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6600000016

第16章 粉卷 醒也无聊,醉也无聊(2)

纳兰本就是一个重情的人,在词中,他把细细密密的闺情,收拢于边塞词的核心里。他是深情的词者,也任情的文人。漫漫长夜里,凡尘扰人于时空,昏鸦叫嚣中,尘世间总有太多夜不成寐独醒清隽的人。纳兰的生活条件是很优越的,在物质上什么都不缺,但仍然有太多的不快乐。正如他的父亲所说,“这孩子什么都有了,为何还是这么样的不快活?”纳兰远离乡,就算每日置身于奇绝的塞外风光,也难以阻隔他对故园的顾盼。

那他在顾盼什么呢?除却亲情,便是爱情了。家中的妻子,又怎能不让他牵挂?闪亮的星辰尤如你眼睛,深邃的苍穹隐藏着你的面孔,牛羊的低吟好似我们曾经的私语,路途中的干粮又哪有你亲手做的佳肴可比,漫天的风沙总也不如你香扇轻拂的温柔。我在这里思念着你,爱人,你可知道啊!

跋山涉水的一路,千里万里的独行,晨昏不清,时光寂静,天地之间只有那从漏壶滴下的水声和军中夜巡的击钲声在断断续续地轻鸣,这样空寂的夜里,禁不住想起伊人的容姿和倚门迎接的温婉。午夜梦中惊醒,无法再次入睡。梦虽飘渺,却也可回味,也可聊想,也可弥补尘世的遗憾,也可安慰一颗因飘泊异域而倍感疲倦的心。

但是,如果连梦也没有,那便更加令人忧愁伤感。边塞之行已然凄凉,又怎堪哀怨带来的压抑之感。这是孤寂的夜,拥衾而眠的人,心中有无限思量。她的妆容,她的身影,她的俏笑,她的轻语,这都曾经的约定呵,而对时间的蹂躏,总让人身不由己。这一路上无论有再多的风景,都不能同你的容颜相比。这温暖心灵的归乡之梦,又怎能不令人倍加眷恋。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这是对纳兰真实的描述。在这首词中,一些朴实的意象被随意地组合起来,“荒鸡”、“毡幕”、“清钲”等,它们不加雕饰,至纯至性,使得这种异地风情更显真实和自然,也为词作增添了更多的动人之处。而词中连带出的身在异地的思亲之情,也更加鲜明和抑郁。蔡高曾说纳兰:“尤工写塞外荒寒之景,殆扈从时所身历,故言之亲切如此。”

“一生恰如三月花”的纳兰,正如他的名字一样,本身就是一阕美好俊绣的词,时光流转,清香依旧。

菩萨蛮

惊飙掠地冬将半,解鞍正值昏鸦乱①。冰合大河流②,茫茫一片愁。

烧痕空极望③,鼓角高城上④。明日近长安⑤,客心愁未阑。

【注解】

①解鞍:其意为解鞍下马,表示停下来。昏鸦:昏是黄昏,鸦是乌鸦。乱:没有目标的乱飞。

②冰合:被冰合上,指冰封河水。

③烧痕:被火烧过而留下的痕迹。

④鼓角:鼓和号角。指古代军队使用的一种用来发出发号施令的鼓和号角。

⑤长安:现在的西安城。是古代的一个都城名。唐朝以后在诗文中常常将长安作为对都城的一个通称。此词中用来借指北京城。

【典评】

落叶在狂风中飘飞,隆冬时节已过去了一半。解鞍下马,以便找个可以住宿的客店。此时已黄昏,乌鸦在天空乱飞,带来内心无限的思量。冬季的大河已被寒冰覆盖,千里之处,茫茫一片。。旷野里,还留着那些被野火烧过的残灰。一个人站在原野上,满目苍茫,满怀怅惘。城楼上的战鼓号角在长鸣。明日就要回来京城了,而内心的愁绪却并未缓解半分。这首词写于词人即将从边塞回来时的情况。至于写作的具体时间,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在觇唆龙的归途中写的;另一种是写于清康熙二十三年十一月东巡的归途中。

