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9500000036

第36章 论辩中维护权益的语言艺术(3)

论辩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固守自己的道理,对对方的论据听而不纳。这个时候,一味地穷追猛打或是急于解释都无济于事,很难使对方心甘情愿地承认你的观点,搞不好还会使得双方僵持不下,适得其反。而实际上你的观点是正确的,只是对方一时还没有理解过来。一旦遇到这种问题时使用恰当的比喻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正当美、英、苏等国家共同抗击纳粹德国的关键时刻。英国处在欧洲反法西斯侵略的最前线,由于黄金已经枯竭,根本无力按照“现购自运”原则从美国手中获得军事装备。作为英国的重要盟友,罗斯福深知唇齿相依的道理。在反法西斯战争旷日持久的情况下,英国一旦被击溃,希特勒一朝得势,势必严重威胁到美国的全球利益。美国全力支持英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是,美国国会中有那么一批鼠目寸光的议员,他们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认为必须钱贷两清,丝毫不关心反法西斯盟友的安危以及欧洲危急的战局。罗斯福认为自己应当尽力说服这些人,使得英国可以得到美国的全力支持。为此,罗斯福举行了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招待会。

“先生们、女士们!”罗斯福简要地介绍了《租借法》之后,接着就讲了一个浅显的比喻:“假如我的邻居家失火,在数百英尺处我拥有一条浇花的水管,假如赶紧借给邻居拿去接上水龙头,就可以帮他灭火,同时也避免火势蔓延到我家。但是,在借出前要不要先跟他讨价还价呢?这管子应该有十五元的押金,还要有五元的使用费。此时,我的邻居心急如焚,事情紧急,他到哪里去找钱?我看,还是不要他的钱为好,只要他灭火之后原物奉还。如果灭火后水管还好好的,他会连声道谢;如果他把水管搞坏了,他得照赔不误,我也不会吃亏的。”

记者们紧追不舍,问罗斯福总统:“请问,总统阁下所指的水管一定是武器了?”

罗斯福毫不掩饰地说:“当然,我只不过是借这个例子来说明《租借法》的原则罢了。也就是说,如果你借出一批武器,在战后得到归还,而且没有损坏的话,你就没有吃亏;即使军火损坏,或者陈旧了,干脆丢弃,只要别人愿意理赔,我想,你依然没有吃亏,不是吗?”

罗斯福总统的一番比喻,浅显易懂,立刻语惊四座,并经由新闻媒体报道而传遍全球。此番妙语不仅说服议员们无条件支持《租借法》在国会顺利通过,而且也赢得了丘吉尔和斯大林等反法西斯国家首脑的高度评价。利用正反逻辑进行论辩

从逻辑的意义上看,所有的事物都符合自己的逻辑发展规律,所有的事物的原理都包含在逻辑之内。论辩中常用的逻辑多是指事物、思维的规律以及推理的原则。论辩所使用的工具——语言要符合逻辑才能理顺意通,话如泉涌,滔滔不绝。同样,如果论辩时不注意逻辑,就会漏洞百出,一旦被对手抓住破绽,很容易不攻自破。古往今来,有许多哲学家都很善于利用逻辑来进行诡辩。

汉武帝晚年的时候很迷信,希望自己能够长生不老,到处搜寻不死药。一天,有人献上不死丹药一丸。当时东方朔正在武帝身边。他上前拿起丹药后,假装好奇地问武帝:“陛下,这药可以吃吗?”武帝回答:“当然可以吃了。”东方朔闻听此话,马上把药塞进嘴里,嚼了两下咽进肚里。武帝阻止不及,气得脸色发青,暴跳如雷,要把东方朔拉下去砍头。东方朔连忙跪下,说道:“陛下,且慢,臣有话要说。”武帝本意并不想杀东方朔,就问道:“你有什么要说的?”东方朔从容地回答道:“陛下,我刚才吃得可是那‘不死丹药’,可现在我却要被陛下砍头了。如果这药能使人不死,那我为什么要身首异处了呢?可见那‘不死丹药’是假的。如果这药确实是那‘不死丹药’,陛下应该杀不死我啊,自然也不用杀我了。如果杀得死我,就证明了献药之人是在蒙骗陛下。况且我在吃药之前已问过陛下药是否可以吃,陛下已经准许,所以臣才能吃此药。倘若未经陛下允许,臣怎么敢吃呢。若陛下今天杀了我,只会向天下证明陛下被人蒙骗了,恐怕有损于陛下的圣明,而且百姓又怎么敢相信您的话呢?”武帝一听,转怒为喜,立刻赦免了东方朔。

