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85800000028

第28章 谁是艾滋病的发现者:小病毒引起的大骗局(2)

研究小组首先猜测艾滋病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经过两周多的努力,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果然在细胞大量分裂增殖的过程中发现了逆转录酶的踪迹,这证实了他们的想法是正确的。但就在蒙塔尼耶以为艾滋病的元凶就要现身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培养基中的细胞开始大量死亡。这种现象与当时已知的逆转录病毒、美国生物学家盖洛(Robert Gallo)于1980年发现的——HTLV(人类嗜T细胞病毒)显示出了截然相反的特性,HTLV能够引起细胞大量异常增生,而不是死亡。排除了培养基被污染、培养环境不合适等外部条件的可能性后,实验依然得出了相同的结果。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又将从健康血液中取得的淋巴细胞放入带有病毒的培养基中重新培养,培养基中的逆转录酶含量先是急剧上升,随后又是淋巴细胞的大量死亡。蒙塔尼耶和他的助手们意识到,这将是一种完全不同于HTLV的全新病毒,它正是通过致使人体淋巴细胞大量死亡来引发艾滋病的。

知识链接:HTLV

HTLV,即人类嗜T细胞病毒(Human T-Lymphotropic Virus),1980年由罗伯特·盖洛发现,是第一个被发现的人类逆转录病毒。HTLV分为HTLV-Ⅰ型和HTLV-Ⅱ型,分别是引起T细胞白血病和毛细胞白血病的病原体。HTLV-Ⅰ可通过输血、注射或性接触等途径传播,也可经胎盘、产道或哺乳等垂直传播。HTLV-Ⅱ则在注射药物使用者中感染率较高。

1983年2月3日,蒙塔尼耶研究小组在电子显微镜下首次观察到了这种病毒,他们将这种新发现的病毒命名为淋巴结病相关病毒(lymphadenopathy-associated virus),简称LAV。实际上,这就是现今众所周知的AIDS病毒。

3、为专利权对簿公堂,孰是孰非?

1983年5月20日,蒙塔尼耶研究小组在美国的《科学》杂志上向全世界报告了他们的发现。当时在同一期的《科学》上还刊登了三篇关于艾滋病毒研究的论文。两篇来自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癌症研究所的盖洛实验室,另一篇出自哈佛医学院的米隆·艾萨克斯实验室。这三篇论文持有相同的观点,他们都认为引发艾滋病的病毒是美国生物学家罗伯特·盖洛于1980年发现的“人类嗜T细胞病毒1型”(HTLV-Ⅰ)。1982年,盖洛实验室又发现了该病毒的2型HTLV-Ⅱ。蒙塔尼耶于是向盖洛实验室要来了这两种病毒,和自己发现的LAV进行对比,进一步证实了这两种病毒是截然不同的。1983年7月,蒙塔尼耶将一份LAV病毒样本寄给了盖洛实验室,同时双方还签署了一份合同,声明盖洛实验室不得用其作为商业用途,只能作为学术研究之用。

收到了病毒样本的盖洛,为他所看到的病毒图片和详细的实验数据感到惊异。罗伯特·盖洛是蜚声国际的病毒学家,因为发现了生物活性因子白细胞介素-2而受瞩目。当时他所带领的盖洛实验室也正致力于寻找艾滋病的病原体,只是他一直局限于自己先前发现HTLV病毒的经验,并且坚信艾滋病病毒是HTLV的一个变种,因而沿着错误的道路越走越远。其实,盖洛接触艾滋病的病例远比蒙塔尼耶早得多,只是当初盖洛只把它看做是一种极为低俗和不体面的同性恋流行病而对它不屑一顾,当他认识到这种疾病的严重性和它的科研意义时,他只能拿着蒙塔尼耶的研究结果望洋兴叹了。

蒙塔尼耶研究小组再接再厉,他们针对LAV的特性,进一步研发出了一种基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一种简便实用的检测病毒和细菌等疾病的方法)的快速检验方法,它能够筛除血液制品中含有LAV病毒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受输血者。盖洛预见到了这项技术即将带来的巨大商机和巨额利润,于是一个偷梁换柱的大骗局开始酝酿生成。

