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0800000030

第30章 外篇(上)(10)

门无鬼与赤张满稽观看武王伐纣的部队。赤张满稽说:“还是比不上有虞氏啊!所以使天下遭受这样的战乱。”门无鬼说:“在天下太平时有虞氏才去治理的呢,还是天下混乱才去治理呢?”赤张满稽说:“天下太平大家也就满足了,哪里还用得着推举有虞氏为君呢!

有虞氏替人治疗头疮,毛发脱落的都快成秃子了,才装上假发,就像得了病之后才知道去看医生。孝子拿药来给慈父治病,脸色忧愁而憔悴,而圣人却以这种情况为羞。盛德的时代,不崇尚贤才,不重用才智之人;国君高高在上就像高处的树枝一样,百姓如同野鹿一样放荡而不拘忌;行为端正却不知道把它看作道义,彼此相爱却不知道是仁,敦厚老实却不知道把它看作忠诚,办事合情合理却不知道是信义;无心地活动而又相互支使却不把它看作恩赐。因此,虽然做事了,却没有留下痕迹,事迹也没有流传下来。”

孝子不奉承他的父母,忠臣不谄媚他的君主,这是做忠臣和孝子的最高品德。凡是父母所说的就是对的,所做的都认为是行善,那就是世人所说的不肖之子;凡是君王所说的都认为正确,君王所做的都当做善举,那就是世人所说的不肖之臣。可是人们却不了解,世人的看法就一定正确吗?世人所谓正确的便把它当作是正确的,世俗人所谓好的便把它当作是好的,却不称他们是诌谀之人。难道说世俗之人就一定比父亲更威严,比君主更尊贵吗?如果有人说你是谄媚之人,就一定会生气变了脸色;说你是溜须巴结之人,就一定会发怒变脸。可是一辈子诌媚的人,一辈子奉承的人,只不过看作是用巧妙的比喻和华丽的辞藻以博取众人的欢心,这是始与终、本与末不一致的。穿上讲究的衣裳,装饰着美丽的色彩,随机变化容态,迎合整个世俗,却不认为自己是阿谀,跟世俗人为伍,是非观念相通,却又不把自己看作是普通的人,这真是愚昧到了极点。知道自己愚昧的人,并不是最大的愚昧;知道自己迷惑的人,并不是最大的迷惑。最迷惑的人,一辈子也不会醒悟;最愚昧的人,一辈子也不会明白。三个人同行而有一个人迷惑,所要前往的目的地仍可到达,因为迷惑的人少;如有两个人迷惑,就会徒劳而不能到达,因为迷惑的人多了。如今天下人全都迷惑不解,我即使祈求导向,也不可能有所帮助。这不令人可悲吗?

俗人欣赏不了高雅的音乐,俗人只为那些《折杨》、《皇华》之类的民间小曲,听了之后就哈哈大笑起来。所以世俗人的心里不可能留住高雅的谈吐,世俗人的口中也说不出至理名言,因为流俗的言谈占了优势。让其中两个人迷惑而弄错方向,因而所要去的地方便不可能到达。如今天下人都大惑不解,我即使寻求导向,怎么可能到达呢!明明知道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还非要勉强去做,这又是一大迷惑,所以不如放弃而不去推究。不去推究,谁又与你一起忧愁呢!丑陋的人半夜里生个儿子,赶紧取灯照看,心情紧张地唯恐孩子像自己一样丑陋。

【品读庄子】

知其愚者非大愚也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而自知之明除了指认识自己的长处外,最主要的还是认识自身的不足之处。认识到不足才能思改进,也才能知如何改进。一个执迷不悟的人是不会想到改变现状的。这就是文中“知其愚者,非大愚也”讲述的道理。

蒙田说:认识自己的无知是认识世界最可靠的办法。在学习成长中的路上,时刻记住“知其愚者,非大愚也”,将心态时时归零,只有将自己心中那杯长满青苔的死水倒掉,方能承受学习过程中新注入的清冽甘泉。还要不止一次地将杯子倒空,因为我们每次学习所吸收的新东西,很快地又会将我们心中的杯子装满。

