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88100000014

第14章 平凡才是伟大

载波站进入正常工作后不久的一天,赵尔春和部分战士又接到了上级的命令:迅速从前线赶到地处温州市郊的一个部队通信站工作。

军令如山倒,赵尔春已是老战士了,对此已是非常习惯了。当然,“老战士”是他自己给自己封的。他时时处处以这个标准要求自己,自觉地服从党的召唤,听从组织的命令。在一个飘着细雨的早晨,他们搭乘炮艇北上温州到通信站报到。

炮艇在海上整整航行了一天,傍晚,靠上了温州市郊的海军码头。通信站和部队指挥机关在一起,面临日夜奔流不息的瓯江,站在院内的小山丘上,可以眺望到停靠在江边码头上的一艘艘战艇;通信站站部后面的高高的山岭上,满山都是粗矮壮实的马尾松,间或还夹杂着一丛丛稀疏的青竹,如果再仔细瞧,就会看见树丛中一门门伪装得很巧妙的高射炮,直刺蓝天,这时才能感受到有一种战备的气氛。

通信站是部队指挥机关的联络中枢。担负的任务十分繁重,无线电报房内,24小时“嘀嘀嗒嗒”的电键声不断;总机房内,不分昼夜,红色的电话指示灯时明时暗……

赵尔春他们这些从前线来的战士,经过两天的休整,站领导根据工作需要,重新分配了他们的工作。有的同志分到载波班,继续当载波兵;有的同志则要改行,当电话兵。赵尔春和牛根生都被分到总机班,当电话兵。

赵尔春又一次改行了。他对载波技术刚刚摸着点门路,领导上根据需要决定了他改行。入伍两年多,他干了三个行当了,而且每次都是刚刚熟悉了前一种工作时,领导上又要他去做另一种工作。难道他心里就没点想法吗?有的。

这会儿,赵尔春一个人在长长的江堤上漫步,心情好似那一浪高过一浪的江潮……他在想:我,一个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的青年,每走一步,都离不开党的搀扶。不是吗?如果没有党救我出苦海,我现在还不是被地主当作牛马一样的使唤着?如果没有党哺育我,我现在又能懂个啥呢?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我也只能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是啊,每一次调动,都是党的需要,党的安排,也是党对自己的又一次考验。在考验中,是当好汉,还是当熊包?这还用说,当然应该作好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凡事都有学问呀!第一任指导员陈庆来不是常说,部队是个大机器,战士就要做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嘛。

他又想起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中讲的话,想起毛主席表扬过的普通战士张思德。他坐在江边的大榕树下,掏出随身带的笔记本,一笔一画地写道:“毛主席他老人家号召我们,要学习张思德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张思德当过班长,又去当战士,最后又去烧炭,他毫不计较,勤勤恳恳,全心全意去干对人民有利的事。毛主席的号召,就是战士的行动准则。我还有什么理由三心二意呀?再说,像我这样年轻,更要多学几手,多练几手,到时,党把自己拧在哪里,都可以发挥出作用来,尤其在当前的形势下更显得重要……”这时,他的脑子格外清醒:“赵尔春,你千万要警惕思想上的灰尘,任何事情都有它的高度,莫泄气,莫滑坡,永远要站在整个革命事业的高度之上去看待自己的工作调动。”想到这里,赵尔春收起笔记本站立起来,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回了营房。

总机班原来只有7名战士,加上新来的赵尔春和牛根生,现在是9个人了。总机班担负大小两个总机的接转电话工作,大总机在机关,小总机在温州市里。在班里的欢迎会上,班长告诉赵尔春和牛根生,站领导已经作了安排,赵尔春留在大总机,牛根生去市里的小总机。

入伍以来,两个好伙伴从来没分过手,这次要分手了,心里都怪难受的。在宿舍楼前的大树下,牛根生对和他并肩坐着的赵尔春说:“尔春,咱们要是一直在一起多好啊,我真舍不得离开你。”