1983年9月,蒙塔尼耶在美国冷泉港举办的学术会议上报告了他的研究小组对LAV的发现。同年12月,他又向美国专利局提出了专利申请。蒙塔尼耶还沉浸在发现了新病毒的喜悦与兴奋中,浑然不知一场没有硝烟的发现权争夺战已经悄然打响。

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美国官方为盖洛的欺骗行为大开方便之门。1984年4月,美国专利局拒绝了蒙塔尼耶的申请。当月23号,美国卫生部正式对外宣布,盖洛和他的实验小组发现了一种新病毒——HTLV-Ⅲ,它就是艾滋病的病原体。5月,盖洛又在《科学》杂志上连续5次发表文章论述该病毒在生化学、免疫学和形态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10月,盖洛实验室向美国专利局申请了专利,声称他和他的实验室成功分离出了艾滋病病毒的病原体,并发明了简单的检验病毒的方法。美国专利局很快地通过了盖洛的申请,并迅速将所谓盖洛发明的检测方法投入国内市场。但实际上,盖洛的检验方法与蒙塔尼耶的检测方法在实质上根本毫无差别,只是检验程序稍有不同而已。

大张旗鼓的宣传成就了盖洛的声名和野心,一道道荣誉的光环围绕在他的身上,他被公认为是AIDS病毒的发现者,甚至被誉为“艾滋病病毒之父”。一时间盖洛真可谓是名利双收。

但我们真正的“艾滋病病毒之父”这时又在干吗呢?蒙塔尼耶申请专利未果,遂一头扎进了实验室,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收获。盖洛的论文发表以后,蒙塔尼耶将自己的研究数据和盖洛公布出来的进行仔细的对比,结果发现,无论是病毒的基因组序列资料,还是电子显微镜下拍摄的病毒照片,盖洛的HTLV-Ⅲ病毒都和自己发现的LAV病毒惊人的相似。蒙塔尼耶认定,盖洛分离出的病毒是来源于自己寄给他的那份LAV病毒样品。他愤怒于盖洛如此堂而皇之地窃取自己的实验成果,于是通过法国和美国的有关途径,一纸诉状将盖洛告上法庭。

虽然二人都是国际知名的病毒学家,但是蒙塔尼耶偏安一隅,只搞研究少问世事,盖洛风头正盛又有政府撑腰,因而形势似乎对蒙塔尼耶有些不利。但是蒙塔尼耶坚持用事实说话,也赢得了不少的支持者。一时间同情蒙塔尼耶者有之,力挺盖洛者亦有之。鉴于争论一时还不能得出结果,1986年7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公告,将艾滋病毒正式定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就是今天我们熟知的称呼——HIV。这场影响甚广的国际科学官司一直打了十多个月,后来甚至惊动了法、美两国的政府高层,造成了两国政治关系的紧张。1987年,美国总统里根和法国总统希拉克不得不亲自出面调停,以政治手段来平息科研烽火。两国首脑进过谈判协商,终于达成了协议:艾滋病病毒发现者的荣誉由两国共享,数百万美元的艾滋病血液检测专利使用费也由两国平分。同年,蒙塔尼耶和盖洛以共同署名的方式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艾滋病研究的年表。至此,这场国际科学官司在形式上得到了解决。

4、“真相只有一个”

但是政治手段的干预并不能解决科学上谁是谁非的问题,究竟谁是最早发现者的争论仍在继续。1989年,美国《芝加哥论坛报》经过三年的明察暗访,揭露了盖洛及其实验室成员在实验中弄虚作假、伪造数据的行径,再次掀起了轩然大波。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简称NIH)不得不派出10名科学界人士组成的调查小组,对盖洛事件进行深入调查。但是调查组成员大都认为盖洛没有必要去偷窃别人的研究成果,因此十个月后,据称在美国政府高层的干预下,调查组对盖洛作出袒护,宣布他无罪。

