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01500000023

第23章 哲人的智慧1

(一)

一切知识和学问的根本基础都是那无法解释的东西。每一种说明解释,尽管经过多多少少的中间阶段,但最后总归于这个无法解释的东西;正如测水深度的铅锤一样,当它接触海底时,有时候比较深一点,有时候比较浅一点,但迟早总归要达到海底。研究这个无法解释的东西,成了形而上学。

对于为意志所役使的智慧而言,就是说,对于为现实效用所役使的意志而言,存在于这世界的,只有个别的事物;对于从事艺术和科学工作的智慧而言,就是说,对于为自身原因而活动的智慧而言,存在于这世界的,便只是普遍共相,事物的种、属、类以及事物的观念。即雕刻家,当其刻划个体时,也是希望刻划观念,刻划类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如下:意志直接追求的,只是个别事物,个别事物是意志的真正目标.因为只有个别事物才具有经验实在性。相反的,概念、种、类,只能成为意志的间接对象。这就是为什么普通人不了解普遍真理的缘故。相反的,也就是天才忽略和不重视个别事物的缘故。对天才来说,如果要勉强注意那构成现实生活内容的个别具体事物,便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二)

从事哲学思想的两个主要必需条件是:第一,必须有勇气面对任何问题;第二,对于任何当然的事物具有清晰的认识,从而可以把它当做问题。最后,如果真要从事哲学思想,我们的心灵,还要真正地解脱,不应追求特殊的目标或目的,从而不受意志的引诱,完全致力于知觉世界及其自身意识所传达的信息。

诗人以生活和人类性格以及人类处境中的形象表现想像,他使这些形象生动化,并让观赏者的思想尽可能地为这些形象所占住。这就是为什么诗人能够吸引一切贤愚不等的各种人的缘故。相反的,哲学家所表现的,不是生活本身,而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思想。因此,哲学家所需要的,是希望读者尽可能地像自己一样的思想。这就是为什么哲学家的读者很少的缘故。这样,诗人可与献花者相比,而哲学家则可与提取花的精华者相比。

(三)

哲学有一个古怪而没有价值的定义,认为它是一种只含有概念的科学,甚至康德也这样说。因为任何一个概念的全部性质,没有别的,只是从知觉知识而来的东西,这是一切知识的真正而无穷的根源。因此,真正哲学不能只从抽象概念构成,应该基于内在和外在的观察和经验。哲学中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因综合实验与概念而来,像过去哲学所从事的一样,尤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诡辩家所从事的一样——所谓我们这个时代的诡辩家,是指费希特、谢林,尤其是黑格尔,以及伦理学方面的施勒马赫。正如艺术和诗歌一样,哲学的根源也应该是对现实世界的知觉的理解:不论头脑在哲学事业中如何地应该占住主要地位,然而,哲学也不应成为冷酷的事业,应该把整个的人,包括感情和理智,都投进去,使整个人都受到影响。

如果只表现诡谲精微,那么,只能使你成为怀疑论者,而不是哲学家。相反的,哲学中的怀疑主义,就像议会中的反对党,两者都是有用而必须的。这一点是基于下述事实:即哲学无法产生像数学所产生的那种自明的证据。

(四)

所谓理性命令是我们给予某种命题的名称,这种命题,我们不必加以研究就可以认作真实的。同时,我们自己很相信这种命题,因此,即使我们想要对这种命题加以严格的考验,也不可能。因为,如果这样做的话,就会暂时使它们落入怀疑之中。我们完全信赖这种命题,因为,当我们第一次开始有所表达和思想时,就继续不断地说到它们,因此,它们也深植于我们内心。所以,在习惯上,我们时常想到它们,这种习惯和思想习惯本身一样的久远,因此,我们无法再把两者分开。

(五)

