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77100000010

第10章 半句诗文

第二天上午,劳累了很多天的队员们竟然睡到了自然醒,他们梳洗完毕后,已是九点多钟了,很快就要和薛冰白他们汇合了……

薛冰白和艾可丝提前一个半小时赶到了汇合地点。他们向余数英三人说明了在蓝欣家看到的情况,证实蓝欣遭人绑架了……

余数英又向他们讲明在这里的见闻、店老板的故事以及关于“杜甫因何而死”的事情。

薛冰白说道:“要想知道杜甫当年来没来过这里,我们去查查他的诗不就知道了吗?”

“哎呀,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余数英拍着脑门说道。

“这就叫集体的智慧吗!”薛冰白说道。

“那上哪去查呢?”艾可丝问道。

余数英看看小镇的街道商铺,说道:“书店啊!”

“现在就走!”宋小雨说道。

“大家把范围主要集中在地方志和唐诗方面!”余数英说道……

其实,世界上有很多秘密的答案就在我们身边,不是我们没有发现它,而是我们缺少发现它的整合意识!

尽管梦之队队员们不懂得什么是“整合意识”,但是他们从“天诗传奇”开始,无不在运用这种意识行为来谈古论今探秘求源!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在一本地方志的书中,找到了这样一首杜甫当年做的诗句。

我经华原来,

不符见平陆。

北上唯土山,

连天走穷谷。

书中说明,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安史之乱的叛军攻入关中,杜甫向北流亡,途径华原即今天的耀州、同官即今天的铜川 、三水即今天的富县,他在途中作了《三川观水涨而二十韵》。这是诗的前四句。

“这么说,杜甫确实来过耀州,经过此地?”余数英说道。

“这样看来,传说有可能是真的!”宋小雨说道。

“现在下结论还太早,我们只是听说杜甫身体有病,从诗里看到他北上时经过此处,但是我们不知道他为什么在第二年又回来路过此地?为什么要用一方白玉印章来报答救命之恩的村民呢?历史上的杜甫很穷,那么他哪来的白玉印章?究竟有没有回报过印章,这还只是传说,有待考证!”余数英说道。

“如果真有什么白玉印章,我们也就知道蓝欣的下落了!”华对好说道。

“你的意思是说,绑架蓝欣的那伙人一定是冲着白玉印章来的!”艾可丝说道。

“那枚印章一定价值连城!”薛冰白说道。

“印章的价值不仅要看它的材料,更要看它篆刻的作者是谁?如果伟大的诗圣杜甫篆刻了白玉印章,那绝对是价值连城!”余数英说道。

“那伙绑架者又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呢?”薛冰白说道。

“哎呀,哪来那么多的复杂问题!”宋小雨焦急地说道,“我们现在就向印台村进发,或许能找到一点蛛丝马迹!”

“哭泣包说的对,我们现在就走!”余数英说道。

进印台村的黄土山路异常崎岖,加之昨夜下了一场雨,泥泞的山路更加难走。还好,我们的梦之队是经过训练的,这点山路对他们来说,不在话下。队员们选择弃车步行,向村里走去。

“我真不明白,杜甫为什么要来这个村子呢?”哭泣包宋小雨说道。

“他要躲避战乱,所以会选择偏僻的地方!”华对好说道。

“这下倒好,我们要踏着杜甫当年的足迹寻找杜甫了!”薛冰白说道。

“不对——我们是踏着蓝欣的足迹寻找蓝欣!”余数英说道。

“老班长说得对,我们这是追寻他们的足迹,揭开印台传说的秘密!”艾可丝说道。

“或许还能揭开杜甫的死亡之迷呢!”余数英说道。

“哦,又是一趟梦幻之旅!太刺激了!”薛冰白说道。

队员们渐渐地走进村子里,但他们却奇怪地发现,这里的村民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们,这种眼光夹杂着愤怒,甚至是仇恨,这是为什么呢?队员们看不明白……

在一处麦田小路边,队员们终于找到了可以问路的机会。一位年纪很大的老婆婆,她一只手拄着拐杖,另一只手挎着个筐子,像是刚割了一些猪草什么的正往家里走。由于她年纪大,路又不好走,所以走起来步履蹒跚,险些跌倒。

看到这里,艾可丝和余数英连忙上前掺扶老婆婆,而华对好则上前帮助老婆婆背筐子,他们帮扶着老婆婆向她家的方向走去。但是他们都没说什么,也没有问什么话。

直到老婆婆走到了家,她才看看这几个孩子,面无表情的说道:“哎,年轻人都出去了,就剩下我们这些老骨头了!”

