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51900000050

第50章 余嘉锡:教书、著书,一生都和书打交道

余嘉锡是目录学家和史学家。他的一生著述有《四部提要辨证》、《世说新语笺疏》和《目录学发微》。这些都是十年、几十年寒窗坐冷板凳之作。一个学者一生能有这样的著作传世已经不错了。

研究目录学,不可不识余嘉锡

余嘉锡一生离不开书。他的职业,一是著书,二是教书。

旧学者多少都有国学根柢,但像余嘉锡自幼就熟读四部,运用自如,那还是不多的。余嘉锡自称,“史子两部,宋以前书未见者少;元明以后,亦颇涉猎”。他几乎是读遍了自《尚书》、《诗经》至元明小说杂剧的所有书籍,我们从他以史家视角所研究的《宋江三十六人考实》、《杨家将故事考信录》,也可窥见作者治学面宽、知识深邃。

1901年,余嘉锡十八岁就考中了举人,科举废除后,就在家乡湖南常德师范学堂教书。后来到北京,在赵尔巽家教读子弟,同时审阅赵总纂的《清史稿》。1928年,余嘉锡和子余逊到北平,余逊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他寓居前门外常德会馆,无依无靠,浪迹于街市,但因出类拔萃,木秀于林,很快被发现,推荐到北京大学讲授目录学。

余嘉锡从此在北京各大学授课。见于学识渊博,讲解真可谓是左右逢源,厚积薄发。每当他上课,课堂就会被学生挤得水泄不通。有一年他讲《世说新语》研究课,甚至连历史系、教育系的师生都赶来参加旁听。而他有一个习惯,上课只携带一本书,书里写有提示和纲目,其余就凭自己口述旁证博引,从来不发讲义。他讲授的目录学课,举例生动、鲜明,每段都有很高的含金量,没有废话、空话。学生反映,若在课堂上不用心听,不认真记笔记,课后再到图书馆翻上几天书,也找不全他课堂上所引用的图书,得不到一堂课所获的知识。

在课堂上,余嘉锡循循善诱,乐于回答学生问题。有次有学生在课堂上请教如何从《全唐诗》中查索唐李贺的诗。他很快地回答,《全唐诗》是官修的书,要查李贺的诗,不如去查阅《艺文类聚》等书;还对该学生初学诗即学李贺诗认为不宜。他说,要学诗,还是先宜从杜工部人手。他的记忆力也极好,有时学生提问,就能立刻指出可看哪部书,甚至还能告明在第几卷第几期。

余嘉锡上课面无笑容,目不斜视,从不对学生假以声色。凡考试,给学生分数从没有不及格的,同学间成绩上下都差不多,但要取得拔尖分那就很难了,由是学生送了他一个“黄河清”的绰号。源自俗话“圣人出,黄河清”。据说他在几十年教书生涯里,只发过一次脾气。有年在辅仁大学讲目录学时,最后一排有两个学生在窃窃私语,影响了课堂安谧的秩序。他说:“我讲这种目录学,不但你不配说我不好,就是当代的任何国学大师也不敢批评我讲得不好!”

目录学是治学的根本,因为余嘉锡的目录学讲得好,北平地区几所大学都争着请他去做教授。他始终与学生讲授目录学、《世说新语》研究和《楚辞》等课程。30年代在北平的大学课堂里,他常借讲课宣扬爱国,如称赞以杨老令公(杨业)为首的“杨家将”御敌。有次某学生提出要选修日文,以迎时好。他不发一语,只在课堂黑板上用那擅长的楷书,写了14个字,这是唐诗人司空图的诗句:汉儿竞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儿。

半个世纪始完成的《辨证》

余嘉锡藏书五千部。他是从目录学的高度来挑选藏书的。所以他女儿说:“他是目录学家,善于辨别版本的好坏,所以他的藏书虽然普遍,却都是精选的刻本。”

早年余嘉锡书斋,由罗振玉以篆书题写“读已见书斋”。后自题写。他说:“书尚未见,何以读之?”意思是区别于以读未见书为高的藏书家们。在日本侵占北平后,因愤懑于日寇残暴、无耻,遂借己为湖南常德旧籍,常德即陶渊明《桃花源记》之武陵也。即改题书斋名为“不知魏晋堂。”就在这书斋里,余嘉锡写出一部又一部的传世论文和名山大作,而最有重量级的一部,就是《四部提要辨证》。余嘉锡是1900年接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

这年,他读了张之洞《书目答问》,百读不厌;遇有疑难,就那家中藏书分别进行考证,将所得文字写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书页上方,在一年后完成第一册后,此后四十多年,即写完“辨证”80余万字,490册。

