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10600000036

第36章 一老一少决战2008——奥巴马VS麦凯恩 (4)

麦凯恩的失败,和他的大嘴不无关系,尤其他曾错误的指控布什有反天主教倾向,也是因为他错误的批评了右派宗教人士,麦凯恩还被批评曾经称呼那些俘虏他的越南人为“gooks”(对亚裔人士的贬称),最初麦凯恩坚持使用这一词是正确的,在遭遇排山倒海般的批评后,麦凯恩才终于决定道歉。可是,一切都晚了,他的言论也激起了亚裔美国人的愤怒。麦凯恩之后虽然赢得了几个州的初选,但最后仍输给布什。

2004年总统选举,参议员麦凯恩为了党内团结,不计私怨,公开支持布什。其实,自从2001年“9·11”事件以来,麦凯恩经常赞美布什在反恐战争中的领导能力。据说,麦凯恩的老友兼参议院同事、2004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还曾邀请麦凯恩担任他的竞选搭档。不过,麦凯恩在选战中一直站在布什阵营一边。

在2006年的中期选举后,麦凯恩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考察2008年参选总统的可能性。2007年2月28日,他宣布角逐2008年美国总统职位。

如果麦凯恩在2008年的选举中获胜,他将成为美国历史上依据就任时间计算第二年长的总统,72岁的年纪超过了1980年以68岁高龄就任总统的里根。

对于有关他年龄和健康状况的疑虑,麦凯恩一概予以否认,宣称他的健康状况“非常好”。他还告诉所有人说,“我的母亲95岁了,身体很好,我当然更没问题。”

2008年美国大选初选拉开帷幕后,共和党内一开始不被人看好的约翰·麦凯恩在赢得得克萨斯州初选之后,已经得到1191张选票,稳获共和党党内总统候选人提名,早早锁定党内候选人的地位,等待民主党对手的出炉。身体离开越南,脑子犹在战场 ——麦凯恩的强硬言论集粹 在2008年的选举中,麦凯恩占有很多优势:他是全国知名的政治人物;曾发起许多主要的游说案和竞选资金改革法案;并且带头揭发了阿布拉莫夫丑闻、服役记录(包括了曾经身为战俘的纪录),在2000年总统选举中曾大出风头;广泛的募款管道和能力;在2004年的总统选举里大力协助了布什总统;对中间选民的巨大感召力。

所谓成也萧和、败也萧何,以越战英雄为政治资本赢得人气的麦凯恩,同样也未能跳出越战对他思维和行为的束缚。

两军开战,一方的战斗英雄其实就是杀死对方的罪人。越南战争长达12年,美军死亡5.6万余人,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美元,给美国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

越南遭受的损害更为惨重。北越正规军和被认为是越共游击队的人员有110万人死亡,60万人受伤,33万人失踪。南越政府军死亡13万人,受伤50万人。

更为令人痛心的是,据越南的资料统计,越战中越南共有二百多万平民死亡。这些人,死在了美军的现代化武器下,其中的杀手之一,就是约翰·麦凯恩、美国人民的英雄。

对于越战,美国人深度反省,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说:“越南战争也许是一场悲剧,美国本来是根本不应该闯进去的。”资深参议员、1976年总统候选人乔治·麦戈文说:“我认为,越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军事、政治、经济和道义的错误。”

遗憾的是,反省者不包括麦凯恩。

尽管曾经身为战俘,受尽战争之苦,但麦凯恩不愿反省,他对美军给越南人民带去的苦难视而不见,他一直主张凭借强大的军力来保护美国的海外利益。麦凯恩性情急躁、好斗,看上去随时准备为当年在越南战场的耻辱进行报复。他的言辞,很容易让人想起1964年总统候选人巴里·戈德华特轰炸克里姆林宫的说法。麦凯恩掌握了美国的核按钮,给人的感受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恐怖。

