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49000000003

第3章 新课程及其在农村实施(3)

2.经费投入不足

必要的经费投入是顺利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保障,但因政府对农村教育关注不够,导致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大部分农村学校不仅教育教学设施落后、不健全、不配套,办学条件极其简陋,正常教育教学活动难开展,而且与新课程相配套的课程标准、教学用书、挂图、音像资料和教学软件等也因无力添置而极其缺乏,95%的学校反映教学设施无法满足新课程要求尤其缺少实验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有14.7%的学生认为学习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没有合适的学习资料。办学条件的简陋及落后,给农村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带来很大困难。

3.师资整体水平低

农村师资队伍目前普遍存在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失衡问题: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老教师偏多,中青年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少,青黄不接;教师中能胜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师资少,尤其是外语、计算机和体、音、美师资奇缺;教师学历普遍较低,特别是民转公教师极少接受过正规师范教育;大多数农村教师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的系统学习,教育理论欠缺,其知识仅限于本学科或书本知识。这些师资的“硬伤”显而易见地表明农村教师课程观念老化,教育教学行为保守,对课改新理念缺乏深刻理解,教学行为形式化和表面化,专业知识不足,不善于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信息素养较低不会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等。调查显示,有52%的农村教师认为自己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至于他们参与新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漠视、排斥、抵制课程改革等。

而且,农村教师多为民转公和代课教师,常常肩挑教学、家务、农活三副重担,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究和实践新课程。他们基础差、底子薄、课程观念老化、教育行为保守、信息素养低,再加上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接受高层次培训的机会少,长期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而无法接受新信息,即使有幸参加培训也因培训课程随意性大、针对性不强且脱离实践而使新课程培训很难得到有效吸收和内化,以致缺少同化新课程的必要“知识链”。

新课程要求建立新型“校本教研”制度和运行模式,但目前农村县级教科研机构人员不足、年龄偏大,对新课程缺乏认识和实施经验且又习惯于传统的听课、检查和评比等,对农村教师缺乏经常有效的专业引领,难以有效指导基层学校进行新课改,致使不少学校新课改教研氛围不浓,校内教研机构和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较差,不善于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从而给推进农村新课程带来很大困难。

4.新课程在个性上缺农村特色

新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城市取向”,对农村等落后地区关注不够。所以,新课程在全国范围内的“一刀切”,不符合农村学校实际。而且,由于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受应试教育僵化课程模式的束缚,不能有效地为农村发展培养合格的建设者,结果造成升学与就业疏离、教育与社会生产生活远离、理论与实践脱离,学生缺乏创造性、实践能力和一技之长。具体而言,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存在如下问题:课程目标缺乏一定的层次性、关联性、准确性,导致教师在实践中重知识轻能力、重认知轻情感和态度、重理论轻实践、重模仿轻创造;课程恪守分科界域,忽视科际整合,教材内容远离农村及农村学生生活环境,偏重、偏深、偏难、偏多,标准和要求偏高,缺乏适切性和实用性,不能适应农村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可接受性,使教师和学生难以胜任和达到要求,如新课程英语教材出现了汉堡包的例子,农村教师不知道什么是汉堡包以至于对学生解释不清,要求应用的一些课程资源和学习方式(如参观展览馆和博物馆、使用互联网等)在当前大多数农村地区很难实施;课程结构整齐划一,重必修轻选修课、重分科轻综合,缺乏弹性和选择性;传统“大一统”的课程政策束缚了地方和学校课程主体观念的确立和教材多样化的发展,导致教师课程意识淡薄,改革创新意识差,短期内难开发高质量的校本课程。

5.新课程评价滞后

新课程改革把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由以前以升学率和分数为标准的终端评价,变为现在以学校办学水平、教师日常表现和学生综合素质为内容的过程评价,使现行的基础教育评价体系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但由于目前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仍在起作用,分数仍是衡量学校和学生的标准,课程改革的评价标准不被社会认可。而且,由于课程改革实行的综合素质评价缺乏量化标准,操作困难,客观上又为课程改革的推行设置了障碍,严重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目前,农村教育中功利主义严重,应试色彩浓厚,评价滞后。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评价学校还是学校评价教师和学生,学业成绩特别是中、高考成绩依旧是唯一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仍仅仅集中于纸笔测试,评价形式还是一刀切地延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因此,滞后的课程评价使得很多农村学校及其师生在新课程改革中畏首畏尾,失去了应有的改革的热情、创意和积极主动性。

