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鹿是世界上最大的鹿科动物,体长210—230厘米,肩高177厘米,成年雄鹿体重200—300千克,是驼鹿属下的唯一种。以雄性的掌形鹿角为特征。驼鹿分布于欧亚大陆的北部和北美洲的北部,共分化为6—7个亚种,不同亚种的毛色有所不同。中国是其分布区的南缘,在历史上的分布很广。驼鹿的头又长又大,但眼睛较小,成年雄鹿的角多呈掌状分支。喉下皆生有一颔囊,雄性颔囊通常较雌性发达。鼻部隆厚,上唇肥大,肩峰高出,体形似驼,故而得名。驼鹿为典型的亚寒带针叶林动物,单独或小群生活,多在早晚活动。
最小的猴子
眼镜猴属灵长目眼镜猴科,是一种珍贵的小型猴类,是全世界已知的最小猴种。
它们的独特之处在于眼睛——小小的脸庞上,长着两只圆溜溜的特别大的眼睛,眼珠的直径可以超过1厘米。
眼镜猴的身体只有9—16厘米长,它们的脑袋能够转动180度,浑身长满了柔软而厚实的毛。眼镜猴经常抱着树枝趴在树上或在树枝之间跳跃。其趾端(可以理解成手指尖和脚趾尖)有一个盘子形状的肉垫,这就可以使它们能牢牢地攀附在树枝上。
眼镜猴还有一条长出身体几乎一倍的尾巴,它起着平衡和支柱作用。因为这条尾巴,眼镜猴不仅能准确地在树枝间跳来跳去,也可以稳稳地趴在树枝上不掉下来。眼镜猴是夜猫子,它总在夜里出来捕食昆虫。
眼镜猴是热带和亚热带茂密森林中的树栖动物,喜欢生活在茂密的次生林和灌丛中,原始森林中也有分布。主要分布于东南亚的菲律宾等地,属于濒危动物。
最大型的猴子
世界上狒狒是最大型的猴子,生活在非洲的黑土地上。比如西非的狒狒体重可达到55—60千克,长有90厘米。狒狒喜欢成群地生活,每个群体一般有20—60只,有时最多者可达100多只。
在成群的狒狒中由一只年龄较大、身体强壮和经验丰富的雄性狒狒领导,其他狒狒都听它指挥。狒狒的头脑一般比其他动物要聪明,懂得用石头或木头当做武器去对付敌人。成群的狒狒是非常团结的,一般的动物不敢去惹它。
最大的羚羊
生活在中非和南非洲的大角斑羚,是所有羚羊中的最大种类。因为它的个子巨大,上角有点儿旋转,所以又称其为大羚羊或非洲旋角大羚羊。这种大羚羊的肩高一般在172—178米之间,最大者可达182米;身体的长度在2.8—3.30米之间;体重一般在600千克左右,最大的几乎要达到1吨左右,真是比水牛还要高大和粗壮。蹄毛棕色或灰黄色,肩背部略有细白纹。雌雄性的大羚羊都有角,但雌羚羊的角较细较长,最长的能达到1米以上。
大羚羊主要生活在疏林的草原地区,常常以小群同栖,年长的雄性大羚羊为王,率领若干只成年羚羊和幼年羚羊一起觅食和活动。
最大的犀牛
白犀又叫白犀牛、方吻犀、宽吻犀等,体大威武,形态奇特,是体形最大的犀牛,陆生脊椎动物中居于第二位的庞大动物,堪称“犀牛之王”。目前野生白犀牛仅生长于乌干达和向北的尼罗河上游。仅存约4000只。白犀牛身高1.8—20米,身长达4.1—4.4米,体重在2—3吨之间。
白犀牛头部特长,大约为120厘米,眼睛很小,分别长在头部两侧。其体躯浑圆粗壮,皮肤光滑,厚约2—3厘米。白犀牛上唇平而宽,呈方形,故有宽吻犀及方吻犀之称,由于接触面积大,吃起草来就像割草机一样。白犀牛的角长在鼻子上,两只角一大一小、一前一后,通常前角较长而稍微向后弯曲,长度为60—90厘米,后角较短,长度为50厘米左右,雌兽的角较雄兽的更长。它的角不是骨质的,而是上皮组织的衍生物,由角质纤维堆积而成,所以并没有长在骨头上,而是长在皮肤上,却格外坚硬和锋利,是其自卫和进攻的武器。虽然名叫白犀,体表却呈灰色。
最小的熊
马来熊是世界上最小的熊类,成年熊才不过1.12—1.2米,体重在40—50千克之间。新生的熊才只有19厘米,体重300多克。
