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43300000046

第46章 快乐与道德的冲突(1)

本我是混乱的,像是一口充满了沸腾着各种兴奋剂的大锅。充满了本能所提供的能量,但是没有组织,也不产生共同的意志,它只是遵循快乐原则,力求实现对本能需要的满足。

自我是通过知觉意识的中介,而为外部世界的直接影响所改变的本我的一部分,在某种意义上,它是表面分化的扩展。

超我是每一个道德约束的代表,是追求完美的倡导者——简而言之,超我就是我们从心理学意义上所把握的、被描述为人类生活更高层面的东西。

——《精神分析引论》

一、本我和自我:本能与理性的冲撞

弗洛伊德在早期理论中,把人的心理反应机制和人格结构,设想为意识和无意识,可是他又认为,一个无意识冲动即使获得了意识大门口的“检察官”的许可而进入意识领域,也未必就得到意识的青睐而成为意识。为了进一步揭开心理人格的奥秘,弗洛伊德于1923年又发表了一部重要著作:《自我与本我》。在这本书里,弗洛伊德把以前的两部人格结构发展为三部人格结构,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形成了系统的人格理论。

人格理论在精神分析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弗洛伊德用这个人格模式,展现了作为个体的人,如何以本能为动力,进而发展为具有社会属性和文明标志的人。弗洛伊德说,无意识学说只是描述了人的心理结构图式,《超越快乐原则》揭示了一系列思想原则,而《自我与本我》则讨论这些图式、思想是怎样进一步发展的。

在人格结构内部,当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协调统一的时候,人的心理处于平衡状态,人格就是正常的;当三者失去平衡,处于紊乱状态,人的心理就不能自动进行调节控制,造成精神失常,人格也就不正常。

1. 本我:一口充满了各种兴奋剂的大锅

“本我”是弗洛伊德从尼采那里借来的一个术语,又根据乔治·格罗德克的观点,把它看作是未知的和无法控制的力。在德文里,“本我”是Es,原意是“对我来说这是一场梦”。在英文里没有对应词,所以才借用拉丁语翻译为Id,根据弗洛伊德的思想,汉语把它译作“本我”,又称“伊德”。弗洛伊德说:

本我是我们的人格中隐秘的、不易接近的部分。我们对它了解不多,而这也是从对梦的工作和神经症症状形成的研究中认识到的,它们大多只具有否定的特性,仅能被描述为不同于自我。

我们是用比喻来看待本我的,我们认为它是混乱的,像是一口充满了沸腾着各种兴奋剂的大锅。我们假设它的某一点与躯体的影响相通,在那里本我吸取了各种本能的需要,使它们获得了精神表现,但是我们无法表明该点是什么样的底层。本我充满了本能所提供的能量,但是没有组织,也不产生共同的意志,它只是遵循快乐原则,力求实现对本能需要的满足。

由此可见,本我是一个混沌的世界,它容纳一团杂乱无章、很不稳定的、本能性的、被压抑的欲望,隐匿着各种为现代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所不容的、未开化的本能冲动,是各种既令人惊奇又令人迷惑的心理活动的发源地。

本我以追求本能冲动和被压抑的欲望的满足为目的,它的惟一功能是及时发泄由于内部或外部刺激而引起的兴奋。本我的这一目的和功能,要求按照生命的快乐原则行事。快乐原则能使人消除或降低紧张程度,并使之保持消除或降低紧张后给人带来的欢乐和愉快。尽管本我不受统一意志、道德的支配和约束,但它在大多数情况下难以实现本能冲动和欲望的满足,往往受压抑而感到沮丧甚至痛苦,但它遵循快乐的原则是始终占优势的。

本我的最初形式是一种反射器官。当一切感官接触到这种反射器官时,它能立即顺着运动通道排出。譬如,强烈的光线照射在眼睛的视网膜上时,眼皮就会立即合上,强光不能接触视网膜,光线对神经系统所造成的兴奋也就会由此得到解除,机体就恢复到平静状态。

