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将军头上能走马,宰相肚里好撑船。”这是对一个领导者最好的褒奖,也是作为领导者能容人的最高境界。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缺点。人才,不一定是全才;能人,不一定是完人。“峰高谷低”,优点突出的人,往往缺点也很明显。人才之所以是人才,主要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缺点,而是因为在某些方面有过人之处。如果一味地求全责备,甚至用放大镜看缺点,就很难找到可用之才了。
战国时期,卫人吴起很有才能,但恃才傲物。他投奔鲁国,鲁国不肯重用他。到魏国后,被魏文侯任命为大将军。吴起不负众望,不仅带出了训练有素的军队,收复了被秦国夺去的大片土地,还整治边防,体恤民情,使百姓安居乐业,成为一代名将。显然,鲁国国君的苛求使他错过了一个难得的将才。
作为领导者,应该有容人之短的大度,容人之过的雅量,不因斑点而损其亮点。古人云:“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问小疵。”对本质好、有能力的人才,要扬长避短、用长补短,敢于提拔使用,以达到人尽其才的最佳效果。比如,一个部门主管敢于改革,有创新精神,但有点儿自负固执。对这样的人,领导就该多看优点长处,不必太计较缺点。
孙中山说:“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再亮的眼睛都有盲点,再好的眼光也有盲区。人有时会被自己的眼睛欺骗。恐怕很少有谁敢说,自己看人绝对不会看走眼。既然光“看”靠不住,那就不妨多听。听群众的声音,听不同的声音,用相对客观、全面的“听”来弥补和纠正有可能主观、片面的“看”。
有位才华出众的经理,事业一直都不顺利。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太精明了。每次与朋友见面聊天总在听他抱怨、指责别人,这些人包括他的合作伙伴、客户以及下属,他会一针见血地指出每个人的缺点和不足,然后抱怨同这些人共事有多么困难。朋友劝他用人、与人相处都要尽量地看人长处,用人长处,不要老盯着人家的缺点不放,而他依然如故。因此,公司的事业很不景气。
其实有不少人才都有着与其同样的毛病,他们自视甚高,自律甚严。在他们眼中,周围的人身上全是毛病,他们用自己的标准和好恶去衡量、要求别人。他们不乏精明,但少了一分应有的糊涂和容人的胸怀。这样的人会是做具体业务的好手,但绝不是好的管理人才。他们可以成为好朋友,但与其共事很困难。
由于爱才而容才,由容才而护才,这是领导者用人时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容才。因为容才是工作付之于行动的行为过程,也是最主要的过程。只有容才,才能培养人才。容才就是要以宽宏大量的胸怀来对待人才。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还能招引和挽留人才。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最初九年,林肯领导的北军虽然拥有人力物力上的绝对优势,却连吃败仗,后来林肯决定任命格兰特为总司令,但有人反对,说格兰特嗜酒贪杯。林肯则说:“如果我知道他喜欢什么酒,倒应该送他几桶。”结果由于林肯用了格兰特而转败为胜。由此可见,有些才能出众的人,其缺点往往也突出。因此,在选人用人上应该切忌求全责备。在一些发达国家里,有的公司用人有一条规定,在经营中失利的人优先。看来,这种做法不无道理。
西汉末年,一次更始帝巡视军营,一名裨将因违犯军规而被绑在辕门外等候问斩。许多将士求情赦免,更始帝不准。这时在更始帝身边的刘秀说了一句话:“使功不如使过,何不让他带过立功呢?”更始帝沉思片刻,即令人松绑。后来这位裨将果然在作战中立了大功。这是合乎人们心理的。因为有过错的人往往比有功劳的人更容易接受困难的工作,并且容忍有过错的人本身,对有过错的人来说就是一种强大的激励力量,就足以使其一跃而起,创造出令人惊叹不已的成绩。特别是他们犯错误而受到社会歧视和冷落之后,其最大的愿望往往就是恢复自己的价值和尊严,重新获得社会的肯定,领导者一旦提供这种机会,能使其加倍感激领导的尊重和信任,从而迸发出超乎常人的热情和干劲,完成常人难以完成的任务。
水太清了连鱼都无法生存,人太精明了就没有愿与你共事的人。领导者只有会容人,才能正确用人。不能容人,也就谈不上科学用人。这是领导用人艺术的辩证法。在下级功、过、个性、私仇面前,领导如果能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容纳,并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酌时以导、量事以用,下级必然会肝脑涂地为领导干事,甘心情愿地为领导所用,否则,领导的用人艺术也就会大打折扣。
快乐是一种心态
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快乐,也没有绝对的不快乐。当然,有一点肯定的就是,快乐必定是自己去创造的,它不是别人可以送给你,也不是用钱可以买得来,是靠自己用心地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而体验出来的。代表了几代人梦想的拿破仑,在他得到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渴望拥有的荣耀、权力、金钱时,他却说:我这一生从来没有过一天欢乐的日子。海伦,美国残疾女青年,集聋哑失明于一身,可她却表示,生活是这么美好。