【相关链接】

农村新课程现状分析与完善

摘要:扎实推进农村新课改是确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发展的关键。新课程在农村实施过程中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凸显出一些不容忽视的影响其进一步推进的困难和问题,透视这些须完善解决的困难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思考建议。

关键词:农村新课程;问题;完善;建议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和实施给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给广大农村学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国70%以上的学生在农村,扎实推进农村新课改也是确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发展的关键。没有广大农村新课改的成功就没有全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这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共识。新课程在农村实施过程中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可避免地也日渐凸显出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问题,而这些困难问题如若得不到完善解决,势必会严重影响农村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与成功。

现状分析

一、新课程在农村实施所带来的积极变化

1.理念的积极变化

新课程“忽如一夜春风来”,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广大农村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他们通过各级各类的新课程辅导培训,拓展了视域,接受并吸收了新课程的一些新理念、新思想和新理论,进而逐步改变了自己原有的落后、过时的旧观念,增强了“以生为本”“以学论教”等意识,而且还开始了新课程理念的实践尝试。

2.课堂的积极变化

新课程的实施使得过去“知识教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大大改观和淡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堂教学三纬目标得到强化;以往专制、压抑、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的课堂日趋开放、民主和和谐;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加“生本化”,他们学会了赏识、期待学生并与之平等对话,交流互动得到增强,教学方法更趋实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主动,并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了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来进行学习。

二、新课程在农村实施凸显的困难问题

1.教育观念守旧,社会支持氛围淡化

农村发展的滞后必然导致人们观念滞后(如根深蒂固的“以升学率论英雄”的观念、“望子成龙”的思想等),保守落后的教育观念与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发生着碰撞。作为推行新课改的主体,部分农村学校领导及其教师囿于传统教育教学习惯而对新课改产生抵触和畏难情绪,缺乏实施新课程的积极主动性。农村家长落后守旧思想也成了新课改的阻力,他们仅仅关注孩子的考试分数而对其他都别无兴趣。

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的新课改需要全社会的理解、支持与合作,农村学校及其教师尽管也多形式多渠道地向社会及家长进行了寻求支持的宣传,但都因政府的宣传不力而致使社会、家庭对新课改关注不够,没有形成积极主动为新课改提供咨询和资源支持的社会氛围,学校课改只能是单边行动。

2.经费投入不足,课程资源适切性差

必要的经费投入是顺利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保障,但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大部分农村学校不仅教育教学设施落后、不健全、不配套,办学条件极其简陋,正常教育教学活动难开展;而且与新课程相配套的课程标准、教学用书、挂图、音像资料和教学软件等也因无力添置而极其缺乏,尤其是多媒体设施等更是奇缺,办学条件的简陋及落后,给农村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带来很大困难。

农村地域宽广,学校相对分散且经布局调整许多学校校舍紧张、班额大、人数多,再加之交通条件差、信息闭塞,校际间少交流,上级业务部门经常有效的指导缺乏,无疑都增加了新课程实施的难度;因相当一部分家长成为城市打工族,致使留守学生缺少父母必要的关爱和教育指导,最终导致新课程倡导的学校、社区、家庭教育互动整合的设想难以实现;农村人文环境与新课标要求存在距离,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其实践活动,城市学生有机会参加社区各种有益活动而农村学生离校后则不知所措,无形中削弱了学校教育力量。

部分新课程教材编写的起点、教学要求、内容选择等都是以城市现实生活为背景并按城市学生设计的,城市化倾向明显,脱离农村学校实际,在农村的适用性较差。许多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应用的一些课程资源和学习方式(如参观展览馆和博物馆、使用互联网等)在当前大多数农村地区很难实施,而农村生产和生活的内容以及农村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和学习方式在教材中却很少涉及。而且,由于上级教育行政、科研部门对校本课程的开发缺乏科学规范的规划指导,农村学校普遍重视国家课程,对校本课程了解、认识、研究不够,导致校本课程难开发甚至不开发;再加上校外课程资源不足也增加了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难度,匮乏的课程资源难以满足新课程需求。

