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11300000007

第7章 醋海生波几被废,痴呆被立为储君(3)

司马衷一到这里,高兴得如同小鸟归林,又蹦又跳,东跑跑,西逛逛,比在书房里死背书本强多了。他无忧无虑地在园中玩耍着,太监和宫女们在后面小心翼翼地跟着,生怕他有点闪失。

他们来到一片池塘旁边,池塘内,五颜六色的荷花竞相开放,宛如仙子,亭亭玉立。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来游去,嬉戏玩耍。太子望情地欣赏着。忽然传来“呱、呱、呱”的HL{声,司马衷听了,觉得很奇怪,从来没听过这种叫声,就问侍从道:“这是什么叫声?” 侍从回答说:“是蛤蟆叫。”

“蛤蟆?什么是蛤蟆?”司马衷追问道。

侍从说:“蛤蟆是生活在水边,四条腿,会叫的一种小动物。”

司马衷想了想,嘴里嘀咕着:“小动物,小动物。”然后一本正经地问:“这些蛤蟆是官蛤蟆,还是私蛤蟆?”

众人一听,都感到莫名其妙,太子怎会提出如此稀奇古怪的问题呢?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实在跟不上太子如此跳跃性的思维,不知如何回答是好。

看来,要想回答好这个问题,确实有一定难度,既要分清“官”和“私”,又要浅显易懂,因为太子懂得实在太少,说深了,他会听不懂。

这时,一个非常机灵的太监走到司马衷面前,说:“回禀太子殿下,在官地里的蛤蟆是官蛤蟆,在私地里的蛤蟆是私蛤蟆。这华林园是官家的,所以,这里的蛤蟆应该是官蛤蟆。”

这位太监想,太子如此提问,一定是近日上朝,听大臣们讨论“官”与“私”的问题了,要不怎么提出如此奇怪的问题呢?所以灵机一动,就把“官蛤蟆”与“私蛤蟆”给区别开了。这回答确实很巧妙,但不完全对。这华林园虽说是官家的,实质上应是司马氏私家的,所以蛤蟆应是私蛤蟆。

司马衷听太监如此回答,哈哈大笑,然后一本正经地说:“太好了。既然是官蛤蟆,就应该给它们发薪俸,去,先给它们发些粮米。” 众人一听,都忍不住地笑了,没想到太子如此“官私分明”。既然太子有令,侍从们只好马上去办,打开官仓,给那些“宫蛤蟆”发粮米。 此事在宫里、宫外传开了,真是有人欢喜有人忧。那些谄媚奸佞之徒想到,未来皇帝如此痴傻,会有机可乘,遂拍马说,这是太子仁德,施爱与万物,是“官私分明”;而那些正直善良的老臣确为司马家的天下感到忧愁,以一个如此愚蠢之人为帝王,朝廷能长久吗?他们开始想方设法,让武帝另立君储。 杨皇后在时,她是太子的保护神,无人敢对太子说些什么,皇后一死,大臣们开始提出非议。

武帝白杨皇后死,有过一段伤感的日子,不久便淡忘了。杨皇后的死,武帝也感到了一种解脱,获得了自由,那就是可以召幸后宫任何一个妃嫔媵嫱,无人阻拦。从此后,武帝夜夜迎新人,宫中数百个娇娥遍临雨露。几次之后,武帝觉得毫无快意,如同嚼蜡。遂于咸宁元年(275年)下诏,暂时禁断天下婚嫁,令中官到各州郡,为他觅寻娇娃。无论何家女子,一经中官相中,只好拜别爹娘,哭哭啼啼,硬性纳入宫中。这次共纳天下五千多名娇娃入宫。有了新欢,武帝便朝朝搂艳,夜夜采芳,把那全副的龙马精神,都投向娇娃身上。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天子是人不是神,一年下来,由于性欲过度,把原来身强体壮的武帝搞得形容憔悴,筋骨衰颓。到了咸宁二年(276年)正月,竟病倒龙床,无法上朝。接连数日不能起床,对外只说偶伤风寒所致。