在这里,东方朔就运用了逻辑手段。他先是吃掉了药,以此为前提,然后在回复武帝时,从不死之药出发,逐步演绎推理。第一条逻辑关系:不死之药——吃了可以不死——东方朔吃了不死之药——所以东方朔可以不死,这时武帝如果杀了东方朔——不死之药是假的——东方朔吃了也无罪。如果不死之药是真的,那么武帝杀不死东方朔,杀他也没有用。

无独有偶,我国已故的著名作家张天翼先生写过这样一个寓言:一天,老鹰看见一只麻雀在大树上晒太阳,就批评麻雀说:“这样的好时光,不努力工作,反倒在这里晒太阳浪费时间,真是可惜。”麻雀说:“没有的事,我已经准备学一门技术。它应该是没人学过的独家技术,而且方便好学,还可以赚大钱,这样我就可以过安逸的生活了。”老鹰大笑道:“天底下哪有这样的技术啊?假如没有人学过,那么就没有人会这门技术,你向谁去学呢?如果是方便好学的技术,又没有人去学它,那就一定是天底下最没有用的技术了。”老鹰对麻雀的反驳实际上就是运用了同东方朔回答汉武帝一样的方法,只不过一个是正推,一个是反推罢了。

运用对比进行论辩

聊天讨论中,将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加以对照、比较,从而推出正确的结论来,这就是正反比照的雄辩技巧。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运用对比,能使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很容易地显露出来,给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宁戚去宋国见宋桓公。深深行礼后,宋桓公却不动声色,置若罔闻,非常傲慢。宁戚见此情景,抬起头来,长长地吸了口气,说:“宋国真危险啊!”

宋桓公说:“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宁戚问:“你和周公相比,谁更贤明?”

“周公是圣人,我怎敢和圣人相比。”宋桓公答道。

宁戚接着说:“在周最强盛的时候,如果周公听说有人来见他,即使他正在嚼着饭,也急忙把饭吐出来,先会见客人,即使这样,他还怕失礼。可是你怎么做的呢?宋国这样衰落,国内接连发生杀死人的事情。您的王位并不可靠,就算您像周公那样礼贤下士,有本事的人恐怕也不愿意到您这儿来,何况您这样傲慢呢!宋国的处境还不危险吗?”

宋桓公赶忙道歉说:“我没有治国经验,先生请不要介意。”

宁戚将宋的衰落与周的鼎盛、宋桓公的傲慢与周公的谦逊放在一起,制造了一种鲜明的对比,使对方受到强烈的震撼。

论辩中运用正反比照术,可以比较同类事物,也可以比较异类事物;可以比较同一对象的不同方面,也可以比较不同对象的同一方面;可以是纵向的比较、横向的比较、现状的比较、历史的比较,也可兼而有之。但不管哪种比较,都应特别注意比较事物的强烈反差,制造鲜明的对比,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比如,曾有一位美国记者对周恩来说:“一个国家向外扩张,是因为该国的人口过多。”周恩来当即反驳说:“我们不同意你这种看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人口只有4500万,不算太多,但是英国在一个很长时期内是‘日不落’的殖民帝国,美国的面积略小于中国,而美国的人口不及中国的五分之一,但美国的海外驻军却达150万。中国人口虽多,却没有一兵一卒驻在外面领土上,更没有在外国建立军事基地。可见,一个国家是否向外扩张,并不决定于它的人口多少,而决定于它的社会制度。”

这里,周恩来通过同类事物,正反比照,造成一种鲜明的对比,产生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在论辩中,正反比照法往往会发挥着神奇的作用,它好比一磅重型炸弹,有着巨大的杀伤力。