麦凯恩说:“我时常会想起死在越南的战友。他们是为了荣誉、为了国家而死。他们让我在越南的阴影下看待一切事情。”2007年8月,他面对一群老兵发表了上述看法。

有了这个阴影,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在美国,很多人都承认越南战争是一场失败,否则,越战纪念碑也不会平静地矗立在首都华盛顿的心脏地带,它坐落在离林肯纪念堂几百米的宪法公园,是静静横卧着的一段闪亮黑色大理石墙。设计者竟然是斯坦福大学三年级的华裔学生林璎。

墙的一端,一面巨大的美国国旗飘扬在粗犷的铜柱上,铜柱的底座铭刻着美国陆海空以及海军陆战队的军徽,旁边就是三座身着不同军服的士兵铜像,接着就是一段二百多米长的黑墙呈缓三角形展开。在镜面般的平滑的大理石墙面上,密密麻麻地铭刻着58000个越战丧生的美军士兵和军官的名字。

墙对面的雕塑是三个没有名字的士兵,不是昂首向天,充满英雄气概,而是一副反思和犹疑的表情,表达着美国人对这场战争的自省。

当然,这不包括麦凯恩。不肯服输的麦凯恩坚持认为越战是“高尚的事业”。如果不是政客们胆小如鼠,失败完全可以避免。他坚信,如果美国派遣地面部队进入越南,并且用B-52轰炸机进行战略轰炸,战争将是完全相反的结局。

他的这一想法在《将门虎子》中有所披露。他写道:“我看到苏联军舰在越南的港口卸下军火,我看到他们帮助越南修建地对空导弹基地。我对只准轰炸军事设施、道路、桥梁和电厂的规定不满,我觉得这不合逻辑、不可理喻。那些文职指挥官简直是白痴。”

1981年,在美国律师协会发表演讲时,他说:“我和其他老兵一样,过去、现在和将来都认为越战是可以打赢的。我认为,只要打消耗战,美国会在付出一定代价后获胜,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如果美国把战火推到北越,展开全面战争,持续使用空军,最终一定会赢。”

随着政治经验的成熟和竞选总统的压力,他说话委婉了不少,但本质思想没有改变。

2007年12月,他在2000年初选的福地新罕布什尔州的菲利普艾斯特中学发表演说,大厅内座无虚席。他回忆越战经历时赢得排山倒海般的掌声。他说:“我们决不能再把我们的孩子们派到国外打仗,让他们死在那里。”

如果这么说,倒也显出反战思想,要注意的是后半句:“如果不能实现胜利的目标。”言外之意,不是不打仗,而不是不打无把握之仗;不能随便打仗,只有当美国的核心利益受到威胁时才打仗。

接下来的问题是麦凯恩如何定义美国的核心利益。他认为,核心利益包括确保美国的生存与繁荣,保护盟友不受侵犯,在全球范围反击恐怖分子,防止核扩散。照此推算,伊朗应该在麦凯恩的打击范围之内。

麦凯恩认为,美军应该尽量不参与非战略性行动和人道主义行动,但是,涉及核心利益,即使进行全面战争也在所不惜。

1998年科索沃危机爆发,麦凯恩主张侵人科索沃,批评克林顿政府对空袭过分限制,不肯派出地面部队,他说:“这简直是刻意重复越战时期的教训。”

1994年,朝鲜的核计划被曝光,麦凯恩立即批评克林顿政府搞绥靖主义,他提出美国军队动员起来,立即对朝鲜进行制裁。

在2007年的日本空袭珍珠港纪念大会上,麦凯恩发表演讲。他说,对于朝鲜和伊拉克这样的国家必须高度重视,必须采取“击退流氓国家”的政策。如果对他们施压不起作用,就要采取军事手段。