“别担心,他们会回来的!”余数英说道,她在寻找问话的机会。

“老婆婆,您今年高寿啊?”华对好问道。

“哎,七十七啦,不中用了!”老婆婆坐下来说道。

“哦,您可要注意身体啊——您一直生活在这个村子里吗?”余数英问道。

“是啊,住了好几代人了,我看也到头了!”老婆婆哀叹地说道。

“您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余数英问道。

“哎,你们不知道哇,去年下了一场大暴雨,把庙给冲垮了!没人保佑我们了!”老婆婆难过地说道。

“您说的是印台庙吗?”余数英问道。

“是啊?”

“暴雨冲垮了庙,我们还可以重建吗?”艾可丝说道。

“哎,建不好了,镇庙碑都现身了,可惜只剩下一半了!报应啊!”老婆婆叹息道。

“镇庙碑现身?什么意思啊?”艾可丝问道。

老婆婆忧郁了一下,然后说道:“听祖辈上说,当年在建造这个庙的时候,在地下埋了一块镇庙碑!”

“您见过这块碑吗?”

“没有!听说去年有人见到了,不过很快就不见了!”

“那个石碑上写了什么吗?”余数英问道。

“哎,半个石碑,半句诗!”老婆婆说道。

“什么诗,您知道吗?”艾可丝问道。

老婆婆沉思着,宋小雨连忙跑到她身后为老婆婆轻轻地捶背按摩。

老婆婆想了想说道:“我也不清楚,听说是杜甫写的!”

“杜甫写的!那传说的印——”艾可丝正想向下问,被余数英打住了。

“老婆婆您能告诉我们去印台庙怎么走吗?我们想去那里拍些照片!”余数英说道。

“哎,都没了。你们要想看啊,就顺着小路直往村东头走,就能看见!”老婆婆叹声叹气地说道。

告别了老婆婆家,队员们马不停蹄地向村东头走去。很快他们就找到了那座“破庙”。被暴雨冲垮的印台庙,真如人所说,是座破庙,破烂的门窗,破烂不堪的土墙烂瓦,到处都是蜘蛛网,野草杂生,简直是残垣断壁。

队员们围着小庙转了两圈,也没发现任何文字,余数英拿出DV机随便拍了一些照片,队员们感到有点失望,正在这时,他们看到,不远处正有一个人向他们傻傻地发笑。

华对好想走过去问些话,可是那个低低矮矮的、衣衫褴褛的傻笑的人却不想靠近他。华对好向前走一步,傻笑的人就向后退一步;华对好要是向后退一步,他就向前进一步,总是保持着一定距离,简直是在逗华对好玩。

队员们看到这个情况,感到好奇。余数英大声说道:“我们都是些小孩,你怕什么呢,来给你拍张照片,不要钱!”

余数英让华对好向后退,他们静静地望着那个傻笑的人。

那个人一步一步地向队员们靠近,等他走近了,队员们才看清楚,他并不是在傻笑,而是他的脸长的就是一副傻笑的样子。

艾可丝拿出饼干等吃的东西递给他,那人毫不犹豫地接过饼干吃了起来。吃完之后,他又伸手要,艾可丝又给,这回他没有吃,而是装在衣兜里,他笑着说道:“你们是好人,想知道那块石碑上的字吗?”

“你真神了,你能告诉我们?”华对好激动地说道。

“去年我记住了,这些字已经让我换了不少吃的的啦!”

“那你能告诉我们吧?”

“可以,不过你们可不能把我当成疯子,说我胡乱说话!”那人要求道。

“当然不会,你说吧!”

“好,那半个石碑上刻着‘双手空空无祭品,偶见雪玉照松林,南阴北阳印台山。’”那人像是背口诀的一样顺口背了出来。

“完了?”余数英问道。

“完了!”那人说道。

“怎么是半句啊!”