在有机体中,有许多这样的反射装置,用于自动排泄由刺激物刺激感觉器官所造成的一切能量,排泄的结果就是消除刺激物。打喷嚏是驱除对鼻内感觉神经层产生了刺激的东西,流泪是为了冲出进入眼睛的异物。

刺激因素既可来自外部也可来自内部。一个内部刺激的例子就是,当膀胱内的压力达到一定强度时,其瓣膜就会反射性地张开,压迫所造成的兴奋,则会随着尿的排空而消除。

但是,并不是机体内部产生的所有紧张,都可以靠反射活动来消除,事实上,许多紧张产生后,并没有相应的反射性缓解。例如,当婴儿胃内产生饥饿挛缩时,挛缩反射本身并不产生食物,相反却造成婴儿的不安和哭闹。这时,如果有适当的食物送到婴儿的嘴边,吮吸、吞咽和消化等反射器官就会自动工作,由饥饿所产生的紧张也就消除了。

如果婴儿每次饿了就喂饱,其体内所有的刺激,都可以靠父母无微不至的照料和婴儿天生的反射器官而得到排泄的话,那就根本不会有什么心理发展了。但事实上,做父母的一方面由于关心孩子而减轻了孩子的紧张心理,另一方面又因严格按照育儿时刻表喂养,而造成了孩子的紧张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婴儿必然会经受程度不同的挫折和不舒畅。正是这种经历促进了本我的发展。

本我因受挫折而产生的新的发展,叫做原发过程。由于遗传因素,人天生具有的感觉、知觉和记忆的表象系统,则成为原发过程得以形成的心理条件。比如,在过去,只要婴儿饿了,就有人来喂他。喂食时,婴儿看、尝、闻和触摸到食物,并将由此产生的知觉储存在记忆系统中,经过多次重复,食物就和减轻紧张联系起来了。婴儿在饥饿时如果没有立即得到食物,饥饿造成的紧张就产生有关食物的记忆表象。由此可见,产生为减轻紧张所必需的物体的记忆表象的心理过程,就是原发过程。

弗洛伊德认为,原发过程是通过“知觉的同一”来消除紧张的。所谓知觉的同一,就是本我把记忆表象看成是和知觉本身一致的东西;简单地说,就是对食物的记忆和得到食物本身完全是一回事。例如,口渴的人常常产生水的幻觉;饥肠辘辘的睡眠者,往往梦见食物或与吃有关的东西;性欲勃发的人则梦到性方面的活动或与此相关的事情。弗洛伊德把这种形成减轻紧张的物体表象的过程,称做愿望满足过程。

当然,饥饿的人不可能靠食物的表象填饱肚子,干渴的人也不能凭借对水的幻觉来解渴。但弗洛伊德认为,原发过程并非完全无用,因为人在设法得到某物之前,总得先有个心理表象。在两个饿着肚子的人中,对食物有心理表象的那个人,总比不知道找什么食物才好的那个人,更能解决自己的饥饿问题。

由此可见,如果没有原发过程,人只能依靠漫无目标的尝试或错误行为去满足需要。由于原发过程不能有效地减轻紧张,履行快乐原则,于是继发过程就发展起来,自我也就产生了。继发过程就是根据经过思考和推理而得出的行动计划,去发现或创造现实的过程,它受到现实原则的影响和制约。

弗洛伊德认为,冲动和表象不能达到生存和再生的进化目的,除了有人照料的孩童外,一般人的冲动的性行为反而会招来惩罚而遭受痛苦。一个人要完成生存的使命,就必须去适应现实环境,从外界获得所需的一切。这种在人与现实环境之间的交往中,产生的新的心理系统,就是自我。自我是人格中最有力的部分之一,它是人格的执行者,对本我和超我起重要的控制作用。这种作用发挥得好,人格就协调发展,反之,人格就不协调甚至畸形发展。

2. 自我:以现实为指导原则

自我以“现实原则”为指导而不受“快乐原则”的影响。现实原则的目的就是推迟能量的释放,直到发现或产生了能满足需要的对象为止。比如,小孩必须逐步懂得不能肚子一饿就随便什么东西都往口里塞,他得学会怎样识别食物,直至找到可食的东西才张口。

