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24000000003

第3章 不拘一格 兼容并包(1)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哲人说,世上找不出两片相同的叶子。从某种程度上讲任何东西都是唯一的。所有的叶子之所以叫叶子,是因为它们有共性,而所有的叶子又各具其特点,是因为各具个性。世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处理不同的问题,要有不同的处置方法,跟在别人后面邯郸学步,吃别人的残羹冷炙,是没有出息的,也是可怜的,有如东施效颦。

《道德经》第二章主要从两个方面讲了这个意思。第一,不要把标准当做教条,强调标准一成不变,这样就会僵化,就会窒息事物的发展,也会禁锢自己。第二,“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就是强调要想事物和谐发展,就必须创设事物自然发展的和谐空间,让事物自由生长。这一章是对第一章的具体补充,是全书的绪言。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里的“恶”很多研究者认为读“e”,当“丑陋”讲,但我认为应该读“wu”,当“厌恶”讲。因为既然是美,怎么会变成“丑陋”呢?大家都认为是美,都按照这种美的标准去做,只能说是“东施效颦”,使人厌恶,用今天的话说是产生审美疲劳,所以,我认为理解为“厌恶”比较好一点。

天下人都以某种美为美,那么这种美就令人厌恶,都知道什么是善,那么善就是不善了。这第一句话不仅仅是讨论“美”和“善”的标准问题,它只是借“美”和“善”来说明天下万物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当事物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变。任何事物都不能人为设置标准,只有没有标准,没有固定模式,事物才会有永远向前发展的空间。一旦有了固定的标准,固定的模式,事物就失去了发展的空间,事物只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循规蹈矩。长此以往,其结局就是“物壮则老”。要想事物不断地发展,增强竞争力,就得有勇气打破条条框框,不断创新,创设事物发展的和谐空间。

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我们今天谈起科举制度,总是对之咬牙切齿,因为大家只认为科举制度摧残、扼杀人才,读了《范进中举》更是对科举制度深恶痛绝。《范进中举》是明朝人写的,明朝人对科举制深恶痛绝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全面了解科举制度后就会有新的结论。

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它的产生是有进步意义的,其进步意义就是表现在对腐朽、落后的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上。在隋朝以前,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或地方担任高官。为了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举荐官员,这是我国科举制度的诞生。科举制度的诞生为门第不高的读书人能凭才学做官,开辟了“绿色通道”。第一次体现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优越性。

唐朝科举制度逐渐发展、完善,它的发展与完善对促进社会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其积极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促进提高了干部队伍素质。干部队伍是通过乡试、会试、殿试层层考试选拔出来的。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也促进了士人为官的责任心。其二,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的盛行,封建社会农耕文化的兴起、盛行,就是证明。其三,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唐诗的繁荣也得益于科举制度。

到了明代,科举考试的内容固定为“四书”“五经”,造成死记硬背的读书风气,考试形式为“八股文”,严重扼杀了读书人的才气,应试教育出现了。由此,科举制度种种弊端开始显现,到了清朝无可救药,于1906年科举制度寿终正寝。

从隋朝科举制度的产生到唐朝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科举制度无标无本处于创新发展阶段,极具生命力,对社会产生过积极进步意义,到了明朝将其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固定下来,科举制就走进了死胡同。

看看温州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就会更加深信创新是事物发展、成功的至善之道。温州民营经济它是一种市场中成长起来的自发经济体,每一个经济体都具有各自的特色,它们既不忌讳姓“资”,也不羡慕姓“牡”,他们是没有模式的模式,不受传统体制限制,不断创新,极具生命力,极具竞争力。

一百多年的汽车发展史就更能说明创新是事物发展的至善之道。一百多年前的第一辆汽车只是今天的人力车装上四个轮子然后配上机械动力,与今天的汽车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今天的汽车与上海世博会展示的概念车也是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概念车现在尽管还只是处于研发阶段,但可以断言,几十年后的汽车肯定不是今天这个样子,这个研发、生产的过程就是无标无本的发展过程。如果当年将汽车的标准固定下来,肯定没有今天百花齐放的汽车产业。

无标无本地创新,是事物发展、成功的至善之道!为什么这样说呢?西方有句谚语,天天穿新衣服的人,没有新衣服过年。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一成不变地僵化地对待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是没有前途的。