严冬时,词人打马回乡,途中在一处留宿,第二天就能抵达京城。这本来是个令人兴奋的时刻,但词人却沉陷于无尽的惆怅里。

关于回乡诗词,在唐朝时便已有名句传世。那时的诗人贺知章和宋之问写的回乡诗都很出彩。他们对回乡前一刻内心情感的转变和把握都有过生动的描写。“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天宝年间,贺知章辞去了朝廷所授的官职,告老还乡于越州永兴,那时他已八十六岁,从他中年离开家乡到老年返乡,已过去了五十多年。岁月悠悠,人生易老。世事的沧桑变化更给人带来心中的无限感慨。《回乡偶书》中的“偶”字有两个含义,既作偶然偶尔之解,也有随意自然,毫不作做之意。所以,贺知章的回乡诗也是对人生的感叹。情不自禁处,催人热汨流。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宋之问被贬泷州,作参军,瘴厉之地的恶劣使他不堪忍受。他便偷偷地从泷州逃回家乡。在逃跑途中经过汉江,写下了这首诗回乡诗。诗中的感情颇为真挚。诗的前两句是他被贬的地方和当时的季节。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他深切地感受到在岭南生活的艰辛,以及对家乡无限的思恋之情。后两句写了他回到家乡后,既激动又担心的复杂心情。这是一种真切感人,耐人寻味的情绪。此诗的后两句是名句,传唱甚广。

如果同纳兰性德的《菩萨蛮》相比较,就可以发现这两首诗的特殊的创作背景。由于种种原因,使他们的心里产生了矛盾,并引发出难以抑制的“回乡愁”。而纳兰内心的“回乡愁”又是从何而来的呢?纳兰一路扬鞭,近乡却生愁,这不仅仅是他由外而内产生的情感波动,或者说,他内心的这些情感现象,也并不是因外部事件导致的。这是一种由内向外衍生的的心理变化。这些微妙的内心波动是他本身的忧郁气质所决定的。在偶尔的时候,纳兰也可以写出像《金缕曲》这样颇具豪气的词:未得长无谓!竞须将、银河亲挽,普天一bE。麟阁才教留粉本,大笑拂衣归矣。

这样的情感也并非是他最初的内心世界,这同他的身世、家庭以及所生存的社会环境有关。在他的内心深处,甚至也会有同陶渊明一样的向往,正如他的《拟古诗四十首之十》所写:

天地忽如寄,人生多苦辛。何如但饮酒,邈然怀古人。南山有闲田,不治委荆榛。

今年适种豆,枝叶何莘莘。豆实既可采,豆秸亦可薪。

这些内在的忧郁气质,使他的词风有一种看似过度用情的感觉。而这种浓郁的情感又来自他的本心。纳兰所作的诗词中,有三分之一是爱情词,这也是最能代表他个人特色和个性的,他的爱情词大多都充满了伤感和怀念。其中,纳兰的悼亡词更是凄美而哀怨,令人感动。纳兰词的哀怨、凄丽、伤感,和对友情的珍惜,对国家的忧虑,对自然的咏唱,都可以体现出他的这种忧郁气质。

菩萨蛮

榛荆满眼山城路①,征鸿不为愁人住②。何处是长安,湿云吹雨寒③。

丝丝心欲碎,应是悲秋泪。泪向客中多,归时又奈何。

【注解】

①榛荆:类似于荆棘的灌木植物,这里用以形容环境荒芜。山城:紧挨大山建立的城市。

②征鸿:鸿,指雁。

③湿云:湿度较大的云朵或云层。

【典评】

这一首边塞之作很容易令人想起其它的边塞诗词。著名学者作家李敖曾经说过,唐诗中思乡之作过半。可见,诗词中表达远行苦旅之作和怀远思乡之作在词题材中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文明程度是社会进步的标准,而文明却又是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得到进步的。战争,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就是一件不能丢弃的附带品。外国历史的发展是这样,中国历史的发展也是这样。战争是残酷的,对于浴血奋战的战士们来说,他们必然要面对两种现实:离开家乡和亲人,迎接流血与死亡。这两种残酷的现实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愁思和恐惧。对亲人和家乡的思念也就更加强烈。因此,从《诗经》的出现到“词”的兴起,都可以看到征战带给人们的痛苦远离亲人和家乡的痛。这会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震撼。

“悲莫悲兮生别离”(屈原)不论在古代还是现代,别离之伤最为悲啊。

在战乱中诞生的诗词,其中对“生生别离之情”的表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这首纳兰词,便产生在这种背景之下。