武帝病倒,朝野上下一片汹汹。有的大臣以为武帝难愈,见太子司马衷愚顽呆傻,但提出立武帝的弟弟齐王攸为君储。

一天,河南尹夏侯和退朝时,将贾充拉到一旁,小声对贾充说:“贾公,齐王攸和太子都是您的女婿,亲疏相等,立谁为储君,对于您来说都一样,何不立位贤德聪慧的为储君呢?现在正是好时机,为了朝廷着想,您应当机立断,不要错过好机遇啊。”

贾充笑了笑,淡淡地说:“立储君乃陛下私家之事,臣子无权干涉。你我还是别操这份心为好。”

说罢,便急急忙忙离去。

见有人提出要废太子,另立齐王攸,贾充感到事情不妙。虽说二人都是自己的女婿,但齐王攸因自己拒绝接回李氏之事而使女儿抑郁而死,早已心怀不满,况翁婿二人素来性情不合,很少往来。而如今太子虽说痴傻,但东宫之内完全由自己的女儿贾南风做主,这对自己非常有利,所以必须阻止这件事。他马上找来荀勖与冯统,让他们出面,向皇上禀明此事。

一天退朝,荀勖、冯统乘机留下,苟勖对武帝说:

“陛下洪福齐天,龙体康复,可喜可贺。但是,今日为陛下贺,他日尚为陛下忧啊。”武帝听苟勖话中有话,便问:“爱卿,朕有何事可忧?”

苟勖吞吞吐吐地说:“陛下前立太子,是按礼制所立,恐怕将来要起事端,所以可忧。”

武帝见事出有因,便问道:“要发生什么事端?”

荀勖见自己的话奏效,便添枝加叶地说:“前些日子陛下不愉,以夏侯和为首的一些大臣要迎立齐王攸为储君。现在齐王攸在朝廷中很有威信,内外群僚都归心于他。陛下试想,陛下万岁千秋之后,太子还能得立吗?”

武帝觉得事情严重,便沉吟不语。冯统一看武帝心动,便乘机说:“陛下,臣有一策,不知当讲不当讲。”

武帝说:“冯爱卿,有话但讲无妨。”

冯统说:“陛下,先封诸侯之国,而各诸侯至今仍在京都,莫若使齐王等归藩,这样便免除后患。”武帝听罢,觉得此计甚好,便点头采纳了。

齐王攸是武帝司马炎的亲弟弟,均为王太后所生。攸字大猷,童年时便饱览经籍,雅善属文,才名籍籍,为世人之楷模。才望高于武帝。

因司马师无子,司马昭遂将司马攸过继给哥哥司马师为子,司马昭承继兄长司马师的叔位,曾慨叹地说:“天下是我兄的天下,我不过因兄成事,等我百年之后,我应把天下归还给我兄的继子司马攸,这样,我才能心安。”

然而,事非如此。在贾充等人的劝说下,司马昭并没有把王位传给司马攸,而是传给自己的长子司马炎。按理说,如今皇帝的宝座应是齐王攸的,司马昭出于私心,使司马炎成了皇帝。武帝司马炎即位后,封司马攸为齐王。

当初,司马昭比较宠爱司马攸,每次见到攸,就手抚王座,呼攸的小名说:“这王座本是桃符的座啊!”

司马昭病重,深虑攸将来不安分。临终之前,拿着司马攸的手交给武帝说:“你们兄弟要相亲相爱,千万不能猜忌残杀,这样,我死也就瞑目了。”

二人哭泣着,答应了父亲的请求。

在他们的母亲王太后临崩前,亦担心将来他们兄弟不睦,流着泪说:“娘不行了,可临走之前最令我放心不下的是你们兄弟俩,弟弟桃符性子急躁,而你做哥哥的心胸也不宽宏,恐怕你们兄弟俩不能相容。现在我把你弟弟交给你,你要好好保护他,千万不要骨肉相残啊!”