然而调查组敷衍的态度并不能堵住悠悠众口。科学研究发现,艾滋病毒在不同病体内因变异会存在6%—20%的差异,但是盖洛提供的病毒与蒙塔尼耶的病毒差异仅有不到2%。如此高的相似度不能不让人怀疑二者系出同源。1990年10月下旬,NIH迫于舆论压力开始对盖洛事件进行全面调查。除了继续调查“偷窃病毒”的真相外,还着重审查了1984年盖洛发表在《科学》上的一系列论文是否存在造假行为。审查结果显示,盖洛的论文中存在着不少漏洞,审查小组提出了多达一二十条的疑问,证实了其中存在弄虚作假等违背科研道德的问题。

NIH的科学诚实办公室还组织了一次“双盲实验”,将病毒的原始样品交由不同的实验室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盖洛用于分离出HTLV-Ⅲ病毒的血样确实是来自于蒙塔尼耶研究小组的样品。但是由于蒙塔尼耶在把病毒样品在寄给盖洛的过程中不慎沾染了少量的卡波西肉瘤病毒株,因而两个实验室分离出来的病毒存在着2%的差异。

事情终于真相大白。1994年,盖洛在《自然》杂志上公开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同年7月11日,美国卫生部也正式承认“蒙塔尼耶教授是唯一的艾滋病病毒发现者”。

2008年10月6日,瑞典卡罗林斯医学院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委员会将2008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法国的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吕克·蒙塔尼耶和另一位德国科学家(获奖理由是发现了人乳头状瘤病毒),以表彰他们发现艾滋病病毒的伟大贡献。

这次诺贝尔奖的发布为持续了十多年之久的争论画上了最后的句点,孰是孰非盖棺论定,真正的病毒发现者也获得了本就属于他的无尽荣光。但是我们应该明白,整个事件并不简单的是两个实验室在争夺学术荣誉,更是两个国家对国家荣誉和经济利益的争夺。当实验室的利益变成国家利益,当科学研究的目的不再纯粹,我们是否还能够肃清人内心的贪婪与丑恶,继续面对一个又一个别有用心的骗局呢?

同类推荐
  • 低碳饮食:属于你的绿色时尚新生活

    低碳饮食:属于你的绿色时尚新生活

    低碳不仅仅是一种概念,低碳生活也不仅仅是一种时尚,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是一件利在千秋万代的大事。节水、节电、节气,摒弃高碳模式,崇尚低碳生活……就是身边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可以让低碳生活变为现实,让我们为低碳环境、绿色地球作出自己的贡献。
  • 站在巨人肩上-从列文虎克谈细胞学

    站在巨人肩上-从列文虎克谈细胞学

    本套《站在巨人肩上》丛书,共30本,每本以学科发展状况为主脉,穿插为此学科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一些杰出科学家的动人事迹,旨在从文化角度阐述科学,突出其中的科学内核和人文理念,增强读者科学素养。
  • 把舌头当鼻子用的蛇—爬行动物

    把舌头当鼻子用的蛇—爬行动物

    在爬行动物的世界里,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秘密,比如为什么鳄鱼在吃食物的时候会流眼泪?蜥蜴为什么要断掉自己的尾巴?蛇又是如何拿自己的舌头当鼻子用的?总有太多的疑问困扰着我们。此刻,让我们带着众多的疑问,翻开《青少年科普图书馆·把舌头当鼻子用的蛇:爬行动物》。在众多身怀绝技的爬行动物的陪伴下,开始愉快的阅读之旅吧!
  • 站在巨人肩上-从摩尔根谈遗传基因

    站在巨人肩上-从摩尔根谈遗传基因

    本套《站在巨人肩上》丛书,共30本,每本以学科发展状况为主脉,穿插为此学科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一些杰出科学家的动人事迹,旨在从文化角度阐述科学,突出其中的科学内核和人文理念,增强读者科学素养。
  • 地理知识知道点:地球的变脸:天气与气候