对此,美国科学家协会的约翰·派克评论说:“在我看来,麦凯恩觉得打一下某个国家是再正常过不的事了。我想,他还没有真正从战场匕回家。”担心中国崛起,支持日本入常 ——麦凯恩的亚太政策 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大选时或多或少会有“中国因素”存在。麦凯恩对华态度如何,且看YouTube网站上点击率比较高的几段录音:“美国外交唯一的长期巨大挑战,就是如何应对中国的崛起。但是,现在问题的关键不是中国能否崛起,而是中国发展成什么样子。”(2005年4月在百人会上的演讲) “我知道中国一直在侵犯知识产权,我要把他们告上世贸组织。我将给他们施压,让他们停止侵权。我告诉你,随着中国的经济的发展,他们会愈加重视知识产权,或许,这是促使他们保护知识产权的最好方法。”(2007年11月在博客网站TechCrunch的讲话)

从这些只言片语可以看出,麦凯恩把中国视作对手,担心中国的崛起,也知道中国的崛起无法遏制。可以看出他的心里充满矛盾:既希望和中国接触,和中国进行贸易,也对中国的走向充满怀疑;既重视合作产生的利益,也力图表明双方是为了利益暂时合作,而不是建立在价值观基础上的盟友关系。

麦凯恩对于亚太地区或中国的看法,比较完整地体现在2007年11月发表在《外交》杂志的文章中,试译如下:

如今,世界权力中心东移,亚太地区正在崛起。如果我们抓住发展中的机遇,本世纪可以确保双方的安全、繁荣和自由。几十年来,亚洲经济突飞猛进,其成就众所周知,鲜为人知的是更多亚洲国家进入民主轨道。日本前首相说“自由和繁荣”的方舟在东亚起航。印度总理说自由民主是“当今世界社会和政治机构的天然秩序”。亚洲国家正在加强联系,开展贸易和安全协作。

朝鲜的极权政府和贫穷社会和这个趋势背道而驰,今后的谈判必须要把朝鲜的弹道导弹计划、绑架日本人质、支持恐怖主义、支持核扩散等因素考虑在内。

直面挑战的关键在于和盟友加强合作,美国必须承诺在这一地区的存在。我欢迎日本的世界领袖地位,欢迎日本成为全球大国,支持它的“价值观外交”,支持他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作为总统,我将加强和澳大利亚的联系,它的部队在阿富汗、在伊拉克和我们的军队并肩作战,我将寻求重建和韩国的关系,通过强化经济安全合作来减少摩擦,我将夯实和印度日益发展的关系。

在东南亚,我将寻求升级和印尼的关系,扩大和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越南的防卫合作,和有意愿的伙伴共同推进民主。我将击败恐怖主义、犯罪、毒品交易带来的威胁,我将结束缅甸悲惨的践踏人权事件。美国应该更积极地参加亚洲地区组织。

作为总统,我将使澳大利亚、印度、日本和美国的亚太民主国家伙伴关系向制度化方向发展。

和崛起的中国打交道是下一任美国总统的核心挑战。最近,中国的繁荣让更多的人脱离贫困,这是有史以来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中国的新生力量意味着责任。下一步,我们理所当然地期待中国在国际上做一个负责任的经济伙伴,具体而言,中国的公司能采取透明的行动,中国应该对出口安全进行管理,让人民币遵从市场规律浮动,推进可持续性的环境政策,不再对世界能源供应采取不顾别人的做法。

中国号称要“和平崛起”,对军力建设采取更透明的态度。当中国建造更多潜艇、制造更多战斗机、更新弹道导弹、试验反卫星武器时,美国必须对这些挑衅性的行为提出质疑。中国用大量导弹和战争言辞威胁台湾时,美国必须记录在案。中国和缅甸、苏丹、津巴布韦等“贱民”国家发展密切的经济和外交关系时,会导致和美国的紧张关系。中国开办旨在派出美国的地区论坛和地区经济协作时,美国必须采取对应措施。

中国和美国不是命中注定的对手,我们有着很多共同的利益。中美关系对双方、对亚太地区乃至全球都有益。然而,只要中国不实现政治自由,我们的关系将只能是利益共享,而不是价值共享。后记

