气找吃的,先歇会,一会再去找吃的。”说完,帝柔便又躺回了床上,因为帝柔实在是没有力气起床了。
  • 烛孽

    烛孽

    华夏九州,千载风雨,神魔文明在此辉煌,魑魅魍魉在此搅扰。天下将由道,万法皆归一。这一世,我将主宰万鬼沉浮。这一世,我将执掌神魔争天。
  • 霸宠邪王的逆天小姐

    霸宠邪王的逆天小姐

    她,华夏的顶级特工,冷漠无情,任务从没失败过,,,他凌国的王爷大陆的天才,嗜血无情,却唯独注意到“废材”的她,他追,她逃,,,“月儿,你在哪,无论你在哪里,我都会找到你,即使覆了天下,我也会找到你,,,,,”某男笑的像只偷了腥猫,说到“月儿,我终于成为你的人了,,,,”某女“…………”
  • 终执念

    终执念

    你有没有想过放弃感知的权利,放弃爱的能力?所有感情的痛都不再折磨你,你不再终日想着为爱祭献生命。你有没有想过抵抗全世界,只为免一人颠肺流离无可依附伤痕累累的一转身,迎接你的却只有一把刀从你胸口贯穿出去?执念花前,繁华事散。岁月荒唐,命运弄人。但是我们都不要放弃。好不好?
  • 都市之修真弃少

    都市之修真弃少

    秦天再次醒来的时候,发现周围的一切都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