人们总是批评形而上学的进步太少,而物质科学的进步却很大,所以形而上学无法和物质科学相比。可是,其他科学中哪一种科学常常受到对立者的阻碍呢?哪一种科学受到全副武装的学士的阻碍呢?如果我们希望形而上学与教条一致,那么,形而上学永远不会发挥它的力量。各种宗教都已掌握人类的形而上倾向,一方面由于宗教最初将教条加在形而上学方面而使其麻痹;另一方面则由于禁止和排斥形而上学中一切自由而不受限制的表现。因此,对于人类最重要和最有兴趣的问题的研究就不可能了,而在这种方式之下,人类最高尚的倾向便受到钳制了。

(六)

发现真理的最大阻碍,不是事物所表现而导致错误的虚假外观,也不是由于推理能力的弱点,而是由于先人为主的成见、偏见,由于这些东西阻挡了真理之路,所以,像逆风把船舶吹离陆地一样,船上虽有风帆和方向舵也没有用。

普遍真理与特殊真理之间的关系,就像金币与银币之间的关系,因为普遍真理可以转变为许多由它而来的特殊真理,就像金币可以变为许多小零头一样。

从一个命题出发,除了这命题中早已含有的东西以外,除了完全表达它的意义时本身所包含的东西以外,不可能得出更多的东西;可是,如果从两个命题出发而这两个命题又联在一起成为三段论之前提的话,那么,就可以得出比两命题单独所含者更多的东西——正如由化合而成的物体显示出原有成分所没有的性质。逻辑结论之具有价值就是由这个事实而来。

光线对外在物质世界的关系,正如智慧对内在意识世界的关系。因为智慧与意志及意志客观化的有机体联系,几乎和光线与燃烧物体及助燃物氧气的关系完全一样。光线愈纯,其中所含燃烧物体的烟便愈少。同样,智慧愈纯,便更与产生它的意志分离。如果用比较大胆的比喻来表示,我们可以说:生命可以看作一种燃烧过程,智慧是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光。

(七)

只要对自己加以最简单而没有偏见的观察,再加上解剖上的事实,我们可以得到下述结论:像智慧客观化的头脑一样,智慧及其相依的感觉器官,只是接受外界影响的一种很强烈的接受力量,并不构成我们原始而固有的本质。因此,智慧在我们身上,不像构成植物中原动力的东西,或构成石块中重量和化合力的东西,在这些形式中出现的只是意志。智慧在我们身上,就像植物对外界影响的感受,对物理和化合活动以及其他有助或阻碍生长和繁盛者的单纯感受。可是,在我们身上,这种感受达到最强烈的程度,因而有这种感受,整个客观世界、观念世界便出现了。这就是它的客观化如何起始的情形。如果你想像这世界上没有任何动物生命,会使这种情形更为生动。那么,这世界上不会有任何东西能够知觉它,因此,便根本不会有任何客观的存在。现在,让我们想像,许多植物从地上生出来,一个靠近一个。各种东西,像空气、风、某一植物对另一植物的压力、潮湿、冰寒、光线、温暖、电力等,都开始对它们发生作用。现在,我们更想像,这些植物对这种影响力的感受性更加强烈,终将变成感觉,随之而来的便是把感觉归源于它的原因,最后会变成知觉。因此,世界会出现于空间、时间和因果关系中,仍然只是外在影响力加于植物感受的结果。这个生动的描述使我们很清楚外界的单纯现象存在,并使它可以为我们所了解。的确,没有人愿意承认,含有只能产生于外界影响力和主观感受关系中的知觉情状,能代表真正客观的东西,能代表那些被认为影响植物的自然力量的内在和原始结构,就是说,没有人愿意承认,它能代表本体世界。因此,这情形可以使我们了解为什么人类智慧领域的范围如此狭窄,有如康德在其“纯粹理性批判”中所描述的。

(八)

