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多明
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是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白银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白银的发展史是新中国工业发展史、也是新中国中小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研究和探索白银市的个性特征,正确选择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白银市地处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甘肃段的核心位置,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以铜资源开发为主建设起来的一座新型工业城市,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发建设,白银已经形成了以有色金属、能源、化工、机械为主的工业体系。白银是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和稀土工业基地,是甘肃省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基地,也是黄河上游百万亩以上重要的高扬程农业提灌区。去年以来,白银市加大招商引资开放开发力度,共引进签约项目141项,投资总额91.4亿元。其中,合同项目70项,引进资金71.4亿元;已开工建设42项,占签约项目的29.8%。
当前,我们正处在国际形势急剧变化的重要时期,正处在体制转型、经济转轨、结构转变的特殊阶段。在这样一个充满机遇也面临挑战的关键时期,如何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既是事关白银发展前途命运的当务之急,也是保持白银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任务。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建设,是西部资源型城市加快结构转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发展大工业,创办大基地,构筑大交通,建设大城市;依靠科技创新,改造传统产业,开发替代产业;全力推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市场化进程,努力把白银建设成为西陇海兰新经济带上一个技术领先、产业发展快、生产能力强的加工制造业基地。
一、抓住历史机遇,集聚生产要素,扩张城市规模
白银作为西陇海兰新经济带上的资源型城市,加快发展是最迫切的任务。以发展为主题,首先要扩张总量,同时要调整结构。对于白银来说,由于经济存量不大,城市规模有限,不扩张总量,单纯调整存量是不能解决发展问题的。因此,在发展中调整是白银经济结构转型的现实选择。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把兰州白银作为西陇海兰新经济带上重点开发的地区,提出要建设兰州白银经济区。这是甘肃乃至西部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调整和优化生产力布局的科学决策。白银市作为核心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围绕构建5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目标,集聚生产要素,扩张经济总量,进而扩大城市规模,增强综合实力,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加快城市化进程,使白银阔步迈向西北城市群落中的大城市行列。
发展大工业,建设大基地。市上决定将四大班子办公地址西移,以此拉动白银西区经济开发区的快速发展;在城市南缘创建高技术产业园,拓宽产业发展空间,使城市规划建设面积由过去的18平方公里扩张到50平方公里。按照重点突破、整体发展的原则,坚持经济结构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产业结构以现代工业为主,产品结构以高科技为主,所有制结构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的“四为主”方针,加快一园一区的开发建设。要顺应兰州建设西北商贸中心,调整产业结构的趋势,着眼于兰州白银核心经济区的大规模和长远发展,联合争取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债资金项目,合理承接产业分工,在改造、提升、壮大“全国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甘肃能源和化工基地”的同时,进一步把白银市发展成为西陇海兰新经济带上的加工制造业基地。
构筑大交通,建设大城市。加快建设四龙乃至龙湾黄河航运的建设步伐,开辟水上通道;加速刘白高速公路建设,打通白银西出东进的快速通道;加快白银直达中川机场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开辟直达航空港的绿色通道;在市域内建设“四横五纵六线”重要路段,开辟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构筑水陆空并举,市内外畅通的大交通格局,为工业发展和现代物流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构筑大交通,归根结底是建设一座大城市,把白银建设成为中国西部一个产业结构合理、服务功能齐全、社会事业发达、高度文明开放的区域中心城市。
二、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替代产业
产业融合是社会生产力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也是资源型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产业间的关联性和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而技术创新和技术融合则是当今产业融合发展的催化剂。白银市作为资源型城市,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艰巨任务。全市经济总量中,有色、煤炭、化工、轻纺等传统产业占有很大份额,这些产业技术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在市场竞争中面临被淘汰的危机。更为严重的是矿产资源日益减少,铜矿资源已经枯竭。运用高新技术,推动产业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白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白银的传统产业为国家做出过辉煌的贡献,至今也是白银经济的重要支柱。白银的优势在此,困扰也在此。这一现状决定传统产业在白银还将持续发展相当一段时间,而高新技术产业,又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很快发展。我们必须从现实的条件出发,以现有大中型企业为依托,大力引进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推动白银工业的新发展。以建设国家重要的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为目标,发展附加值高的有色金属新材料、新产品,确保今后五年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每年增长10%以上;以建设西部重要的能源基地为目标,继续开发水利资源和煤炭资源,使能源工业增加值每年增长13%以上;以建设西部重要的精细化工基地为目标,发展化工原料、精细化工,使化工工业增加值每年增长18%以上。