赵尔春安慰他说:“咱们不是还在一个班吗?又不是离着十万八千里。听班里同志说,到市里去,汽车不用跑一个小时……根生,我想给你提点希望,你要多多注意自己的脾气。有时,你这冲脾气会影响和同志们的团结的。特别是到了小总机以后,更要注意,因为那里只有你和另一个同志在一起工作。”

熄灯号响了,两个即将分手的好伙伴,悄声走回了寂静的宿舍。

次日清晨,班长和赵尔春去汽车站送牛根生。牛根生临上车前,赵尔春很动感情的握着他的手,说:“根生,记住,我们不久将在电话里见面哩!”

“电话里见!”牛根生向班长和赵尔春挥挥手,就跳上了车。

吃过午饭,班长带着赵尔春上山接班。他跟班长的班,由班长向他传授话务技术。赵尔春跟着班长,沿着长长的石阶,爬上了山腰,来到总机房门前。这时,他只觉得脸上微微发热,不知是累的还是有些激动,心跳加快了起来。他长长地呼出一口气,才跟着班长走进了总机房。班长向正在值班的同志询问过工作情况后,接了班,就拿起耳机,全神贯注地坐到了总机前,并示意让赵尔春坐在他身边的那把高脚靠背椅上。

虽说赵尔春以前也见过总机,但从没像今天这样仔细瞧过。他好奇地发现,总机的样子很像一个五斗柜,不过就是比五斗柜高些、大些。正面排列的插孔,很像养蜂箱里的蜡板,一个挨着一个;台面上直立的塞子,就像一排排整齐列队的士兵。

中午那段时间,电话不多,班长就抽空向赵尔春讲授话务技术的一般知识。

机关上班后,电话多了起来,有时一下子来了七八个要接转的电话。赵尔春眼花缭乱地瞧着一个个闪着红光的讯号灯,心想,这么多电话一起来,怎么接得过来呢?但见班长却不慌不忙,纯熟地接转着一个个电话,不一会儿就把情况处理完了。赵尔春很是羡慕,暗自想道:“我非得把班长这一手给学过来。”

班长好像猜到了赵尔春的心思,笑着对他说:“这没啥奥妙,关键是个练字,勤学苦练,时间一长,就能熟中生巧了。”

“练!”对赵尔春这样的战士来说,一点也不陌生。从此,赵尔春又开始了新战斗。

背电话号码也是个硬功夫。阿拉伯数字是10个,电话号码最多5位数,小孩也会认。但如果把它们组合起来,那可是个天文数字,要把它们印进脑子,要哪个马上就要立刻蹦出来,可不容易。赵尔春所在的总机内线和外线有上千个用户的电话号码,得一个个地背得滚瓜烂熟,才能保证接转电话不出差错,赵尔春像是恋上了阿拉伯数码字,一有空,就拿着抄满了用户电话号码的小本子背起来。

电话兵爱把电话号码比做夜空中的星斗,这话不假。这个号码刚记下,那个号码忘掉了,刚才在脑子里记牢的电话号码,一眨眼功夫,就好像长了腿一样,自己又跑掉了,眼前只是空空的一片了。为了攻克这个难关,赵尔春根据班长传授的记忆经验,把同类号码编在一起,又把可能相混的号码编在一起,什么交叉记忆、顺序记忆、形象记忆,苦练加巧练。有时,班里的同志值完小夜班回到宿舍,还听到他在睡梦中背电话号码……

功夫不负苦心人,终于100、200、800……1000多个号码从赵尔春嘴里奔涌而出。

攻下了熟记用户电话号码这一关后,新的难关又摆在了赵尔春的面前,他的插塞动作不太准确,而且比较慢。班长的插塞功夫很棒,用户报出所要的单位号码后,他几乎就是在同时把塞子插进了用户所要的那个电话的插孔里。真神啦!赵尔春经常瞪大眼睛注视着班长的一连串的插塞动作,仔细地琢磨着。班里练插塞技术用的一个小总机模型,在一段时间里,几乎被赵尔春“独占”了。他一连练上三个小时不觉长,抽空练上三分钟不嫌短。班里的同志见他勤学苦练的劲头,也都乐意主动地让他多练一会儿。他练呀练,右手握塞头的食指练得红肿了,指尖由于老是要顶着塞孔的铁板,磨破了皮,渗出了血。他简单包扎一下接着练。他的插塞技术终于达到了每分钟能准确迅速地插上一百来次的速度,赶上了班长。