你应该尽快记下发生于自己心中的有价值观念,这是不必说的,有时候,我们甚至忘记自己做过什么事,因此,也更忘记我们想过什么。不过,思想的产生,不是当“我们”需要的时候,而是当“它们”需要的时候。另一方面,我们最好不要摹仿全从外界接受的现成东西,仅仅学习得来的以及可以再从书本上发现的东西。因为,摹仿某种东西就是将这东西付诸遗忘。你应该严格地处理你的记忆力,这样,就不会忘记服从你的支配。例如,如果你记不起某件事情,也许一行诗,也许一个字,不应到书上去查,要一连几个礼拜定时回忆这记不起的争情或东西来磨练你的记忆,直到完成它的任务为止。因为,你对某件事情或东西绞脑汁的时间愈长,一旦得到了以后,便会很难再忘记。

我们思想的性质(它们的形式价值)发自于内,思想的方向及内容则来自于外,所以,在任何特定时间,我们所想的东西乃两个根本不同因素的结果。因此,思想对象对心灵的关系,只是琴拨对七弦琴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不同的人看到同一东西时产生不同思想的缘故。

同类推荐
  • 墨子攻略

    墨子攻略

    墨子虽然是两千多年前的人,但他的若干主张,不仅适用于战国时期,也适用于现代。他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等主张,不仅与现代生活不相违悖,而且还有启迪作用。
  • 哲学大师点人生:不可不知的哲学智慧经典

    哲学大师点人生:不可不知的哲学智慧经典

    本书上篇按照学派分别论述中国哲学大师对人生的理解:儒家崇尚道德,道家崇尚自然,墨家崇尚功利,法家崇尚规则,佛教崇尚空灵。在中国人的眼里,人虽然也是动物,但人与动物有着根本的差别,即人有道德心。而动物没有。中国人把人性分成善与恶两方面,诸子百家就人活着是为了惩恶还是扬善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不管是惩恶还是扬善,其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道德心的培养。在这一点上,道家、墨家和佛教也是如此。下篇按照年代顺序合科学逻辑地展开论述西方哲学大师不同的人生观:古希腊崇尚理性,中世纪崇尚灵魂,文艺复兴崇尚肉欲,近代崇尚自由,现代则崇尚人文关怀。
  • 官道曾国藩

    官道曾国藩

    曾国藩的评价,近百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曾国藩褒扬者有之,斥骂者也不乏其人?誉之者称其为实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完人”、“千古圣相”;毁之考’称其为“汉奸”、“刽子手”……曾国藩是一个永远值得你去认识、了解的人物。官道亦为人道,人道成就官道,为官之道,学曾国藩。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
  • 马克思问我哪里痛

    马克思问我哪里痛

    华服出席喧嚣的派对,只感受到一群人的孤单;曾经亲密的恋人,分手却仿佛在两人之间筑起了高高的藩篱;即使亲近如父母家人,也总有难以启齿的时刻……在当今社会,此类哲学中称为“异化”的现象成为青年人无法回避的痛点,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他们带来纷沓机遇的同时,也用满载物欲的价值观对其施加控制,使之疲于奔命、不断迷失。作者柳东民富有创见性地运用马克思哲学理论,对日常生活中诸多“异化”现象进行逐一解读,超越政治层面,从爱与人性的角度,清晰而精准地展现了一个富于人情、浪漫的马克思及其核心思想——他已卸下教科书赋予的身份标签,只想面对面地与你聊聊,那些生活中别人不懂的苦痛。
  • 趁父母还健在

    趁父母还健在

    2006年一次社会大调查,题目是“老年父母最希望的事情是什么”,调查对象是随机抽取的10000对老年夫妇。在“老年父母最希望儿女为自己做的事情”一栏中,98%的老人都选择了“抽时间多陪陪父母”这一选项,而选择“给父母大量的生活和消费费用”的仅占不到1%。在“最希望过的日子”一栏中,竟有87%的老人选择了“和儿女一起吃团圆饭”这一选项,而选择“外出旅游”的不到10%。理由是跟儿女在一起时心情最愉快。
热门推荐
  • 火凤其凰