写书是件快乐的事情,尽管这个过程肩膀会疼、眼睛会酸,但最后一个句号落下的那一刻,除了快乐、激动,更多的是感激之情。

感谢当代中国出版社经验丰富的责任编辑陈立旭先生,他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修改建议,令本书增色不少。当然,如果不是郑挺颖牵线搭桥、朱家雄代为奔走,此书的出版肯定还要多些波折。

在寻求出版的过程中,阎昕霞、陈小茹、吴劲松、许鑫、白小薇、沈中明、李锐,都提供了帮助,请允许我借此机会向他们说声谢谢。

感谢我所服务的《中国青年报》,这是个催人奋进的集体。感谢把我招进报社的梁平老师,是她指导我从一个学生成为记者、编辑;感谢国际部主任陈为民老师,他的豁达、宽容给了我个人发展的空间;感谢国际部副主任高鑫诚,他和我亦师亦友,他对文字的雕琢是我难以企及的;感谢我的同事石洪涛,我怀念我们一起做新闻的那段日子,也感念他的鼓励和支持。同时,感谢报社所有帮助过我的领导、同事,特别是曾“共患难”的原副总编辑樊永生。

尤其需要感谢的是徐冰川,她提供了一处供我潜心写作的场所,累了可以赏花品茶,也可葡萄架下听雨声,邱永峥当然不能忘记,他的鼓励和敦促一直是我写作的动力。

我还要特别感谢一个人,从2000年相识以来,她给我提供了许多工作上的帮助。她是熊昱彤,在美国驻华使馆新闻文化处工作,她的鼓励和关注让我有了更多的工作激情。

还有一个人需要特别致谢,那就是曹守忠医生。我们是多年好友。我写作期间,他调配的中药解决了我多年的“小恙”,令我保持充沛的精力。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我写书烦躁时只一句话就惊醒梦中人:干吗烦呢,写书应该是件快乐的事啊!

此刻,还要和我的老师们说声谢谢,北大的陈昌凤老师是我的新闻学启蒙老师,李琨老师教会了我做研究的方法,山东师大的徐震老师在我学英语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高中时代王宏老师给予我学习的信心,初中时王德省老师作为班主任给了我许多帮助,小学时候的语文老师徐金福让我的文章第一次变成铅字。在此,对许多教我的老师无法一一列举,他们每个人的帮助我都放在记忆的深处。

当然,第一本书问世之际,父母之恩当铭记。我的父亲王德海、母亲刘玉兰含辛茹苦把我养大,供我上学。最让我难忘的是,我上高中时他们离开家乡到外地挣钱,一待就是十年。如今,他们回到农村老家,我希望他们身体健康、高高兴兴的生活。不能忘怀的还有叔叔王德建和婶婶张慧,没有他们的鞭策和激励,我的人生可能会大有不同。另外,我的爷爷如果能看到这本书,也一定会很高兴的。

同时,还要感谢我的岳父刘玉明、岳母孙桂清,他们不辞劳苦地帮我做饭、熬药、带孩子,让我得以全身心投入写作,平时说不出谢谢,借此机会表达感激之情。

最后,我要感谢的我夫人刘玲和儿子王汉骏。夫人的鼎力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她在我气馁时的鼓励让我一路坚持下来。儿子王汉骏是我的开心果,每次看到他,所有劳累都消失了。本书截稿之际,也是他的两岁生日,这,算是我送他的生日礼物吧!当然,他要长大了才能读。

同类推荐
  • 政治传播研究:理论、载体、形态、符号

    政治传播研究:理论、载体、形态、符号

    立足政治传播学,梳理评介西方政治传播学的发展历史、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现状、媒体与政府关系研究概况等。阐述报刊、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大众媒介的政治传播功能及其与政治的关系。分析作为政治传播形态的政治新闻、政治宣传与政治的关联。并从传播符号角度对政治修辞、政治象征、政治形象进行研究。与同类政治传播著作相较有一定的创新性。
  • 制度高于一切