武帝答应母亲道:“娘您放心,我会照顾好弟弟的。”

司马攸也答应道:“娘,您就放心吧,我会听兄长的话,尽心尽力地辅佐兄长管好大晋江山的。”

王太后听罢,满意地离开了人间。

西晋初创,司马攸总统军事,抚宁内外,甚有功绩。他才华横溢,善于政事,深得人心,威望日益增高。,武帝也感到了威胁,所以决定采纳苟勖、冯统的意见,命攸为大司马,都督青州军事,到封地齐国就任。

诏令一下,朝野哗然,尚书左仆射王浑首先反对说:“齐王攸是陛下的亲兄弟,应留京都参理朝政,不应出就外藩。”

光禄大夫李熹、中护军羊琇、侍中王济、甄德等,都上书劝谏,劝武帝收回成命,留齐王于京都。武帝决意除去齐王攸,所以拒不接受谏言。

王济、甄德是武帝姻亲,王济之妻常山公主,乃武帝之女,甄德之妻乃武帝之妹京兆长公主,两人因谏阻无效,决定走夫人外交的路线,派两位公主进宫求情。

武帝正在为大臣们替齐王攸求情而恼怒,忽然见常山公主和京兆长公主入宫,心知她们的来意,心里更加气愤。只见两位公主走到武帝面前,双双跪下。常山公主说:“陛下,女儿向您求个情,叔父德高才重,您就留在身边,替您操劳国事,不是很好吗?为何非让他就藩呢?”

京兆长公主亦言:“陛下,您不要听信谗言,齐王攸一心辅佐朝政,绝无非份之想。我们乃亲骨肉,可不能自相残杀呀。”

武帝听罢,心里那个气呀,满脸怒容道:“你们这些妇道之人,怎能知道国事呢?不必在此纠缠,赶快回府去!”

两位公主见武帝不答应,跪在地上施起眼泪战术,武帝不为所动,气得拂袖而去。两位公主无奈,只好回府了。

武帝气恼地来到别殿,正值侍中王戎值日,便对王戎说:“都是亲兄弟,今出攸为齐王,乃朕家私事,甄德、王济不知轻重,横加干涉,竟遣公主入宫,向朕哭泣,朕又没死,何劳她们哭泣?齐王也没死,更何劳她们哭泣?真多此一举。”

众朝臣又纷纷上书,恳请武帝留下齐王,武帝拒不纳谏,祭酒曹志慨叹道:“亲莫过齐王,才莫过齐王,陛下不留齐王在京治理朝政,反要远徙海隅,晋室恐怕不能久盛了。”

武帝对此大为恼怒,黜免了一些执意上书的大臣,从此无人敢言了。

齐王攸也不愿到边远的藩镇去,便上表自陈,被武帝驳回。攸见苟勖、冯统构谗自己,而武帝心里存私,偏听偏信,满腔孤愤,无处申诉,整日郁郁寡欢,竟身染重病。武帝听说齐王攸患病,觉得可能是不愿到藩而装病,遂派御医去诊视。

御医知道武帝的意图,到齐王府装模作样地看了看,回禀武帝说:“启禀陛下,齐王面色红润,容光焕发,举止如旧,无甚疾病。”

武帝心里充满怨恨,遂接连下诏,催促齐王攸上路。齐王攸见武帝如此残忍无情,便收整行装,准备上路。临行前,上朝与武帝辞行。武帝见齐王攸穿戴整齐,举止洒脱,谈笑如旧,更觉得他无病,便准其明天起程。

当天晚上,齐王攸便吐血而死。一个宗室贤王,朝廷的栋梁,就这样含冤被逼而死,年仅36岁。

噩耗传入宫中,武帝觉得意外,但毕竟骨肉一场,免不了恸哭一番。冯统在旁边劝武帝道:

“陛下,请保重龙体,节哀顺便。唉,人死不应妄评,但齐王名过其实,妄欺天下,使天下人归心于他。现在自己因病薨陨,除去朝廷未来之祸患,实乃社稷之福也,陛下何必如此悲哀呢?”