运用高新技术创立新产业,既是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市场经济纵深发展的客观要求。以长远来看,白银必须从传统产业的夹缝中走出来,由传统工业向新技术产业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树起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我们必须积极创造条件,逐步缩小传统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产业,产品结构逐步向深加工、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转变。要以建设中国西部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为目标,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再造白银工业的新优势。以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为龙头,努力发展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节能技术、环境保护等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发展新型合金与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稀土材料、精细化工产品、新型建筑材料等;开发新型节能、节水技术及其设备、材料制造等,通过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发展战略性先导产业奠定基础。围绕现代工业、现代农业与畜牧业开发,提高开发加工水平,打造名牌产品,尽快培育白银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形成产业规模优势,开拓国际国内市场,促进白银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传统型向现代科技型转变,走出一条以科技型产业带动发展的新路子。
旅游产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也是产业融合程度最深的产业之一,白银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人文优势驰名陇上,要以黄河石林和会师圣地为重点,加快旅游产业的深度开发,力争创出品牌,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三、实行重点突破,加快园区建设,推动区域开发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把研究开发、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作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我国不少地方也把建设科技园区作为技术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大力投资建设,并通过导向性政策来增强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建设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是白银、甘肃乃至西部地区科技创新的内在要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应对市场竞争的有效选择。我们将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宗旨,在园区的建设上引进创新机制,构筑技术开发、资本运作、政策服务、园区文化“四个平台”,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把产业园建成一个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设施配套、管理先进、环境优美、综合优势明显、与国际经济技术接轨的西部现代化高科技示范园区,使其成为中国科学院科研成果在西部的主要转化基地,白银市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载体,甘肃省高技术产业低成本集聚的“洼地”,西陇海兰新经济带上一个重要的技术密集区和技术辐射中心。以线串点,由点带面,整体发展。通过园区的大开发带动兰白核心经济区的大发展,推动白银市由资源型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的转变。
四、按照市场原则,调整政策取向,发展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是世界经济的主流,是市场经济中最先进、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成分。从白银市的情况来看,发展民营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白银跟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主要差距就在民营经济上,发展民营经济的潜力很大。调整所有制结构的比重,鼓励多种成分企业共同发展,是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是创造市场活力,发展替代产业的重要途径。
首先,要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原则,调整制度和政策取向,彻底消除所有制的歧视。其次,要转换政府职能,弱化行政干预,彻底消除政策待遇不公平的问题。其三,实行公平税赋制度和公平财会制度,彻底消除税外乱收费问题。其四,实行公平的金融市场准入制度,推进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随着中国境内市场转化为国际市场,实行国民待遇将成为维护公平竞争格局的基本制度机制。因此,凡是准许外资机构做的事,同样准许民营经济和其他非国有经济做,要千方百计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促其上水平、上档次、上规模。通过民营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夯实我市经济实力,提升发展水平。
五、营造一流环境,加大招商力度,促进开放开发
招商引资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探索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性措施。今后我们将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建设环境和干事创业环境,坚持投资者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工作,为客商提供优质服务是我们的天职的理念,把白银变成创业者的乐土,建设者的家园,投资者的天堂。以产业园为招商引资的新平台,进一步大招商,招大商,推出技术领先、效益可观的大项目、好项目,吸引客商投资园区,落户白银。我们还将积极探索多样化的融资方式,拓宽新形势下招商引资的新渠道,强化多方联系,开展网络招商,提高招商引资的整体水平,取得招商的突破性进展。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技术合作和竞争,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把白银建设成中国西部地区技术开发的高地,对外开放的窗口,西陇海兰新经济带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作者为中共白银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