词的前两句是对景对环境的描述。“榛荆满眼山城路”,到处是榛荆的荒芜之地。纳兰路过时,因景生情,写下了此词。

山城还在前方,遥遥而不可及,眼前是一片荒芜颓败之景,那些灰败的灌木丛在道路上分外刺眼。忽然,远处传来几声嘶哑的雁鸣,断断续续而过,穿越了丝丝细雨,消失在更远的地方。那些鸣叫的雁,并不为下方满怀愁绪的人暂停片刻,“鸿雁传书”的古语想必并没有吧,或许只是自己的一厢愁情而已。前方的路没有尽头,头顶的雨带来寒意,何处有归处?纳兰只能发出如此感叹。在清史中记载,当时正值清朝政府准备与北方的罗刹国(今俄罗斯)交战。急需打探军情,康熙便派出了八旗子弟中的精明强干之人,去黑龙江地区了解情况,并刺探对方的军事部署和地形。也正是有了纳兰等人跋山涉水的辛苦侦察和联络,清朝政府才得以在当地从多的支持下,顺利完成了反击罗刹国侵略的各种战略性部署。这首词,就是纳兰在执行任务途中所作。纳兰的另一首相同词牌的词作中,有“明日近长安,客心愁未阑”这样的句子,应该是在归途中所写。

前两句是写景,后两句便是抒情。对这样的承转启合纳兰表现出了不凡的功力。他在上片末句中用“寒雨”描写天气,也用此来表达自己的心绪,自然地道出了“丝丝心欲碎,应是悲秋泪”的妙喻。“触景则生情”“睹物又思人”。离开了家的人,耳闻目睹的都包含着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暖家庭的憧憬。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写下“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诗句。这便是诗人听到了《折柳》曲,从内心产发出的思乡之情。此时的纳兰亦是如此,他看到断雁远征,隐入天际,寒雨丝丝而落,仿佛自然的悲秋之汨,而沿途所遇的景物,都像蒙上了一层幽幽的惆怅。想到此处,纳兰不觉黯然汨下,发出了“汨向客中多,归时又奈何”之感叹。

纳兰一生中虽然并没有直接经历战乱之祸,但在这一期间,边庭的政治斗争却并没有停息,而作为御前一等侍卫的纳兰,也免不了被卷入宫廷的政治祸乱中,因此他早已心生疲倦。

旷野上的荆棘在顽强地生存着,用它沉默的力量昭示着人间,而纳兰却只有一腔怅意结于胸中。痛呼之不出,心为之郁郁。

菩萨蛮 过张见阳山居赋赠

车尘马迹纷如织,羡君筑处真幽僻①。柿叶一林红,萧萧四面风。

功名应看镜,明月秋河影②。安得此山间,与君高卧闲③。

【注解】

①幽僻:幽静偏僻。

②秋河:即银河。

③高卧:高枕而卧,比喻隐居,亦指隐居不仕的人

【典评】

擅山水画的画家张见阳与纳兰公子的交情可谓深厚真挚,读完此文后,便觉得这二人的友谊层次,应该说是属于“互不以贵游相待”,而是“以诗词唱酬、并且只书画鉴赏相交契”的那一神交之类。

这一日,纳兰闲游来到好友张见阳的住所,平时看惯了繁华俗世的纳兰对张见阳在山间的居所十分羡慕,就像今天我们艳羡在城郊风景优雅处有幢别墅的人一样,更别说张见阳的山居处又有一番柿叶林红、幽静安然的景致。纳兰游后,一心向往之情便化在笔端,就写成了这首《菩萨蛮。

“柿叶一林红,萧萧四面风”,柿子聚成林,秋季自然也是红叶满山,虽然不比枫叶清雅,然而,也自有一派闲云野鹤的意味在其中,所以想来纳兰看见也要游而乐至。

“功名应看镜,明月秋河影”,词到这里笔意又一转,纳兰不由又提起自己的“山泽鱼鸟之思”。

将语境集中在“镜”字上,将功名之事视作是镜中之月、幻象而已。

是啊,功名利禄的确诱人,可能有多少得意人,也必将有多少失意人。所以,与其整日忙忙碌碌,对镜叹息不止,反而倒不如放下本心来做得“安得此山间,与君高卧闲”更为闲适。安宁静谧的情景,另一边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洒脱的心境,纳兰于情意脉脉之中却别有深意啊。

一边是自身寂寞凄苦的纳兰,其词总是这样,淡淡几笔,好像是嘴角一抹笑,却无法掩饰眼中的落拓神色,让人读至篇尾,竟不知如何。

菩萨蛮

黄云紫塞三千里①,女墙西畔啼乌起②。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③。

笳声听不得④,入夜空城黑。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⑤。

【注解】

①黄云:黄色的云。此处指边塞沙漠地区被黄沙遮挡的云层。紫塞:对北方边塞的形容。

②女墙:古时专供女子向外观望的较为低矮的墙,后特指屋外的矮墙。

③猎马:打猎的人所骑的马。

④茄声:茄指胡茄,茄声指用胡茄吹奏出的曲调,也指边塞之声。

⑤碎花:此处用来比喻细碎的灯焰。

【典评】

狂风吹来,黄沙漫天而舞,在这一望无际北方的大漠上,一只孤独的乌鸦在西边的城墙上鸣叫,一声接着一声,揭起我内心无限的感伤。夕阳开始隐末,远处绵延的山让人渐生寒意,猎人和马在嘶鸣中归来。