【原文】

百年之木,破为牺尊①,青黄而文之②,其断在沟中。比牺尊于沟中之断,则美恶有间矣③,其于失性一也。跖与曾史,行义有间矣④,然其失性均也。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曰五臭熏鼻⑤,困惾中颡⑥;四曰五味浊口⑦,使口厉爽;五曰趣舍滑心,使性飞扬。此五者,皆生之害也。而杨墨乃始离跂自以为得,非吾所谓得也。夫得者困,可以为得乎?则鸠鹄之在于笼也,亦可以为得矣。且夫趣舍声色以柴其内,皮弁鹬冠摺笏绅修以约其外,内支盈于柴栅,外重纆缴,脘脘然在纆缴之中而自以为得,则是罪人交竹历指而虎豹在于囊槛,亦可以为得矣。

【注释】

①栖尊:祭器。尊,通“樽”。②丈:涂饰花纹。③有间:有差别。④行义:德行。⑤五臭:膳、薰、香、腥、腐为五臭。⑥困惾(zōng):冲逆。中颡(sǎng)如幼:刺激头脑。⑦五味:甜、酸、苦、辣、咸为五味。

【译文】

百年的大树,砍倒剖开后雕刻成精美的酒器,再涂饰上青、黄色的花纹,把那些余下的废弃木料丢弃在山沟里。被雕刻成精美酒器的木料和丢弃在山沟里的其余木料,它们的美丑是有差别的,但在丧失树木的自然本性方面却是一样的。盗跖与曾参、史蝤在德行方面是有差别的,但在丧失人的本性上是相同的。大凡丧失真性有五种情况:一是五色扰乱视觉,使眼睛看不清楚;二是五乐扰乱听力,使耳朵听不明白;三是五味熏扰嗅觉,气味冲逆鼻孔而上,直伤脑门;四是五味污浊了口舌,使口舌受到伤害;五是取舍得失搅乱了心神,使自然之性驰竞不息。这五方面,都是天性的祸害。可是,杨朱、墨翟竟不停地奋力追求而自以为有所得,不过这却不是我所说的优游自得。得道的人还在受困扰,也可以称作是得道吗?如果是那样的话,鸠鸟被关在笼子里,也可以称为得道了。况且取舍声色像柴草一样充塞于内,戴着鹿皮制作和装饰翠羽的帽子,腰间插着笏板,系着宽而长的大带,以这些约束于外,内心里充满柴草栅栏,外表上被绳索捆了一层又一层,却眼睁睁地看见被绳索束缚还自以为有所得,那么罪犯反绑着双手或者受到挤压五指的酷刑,以及虎豹被关在笼子里,也可以算是得道了。

【品读庄子】

做生命的主人

本节中,庄子的话语不禁让人沉思:百年老树是生在野外,任它风吹雨打好呢?还是被人砍下来,做祭祀的酒杯好呢?一只小鸟被困在干净、有可口营养的饲料的笼子里好呢?还是挣脱牢笼,无拘无束地到山野找寻食物好呢?就如同看待事物时,究竟是看一面或两面?是看长远的因果,还是只看眼前一时的得失呢?

现实中,一切事物不可避免的有得必有失,从个人选择上来说,应该获取什么、放弃什么,似乎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有人选择事业而放弃爱情时,古板的人们也许会称赞这是明智之举。但是,当有人选择了爱情而放弃事业时,古板的人们也不妨称赞一下这个人的多情。

生活中没有一种“得”是永远不会“失”的,懂得放下、忘记、看开,不圈地自困的人才能做生命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小乌龟谈理想

几只小乌龟聚集在一块儿,谈起各自未来的理想。

一只说:“我长大后,一定要成为敏捷的兔子,永远脱去这无比沉重的龟壳!”一只说:“不,我要做一只大象!把这腹甲和披甲统统封闭起来,建立一个只有我说了算的王国。”

又有一只说:“我要变成一条美丽的小金鱼,彻底与我们乌龟家族的丑陋决裂!”

这几位互议短长,宏论大发,滔滔不绝,仿佛它们现在就已经成为兔子、大象和小金鱼似的。只有最小的那只乌龟坐在一边一声不响。

大家问它:“小弟,你的理想是什么?准备变成什么呢?”

谁知,这只小乌龟出语惊人,它回答道:“我只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只真正的乌龟,不给我们的先辈丢脸!”