3.师资结构失衡,专业化水平低

农村师资队伍目前普遍存在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失衡问题: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老教师偏多,中青年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少,青黄不接;教师中能胜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师资少,尤其是外语、计算机和体、音、美师资奇缺;教师学历普遍较低,特别是民转公教师极少接受过正规师范教育;大多数农村教师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的系统学习,教育理论欠缺,其知识仅限于本学科或书本知识。这些师资的硬伤严重制约着农村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农村教师多为民转公和代课教师,常常肩挑教学、家务、农活三副重担,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究和实践新课程;原本基础差底子薄、课程观念老化、教育行为保守、信息素养低的许多农村教师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接受高层次培训的机会少,长期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而无法接收新信息;即使有幸参加培训也因培训课程随意性大、针对性不强且脱离实践而使新课程培训很难得到有效吸收和内化。

新课改要求建立新型“校本教研”制度和运行模式,但目前农村县级教科研机构人员不足、年龄偏大,对新课改缺乏认识和实施经验且又习惯于传统的听课、检查和评比等,对农村教师缺乏经常有效的专业引领,难以有效指导基层学校进行新课改,致使不少学校新课改教研氛围不浓,校内教研机构和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较差,不善于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从而给推进农村新课改带来很大困难。

4.应试色彩浓,课程评价滞后

在广大农村,家庭、学校的功利主义非常严重,应试色彩浓厚,孩子上学就是为了考学“跳农门”,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依然是“压倒一切”的大事,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理念以及教与学的新方式等等在考试成绩和升学率面前仍旧是苍白无力的。另外,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还是单一化的学习成绩评价,升学率和考试成绩特别是高考和中考成绩仍是唯一指标,评价方法仅仅集中于纸笔测试,致使教师的一切教学方式与手段不得不围绕着考试和分数展开,教师失去了原有的改革热情和创意。而且,评价形式“一刀切”,用同一标准来衡量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一定程度上损伤了农村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正是由于目前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还不到位,只有笼统、模糊的理论框架,没有科学、可操作的具体规定,使农村学校面对新课改还难以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从而影响了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

实施策略

一、长效投入,改善农村实施新课程条件

1.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等法律法规精神,中央及地方政府可通过增加财政转移支付等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支持力度以增强农村教育经费的保障能力,同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夯实各级政府的责任,建立经费的长效投入保障机制,所需各项经费应及时足额划拨到位,大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尤其要加快农村信息网站和电化教育站建设,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资源库容量,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信息资源和技术保证。而且,国家不妨设立农村新课改专项经费,也可从转移支付用于义务教育的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农村新课改,为新课改实施提供良好的物质保证。

2.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切实减轻他们的各种负担,努力实现农村教师生活和工作的城镇化,使其安居乐教,全心全意实践新课改。并在此基础上给他们以实实在在的关怀、支持、服务、指导、期望与评价,在全社会营造教师职业良好的公共信任氛围,积极构建社会支持系统。

3.紧密结合我国农村实际,因地、因校制宜地搞好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工作,不能搞“一刀切”。同时,作为农村各中小学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并努力创造条件改革目前大班额上课的班级制度,实行“小班化”,以保证新课程的正常实施落到实处。

同类推荐
  • 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新闻创新

    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新闻创新

    本书在全面分析全新媒介环境下我国省级强势地面电视媒体的现状、问题及应对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发达国家在电视新闻生产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电视新闻创新的路径。
  • 大陆记者看台湾

    大陆记者看台湾

    书中收录了作者出行台湾的采访纪实和对台湾风土、文化、现状、娱乐以及选举情景的所见所闻,大陆人眼中的台湾,大陆人最贴近台湾时的感受,是最真实的,也是最好的镜头。三个月的时间,让我们一起看台湾。
  • 行政机关公务文书写作格式与范例

    行政机关公务文书写作格式与范例

    一个标准化、规范化、高效率的行政机关需要一套完备而科学的文书系统作支点,因而,规范的文书写作就成为行政机关执行规章制度和步入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依据。本书突出的特点就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讲解力求完备,内容新颖规范,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写法指导,更有范文借鉴,使正在从事或将来有志于投身国家各级政府管理工作及各行各业管理工作的有志之士,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的放矢,对问题有鲜明、深刻地认识,水到渠成地写出高质量的公文来。
  •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手册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手册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分析,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环境,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相关举措,国家关于农村教育的政策等。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中国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中国文学大家