反诡辩的语言艺术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为了维护自己的观点或看法,往往会构造诡辩来向对方发难,陷对方于被动尴尬的境地。诡辩在论辩中固然厉害,但诡辩自身存在着语言模糊、内容矛盾、逻辑错误等方面的局限性,因此,反驳诡辩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打开突破口:

1.抓住其逻辑错误,以理服人

某校禁止学生在教室里穿拖鞋。一天,梁勇同学又穿着一双拖鞋进了教室,班主任王老师发现后让他从座位上站起来:“我三令五申禁止穿拖鞋,你为什么还穿?”王老师皱着眉头问。

“我没穿拖鞋,我穿的是凉鞋。”梁勇大声回答。

全班同学的目光都移到了梁勇的鞋子上:这双鞋子原来是一双普通塑料凉鞋,不过现在鞋后跟全被剪掉了,看上去与拖鞋没有两样。

“鞋后跟全剪掉了,难道是凉鞋?”王老师恼火地问。

“当然是凉鞋!这就像一个人的腿断了,他还是人,而不是狗!”梁勇昂起了头,大声反驳。

王老师先是一愣,但很快镇定下来。他双眼盯着梁勇,不紧不慢地说:“凉鞋之所以是凉鞋而不是拖鞋,最重要的在于凉鞋有鞋后跟。这就像一个人,如果他最重要的头部都没有,那他在世界上就不存在了。”

梁勇顿时低下了头。

在这里,梁勇的诡辩在逻辑推理上明显是错误的,因为人断了腿固然是人,但无法据此推出凉鞋断了鞋后跟还是凉鞋。王老师思维敏捷地洞察到这个错误的逻辑,于是他抓住“凉鞋”和“活人”的评判标准,从理论上揭示了梁勇的错误,使梁勇不得不低头认错。

2.抓住本质加以辩驳

老张和老刘在公园辩论。老张问:“在金钱和道德之间,你选哪一个?”老刘不假思索地答:“当然选道德。难道你选金钱?”

老张诡秘地说:“我是选择金钱,因为我缺少金钱。你选择道德,那是因为你缺少道德。”老刘听了老张的不友好言语,立即反驳说:“你的话只讲对了一半,十分的道德,我已有九分,还缺少一分,所以我要选道德;万贯的家财,你已有九千贯,但你还缺少一千贯,所以你要选金钱。因此,准确地说,我选道德是因为我崇尚道德,你选金钱是因为你贪图金钱。”

老张为了给老刘脸上抹黑,就故意以模糊语言为核心的诡辩来嘲讽老刘。老刘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用“崇尚”来褒扬自己对道德的追求,用“贪图”来贬斥对方对金钱的贪得无厌,很好地澄清了事实真相,否定了自己“缺德”、老张“缺钱”的荒谬论断。

3.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某乡有几个地痞,经常偷鸡摸狗,欺压乡邻,但派出所对这些人一直采取纵容态度,致使他们的气焰日益嚣张。群众忍无可忍,集体向乡党委书记反映了这一情况。书记找来派出所所长问:“那几个地痞胡作非为,你这个所长知道不知道?”

所长:“知道。”

书记:“既然知道,那为什么至今未对他们采取行动?”

所长:“采取行动只是个时间问题,这就像喂猪一样,如果还没等到猪肥就杀了,那怪可惜的,不合算。这些地痞就像猪一样,现在还是瘦瘦的没喂肥,处罚起来没分量。所以这是个策略问题,群众不理解,我们可以理解。”

书记:“你的‘肥猪论’太玄虚了,群众怎么会理解?猪是人们心甘情愿喂养的,而这些地痞,群众会甘愿喂养吗?还是听听我的‘肥鼠论’吧。如果有个人养了一只猫,指望它捉老鼠,可这种猫却放任老鼠在家里吃谷子,结果主人家老鼠成灾。主人找猫来问罪,可猫却振振有词地对主人辩解:‘家里老鼠太瘦了,等到喂肥了再抓不迟,你猜主人对猫会有什么看法?”