遵循现实原则并不意味着放弃快乐原则,而只是要求根据实际需要把它暂时搁在一边。弗洛伊德把这一过程叫做推迟行动。事实上,现实原则最终还是以带来快乐为目的的,尽管在追求现实中还得忍受一些不舒服。

现实原则是依靠弗洛伊德所说的继发过程来实现的。当本我的原发过程发生并还要继续下去时,继发过程就根据经过思考和推理而得出的行动计划去发现或创造现实,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实行现实原则,发挥继发过程的作用,重视外部世界在人的生活中的影响,这一切刺激着知觉、记忆、思维和行动等心理过程的发展。

在自我从本我的分化过程中,知觉和躯体两种因素起了重大作用。在弗洛伊德看来,自我来自知觉系统,如果没有知觉系统做中介,本我就不可能分化出自我。他指出:“自我是通过知觉意识的中介,而为外部世界的直接影响所改变的本我的一部分,在某种意义上,它是表面分化的扩展。”知觉系统具有敏锐的辨别能力,能够更精确地观察和认识外部世界,它和思维、记忆系统一起,使人的判断能力得到加强。

躯体是运动系统中产生知觉的方面,离开躯体知觉无从产生,自我也无法形成。弗洛伊德说:“自我首要的是躯体的自我;躯体不仅仅是一个表面的实体,而且是表面的投影。”所谓躯体是表面的投影,也就是指躯体本身也不过是心理的投影、心理结构的表面。由于这些心理机能的适应性变化,使人的行为举止更加理智,更能获得更大的满足和快乐,又能控制住自己的行动以适应周围环境。可见,自我的心理过程不像本我那样无组织、无计划,它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结构,是本我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媒介或桥梁。

自我除了满足人的现实需要外,在产生幻觉和白日做梦这一机能上和本我基本相似。这一机能无需经过现实检验,它隶属于快乐原则。但这一自我过程又不同于本我的原发过程,它产生的幻觉只不过是当作好玩或快乐,给人赏心悦目的想像而已。尽管这种幻觉不能变为现实,但它能使自我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得到轻松愉快的休息。

3. 本我不受约束,自我则很文明

弗洛伊德说:“本我当然不懂得价值判断,它没有善恶,无所谓道德性。”它只受一种愿望的支配,即根据快乐原则去满足本能的需要。在任何情况下,本我的活动有两种情况,它不是在行动和愿望满足中把能量释放出来,就是屈服于自我的影响,这时能量处于约束状态而不被立即释放。

本我没有组织,没有统一的意志,但它却有最强大的能量和动力。它能设法进入自我,影响自我。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一个未知的和无意识的广大领域,“自我依托在它的表层,知觉系统从它的内核中发展出来”。他又认为超我“也是本我的最强大的冲动和最重要的里比多变化的表现”。

本我也是真正的心理现实,它是一个人接触外界之前就存在的内心世界。弗洛伊德相信连续几代人经常重复内容相似的经验,会成为本我中永久性的积存。由于自我对本我的无理要求进行压抑的原因,一个人的一生中还会给本我增加新的积存。

总之,无论从种族史的角度,还是从一个人一生中的经历来看,本我总是古老而长存的。它缺乏理智,容易冲动,要求苛刻,孤独乖僻,自私自利,专横跋扈,不容紧张,寻欢作乐,简直是人格中被宠坏了的孩子。

弗洛伊德说,本我是人格中模糊不清、不易捉摸的部分,有关这些点滴知识,还是从对梦和神经症症状的研究中得到的。不过,只要你看到一个人做事冲动,比如向窗户上扔石头,或惹事生非,强奸妇女,或经常做白日梦,在梦中构造海市蜃楼等等,你就可以认识到他是怎样受本我奴役和支配的。

弗洛伊德还认为,本我在本质上是不受制约的本能冲动,而自我则是文明的产物。

在自我中,还有一部分是属于无意识的,要成为一个现实的、有道德的人,必须时时注意摆脱这一部分。一个已婚男士虽然很喜欢他的女秘书,但他也许力图不让她知道他对她的感觉,自我压抑了无意识中不道德的东西。