“半个石碑当然是半句啦!”那人说着便跑开了。

“啊,这样无头无尾的诗句什么意思吗?”宋小雨说道。

“这有什么难的,天诗我们都能破解,这首唐诗算不了什么?”华对好说道。

“聪明绝顶的老班长,你有办法吗?”薛冰白笑着问道。

“看清楚了,我是聪明但还不绝顶!”余数英笑道,“我们暂且认为是杜甫写的诗,那么,他两手空空,手里不拿东西去祭奠谁呢?”

“而且是偶然看见白雪和松树林,这个地方没有松树啊!”薛冰白说道。

“可是,他却告诉我们有两座印台山!”宋小雨说道。

这时,艾可丝拍着笔记本电脑,高兴地说道:“OK,我查到了一条线索!”

“快说!”

“历史上曾说杜甫写过一句‘少陵月夜祭黄陵,双手空空无祭品’的诗句,可惜一直没有找到原诗,人们推测可能是后人的杜撰。”艾可丝说道。

“你的意思是说,这诗也可能不是杜甫写的!”薛冰白说道。

“不见得,不管是谁写的,艾可丝查到的这两句前后肯定还有诗句,我们刚才听到的也许就是后两句!”余数英说道。

“杜甫又自号少陵野老,至少我们现在知道了,他在曾一个有月亮的夜晚两手空空地去祭祀了黄陵!”艾可丝说道。

“黄陵也有座印台山,正好是‘南阴北阳印台山’。”宋小雨说道。

“难道这一切真与传说中的印章有关吗?”艾可丝问道。

“现在,我们的思路清晰了,面前的这座南阴印台山就是我们要查找的目标!”余数英说道。

“那北阳印台山我们要去吗?”宋小雨问道。

“少不了的!”余数英说道……

“出发——印台山!”

同类推荐
  • 丛林书

    丛林书

    童话的主人公毛格利,是吃狼奶长大的人之子;与现实中的狼孩不同,毛格利没有被丛林吞噬,也没有在人间夭折。在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丛林里,在狼性和人性之间,他学会了坚强、勇敢、思考和爱,从而长大成人。
  • 世界上下五千年故事大全集

    世界上下五千年故事大全集

    五千年,是一个漫长得让人难以想象的时间概念。五千年的风雨荡涤,在世界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沉淀下无数的瑰宝;五千年沧海桑田,锲刻下每个古老民族不灭的记忆。现在,让我们顺着世界历史的脉搏,一起回到世界文明的起点,一一展望世界上下五千年辉煌的历史和沧海桑田!本书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精选了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风云人物、辉煌成就、灿烂文化等内容,以凝练的文字描述了一个个形象各异、性格鲜明的历史人物,生动再现了世界历史的波澜壮阔与风云变幻,实为零距离感受、触摸真实而生动的世界历史的理想读本。
  • 小制作

    小制作

    文章讲述的是:两用纸飞机模型;蚕生活史的制作;鸡蛋保护器;会滑冰的机器人;小巧精致的桥;高效消烟除尘装置;听话的蝴蝶等内容。
  • 物理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物理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物理学从词义上看感觉高深莫测,是个很难理解的东西,但它确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联系最紧密的学科!同样是声音,为什么有的愉悦心情,但有的却让人心里烦闷?为什么早晨温度低,中午温度高?爆米花“膨胀”的原因是什么?下过大雪后为什么太寂静?这种在日常生活中的无所不在、无处不见的疑问,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
  • 世界名陵(学无涯丛书)

    世界名陵(学无涯丛书)

    《世界名陵(学无涯丛书)》一书主要记叙了在世界历史上很有影响力的陵墓。
热门推荐
  • 玄史

    玄史

    战争还是妥协?当魔教诡异袭来,一骑披靡纵横大漠;当仙军浩荡攻来,万马奔腾洒血沙场;但当域外神魔破空而来时,你是否还有力量抬起手中的长枪?且看主人公如何处理人、仙、魔、神给予的磨难。另:感谢御天殿成员友情出演,感谢起点美工组玄染大大制作封面!
  • 兰亭纪事

