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从古至今,很多有所作为的人都出身于贫寒低微的底层社会,他们几乎都是历尽千辛万苦,经受了许许多多的磨难才有所成就的。他们对自己所走过的人生之路,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苦尽甘来的感受。
逆境,在人生之路上就如同加油站、磨刀石,它能锤炼和磨砺人的品性,同时也为人们走向成功提供足够的动力。人们处在顺境之中,进取精神就容易懈怠,而当身处逆境时,却往往能激起自身的潜能,为改变和摆脱困境而多方寻求办法,与命运抗争。
怎样让逆境成为前进动力的来源呢?有一个事例很典型。
有一个人曾经是个农民,做过木匠,干过泥瓦工,收过破烂,卖过煤球,在感情上受到过致命的欺骗,还打过一场三年之久的麻烦官司。现在他独自闯荡在一个又一个城市里,做着各种各样的活计,居无定所,四处飘荡,经济上也没有任何保障。他看起来仍然像个农民,但是他与乡村里的农民不同的是,他虽然也竺出而作,但是不日落而息——他热爱文学,写下了许多清澈纯净的诗歌。每每读到他的诗歌,都让人觉得感动,充满惊奇。 “你这么复杂的经历怎么会写出这么柔情的作品呢?”有人曾经这样问他,“有时候我读你的作品总有一种感觉,觉得只有初恋的人才能写得出来。”
呵口你说我该写出什么样的作品呢?《罪与罚》吗?”他笑着回答。
“起码应当比这些作品更加深重和黯淡些。”
他笑了,说:“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农村家家都储粪。小时候,每当碰到别人往地里送粪时,我都会掩鼻而过。那时我觉得奇怪,这么臭这么脏的东西,怎么就能使庄稼长更壮实呢?后来,经历了这么多事,我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学坏,也没有堕落,甚至连麻木也没有,就完全明白粪和庄稼的关系。
“粪便是脏臭的,如果你把它一直储在粪池里,它就会一直这么脏臭下去。但是一旦它遇到土地,情况就不一样了。它和深厚的土地结合,就成了一种有益的肥料。”
“对于一个人,苦难也是这样。如果把苦难只视为苦难,那它真的就只是苦难。但是如果你让它与你精神世界里最广阔的那片土地去结合,它就会成为一种宝贵的财富,让你在苦难中如同凤凰涅盘,体会到特别的甘甜和美好。”
这是个充满智慧的人,他所说的几乎是真理。土地转化了粪便的性质,他的心灵转化了逆境中苦涩的流向。在这转化中,每一场沧桑都成了他唇间的醇酒,每一道沟坎都成了他诗句的花办。他文字里那些明亮的妩媚原来是那么深情、隽永,因为其间的一笔一画都是他踏破苦难的履痕。
有的人只注意别人成功时的情景,而经常忘却了他们身处逆境时的辛劳、痛苦与危难。因此在人生的征途上,我们竺须要对逆境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而且还要在社会生活中去验证苦难给我们究竟会带来什么。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逆境是一种人生的考验,有人能征服它,于是能够忍受苦难,超越苦难,最终成为人们羡慕的成功者。有人被逆境折磨得不成人样,于是沦为逆境的奴隶,最终成为人们讥笑的对象。
古时候,蒲松龄科举屡试不中,愤而撰写小说,并撰自勉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军可吞吴。”终于写成传世巨著《聊斋志异》。在这副流传至今的名联中,蒲松龄用了“破釜沉舟”和卧薪尝胆”两个成语典故,而这两个典故恰恰也是从逆境中奋起的典型事例。
可见真正能激起振奋的只有逆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