所长:“这……,书记的‘肥鼠论’更有哲理,我是一时糊涂,我马上就把那几只‘老鼠’抓起来。”

在这个事例中,所长企图用“肥猪论”为自己工作失职辩解,但书记一语道破了“肥猪论”在内容上的荒谬,于是书记引出了“肥鼠论”,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地痞横行不法、派出所放任不管、群众遭殃受害的事实,含蓄地指责了所长观点的荒唐、工作的失职。所长在这种情况下,再不表态自己失误,其利害关系就不言而喻了。

论辩收场的技巧

论辩进行时是激动人心的,但无论有无胜负,论辩总得结束,结束时也应有个圆满的收场,因为无论论辩场面大小怎样,都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是人际交往的一种方式。如果一味盯住论辩的输赢,忽略收场,往往会使论辩变质,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甚至恶化。

所谓论辩的收场,是指及时从论辩氛围中跳脱,反思全过程,用得体的言辞协调各方关系,使论辩真正成为益人才智、增进了解和维护利益的手段。下面两种收场方式值得借鉴:

作为胜方,要善于察言观色,机敏主动地缓和剑拔弩张的气氛,自我调侃一下,给对方留些面子。如果盛气凌人,步步紧逼,引起对方反感,只能导致功败垂成。

有两个学生争论哲学问题,甲坚持“看不见的便不存在”,乙据理驳斥,甲拒不认输,强词夺理。乙忽然一板一眼地问:“你看不见的就不存在,对吗?”“不错。”“你妈生你时你看不见,那你妈生你这件事存在不存在?”甲涨红了脸,几乎跳起来。乙见状,边笑边指着自己的鼻子说:“别恼,我也是妈生的!”甲苦笑着言和作罢。乙为辩理,伤了甲的自尊,也使甲彻底败北。稳操胜券的乙,凭幽默的自损及时弥合了二人关系的裂痕,算得上善于收场。

胜辩者收场时还应顾及对方的禀性、人格。君子辩败不以为介,非君子则可能怀恨在心,寻机报复。遇到这种人,胜辩者不妨将其阴暗心理予以曝光,尽量切断其报复的后路,同时使对方显示其大度,冲淡其尴尬。例如:一职员与经理辩论,经理理屈。职员忽然笑道:“经理,今天好像是我辩胜了,其实我是败惨啦!”经理不解:“为什么?”“我还要在你手下工作呀!”经理不自然地笑了:“哪能呢?你看我是那种人吗?”“呵呵,当然不是。”当然作为败方,也负有配合收场的责任,不要失去理智,连人格也输给对方。如果败方主动承认自己的观点错误、对方的观点正确,则可显示其高风亮节,令胜者钦佩。

同类推荐
  • 读人

    读人

    本书从面容、形体及着装、行为、语言、朋友家人、兴趣爱好、置身环境等方面教会读者如何读懂一个人,如何透过一个外在的层层迷雾,进入到其内在,即他的气质和性格中去,进而得窥他行事的逻辑。
  • 国文趣味

    国文趣味

    本书分为六章,以讲故事、杂谈形式,讲述文字、文体、文章、文人、读书、作文等语文知识。
  • 总经理一定要掌控人脉

    总经理一定要掌控人脉

    "美国成功学大师卡耐基经过长期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人的成功,15%归功于他个人的专业知识,85%归功于他的人脉关系。”也许这并不是放诸四海皆准的信条,但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显示。在技术、资金、人力资源等生产力要素中,人的重要性越来越凸现。人脉资源的地位也越来越显著。可以说,在当今社会,能成就大业者,一定要拥有广阔而实用的人脉。
  • 每天进步一点点全集

    每天进步一点点全集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不是由于比别人聪明多少,而只是因为他们每天都在坚持不懈地改进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会让我们每天充满信心每天进步一点点,会让我们的智慧得到不断的增讲,人生是一个不断地自我完善的过程,真正美丽的成功者之所以成功,不是由于比别人聪明多少,而只是因为他们每天都在坚持不懈地改进自己。
  •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老人言”是老祖宗用鲜血和脑浆写下来的忠告。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为什么他们会落得如此境地?究其原因,还是对老祖宗留下来的处世之道悟得不深。有句常常在我们耳边响起的俗话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人们经过的事多,走过的路多,接受过的历练多了,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就深刻得多了。这些口耳相传的智慧,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去领会。
热门推荐
  • Other People's Money

