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己才能改变自己
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不断地征服自然的历史。当自然被人类“征服”得千疮百孔,似乎地球上的其他万事万物都臣服在人类脚下的时候,人类这才发现,被征服得千疮百孔的同时还有我们人类自己,我们人类其实臣服在自然的脚下。
太多的悲剧,来源于我们人类并不了解自己,不了解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不了解我们人类自己其实是最脆弱的。所以,当人类在继续将探索的触角伸向了更远的太空的同时,也更多地关注起我们人类自身。
这,无疑是我们人类历史上的又一次大革命!
那么,你了解你自己吗?
“我是谁?”这一命题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个人在拷问过自己,而且,我们的后人还会继续这样拷问下去,直到人类从这个宇宙上消亡为止。
我们自己对自己其实并不了解,所以,类似“我是谁?”这样的拷问还会在每个人的思想中继续着。
全方位地了解我们自己,不是在这短短的篇幅中可以解决的问题。那么,我们不妨先认识我们心灵中的一个角落,一个小小的角落。这有助于我们培养一种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我们人生的成功。
花点时间,去了解你为什么会拖延、会懒惰。想想自己的能力、极限和在那儿等待着你的工作成就。检查一下你的目标和你的条件,是否能够达到你所预期的目标。回想一下自己成功和失败的往事,对往事的回忆有助于我们的未来。试着看看你的未来会是如何,把自己和别人比一比,尤其是当你和别人竞争的时候,要弄清楚自己的形象,知道自己的长处、短处,认清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学着去辨识你的情绪世界。你的情绪世界是一种心理状态,而你的情感、情绪控制着你的行为。学着让情绪帮助你,而不是破坏你、毁灭你。每次在工作之前,你应该换上另外一种情绪,如果情绪使你总是拖延的话,你就要立刻换掉它。但在这之前,你得先了解你的情绪是什么。把一个长远的目标分成很多个小目标,可能比较适合你的情绪,那么你就去做吧,千万不要再犹豫。当你的情绪高涨,你可以去解决一些较难的问题,去做一些较难的工作。但是,在你学着辨识你的情绪世界时,可能会耗费你大量的时间去控制你的情绪,结果你许多事情都没有做成。
经常给自己汇报一下自己的近况。写日记是个很好的方法。假如你对你做的任何事情都很了解的话,那么你再改变起来就要容易得多了。在日记里把你的情绪记录下来,看看哪一种情绪对你的帮助最大,哪一种情绪对你的破坏和毁灭最为严重,下一次你就可以“按图索骥”,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是一个聪明人最基本的标志。假如你做好了记录,并能经常拿出来给自己看一看,你就会更了解自己。了解了自己,能够大幅度增加你的力量,于是进而克服你的缺点,使你的人生开始向着完美逐步靠近。
对你的了解越多,你可能越担心,担心自己在对自己的了解过程中发现一些什么。你的这种担心即是恐惧,恐惧就会导致你的拖延,除非你在拖延之前就将它彻底克服。
对你自己了解越多,你对世界的了解也就越多,对他人的了解也越多,那样的话,你距离成功就又近了一步。虽然是一小步,但它毕竟是进步。
我们花了很多功夫,去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到头来,我们才明白,世界就是世界,人类就是人类,你就是你自己!
我们之所以觉得活得累,是因为我们给我们的人生,给我们的生命,强加了许多我们不堪重负的“使命”,而忽视了我们首先是一个生命。我们总想着我们是什么不是什么,但就是忽视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我们就是我们自己!
那么,就简单地为了活着而活着吧!这其实才是生命的第一要义!
人类在如何对待生活这一问题上,应该说是有过多次反复的。我们的始祖过的是一种极其简单的生活,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是简单到了不能再简单,只是以满足最基本的生存为理想。当然,那个时候是由于人类生产力的过于低下造成的,并不是我们的祖先不想使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一些,复杂一些。但是,等到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人们开始“复杂”了起来,复杂到了一种让我们很难理解的程度。随后又复归简单,然后又回到了复杂。
到了今天,在西方发达国家,简单主义正在成为一种新兴的生活主张。因为大多数复杂的生活,虽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人类的进步障碍和历史的悲哀。
于是,人们愿意选择一种简单而真实的生活!
所谓的简单而真实,就是要我们自己能够做自己真正的主人!