马来熊产于中国云南省、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地。身形较小,行动非常灵活,善于爬树,是以果实、椰子树苗和虫类为主食,有时也吃其他小动物或昆虫,是一种杂食性动物。
最大的斑马
细斑马是斑马中体格最大与外表最美的。其肩高为140—160厘米,耳朵特别大,鬃毛长而发达,吻部呈灰色,身上的条纹又细又密又多,四肢的条纹特别细密,腹部白色没有条纹,背脊上有一条很宽的纵纹。
细斑马分布在苏丹南部、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北部和索马里等地半平原树林地带,常常是10—12匹细斑马结成小群,由母斑马率领,叫声如驴子。
最小的马种
常见的马,一般体高都在145厘米以上。世界著名的小种马歇特兰小马却要矮小得多,它的最大体高是116.8厘米,大多数都在100厘米左右。这种小马以其产地歇特兰群岛而得名,该群岛位于苏格兰北部约160千米,距北极圈536千米的大洋中。
歇特兰群岛气候严酷,植被稀少,崴岩崎岖。在这种环境下自然育成了当地特有的耐寒而强壮的歇特兰小马。在18世纪后期,这种小马随着英格兰移民传入美国,被专门保留供儿童乘骑,并得以维持了相当纯的血统。1888年在美国成立了“美洲歇特兰小马俱乐部”,更是有计划的提高了精心培育的兴趣和热情。迄1972年,已注册的小马超过13万匹,并以每年平均注册2000匹的数字增长。1972年该俱乐部有设立了“美洲小种马饲主协会”,制定了若干章程,其中规定小种马的体高以86厘米为下限。
最大的马
世界上最大的马是指英国一匹名叫杜克的夏尔马,它不会轻快跑步,而是步履沉重,蹄声如雷,体重更是超过一吨,破了世上最大马匹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据香港2009年12月30日《大公报》报道,这只夏尔马未来两三年还会继续长大,重逾一吨,重量与小型货车相若。杜克的前主人在2006年离世后,它便来到肯特郡马匹收容所,从此备受注目。它的新主人为它建造一个特大马厩,它所用的地毡和马鞍都是度身订造的。
杜克每星期的饲料费达110英镑。在冬天,饲养员每星期都要送来两大堆饲料和一捆半的干草,它的食量是普通马匹的四倍多。
夏尔马是强壮战马的后裔,中世纪时由威廉一世引进到英国,供武士在战场上策骑。虽然杜克体形庞大,但它最好的朋友却是一匹名叫贾斯珀的小马。
最早有胎盘的哺乳动物化石
2002年4月25日英国《自然》杂志发表文章说,一组中美科学家宣布,在中国东北辽宁省1亿2500万年前(白垩纪前期)的地层发现了最古老的有胎盘的哺乳动物的全身骨骼化石。
美国卡耐基自然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科学院的专家宣布,这种属于“真兽类”的动物体型相当于一只大老鼠。据化石的外观推测,当时这个小家伙可能在翼手龙飞过时爬上了树枝。伸长的足趾表明它善于攀缘。
研究者说,这是迄今为止所知的,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类家族中最早的成员。卡耐基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罗哲析说:“它是这个品种多样,极其重要的类别(哺乳类)的源头。”
这种动物的牙齿和踝关节表明它是真哺乳亚纲家族(也称真兽亚钢)的一员,而不是有袋类或产卵的单孔类动物。
最早的直立行走的动物