可是还有难关在考验赵尔春,电话兵要普通话说得好,才能方便用户。但他的普通话说得着实不够标准,家乡口音很重。比如说吧,他念“黄”和“王”这两个字,总是分不开家,只发一个“王”字音,气急之下,恨不得咬一口不争气的舌头。他听班长说,学习汉语拼音,对讲好普通话有帮助,于是就像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一样,重新学起了汉语拼音,有空就“啊、喔、鹅、依……”地念。每到听广播的时候,他不光注意听内容,还注意听播音员标准的发音。本来并不爱好诗歌的他,却对诗歌发生了极浓厚的兴趣。他从军人俱乐部的图书馆里借来一本本古今中外的诗歌集,跑到江堤上,面对着奔腾的江水,一遍遍地大声朗读,练习发音。就这样,浓重的家乡口音,在他说普通话时“销声匿迹”了。

赵尔春掌握了普通话之后,又翻出了新花样,拜站里的一些福建、广东等地的南方同志为老师,学讲他们的家乡土话。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说起这件事,还有一个故事呢。

那是赵尔春单独值班不几天的一个上午,他接到了一个电话,听口音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太太打来的,语气十分焦急。可就是老太太在电话里噫里哇啦喊了半天,他却硬是听不懂说个啥。老太太着急,他更着急,急和鼻尖冒出了汗珠。

正在这时,刚好班长有事来了,才算解决了问题。只见班长接过耳机,仔细听了一会儿,就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立刻把电话接通了。原来,老太太是机关一位干部的母亲,家里的小孩得了急病,老太太急得没了主意,赶紧打电话要儿子回家去。老太太是福建人,满口说得家乡土话,连一句普通话都不会说,所以赵尔春就听不懂了。

事后,赵尔春觉得奇怪,班长是黑龙江人,咋会懂福建话的呢?他问班长,班长说:“是到部队以后才学的,因为电话兵不仅需要会说普通话,而且最好能多懂得几种地方语言,这样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时,就能及时处理了。”这件事触动了赵尔春,使他下决心要学会一些难懂的地方语言。

通信站的指导员姓于。这天,于指导员叫赵尔春晚饭后到他宿舍去。吃过饭,赵尔春就来到了于指导员的宿舍门口,喊了声:“报告!”

“进来吧,小赵。”于指导员正在房间里踱步,显然是等着赵尔春来。“快坐吧。”他让赵尔春坐在了他的硬板床铺上。他的床上很简朴,白床单已有好几处地方打着补丁,顶着床头放的那条洗得蓝不蓝、白不白的被子,像战士们一样,叠得四四方方,很好看。旁边的枕头,是用包袱皮裹着衣服做成的。

“知道我找你干啥吗?”于指导员倒了半茶缸白开水递给赵尔春,和蔼地问。

赵尔春接过茶缸,捧在手里,没喝。他扑闪着明亮的眼睛,想了一下,摇头答道:“我猜不到。”

参军以来,‘赵尔春接触了好几任指导员了,虽然他们的经历不同,秉性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战士一样地关心爱护,生活上体贴入微像兄长,政治上谆谆教导像师长。赵尔春在部队里懂得那么多的道理,都是通过他们的讲课和谈心所得到的。赵尔春对指导员十分尊重。不仅把指导员看做是自己的良师益友,还看成是自己的兄长,与几任指导员都结下了浓厚的感情。