胡笳的声音响起,那呜咽之声,叫人不忍细听。天色开始转黑,边塞也快要进入到漫漫长夜。身处于家乡的千里之外,这深秋的梦也不能使我回到家乡。屋内的孤灯已点上,火焰摇晃,灯花闪烁而明亮,尤如簌簌落下的泪,。

这首词写于边塞地区。词人离家来到边塞,千里之隔,使他生出了许多思乡之情。严羽的《沧浪诗话》中写着:“唐人好诗,多是征戊、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事实也是这样,历代的边塞诗词有“感动激发人意”的作用,边塞诗词的创作的环境更具感染力。开阔的视野,苍茫的色彩,这在心理上更容易激发人的思绪和想像。这首《菩萨蛮》在风格上,无论是意象的运用还是情感变化,都同唐朝时期的边塞诗相仿。而纳兰性德的忧郁特点,也在词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示。

“黄云紫塞三千里,女墙西畔啼乌起”、“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笳声听不得,入夜空城黑”这些句都有典型的边塞诗词的风格。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对纳兰的词作过评述,原文为“‘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日’,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求之于词,唯纳兰容若塞上之作,如《长相思》之‘夜深千帐灯’、《如梦令》之‘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差进之。”这是对纳兰词在前人边塞风格上的继承的肯定。唐人的边塞诗已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中,岑参所作的《塞上听吹笛》:

雪静胡天牧马还,月照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虽然古诗中写边塞的不和,但在词中却不是很多,而写得好的就更加稀少。这其中有一些原因,宋朝时中国北方的许多地方都被少数民族所控制,汉族的作家诗人很少能够到达那里。因此宋词虽然兴起,但描写边塞的却很少。虽然数量不多,也仍有少量的佳作留存于世,这也对边塞词的开辟起了一定的作用。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便是一首佳作,全文如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清朝时期,在客观条件上优于前朝。这是因为清朝政治版图已开始了向北发展,最北的地方已经到了西伯利亚。纳兰性德当时是康熙皇帝的一等带刀护卫,经常跟随着康熙皇帝。因而写下了很多这方面的词句。他的《长相思》便是一首佳作: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同类推荐
  • 那时很年轻

    那时很年轻

    《那时很年轻》收录了《福清城里有座小楼》、《有用或无用的小说》、《散文的精髓是自由》、《中国的惰性》、《文学的作用》等散文、随笔作品。
  • 幕后珍闻

    幕后珍闻

    当您在舞台前或者银幕上,观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的时候,本集报告文学想告诉您:幕后珍闻——《中国革命之歌》诞生记。
  • 君子如玉

    君子如玉

    民国的星空下,谦谦君子,温润如玉。那个年代涌现出一批或迂或痴或狂的“民国先生”,他们以“士”为守,以“雅”为基,他们迥然于当今的风度、胸襟、学识和情趣,穿越历史,透过季羡林先生的文字扑面而来。本书主要收录季羡林先生回忆同时代恩师故交的文章,共分三辑:第一辑,君子隆师而亲友;第二辑,留得枯荷听雨声;第三辑,平生风义兼师友。
  • 颐和园的寂寞:叶广芩散文选

    颐和园的寂寞:叶广芩散文选

    作者是一个擅讲故事的高手,她于故事中自然流露的叹息与幽默是如此不同凡响……从语言到人物,一板一眼,无不散发着某种韵致。叙事写人如数家珍,起承转合不愠不躁,举手投足流露出闺秀遗风、文化底蕴。
  • 笨生活,快乐活

    笨生活,快乐活

    面对笨生活,我们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有拨开迷雾终见阳光的时刻。笨生活,快乐活,活的不仅仅是草根的平常人生,更是一种乐观向上、无畏前行的姿态。相信,老天也会爱笨小孩,生活里所有不合时宜的笨拙,最终都会升华为最真实的快乐。
热门推荐
  • 晶码战士之新的征程