天道

君道效法天道,无为而贵;臣道拘于人道,有为而率。这是本文所论述的中心。与上篇《天地》一样,中心还是倡导“无为”;而本篇所谓“天道”,也就是自然的规律,不可抗拒,也不可改变。

关于本篇,明代侯应琛说:“是篇以天道命名,特标其首。次以帝道圣道玄圣素王之事业,以无为为主。中叙德教礼乐仁义分守形名赏罚治世之具,无不毕张。然皆不离子人道之常,盖言天必本乎人,尽人可配乎天。至论五变九变,则万世不易之理,而本末先后之序,君臣详要之宜备于是矣。犹恐学者拘末遗本,故以藏书读书之事喻之。”

清代刘凤苞说:“此篇以虚静无为浑括天道、帝道、圣道,而揭其本体之精微。从无为勘出有为,乃不涉于空虚寂灭。复从有为归到无为,乃不滞于形色名声。《天地》篇只重无为,是从源头上说道。《天道》篇兼言有为,是因原以竟委,仍由委以溯源。可见庄子并非扫却有为,致落玄门窠臼也。”

【原文】

天道运而无所积①,故万物成②;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气故海内服。明于天,通于圣④,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其自为也,昧然无不静者矣。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⑤,平中准⑥,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⑦;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休则虚,虚则实,实则伦矣。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贵矣。无为则俞愉⑧,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明此以南乡⑨,尧之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为臣也。以此处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之道也⑩。以此退居而闲游,江海山林之士服;以此进为而抚世,则功大名显而天下一也。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

庄子曰:“吾师乎!吾师乎!韰万物而不为戾,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寿,覆载天地、刻彫众形而不为巧。”此之谓天乐。故曰:‘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⑾,其死也物化⑿。静而与阴同德⒀,动而与阳同波。’故知天乐者,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故曰:‘其动也天,其静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其鬼不祟,其魂不疲,一心定而万物服。’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天乐者,圣人之心,以畜天下也。

【注释】

①天道:指大自然及运行的规律。②成:生成,长成。③圣道:下文所指的“玄圣秦王”之道。④圣:圣道。⑤烛:照。⑥平中准:指水面处于平静状态。⑦鉴:镜子。⑧俞俞:愉快、欢恬的样子。⑨南乡:南面天子登基之位。⑩玄圣秦王:指有帝王之道却不在王位的人。⑾天行:顺天而行。⑿物化:随万物而变化。⒀同德:相一致。

【译文】

自然规律的运行从不曾有过停留和积滞,所以万物得以生成;顺乎治国之道而不停滞,天下就会归心;遵循圣人之道而不停滞,海内就会宾服。精于帝王治国之道的人,明白自然规律,通晓圣人之道,懂得四方上下以及春夏秋冬四时本身是在不断运动着,他们淳厚浑朴、内心平静。圣明的人内心宁寂,不是因为宁寂美好,才去追求宁寂;他的内心各种事物都不能动摇和扰乱,心神虚空宁寂得就像死灰。水在静止时便能清晰地照见人的须眉,水的平面合乎水平测定的标准,高明的工匠也会取之作为水准。水平静下来尚且清澄明澈,又何况是人的精神!圣明的人心境是多么虚空宁静啊!可以作为天地的明镜,可以作为万物的明镜。虚静、恬淡、寂寞、无为,就是天地之平静和道德的最高境界,因此,帝王圣人都栖心于此。停留在这一境界上便心境空明虚淡,空灵虚淡也就会显得充实、心境充实就能合于自然之理了。心境虚空才会平静宁寂,平静宁寂才能自我运动,没有干扰地自我运动也就能够无不有所得。虚静便能无为,无为使任事的人各尽其责。无为也就从容自得,从容自得的人便不会身藏忧愁与祸患,年寿也就长久了。虚静、恬淡、寂寞、无为,是万物的根本。明白这个道理而居于帝王之位,就像唐尧作为国君;明白这个道理而居于臣下之位,就像虞舜作为臣属。凭借这个道理而处于尊上的地位,就算是帝王治世的盛德;凭借这个道理而处于庶民百姓的地位,就算是通晓了玄圣素王的看法和主张。以此道退隐闲游,海岛山林之隐士都会敬服;以此道出仕作官,辅佐帝王安抚治理人民,则能建大功显名声而使天下统一,虚静而为圣人,顺天动而为帝王,无为而受尊崇,朴素之美天下没有能与之相争的。明白了天地间的自然规律,就是掌握了事物的根本和本原,就可以顺应自然规律去发展,就会主动协调与他人的关系,与他们和睦相处。能和别人和睦相处,便是人乐;能顺应自然规律发展,便是天乐。