它被称为“是一部微观高度研究我国古籍的巨著”。

清纪晓岚主纂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一部古书总目录。余嘉锡说:“汉唐目录书尽亡,《提要》之作,前所未有,足为读书之门径,学者舍此,莫由问津。”但见于此目录乃钦定,是集体特制的官修,它受到时代文化制约,也许在那时堪算是天衣无缝,但经过一百多年的时间洗刷,已经毕露出大大小小的误区,因而要“辨证”。所谓“辨证”,是要充分利用版本学、目录学,从文学、历史、哲学、社会等多方面予以全方位的考证、纠误、补正。

余嘉锡的“辨证”,就翻遍四库全书或全书前几乎所有的书籍,凡“提要”所说必作钩沉索引,征引考核,此中凡作者的姓名、行事、文化背景、内容,“凡有所疑,必审核该书,定其然否”。“言必有所本,无征不信,宁从阙疑,不妄言以炫其耀世。”著作者以重实证为根本,有时还查阅其他四库本以求信实。更值得可取的,是“提要”颇见时代精神。常见在考证疑难,补漏正误中抒发民族正气和匹夫忠贞。

《四库全书提要辨证》真不愧是名山巨作,足可以传诸后人的。

1937年7月,日军侵占北平。余嘉锡深恐此书遭到毁失,乃将已写完的子、史两部200余册,印刷数百部。抗战胜利后,当此书仍在继续撰写时,就为南京中央研究院推选为院士;院士是当时中国最高学位,同时入选的人文科学人士也仅张元济、胡适、傅斯年、王云五、陈垣、陈寅恪、郭沫若等十余人而已。

1958年,余嘉锡的《四库提要辨证》全书由科学出版社推出,可是著作者已在三年前,即1955年病逝。

“目录者,学术之史也”

1937年,余嘉锡在北平辅仁大学开设《世说新语》课。同时,为《世说新语》作笺疏。

他的这部《世说新语笺疏》,先后历时十六年。周祖谟教授说他是“用心之专,殆非常人所能及”,“十余年间,几乎有一半时日用在这部《笺注》上了”。余嘉锡也自称,“一生所著甚多,于此最为劳瘁”。

《世说新语笺疏》凝结了学者的心血和思维。余嘉锡通读《世说新语》多遍,而此时在北平沦陷区,读此书更能生情感世,正如他在题记中称,“读之一过,深有感于永嘉之事,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他日重读,回思在莒,不知其欣戚为何如也。”学者博览群书,对于子史杂著尤见娴熟。他充分运用校勘学,曾分别以五色笔以唐宋类书有关文字和唐人写本《世说》残卷校勘自用本(王先谦重雕纷欣阁本);后又用日本影印采本与明清刻本详加考校。以后即大量采录自南梁刘孝标注以来有关著作作笺注,其采纳面之广,即近现代学人就有文廷式、李慈铭和张政娘、刘盼遂诸家,将它分别用朱墨等色笔以正楷写录于自用本天地行间,每条疏记,博采群书,探寻史源,长短不一,长则三五百字,短则几十字而已,于此以补纠刘孝标所注之不足。

《世说新语》是以魏晋时期为文化大背景的,而魏晋又是古中国大动荡、大改组的一个纷乱时期,由此多为当时学者认同。此后,陈寅恪教授也有为《世说新语》作眉批笺注,惜战乱中散失。学者为《世说新语》笺注,也是为民族正气,扶正去邪抒发情愫。盖此时见在《世说新语笺注》字里行间,如《德行》记的华歆、王朗,“自后汉之末,以至六朝,士人往往饰容正、盛言谈,小廉曲谨,以邀声誉。逮至闻望既高,四方宗仰,虽卖国求荣,犹翕然以名德推之。华歆、王朗、陈群之徒,其作俑者也”。又如胡威称己与父胡质比较“臣父清畏人知,臣清畏人不知,是以不如远矣”。他说,这些乃是吹嘘,“岂非欲众口宣传,使人知其清乎?好名之徒,伤于矫激,乃日‘清畏人知’,吾不信也”。于笺疏中见思想,论古讽今,这在沦陷区就正士风、励志节自有其积极意义。所以我们从他的笺疏也可说明,好的笺注,是有时代精神色彩的;笺注是一门学问,但能传世的笺注,也决非是某些望文生义,急功近利者说得那么简单,容易,所谓抄抄写写拼拼凑凑即学问。

余嘉锡的那部《目录学发微》是20世纪目录学理论扛鼎之作。

凡做学问,必须懂得目录学。有一种误识,以为读书,开卷有益,多多益善,不须循序,亦不须打基础,即不用目录学,这该是多年来宣扬“知识无用”或者是“急用先学”的社会文化悲剧。