加拿大、德国和美国的科学家在德国一采石场中发现了一种爬行动物的化石,这有可能是最先直立行走的动物的化石。这种动物大约生活在2.9亿年前,远比恐龙、鸟类和人类等依靠两肢在地球上行走的动物出现的时间早。该动物大约长30厘米,重量不足500克,慢行时四肢着地。但分析表明,这一动物的上肢较短,下肢较长,而且从它的臀部结构、膝盖和踝关节可以看出,它在需要的时候能够用下肢行走。直立行走时以脚趾站地,用尾巴掌握平衡。对牙齿的分析表明,这一动物是食草动物,这说明它为了躲避其他动物的捕食,经过不断进化而获得了靠下肢奔跑的能力。
科学家还指出,这种动物并不是一种较晚出现的爬行动物的祖先。这一发现又说明动物依靠下肢行走的能力出现在动物进化过程中的多个时间段里,同时还证实了两足行走在动物进化史上出现过几次,部分恐龙、鸟和哺乳动物都获得了这一能力。
筑巢最精致的鱼
鸟会筑巢,而有些鱼为了保护子嗣也有筑巢的本领,其中筑巢最精细的鱼要算刺鱼了。刺鱼因它背上生有4—10厘米长的数根刺而得名,为冷水行小鱼类,体长5厘米左右,种类很多,分布在我国北方淡水中。朝鲜、日本、俄罗斯和蒙古亦产,有的生活在海洋中,有的生活在淡水中,以鱼卵、幼鱼和甲壳类为食。
每到春夏是刺鱼生殖季节,雄刺鱼呈艳丽红色,它要先筑好一个非常精致的巢。这个小小的“建筑家”,从“设计师”到“施工员”身兼数职,首先是寻觅适当的地点,如在水草之间,水流平稳处,或在海潮所及的岩石沼泽间;地点选定后,衔来水草的根茎以及其他植物的屑片,用自己肾脏分泌的黏液丝把它们粘合在一起。
最大的蝌蚪
每年春天,在小水沟、河水塘里,我们可以看到好多蝌蚪,他们一般只有1至2厘米长。但在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和特立尼达岛上,却生活着一种巨大的蝌蚪,它的全长往往超过25厘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蛙的蝌蚪呢?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释,谁也没有见过这种巨型蝌蚪变成的蛙。于是科学家给它取了许多不同的名字。
为了揭开神秘蝌蚪之谜,科学家把这硕大的蝌蚪饲养在实验室里,观察它的生长、发育、经过变态、终于等到它成了具有四肢的蛙,真相大白。原来这种蝌蚪在变成蛙的过程中,不仅没有长大,相反却变小了,从全长25厘米的蝌蚪,变成最多不超过7厘米的一个蛙。如此面目全非,难怪博物学家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要把当地出产的这种蛙和那么大的蝌蚪联系起来。大家根据这一不合理现象,给这种蛙取了一个特别的名字,称为“不合理蛙”。
最保暖的皮毛
北极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又名白熊。按动物学分类属哺乳纲,熊科。顾名思义,北极熊生活在北极。它们把家安在北冰洋周围的浮冰和岛屿上,还有相邻大陆的海岸线附近,基本呈环极分布。它们一般不会深入到更北端的地方,因为那里的浮冰太厚了,连它们的最主要猎物——海豹也无法破冰而出,没有食物,北极熊自然不会去冒险。
北极熊的皮毛可谓是最保暖的,不仅具有美观、柔软、滑润和发亮等优点,而且经久耐用。中世纪时,欧洲人就把北极熊的毛皮视为珍宝。伊斯兰教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十分喜爱这种毛皮,曾从国库中支钱来收购它。在挪威的特龙黑姆市,富人向大主教感恩时,如果赠送一张北极熊的皮毛,那就是最崇高的大礼。因此,当时许多大教堂的祭坛前面,都铺有熊皮制成的地毯。这一方面显示了神圣,另一方面毛皮的保暖性使教士们早晨朗读经文时不会冻脚。