    火凤其凰

    浴火的凤凰出现,带她走,带她来。弹指刹那,梦起前缘。怎敌他灼灼其华踏足而歌从未有悔;生世浮沉,雨打芭蕉。且看她学武习灵遭逢不断一笑嫣嫣。四处溜达?——旅游!肉体灵魂?——学习!暗器草药?——好玩!破阵倾天?——显摆!阴谋阳谋?——找抽!凤凰萌宠?——做梦!女主:那什么其实我……什么?不关我的事……来之则安嘛。男主:……(望天)没什么好说,有局就毁,不满就打,敢虐我?哼,那谁关门,放凤凰!
  • 绝世无双:魔王狂妃

    绝世无双:魔王狂妃

    她,苍穹大陆上大名鼎鼎的纨绔“少爷”,废材一个,因与人打架斗殴而死;她,被誉为“暗尊”,却因爱人的背叛死无葬身之地。当她成为她,世界因她而震撼,大地为她而颤抖,驭万兽,炼神丹,控神器,掌乾坤,谁能奈我何!他,堂堂魔王,刻骨的温柔只为她,势要将她留在身边。当他遇上“他”,当倾城遇上绝世,当腹黑遇上无赖,当干柴遇上烈火,将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且看一代风云人物,如何携手走上世界巅峰!
  • 临仙道

    临仙道

    在无尽的的历史长河里,总会蹦出一个又一个绝代强者,这些强者总能散发着无穷的强者魅力,去促使叶临仙去追寻他们,去赶超他们,,,,,,
  • 九幽妖孽

    九幽妖孽

    僵尸,被六道所不容,如果给你一次不凡的机会,你会去选择被天地唾弃而不凡吗?你也许有选择的机会,可诺是没有呢?命运垂青之子在平淡而的生活中猛然被吸入一个黑色阴谋的巨大漩涡,一个策划了千年的黑影笼罩着他,是选择继续无助的哭泣,还是让别人哭泣?抱歉,为了活下去,只能让你去死了。平凡与不凡只在一瞬之间.......------------------------------------能否手滑一下收藏?
  • 地狱通天

    地狱通天

    一个从小便生活在地狱的人,当他走出那片牢笼之后,世界会否因他而改变??自开天之战后,魔族战败,遂被迫退往毫无人烟的荒芜之地——彼岸。这一次,少年练绝尘手持利刃,从东荒蛮夷之地出发。我,必将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
  • 东汉的桃花

    东汉的桃花

    光武帝刘秀和阴丽华的故事。仕宦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一句话,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岁月,依然这样响亮,掷地有声,柔肠百转。不管我承认不承认,这本书,写的,还是爱情。一个男子,得到了天下,依然深爱最初的她。一个女子,要怎样的美好,才不负他一世的痴情。过去的事情,我们都不知道了,只能从历史的脉络里,从尘土里,从春风里,感受丝丝缕缕当年的情义。我能做的,只是以自己的臆想,还原当年的清风,当时的微笑,仅此而已!
  • 一个衰男的奇葩人生

    一个衰男的奇葩人生

    人活一世,不能白活。要活就活的明白,豁达,不为俗事所困扰
  • 王爷你被休了

    王爷你被休了

    突然被王爷求婚!很好发财了,新婚第一天卖掉王爷三小妾。某王激动了,老婆吃醋的样子真好看!第二天打了太子爷,某王自豪道:爱妃勇气可嘉!第三天,某王抱住爱妃的小脚痛哭流涕:“爱妃别休我。”
  • 青琊

    青琊

    故事需要人倾听,故事的背景离奇古怪,然而谁又是故事的主人,我所能做的就是记录这一个个故事……
  • 李小白传奇

    李小白传奇

    新奇的武功,绚丽多彩的异界之旅,真气、魔法、斗气的波澜壮阔的对决。魔兽世界的精彩、神秘强大的海族、地底世界的稀罕,异世界到处都是奇迹。领地的发展、帝国的拓展、隐势力的渗透,展现出不同的战斗,异样的对决,动人心魄。主角和多位美女的感情升华,让你体味不一样的异界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