当你陷入复杂的困境之中时,只有你能够使自己摆脱困境,只有你能够救自己,你是你自己的救世主。
也就是说,只有你自己能够使自己彻底地简单起来。
当一个人身处复杂的困境时,自然希望能有一个救世主来解救自己,使自己从困境摆脱出来。这自然可以理解,而且,的确有在你最困难的时候将你从困境中解救出来的贵人,但是,这建立在你必须有信心且努力获救的基础上。否则,即使你是万能的上帝,面对一个已彻底放弃、对自己毫无信心的人,也只能徒呼奈何。
这种情况也可以套用一句简单的老话,即: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基础。
道理很简单,没有内因做基础,多么强的外力也无济于事。鸡蛋所以能孵出小鸡,就因为它是鸡蛋,有能孵出小鸡的基础;而一块石头,再伟大的母鸡也不能从那里孵出小鸡来。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事情,使我们陷入到某种困境之中,要想使我们解脱出来,没有别的办法,也没有别的什么救世主,只有自己能够救自己!
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你如果换一种视角观看生活、对待生活时,你会发现许多简单的东西才是最美的。
你也应该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只有靠你自己,靠你的信心,靠你的努力。
控制注意力
在确定目标之后,你便已选好你的注意力应该集中的对象了,暂且忘掉那句老谚语:“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你应该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并集中你的注意力保护这个篮子,并将它带往市场。
控制注意力是协调所有思想能力并引导它们共同为一个既定目标努力的过程,它一方面是其他许多项成功原则的自然产物,另一方面也是它们的重要辅助工具。
将注意力集中在单一目标上,是无数人士和机构成功的保证。
英特尔是一家电脑微处理器制造商,就因为它把全部资源,都放在制造更好的芯片上,致使这家公司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达到比电脑处理机速度快4倍以上的能力。他们以一年快过一年的速度设计,引进处理速度更快的芯片。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就是因为英特尔专心致力于微处理器的研制工作,而不去担心其他(例如软件或数据机之类)的事情。
××是一家服装设计公司女士专业服装的首席设计师,她的公司是以女性管理人员为主要顾客。由于××不把时间花在其他服装(例如牛仔裤或泳装)的设计上,致使她成为该类服装的主要设计师。
凯乐的涂料制造公司——凯乐公司——专注于工业用涂料的生产,你可能从来没有听过这家公司的名字,因为它生产的油漆,和你所使用的家用油漆无关。它生产的是可以抵抗核熔化,或可涂在变压器上数年之后仍不掉色的涂料,而且被公认为是这一行最好的涂料制造厂商。
布鲁斯特专心致力于一件单一工作:写一系列名为“追忆过去”的小说,就是这份专注,使他成为20世纪主要小说家之一。
某修女专注于减轻穷人的痛苦,就从这个个人使命开始,她已在全世界200多个地区付出了她的努力,并获得诺贝尔奖。虽然她的计划范围有所扩大,但是,她绝不会放弃她所专注的对象。
无论你的企业性质是什么,你都必须专注于你的明确目标,“专注”会将你明确目标的影像,投射到你的意识上,并一直留在那里,直到这个影象被潜意识和具体行动接受为止。
天才发明家爱迪生的成功,可以很好地诠释这一成功原则。他解释说:“天才就是2%的灵感加上98%的汗水。”是啊,没有专心致志的努力,没有超乎常人的艰苦工作,没有在任何时刻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专心于发明创造,哪来的成功呢?发明白炽灯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1879年以来,爱迪生把全部精力都用在电灯的研究上。他耐心地研究了制造白炽灯的每一个可能方法。他试用过螺旋炭丝;他在真空的玻璃管中传导电流,这也是后来霓虹灯的先驱;他又设计在一宅住屋中由电池供给电流的整个电灯系统。他下决心不但要克服那些困难,并且要征服那些一向嘲讽他的人们。他对科学的发明和进步充满了“伟大的信心”。
4月,爱迪生的试验相当顺利。他把钡、铑、钌、钛、锆等稀有金属全试用过了。他在用这些物质制成的灯丝上涂上一层他称为“绝热质”的氧化物溶液。他终于制成了一种高阻力的电灯,成绩很是满意。然而它的价格还是非常昂贵。
爱迪生不懈地工作,他更换着各种不同的材料,制成许多不同直径、不同形状的灯丝。有些灯丝细得难以装进灯泡,有些只要一通电,立刻就会熔化。爱迪生从一开始就认为炭丝是最理想的灯丝材料,他放弃这种材料,只是因为以前的真空度不够,再次用各式各样的线、纤维和类似的物质做灯丝材料。
4月12日,纽约《先驱报》又做了一个严厉的打击:“爱迪生的失败现在已经完全证实。纽约的著名电学家们都相信爱迪生的试验路线已经走错了。”
英国皇家邮政部的电机师普利斯在一次公开演讲时,对于爱迪生的试验曾表示异议,并且说这只是一个幻想,他的努力已注定了他必然的惨败。
尽管有这些非议,爱迪生仍保持着他伟大的信心,坚持走自己的路。闯过了一道道难关,直到实现他最后的目标。高阻力电灯的改造,真空容器的完成,拘禁气体的减少,低阻力电枢发电机的发明,所有这些都是越过了一道道难关而成功的。
爱迪生说的好:用几句话就可以说明最重要的发明要素,这些要素的首要成分,就是清楚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明确目标,创造力)-…·-发明者必须以坚毅的精神,使他的思想集中在此目标上,并运用自己对此目标的所有知识,来追求这个目标(注意力控制)。无论遭受到多少次的失败,都必须不断地研究下去(意志力),同时还不能因为其他人可能也有类似的想法,但却没有成功的事实影响到他的研究(应用的信心),他必须坚信必定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自我暗示)。
当一个人决定要解决问题时,可能会在起步时就碰到阻碍,但是只要他坚持下去,就必然会发现问题的解决之道。大部分的人所遭遇的问题,是他们在开始之前就已退却。
控制注意力所产生的力量,用这股力量琢磨许多其他成功的原理,强化了它们的力量,并且也增强了自己的力量,你已准备好专心致力于你手边的工作了吗?