武帝听罢,觉得言之有理,便收泪而止。

武帝为保住自己傻儿子未来的皇位,不惜听信小人之言,逼死自己的亲兄弟。他忘记了父母的遗言,忘记了骨肉亲情,自己为晋朝的灭亡再掘一锹土。如果武帝不听信苟勖、冯统之言,重用齐王,效仿周公,辅佐太子,或许西晋历史会是另一番景象,或许不会出现贾后乱政,或许不会演出骨肉残杀,八王之乱的惨剧,西晋的寿命或许不会那么短暂。但历史不容假设,诸多偶然因素,合奏出西晋王朝的灭亡曲,这就是历史,不容更改与否认的历史。 (四)

武帝为保住傻儿子的帝位,逼死亲弟弟,但一些正直忠诚的大臣,仍以不同方式,或明或暗地请求武帝,另立太子。司空卫瑾、中书令和峤就是其中的两位。

卫瑾(220—291年),字伯玉,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仕曹魏,为侍中,廷尉卿。曾以智平定钟会和邓艾的叛乱。归晋,拜尚书令,迁司空。卫瑾为政清廉,善于政事,御下以法。他博学多才,尤善词讼,深得朝野爱戴。卫璀见太子顽愚不化,恐怕大晋的江山社稷毁于他手,便思谋密谏武帝,废黜太子,另立新人。他几次入见武帝,每次都欲言又止,觉得时机不甚成熟,始终未敢直陈其言。

同类推荐
  • 中国十大文豪——杜甫

    中国十大文豪——杜甫

    杜甫(712—770),我国唐代伟大诗人。他出生在河南巩县一个叫瑶湾的地方。杜甫从小体弱多病,但勤奋读书,十四五岁时便显露了非凡的文学才能。从20岁起,他先是游历了江南各地,后又漫游了山东河北一带。这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近代天津十二大名医

    近代天津十二大名医

    本书收录中国现代肿瘤医学创始人金显宅;跨越两个世纪的百岁大夫孙璧儒等十二名西医,都是在天津行医数十年,并在各医科上有所建树的已故先辈名医。
  • 执法总监张培梅

    执法总监张培梅

    崞县属雁门,从清灭亡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半世纪间,军阀混战,日寇侵入,战事频繁,烽火连天,时势造就英雄,战时培养将军。张培梅便是其中之一。
  • 九天揽月

    九天揽月

    欧阳自远,一个普通家庭出生的普通孩子,靠着自己的坚韧不拔和刻苦努力,一步步走上中国科学的尖端,成为了中国探月工程的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欧阳先生在书中用朴实的语言追忆几十年的点点滴滴,讲述探月的梦想是如何走进自己的人生,而自己又肩负着祖国怎样的飞天梦。欧阳先生在探索宇宙奥秘的同时,也在探索人生的意义,他期待中国探月的成功,但更期待国人真正了解“月亮文化”,感受到月亮后面的人文情怀。通过欧阳先生的自述,我们不但能够了解中国探月历程的发展与变迁,更能感受到一位老科学家为梦想执着一生的高尚情怀。
  • 寿山将军

    寿山将军

    本书是一部个人创作的历史体裁的电视文学剧本,共二十二集。主要描写了清末著名爱国将领、黑龙江将军寿山在抗击沙俄侵略的战争中,表现出来的民族英雄气概。
热门推荐
  • 神瞳无极

    神瞳无极

    这里是神瞳大陆。这里有无与伦比的天赋眼。各种能力大碰撞,谁才是最强?冉夏:我知道自己是天才,没想到这么天才!来自地球的记忆被我获得之后,我就更更更天才了……上古邪眼又如何?终究属于我!什么?你说我的天赋眼没有能力?不不不,终极奥义出来你就知道了,保证吓死你!萝莉?御姐?那是什么?我不知道,啊!地球的记忆又在作祟了,快给我滚出脑海,我还是那个纯真善良的冉夏!……更多精彩内容,快来看《神瞳无极》
  • 有一种应酬叫礼仪