    制度高于一切

    制度高于一切。制度决定成败和兴衰,制度决定高度和跨度。一个发达而进步的企业必基于一种发达而进步的制度。一个昌明而伟大的国度必基于一种昌明而伟大的制度。一个和谐而文明的社会必基于一种和谐而文明的制度。
  • 初中思想品德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初中思想品德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初中思想品德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为“初中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丛书”之一。书中所选说课稿多数是全国各省市说课比赛中的优秀作品,充分体现了各地最新教研教改方向,作者都是新课标教改的试验者和开拓者,引领着课堂教学的革新、潮流;并且这些说课稿均为实践型说课,追求教学的艺术性和高水平。
  • 大博弈:中国的“太极”与美国的“拳击”

    大博弈:中国的“太极”与美国的“拳击”

    中美两国之间尽管有些纠葛,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分歧,但归根到底中美关系是要好起来才行。这是世界和平和稳定的需要。中国威胁不了美国,美国不应该把中国当作威胁自己的对手。
  • 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怎样当好班组长

    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怎样当好班组长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热门推荐
  • 历史年鉴之1920

    历史年鉴之1920

    本系列包含了世界历程、科技、文学、宗教、哲学、历史、国运纪事等各方面的整理记录,作为系列年鉴。
  • 败者物语

    败者物语

    很普通的《最强会长黑神》+东方同人
  • 太上黄庭外景玉经

    太上黄庭外景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妃太腹黑,邪王盛世宠

    魔妃太腹黑,邪王盛世宠

    她,是风云大陆第一废材,貌若无言;她,是地球第一杀手佣兵,倾世美颜。当她成了她,会发生什么?他,是风云大陆最神秘的存在,却因她而现身于世。当妖孽的两人在一起时,管你天赋多高,容颜再美,也全成了他们的铺垫。不要问为什么?有本事,你也去抓只专情又厉害的妖孽回家。
  • 战灵录

    战灵录

    一朴实少年,绝脉天弃,却意外觉醒了元力,自望川走出,一路征战,开始了一段不同寻常的旅程!天道弃我,何惧,唯有一战,用拳头,砸碎天道,我主沉浮!吾之意志,唯战!战天,战地,战苍生,战尽一切!以吾拳,轰破一切阻碍,以吾脚,踩碎一切不平!
  • 斗罗大陆之暗夜冰恋

    斗罗大陆之暗夜冰恋

    她,血魇,三十世纪的杀手女王;她,血殇,三十世纪的仅次于杀手女王的杀手,有朝一日,她们遭到了手下夜梦的背叛,一朝穿越,竟到了小说中的世界——斗罗大陆,她们,将会有怎样的蜕变?
  • 我的妖王你最呆

    我的妖王你最呆

    当一吐槽女遇到一天然呆却腹黑的妖王会出现什么事情?“顽逗!你在做什么?!”“吃鱼。”“那为什么连骨头都吃了?!”“因为好吃。”明明长得很邪魅,但却是呆萌骚年,真的让吐槽帝吐血。
  • 无赖仙尊

    无赖仙尊

    有事的时候就打打坐,炼炼丹,没事的时候就打劫下仙官,调戏下仙女,天上天下的为我独尊,谁能动他仙尊分毫。只是一个不小心把个天庭搞得天翻地覆,不好再混下去了,只好溜之大吉。溜下凡界,继续做他的无赖仙尊。
  • 城市尘世情之殇

    城市尘世情之殇

    不过是一场小小的故事。在城市,在尘世,陈清云,余可,尤俪,三个离婚女人的生活。纠葛不息的情与爱,不管是情感还是肉体,以爱情之名,总让女人迷失。所谓传奇,也不过是普通的男人女人,在世俗里承受着各自平凡的生活。不管寂寞或者孤独,活着总是传奇。
  • 半世流离却唯独看不清你

    半世流离却唯独看不清你

    这一程山水,与你相遇,我动了情,醉了心,甘愿在你的眼角里沉沦。缠绵在有你的风花雪夜中不醒,读你三生亦不厌,念你百转也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