    地理知识知道点:地球的变脸:天气与气候

    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关注气象的问题,依此安排自己的出行、生产等问题。这里的气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气。天气是指经常不断变化着的大气状态,既是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大气状态,也是大气状态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的连续变化,所以可以理解为天气现象和天气过程的统称。天气现象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风、云、雾、雨、雪、霜、雷、雹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天气过程就是一定地区的天气现象随时间的变化过程。本章着重讲述了大气层、天气与人类生活、天气预报、气象卫星,以及各种天气现象。
热门推荐
  • 银面假公子:狂誘御龙

    银面假公子:狂誘御龙

    当冷血腹黑的她穿越成懦弱等死的死囚时,会迸发出怎样的激烈火花?阴暗潮湿的死牢中,哀嚎声不断,几乎所有的犯人都蹲在角落,坐立不安。冷静的她引起了华衣男子的注意。从此沧澜国多了一个银面公子,名动天下,破奇案无数,遇神杀神,得无数男女竞相追逐。
  • 吸血鬼骑士之女王回归

    吸血鬼骑士之女王回归

    全新版吸血鬼骑士,玖兰枢.玖兰优姬.锥生零等人的一系列的新命运安排,还是接着《吸血鬼骑士之优姬的归来》继续连载故事!!十年后,优姬重新的踏进了当年那个“爸爸”创办的学院,黒主学院。优姬的归来,是一个恶魔的开始,对于枢来说只是短暂的幸福。十年了,仇恨让优姬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在也不是以前的优姬了。接下来,优姬将会怎么进行她的复仇,那就要待续哦+ING
  • 云海之下

    云海之下

    长于宫墙之内的少年郎,终于如愿以偿,闯荡这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当世间丑恶,惊天阴谋,生离死别接连降临,他疑惑过,懊悔过,犹豫过。但伤痛的洗礼,他终于惊觉:所谓命运,即是明知道注定了悲伤,也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 黎平说故事

    黎平说故事

    有你听到过的故事,有你没听过的故事;有的故事本来就有,有的故事从我这里才生......
  • 突发事故自救书

    突发事故自救书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地震、洪灾、火灾、车祸等突发灾害时有发生。面对灾害,很多人因缺乏自救知识而惊慌失措,错过了最佳自救时间,导致悲剧的发生。面对突发灾害,能否及时有效地采取自我救助措施,将会决定生命的延续与否。同时,掌握了遇险紧急救助的方法,也可以帮助周围的人摆脱险情。本书是现代家庭必备的自救手册,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阅读。本书内容分为自然灾害篇、火场危害篇、交通事故篇、水上安全篇、日常意外篇等,增强读者的生存能力,让读者能更好地保护自己、救助他人!
  • 极品神眼

    极品神眼

    大学毕业生陆离遭同学设局陷害,骗光家财,偶得阴阳珠,让他拥有一双透视眼,从此之后,赌石捡漏,纵横赌场,笑傲都市!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鲁彦作品集(1)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鲁彦作品集(1)

    她在丁老荐头行的门口,已经坐了十四天了。这十四天来,从早到晚,很少离开那里。起先五六天,她还走开几次,例如早上须到斜对面的小菜场买菜,中午和晚间到灶披间去煮饭。但五六天以后,她不再自己煮饭吃了。她起了恐慌。她借来的钱已经不多了,而工作还没有到手。她只得每餐买几个烧饼,就坐在那里咬着。因为除了省钱以外,她还不愿意离开那里。她要在那里等待她的工作。
  • 测试征文活动

    测试征文活动

    作品简介:作品简介:作品简介:作品简介:作品简介:作品简介:作品简介:作品简介:作品简介:作品简介:作品简介:作品简介:
  • tfboys之橙色的海

    tfboys之橙色的海

    一句‘王俊凯,我们分手吧’把王俊凯打入深渊,一句‘对不起,王源,我们分手吧’把王源变成一个废材,一句‘千玺,对不起,我们不能在一起,分手吧’把易烊千玺打入谷底,像见不到阳光一样。
  • 碎碎芥末

    碎碎芥末

    初中三年,双胞胎姐姐芥末与妹妹芥熙的在校生活的种种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