自我和本我恰似一对年龄差异较大的兄弟,哥哥(自我)深知为人处事的道理,事事按程序而较为保守;弟弟(本我)性急、勇敢,如“初生牛犊不怕虎”,很少考虑做事的规程和后果。在现实活动中,做哥哥的只好尽力管好弟弟,以免闯祸。

有时候,自我也有控制松懈的情况,例如,一个人愤怒发作时,他可能冲上去打人或用刀子杀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失去控制”或“丧失理智”。一个人在宴会上喝酒大醉,结果弄得自己失去尊严;某人追求那个明知不爱自己的女孩,结果也是扫兴而归,等等。这些都是因为自我控制松懈、丧失职责所致。

那么,自我怎样才能健康发展,满足外部世界的要求呢?弗洛伊德认为,这一方面要靠遗传因素,另一方面要靠自然成长过程的影响。每一个人都有思维和推理的先天潜力,这些潜力,只有靠教育和训练去实现。因为正规的教育,能教人怎样有效地思维,而有效地思维,才能够使人获得真理。

二、超我:人格中的道德化身

超我在人格中处于最高层次,它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弗洛伊德说:“在自我中存在着一个较高级的、不同于自我本身的东西,可以把它称作‘自我典范’或‘超我’。”这个“自我典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良心”,它代表着人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和“不可以”的联合力量,好比人格中专管道德准则的“司法部门”,对违犯道德的行为进行惩罚;另一方面是“自我理想”,自我理想是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好比人格中的“立法机关”。

1. 趋乐避苦是人的本能

“快乐原则”并不是弗洛伊德主观臆想的产物,而是跟他的无意识理论和“性的”观念一脉相传而又试图有所突破的一种理论假设。因此,首先得到论证的是关于它的存在及其一般形式的问题。在心理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与兴奋的数量有关的快乐和“痛苦”——兴奋的数量不受任何方式的限制——沿着这样的路线前进,即“痛苦”和兴奋的数量的增加一致,而快乐和兴奋数量的减少一致。

同类推荐
  • 韩非子全鉴

    韩非子全鉴

    《韩非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韩非的著作,共有文章五十五篇,其文章风格严峻峭刻,干脆犀利,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为法家集大成之作品。该书就其主体来看,是一部政论性巨著,它重点阐述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其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积极的主张,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时至今日,《韩非子》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仍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本书甄选了《韩非子》最精彩的篇章,对原典作了精准的注释和翻译,便于您更好地品读国学精粹,感知先贤智慧。
  • 理想国

    理想国

    《理想国》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原书共分十卷,主要涉及国家专政问题、独裁问题、正义非正义问题、善与恶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等诸多问题。
  • 培根哲理随笔

    培根哲理随笔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培根哲理随笔》收录了培根关于哲学、关于宗教、关于政治、关于爱情等各个方面的随笔,富有哲理,阅读后,读者可以对培根思想有一个全面了解,相信他的哲理对读者也有一定启发作用。
  •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老子原来这样说

    老子原来这样说

    本书内容简练,分别从人生、做人、智慧、修心、养生、处世、竞争、忍让等方面选择性地阐述了老子的智慧学说,以清晰明了的解说方式向人们讲解了人生的心态、感悟及真谛。
热门推荐
  • 他说他爱的是她

    他说他爱的是她

    这个故事是一个坑爹的仙界女人、、、坑爹地下凡遇到了三个前来抓她的魔界男人、、、最后坑爹地发现自己是魔界的、、、事实上,跟名字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这个坑爹的名字不知道怎么想出来的、、、
  • 无意义之书

    无意义之书

    在牙牙学语时,在懵懂初开时,我们看过的故事,或美好或凄婉,而在我的笔下,它们将变成另外的模样,或许是在你眼中丑陋不堪的模样,但那是我眼中的世界,一个黑色的绝望的世界。故事不仅仅是为了娱乐,要明白它是我们所知晓的全部,我们所知晓的用来对抗疾病与死亡的全部,没有故事的人,一无所有。
  • 沉沦的一年半