最早的克隆哺乳动物
世界上最早的克隆哺乳动物是羊。1997年,生物学界发生了一件轰动世界的大事,克隆羊“多利”诞生。
距爱丁堡市10千米远的郊区,有一个罗斯林村,罗斯林研究所就建在这里,它是英国最大的家畜家禽研究所,也是世界著名的生物学研究中心,这里便是克隆羊“多利”的出生地。2003年2月14日,这只名叫“多利”的克隆羊,因患严重的肺部感染而接受了“安乐死”。
飞得最高的鸟类
大雁是一种大型游禽。形状略似家鹅,有的较小。嘴宽而厚,嘴甲比较宽阔,啮缘有较钝的栉状突起。大雁群居水边,往往千百成群,夜宿时,有雁在周围专司警戒,如果遇到袭击,就鸣叫报警。每年春分后,大雁飞回南方繁殖,寒露后飞往北方越冬。群雁飞行,排成“一”字或“人”字形,人们称为“雁字”,因为行列整齐,人们称为“雁阵”。大雁的飞行路线是笔直的。
据科学数据记载,目前世界上飞的最高的鸟类就是大雁。它的平均飞行高度为1万米,据可靠数据记载,我国西北部高山湖泊地区的夏候鸟——斑头雁又是大雁中的登高冠军。每年夏季,斑头雁从印度起飞,飞跃世界第一高峰——喜马拉雅山脉的珠穆朗玛峰到达前夕的目的地——西藏。科学家们在印度发现,斑头雁迎着热日炎炎的太阳,拍打着双翅直冲云霄。估计当时的高度在17680米左右。这个高度在同温层内,空气最稀薄,温度恒定,对一般的鸟类来说就是死亡区域,而斑头雁却能在“死亡区”内飞翔自如。
寿命最短的昆虫
蜉蝣具有古老而特殊的性状,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虫,和蜻蜓目可同分为古翅次纲,他们的翅不能折叠。蜉蝣目昆虫体形细长柔软,体长通常为3—27毫米,触角短,复眼发达,中胸较大,前翅发达,后翅退化,腹部末端有一对很长的尾须,部份种类还有中央尾丝,稚虫水生,成虫不取食。
如果“寿命”两字在昆虫中是指成虫生活的天数而言,那么蜉蝣是昆虫中最短寿的。我国古代早有记载:“蜉蝣,……朝生暮死”。确实,多种蜉蝣成虫的寿命只有几小时,寿命最长的不超过一星期。
蜉蝣的交尾在“婚配”中进行。傍晚时刻,水面上常积聚着大群刚孵化的蜉蝣,在飞行中,一只雄虫会突然抓住一只雌虫进行交尾。交尾后,雌虫产卵在水中。蜉蝣的卵生有一些细线,在水中这些盘着的细线伸开。有些细线尖端有吸盘,卵可以牢牢地固着在河底,以便安身立命。
最珍稀的鱼
1938年12月22日,从非洲传来一个震动了世界动物界的特大新闻:在南非东伦敦港附近查伦马河口外56千米处的印度洋里,渔民们从80米深的海水中捕捞到一条长153厘米,重577千克的奇异的怪鱼。这条鱼全身披覆着黏滑的大形圆鳞,发出美丽的蓝艳艳的光泽,它居然顽强地在甲板上挣扎了3个小时才断气。
谁也没有见过这种鱼,渔民们决定将它送给当地的博物馆。可惜正赶上圣诞节期间,邮运的延误,使这条鱼的内脏变质。所以,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只能将它制作成标本。那些初次看到这条鱼的科学家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条不可能存活到现在的鱼,因为它早“该”在1.2亿年前到6000万年前就绝种的属于空棘鱼类的一种总鳍鱼。总鳍鱼生存鱼3.5亿年前的泥盆纪,它的一支——骨嶙鱼类,是两栖息动物的祖先,2亿多年前已经灭绝。想不到竟然还有空棘鱼这一支孤种历经沧桑,繁衍至今,真让人难以想象!
纤维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