于指导员点燃一枝香烟,抽了两口,出神地望着烟火冒出的一丝丝青炯,过了好一会儿,才把目光转到赵尔春脸上,说:“党支部决定调动你的工作,把你从大总机调到小总机去。”

讲到这里,于指导员停了停。

“有想法吗?”于指导员见赵尔春默然无语,就问道。

赵尔春神色坦然,感情其挚地回答说:“指导员,组织上每次调动我的工作,我总觉得这是组织上对我的信任。”

“对啊,这次调你到小总机去,就是为了充实小总机的力量!于指导员心里一阵喜悦。他觉得眼前这个年轻战士的思想越来越成熟了,这棵小苗苗,正在长成根深叶茂的大树!又对赵尔春说:“你去了以后,小总机就是三个人了,要想法使大家搞好团结,共同前进。小总机远离领导,单独在市里执行任务,接触社会的机会比较多;要注意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多为人民群众做好事,搞好军民关系……党支部相信你一定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的。”

这天晚上,赵尔春一直在思考着指导员说的那番话……

同类推荐
  • 马云十年

    马云十年

    1999年的春节,马云在杭州的家中,站在桌子后面,连比画带说,向他的同伴进行了一次3个小时的“演讲”。
  • 妃嫔浮华录

    妃嫔浮华录

    本书分为一代贤后、误国妖妃、真情皇后、薄命红颜四部分。贤明的皇后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慈眉善目很善良的样子,但在宫廷斗争里,.绝对不是善良可以立足的。虽说善良是种美德,但有时它也不能成为一种武器,给你带来更高的生存筹码。在竞争中,必然奢有许多规则要跳出“善良”的约束以适当的“心计”来赢得你的地位。活在当下的我们,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中也都是如此,要见机行事的同时还要做好打持久站的准备。要训练自己有男儿的气魄,以更长远的目光看待一切。
  • 遇见,海明威:“迷惘一代”的永恒绝唱

    遇见,海明威:“迷惘一代”的永恒绝唱

    海明威(1899~1961),是20世纪最富盛名的作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第54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写作之前,海明威已是战场上归来的英雄。战争给他带来的不仅仅是237块弹片,更多的是战后的思考。1961年,海明威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大诗人弗罗斯特这样说道:“他坚韧,不吝惜人生;他坚韧,不吝惜自己。”他一生奉行的至理名言:“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也许,是他担心自己被打败,而毁灭了自己.
  •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爱因斯坦富兰克林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爱因斯坦富兰克林

    本书侧重讲述爱因斯坦和富兰克林两位科学家青少年时代的家世及对其一生产生影响的人和事,有童趣,有苦难。希望这些影响人类文明史的科学家对科学孜孜以求的精神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有所裨益。
  • 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上册)

    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上册)

    本书是一部描述毛主席人际关系,反映毛主席与湖南家乡父老交往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我曾读过一部分,感到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作者通过长期深入采访和研究,掌握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并以庄重的笔触描写了一代伟人毛主席与父老乡亲水乳交融的关系,歌颂了毛主席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体察民情、大公无私、情系桑梓、,忧天下的高尚品质和伟人风范。我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1959年随毛主席回过韶山,亲身感受到毛主席浓郁的乡情亲情友情。
热门推荐
  • 别惹皇后

    别惹皇后

    穿成了一国公主无所谓,但谁给她提供个假信息,说她要嫁的龙国皇帝,是个又老又丑的老头?天,和亲路上害她直接跑人,这不,冤家路窄,跑路还被自家相公抓个正着!新婚夜,她咬坏他的手,床上有了落红。次日,不喜女色的皇上竟宠幸了她的消息不胫而走,从此,宫斗的苦日子就来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开普勒不梦游

