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24000000001

第1章 前言

《老子可以这样读》是我最近读《道德经》的心得,它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信息量大,力求观点新

这些心得没有大道理,当然,我也讲不出大道理。只是用我们生活中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小故事结合《道德经》的内容来谈自己的感悟,并力求谈点新东西。

我们经常讲: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现在我们感觉到对于自己关心的人,你讲点逆耳的忠言,他不但听不进去,还会产生抵触、反感心理。这是什么原因呢?在我看来,就是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入受“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影响太深。我们这些人吃过“苦药”,知道“苦药”是治病的“良药”,也就接受了“逆耳忠言”。但是,现在的孩子是泡在蜜里长大的,他们没有吃过“苦药”,病了所吃的药,都是“甜药”,因为现在的“苦药”,都裹上了糖衣,根本不知“苦药”是何物?所以,你拿良药苦口利于病来比喻忠言逆耳利于行是行不通的。你应该将你的忠言裹上糖衣,让他愿意听,听得进去,这样忠言才有益,这也算与时俱进。你的忠言不加点蜜,他不但听不进去,还会反感,产生抗药性。

二、语言简洁生动,让大家能够轻松阅读

在表达方式上力争做到直白,像讲故事一样,让大家在听故事的同时,感悟《道德经》所蕴含的智慧、哲理。当然,这只是自己的努力,有没有这样的效果,还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化修养。这一点我是向孔圣人学习的,孔圣人讲话直白、轻松但又不乏震慑力。如孔圣人讲“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于今也?四十、五十无闻焉,亦不足畏也矣”。这段话讲如何识别人,圣人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从年龄上讲。老人不足怕,小孩不懂事也不足怕,可怕的是年轻后生。一语中的,这些人为什么可怕?你不要看他们的现在。你要看他们的将来,你怎么知道他们的将来还会像现在这样吗?这句话太有震慑力了,令你不得不怕。不过话锋一转,一个人到了四十岁、五十岁还没有什么值得称赞的,就不可怕了。这样又显得几分轻松。三言两语,够人琢磨一辈子、学习一辈子。

当然,我知道自己学不像也学不来,但我得提醒自己不得不学。

我认为《道德经》对不同年龄段的人有不同的启示。希望大家读读《道德经》。

上了年纪的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生活转轨了,有些失落,这是自然的事。火车转轨的时候,还要减速,就是减速,还会有剧烈的震动,何况是人?从习惯了的轨道下转到陌生的轨道上来,肯定有点不适应。不适应的原因,主要是心静不下来。花点时间,读读《道德经》会有帮助。会减少几分失落,多几分淡定。《道德经》十五章有言,“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谁能使浑浊的环境静下来,慢慢变清?谁能使安顿的心动起来,产生新的追求?能这样做的人,不追求完美,正因为不追求完美,才能不断创新。退下来的人好好读读《道德经》,会使自己的失落恢复平静,然后从平静中寻找到新的生活。

中年人是国家的栋梁、是单位的中坚、是家庭的主心骨。工作压力大、生活担子重,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压力大、担子重,都是自己造成的,是心理上的原因,想要的太多。花点时间读读《道德经》吧!《道德经》四十二章写道:“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世间的事,想要的太多,得到的反而少,想要的少反而得到的多。一句话,人要懂得放弃,学会放弃。一个人不可能把好处占尽,也不能把好处占尽。

青年人初出茅庐,血气方刚,上进心强,还有几分浮躁。对此,也应该好好读读《道德经》。

《道德经》第三章写道,“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告诉我们不要锋芒太露,要学得圆通一点。记住是圆通,不是圆滑。

奥运会的拼搏精神固然可贵。他能激励人奋发向上,勇争第一,这在竞技体育上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但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水的谦卑与柔软。要少一点争强好胜,多一点忍让与包容。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有这样一首小诗值得温故:“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弟弟在家盖房子,与邻居发生纠纷,双方针锋相对。弟弟修书给在朝廷做官的兄长,希望借兄长的权势来恐吓邻居。没有想到兄长送来这样一首诗。弟弟见此很受教育,让邻居三尺。邻居也受感动,也退让三尺,这就有了“六尺巷”的故事,这也是告诉我们什么叫做“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道理。

为人处世,学会谦让包容,生活就会踏实、祥和。

希望大家读读!

奢望大家读读《道德经》!