    沉沦的一年半

    初入大学的马骏一,怀抱着梦想,去大学里奋斗。参加了书社,迷恋上了社长杨桦,两人接触不多,马骏一因为不适应大学生活,极其失落时,杨桦出现在他的身边,于是马骏一对杨桦几乎就是痴恋......
  • 冷酷腹黑天降女:帅哥,别追我

    冷酷腹黑天降女:帅哥,别追我

    冷酷无心的她被至亲杀害,心有不甘,再睁眼却意外到了另一个世界,废物?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天才!她用快乐的外表伪装自己却没人知道她想要一个真正的心,桃花满天飞,她却意外招惹了他,“叶叶,我做你的心如何?”他勾唇一笑满脸柔情,她知道自己已经沦陷……(这是第一次写,幽冥我可能写的非常不好,,?^?,,希望大家多给些建议~!)
  • 春风一度:未婚妈妈好抢手

    春风一度:未婚妈妈好抢手

    一夜醉酒迷乱之后,连男人的面貌都不曾看清,就仓惶逃走。没想到竟然走了狗屎运,第一次就中了奖,怀了孕,还生了娃娃。三年之后,竟遭遇孩子他爸,一份错误的DNA报告,将会上演怎样的故事?
  • 肥唐

    肥唐

    军医张建因为参加地震救灾工作,遇到了余震之后,穿越到了唐朝末年。元和初年,大唐经历安史之乱之后初定,天下疲惫,百废待兴,张建复生与名将张巡后人张去病之身。回不去之后,张建决定接受张去病的身份,留在唐末,他要用自己前生的记忆与后世的生活来帮助唐末唯一一个英明的君主李纯,来彻底实现他的“元和中兴”“打仗最需要的是粮食,张巡就是因为没有粮食所以才吃人,我做张巡第二,就万万不会再吃人了,所以我要种田。”山河破碎风飘絮,岭南开荒赈天下,张去病去的不仅是人的病,还是国的病。
  • 玄月天道

    玄月天道

    茫茫天道,无边三界,求仙坠魔不过是种选择兄弟并肩,佳人相伴,镇鬼降妖仅仅是种历练多主角的选择,耐人寻味的剧情,让您能体验简单却又复杂的故事。简单的说:没有过目不忘的神脑,没有废柴逆世的神遇。没有张口闭口的逆天,没有不灭不败的光环没有五渣战力的伙伴,没有万花丛中的群芳。没有脑残身残的反派,没有越级横扫的灭团没有万年不变的山河,没有语言永通的族群。没有戒指通天的老妖,没有随手而得的神兽没有想啥来啥的拍卖,没有学啥会啥的变态有的,是带领每一位书友走遍三界的一群逐渐成长的少年,无论你是怎样的人,都能在故事中找到你愿意成为的那一位主角或是配角或是反派或是名路人。
  • 每个女子都该有心计

    每个女子都该有心计

    在纷繁复杂的都市生活中,游荡这样一群精灵般的女性。她们主动摒弃了一些传统美德.更自我、更自在,有时也难免自私。她们的生活丰富多彩。目光犀利、言辞有趣。在本书中。作者麦小麦用机智、风趣的笔调触摸了这样一群人。《每个女子都该有心计》不是一本教女人“使坏””的书.而是让女性更智慧、更成熟、更幽默地对待自己周遭的人与事。
  • 幸福女人要知道的爱情心理学

    幸福女人要知道的爱情心理学

    本书介绍了男女不同的情感需求,以及如何站在双方角度上看问题,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避免不必要的争吵;如何相互理解、和谐相处;如何令爱情保鲜、令婚姻幸福,等等。
  • 臣服天下

    臣服天下

    从无到有,从有到无,这里到底经历了多少的变化,到底走过了多少的迷茫。陆伟东却从未抱怨过,抬起脚步坚定不移的走过每一个坎坷,最后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却也令的一切都掌控在手里,这片天地也不再高不可攀,却也臣服在了他的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