庄子说:“我的宗师啊!我的宗师啊!碎毁万物不算是暴戾,造福万代不是为了表现仁义,生长于远古不算是寿延,覆天载地、雕刻众物之形不算是智巧,这就叫做天乐。所以说:‘明了天乐的人,活着按照自然规律去生活,死时和万物一样消灭。静时如宁静无息的大地,动时如瞬息万变的天空。’所以,明了天乐的人,天不会抱怨,人不会非议,不为万物所动,连鬼也不会指责。所以说:‘动时与天相合,静时与地相合,心思专一于虚静的境界就可以统治天下;鬼神不会作祟,精神也不会疲倦,其心安定而万物归附。’这些话就是说把虚空宁静推及到天地,通达于万物,这就叫做天乐。这些话都是说把虚静无为推行于天地,畅通于万物,这就叫天乐。天乐,是圣人用来畜养天下的。”

【品读庄子】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本章节中,庄子提出“天乐”和“人乐”,与人和谐是“人乐”,与自然和谐是“天乐”,只有懂得“天乐”的人才能不在乎生死,不怨天尤人,不牵挂外物。显然,庄子最推祟的是“天乐”,因为“天乐”是最高的境界,能够做到“天乐”,“人乐”自然就不在话下了。

在庄子的学说中,所谓的天,是指自然而然。与天同一,也就是将自己的身心完全融于自然而然之中,失去主观意志,失去愿望和追求,凡事都遵循其自身的趋势,凡物都遵循其自身的性能。这样就与万物相容了。而天乐便是一种包容天下的心境。这种心境下的天乐是极致的快乐,是一种顺应自然的快乐。文中,庄子说人如果能有淳朴自然之性,世上就没有什么东西能与之相争美。这样也是一种顺应自然的快乐。

现代社会,无论是人际关系、社会结构或是家庭关系,都有着复杂的趋势,如果只执着于一些东西念念不忘,反而会带来更多的桎梏。奉行庄子的“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准则,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减少心灵受到的污染,不至于生活变得更加复杂,这样快乐也能来得更简单一些。

从生活的简约做起吧,学习甘于平凡的淡泊,给自己的心灵留一片朴素自然的空间。

珍惜平淡真实的爱

他要出国,人还没出外贸局的大门,消息便不胫而走。

回到家里,屋里早坐满了人。

“哥,给我捎一台带电脑的收录机!”弟弟是那么兴奋,似乎收录机已在眼前。

“妈,你捎点儿什么?”他问。

“不捎别的,捎台洗衣机就行!”丈母娘也高兴得什么似的,嘴巴都快咧到耳朵根底下。

“娘,您老呢?”

“不管咋着,把你捎回来就中!”娘的眼里闪着晶莹的光。

人陆续走了。

“秀华,你捎点……”他温柔地扶着妻的肩。

“……我和娘一样……”妻深情地望着他。

他的眼顿时湿漉漉了,两串珍珠似的泪水滴在妻的秀发上。

同类推荐
  • 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回顾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历程;下篇主要论述了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贡献,以及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 纵横家语录

    纵横家语录

    纵横家是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中最为入世,而且也是对当时的国家政治生活影响最大的一家。他们既是卓越的说客和谋士,又是国家关系的润滑剂。“合众弱以攻一强,事一强以攻众弱”的“纵横之术”,即使以平民寒士之身,仍能跻身于庙堂之中影响众多国家的治国方略。这种能清洗掉诸侯列国国家机器的斑斑锈迹,让其越转越强力的现实是诸子中极为少见的。纵横家又是时代的推进器,他们将“春秋无义战”的无序纳入或“纵”或“横”有序的轨道,同其他诸子学派一起完成了中国大一统的宏图伟业。虽然,纵横家远离我们两千多年,他们活动的舞台后世已不存在。但是他们的思想、策略和游说技巧却总是被后人从不同的方面发掘效仿,并引起国外学者浓厚关注。
  •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本书是从叔本华的诸多著作集中选取了数十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内容涉及人生、哲学、美学、道德等诸多方面,基本反映了叔本华人生哲学的主要思想和理论。
  • 尼采哲理诗歌

    尼采哲理诗歌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谁从根本上是教师,谁就只在与他的学生的关系中严肃对待一切事物——甚至他本身。”这句富有哲理性的格言出自《尼采哲理诗歌》。《尼采哲理诗歌》收录了大量的格言与诗歌。读读这些,必定让你深受启发。
  •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的哲学”是一个非常后起的概念,但佛教思惟无疑是作为宗教的佛教进入人类的精神生活领域的结果。方立天教授的这本《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描述了自古以来中国社会所特有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佛教精神生活内容,勾勒了中国佛教哲学体系,是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以及一份期待先进文化产生的热情。
热门推荐
  • 蝶舞剑起