同类推荐
  • 管子

    管子

    《管子》是我国古老的先秦时代的一部重要典籍,是管仲学派的一部作品总集。该书内容庞杂,年代久远,流传中多遭窜乱,自西汉刘向“定著为八十六篇”之后,李唐以前已缺失十篇之多。《管子》内容博大精深,主要以法家和道家思想为主,兼有儒家、兵家、纵横家、农家、阴阳家的思想,更涉及天文、伦理、地理、教育等问题,在先秦诸子中,“襄为巨轶远非他书所及”。可以说,它是先秦时独成一家之言的最大的一部杂家著作,是研究先秦尤其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非常重要的原始资料。
  • 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回顾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历程;下篇主要论述了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贡献,以及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 书屋论政

    书屋论政

    这里集结了作者上世纪80年代初公开发表第一篇论文开始至今的40余篇论文。内容涉及东方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文化、外交。中心是政治,文化只是从反映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观念形态,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说的,外交也是侧重于“政治”方面。
  • 阿德勒谈灵魂与情感

    阿德勒谈灵魂与情感

    人类对其环境所做的改变,我们称之为文化。我们的文化就是人类心灵激发其肉体所做的各种动作的结果。依我看来,人类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是人类地位增进的原因。例如,科学的兴起就是因为人类感到自己的无知和他们对预测未来的需要。奉献乃是生活的真实意义。假如我们在今日检视我们从祖先手里接下来的遗物,我们将会看到什么?他们留下来的东西.都是他们对人类生活的贡献。
  • 海纳百川的中国哲学

    海纳百川的中国哲学

    本丛书是反映中国社会风貌的百科读物,通过精练的文字,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的文化、艺术等异彩纷呈的画卷。在这里,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的文化、艺术、民族等方方面面,是深入了解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全貌的重要依据。
热门推荐
  • 梦影爱恋学校exo绝恋

    梦影爱恋学校exo绝恋

    我是不会透剧的,我只能说,先微甜,后暴虐,哈哈,有兴趣,戳戳看
  • 都市逆天修真狂少

    都市逆天修真狂少

    十年生死两茫茫,南柯一梦,一朝梦醒。天才少年夜小天,在神秘玉牌的帮助下,重生于十年前的医院内。破危局,逃生死,以天地星辰为己用,修炼己身,踏入修真路。且看他如何一步步如履薄冰,逆天而行,终成无敌……逆天书友群:【天火阁-天组】526794519
  • 妖孽有毒:悍妃的美蛇王

    妖孽有毒:悍妃的美蛇王

    醉酒穿越,云朵朵砸中了山洞中闭关的妖孽美男,并趁其毫无反抗之力将其强占,事后还不卑不亢地说:“昨晚的事就当什么也没发生过!”“就当什么也没发生过?”美男挑眉冷笑,“这可由不得你说了算。”一朝得知他尊贵的身份,云朵朵欲逃无路,反被身体常年冰凉的他用来取暖……到后来,她更是悲催地发现,自己惹上的不仅是个腹黑货,更是只有毒的冷血动物!灵珠之争,大祭司的预言,隐藏的势力……暗流涌动的蛇界,会因云朵朵这个异类的到来,掀起怎样惊天的波澜?她又能否成功逆袭??
  • 洛克王国之少年历险记

    洛克王国之少年历险记

    一名是携带了正义“宇宙之心”的人类,一名是携带了邪恶“宇宙之心”的人类。两名人类都被召唤双双穿越到了洛克王国,完成着各自的使命。想知道他们的经历,就进入本书一探究竟吧……(已断更)
  • 浮华岁月懵懂青春

    浮华岁月懵懂青春

    一群在高中相识的孩子相伴着一起长大,做明星、做珠宝设计师还是做大boss,只要身边有你们,再辛苦也可以坚持下去……关于青春,关于爱情,关于娱乐圈……
  • 王俊凯之坠入爱河

    王俊凯之坠入爱河

    姜芷沫是一个失忆的女孩儿,在男厕所被王俊凯捡到,邂逅三小只的梦幻之旅就此开始!!!
  • 九劫不死

    九劫不死

    不必焦虑,如果你是一片叶子,你的脉络也与其叶子不同,比他们清晰或暗淡,绝不会有叶子与你一样。如果是一颗尘土,你会和其他的尘土一样,随分飘扬,你们飞舞的方式也不会一样,无论怎样,你都是独一无二,与其他尘土一样的独一无二。一个大山之中的少年,一块黑色的石头,让他一步步走向了传说的尽头。九劫不死,万劫永生!
  • 我的理想

    我的理想

    这里给了你明亮的眼睛,让你看过高山大海,你却用他窥探肮脏交易任凭灵魂烂掉。这里给了你圣贤滋养的沃土,让你挺起民族的脊梁,你却用它掩埋你的罪行任凭良知丢掉。我坚信,有一种改写历史的责任,叫忘不掉,跑不掉。
  • 师尊大人请上榻

    师尊大人请上榻

    陵倩魂穿异世,莫名获得空间法宝,接受空间传承。迷迷糊糊踏入修仙界,拜修仙界第一人慕离尊上为师。师傅傲娇护短,独宠自家小徒弟。徒弟耍赖卖萌无所不用其极,诱拐师傅上榻。且看外表呆萌内心腹黑的小徒弟如何勾搭傲娇师傅
  • 重生之大辽王妃

    重生之大辽王妃

    前世,你是我的劫;今生,我依旧要成为你一世的情劫爱他,她做不到。恨他,她也做不到。缘起缘落时,她只能被动的接受。金沙滩一曲爱情绝唱,‘世间一死宁何惧,君为家山我为君!’本文群号:391603897;入群口令:本书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