余嘉锡的目录学在全面继承和总结了自汉刘向父子、唐郑樵和清章学诚、纪昀等目录学,开拓发扬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说,阐明了目录学的多元功能,进一步提出,“目录之书,实兼学之史,账薄式之书目,盖所不取也。”由此,我们可从目录窥出学术发展的历史脉络,各个时期文化学术发展记录,联系今天,以展将来。因此研究文化和学术,必须读些目录和目录学。余嘉锡说:“目录者,学术之史也”,也就是这个道理。正因为目录之学为人们读书的前导,提供文化和学术价值的文字史料,后来者自可用于考辨学术,“得门而入,事半功倍”(张之洞:《书目答问》)。且由此构成他的目录学理论体系。

(上海社会科学院盛巽昌)

链接余嘉锡每读一史书,必小心玩其辞意,平情以察是非,搜集证据推敲事实,而后笔之于书。读书每有所读,复随时修改,密行细字,册之上下四周皆满,朱墨淋漓,不可辨别,则别易一稿。如此30年,积稿20余册。

余思民国时期,余嘉锡是以哪本目录学书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的?

同类推荐
  •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安全无小事,事事抓落实。一切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责任是安全的最好屏障,安全是员工的最大福利。安全第一,警钟长鸣。唯有立足岗位,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做到防微杜渐,强化安全责任落实,才能让平安、幸福、和谐永驻身边。
  • 了解我们的身体(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了解我们的身体(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了解人体的基本形态,就好像我们在最初认识飞机时一样,我们先认识了飞机由机头、机身、机翼等部分构成,飞机内部有驾驶室、客舱等组成部分。这就好比我们从外部形态上来认识自己的身体。从外部形态上看,我们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 伦敦AB面:首次展示真正的英伦贵族范儿

    伦敦AB面:首次展示真正的英伦贵族范儿

    《伦敦AB面》不仅仅是一部旅游书,它还是一部关于英伦文化的“大观园”。《三联生活周刊》《ELLE世界时装之苑》《南方人物周刊》资深主笔王星、李孟苏、黄景路、王年华娓娓讲述你所不知的英伦故事。全书总体上分为两部分:A面,上流贵族阶层;B面,市井伦敦。内容共四章,分别从贵族和平民两方面讲述故老伦敦的过去、现在还有将来。包括英国皇室的渊源、贵族生活、贵族运动、新旧贵族之间的微妙关系及与普通民众息息相关的市井街区的历史文化和现状等,为读者呈现出与传统认知完全不同的更为亲民的英国皇室、贵族及与之和谐共存的传统却不保守、轻松、自由与日趋繁华的市井生活,并由内而外解读了伦敦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即:上流与市井泾渭分明,有阶层没斗争;对王室真心敬爱,有君主无专制。此外,《伦敦AB面》收入了大量真实、有价值的一手照片,囊括了大量珍贵素材,包括珍贵的白金汉宫全景图、英国王室成员的日常照片以及众多伦敦实景唯美照片,极大地增强了该书的审美和可读性。
  • 科学发展观概论

    科学发展观概论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词汇。但是对于其本质、目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又都知之甚少。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层对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步步深化的;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是有重大突破的。
  • 社会文明学导论

    社会文明学导论

    本书试图在对人类社会文明进行总体统观、系统反思和价值判断的基础上,构建社会文明学的理论体系,决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当今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文明实践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特别是消解一系列文明危机和矛盾的学理呼唤。从研究难度来看,本书所涉及的社会文明的本质与特征问题,社会文明结构及其运行机制问题,社会文明的形态及其转型问题,社会文明主体及其构建问题,社会文明交往与借鉴问题,社会文明的规律与趋势问题,社会文明的范式与走向问题等,都是哲学研究的前沿性问题,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热门推荐
  • 不灭天帝

    不灭天帝

    有件事我得告诉你。什么?我的法术很厉害的。哦,没事,我会神术,一招就能毁灭天地。额,你可能没懂我的意思。我是说,我的法术威力很厉害的,什么?还不懂?那好吧,那我就用威力最差劲的小火球给你毁灭天地看看啊。不过……等世界毁灭之后,你想不想尝尝我神术的威力?很带劲儿哦!……主角韩天十三岁的时候,服用了父亲留下来的天灵果,从此变得十分瘦弱,并且在拜入师门的时候被当做废材。但是当韩天开始修炼之后,一切又变得出乎意料……最后赋诗一首:我辈他日登仙去,凌霄殿前不称臣。若招天妒贬黄泉,更叫孟婆换酒尝。一切精彩尽在《不灭天帝》。且看我放浪少年,怎样逍遥天下。
  • 凡神回忆