    开普勒不梦游

    银河系最初的几个文明,为了某些不知所以的东西,制造了延续数千万年的战争,战火甚至烧到了银河系以外的星系。连开普勒笔下那颗月球上真实存在的弱小文明,都惨遭毁灭。即将来到战争的第一亿年,具有突破宇宙法则的力量之人纷纷觉醒,分布在银河系的各个角落。针对这一突发事件,各方都采取着行动。这本书,没有开普勒,也无关梦游,不过是一时兴起,取的向天文学先驱致敬的名字。总之,上面都是废话。其实这个作品,仅仅是记录主角一行人,在纷争里所经历故事。
  • 白话异事(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白话异事(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也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气概,也没有星云暗淡,日月无光的胆魄,没有古文里鬼怪狐兽的爱恨情仇,也没有诗词里迁客骚人的逍遥快乐。止像一缸的绿萝,枝枝蔓蔓,影影绰绰,延到你的心里,且听我慢慢道来。我所居住的这个城市,算得上是一座古城,有所谓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同样也有破落的一切和老旧的人事。一切光明和黑暗都是相伴的,我们没有办法剥离开来。就像这座我爱的古城,无法忽略它晦暗的角落,以及角落里面的那些故事。用不着点一炉檀香,也不用惊动空空道人,留一段时光于我,娓娓道来。
  • 汶川奇迹

    汶川奇迹

    从三江、水磨、漩口,到映秀、银杏、威州……两位作者王敦贤和张学明艰辛踏访震后汶川村村镇镇,见证三年来汶川每一刻、每一天、每一处奇迹。他们以见人见事的大量细节和情感饱满的叙述风格,忠实记录、生动呈现了汶川灾后重建的伟大历程。《汶川奇迹》全书共十八章,作者曾前后六易其稿。书中材料翔实,细节生动,主题鲜明,思想高昂。全书生动具象地再现了汶川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和广东援建者的赤子之心。整部作品不仅讴歌了灾区干部群众擦干泪水自强不息努力建设美好新家园的奋斗精神,还抒写了广东援建工作者对汶川的深情大爱与无私奉献。
  • 春之寒

    春之寒

    一盏灰暗的孤灯,一只陈旧的滥笔,一沓剪图的废纸,一间简陋的小屋。我挣扎在打工的风浪里,为生存搏击;我跋涉在《春寒》的苦乐间,为春天呐喊;我踯躅在凝思的苦海中,为社会瞭望;我攀爬在改革的高峰上,为开放摇旗;这便是我写《春寒》的全部!
  • 怒放的爱恋

    怒放的爱恋

    民国名人是名副其实的风流一代,其婚恋故事更是长久以来后人关注探索的焦点。他们留下了大量文字优美,情感真挚、又自然流露出学识趣味的情书,这些文字便成为一份岁月的动人遗赠。名人们的日常生活、心灵世界在其中得到了最至情至性的展现。
  • 木槿silent

    木槿silent

    木槿原是狐王之女,因实力被封,坐拥废柴之名。她受尽欺辱,只为有朝一日,能凌驾于万人之上。千年以后,木槿实现了她爱的梦想。爱她的人,她爱的人;她恨的人,恨她的人,都不复存在,陪伴她的只剩下孤独。且看一代废柴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亲~这是茹茹的处女作哟~请多多支持~(づ ̄3 ̄)づ╭?~)
  • 庶女重生:逆天凉亲倾天下

    庶女重生:逆天凉亲倾天下

    她是现代极品特工,穿越异世废材女。初遇,他在她身上狂野地留下种子,她在他身上狠狠的划下‘禽兽’二字后销声匿迹。五年后,废娘萌女,猛闯大陆,娘坑财,女劫色,无限潇洒。持神器,救亲母,斗嫡母,打嫡姐,砍嫡哥,母女一战成名,不仅引来妖孽男认亲,还引来杀身之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影子事务所

    影子事务所

    这,不是潘多拉魔盒但你可以肆意说出你的欲望,放心我会替你一一实现,不过代价只是在你生活中不需要的一撮影子而已!
  • 渡口,渡口

    渡口,渡口

    暖暖的爱情慢慢治愈多年不结痂的伤口,文艺青年和市井小民往往是最佳组合,七年之痒也可以过得云淡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