统筹安排,逐一击破
我们要培养习惯,秘诀之一是要“统筹安排,逐一击破”。
先说为什么要统筹安排。
我们知道,人的习惯实际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它像一棵大树一样有根、有干、有枝、有叶。它可以是我们工作方面的习惯,也可以是学习方面的、健康方面的、感情方面的、与人相处方面的各种习惯;可以是思维方式的习惯,也可以是行为方式的习惯。因此当我们明白习惯对我们人生和命运的重要性后,我们要对自己准备培养的习惯做个统筹安排,这样可以分清主次,明确先后,然后有步骤地去培养,就会更有成效。
这里富兰克林的方法很值得大家借鉴。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几百年来被全世界公认的伟人。他发明了避雷针,参与了美国独立战争,写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名言,是美国《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之一,同时他又是作家、画家、哲学家,并自修了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拉丁文。
富兰克林在如此众多的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受到了世世代代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人们的敬仰。当他在79岁高龄时,想起自己一生取得的成就,他花了整整15页叙述了自己年轻时曾进行过的特殊修炼,他认为自己的一切成功与幸福都受益于此。
这一特殊的修炼是怎样进行的呢?
年轻时的富兰克林也并不十分成功,但却渴望成功。他经过研究,发现成功的关键在于完善的人格。经过精心总结,他认为这完善的人格应包括以下13个原则:节制、寡言、秩序、果断、节俭、勤奋、诚恳、公正、适度、清洁、镇静、贞洁、谦逊。
但进一步研究他发现,如果仅仅知道这13项原则并不能使自己成功。只有经过刻苦的修炼,把这13项原则变成自己的13种习惯,这才是属于自己的。否则,那还是别人的,是书本上的。
知道了这一点,他认真为自己准备了一个本子,每一页打上许多格子。他当时非常清楚,一段时间只专注于一项修炼,才是最有效的。否则,会适得其反。于是他头一个星期只专注于“节制”,每天检查自己为人处世是否“节制”,并在本子上做上记号。
一个星期后,由于天天盯住自己是否“节制”,并坚持每天监督,他惊喜地发现,这“节制”慢慢在他身上生根了。
尝到了甜头,第二个星期他每天盯住第二项——“寡言”,并对第一项“节制”复习巩固;第三个星期盯住第三项——“秩序”,再对第一项、第二项复习巩固。没想到到13个星期后,他发现自己的举手投足、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年轻、认真、又有决心的富兰克林生怕这13个星期还不足以使那13项原则完全变成自己的习惯,在一年内他又进行了3个13个星期的轮回修炼。到一年以后,富兰克林完全变了,这种变化已溶入了他的血液,渗入了他的灵魂,浸透到他每一个细胞,大家想,他能不成功吗?
富兰克林培养习惯的妙方值得我们仿效,其中逐一突破尤其重要,对我们年轻家长们特别值得借鉴。因为从根本上说,任何一个好习惯的培养都不会是轻而易举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渐进到突变,尤其开始时我们要宁少勿多、宁简勿繁、宁易勿难。先找一个比较容易做到、做起来有兴趣、很快能尝到甜头、而且能不断受到自己和周围人激励的习惯开始,专攻这一个,其余统统不管。而下的功夫要大些,花的时间长些,这样就容易成功。
第一个习惯养成了,一定使你尝到了甜头。既然是好习惯,它就会在你无意识中自动为你管理、为你服务,而且为你效忠终生。因此你无形中仿佛有了一笔滚滚而来、源源不断、取之不尽、享用终生的财富,这简直是人生最有效率的事。试想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有这么高的投入产出?你投入的是一个习惯养成的短暂过程,得到的却是终生源源而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