如何创设事物发展、成功的至善之道呢?在老子看来主要是两点。一是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二是依据规律创设事物生存、发展的和谐环境。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几句话告诉我们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它揭示了事物生发、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提出了对事物好坏,优劣的评价标准,告诫我们对万事万物要有包容胸怀,提醒我们事物产生、发展有因有果,事物形成有先有后,是对“无”与“有”认识论的具体解释,而且怕引起我们误解,老子在后面几章不厌其烦地对此分别作了详细阐述。

“有无相生”,“有和无在相互对立中得以产生”,它的意义是揭示事物产生、形成之“道”,读读《道德经》十一章就会明白这一点。“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就是对“有无相生”的具体解释。“有”是事物发生变化的条件与根据,“无”是事物发生变化的空间。事物的变化是“有”与“无”之间的关系转换。蛋是有,鸡是无。蛋接受适当的温度就会孵出鸡,蛋变成鸡后,便从有变成了无,鸡成了有。鸡腹腔有一个空间生殖蛋,当这个空间的蛋下完后,这个空间的有便变成了无。事物的发展变化就是这样从有到无,又从无到有得相互转化。

“难易相成”,“难和易在相互对立中形成”,它揭示事物形成、发展变化之道,它告诫我们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是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绝对不可破坏这一规律。急功近利,拔苗助长。会受到“道”的惩罚。

《老子》六十三章:“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这几句话就是对难易相成的具体解释。

事情永远是从易到难,又从难到易的,从易到难我们理解,而从难到易就不好理解了!

同类推荐
  • 身边的哲学(上)

    身边的哲学(上)

    一本值得放在枕边细细品读的心灵之书。人生哲学随处可见,只是我们太过于熟悉而忽略了它的存在,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就能从中提炼出生活的真谛。给予我们激励的也许并不是那些轰轰烈烈的人或事,毕竟生活中的大事件与伟人并不多见,在平凡中获得激励,学会用灵魂去思想,我们就能惊奇地发现,给我们勇气与智慧的往往是那些日常生活里的小事。
  • 易经大智慧

    易经大智慧

    国学经典,包罗万象,深奥难懂。如何参悟?如何为我所用?轻松阅读国学丛书结合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利用古今中外的具体事例重新诠释经典的智慧;让您能够轻松领悟!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它主要通过简单的故事,让厚重的《易经》变得生动,用最短的时间将《易经》知识了然于胸。
  • 章太炎思想研究

    章太炎思想研究

    是20世纪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章太炎生平、思想与学术的学术专著。章太炎被鲁迅誉为“有学问的革命家”,是开创中国近代思想与社会大变动的第一代披荆斩棘者中的杰出代表。本书依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章太炎的大批手稿和他所阅读过的各种书籍,结合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变迁的实际,展示了章太炎走出完全脱离实际的旧书斋而投身革命的曲折历程,以及他力图通过对西学有选择的吸收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扬弃与更新的真实状况。章太炎的思想、学术及其革命生涯。是中国近代社会与革命的一面镜子。
  • 思维的模式

    思维的模式

    “知道如何知道”,探索思维的奥妙,这是人类千百年来面对的难题和谜题之一,也是这本由包霄林著的《思维的模式》试图寻求的答案。人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始终依靠大脑中思维的模式,这个模式类似于“软件系统”,是一种包括有机结构在内的知识系统与情感、意志等因素组成的统一体。《思维的模式》从哲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语言学、社会学等角度,深入阐述了“思维的模式”是怎么构成的,有什么样的本质和特性,它在模式识别、语言理解、意义赋值、问题解决等方面有哪些功能。
  •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爱智书系)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爱智书系)

    世界有没有一个开端?宇宙有没有一个边界?世界上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还有那至今令人类百思不得其解的时间之谜:在这些亘古谜团之外,还有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能不能提出“世界”是什么一这个问题?人的感觉是否可靠?语言能不能传达思想?我们能否认识他人的心灵?经过理性的反思和省察后,我们会发现所有我们习以为常的问题和答案,原来都小是这么理所当然,闪此在自然面前永远保持谦恭的姿态就成了唯一正确选怿!
热门推荐
  • 苍海遣情:莲花劫