    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热门推荐
  • 都之传奇:异能

    都之传奇:异能

    一个神秘的包裹,居然开启了异能?!成为现世最后一个异能者,居然还要维护现世修炼界?!于是白伊追校花,打小怪!收小弟,打土豪的生活就这么开始了...
  • 天地豪侠

    天地豪侠

    隋朝末年,宇文化及杀死杨广。并招募了七个杀手,称之为隋王七杀。玲珑姑娘为了揭开秘密并追踪七个杀手。她的朋友冷月为了寻找玲珑,在寻找的时候,同样被卷入一场血雨腥风。当遇到最后的杀手时候,冷月犹豫了……
  • 妖姬闯大陆

    妖姬闯大陆

    一个样貌出众的大学生,可是每当夜晚降临时,她就变身成了一个顶顶有名的杀手,一次任务中了计,导致她来到了一个魔法大陆,一出生,母亲去世,父亲不详,她该怎样在灵技大陆闯出一番天地呢?她的真正身份又是什么呢?最后归属的是谁?
  • 兽女王的奇异之旅

    兽女王的奇异之旅

    奇异的飞车领你到另时空旅行,惊喜惊吓接替冲来,皇城的岑宫,东松的长亭,西骆的牧铃,南渊的莫泊以及北封的原疆,她自创了潇洒的人生,观略了红尘的恋情,却难保不是黄粱一梦。
  • 重生空间:狂傲神女

    重生空间:狂傲神女

    看着自己深爱的男友和自己的闺蜜一起杀害了自己,莫予希含恨而亡。强势重生,随身空间,踏上修仙之路。赌石,捡漏,学医,制毒,开公司顺道处理下极品亲戚,前世今生,我又是谁?闯神州,收集十大神器,收复萌宠,坐拥江山,美男我有。【第一次写,可能不好,请见谅(??ω?)?嘿】
  • 青龙道士

    青龙道士

    十四年前,一头被称为青龙的妖兽为祸人间,传说它一尾能山崩海啸。时任上清道掌门牺牲小我,终将青龙妖魂封印在未出世的段航身上。可怜真正的功臣,从小受世人异样的眼光和唾弃,上仙之命换取天下安宁,段航被视为不详妖物,一无所知的小辈,也在家人的熏陶下,疏远、鄙视、厌恶他,因此段航从小便学会独立,从不屈服,并以上清道掌门的目标,要让所有人认可他的存在。
  • 仙侠传之仙剑传说

    仙侠传之仙剑传说

    第一任仙帝坐化前留下了一个预言:在他坐化后这个世界每千年都会有一个大劫降临。时间很快的过去,距离第一任仙帝坐化已然过去九百九十年年。千年一次的大劫即将来临,天地间风云突变。本来只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小混混的黄天,临危受命,担起了保护这个世界的重任。这是一个男人的成长之路,一段不朽的仙侠传说!
  • 绝世倾城:废材逆天七小姐

    绝世倾城:废材逆天七小姐

    她,22世纪金牌杀手,却被渣男背叛,一朝穿越,竟到了叶家废材七小姐身上。丑女?殊不知丑言下的绝世倾城;废材?自解毒素,凤倾天下;丹药?对不起,我来当糖吃。他,妖孽王爷,众所周知的修炼废材,偏偏看上了她。众人皆认为她是废材,欺她辱她。他,草包废物,遭世人之嫌弃。当她遇上他,他遇上她,两颗寒冰终被融化,她的美只为他一人欣赏,她的笑只为他一人盛开……
  • 拽拽女生不好追

    拽拽女生不好追

    一个迷糊而拽拽的女生,一个脾气暴躁、又帅又多金的男生,他们之间会擦出怎样爱的火花呢?敬请期待!
  • 宅男超进化

    宅男超进化

    一个幻想中的现实大学校园,里面的大学生千奇百怪。有的是人,而有的却是。。。搞怪爆笑的low能力获得者,他会怎么一步一步low下去呢?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