一个人从小到大,无疑会经历无数大大小小的事情,包括顺境与逆境、快乐与悲伤、理想与现实等等,一切都会引起人们心情上的变化。值得开心的时候,开心是自然的,而不顺心的时候,想要开心起来可能就会难许多。要想开心的时候多些,关键还是心态,如何面对每天所发生的一切。其实得到不一定就快乐,失去不一定不快乐,重要的是人不管在什么样的状态和情况下都能坦然,都能在每天的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找到一种让自己快乐的心态而已。想得到快乐就要敞开胸怀,自调心态,给别人更多的理解,信任,宽容,真诚地面对现实,摒弃攀比,轻轻松松走向简单。只要人们心怀坦荡,容人容事,舍得割舍,不拘小节,积极、主动、乐观,快乐就会不请自到。所以,生活中虽也有曲折,但并不应该成为不开心的理由。工作、学习、事业、感情上不可能时时顺心,万事如意仅是一种美好的祝福;现实生活中,自己以礼待人不等于他人也会礼貌待你;自己努力了,也未必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做人不得不学会适应各种环境,当不快乐时找到产生不快乐的原因,当外在的因素无法改变的情况之下,从容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形,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观点、做法,事情就会不断地向着所努力和希望的方向发展。
养成快乐的习惯,你就变成自己的主人,而不再是情绪的奴隶。
人是一个追求目标的生物,所以,只要他朝着某个积极的目标努力,他一定能自然正常地发挥作用。快乐就是自然正常地发挥作用的征兆。人只要发挥一个目标追求者的作用,不管环境如何,他也会感到十分快乐。
我们所谓的灾难很大程度上归结于人们对现象采取的态度,受害者的内在态度只要从恐惧转为奋斗,坏事就往往会变成令人鼓舞的好事。在我们尝试过避免灾难而未成功时,如果我们同意面对灾难,乐观地忍受它,它的毒刺也往往会脱落,变成一株美丽的花。
因此,我们要时刻记住:快乐不是获得什么,快乐只是一种心态。人生很短暂,怎么过也是一生,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开心一点呢?
宽容是一缕幸福的阳光
生活中,无论夫妻之间、同事之间、邻居之间、上下级之间、熟悉和不熟悉的人之间,皆需要一脸春意的宽容,这是人生的学问。生活中多一分宽容,就会多一分收获;交往中多一分宽容,就会减少一分忧伤。宽容可以令你在烦琐与平淡的生活中饶恕一切能接受或不能接受的是是非非,时时刻刻有一种快乐的心态。
俗话说:“成者王侯败者寇。”然而,成者王侯败者寇的道理并不适用于竞争激烈的办公室,因为无论胜败,大家今后还是要在一起工作。试着让自己拥有一颗宽容的心,让心绪变得平和,使自己能理解别人,这样无论成败你都是英雄。
宽容的好处在于它会使别人乐于接近你,从而在以后的竞争中你会得到更多的支持者。在公司这个讲究团队合作精神的地方,要的是全局意识。相反,遇事不够宽容,给人的感觉你是一个斤斤计较的人,只看重眼前利益,这一点儿也不利于你今后的发展。
所以,理解、包容自己的对手,看淡得与失,你的心会因这分平和而充满宁静和宽容。这样,在面对你的竞争对手的时候,你也可以微笑着、气定神闲地迎接挑战,胜利了,赢得辉煌;失败了,同样美丽。
一位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少年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给别人愉快的人呢?”智者说:“我送你四句话吧!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少年问:“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和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别人,这样就会减轻自己的痛苦;当我欣喜若狂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狂喜就会变得静如止水?”智者微微颔首:“第二句话是,把别人当成自己。”少年沉思片刻说:“把别人当成自己,就可以真正地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并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帮助,对吗?”智者以慈善的眼光应诺。继而说:“第三句话是,把别人当成别人。”少年接着说:“这就是说,要充分尊重别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侵犯别人的核心和领地?”智者哈哈大笑,连忙说:“好!好!孺子可教也!第四句话是,把自己当成自己。这理解起来很难,留着今后慢慢品味吧!”少年说:“好。但是,这四句话之间有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我用什么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呢?”智者说:“这很简单,用你一生的时间和精力。”