    凡神回忆

    这是一个以现代为背景衍化而出的新世界,在这个新世界,它让现代人有了重新跨入修真的机会,但它不同于普遍小说,主角既不是高人重生,也不是废材,主角是一个有坚定信念的人,他脚踏实地,一步步迈向高峰。而之所以想以此为背景,是因为生活在现实中的热血男女,都有一个武侠梦甚至是修仙梦,作者我也是其中一个。在武侠修真世界,你不用看别人的脸色做人,一言不合便可刀剑相见,只要实力够强,一个手掌下去,便可镇压魑魅魍魉,不用受现代生活中的规规矩矩束缚,只要心够大,敢打敢拼便能叱咤一方,笑傲江湖甚至笑傲仙界。喜欢武侠小说,喜欢玄幻小说,遂写此书!让我们遨游在天际,一起闯荡仙境,做一回人生的主宰。
  • 网王同人之命运之轮——幸村翎

    网王同人之命运之轮——幸村翎

    喜欢呆呆地望着你忙碌的身影,心里还是满满的温暖。喜欢静静地等着你偶尔的电话,听着你的声音就不再害怕黑夜。喜欢用自己的全部精力去关心你,即使你比我更了解我自己。喜欢你时时刻刻把我放在第一位,忘了会跟你大吵一架,然后再等待你一遍又一遍的道歉。好喜欢呆在你的身边一同看云淡风轻,听着你我一同的回忆。好喜欢倚在你的身边一起望月明星稀,即使冷风会吹疼我们的脸。
  • 困难有助:社会救助政策法规解读

    困难有助:社会救助政策法规解读

    关注百姓热点问题,解读民生政策法规,剖析真实典型案例。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贴近百姓的方式,结合具体案例,就社会救助问题,从政策和制度层面进行了详细解读。因此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 六道仙征

    六道仙征

    千秋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我命由我不由天,我自提剑上九霄!我本仁慈,却屠戮苍生;我本愚蠢,却玩转天下;我本道德,却与恶共舞;我本卑微,却名动江湖!只因:佛不渡我,我自成魔!
  • 牧天纪

    牧天纪

    “你,被选中了!”那声音第三次重复道,嗡嗡地发出回响声。一道艳丽的蓝色液体从空中倾落而下,从头到脚浇在梁牧天的身上。梁牧天躺在石床上动弹不得,只能任由那蓝色液体将全身浇遍。“不要!”梁牧天大叫。那蓝色液体在皮肤上带来温暖光滑的感觉,缓缓流过全身。它立即渗入进了身体的内部,无影无踪,一滴也没有剩下。许许多多的影像在脑海中爆发,不断地变幻,焰火般地照亮了全部的意识!牧羊少年被唤醒亘古记忆,催动生命之花怒放!
  • 在路上,爱的飘移游荡

    在路上,爱的飘移游荡

    从北京出发往西藏,沿着川藏线,后有转道藏滇线,一路蜕化了被都市包装过、异化过的原始本能,遵从于内心的向往,一路上不是放纵,而是找到了早已消失了的自己。在进藏途中,遇见双亲早亡的妹妹为癌症哥哥进藏转山祈福的感动;深夜在大昭寺门前听格桑老妈妈讲自己悲惨一生;还有勘探大哥讲自己亲身经历的黄皮子拜月;派镇遇到痴情东北哥们儿经历草原一夜情后直追姑娘到墨脱的爱情感动;与藏族哥们儿巴桑夜行通麦天险经历生死劫、还俗喇嘛讲藏人眼中的仓央嘉措以及他与“西藏第一美女”的传说……一路上的沟沟坎坎,多不胜数,在藏区生活或者停留的每一位朋友,他们的身上都有无数感动,他们的心里,都有无数关于西藏的神秘秘密……
  • 姑奶奶不嫁太子

    姑奶奶不嫁太子

    慕容菲菲骂咧咧的边睁眼边挣扎坐起身子。还没等她看清眼前的情景,一件天外来物,沉重的砸在刚刚坐起的慕容菲菲的身上。她眼前一黑。醒来时,衣衫尽褪,满身红莓。却不见罪魁祸首,她恨不得立刻阉了那人。自此,从公元2010年来到古代的慕容菲菲,踏上一条啼笑百味的寻人之路。
  • 无双守护神

    无双守护神

    少年在天赋未觉醒时被强迫吞下废晶险送命,意外和守护之石达成共鸣。意外觉醒出三个天赋技能,却是鸡肋技能。鉴定魔晶,魔晶一看就知道是什么品阶还需要鉴定吗?把战气转化能魔法力,再把魔法力转化成战气。一个战士要魔法力有个鬼用。能量转移!好吧,只能给魔晶充充能而已。少年是如何一步步成长,让鸡肋成为神技,让自己成为前所未有的强大存在,成为新一任的守护者。
  • 和菩萨戒文

    和菩萨戒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