    兰亭纪事

    红尘滚滚,世事纷纭。花开花谢又数载,弦月初雪几回圆?滔滔水已逝,匆匆过流年。兰亭为谁而建,故事如何流传?请移步兰亭,倾听一段消失的传奇……
  • 总裁的智慧1

    总裁的智慧1

    《总裁的智慧》系列图书是上至企业高层管理者和政府官员,下至职业经理人、部门主管、员工、创业者、生意商人和普通老百姓都能看得懂的经营管理智慧解读。希望我们都能在这所“没有围墙的商学院”申汲取强大的企业家精神力量与睿智的商道智慧,有所启发,学有所成,学以致用。中国的强大与富裕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企业家的不懈努力,希望我们的读者中能产生出新一代的企业家,参与全球经济舞台的角逐与竞争。
  • 文明之虫族崛起

    文明之虫族崛起

    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萨尔那加的传承,是福,是祸。
  • 失宠皇后:皇上别惹我

    失宠皇后:皇上别惹我

    千猫,四年级的乖乖女,三好学生(其实老师不在时她不听话的),因为上课睡了觉,挨了老师一个粉笔头,就天杀的穿越了!还是个从小粘着皇上的嚣张跋扈的女子。没事啊!反正现在穿越团里又不是我一个人变成了失宠皇后,可是为什么!其他人都是IQ200以上,我都不知道自己智商多少!而且,为什么其他人都是大人变小孩,而我是小孩变成大人!算了,不过,皇上,你能不能别跟着我了!你那后宫里的佳丽三千都去哪了!“猫猫,后宫里,只要你一个就够了!”【415302717猫猫新书群】
  • 叛情

    叛情

    [花雨授权]她,家臣之女,却有天生的反骨他,循规蹈矩的名门宗主,责任是他生命的全部两人,却是命中相属——但他却以责任为名十年相隔,她重回故土,对幸福全力以赴那么这一次,他能否放下罪疚把一生的情思全力抓住?
  • 女主播养成计划

    女主播养成计划

    人前光辉万丈的主播,特别是女主播,你根本无法想象她背后的心酸和痛苦。一次直播,呆蠢的我竟然直播了‘卖货’!!??我去,那是卖货啊!见不得人的勾当啊!我特么脑子被踢了。被威胁,被追杀...好在被毁前费力扔出去的手机救了一命。也就这一命,从此之后她与那人剪不断,理...也不知要理谁的心了.."
  • 假如另一半是死人

    假如另一半是死人

    我,陈四一,跟着老板去到找他的女朋友,却走进了一个充满疑点的寨子里。在那里,我们看到的是一片火烧后的废墟,还有废墟下的一具具尸体。本来应该已经死了的阿兵哥,竟然又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他没有心跳,没有了当初的记忆。他到底经历了什么?原以为这只是我人生中的一个插曲,可是在我回到城市,好不容易忘掉那个寨子,忘掉那废墟下的尸体的时候,他却再一次出现在了我的面前。他说他没有身份证,而且他需要我成为他的女朋友,一个的从寨子里寄出的神秘包裹,一把奇怪的钥匙!那些死掉的人,一个接着一个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他们到底是人,还是鬼?那个寨子又隐藏着什么秘密?那把神奇而尘封了半个世界的钥匙,将带着我们打开哪里的封印。
  • 自古红颜多祸水

    自古红颜多祸水

    皇宫内,美若惊鸿的她拿出寒的刺骨的匕首,凛然自刎,她,如同一朵凋落的百合花,缓缓倒下,鲜血喷涌,染红了一身的白衣,如同当年她入宫时,一袭红袍镇压后宫,妩媚之态宛若金凤戏云。鲜血溅到了脸上,苍白的脸多了几分妖冶......
  • 废墟下的青春

    废墟下的青春

    全国第一本以汶川地震为背景的长篇小说,讲叙主人公在废墟下30个小时里的自救行动以及对往事的回忆。文章涉及单亲家庭,暴力,性,自杀等元素。最终灰色的青春在地震中得到了升华。全文主题积极向上,披露的问题发人深省,震撼人心。作者王杰,四川绵阳人,汶川地震重灾区,现就读于成都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