生活中我们难免有一不小心犯错误的时候,有时犯错误的人也许已经意识到自己错了,并且内心已经很不安定了,此时我们大可不必去说出那些很难听的话去指责、中伤对方。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对犯错误者我们不妨态度温和点儿、语言柔和点儿,他不仅会心悦诚服地接受意见,而且他知道你尊重他时,他心里会对你充满感激。
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人,我们自身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缺点和短处,只是有时自己还不知道或者或许知道而不愿去正视罢了,所以我们不要只顾议论别人,也要衡量一下自己,记住“闭门当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这句忠告。
当你得到别人的理解时,你会发现并得到一份难得的温暖;被理解和得到宽容时,你将放松压力,而迈出轻盈的步伐。人们常常会高呼理解万岁,理解乃为领其心,会其意,善解人意。如果你确实理解一个人时你会发现自己的心会变得越来越宽,学会理解,懂得宽容会使你快乐。一对情侣很幸福,他们从不因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而争吵,因为他们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理解,他们的理解是因为他们深爱着对方,有理解的爱就会有宽容,有宽容的爱就会走得长久,而有了长久的爱你就会享受理解给你带来的幸福。
)第六章幸福到永久,爱人之间无高低
有时,许多东西,许多事情我们很难做取舍。有些东西看似非常重要,其实并非我们需要。有些事情我们认为必须要做,可往往操之过急,适得其反。学会做生活中的减法,让生活简单化,已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夫妻关系中,应以心胸宽广、互相体谅为佳
大凡人与人相遇、相知、相伴都是缘,是一面之缘、同窗之缘、朋友之缘、亲人之缘……但,再没有哪一种缘分比姻缘更能让人心仪的了。两个原本陌生的人,因为那冥冥之中的缘分而走到了一起,从此共同面对风雨人生,手牵着手,一路同行,“最浪漫的事就是陪着你慢慢变老”,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多么让人感慨。从恋爱的时候起,一对恋人互相说过多少爱情的誓言是难以计数的。但是结婚以后,要真正实现“长相知”、“永相守”,夫妻间还要经历多少感情的波折也是无法预料的。
有社会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城市的夫妻中,关系较好的占40%;关系一般,有些矛盾的占30%;关系恶化,经常吵架甚至闹离婚的占30%。自然,这几个数字所描绘的绝不是美妙的图画,应该引起新婚夫妇们的警惕。
心理学家曾对80例夫妻间的争吵进行分析,发现3/4以上是由于一方的责怪引起的。这些责怪往往起源于发现了对方的某些过失、因疏忽而犯的错误或无意间说的错话。在被责怪者不服而辩解或反过来责怪对方时,夫妻间的别扭就闹大了。这种由责怪引起争吵,由争吵引起感情破裂的事情,真是不胜枚举。
心理学家说,在受到别人的指责或责怪时,大多数人都会产生辩白心理,除非是做了明显的绝对无可推诿的错事。所谓“辩白”心理,就是想为自己辩解,说明自己错得无意,或者因为情况复杂,错误难免等,无非是想找点儿“情有可原”的理由来减轻一下自己受责怪时的心理负担。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心理现象几乎是本能的,也可以说是一种“自然防卫”心理,也可以说是人的自尊要求。在很多情况之下,并不表示受责怪者想推卸责任。实际上在辩解之后,他的心理渐趋平衡,接着便开始自责,承担责任了。只有一向骄傲或虚荣心太重的人,才会一味地推卸责任。
了解了这一点之后,在你发现爱人的过失而责备他的时候,不妨听他辩解几句,让他心里好受些。不可一味地责备,不要将他辩解的言辞一句句地反驳,使他没有一个下台之处,否则必然会使他更激动,声音高起来,强硬的、不很理智的话就会冒出来。争吵这时就会发生。
也许,对方的某一过失并不值得你去加以责怪,因为那只是一个小过失,或者在那种情形之下,换上你去经历,那过失也是要犯的。即使对方的过失不小,这种道理也同样存在。因此心理学家主张,为了减少过失进一步给双方带来不快,夫妻间在发现对方不十分严重的过失的时候,最好不要去责备他。如果你能够安静地听他讲述事情的经过,听他为自己辩白,然后带一种宽慰对方的语气说一声“啊,今后注意一些就是了”或者“算了,算我们不走运吧”,这是最好的处理方式。此时有过失一方定能如释重负。虽然他还在自责,然而他的心理压力减轻了,而且深深地感激你。
事实上,过失是难以避免的,因为我们大多时候都不是谨小慎微的(而且谨小慎微有时会成为一种过失)。很多时候,人们都免不了犯下过失,例如不留神打碎了玻璃,递茶时却烫了对方的手等。且不说这些过失一般人并不会生气,就是发生了更大的过失,在对生活有着开朗豁达态度的那些夫妻中,也不会大惊小怪,互相指责吵架的。因此夫妻关系中,还是心胸宽广、互相体谅为佳,倘若彼此狭隘,斤斤计较,得失观念太重,家庭生活是难得太平的。在那些对婚姻生活思想准备不足、理想色彩很浓的新婚小夫妻中,因一方的小过失而引起双方的不快,也是经常发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