    蝶舞剑起

    这是一个以实力为尊的大陆……一位少年偶得一远古神塔,引得八方来抢夺,挚爱也因此身亡,他仰天大笑,何为正为邪?。穿过一千年重生,沧海桑田,物是人非,曾经的挚爱是否还在?为寻挚爱,成魔又如何!为掌握命运而战,世人皆敌又如何!神阻我杀神,天阻我破天!一剑破苍穹,一人一剑,问苍茫大地……
  • 浅夏笙安然

    浅夏笙安然

    那时候的青舂时期,那时候热血沸腾,那时候六个人的三个不同的爱情故事
  • 医生欧巴:萌萌的男人

    医生欧巴:萌萌的男人

    一个浑身充满了秘密的风流倜傥的帅气医生,一个美貌与智慧并存的犯罪心理学女孩,两个人之间,擦出耀眼的火花。在这里,不论你想要什么,你都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萌萌的男人,任你来调戏。*一个逃跑的男人的身后,站着一个喷火的女人,冲着他的背影大喊着:“喂,就只是聊聊天喝杯咖啡而已,我有这么吓人吗?我就是说了句想学犯罪心理学而已,你也不能这么害怕吧!”“这是秘密,你不应该知道。”离去的男人心中如此说道。一个深沉的秘密,一段不堪的往事,一位忧郁的美人,一双坚毅的肩膀,一个铁打的男人,看犯罪心理学女孩如何一步步征服医生欧巴冰封的心。
  • 囧囧丫头也风流

    囧囧丫头也风流

    该死的阎爷爷,喝醉了酒把她弄到这个世界,还把她搞成了个只会吃只会被甩的大胖子!可是却又突然飞出来告诉她:天上查得严,我得把你送回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叔,休书拿来!

    大叔,休书拿来!

    江湖人都知道,邪教大魔头邪战有一个小他一轮的“小女儿”——云初君,含在嘴里,捧在心窝。他最大的情敌是武林盟盟主连无赫。喜欢他“小女儿”的男人太多,对于这些个企图挖他墙角的男人们,大魔头只有两个字:可恶!
  • 复仇之蝶舞倾城

    复仇之蝶舞倾城

    传说中,在阴暗潮湿的沼泽旁边生长着一种蝴蝶,有着美丽的蝶衣,却长年靠着啃食动物的尸体生存,据说它的寿命是一般蝴蝶的三倍,并且具有攻击性,混身是毒,它的名字叫作‘噬骨蝶’。她就是那只美丽的‘噬骨蝶’,师乘人称‘武林传奇’的天玑老人和‘毒仙子’白水仙;她拥有绝世武功,亦有倾世容颜,却命运砍坷,自从慕容家被灭门以后,她的生命中只有报仇,踏足江湖方知世间险恶,报仇之路迷雾丛丛,危机四伏,从冰冷无情到付出真心。霸气如上官青阳;冷峻如冷如寒;邪魅如风凌宵;尊贵如欧阳清;温暖如柳浩轩;今世情缘不负相思意,只愿共度一生不相弃。拜师学艺,改名换姓,复仇之路,荆棘重生,友情,爱情,亲情,如何择决……
  • 朽命

    朽命

    白朽,曾经的大少爷,但是却在十四岁发生了命运的偏差。死亡,劫难,一切在等着他。面对铺天盖地的劫难,他,该何去何从...被命运抛弃的孩子,又该怎样寻找希望。零雨泽新书,希望大家喜欢,多多支持。
  • 幽默图解经济学

    幽默图解经济学

    GDP、CPI、通货膨胀、失业率、附加价值、边际效应……这些耳熟能详的经济名词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经济学究竟学什么?你是否真的了解它?本书把经济学还原为生活,让你以更经济、有效率的阅读方式读懂经济学,了解经济学的本质,并轻松地掌握尽可能多的经济学知识。你会发现,原来经济学可以这么有趣、好玩、幽默;经济学可以这样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笑着学,躺着学,玩着学……从现在开始,向板着面孔的经济学说再见!
  • 太上洞玄灵宝法烛经

    太上洞玄灵宝法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触及不到的光

    TFBOYS触及不到的光

    故事情节我也想好了,只是希望你们能给点意见,我会在你们的意见之下写的(?>?<?)