    苍海遣情:莲花劫

    他是一个冷酷无情的魔界统领,在经历一场凄美爱情后,能否唤醒他最后的一丝纯真,在心爱的女人的雄伟霸业面前,他最后选择了谁?她是一个受到爱情阻咒的女人,在正义与爱情面前,她该何去何从。。。。。。这是一个一个魔王与一朵莲花的爱情故事
  • 流年已至,夏日未央

    流年已至,夏日未央

    童话只存于安徒生的世界最后的结局又有多少是最初料想之中那一年的他们正值青春不然间错过如期而至她说——我不念旧最后他们都清楚——所有欺骗中自欺欺人是最为严重的
  • 轮回之灵石的爱情神话

    轮回之灵石的爱情神话

    孽缘,一块石头怎会使小鹿精为其送命?三世情,冤死的鹿精阎王免强允许他转世轮回,神魔存在的雪域之地,他们相爱却无法牵手,第二世被命运捉弄,石头为了小鹿所做的一个决定,遇见了残酷又有怪嗜好的他,究竟他应该是谁的大王?何事让她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神秘人的出现,又使她穿越时空见到了前世今生都辜负的恋人……第三世的现代轮回,灵石还能守住当初的承诺吗?石头本无情,一旦有了心的它能有资格谈爱吗?它开始了寻爱、守爱的苦难历程……
  • 锦世长缘

    锦世长缘

    本该是集万千光华于一身的逐玥国公主,由于上一辈的战事纠葛,自幼来到苍国嘉云王府成为公主质子。十六年,她沉默安然,居于小小屋檐。苍国三大奇闻谜团之一,“美人西街,不见其颜;贵在庙堂,不听名华。”有人说,她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天地之变,始于一瞬。凤星变,风云起。六国乱,战歌扬。漠上王临,东有才韶,南游霜华,中拥贤潇,西居奇锦,北定皇宸。谁,才是她此生的良人?承栏笑,映月醉人心。关山慰藉,踏破山河路。铁马踱,金戈破长空。浩瀚当世,鼓瑟齐弦鸣。这是六国繁华的初始,这是她的锦世长缘。
  • 武炼至强

    武炼至强

    这里有毁天灭地的远古异兽,这里有焚山沸海的奇异火焰;有强到令人窒息的恐怖存在,也有各个家族的厮杀纷争。这是一个元力弥漫的世界,少年,武技,神秘小塔!妖兽,精血,远古一族!一切的一切都将在这里展现.....
  • 闪婚前妻你别跑

    闪婚前妻你别跑

    参加前男友婚礼,失意醉酒后闪婚,结果发现老公劈腿,她愤怒离婚。再次相遇,她成了他的下属。误会?难道我这双眼睛是摆设?等等!怎么又冒出来一个跟前夫一模一样的人?
  • 赤脚道士

    赤脚道士

    农村三脚猫道士的精彩故事。不装逼,不YY,无美女,无帅男。不升级,不热血。就像你从小听到的一些故事一样,有时还是有点小意思……
  • 殿下追爱:腹黑公主不好惹

    殿下追爱:腹黑公主不好惹

    三个绝色MM,在十年前因为一个阴谋,而让她们与家人失散。六年后,她们来到了自己小时候生活过的城市,华丽回归成功蜕变的她们会怎样找出黑暗中的神秘人,又将怎样报仇。一次又一次的调皮捣蛋,腹黑搞怪,王子和公主又将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再入娱乐圈,被一群美男围攻,她又能否招架的住?他又会使用什么样的手段来拴住她的心。分分合合,他们能否经得住命运对他们爱情的考验?当一切都平静下来,他们又将跨上新一轮的浪漫旅程,王子和公主的游戏又将写上什么样的句号?当那尊贵的血脉苏醒时,他们又将怎样保护自己所在乎的人?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红色警戒苏联崛起

    红色警戒苏联崛起

    李晨是一位苏联的士兵,但他和别人的经理大不一样。在捷克,他带领小队一鸣惊人的攻占了当地的盟军基地。在旧金山,李晨破坏了尤里的邪恶计划。在莫斯科,他成功驾驶百夫长夺回了克林姆林宫……他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当上苏联的一位基地指挥官,当然,主角李晨是不会走寻常路的,此刻,一段当上指挥官并同一世界的道路从李晨脚下延伸…………
  • 地球是设计出来的

    地球是设计出来的

    平行宇宙是指从某个宇宙中分离出来,与原宇宙平行存在着的既相似又不同的其他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