    Other People's Mone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血脉之巅》

    《血脉之巅》

    少年背负着御神血脉与是对头弑神血脉的巅峰之战
  • 血寂天空

    血寂天空

    苍天负我,苍天可灭。厚土负我,厚土可沦。不论尘世多繁杂,我以真情待世人。若有妖魔乱世间,我必以血寂苍天!
  • 嫡女重生:邪魅太子妃

    嫡女重生:邪魅太子妃

    前世,生产之夜,庶妹和夫君苟合,害了她的孩儿,毁她容要她命!一朝重生,她定要那对奸夫淫妇付出代价!姨娘狠毒?好!那她就比她更毒!高傲庶姐蛇蝎心肠?好!那她就把那美人皮扒下来让那蛇蝎心肠无处躲!庶妹外边天真内心黑咕隆咚?好!那她就一把火烧亮把黑暗摆在大庭广众之下!看谁比谁狠!他!安国战神瑞王!却被阴谋诡计毁容,面具带之,兵权掌之!冰冷的心却为她融化。“陛下,臣女自请嫁瑞王!”金銮殿之上,她毫不惧怕地说出这句话,不顾流言蜚语,毅然自请嫁入瑞王府!十里红妆,喜了谁的心,悲了谁的肠!
  • 千金的选择

    千金的选择

    前世今生,女主该如何选择?前世是她对家人留下的遗憾,今生又是她为遗憾选择的逃离。她为了前世的家人,似乎伤了今生的家人。她错了吗?不知道……忌讳医生,是她于与生俱来的本能,她几乎闻医色变,可谁又能知道,前世所发生在她身上的那些恐怖,让她潜意识地害怕医生……
  • 如果可以爱——未转爱

    如果可以爱——未转爱

    这是一篇青春小言女主白美,不富,聪明女二白,美,不富,可爱女三,白,美,不富,有气质——确定这是书籍简介,好吧,我在搞笑这篇言情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大家还是看我写的吧,我一向紧脏的时候喜欢说废话,提书籍简介的时候喜欢说胡乱,写大纲写到最后是无话可说。我只能用心保证,这本小说我会认真写的。——喂喂,男主在哪里呢?——嘿嘿,男主在书里。
  • 公主殿下请收玫瑰

    公主殿下请收玫瑰

    “花稀之,吾爱之”,我叫花惜,是一个平凡普通的女孩,我有一个爱我的姥姥,还有一个骨灰级闺蜜,但,一次狗血的穿越,竟让我成了爱新觉罗.念兮,雍正的女儿,乾隆的妹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十一公主,不只是福还是祸,从此,一个混混世子穷追不舍,一个冰山剑圣为我而化,一个柔情师兄默默相伴……当爱在心里根生地固时,一封密信,打碎了我整个人生,在这个世界,我到底是去,还是留?
  • 强宠,高冷boss的隐婚宠妻

    强宠,高冷boss的隐婚宠妻

    他不喜欢女人,却需要一个太太。男友劈腿,订婚宴取消,她急需男人救场。在B市,他是冷漠、冷冽、神秘总裁,又是意大利彭格列家族继承人。她,平凡却不同被相恋三年的男友背叛,伤心落魄时,却被债主递来一纸婚约。好吧,契约结婚。可为何,她和他都迷失在这场的婚姻里。
  • 未闻花落

    未闻花落

    长歌第一次在云起的作品。嗯......进击的巨人利艾同人,是看进击看多后的一些脑补,希望大家喜欢。故事讲的是艾伦被杀死后又灵魂被拉了回来后发生的种种事情。因为是第一次写,所以文笔略渣,但是这部作品却是承载了我对利威尔和艾伦这对cp的所有期待,希望看的人可以认真对待。这可能是在这个平台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写同人了,不知道有没有人会看呢。以后会写些正常些的言情,不会写耽美了。此文,没肉,慎入。简介就这么多了,因为实在不知道是怎么写嘛......嗯嗯,就这样!【结局he,be未定】
  • 霸气校花狂校草

    霸气校花狂校草

    女主与男主之间的的爱情,纯真而又妖孽,究竟是怎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