    有一种应酬叫礼仪

    真诚是对人对事的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待人真心真意的友善表现,真诚和尊重首先表现为对人不说谎、不虚伪、不侮辱人,所谓:“骗人一次,终身无友”。其实表现为对他人的正确认识,相信他人,尊重他人,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真诚的奉献,才有丰硕的收获,只有真诚尊重方能使双方心心相印,友谊地久天长。平等在交往中,表现为不要骄狂,不要我行我素,不要自以为是,不要厚此薄彼,更不要傲视一切,目空无人,更不能以貌取人,或以职业、地位、权势压人,而是应该处处时时平等谦虚待人,唯有此,才能结交更多的朋友。适度的原则是交往中把握分寸,根据具体情况,具体情境而行使相应的礼仪,如在与人交往时,既要彬彬有礼,又不能低三下四……
  • 乾坤之王

    乾坤之王

    仙若阻我,我便斩仙。天若拦我,我便灭天。林炎穿越异界成为林夕炎,没有天才的光环照耀,没有强大的后台支撑,凭借的只是独自一人,通过不断的机遇契机,在这人命贱如草芥的世界不断的浴血奋战,不断的杀戮,只为活下去,成为最强者,屹立于世界武者顶点。
  • 福尔摩斯探案集·第四卷

    福尔摩斯探案集·第四卷

    阿瑟·柯南道尔的代表作《福尔摩斯探案》从问世到如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但仍然受到一代又一代侦探小说迷的热烈追捧。这本由吕静莲、于兵、巫慧编译的《福尔摩斯探案集》分4册,精选了其中27个具有代表性的故事。让我们翻开本书,跟随着福尔摩斯的脚步,一同进入惊险的凶案现场;透过他智慧的眼睛,仔细观察凶手遗留下来的蛛丝马迹;运用他缜密的思维,对案情进行细致严谨地剖析,一步步地抽丝剥茧,巧妙地揭开那些凶案背后的真相。
  • 缚天

    缚天

    这是一个仙者为尊、凡人为奴的星球,一个奇幻美丽、天道残酷的世界;让我们和少年沐晨一起,气定神闲的来修仙,来破这天规、法则、束缚;“嗯!这世界,就应该是我想的这样!”感谢腾讯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感谢书评员,真心谢谢!
  • 大蒸之世

    大蒸之世

    你们不要想,我来是叫地上太平;我来,并不是为终结这大争之世;我来,只不过是让战国改变画风。
  • 茅山道士君墨

    茅山道士君墨

    在意外的大扫除,我获得了茅山道术这本书,第一次开阴阳眼,第一次打鬼,神秘的小孩和铜镜,教练的疑奇死因,奇怪的梦,一桩桩离奇又惊恐的案件等着我来破晓。我又将如何破除五弊三缺呢?
  • 戎马一生建奇功:郭子仪

    戎马一生建奇功:郭子仪

    本书根据时间的顺序,以郭子仪的成长历程和唐朝的形势变化以及他保卫大唐的过程为基础,结合了很多郭子仪在生活或者在军队中的典型事迹,讲述了郭子仪的一生。
  • 第四进化

    第四进化

    基因药物或许可以解决许多问题,但是如果错误,科技革命后的基因革命到来
  • 走过青春的夏天

    走过青春的夏天

    当走过了青春的夏天,才开始回忆当年。或许是你我的天真,或许是命运的玩笑,那年的记忆,是多么的美好。上帝扔下甜蜜的瓶子,尝到的,却是苦涩的饮料。若时光还能倒流,我宁愿目光不再与你相遇。时光一去不返,后来才发现,我原来,还爱着你。但,还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