    晶码战士之新的征程

    【咳咳,因为透的某些原因,本文由可能要……断更或者……弃坑……咳咳,话说不管怎样,以后透一定会抽空把他完结的,只是最近……咳咳,比较忙,恐怕没什么时间……总之,希望……各位读者见谅】原本比较平淡的生活,突然被打破,但是,but,我们是晶码战士,怎么会怕这些呢?新的征程,魔法,圣武器,平凡而又独特的力量……这都什么啊!不过,这样才算冒险。穿越过去,揭开那层层面纱,原来……对不起,希望你能接受我的道歉。(顺便说明一下,本文会稍稍融合一下透的另一部小说《幻域大陆之游离心的归宿》)
  • 墨与木

    墨与木

    这是一个不真实的真实故事。当她呱呱落地,一场悲剧,不,是一场闹剧,正在一幕幕的掀开序幕。她,是令人瞩目的富家小姐,那日暴雨瓢泼,她无力地抓着外公的胳膊:“外公,为什么连你也不要我?”只见老人无情的推开了女孩的手,“墨歌谣,我墨家要不起你……”“——不——”歌谣终于捂着胸口倒在雨地中,泪划过了她精致的面容她缓缓闭上了眼睛。在几年后,总会在雨中见到她的身影,当木林森问她:“为什么不打伞?”墨歌谣冷冷的笑了,“我喜欢雨地。”她,拥有最精致的面容,最妖娆的身段,却只是一个没有心的空壳,玩世不恭。
  • 女配逆袭手札

    女配逆袭手札

    她叫夏微凉,她外冷内热,她自问一生不曾亏待过任何人,却死得凄凄惨惨、冷冷清清。她的死敌大权在握,她冷眼看着,最终发现自己原来不过是一本书的产物,俗称女配。那个系统告诉她说,她帮忙做任务,便允她重生一世。她毫不犹豫的应下。而,最后的最后,她发现一切远没有表面上的这么简单,真相远比她想象的要心酸。【简单概括:被害的假正经女配遇上了系统,从此走上了虐虚伪女主的风光路】
  • 混元雷主

    混元雷主

    万古后,大世轮回,天地惊变,上古重临,谁宰沉浮?到如今,天地异种,惊世神体,各方秘术,孰强孰弱?我这一世,不求永生,不问后世,只为轰轰烈烈走一遭。
  • 我的宇宙皇朝

    我的宇宙皇朝

    宇宙游戏系统给主角定了一些目标先定个小目标:逃离地球再定个大目标:统一宇宙最后是主角的私人的目标:给自己的一窝女儿找十几个妈妈。本书的主角或许是点娘亲手女儿最多的主角了最后,本书非常健康向上,想看某父的可以退散了。本书群:我的宇宙皇朝431205728
  • 刮痧疗法治百病

    刮痧疗法治百病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了刮痧疗法的历史、理论依据和作用机制,刮痧治病的三个关键、治疗范围、经络和穴位分布、刺激部位,以及刮具、刮法等;下篇介绍了内科、儿科、妇科、外科、皮肤科、五官科等190余种常见病和部分疑难病的800余首刮痧配方治疗经验,以及保健刮痧法等。
  • 网游之绝世双刀

    网游之绝世双刀

    曾经联盟内的顶尖职业选手林鹿,因不满国内电竞市场的现状而退出电竞圈,并公开宣称“电竞圈是选手们奋斗自己梦想的地方,而不是某些势力的敛财工具。国内市场一天不整改,他林鹿就一天不会回到赛场。”对于国内电竞这种只重视利益而不重视成绩的现状,林鹿是否能有所改变。
  • 超级学生纵横都市

    超级学生纵横都市

    一个普通的高中生意外获得了一枚空间戒子,从此开始了他的牛逼人生。
  • 琴韵

    琴韵

    琴吟,一个光辉般的绝尘丽人,一个独魅天下的光之子。灿耀奇魅恍如蒙尘之仙。谁能摘得这天空中最明亮的星子?谁能令她停下这如风的征程?皇权?武林?当天命所归时,才知道命运的安排!?
  • 女神驾到:倾颜芳华

    女神驾到:倾颜芳华

    本文是汐写的《女神驾到:淡雅芳华》的第二版本,从前书的第二卷开卷后写起,为的是满足作者自己写一个不一样的结局!先开个坑,等《淡雅》第二卷完了,两包书会同时更新!本书的前两卷和《淡雅》的一二卷一样,之后的读者可以选择你想要的结局来看《淡雅》或者《倾颜》本作者是个坑货!追过汐小说的一般都明白,不要怀疑这文就是个大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